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当我熬死皇帝之后 >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三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高竹彦出宫后见过父母家人,第二件事便是禀报高明宜被杀一事,明面上高家二房的嫡小姐早已香消玉殒,不过高二夫人知道她和杨钊元浪迹天涯,只要不知道死讯,就当她还是活着的,可亲耳听到她已死的消息,那就是真的死了。

    高二夫人听完直接身子一软晕了过去,知此隐秘之事的高家人只能劝阻,免她伤怀。

    高夫人进宫拜见皇后时顺口提了一句这事:“你二婶应该只是一时伤怀,现在已经看不出什么了。”

    “如此,也好。”高明纯怅然若失,她当初应该可以向高明宜戳穿杨钊元的本来面目,让她清醒,只是戳穿会影响皇帝的计划,也许高明宜根本不会相信,高家对高明宜不薄,她也用不着伤感。

    母女俩说说话,逗逗龙凤胎兄妹,看着孩子胖嘟嘟可爱的笑脸,高明纯忽然想起虞真长公主的那个孩子,放到高家后她很少过问,此时突然想起来,问了出来。

    “那夫妻俩没孩子,对那孩子挺尽心的,吃穿都紧着她,一点没苛刻过,我也时常注意着她,你就放心吧。”高均海将孩子带回府并未告知高夫人杨晚晚的真实身份,只说那孩子是故人之女,因出身不好,只能悄悄养着,不能放到明面上,至于她能不能猜到,二人都保持着心知肚明不说出口的默契。

    杨晚晚小时候见过她的贵夫人不在少数,但奶娃娃和长大后区别很大,至亲认得,旁人不见得能认得出。

    “那劳烦娘操心,日后有什么事及时给我传信。”当初之所以将杨晚晚放在高家养是为了防止杨钊元找来,断绝他们二人的关系才能让杨晚晚活命,但凡杨晚晚和杨钊元相认,成为真正的叛臣的女儿,那杨晚晚一定不能活着。

    前世的血海深仇,赵衡还未来得及报,深恨赵虞真当初连年幼的保儿都不肯放过,如今对杨晚晚已经是网开一面,目前养在高家是最合适的选择,不会让她受苦又不会让她失去控制,只比永生囚禁多了些微自由。高明纯嘱咐高夫人善待杨晚晚是怕有一日赵衡心软,想起这唯一的亲外甥女,想要弥补一二,若是高家真的将杨晚晚当成家生子养,必定会招之恼怒,再怎么说杨晚晚也有一半的皇室血统。

    帝王之心难测,高明纯只希望现在能做的完善一些,免得日后亡羊补牢。从她自己来说,她一辈子都不可能对杨晚晚心软,因为当年她的保儿可不曾让姑姑同情半分,即便赵衡不心软,她让高家善待,也省得时时想起这个隐患,待她日后长大风平浪静放出高家,愿意怎么过都随她去了。

    高夫人拍拍她的手:“娘知道,你就放心吧。”

    “对了,谢太妃正在给齐王选正妃,这事你可知道?”

    高明纯点点头,齐王最近伤好能出门也进过宫,她见过一次,比往日沉闷瘦弱,总是阴沉着脸,提不起精神,对齐王这样风流成性的人,没了作孽的东西才更让他不好过,既然他已经不能人道,谢太妃还要给他娶一位正妃,也真是……

    “谢太妃找的什么人家?”

    说到这个高夫人也蹙眉:“是堂叔家的女儿□□,今年刚及笄。”

    “堂叔答应了?”

    高夫人摇头:“不是,哪里敢答应呢?咱们这些知道内情的人家巴不得躲着,怎么会上赶着将女儿嫁过去受苦。”

    齐王的事到底脸上不光彩,齐王府连夜请大夫自然瞒不住风声,还有王府嘴巴不严爱说三道四的仆妇和人说闲话时忍不住将此事拿出来调侃,齐王府很是遮盖了一番,京城里知道真相的不在少数,是以这么长时间谢太妃还未找到合适的人选,反而盯上了高家的姑娘。

    “你堂叔已经给□□选好了人家,明年就会嫁到阳翟去。咱们高家的姑娘不多,个个都金贵的不得了,怎会随便嫁给齐王?”

    “只是来高家提亲的人是谢太妃的娘家人,咱们拒婚太干脆,谢家觉得伤了面子,他们家有几个御史正得陛下宠信,若他们怀恨在心,怕是会弹劾你或者你父亲叔伯,他们倒没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就怕弹劾你了,会让陛下和你起嫌隙。”高夫人一片拳拳爱女之心,每日都过的提心吊胆,说句不客气的,只要太子不登基,她就不敢高枕无忧。

    高明纯明白高夫人什么意思,后宫只有皇后一人很打眼,京城多得是人家想将女儿送到宫中来邀宠,君不见朝中数位高官都是给太宗、先帝送妻送女升上来的,皇帝独宠皇后无异于杜绝他们借此路升官发财的机会,自然要逮着机会来找皇后的错处。

    但高明纯也是不怕的,且不说她有赵衡的真心疼爱,保儿已经稳坐太子之位,她有二子一女傍身,又不曾做过什么错事,就算要发落也得找个理由掂量掂量轻重,那些嘴皮子利索的御史也只能用奏章来吐一时之快,短时间内是碍不到什么事,时间长了就不能保证,要不怎么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呢?

