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佛系民国女配[穿书] > 第54章 慧眼识珠得提拔

第54章 慧眼识珠得提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海的夜色是最具魅力的, 灯红酒绿的夜上海,深深的吸引着那些沉醉其间之人,华灯初上, 一片暖暖的橙黄色, 有妙龄摩登女郎, 足下蹬着细细高跟,披着白狐披肩,下边的绸缎旗袍长及脚背,在男伴们的扶持下,踏上汽车。

    车门关合之时, 她眼波流转, 娇媚无双, 只将男伴看得呆呆, 一只手扶着门槛,两条腿交叉立在那里,神色痴痴。

    这是传说里的百乐门,上辈子方琮珠就曾听说过这个名字, 今日却终于见着了它的模样。

    若不是七彩霓虹闪烁, 她也不会朝这边看。

    “大哥,你来过百乐门没有?”

    那彩灯渐渐的朝他们过来了, 老金开着车从正门经过, 百乐门的正门极大,是一扇高高的拱门,前边装修着罗马柱, 大理石台阶格外气派。

    方琮亭看了那边一眼,摇了摇头:“没有。”

    这种场合,他从来没来过,就是有什么商业间来往,最多是去咖啡馆,或者是宝兰庭吃饭。

    在方琮亭心里,百乐门就是个不正经的地方。

    舞女赌徒糜集之处,能是什么好地方?经常能在报纸上看到“百乐门情杀”事件。

    他的目光从门口那群人的脸孔上掠过,轻轻“咦”了一声。

    “大哥,你莫非见着熟人了?”方琮珠有些惊奇,方琮亭说没来过这地方,可显然门口有他相熟之人。

    “也算不得熟人,以前是亲戚。”方琮亭叹了一口气:“思虞他爹,那个搂着一个穿红色旗袍的中年男人。”

    林思虞的爹?

    方琮珠来了兴趣,这位前公公,她还从未见过面呢。

    朝台阶那边望过去,有个油腻的中年男人,西装敞开,肚子微微挺出来,他一只手搂着一个风尘女郎,一只手拿着烟斗在吞云吐雾。

    没想到林思虞竟然有这样一个爹,方琮珠想到了林夫人,她这人也不怎么样,跟林思虞的爹可谓是半斤八两——这样的两个人,竟然生出了林思虞这种品行优良的人,真算得上是歪竹出好笋了。

    经过人多的地方,老金的汽车开得有些慢,方琮珠见着林书明将那红衣女子搂紧了些,“吧唧”一口亲在脸上,那女子假装躲避,周围的人肆意的大笑起来。

    “唉,故此思虞不愿意回去。”

    方琮亭叹气:“自从我们在上海认识以后,他很少回家,不想见他爹他娘。”

    方琮珠默然,这还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汽车开回江湾已经是晚上九点,李妈赶着过来问:“大少爷大小姐有用过饭没?”

    “还没有呢,李妈,你随便弄个扬州炒饭就行。”

    方琮珠说完这句话,坐在沙发上不想在说话——从苏州到上海虽然路途不算太长,可路上的时间花得不少,实在是有些累。

    李妈心疼的看着她:“大小姐,你好好歇息一会儿,我去弄炒饭。”

    “琮珠,你太辛苦了。”

    方琮亭看着方琮珠握着茶盏,一脸疲惫的坐在那里,也觉得有些难受——别人家里都是长子当家,而现在他却还得要琮珠帮忙,而且她事事亲力亲为,实在让他觉得对不住她。

    “大哥,说什么呢,这不都是自家的事情吗?干嘛这样客套。”

    “你自小便没掺和过家里的事情,娇生惯养着长大的,此时忽然让你忙了起来,真是过意不去。”方琮亭有些苦恼的抓了抓头发:“是我这个做大哥的太没能力了。”

    “大哥,你快莫要这样说,你已经很努力了。”

