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尘埃落定(捉虫)
萧昱的突然回归让众人都惊住了。
原本隐隐有些动荡的朝堂彻底安稳下来了。
首辅和次辅及六部尚书的感受最深, 他们几乎都要喜极而泣了。
要知道,当初他们隐隐都察觉了殿下似乎想要退位了,一想到要扶持萧启上位,他们简直都要操碎了心。
现在陛下总算想通了。
萧昱回到朝堂后,原本被首辅丢到大牢的那些官员也被萧昱找了由头罢职了。
那些人背后的主使者是谁,萧昱的心里也大概有数。
除去豫王之外,其他几个王爷自然心有不甘, 总存了些妄想。
就算本来安分的,一听说祚王造反了,也不免有些想头, 不管能不能成事,趁机捞点好处总是没错的。
再有他们也算欺负萧启年轻,想用辈分压萧启,好拿捏萧启这个年轻的未来天子。
谁知道萧昱在朝中安排许多人帮助萧启, 使得他们偷鸡不着蚀把米。
现在萧昱又回来了,他们更是得夹起尾巴做人。
只求萧昱不要查到他们头上, 又或者查到了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萧昱哪里会高抬贵手,他趁机削藩,把各王爷封地的私军都收了回来,再不许各封地私下练兵, 此外还将王爷许多权力也收了回来。
各王爷的势力被一削再削,且王爷的权力不再集中于嫡长子,而是分封给王爷各子,且还是采取异地分封的方式。
各王爷不敢有异议, 领着圣旨焉头耷脑的回了各自的封地。
其中在萧昱静养时蹦跶的最欢的王爷却被扣留在京城。
此后只能在京城做个闲散王爷。
收拾完了刺头后,萧昱也开始论功行赏。
大将军虽然卸甲归田了,可是在平叛中有建功出力的,都得到了封赏。
就是表现好的地方官也得到了褒奖。
将朝政处理完后,便有大臣开始想着,现在天下太平了,陛下该迎娶继后了罢?
打从陛下登基以来,后宫就没有个主事的。
中宫也不能一直空在那里。
因此开始不断有人上奏建议陛下选秀。
萧昱以往都是直接驳回,但是这一次却是留中不发。
大家似乎看见了希望,开始有更多的人跟着上奏建议选秀。
最后萧昱终于同意了。
因此萧昱登基后的第一次选秀,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当萧启听说了之后,脸色却是一点儿都没变。
侍候在一旁的何顺偷偷瞥了他一眼,随后又低下头,心里暗自嘀咕着,殿下看起来似乎一点儿都不受影响,难道他不难过么?
何顺身为萧启的贴身大太监,自然看得出来萧昱和萧启的感情,再有那一天两人突破最后一道防线,之后指挥着人收拾床铺的可是何顺。
何顺在宫里待久了,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
再有前朝后宫更是淫1乱,他们这些听着后宫秘辛长大的宫人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就说先帝朝时的贵妃,就听说是先帝从宫外抢回来的呢。
而且似乎还是某个大臣的嫡妻。
个中原由何顺不清楚,只当这是一则香艳的传言,大家口耳相传私底下听听偷着乐罢了。
所以陛下和殿下是那种关系,对何顺来说一点儿都没影响。
他只是个侍候人的,只管侍候好主子便是。
至于其他宫人,只管闭紧嘴巴便是,倘若闭不紧,何顺只能送对方去死一死了。
他双手插在袖口里,抬头望天轻叹,宫里东北角的那一口井可填了不少人进去,希望东宫可不要有人也去凑热闹才好。
何顺身为东宫大太监,自然很有威严,他亲自吩咐的话,宫人们无不遵从。
因此萧昱每一日都到东宫留宿的消息,被东宫上下瞒得紧紧的,楞是一丁点儿都没有传出去。
萧昱曾经笑着对萧启说:“你这总管太监不错。”
萧启自然大方的赏了何顺。
何顺知道摸对了主子的命脉,此后越发的小心谨慎,也严厉管束手底下的人,使得东宫上下犹如铁桶一般,竟是和御书房比也不差了。
萧昱和萧启的关系就这么隐密的进行着。
两人每晚睡在一起,黏糊得不行,可是白日出了东宫,又恢复了看似正常的父子关系。
时间久了,御书房的大总管和何顺简直都要愁白了头发。
因为陛下和殿下的感情越来越好,再这样下去如何能瞒得住人?
