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迷雾
“去隔壁禅房坐一会儿再走吧。”
慧智大师的声音乍然响起, 叫醒了兀自发呆的温凉,她有些茫茫然地抬起头, 朝着慧智大师胡乱地点了点头,一只手抱着木盒子, 一只手撑着桌案有些不稳地站起身。
脚步慌乱地走进隔壁那间禅房, 温凉将门关上,一屁股坐在摆放在木地板上的蒲团上,深吸了一口气,伸手解开黑漆木盒子外的简易九宫锁。
这个木盒子和家里放书画的那一只比起来要小许多, 上面的九宫锁却意外的别致。
温凉打开盖子一看, 最上面盖了一块黑色的绒布。
她将绒布打开后, 最先看到的便是那块在她印象中已然不知所踪的紫檀木福寿扣, 半截拇指大小的木雕, 穿着一根细细的红绳。
温凉拿起福寿扣,眸中带着些怀念。
福寿扣,两连环, 一个代表福一个代表寿。
不过, 眼前的这只福寿扣与一般的福寿扣不同,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个连环的搭扣方式, 并不是简单的环串环, 而是由一只雕刻的非常精细的朱雀鸟的鸟嘴将两个连环衔住。
这福寿扣上还有字。
温凉脑中刚划过这几个字,面色忽然一愕,对了,她小时候玩这个扣环的时候, 无意中发现两个木环里分别有一个字。
她将福寿扣拿至眼前,细细分辨。
上面刻着两个字,一个“允”字,另一个“之”字。
允之。
温凉蹙眉,记忆里似乎没有和这两个字相关的人和事。
她又看了一会儿福寿扣,确定自己想不起任何有用的事情后,伸手取出一枚有些锈迹斑斑的铜钥匙。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看不出是干什么用的,便放在一边,然后取出里面剩下的最后一样东西——一个小文件袋。
温凉有些急切地打开文件袋上的绑绳,双手一转将文件袋倒过来,一口气把里面地东西全部倒在地上。
三张照片,三张薄纸。
她先捡起那三张印着墨迹的纸,打开——
两张地契,还是用繁体字写的地契,最后落款的时间年号是新虞年,这是华国成立前的年号。
温凉皱了皱眉,又打开另一张写满了熟悉字迹的纸张,只看了第一行,眼中顿时只剩下“吾孙白露”四个字。
她是90年9月8日出生的,恰好那一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白露,三岁开始练字学落款的时候,外公给起了字,就叫白露。
忍着心口的闷疼和酸涩,温凉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将信看完,仔细小心到生怕自己会看漏里面的话。
看过书画箱子里外公的遗书,温凉的心情其实并不那么激动,外公也只说让自己拿着那些东西,不管是卖掉还是收藏起来,只要生活过得富足,照顾好母亲,就能一切顺利,万事大吉。
而这封同样是外公亲笔写的信,却彻底把温凉打懵了。
信上说,外公所在的温家是大雍朝遗留至今的古老氏族,华国建国后,温家虽然没有当官当权的,却是京都比较有名望的书香世家。
只是到了外公这一辈,家族没落,人丁稀少,家中只剩下四个孩子。
而那两张地契就是外公分到的家族财产之一,京都孔庙附近的一座四合院,还有一块外城区的田契。
这两张地契听着不算什么,但是熟知未来十五年经济走向的温凉,却清楚的知道,一座四合院和外城区田地的价值。
不管对什么人而言,这两张地契就代表了一笔巨款,有些人甚至能靠这两张地契混吃等到死。
但对于温凉来说,这些东西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微信群里的那群小伙伴送给她的财富比这两样东西还要多得多。
真正令她感到心慌意乱并不是以上这些,而是外公最后的叮嘱。
他说:“当年你母亲和你父亲在西疆私定终身,我并不知情。你母亲怀你的时候,你父亲因公殉职,再也没回来过。”
“此后,我便带着你母亲定居在春晓镇。待到你出生,我将你带在身边之后,便彻底消了四处云游的想法。”
“你五岁那年,我的一位老友无意间说起你父亲,才知晓他出身高门,身世复杂。且他未死。”
且他未死。
温凉怔怔地看着这四个字,心绪翻滚,大脑混乱得找不出一丝宣泄口。
小时候她经常会问外公为什么别人有爸爸,自己却没有这种问题,外公从来都是叮嘱她,父亲是因为一场意外去世的,为了不让妈妈伤心,千万不能在妈妈面前提起。
所以,她一直时刻谨记着这一点,对于父亲的问题,从来都是不问,不说,不提。
“当年你母亲伤心欲绝,他却假死。况且他家世复杂,我不希望你们母女俩掺和进那样的人家。”
“是以,我从未告诉过你母亲真相,也望你如此。”
“我曾逼你母亲发过誓,不得再踏入京都半步,可你从小的愿望便是去京都的清大读书,我便只能在你成年之时将这件事情告诉与你。”
外公为了不让妈妈知道那个人还活着,竟然逼得妈妈发誓不去京都,可他又为了自己去清大的愿望,特意选在自己成年的时候告诉自己真相。
温凉怔怔放下手里的信纸,抖着手捡起地上的三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上是一对青年男女的合照,其中一个便是她的母亲,一身素色青花旗袍,笑容恬淡,站在她身旁的男人容貌俊逸,一双桃花眼似挑非挑平添了一份邪气。
温凉盯着照片里的人看了许久,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这双自己最不喜欢的桃花眼,原来是遗传自他。