    方琮珠安慰了方琮亭一句。

    这人的能力有高低,方琮亭在做生意上没什么天分,也就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

    至少他还没像那些纨绔子弟一般,每日只知道斗鸡走马喝酒养小姐,他还是在积极向上的努力奋斗,方琮珠觉得,这是最值得欣慰的地方。

    兄妹两人正在互相打气的时候,就听着外边有响动。

    起居室的门被推开,方夫人带着方琮桢从外边走了进来,身后还跟了两个人。

    翡翠……另外一个是林思虞。

    方才见着他爹,此刻又见到了他。

    林思虞明显要比以前消瘦了些,棉布袍子穿在身上有些空荡荡的,他个子本来就高,现在乍一看着,就如挂在竹竿上那样。

    “思虞,你怎么过来了?”方琮亭站了起来,迎了过去:“这都多晚了?”

    林思虞笑了笑,那笑容似乎有些疲倦:“我今日跟着出去采访,回来有些晚,经过广慈医院,顺便去看看伯父。”

    方夫人很感动的看着林思虞:“唉,你事情多,就别总是记挂着这边了!”

    林思虞要上学,要给报社写稿,现在还要跟着出去采访,在方夫人眼中,简直是三头六臂都不够用,可他还偏偏抽着空就要过医院那边去看望方正成,这不能不让方夫人觉得暖心——这个前女婿真是不错,就不知道琮珠怎么和他分掉了。

    方琮亭拉着林思虞过来坐:“思虞,这么晚,吃过饭没有?我和琮珠刚刚从苏州回来,还没吃饭,你和我们一起吃点吧?”

    林思虞看了方琮珠一眼:“好。”

    方琮桢蹦蹦跳跳的过来:“阿姐,苏州那边要重新盖房了吗?”

    “是啊。”方琮珠点了点头,摸了下他的脑袋:“你赶紧上床睡觉去,明天要念书呢。”

    “好。”方琮桢跳起来,抱住了方琮珠的胳膊:“阿姐,我要在你耳边说晚安。”

    “好啊。”方琮珠笑着弯下腰,方琮桢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晚安”,啄了下她的耳垂,飞快的跑出了起居室,就听着“蹬蹬蹬”的脚步声,他已经跑到了二楼。

    方夫人欣慰的笑:“琮桢自小就黏着你,这习惯至今还没改得掉。”

    “他很乖。”方琮珠由不得想表扬一下小猴子。

    自从家里出了事以后,方琮桢忽然间就长大了几岁似的,也不淘气了,每天都是乖乖的上学,回家做功课,都不用人监督。

    方夫人一般在医院,呆家里的时间少,方琮亭和方琮珠要上学,还有家里的事情要忙,方琮桢能够不用专门拨出一个人管束,已经算得上很懂事了。

    这次方夫人回苏州,带了几个下人过来,有一个嫂子专门伺候着方琮桢,可她几乎不用干别的活——方琮桢不淘气,她有不少时间去忙别的:打扫房间,给李妈打下手。

    “大少爷,大小姐,炒饭好了。”

    李妈从厨房出来喊了方琮亭兄妹一句,见着林思虞也在,赶紧问他:“林大少爷要吃点吗?我刚刚好多炒了点饭。”

    林思虞点头:“好罢。”

    其实他已经和那些采访对象一起吃过饭了,只是因着场合不对,他有些吃不下,少吃了点,这胃里头现在就空了,咕噜咕噜的响。

    李妈见林思虞点头,赶紧又跑去弄了一个菜。

    三个人分了一大碗扬州炒饭,李妈炒了一个冬笋腊肉,一碗紫菜蛋花汤,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吃了,感觉也挺不错。

    “林先生,现在你是申报的记者,门路也广了,我想托你办一件事情。”

    “什么事?”林思虞赶紧点头:“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帮你办。”

    “我想要你帮我去海关那边问问看,若是从德国购买机器,过关的关税要交多少?什么形式提货?”方琮珠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天上的星子落在她的眼底:“我打算到德国买一套纺织机器过来,现在暂时还不知道海关那边是什么门路,听说现在关税比较重,若是不打点海关那边,只怕是会让他们以各种理由扣住货物,故此想提前将这些门路摸清楚。否则我几万大洋买回来的机器,被海关扣住不给提货,那不是白白送钱?”

