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哦, 这可是大喜事,贾家家资巨富, 奢侈大方,建个园子而已, 应该不成问题。”
    黛玉岂会不知凤姐说的是反话。无论是她亲自感受的还是听林如海说的,是知道贾家现在只是空架子,奢靡繁华也不过是硬撑着,若要建个园子那还得了?
    她笑了笑道:“姐姐是个聪明人,岂会不知其中的难处?”
    凤姐无声发笑,“我知道贾家现在最愁的是什么,横竖他们要借银子也借不到王家, 只是老太君和姑妈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不知道这么多银子要去哪里筹备呢?”
    说着,她深深望着黛玉。
    黛玉若有所思, 旋即叹道:“多谢姐姐指点,我明白了。”
    “老太君疼爱妹妹, 这次又病了, 想来最近一段时日妹妹要经常去荣国府了, 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妹妹可要小心照顾。”
    黛玉点头,“姐姐提醒的是, 我心中有数。”
    元春可以回家省亲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可现在的贾家生生变成一片愁云惨雾。
    不管贾政真正的为人如何,却是个极为孝顺之人, 看到贾母被气的病倒,不由对着王夫人发怒了。“竟然忤逆母亲,你实在是过分了!若是传扬出去,岂非让别人议论我不孝?”
    王夫人有些心虚,却仍觉得自己没错,色厉内荏道:“身为一个母亲,我为宝玉的婚事打算有什么错?难道我连参与宝玉亲事的资格都没有吗?”
    “可你也不能忤逆不孝!”贾政甩甩袖子,“再说了,母亲的决定没有错,黛玉哪里不好了,你如此不喜她?”
    最重要的是,黛玉是林如海独女,黛玉嫁进来,林家的财产岂不都是贾家的?林家也是世家贵族,又在江南富庶之地,累世积攒家资丰厚,用这些钱建个园子岂不是绰绰有余?再者,林如海身居高位,黛玉自然配得上宝玉,以后贾宝玉步入官场还需要林如海提点。两家本就是亲戚,黛玉嫁进来,林如海也不必担心百年之后无人照顾黛玉了。
    贾母一方面是真的疼爱黛玉,一方面是为贾家利益考虑。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可是王夫人却不这样想,她对黛玉的厌恶已经超过自身利益了。
    王夫人冷笑一声,“那样一个娇弱的病西施,怎么能做贾家的媳妇?”
    贾政颇为烦闷道:“难道你不知道黛玉的身子被那位夏神医调理的好多了吗,我看你就是心存偏见!你......”
    提到夏言蹊,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王夫人欲害黛玉一事,贾政立刻闭了嘴,只是怒视着王夫人。
    王夫人面色难看,却没有认错的意思,“不管你如何想,我是不会同意的,赶明儿我就进宫去见贤德妃娘娘,听听她怎么说。”
    若王夫人真的求到元春那里,元春自不会拒绝母亲的要求,一定会顺着王夫人的意思让宝玉娶了宝钗。
    贾政一噎,“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以为我不管内院之事,便不知你和薛家在计划什么?放着好好地官家小姐不要,偏要娶一个商人之女。你若不为宝玉的将来着想,就按照你的意思做罢。”
    “老爷,你——”贾政已经知道金玉良缘是她和薛姨妈伪造的了?
    贾政冷哼一声,“你自己看着办罢。”
    看着贾政的背影,王夫人有些失神,问周瑞家的:“难道我真的做错了?”
    周瑞家的欲言又止,“这......”
    “说实话!”
    周瑞家的忙道:“林家家资巨富,林姑爷又高官厚禄,林姑娘出身才貌样样出挑,的确配得上宝二爷。”
    当得知林如海病重之时,所有人都瞧不上黛玉,只觉得黛玉嫁给贾宝玉是高攀了。可现在仔细想想,分明是贾宝玉配不上黛玉,若真要论起来,贾家这些姑娘无一人可与黛玉比肩。
    可这话她不敢说,王夫人是不会承认的。
    王夫人乜视她一眼,“话虽如此,可仍是意难平。且不提她是贾敏的女儿,就说她小小年纪长得那副狐狸精模样,将宝玉的魂都勾去了,若真要嫁进来,我可是不放心。”想了想,她冷声道,“我记得宝玉房里有个叫晴雯的,和林姑娘有几分相似?”