大家都有眼睛啊,陛下和殿下装得再好,可两人周围的气氛就是不一样。
因此何顺顶着压力,战战兢兢又委婉地提示了萧启。
萧启听罢愣了愣,他倒是没想过要瞒着身边人,毕竟他和萧昱晚上的动静瞒不了人,只是他没想到何顺竟然会替他担心这么多。
他好笑地说道:“你别担心了,只管侍候好孤便是。”
何顺见萧启心中有数,便也就放下心来了。
不久之后,各地选出来的秀女都到了京城。
秀女进宫后,被安排在专门的寝宫,萧昱还派了不少嬷嬷和宫女前去侍候。
除了各地的秀女,萧昱还选了京城豪门世家的贵女进宫。
众人顿时都沸腾了,陛下这是打算从这些贵女中选出一位继后么?
不久之后,萧昱却是选出了一位贵妃。
并且立时着贵妃掌管凤印,代理宫中一切事务。
就连选秀的事情也一并交给新上任的贵妃。
新上任的贵妃是从蒋家长房出来的嫡幼女,蒋家长房如今出了一位阁老,其他各房也都有不少子弟都出仕,是个老牌的豪门世家。
众人不知道的是,蒋家是先帝留给萧昱的,因此蒋家一直在暗中支持着萧昱。
早在萧昱还是肃王时,蒋家就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
萧昱登基后,蒋家自然开始平步青云。
但也要蒋家子弟够争气有出息,否则萧昱提拔长房便是,何必连其他几房一起提拔了。
而这一次蒋家送了嫡幼女入宫,也是萧昱的意思。
在蒋贵妃入宫前,萧昱曾经召见了蒋阁老,和对方深谈一次后,又私底下见了蒋贵妃一面,之后才将人接进宫里。
新上任的蒋贵妃是一个看起来端庄大气的美貌女子,她穿着贵妃的服饰,越发显得雍容华贵外加气势逼人。
她被封为贵妃后,第一个接手的重大任务便是选秀。
她不敢掉以轻心,战战兢兢地筛选着秀女。
她依照陛下的吩咐,将家中父兄官职三品以上的秀女另外挑出来。
然后剩下家世普通的秀女。
那些家世好的贵女,没多久就被萧昱指婚出去,配给了宗室子弟。
尽管那些人家感到有些可惜,毕竟他们送女儿或妹妹进宫,就是瞄准着继后的位置,但陛下不喜欢,也不能勉强陛下不是?
最后好只摸摸鼻子接了赐婚圣旨。
剩下的那些秀女,都被留在了宫里,但是却没有被分封。
那些秀女们心里忐忑不安,也不知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她们虽然被留下来了,可也没有个分封的圣旨,这……名不正言不顺的,陛下到底想拿她们做什么?
不久之后,有一批人被送到了专门调1教宫女的尚仪局。
然后又有一些人被配给了宫中没有婚配的侍卫。
最后留下来的人,竟被陛下给配给了军中尚无婚配的军官们。
陛下很快就将秀女都处理掉了。
同时也解决了侍卫和士兵没有妻子的困扰。
大臣们都有些傻眼。
这……陛下把秀女都分出去了,他自己呢?
萧昱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光棍,他说:“朕不是都封了贵妃了么?你们之前嚷嚷着没有人主持后宫,朕不得不挑一个勉强还算顺眼的,你们还不满意么?”
得,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了,他没有看中的,连贵妃都只是勉强顺眼,其他人还能越过贵妃不成?
陛下这意思是想挑一个顺眼的当继后。
就不知道怎样才能让陛下顺眼?
众位大臣心里嘀咕着,同时反应比较快的已经想到了,既然贵妃勉强算顺眼,那么朝着和贵妃相似的那方向去找总没错罢。
因此不久后,便有许多神似贵妃的女孩被送到京城。
萧昱在上面看着众人瞎折腾,心下觉得好笑得很。
想让他顺眼?行啊,像萧启那样的就是了。
这些大臣们精心准备的女孩光是性别就错了,哪里能让他顺眼?