    林思虞点了点头:“好的,我帮你去打听打听。前不久我们采访了上海市政厅的一些高层官员,我去问问我跟着做的那位编辑,看他是否有兴趣到海关那边去采访,若是可行,去问这些事情可能方便一点点。”

    方琮珠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看来做记者还真是挺不错的,能认识不少人。”

    “也只是认识而已,”林思虞笑了笑:“我会尽力的。”

    别说她郑重的托付给了自己,便是她不说,自己知道了,肯定也会想办法去帮忙的。

    第二日,林思虞上午的课完了以后,就赶紧骑自行车去了《申报》。

    郭子良见他过来,很高兴的把他拉到了一边:“恭喜你,你要晋升了!”

    林思虞一愣:“晋升?”

    他只不过是《申报》的一个临时工,哪里来的什么晋升机会?

    “我们老板很赏识你那个专栏的文章,前日他特地喊我去他办公室,让我介绍一下写专栏的作家是谁,我告诉他你是我们的外聘人员,他说这样的外聘人员也要提拔,应该给你晋升到专刊副主编,管理一个版块。”

    林思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有这样的好运气?专刊副主编,管理一个版块,工资肯定会提高不少,而且据说版面费里边还有一部分回扣属于私人收益——他曾听过那个带自己采访的编辑嘀嘀咕咕的说过,专刊副主编实在是个有油水的肥缺。

    怎么这肥缺忽然就落到自己头上来了?实在令人不敢相信。

    “怎么了?欢喜得傻了?”郭子良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老板赏识你,那你就好好干活了!”

    林思虞真是没想到自己竟然忽然就得了提拔,就如一个正在走夜路的人,忽然见着了前边的一束光。

    他愣愣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觉。

    郭子良笑了起来:“思虞,你可真是单纯啊!”

    对于林思虞的称呼,郭子良是一步步发生变化的,最开始林思虞投稿过来,他称他“林同学”,那时候林思虞尚在高中,应该是最合适的称呼,后来林思虞考上了复旦大学,他便称呼他“林先生”,后来慢慢熟悉了,他直呼林思虞的名字,经过这个寒假,林思虞与《申报》的联系更多,他对林思虞有了更多的了解,索性就称他“思虞”,以表示亲切。

    林思虞还是有些没转过弯来:“我只不过是兼职的,好像有些不合适?”

    “我也和老板提过这一点,可他说只要是有才能,不管兼职全职,都可以提拔。”郭子良指了指办公室的门:“你上三楼去见见老板吧,他在等着你呢。”

    林思虞踌躇了一会儿,朝办公室外边走了过去。

    《申报》的老板叫魏天成,祖上世代有人做官,他比较喜好新闻时事,又去国外游过学,思想比较开放,故此在上海还没有报纸的情况下创办了《申报》,很快就引领了上海报刊杂志的潮流,尽管有不少家小报刊发行,可《申报》至今仍是行业翘楚。

    他注意到林思虞,是他曾经在《申报》上发表的时评,后来好一阵子不见“时戈”的文章,魏天成还曾问过郭子良,时戈去了哪里,怎么没见他的文章。郭子良告知原因,魏天成实在惋惜:“这么好的文笔,竟然去做了情感专栏的主笔,委实可惜。”

    接下来魏天成看了大半年情感专栏,发现林思虞的文章真心不错,哪怕是为女性答疑的情感栏目,他也能写出自己独到的风格,一时间让《申报》的订阅量大增,给情感专栏写信的女性也激增。

