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前夫登基之后 > 第58章 疑点

第58章 疑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殿外大雪纷纷, 殿内暖和得很,盛姮身子还未好全,大多数时候, 仍躺在床上。盛澜很是懂事, 爹爹不在时, 便在床边给娘亲讲故事。

    不论盛澜讲什么故事,盛姮都是浅浅一笑,唯有待她瞧见许澈之时,才会露出真切的笑容。

    许澈一入殿,面上的冷意转瞬便被殿内的温热给消融了。他走至床边, 盛澜一见, 便问道:“爹爹怎么浑身都是雪?”

    许澈道:“因为爹爹方才在外面站了片刻。”

    “外面冷, 爹爹不该去。”

    半晌后, 盛澜想了想,又道:“就算去,也该……”她比了个撑伞的动作,有些可爱, 也有些滑稽, 很快便逗笑了床上床下各怀心事的夫妇。

    许澈蹲下身子,道:“好, 爹爹下回定记得要撑伞。”

    盛澜满意地笑了起来。随后, 许澈又陪女儿说了几句闲话,便以时辰不早为由,让舒芸把她带去就寝了。

    盛澜走后, 只剩夫妻二人,相视无言。

    盛姮面上本还持着笑,见女儿一走,便有些笑不出来了。

    许澈不是傻子,若未遇上什么事,怎会无伞立着大雪中,任由风雪洗礼?

    且今日午后,舒芸便告诉了她,有些事,已经被展啸查到了。

    沉默总该被人打破。

    半晌后,还是盛姮先拉过了许澈的手。

    许澈手一被拉,便下意识地缩了回去,淡笑道:“臣手冷,怕冻着王上。”

    盛姮固执地又拉了过去,微笑道:“姮儿不怕冷。”

    紧接着,她那双并不温热的小手努力地搓弄起许澈的一双大手,想要让其快些暖和起来,好弥补一些过错。

    许澈坐在床边,瞧着盛姮认真的模样,也不忍再抽开。

    过了良久,冰冷的双手暖和了起来,许澈才轻叹一口气,道:“何必呢?”

    话音一落,玉手顿住,不敢再有动作。

    半晌后,她道:“你知道了?”

    许澈哑声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盛姮抬起了头,满目委屈,像极了一只做了错事被主人揪出来的狐狸。

    接着,她勇敢地对上了许澈的目光,许澈的目光如常,如常让她看不透。

    正如他这个人。

    “我……我知晓这样不对,但……”

    但她别无他法。

    那夜,盛姮听闻,冷宫中待着的许澈竟让展啸送去了笔墨,既感古怪,又觉好奇,未按捺住,深夜便去了冷宫。

    待盛姮至冷宫时,许澈已然入睡,而她却在其身旁发现了一张纸。

    那竟然是一封未曾写完的和离书。

    盛姮的泪,当即汹涌而下,玉手捂住嘴巴,不敢让自己哭出声,怕闹醒了许澈。

    她最怕的是,待许澈醒来后,便将和离书亲手递给自己。

    那一瞬,盛姮恨不得撕掉手上的和离书。可撕掉后,又能如何呢?该走的人还是会走。

    在殿内时,她是对许澈动了杀心,是狠狠地掐住了他的脖子,可那只是一时冲动,鬼迷心窍罢了。

    可人活在世,许多过错,也正是在冲动之时犯下的。

    故而,错了便是错了,动了杀心便是动了杀心,再多的理由也不过是借口。

    聪明的狐狸遇到此事,或许会有成百上千的法子来挽回主人的心,可蠢狐狸除了哭,便什么法子也想不出了。

    于是,最蠢的狐狸便用了最蠢的法子。

    靠伤害自己,来卑微地博取同情,摇尾乞怜。

    话已至此,盛姮再不知该说什么,起身又想抱住许澈,岂知许澈见状,后退了两步。

    盛姮扑了个空,眼圈顿红,痴痴地瞧着。

    许澈道:“身上湿的,怕将寒气过给了你。”

    方才淋了一场大雪,雪花成水,早打湿了许澈的外衫。言罢,他自个解开了外衫,脱了下来,好在,内里衣衫还是干的。

    随即,他脱靴上床,将盛姮搂在了怀里,盛姮只觉一切如梦,紧紧地靠在许澈的胸膛上,闭眼之时,大感此生无憾。

    她原以为,他不会原谅她的。

    不多时,狐狸又露本性,蹭起了许澈的脖子,蹭得许澈发麻发痒,轻敲了下她的脑袋,道:“太蠢了。”