    “娘,我知道了,你不用替我担心,我有法子应对的。”高明纯长舒一口气,一点都不觉得疲惫反而斗志昂扬,自信道:“御史也就这点法子,谢家也不是什么干净人家,还有父亲也有相熟的御史,咱们高家也不能总是畏手畏脚的,否则无端被人看低。”

    高家有六宫独宠的皇后,有名分已定的太子,怕什么?她作为皇后更不怕,从做了皇后那天起就没再怕的!

    高夫人一时呆怔,继而无比欣慰的笑起来。

    **

    到了十二月过节的氛围愈加浓重,北狄归降南边也已平定,诸事安心,即使杨钊元仍旧抓到,也不能影响京城和乐融融的氛围。

    高明纯每日看着赵衡意气风发的去上朝,心里是骄傲又得意,而后也不再赖床和皇帝一样勤勉,起身处理六宫事务,宫外能做的也都帮上一二,加上赵衡带领朝臣刻意的吹捧,贤德皇后的名声可谓是越传越远。

    只是贤德皇后在面对自己宝贝儿子时可真的贤德不起来。

    二皇子赵熠还小,可他的大哥当今太子殿下赵保儿可已经是个快满两岁的调皮鬼,冬日穿的厚实也挡不住他上蹿下跳,到处作怪玩乐。

    这不,新年总要放爆竹,皇城里虽然听不到外头的动静,但容斐白进宫来给赵保儿带了一包小炮竹可算是惹来马蜂窝了,赵保儿人小胆大,捏着一根线香做引火,撤着身子远远地将炮竹点燃,再捂着耳朵笑着跑远,然后就是接二连三的啪啪声。

    他每点一个总要蹦着跳着高兴好一会儿,再进行下一轮。

    刚开始赵保儿演示给她看,她觉得蛮新奇,只注意着不伤到手就好,孩子胆大也不是坏事,可到后面愈演愈烈,赵保儿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一只青花瓷碗,他将炮竹点燃再让小太监将青花瓷碗放下来,炮竹在碗下面炸开,崩的青花瓷碗起来又落下,等她发现不对劲时,好好的青花瓷碗已经是豁口的了。

    “这可是前朝的青花瓷碗,古物啊保儿!”高明纯十分喜欢这碗,阖宫之中只有这么一套,她前日才拿出来赏玩,还没来得及收起来,也不知这小祖宗怎么翻出来的!

    保儿自知闯祸,捂着耳朵可怜巴巴的看着她。

    高明纯狠心不看他,扭头问小太监:“太子怎么拿到青花瓷碗的?”

    小太监脸色发白:“奴才不知。”

    “有谁知道么?”椒房殿伺候的人见皇后发火,都惴惴不安的站在那儿,可没一人站出来承认的,高明纯不大相信,要是没人帮保儿拿,他一个没桌子高的小人儿怎么拿到的?

    赵衡从承乾殿过来就看到这一幕,细问之后,俯身将豁口的青花瓷碗捡起来,牵着保儿的手走到内殿,将青花瓷碗放在比保儿还要高很多的小圆桌上:“保儿,让母后看看你是怎么把碗拿下来的,和之前一样,做的好父皇准再放一个炮竹。”

    赵保儿扬起沾着炮灰黑一块白一块的小脸,蹬蹬蹬搬过来一只赵衡特意吩咐给他做的小方凳,踩在上面还够不着青花瓷碗,又颤颤巍巍站在小方凳上将大人坐的绣凳拉过来踩上去,顺顺利利拿到青花瓷碗,又安全下来。

    高明纯在一旁看呆了:“陛下怎么知道的?”