    这是一个可造之材。

    当林思虞过来申请寒假的临时记者时,魏天成特别交代郭子良,让他派一个资深编辑去带带林思虞:“这小伙子有前途,我得好好培养他。”

    林思虞没让他失望,这两个月里的各种专访,他做得相当不错——看问题目光锐利,不仅仅只是一般的歌功颂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来的专访很精彩,用笔不多可却面面俱到。

    这是个值得培养的年轻人,魏天成决定要和林思虞见上一面。

    门口站着的年轻人个子高高,虽然有些清瘦,可却一点也不会妨碍他看上去很有精神很帅气。

    握着笔写四月计划书的魏天成略微愣了愣:“你找我吗?”

    “是的。”林思虞走进了办公室:“刚刚郭主编跟我说,让我来找您。”

    “你是林思虞!”

    脑中灵光一现,魏天成知道了林思虞的身份。

    “是的,我就是林思虞。”

    魏天成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眉弓高高,一双眼睛略略凹陷,显得眼神深邃,高挺的鼻梁,略微有些薄的嘴唇,整体看上去,是一个大方有神的年轻人。

    “请坐。”

    魏天成指了指办公桌前边的那张椅子:“我一直想要见你一面,今天终于是见到了,果然是文如其人,潇洒稳重。”

    “魏社长过奖了。”林思虞听他赞扬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郭主编告诉我说我晋升了,实在感激 ,魏社长太看得起我了。”

    “不是看得起不看得起的问题,是你值得人赏识!”

    魏天成特别高兴,难得见到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真是让人觉得开心。

    林思虞被他赞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向魏天成表态:“社长,我会努力工作的!”

    魏天成微微颔首:“你在复旦大学读大三了?”

    “是的,”林思虞点头:“功课没有大一和大二那么重,所以有时间出来兼职。”

    “挺好的,先兼职,等毕业的那个学期,你就可以来我们《申报》这边做全职专栏负责人了。”

    这种有才干的,培养上那么一两年,必然能崭露头角。

    魏天成的态度,让林思虞心里头热乎乎的,看起来毕业这一年他用不着为工作奔波,《申报》这边的工作已经基本上能定下来。

    复旦国文系毕业的前辈们,很多去了别的大学教书,还有一部分发展的出路就是新闻媒体,《申报》对于国文系的林思虞来说,再恰当也不过了。

    从《申报》出来,林思虞一身轻快,只觉得走路都带了风——薪水涨了还是小事,他可以做为正式员工进行采访,不用跟着师傅跑了,他会配备有自己专用的摄影师,还会有小助理——他寒假里担任的,就是这种跟班跑腿的小助理。

    只是,与那种助理不同的是,他要写稿,带他上路的编辑只负责审稿,但发稿的时候,编辑的名字在前边,他的名字排在第二位。

    现在,他终于有署名第一位的权力了。

    方才他与郭子良商量了一下最近的计划动向:“市政府那些要员们的采访反响不错,我准备继续采访几位,向上海的市民们介绍一下各种职能部门的工作。”

    郭子良嘿嘿的笑:“能挣到钱,何乐而不为?”

    这次采访市政府的人员,《申报》得了一笔赞助金,他个人也从中得了些提成,像这种有实惠的采访,多多益善。

    “那你准备采访哪个部门?”

    “海关。”林思虞不假思索,方琮珠拜托给他的事情,他肯定要记在心里。

    郭子良的眼睛里露出一丝赞赏:“对啊,海关才是肥缺,油水足得很!思虞啊,你这目光真是独到,一眼就看准了!”