    “是,听说宝二爷对她很是纵容。”
    “罢了,先留神注意着她,若有什么不规矩的地方立刻禀报我。”
    贾母病着,并不想见王夫人,王夫人也不在意,计划着进宫见拜见元春之事。
    这边,贾母正拉着黛玉的手和她闲谈,时不时提起贾敏,以期能让两人疏远的感情拉近。
    一次两次提起贾敏,黛玉还能感动的哭出来,次数多了心中再也起不了波澜,只是静静聆听。当然,每次都会和贾宝玉‘偶遇’。贾宝玉热情似火,喋喋不休的和黛玉说话,黛玉表情淡淡,并不想理会。
    “林妹妹什么时候搬回来,你不在我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一个个都是木头呆子,总是与我说些经济仕途之事。”
    他却是忘了,林如海不就是读书做官之人吗?
    黛玉生疏而客气道:“表哥这话可是说错了,林家在京城有府邸,我总是住在荣国府总归不好。再者,家中只我和父亲两人,我若不在便无人照顾父亲、处理庶务。府上那么多姐妹,怎么会没有说话的呢?”
    贾母怕贾宝玉又说些浑话,对黛玉道:“自从你搬走后,两家都疏远了,看在你母亲的面子上,也该与你父亲常来走动才是。”
    闻言,黛玉觉得心中涌来无限失望,“瞧外祖母说的,哪里就疏远了?只因为我父亲公务繁忙,若是得闲了一定会来拜访您的。”
    贾母笑了笑,“我年纪大了,只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才好呢,尤其你和宝玉是我最心疼的。上月我和宝玉进宫拜见娘娘,谈起家里的事,便说到了你。娘娘从未见过你,对你很是好奇,说是有机会一定要见见你才行。”
    黛玉像是没听懂贾母真正目的,“多谢娘娘厚爱,但我不过是个臣下之女,没这个福气见到娘娘。”
    贾母手颤了颤,有些惊讶的看着黛玉。黛玉向来聪慧,是真听不懂还是装听不懂?
    黛玉回到林家,将贾母的话悉数告知林如海,林如海沉吟片刻道:“此事你不必忧心,先不说贾宝玉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就是王夫人对你做的那些事,我也不放心让你进贾家的门。”
    “可是,外祖母还提到了贤德妃娘娘。”黛玉犹疑道。
    林如海笑道:“这不是什么大事,贤德妃也只能听老太君说道说道,还没有资格插手朝中大臣家的亲事。”
    再说了,皇帝也不会乐意看林家和贾家再次联姻的。
    等黛玉去靖安侯府看望凤姐时,将此事都说与了凤姐。
    凤姐道:“林大人说的不错,老太君之所以提到贤德妃,是想通过贤德妃向林大人施加压力,真的想定下两家的姻亲,她还没那个权利,顶多就是管一管贾家的事罢了。”
    黛玉深以为然,“我知道,但还是觉得寒心。”
    “修建园子是个大工程,只要林大人不答应,他们不好意思向林家要银子。”凤姐道,“但我怎么听说,大姑妈与老太君意见相左呢?”
    黛玉反应平淡:“在二舅母眼中,薛姑娘比我强十倍百倍,且薛家也不缺银子。”
    凤姐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也好,刚好成就金玉良缘一段佳话。”
    前世贾家用林家的财产修建了大观园,却害了黛玉性命,使得薛宝钗成为了大观园的主人。既然薛宝钗想入主贾家,就用薛家的银子修建罢。
    凤姐现在住的院子名为‘玉笙居’,是个三进的大庭院,院子里也有小厨房。凤姐留黛玉在她这里用了中饭,又说了会话,才送黛玉出府。路上遇到了顾琼琚和顾琼华,看到黛玉要走,都有些不舍,还邀请她明天再来玩。
    晚上,凤姐和顾行迟说了黛玉和贾家的事情。“贾家出了一个贤德妃就不知天高地厚了,她们私底下的动作,以为陛下不知道吗?”