    赵衡摸摸鼻子:“先前在御书房,他就是这么将朕的印章拿走的,找了大半天才找到。”

    “陛下的印章怎能让保儿随意玩弄,万一磕坏了怎么办?”高明纯没好气的看一眼得意洋洋的赵保儿。

    “那无妨,印章坏了还能再刻,缺个边边角角也不妨用,只是皇后的青花瓷碗坏了朕可没法子再弄来一个。”赵衡笑着,将青花瓷碗从保儿手里拿过来,交给太监去清洗,再让人拿来一只金碗交给赵保儿让他去玩。

    “椒房殿里都是一股子炮竹味儿,陛下怎么还让保儿玩?”高明纯怕保儿伤着手,更怕他玩物丧志。

    赵衡牵起她的手一起站在门外看赵保儿兴致勃勃的点炮竹玩,慢悠悠给她解释:“小孩子总会图新鲜好奇,越是不让他玩越是要玩,这些小事让他玩玩过了瘾日后不会流连于此,但你放心朕不会让他沉迷于此玩物丧志。”

    高明纯突然好奇:“陛下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不是,朕从小被母后耳提面命争太子之位,不敢放松半点,但年幼想玩的东西一直记在心里,小时候可羡慕齐王和惠王了。”提到幼年,赵衡半点都不隐瞒,他们越来越像相处熟悉的夫妻,一点一点更熟悉彼此,用世俗牵绊将两人牢牢锁在一起。

    “那陛下现在还想玩么?”

    赵衡摇头,眸中带着浅笑和安宁:“现在还玩什么,早就忘光了,但那种心情一直记着,保儿自小就是太子,他日后担子重,咱们不逼他那么紧,须得懂得张弛有度的道理。”

    “陛下说的很对。”高明纯放心了,他们二人将赵保儿看的重之又重,又小心翼翼生怕他做不好。

    等到用晚膳时赵保儿果然洗干净手和脸,白白净净坐在饭桌前,他还不会自己吃饭,总喜欢让高明纯喂他吃,一家人一天到晚也就晚膳在一起吃,高明纯自然要好好补偿宝贝儿子,一边陪着赵衡说话一边督促赵保儿好好吃饭。

    赵保儿吃饱了,去摇篮边趴着看吃脚脚的龙凤胎,高明纯接过赵衡递来的羹汤,相视一笑,心中满是宁静满足。

    等到这一年的新年,京城热闹极了,赵衡带着高明纯去城楼上眺望远处,万家灯火绵延不绝,远处偶尔有爆起的烟花,漂亮极了。

    高明纯依偎在赵衡的披风里,静静看向远方:“陛下,我现在好开心啊。”

    “开心就好,我要给你过好日子,更开心的还在后头呢。”赵衡轻声道,他想让天下臣民都过上好日子,但此刻只有眼前人,在她面前做一个普通男子就好。

    “谢谢陛下。”她紧紧抱着他的腰,忍不住笑出声来。

    赵衡低头亲亲她鬓发,将披风裹得紧实一些:“今年春上咱们去春猎吧?我还欠你一次骑马踏青。”

    “好啊,去哪儿呢?”

    “东山,顺便祭拜明空居士他老人家。”

    “好。”高明纯简直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赵衡知她心意,更高兴她明白自己的心意,原来此时他们已能做到心意相通,他将两人分开一些距离,低头吻上她微凉的唇瓣,狠狠含在口中舔吻,急促又猛烈,而后又化作一汪春水,轻柔又爱怜的吻着她甜蜜的唇,勾着火热的舌尖,翻来覆去……

    “风大了,咱们回去吧。”

    高明纯腿都要软了,在赵衡说完这句话要退开时,在二人口中银线将断未断时贴上去亲了亲他的唇:“回吧。”

    赵衡抱着她深吸一口气:“你就调皮吧,待会儿不要后悔。”

    “臣妾才不会后悔呢。”

    二人携手下了城楼,一同乘辇回了椒房殿。

    ——

    新年前数日,京郊来了一位容貌不起眼的公子,从商行手里挑了一处不起眼的房子租下来,每日上街给人写春联家信挣几个银钱度日,在京城里再寻常不过。

    ——

    新年里,青黛在最后一日进宫来给高明纯拜年,除去三朝回门那日来宫里拜过,这还是第二次在出嫁后入宫。

    高明纯嗔怪道:“青黛姐姐这么久都不曾进宫探望本宫,难道是有了夫君就将本宫忘了,罗璧可数叨你好些日子了。”

    青黛脸色红润,精神很好,显然嫁人后过的极舒坦,她很不好意思道:“奴婢已经出宫总不好日日来打搅娘娘,从腊月到现在椒房殿都很忙,奴婢不好意思来。”

    “那有什么,青黛姐姐来了可以帮忙嘛!”罗璧快言快语道。

    高明纯连忙制止她说下去:“青黛已经嫁人,是官太太了,怎能再来做杂事。”

    青黛不安的扯着手绢:“其实奴婢愿意来的。”

    “本宫明白的,还有青黛你已经嫁人了,不用再自称奴婢,让人听见不好。”高明纯很明白青黛的心思,何校尉肯求娶青黛在外人面前多多少少有攀附椒房殿的心思,青黛出嫁后再天天来椒房殿肯定要被人说三道四,这来来去去的总要损伤情谊,不如从一开始就恪守规矩,她该照拂的地方一定不会委屈青黛。