    林思虞不好意思的笑,他可没想到海关有没有钱的问题,只是想尽可能快帮方琮珠打听到消息。

    《申报》是全国都具影响力的报刊,上海海关总署得到《申报》的电话,说想要来采访一下“热情守卫通商口岸”的海关人员时,关长嘴角边露出笑容:“求之不得啊,我们看到《申报》里对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采访都觉得眼红呢,还想着要到《申报》来提出申请,看看哪一日你们能不能派记者过来给我们也报道一下,没想到咱们可是想到一处去了。”

    郭子良很高兴:“既然英雄之所见略同,那咱们就定个时间,我会派写文章最厉害的一位记者过来对你们进行采访。”

    “好啊好啊。”关长点头:“没问题,这几天随时都可以来,我在办公室。”

    林思虞得到肯定的回答,与郭子良商议妥当,第三日就带着摄影师和助理去了上海海关。

    拿着记者证看了看,海关关长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林先生还很年轻啊,就担任了专栏副主编,真是人不可貌相。”

    林思虞很谦虚的回答:“专栏副主编是社长看得起,我这水平,还得继续历练呢。”

    他朝摄影师点了点头:“先给关长拍几张精神十足的相片。”

    听到照相,关长赶紧坐直了身子,一只手拿了笔,做出一副繁忙的样子来,摄影师指点着他:“脑袋抬高一点点,对对对……嘴角带点笑容,这样才能表现出您的亲和力,嗯,没错,就是这样……”

    那位关长大人很有耐心的被摆布了很久,摄影师拍了差不多十来张照片,这才放过了他。接下来是林思虞上阵,开始向他了解各种问题,小助理在一边速记,下笔如有神,就听着笔在纸上发出的嗖嗖之声。

    林思虞的问题先是从海关对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方面提问,再进入到海关的日常,着重点落在体现海关关长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平易近人等方面。每一个问题都问得很有技巧,海关的关长听了他的提问,回答起来也是非常顺利,能一口气说出不少东西来,弄得那个小助理脑袋都不敢抬,飞快的记录着关长的话。

    采访差不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从十点到了十一点多,总算是结束了。

    海关的关长很客气的请他们几个吃饭,还很知情趣的每人给了一个红包。

    林思虞瞥了一眼,他的红包似乎要比小助理和摄影师的要厚一点,如同以前他跟着资深编辑出去采访一样,他得的红包,总会要比前辈要小得多。

    “关长先生,我有几个私人的问题想问问。”

    吃饭的时候,林思虞趁机把方琮珠拜托他的事情说了出来:“我有一个朋友家中是开纺织厂的,最近她家的厂子因为火灾烧毁了一部分机器,所以打算从德国进口几部,这种过海关会不会卡住呢?”

    关长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这些东西卡不卡,全凭运气,因为每年允许进口出口的商品都会有不同,若是不符合规定的,肯定会卡,只不过若是林先生朋友的嘛……”

    他嘿嘿的笑,没有说下去。

    林思虞笑了起来:“基本的手续,肯定会到场的,您请放心。”

    看着这关长笑得奸诈,林思虞心中暗道,肯定是问着索要过路钱了。

    得了林思虞这话,关长点着头:“到时候林先生只管来找我便是。”

    方琮珠一直在疑惑,为什么自己的穿越与别人的穿越有那么大的差距。

    别人的穿越,不是成了皇后就是郡主,金尊玉贵,在家父母兄弟娇宠,出嫁以后丈夫只将她放在心尖尖上宠爱,便是连只母蚊子都不屑看上一眼。可她穿到民国这个乱世来,即便是穿成了大户人家的小姐,可照旧还是各种悲惨。

    离婚了,家里厂房遇到火灾,父亲重病昏迷不醒,大哥不给力,她只能出头来帮着打点家里的生意……这些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让方琮珠不免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的时候附带了乌鸦体质。

    别人都是锦鲤,尾巴一扇,周围的人都跟着要享福,而她,却是那乌鸦,呱呱呱的乱叫几句,所到之处就要遭殃。

    方琮珠只能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话来安慰自己。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多喝点鸡汤,感觉自然就好多了。

    只不过,似乎她的运气也正在逐渐好转中——戴维斯叔叔给她找到了合适的卖家,三部最新式的纺织机器,给她砍价砍到了两万五千大洋一台,三台一共七万五,比她预算十万要少了许多钱,戴维斯只抽一成的佣金,也就是说,只拿了七千五百块。