    顾行迟凑到她身边,“你如此喜欢林大人的女儿?从一开始,你好像处处为她着想。”
    凤姐一怔,打算含糊过去,“这样的好姑娘谁见了不喜欢,我自然不想她陷入贾家的泥潭。”
    顾行迟也不深究,一本正经道:“其他的姑娘我不看在眼里,我只觉得你最值得我喜欢。”
    甜言蜜语自然哄得人身心愉悦,可她也没想着全信。前世今生加起来她年纪也不小了,不会像个小姑娘轻易被迷的晕头转向。
    “若你一人在家里觉得无聊,可以多请她来坐坐。”顾行迟又道。
    无视了他环在她腰上的手臂,思忖了一会道:“陈潆那边还没有什么线索吗,此事解决不了,我总是不放心。熙和太过粗心又心无城府,我怕......”
    “可是,听下面人回报,陈潆并未有什么奇怪的举动,亦没有接触什么特别奇怪的人。”
    凤姐垂眸不语,过了一会道:“也可能那个人就在陈家呢,只是因为是陈家人,太过寻常,所以我们便理所当然的忽略了。”
    顾行迟不忍看她忧虑,笑道:“我会再派人查的。”
    凤姐轻叹,“只能如此了。”
    顾行迟看了看天色,目光扫过平儿等人,平儿心领神会,带着一众人退下了。
    顾行迟和她一同坐在贵妃榻上,手臂寸寸收紧,唇几乎贴到她耳朵上,温热的气息扫过。她一抬头,发现屋子里只剩他们两个了,这才放了心。本想推拒,却被他一下子扣进怀里。
    她自然明白他这是何意。两人成亲一个月,正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时候,亲密之事自然少不了,但是今日——
    “你快放开我。”凤姐挣扎着。
    顾行迟手臂一松,以眼神询问。
    凤姐掩饰性的咳了一声,“我今日身子不太舒服。”
    顾行迟忙揽着她上下看看,“哪里不舒服,怎么不早说?”
    凤姐见他紧张关切之意不似作伪,笑了笑,“没什么,过两日就好了。”
    顾行迟不同意,“讳疾忌医可不好,我派人叫夏言蹊来。”
    “别去。”
    灯火通明,方才没看到她脸色有些苍白,这才发现好像真的是病了。顾行迟不悦,刚要叫平儿等人进来好质问一番。凤姐无奈道:“我说不用就不用。”
    顾行迟看她许久,才恍然大悟。
    “既然不舒服,就好好休息,切莫着凉。”言罢,便转身离去。
    “哎......”
    凤姐落下手,心绪复杂难言,因为这个,他就要走了吗?
    这时候,平儿和香菱进来。平儿看看门外,“这么晚了,侯爷去哪里了?”
    凤姐淡淡笑道:“他是侯爷,自然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总不能只来我这里。”
    说完这话,她就后悔了。她作为主母,怎地如此小家子气?暗暗唾弃了一番自己太过矫情,又道:“今夜侯爷应该不会宿在这里了,我们也准备歇息罢。”
    平儿也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想宽慰凤姐几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凤姐拍拍平儿的手,以示安心。
    她没忘记自己的目标,前世她是个善妒、恶毒的嫡妻,今生她要做个贤妻良母的。比起贾琏,顾行迟已经很好很好了。
    她刚躺到床上,准备让丫鬟熄灭灯烛,就见顾行迟风风火火的走进来。
    凤姐撑起身子,“你怎么又回来了?”
    顾行迟没有思考她这话的含义,将一只碗端到她面前。
    “这是什么?”
    顾行迟微微别过脸,“我去问夏言蹊了。”
    原来如此,她突然觉得心中那点不快烟消云散了。“原来你去夏神医那里了,我以为......”
    顾行迟抬眸盯着她,“你以为什么?”
    她连忙笑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你去夏神医那里问这个,似乎不太合适?”
    在所有人眼中,这是极为污秽之事,顾行迟是怎么做到拉下脸面询问此事的?