将照片放在一旁,温凉又看了一眼另外两张,其中一张是年轻时的外公和一个金发男人在伦敦塔桥前的合影,照片后面还有一串类似电话号码的数字。
最后一张照片是一张全家福,上面有外公,还有他那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全家,除了外公是单独一个人,其他三人身旁都站着妻子孩子,还有丈夫。
温凉翻过照片,后面用黑色的记号笔对照着人写了名字,就在她准备将照片翻回来的时候,目光忽地定在其中一个名字上。
温明轩。
外公的二哥。
温凉蹙眉,这个名字她很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
外公提到的温家虽然没有人从政从军,在京都却有些名望,因为温家这一代都是建国初期的高知分子,除外公之外似乎都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
想及此,温凉拿出手机,百度了温明轩的名字。
网页刚一跳转,百度百科顿时出现温明轩的词条,点开,温凉心头猛地一跳,目光死死钉在页面上的人物介绍和照片上。
温明轩,清大美院院长。
华荣实验水上美术馆开幕仪式上的致辞就是他讲的,当时刚考完艺考回到学校的她,还作为优秀美术生跟他握过手。
温凉深深记得,美术馆有一个专门展览华荣实验美术生作品的特别展区。当初,温明轩还特别点评了自己的一副人物素描头像。
想到这里,温凉呼吸猛地一停,心跳跟着急剧加速。
当时画那副素描头像的时候,老师规定的主题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画了外公啊……”温凉讷讷出声,拿着照片的手一松,满脸无助地哭出声。
所有的事情追溯到这里,似乎都有了解释。
那个人一定是认出了画上面的人是外公,才会找到妈妈,慧智大师,还有章伯伯……
温凉张口咬住手,逼着自己将哭声憋回去。
一切都是因为她。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妈妈就不会死。
温凉紧咬着手腕,重新拿起那张照片,目光冰冷地盯着上面的那些人,目前这些都只是自己的猜测,但是除了慧智大师和章伯伯,只有这些人知道外公拥有那些东西。
也许那些东西算不上价值连城,可每一样拿出来都称得上价值不菲。
温凉越想,身子抖得越厉害。
她一定会查清楚这件事,一定会!!
忽地,被她丢在地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温凉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猛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吐出来,伸手胡乱摸了摸满脸的泪水,接起电话,声音有些微哑:“喂,张先生。”
“玉凉小姐,我们已经到了,现在正在上林茶馆。”
温凉抿了抿嘴,迟钝了半秒,回道:“好的,我马上过去。”
“好的。”
将电话挂掉,温凉将地上散落一堆的东西全部放回黑漆木盒子里,收进格子间之后,匆匆跑去洗手间洗了一把脸,等到眼眶看上去没那么红了之后,才脚步飞快地跑回小商品广场,推了自行车一路朝上林茶馆骑去。
上林茶馆是温凉跟张羽光约的地方,春晓镇下属好几个村,上林村专产龙井茶,这家茶馆就是上林村的茶农开的。
温凉跨步走进茶馆的时候,第一眼便看到面朝自己方向坐着的柳沁,目光一转看到她左手边位子上的张羽光,心下闪过一丝不悦。
张羽光约她的时候,并没有提过柳沁回来。
温凉愿意跟张羽光做生意是因为张羽光这个人在业内的口碑一向极好,她相信张羽光的人品,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但是柳沁。
这个女人的专业水平确实不错,但是她在业内的风评并不好,起码在待人处事上,柳沁就有些高高在上,同行业的人对她都颇有微词。
温凉有那么一瞬间的犹豫,但在对上柳沁投过来的目光后,身板不自觉挺直,缓步走上前,语气自然得体道:“久等了。”
张羽光闻声侧抬起头,一看到站在自己身旁,穿着一身普通棉麻月白色裙子的少女,先是愣了几秒,然后在听到对方自我介绍的时候,才恍然醒过神。
他急忙站起身,刚想伸出手跟眼前的小姑娘握手,又觉得有些不合适,又悄悄将手缩回身后,笑容满面道:“玉凉小姐来得可真快,请坐请坐。”
张羽光拉开木藤椅,一边招呼温凉坐下,一边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师父,柳沁女士,我们翡翠圈里的三味真火,能经得过她火眼金睛的石头,价格绝对不会低。”
“你好。”温凉朝柳沁点了点头,然后又朝张羽光点点头,一点没有拖延时间,打太极谈价钱摸底的打算,十分干脆地从包里拿出用手帕包着的一对春带彩手镯,以及五块玻璃种帝王绿裸石。
她将手帕打开之前,忽然抬头朝张羽光道:“张先生,麻烦您把那边的屏风推过来,店里虽然没人,看东西还是挡着点好。”
张羽光点头应是,起身去推屏风,目光却一点都不舍得离开温凉手上用手帕包着的石头。
温凉含着一丝笑,看了一眼张羽光,最终将目光投向柳沁,启唇:“您是张先生的师父,这几块石头就由您先看吧。”
说着,她将手帕一个一个打开。
已经将屏风搬到温凉身后的张羽光,居高临下之际,目光乍瞥见刚露出一点头角的浓绿色,呼吸一下子就乱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