    “这也太多了点。”

    方夫人听说中间人竟然拿走这么多,有些心疼,每日里念念叨叨。

    “母亲,这已经算是最便宜的了,要不是我们买两张来回的邮轮去德国,自己去联系厂家,不仅花费不只这么多,而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厂,路上一去一回,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

    虽然看上去戴维斯叔叔确实只是动了动口,可毕竟他帮着到处联系,因为他是机械领域的人,比她和方琮亭更熟悉这方面的东西,他选出来的,会比他们去挑选的更可靠一些。而且,相比上海的那些抽三成佣金的洋行,戴维斯叔叔实在是没有狮子大开口。

    “是啊,琮珠说得对。”方琮亭也支持她的看法。

    毕竟方琮亭自己也帮着家里在上海做了几年买卖了,自然知道什么合算什么不合算。

    “母亲,一成佣金真是特别少了,您可别心疼,到时候在海关那边还得收关税呢。”方琮亭想想那么重的关税就有些头疼:“他们说海关这边要交百分之四五十的关税,也不晓得是真还是假,到时候只能请思虞一起过去看看了。”

    不得不说,林思虞去了《申报》当记者真是明智之举,现在的他,已经比以前眼界开阔了许多,在采访里,接触到了一些上层的人,大家彼此都有了些印象,办起事情来或许要比以前顺畅得多。

    提到林思虞,方夫人就笑了:“唉,可不又得麻烦思虞了。”

    外边门廊铃声响,方琮亭朝外边看了过去,就见着孟敬儒站在门口,阿忠与他说着话。

    “敬儒兄过来了。”

    方琮亭站起身,顺带看了方琮珠一眼。

    虽然琮珠拒绝了他,可孟敬儒似乎还是没有放弃,这些日子来得更勤密了些——他的理由是方夫人坐黄包车只怕是不太方便,他可以帮忙接送。

    方夫人听说孟敬儒来了,也是一愣:“这孟家的大少爷,实在是太热情了,难得有这般热心情的人!好人,真是好人哪,琮亭有这样知心的朋友,那也是他的福气。”

    方琮珠坐在那里,低头不语。

    孟敬儒没有再向她表白过爱慕,可她从他的眼睛里依旧能见着那爱慕的神色。

    张爱玲曾经写过一段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也就是说,爱上了一个人会变得很卑微,卑微到自己的姿态太低,低到尘埃深处,可偏偏就在那不见天日的尘埃里,心情依旧还是那般美好,竟然能美得开出花朵来,这样的爱情,委实太卑微。

    方琮珠有几次想直接对孟敬儒说让他放手,可她却没有理由。

    因为孟敬儒根本没有与她再多说什么话,他每次过来,总是和方夫人方琮亭说话,很少与她交流,偶尔朝她看上一眼,那眼神闪烁,飞快的又飘到了另外的地方去。

    方夫人根本不知道孟敬儒与方琮珠有过那么一段曾经,她还兴致勃勃的问孟敬儒的家庭:“孟大少爷这样的好人,肯定有漂亮温柔的妻子。”

    孟敬儒有些窘迫,摇了摇头:“我尚未娶妻。”

    方夫人有些惊诧:“孟大少爷竟然还没娶妻?那肯定已经订婚了,就等着姑娘出阁啦。”

    “伯母,我还未曾订婚。”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孟敬儒又偷偷的溜了一眼那边。

    沙发的那头,玲珑窈窕的身段,手里拿着一本书,一双眼睛似乎粘在了书本上,看得津津有味。

    方夫人一个劲的感叹:“哎呀呀,像孟大少爷这样好的人,当然会有一段好姻缘的。孟大少爷,若是你不嫌弃,我有两个云英未嫁的侄女……”