    顾行迟作势要喂她,“没什么,小事而已。”
    当然,他是不会忘记夏言蹊如何仰头大笑的,若非怕凤姐等不及,他一定要暴揍他一回。
    凤姐将碗抢过去,“不用,我自己来。”
    过了一会,顾行迟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平儿将率先将碗拿走,心情着实雀跃,“奴婢先退下了。”
    庆儿在最后面慢吞吞的走着,平儿回头瞥她一眼,“庆儿。”
    庆儿吓了一跳,“平儿姐姐有什么事要吩咐?”
    平儿等她一起走到门外,将碗给了她,“以后,你就负责替夫人熬药了。”
    言罢,不再多看她一眼。
    庆儿愣在原地,平儿虽然是凤姐身边最得用的大丫头,但是待人颇为和善,从未对底下的小丫头颐指气使,可今日竟是这种态度对她。
    翌日,顾行迟有事要办,是以用完早膳就出府了。
    平儿问道:“夫人,身子好些了吗?”
    “好多了。”
    “侯爷对夫人真好,不知会有多少人眼红了。”
    凤姐放下茶盏,笑着瞧她,“你今日是怎么了,怎么总是针对庆儿,不是头发梳的不好,就是茶水太烫,她哪里得罪你了吗?”
    平儿又笑了,“夫人都看出来了,不也没有阻止我吗?这些天,她一直寻机会在侯爷面前晃悠,可是侯爷根本不理睬她。昨夜她以为机会来了,打扮的花枝招展企图侯爷注意到她,心思已经昭然若揭,她也太迫不及待了,所以我想敲打她一番。”
    对于庆儿的为人,她前世已然了解,之所以不处置她,是因为没寻到她的错处,现如今就暴露出来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自有安排。”
    经过平儿一番敲打,庆儿只能收起了那些见不得人的小心思,好长时间都是老老实实的在一边伺候。
    很快到了八月仲秋,元春派人给贾家各人送了节礼,顺带也给了凤姐。
    顾行迟看了一眼就丢到一边,很是嫌弃的模样。
    “我回了祖母,今夜与你一同出府逛逛。”
    今天是仲秋之夜,京城取消了宵禁,京城里热闹非凡,人流如织,摩肩接踵。
    顾行迟将她护在身边,一边欣赏夜景,一边询问她要不要买些什么带回去。凤姐一转头就看到他完美的侧脸,心道这人虽然脸皮厚了些,容貌却是千里挑一的。若是前世的自己,一定会千防万防,不让那些小妖精多看他一眼,若有人起了歪心思,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这样盯着我看,是不是你也觊觎我美色许久了?”顾行迟亲昵的刮了刮她的鼻子,悄声道,“被人看见多不好,等回到家关起门来只给你一人欣赏。”
    凤姐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说得好听,说不定以后就不是我一人的了。”
    “你说什么?”
    大街上人来人往,皓月当空,灯火辉煌。除了夫人小姐,还有情侣相携而过。
    此情此景,明明很寻常,她却心念一动,“我有句话要问你,只问你一遍,你一定要说实话。”
    看她这样郑重其事,顾行迟也收了玩笑之意,“你问。”
    犹豫须臾,她开口道:“我想问......”
    “果然是凤姐姐和顾侯爷。”一回头,却看到林如海和黛玉。
    看到黛玉,凤姐就顾不得未尽之言了,先和林如海见了礼,对黛玉道:“今夜妹妹怎么有雅兴和林伯父出府赏游?”
    黛玉笑道:“姐姐不知道,在扬州时,每到这样的节日我也会跟随父亲出门走动,回家后定会和父亲赋诗,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自从林如海进京之后,黛玉性情越发开朗热情了,这是前世鲜少见到的。这样普天同乐的节日,贾家的姑娘也是不能随意出府的。
    这时凤姐看到黛玉手腕上带着一串珠子,随口问道:“这可是红麝香珠?妹妹戴着真好看。”
    黛玉抬起手,没有表现的多么欢喜,“这是贤德妃娘娘赏赐的节礼,我看着挺漂亮,便戴上了。”
    凤姐眸光微闪,“娘娘也给了我些许赏赐,不知道给了妹妹什么?”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