萧昱坏心眼的看笑话,回头还说给萧启听。
萧启无言地望着萧昱,知道对方这是心里不开心,拿那些大臣开涮呢。
谁让那几个大臣都是第一批跳出来叫嚷着陛下该迎娶继后的呢。……
萧昱立了贵妃后,朝中确实安静了一阵子。
但是不久之后,又有人旧事重提,提议太子该立太子妃了。
这一次萧昱很不客气地说道:“前些时候才说朕该立继后,现在又管到太子身上,你管得还真宽啊?不知道赈灾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那个被推出来当出头鸟的大臣被萧昱喷得体无完肤。
最后连那人后院不宁都被挖出来了。
萧昱冷哼了一声:“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后院都管不好,还想管什么?回去把家里平了再说罢。”
竟然几句话就把那官员给罢职了。
但是萧昱有理有据,那官员家宅确实不宁,都闹出许多笑话来了。
众人见第一个出头的就落得被罢职的下场,便不敢再有人继续站出来。
萧昱见镇住了众人,这才气呼呼地退了朝。
回到御书房后,他还是气不顺,喊了一声:“暗一。”
暗一立刻从藏身处飘出来,跪倒在萧昱面前。
“去查一查,到底又是谁在后头煽动要立太子妃。”萧昱恶狠狠地说道。
暗一很快就下去了。
不久之后,消息就被送到了萧昱的桌案上。
萧昱一个一个翻下来,阴沉着脸又下令道:“去查,把这些人都给朕狠狠地查。”
这一次暗卫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总算还是完成了萧昱的命令。
拿到消息后的隔日早朝上,萧昱就对那些人发难了。
那几个官员为官已久,自然免不了有犯错的时候,再有每个人身后的家族庞大,姻亲众多,难保没有族人仗着他们的名字在外面行事。
所以每个官员都被查出了不少事情来。
萧昱现在就把这些事都摊在众人面前,一个一个批评,把那些官员批得狗血淋头。
那些官员对望几眼,顿时便了然了,看来陛下是不满意他们提出立太子妃了。
官员们也心虚,他们都是家中有适龄女儿的,才会想着攀不上陛下,入不了宫当皇妃,那退一步攀上太子也好啊。
他们自忖家世不差,女儿应当能坐上太子妃的位置。
因此便跃跃欲试,想要拿下太子妃的位置。
谁知却引得陛下动怒,不只将他们查了个底朝天,在众人面前丢脸,还连累自己的官职被连降几级。
这下子,总算再没有人敢出头了。
狠狠地收拾了官员一顿后,萧昱的耳边总算是清净下来了。
再没有人敢劝他迎娶继后,也没有人劝他立太子妃了。……
******
三年后。
阳春三月的早晨,桐城里已经是人来人往,街道上做生意的小贩众多,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
桐城西边的街道尽头,最大的药铺百草堂还是紧闭着大门。
众人站在门前四处张望着,同时交头接耳的谈论着。
“都这个时候了,百草堂怎么还没开门吶?”
“对呀,这可奇怪了,往日这个点,百草堂早就开门啦。”
就在这时候,一个年轻小伙子气喘吁吁地冲过来,喘着气说道:“今……今天……呼……今天百草堂不开门。”
众人一看,认出是白衡跟前的白钟,因此有人问道了:“白管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今日白家出了点事,所以百草堂今日歇业,还请乡亲们移驾旁的药铺,谢谢。”白钟开口说道。语毕便又转身离开了。
众人见他来去匆匆,心下都有些惊讶,白家这是出什么事了?
有好事者忍不住跑到白家打听。
只是他们才来到白家所在的街道,便远远见到白家挂起了白幡。
这下子众人心里有数了,原来是白家要办白事。
只是不知道白家走的是谁?
白家里。
白衡穿着孝衣跪在灵堂前,白夫人也跪在他前面。
他的身后则跪着白卫及几个年幼的小童。
三个男童和一个女童将将满三岁,还有些懵懂,不知道现在在做什么。
他们跪了一会儿觉得不舒服,便忍不住开始吵闹起来。
白衡没有转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将少爷们和姑娘带下去罢。”
护在小童身后的奶娘和丫鬟听了,赶忙把小童们抱走。
白衡脸色苍白,双眼红肿的跪在地上。
就在这时候,一道人影气喘吁吁地出现在灵堂门口。
人影朝着白衡走过去,最后跟着跪在白衡身边。
白衡没有转头,他知道来的是谁。
人影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白衡的肩膀,白衡的鼻尖一酸,眼泪忍不住就掉了下来。
他哽咽地轻喊了一句:“三哥……”
来人正是穆祈。
已过弱冠之年的穆祈褪去了青涩,显出了更加成熟稳重的一面。
这几年他都待在山里的别庄,按照先前答应过老爷子的,一边跟老爷子学医术,一边闭关。
第一年老爷子并没有答应教他医术,任由他一个人住在别庄里。