    “母亲,你别掺和这些事情了,敬儒兄的家世在上海可是鼎鼎有名的,未必能看得上表妹。”方琮亭赶紧打断了方夫人的话——说这些话,委实有些尴尬。

    孟敬儒好歹也喜欢过琮珠,若真的将秀珍秀月说了媒给他,让琮珠怎么想。

    方夫人一点也不知道里头的渊源,听到方琮亭这般说,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孟大少爷家门第这么高……”

    孟敬儒听到方夫人说“门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表明自己的心情才好,他只能拼命解释不关门第的事情,他们家也不过就是个做生意的人家,没有什么太高的门第。

    方夫人冲着方琮亭瞪了一眼:“看你说的。”

    那日来了这么一出以后,孟敬儒便隔了好几日没敢登门拜访——方夫人与他母亲实在太相像了,动不动就把话头转到他成亲的事情上边。

    可究竟还是抵不过自己心里头的那份思念,几日不见方琮珠,他就有些坐立不安,晚上睡觉的时候,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透过窗户看外边的月亮,那玉盘一般皎皎清辉照着,让他更是心浮气躁,再也睡不着。

    他幻想着躺在床上通电话,与她轻言细语,可是话筒拿在手中,却始终拨不出去那熟悉的号码,只能就这样躺着,眼睛看着那部黑色电话机上的面板,脑子里幻想着自己正在转动上边的号码,一个号码,接下来是第二个号码。

    但是,最后一个号码似乎总是拨不出,就是他的想象里,他也没有拨出去最后一个号码。

    躺在床上,静静的看着床前一地银色的月光,究竟是什么时候睡着,他自己都不知道。

    今日闲坐在家里,最终没有抵得住自己心里那一份思念,冲出了房门,一阵风的朝外边跑了去,在楼梯间遇着了他的母亲孟夫人。

    “敬儒,你去哪里?”

    “到外边走走。”孟敬儒应了一句,飞快的朝楼下跑了去,不敢再看他的母亲。

    因为孟夫人一直在催着他早点找个媳妇:“早些成亲生子,我也好有个孙子抱!”

    别人家的孙子都两三岁了,她的儿子竟然还没成亲,说出去都有些丢脸——自家儿子要长相有长相,要才干有才干,偏偏耽搁到现在还没音讯,眼见着新年一过孟敬儒便二十二了,孟夫人心慌慌的,只想快些把媳妇娶进门。

    也不知道为何,与她相熟的一些夫人现在都对结儿女亲家没什么兴趣,以前在打麻将的时候偶尔提及要给孟敬儒找个门当户对的媳妇,不少人都笑嘻嘻的说:“我们家可合适敬儒了,两家做个儿女亲家真是不错。”

    可最近几次搓麻将,自己再提起孟敬儒的亲事,却没有人回应热烈,只是有人说了一句这婚姻的事情谁能说得定呢,指不定过些日子敬儒就红鸾星动了。

    孟夫人遭了冷落,心中忐忑不安,总觉得可能是孟敬儒喜欢一个离异妇人的事情传了出去,那些夫人小姐们对他都不甚感兴趣了。

    目前唯一表示有好感的,只有刘美欣。

    原本孟夫人不是很看得上刘美欣的原因,主要是不喜她的母亲刘夫人,总觉得这个女人不那么简单——听人说她还包yang过小白脸,孟夫人觉得这也实在太离谱了,故此不愿意与刘家结亲。

    然而刘美欣瞧着与她母亲倒是两号人,看上去敦实憨厚,最重要的是对敬儒一心一意,甚至还能为了他答应娶那方琮珠做姨太太。

    像这样的事情,又有几个富家千金能忍得下来?可偏偏刘美欣却一口答应,这说明她对于敬儒真是心里头爱到了极点。

    孟夫人看着孟敬儒跑出去的背影,渐渐的咬住了嘴唇——今年,无论如何得让敬儒将媳妇娶回来不可。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