    这般蠢的事,她竟然都做得出来,真叫许澈无话可说。

    盛姮撒娇道:“姮儿不蠢,姮儿只是不聪明。”

    许澈笑道:“不聪明便是蠢。”

    “姮儿不聪明,是同阿澈相较的,若是同他人相较,姮儿便聪明了。”

    言罢,又蹭了起来。

    许澈被蹭得受不住,又不敢在此时动她,便拿右手,强硬地转过了狐狸的脑袋,将其送到了自己嘴边,对了上去,落下一吻。

    一吻缠绵。

    待吻到狐狸满面通红,快要喘不过气时,许澈才松开了手中拿捏着的脑袋,转而安静地顺起了她的青丝,眉眼带笑,宠溺万分。

    许澈平日里多是面无表情,但待他一笑起来,便如寒冰消融,使得盛姮如痴如醉,甘愿落入掌中,被他算计,被他玩弄。

    宛如饮鸩止渴。

    初晓真相,许澈是气极,恼怒盛姮怎会这般蠢钝,伤他心便罢了,竟如此作践自己。

    但之后,反思许久,便觉此事,他也有不对之处。

    入月上数年,他骨子里还残留着大楚痕迹,二十年的养尊处优、天之骄子,哪能说变就变,说改就改。故而,他不懂顺服,更不懂退让。

    想到此,许澈认真道:“那夜我不该同你争吵,让你伤了心。”

    盛姮乖巧应了一声,随后也小声道:“那夜我也不该做出如此冲动之举,我……我无心的。”

    许澈微笑道:“我明白。”

    盛姮听后,又欣喜地扑入了许澈的怀里。

    “日后,不许再做蠢事了。”此乃一语双关,不论是那夜的冲动,还是现下的苦肉计,都是极蠢之事。

    盛姮又乖巧地应了一声,就像个娇蛮的小姑娘,无半点女王的样子。

    在夫君跟前,她只想做个被宠、被护着的小姑娘。

    许澈见她应得干脆,也不知其究竟听进去了多少,但他到底还是信她的。

    可几年后,他却遗憾地发现,她在一事上,又重蹈覆辙了。

    ……

    照常探望完孩子,温思齐一出门,便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方才盛澜拉着他的衣袖,问他娘亲宫中近况时,他犹豫半晌,还是撒了谎,终究不愿告诉三个孩子,他们的娘亲现下正危在旦夕。

    到了门口,平日里躲着温思齐的展啸,今日破天荒地说要送温思齐回府。

    舒芸同意,仍觉事有古怪,便尾随在两人后,没料到,才跟了三条街,就将人给跟丢了。

    走至第四条街时,展啸才敢开口道:“方才多谢温贤弟了。”

    温思齐笑道:“若非展兄反应快,先道了一句‘小的展啸见过大人’,在下险些就将那三个字叫出来。”

    那三个字自然是“萧将军”。

    金吾卫大将军隐姓埋名成了个护院,任谁晓得了这事,都不免大惊失色,温思齐也是常人,自也惊诧了许久。

    但很快,他便明白了其间道理。

    “展兄在此可是那位的安排?”

    身处大庭广众之下,为免一些话被人听去了不好,故而,二人言谈时,未唤官名,提及大人物之时,也是用旁的词代之。

    “这个自然。”

    温思齐心想也是,除了那位大人物,还有谁能做出这等有排面之事?

    想通后,不免暗叹一声,这便是自己与那位大人物的差距。

    大人物能给她的,他给不了,大人物能给三个孩子的,他同样给不了。

    只是这位大人物何以会对盛姮用情如此之深?难道真是见色起意?可据他所知,那位大人物决计不是见色起意之辈。

    心下虽不禁生疑,但温思齐面上仍笑道:“难怪前些日子,听闻展兄告假修养,原是另有重任。”

    关于盛府一事,展啸不敢在温思齐这个聪明人前多言,怕说多错多,于是,只能微笑。

    所幸,朝中人皆知他是个沉默寡言之人,此番不答,也未引起温思齐怀疑。

    随后,二人闲谈了几句,便听温思齐道:“有一事,还望展兄相帮。”

    “贤弟请讲。”