    “谢娘娘。”

    罗璧十分好奇她嫁人后的日子,缠着要青黛说一说。

    “也没什么好玩的罢,我们住的是一座三进院落,关门是自己过日子,家中有四个下人,没有公婆晨昏定省,有一个伯娘,只是她自己的儿媳妇还管教不过来,多数时候还是我自己,比别的新嫁娘是清闲很多的。”青黛很满意这悠闲自在的生活。

    可罗璧是个爱热闹的人,哪里愿意一直呆在小院子里,枯等相公旬休回府呢。

    “哎呀,有公婆不好玩,没有公婆也不好玩,我想不嫁人是对的!”罗璧开心的总结。

    高明纯和青黛齐齐笑起来,高明纯点点罗璧的额头:“你呀,傻丫头!不过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你们过得好本宫就放心啦,不过青黛姐姐可以生个孩子来玩啊。”

    “对啊!对啊!”罗璧对别人家的小孩子很感兴趣,赵保儿最喜欢她陪着玩。

    青黛脸颊红红,轻声道:“回娘娘的话,已经有月余了。”

    “真的?那真是太好啦!”高明纯十分高兴,让人预备的赏赐多加一份给青黛的孩子,而罗璧连忙表示要给未来的小外甥做衣裳。

    青黛的脸红成了枝头的红苹果,她已有身孕,今日进宫是拜年也是报喜,短时间内是无法再进宫拜会皇后的,这回呆到日落才恋恋不舍的回府。

    高明纯压在心底的事解决了一半,前世青黛为她自刎在杨钊元面前,罗璧大约是被赵虞真杀死的,她只希望一起长大的姐妹能过上好日子,如今青黛有了归宿,罗璧愿意守在她身边,她也不算愧对她们二人的忠心不二。

    **

    年后没过多久,谢太妃喜滋滋的进宫来,跟没让人去高家提过亲似的,兴致勃勃同高明纯说起新任齐王妃的人选。

    京城的世家大族多数不愿意将女儿嫁到齐王府去,愿意嫁女儿做王妃的谢太妃又看不上眼,最后让媒人跑遍京城才找到一家合适的,好巧不巧就是前阵子被削权的李家姑娘,还是李家那位曾经参与过太子妃遴选,落榜后一直守在闺中不嫁人的李姑娘。

    “臣妾想着这件事总要进宫来禀报一番的,便来叨扰皇后娘娘啦。”谢太妃小心翼翼的讨好着,不管外头有多不忿皇后独宠,但要求到椒房殿来都得收起不满,小心讨好。

    高明纯有点头疼,大婚以来除了青黛她还没给别人操心过婚事,谢太妃选定的人家不该让齐王报给皇帝知晓么?

    “亲事已经商定了么?”

    谢太妃满面笑容:“是,齐王最近一直闷闷不乐,臣妾想借这件喜事给他冲一冲霉气。”

    “太妃一片慈母之心。”高明纯揉揉额头:“行吧,本宫会将此事禀报给陛下,看陛下怎么说。”

    王爷大婚总要有一道旨意,多数是两家人已经商量好,再由皇帝下旨,面子上好看你而且齐王妃的人选要记入皇室族谱,所以必须得报给皇帝知晓。

    谢太妃谢了又谢,她不是空手来的,留下一尊精巧的玉观音才姗姗离去。

    等到赵衡回来,高明纯将此事报给他听,赵衡很是无所谓,只要李家不作妖愿意将姑娘嫁给谁就嫁给谁。

    “李家现在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何况当初太子妃的具体人选又没几个人知晓,齐王和谢太妃应是无意。”赵衡并不在意那李家姑娘的去向。

    高明纯一想也是,齐王已经萎靡不振还能做出什么事来,这桩婚事多半是谢太妃在后头推着进行的。

    “对了,说起齐王的婚事朕突然想起来你师兄还未成亲,他未曾和你说过要成亲么?”

    高明纯摇头:“没有,母亲进宫和臣妾说起师兄的婚事,她正在给师兄找合适的姑娘,宜嘉郡主还在京中,也许他们还有缘分。”

    她不愿意赵衡再泄露天机,说太多前世的事。

    “是是是。”赵衡很乖巧听话。

    “那等日后他的婚事确定,就让皇后来操办罢!”

    高明纯对此倒是摩拳擦掌,不过就是不知师兄的脸白没白,若是白了还能讨姑娘喜欢。

    “陛下,等到春猎能带上师兄一起去吗?”到时候就能看看师兄白没白了,在宫中见他的机会实在不多。

    赵衡可有可无道:“到时候他在京城那就去,不在的话朕也没办法。”

    他似乎不太满意她太过关注师兄,高明纯连忙讨好的凑上去,径直坐在他腿上撒娇。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