    “重华宫之事,有一线索,许对案情有助。”

    展啸一愣。

    这段时日,他只管孩子们平安,倒还不知重华宫里发生了何事。

    他不知,舒芸也不知。

    温思齐见展啸神情,便明白他不知,于是,大致讲了一番听来的经过。

    展啸闻后,更是大惊,面色难看得厉害。

    他并非是在担忧盛姮的安危,而是在怪责盛姮的蠢钝。

    几年前,这女人就用苦肉计,骗得了自家主子留下,现如今竟又故技重施。这女人究竟明不明白,她伤的不仅是自个的身子,更是主子的心。多年前的那段时日,她倒下了,主子刚从冷宫出来,身子本就受了寒,却还强撑着日夜守候,忧她安危,弄得茶饭不思。后来,她好转了,主子也未闲下来,费劲心思地查探真凶。

    岂知,到头来竟是白忙活一场?

    展啸决计忘不了数年前,雪夜庭中,主子气急攻心,当场咳出了血来。

    他本欲替主子唤太医,却被主子制止住了。

    主子说,她大病初愈,他不能倒下,免得惹她担忧。

    在月上的七年里,主子的身体每况愈下,落下了不少病根,还留了道伤痕,回了大楚,悉心调养了三年,主子的身子骨才有所好转。

    展啸一想到那个女人对自家主子做过的事,语气便转冷,道:“贤弟大可直接说与主子听。”

    温思齐不知内里,又道:“有些事,在下委实不便言说。”他与盛姮到底有过一层关系。

    片刻后,展啸问道:“何事?”

    温思齐这便道了出来。

    ……

    那夜从程道正处出来后,温思齐便回了大理寺,依着记忆,找到了那份卷宗,打开细读。

    一读便知,他果未记岔。

    前不久,这位许婕妤的家人果真犯了事,犯事的并非许婕妤的县丞父亲,而是她那位不争气的大哥许先。

    许婕妤是家中老幺,上头有两个哥哥,二哥许迟好学争气,正当在备战科举,可她那大哥许先,却是个纨绔子弟。

    可要当纨绔子弟,也要瞧瞧自己有无这个家世、本事,这位许先显然没有。

    他爹不过是个县丞,妹妹也是个不受宠的婕妤。家世如此不值一提,可他偏偏脸大,仗着有太后这个远房姑母撑腰,便胡作非为,某日,许先看中了一位寡妇,竟强抢了去。

    谁知这寡妇守节,家中也还有一双儿女和公婆要伺候。公婆得知此事后,便将许先告上了公堂,寡妇到了堂上,也是哭得凄惨,要官老爷为她做主。

    许先到了堂上,还无所畏惧,以为有太后在,无人敢动他,岂知太后压根便不想搭理这位不出息的远房亲戚,让下头的人该告便告,该审便审。

    此案若按律,真这般办下去,也无什么疑点。像这般芝麻大点的案子,也断不会惊扰到大理寺卿。

    可半月后,案情峰回路转,那寡妇竟愿同许先堂下和解,此案也忽而转到了大理寺卿手上,由其亲自审讯调解。

    大理寺卿都出面了,还有事不就的道理?

    最后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喜。寡妇改嫁,被许先纳回了府上做妾,现下一家子和和美美,之前的公堂对薄竟成了一段佳话。

    在温思齐瞧来,这案哪里是佳话,分明就是一个笑话。

    这峰回路转的背后定大有蹊跷。

    他阅完后,将卷宗放回原处,忽听门外有人道:“何人在里面?”

    温思齐一听这声音,忙推门而出,朝来者作了一揖。

    来者见是温思齐,不由一惊,道:“温少卿怎会深夜至此?”

    “回大人,下官对一案心怀不解,故而深夜折回。”

    来者正是温思齐的顶头上司大理寺卿狄大人,这位狄大人出身布衣,自称乃唐时神探狄仁杰之后,也无人知其真假,只知这人在断案上,确然极有天赋,否则也不会在知天命的年纪,就爬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

    虽说同未至而立、就已身居大理寺少卿的温思齐相较,这位狄大人的晋升之路便略显坎坷了。但谁让温思齐老爹是尚书,老娘也是世家之女,狄大人这个布衣出身的,岂可跟官二代去较高下?

    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因着温思齐的家世,狄大人对其向来是厚待有加。温思齐对这位实打实干、凭本事上位的前辈,也很是敬重。

    温思齐不答反问道:“大人又怎深夜至此呢?”

    狄大人微笑道:“同你一般。

    温思齐问道:“何案不解?”

    “先不提本官之事,说说你的。”

    温思齐也不遮掩,原原本本地道了出来,狄大人在旁,只听不言。

    “此案乃大人亲自定夺的,下官本不该有疑,可是……”

    可是疑点确然颇多,何以一个强抢寡妇的纨绔,最后竟同那寡妇成了两情相悦?

    但此话一出,无疑是在责狄大人断案不正。

    狄大人闻后不恼,道:“你该有疑。”

    “请大人明示。”

    狄大人抬头望向月,笑问道:“你看今夜这月如何?”

    温思齐也抬头看去,道:“又圆又亮。”

    狄大人道:“今夜是轮满月,但过几日,温少卿再抬头望月,那时所见之月,便截然不同了。”

    话里有话,温思齐听得更为认真了。

    “世间事如此,官场事更是如此,圆月少,弯月多。”

    温思齐道:“下官不明白,大理寺所寻的难道不是‘公正’二字吗?”

    狄大人轻捋胡子,微笑道:“星空之下,从不曾有过‘公正’二字,大多数时候,还是须委曲求全。”

    温思齐早料结果如此。

    许婕妤兄长强抢民女一案,果真还是被上头的人插了手。

    温思齐不由眼露失落,狄大人瞧见了,开解道:“就拿鹿国公这人来说,他贪污受贿,风流乱性,可皇帝陛下对其仍是宠爱有加。难道皇帝陛下眼盲心盲,不知鹿国公干的那些事吗?

    温思齐道:“陛下圣明,自然知晓。”

    狄大人欣慰点头道:“知而用之,这才是皇帝陛下的圣明所在。陛下圣明如斯,在某些事前,都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遑论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

    温思齐又作一揖,以示受教。

    狄大人见后,亲切地拍了下温思齐的肩膀,道:“是非黑白,正如这月圆月缺,不能因一时之变而论,而该静坐之,久观之。贤侄初入官场,还有许多事须得亲眼去看、去学。”

    温思齐长叹一口气,虽早知官场绝非善类所存之地,但听敬爱的前辈道出了其间真谛,还是免不得有些心凉。

    过了一会儿,温思齐道:“恕下官斗胆一问。”

    狄大人神色微变,半晌后,道:“贤侄不妨直言。”

    “此案背后是何人动了手脚?”

    狄大人神色又变,心知一时半会儿是说不服这愣头青了。

    半晌后,他给了温思齐一句看似无甚关联的话。

    “举贤不避亲。”

    言罢,瞧向了西边。

    西边有山有水还有庙。

    ……

    五台山下。

    流水清清冰欲结,枯叶飘飘难逢春,碧峰连绵已点白,万里无云霜早侵。

    虽是冬景,算不得有生气,但细细赏来,依旧是一番好风光。

    看惯了官场险恶,品腻了朝堂贪腐,时而观观美景,赏赏风光,洗涤下心灵,也是极好的。

    观久了沿途风光,容修都快忘了,自个便是官场中的头号险恶人物、朝堂中的绝顶贪腐货色。

    可见这美景确然怡人心,看久了,坏人都觉自个成好人了。

    掐指一算,容修到化生寺带发修行,已快至一月。从初时的苦不堪言、格格不入,到现下,他早同寺内的老幼上下打好了关系,连到了方丈面前,他容修都敢同其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这便是他的本事,旁的人学不来。

    若无这份本事,皇帝陛下早弃他如敝履了,哪还会对其委以重任?

    今日容修得了一份肥差,跟着寺内长老一道去镇上市集置办过冬衣衫,和尚向来过得清贫,倡俭倡节,皇家寺庙的和尚也不例外。容修对这群和尚冬日里穿什么,并不在意,他不过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下趟山,破破戒。

    色戒难破,但破破荤戒和酒戒还是行得通的。

    一下山,容修便玩起了嘴皮子,三言两语,就将那老实巴交的长老骗得是晕头转向,迷迷糊糊。长老松下戒备,一点头,口称要孤身赏景悟道的容修,一溜烟便跑去酒馆里买肉吃酒了。

    容修一入馆子,小二便惊,只见来者一身灰色僧袍,头上戴了顶僧帽,容颜俊秀得不似僧人,但却十足十是一副和尚打扮。

    小镇附近,仅五台山上一座化生寺。

    小二料想,这位俊秀和尚,应当就是化生寺里头的得道高僧。

    化生寺乃皇家寺庙,就算是寺庙里的一个小沙弥,在镇上人眼中,那也是修行不浅、该尊该敬的。

    小二很是恭敬道:“大师可是要素茶素菜?”

    容修料想这偏僻地方也无谁识得他,张嘴就来:“去你娘的素菜素茶,给老子来盘牛肉,再搞壶桂花酿。”

    小二大惊,一时答不出。

    堂堂化生寺的高僧,言辞怎这般粗鲁,粗鲁便罢,竟敢破戒?

    小二又将其打量一番,提醒道:“大师,喝酒吃肉,怕是不大好吧?”

    容修径直落座,摸出银子,道:“没听过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废话少说,麻溜点儿安排上。”

    这世上还无谁跟钱过不去,小二捡钱就走,腹诽已生。

    看来这化生寺也不过如此,也没传闻中那般神圣,否则,怎会连这般牛鬼蛇神都收进去了?

    不多时,酒菜便上,

    酒馆里恰好有人在说书,容修边吃边喝,耳朵还竖得老高,欲听听这小镇上的说书人能扯出些什么淡来。

    这一听,便不得了。

    小小地方,小小说书人,竟还真能倒腾出些干货来。

    说书人说的不是什么前朝故事、神鬼奇说,说的便是这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楚后宫中的事。

    重华宫惨案,不论真凶是何人,都属皇室丑闻,这等丑闻自不会公而布之,故而对外只道是,许婕妤久病成疾,沉疴难愈,因而香消玉殒,至于一入宫便风头无两的昭仪娘娘,也只称是染了风寒,至始至终都未提到一个“毒”字。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官方那边是一道说辞,可百姓们听到的又是另一番说辞。

    更为可怖的是,大多数时候,百姓们听到的野史流言反倒才是皇室宗亲们欲掩盖的丑恶真相。

    那位花白胡子的说书人,将重华宫一事分析得头头是道,还深谙后宫女子争宠心思,剥茧抽丝,层层递进,最后真凶直指盛昭仪,底下的人也是听得如痴如醉,好似所听的,不是什么后宫秘辛,而是个探案故事。

    待掌声雷动,叫好不断时,忽听下面一道男声。

    “凶手不是盛昭仪。”

    众人寻声看去,只见是个灰僧袍的俊美和尚,又见其桌上摆酒放肉的,竟还是个酒肉和尚,更是惊诧万分。

    说书人道:“看来这位大师有其独到见解。”

    容修道:“独到算不上,只是有几处疑惑。”

    说书人道:“愿闻其详。”

    “众所周知,昭仪娘娘盛宠无双,许婕妤恩宠浅薄,且还是个病弱将亡之身,一个宠妃何以要大费周章去毒杀一个无宠的将亡之人?”

    众人一听,也是有些纳闷,说书人沉默半晌,道:“这……”

    容修笑道:“此乃惑一。”

    片刻后,说书人道:“于这位心思毒辣的昭仪娘娘来言,杀谁不要紧,要紧的是,这招苦肉计一出,她便能因此重获圣心。”

    容修又笑问道:“可小僧听闻,昭仪娘娘现下还未醒转,她这重获圣心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说书人道:“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怕就怕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那便滑天下之大稽了。”

    此言一出,满堂哄笑,皆寻思,若此事当真是苦肉计,但这计确然是太苦太狠了点。

    说书人又语塞。

    容修笑道:“此乃惑二。”

    说书人被个和尚怼得哑口无言,有些持不住脸面,道:“那你说,真凶是何人?”

    容修摇头道:“小僧不知。”

    众人嘘声一片,还道这和尚是个高人,现下瞧来,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

    “但小僧知晓有一人知。”

    “谁?”

    “何人知?”

    “速速道来。”

    问声纷纷,催促声阵阵。

    容修故意不答,饮了一杯,卖了半天关子,才缓缓道:“皇帝陛下。”

    有人抢问道:“皇帝陛下若知,岂会不将之绳之以法?”

    容修嘴角上扬,露出神秘一笑。

    “诸位有所不知,这世间上有人,是皇帝陛下都动其不得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