第二年老爷子偶尔会来别庄,经过他的努力不懈,老爷子总算点头答应教授他医术。
只是老爷子没有让他拜师,只是隔个几日就会上山指点他,到第三年,老爷子已经会隔三差五的带着白衡到山上。
老爷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穆祈感觉得到,老爷子已经松动了,尽管还不是真的同意,可是也能让白衡和他独处了。
穆祈还想着,没关系,他还有第四年、第五年……谁知,今年初就传出老爷子身体不好的消息。
过年的时候老爷子昏过去好几次,都靠白衡施针抢救回来。
那之后,老爷子就把他喊回来,交给他一本书,还叮嘱了他几句话。
当时他并没有多想,只以为老爷子因着在病中,所以比较丧气,毕竟他看老爷子的气色还行。
谁知道,元宵后老爷子的病情急转直下。
他和白衡顿时就慌了。
可是不管他们用什么法子,老爷子还是持续衰弱下去,之后撑到了前几日,终于还是没等到白三爷赶回来,在一个晚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穆祈接到消息后很快就赶到白家。
白家已经挂起了白幡,穆祈知道白衡早有心里准备,这些东西也是早就备好的。
可是再有准备,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果然,他见到白衡时,对方那一脸憔悴的样子,就知道这一阵子对方肯定都没有好好的吃饭睡觉。
不久之后,白仲轩总算赶到了。
他脚步踉跄地走入灵堂,看着摆在最上面的牌位时,双腿一弯就跪了下来。
他跪伏在地上,忍不住呜咽出声。
豫王站在门口没有进来,此时已经有不少人上门悼念,豫王便避了开来。
之后白衡和白仲轩轮流守灵。
直到老爷子出殡后,白夫人才将白衡和穆祈都叫了过去。
白衡这几日沉浸在失去老爷子的悲伤中,还没来得及思考其他,此时听母亲把他和穆祈一块儿叫去,这才有些怔愣。
到了白夫人的院子后,就见到白夫人穿着朴素,也是一脸的面色憔悴。
她见到两人来了,摆摆手说道:“都坐下罢。”
白衡和穆祈闻言便各自坐下。
“……你们打算怎么办?”白夫人开口问道。
白衡和穆祈闻言顿时一惊,都不知道白夫人为何这样问。
白夫人见两人不说话,叹了口气说道:“老爷子去之前把你们的事告诉我了,其实就是老爷子不说,我也看得出来。”
“娘……”白衡忐忑的唤了一声。
“你是我生的,难道我还能看不出你的心思么?”白夫人眼带怜爱的望着白衡。
“起初我自然也很不能接受,所以便当作不知道,看着你们挣扎。”白夫人顿了顿,继续说道:“后来老爷子把我叫过去,劝了我好几次。”
白衡真的没想到,爷爷竟然默默地替他做了这么多。
“直到老爷子最后一次叫我过去时,他已经很虚弱了,却还强打起精神劝我,我当时就觉得,若是你真喜欢,成全了你又如何,老人家都能看开了,难道我还看不开么?”
白夫人说到后来已经有些哽咽了。
她想,老爷子直到去之前都还这么担心白衡,她又哪里忍心拂了老爷子的意思?
尽管她真的不了解这种感情,可是老爷子掏心掏肺说的那些话,她都还记得。
老爷子经历过失去白三爷的痛,不希望自己年老后和他一样后悔。
所以她虽然还无法完全接受,却也会试着去理解。
老爷子去了,白仲辅又是个不能主事的,之后白家都要压在白衡身上,她这个做母亲的,只希望白衡能够过得快乐一些。
白衡听了母亲的心声,顿时感动得不行,他站起身走到白夫人面前,双腿一弯就跪了下来。
“孩子不孝,让娘担心了。”白衡跪扶在地上,哽咽地说道。
穆祈也很惊讶白夫人的开明,他也跟着跪到白衡身边,郑重地说道:“夫人,多余的话我不会多说,只能跟您保证,一定不会让白衡伤心。”
白夫人见到两个孩子跪在自己跟前,眼泪顿时就掉了下来。
她转过头去,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却努力说道:“好……好……你们好好的罢……”
白衡和穆祈意外得到了白夫人的谅解。
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过几日后,便听说了白夫人要出家。
白衡急匆匆地跑到白夫人的院子,就见到白夫人正在收拾行李。
“娘,您为什么要出家?”白衡急切地问道。
“也不是出家,就是想住到庵里,心里可以平静一些。”白夫人慈爱的摸了摸白衡的头顶。
“家里不是有佛堂么?”白衡又问。
“这个家里乌烟瘴气的,我早就不想待了,如今你能作主了,我终于也能离开了。”白夫人淡淡地说道。
白衡听罢吶吶的说不出话来。
“你别担心,我想出家施太还不让呢,她说我六根不净。”白夫人笑着安慰白衡。
白衡见白夫人去意已定,只好亲自送对方到尼姑庵,安顿好白夫人,又亲自拜托尼姑庵的施太,把一切都打点好后才离开。
对于妻子跑到尼姑庵去住一事,白大爷并没有什么感觉。
这几年下来,他越发的荒唐了。
白衡也不管他,只派人跟着他,看好了不让他惹事闯祸,一个月固定给些银两。
等到老爷子去了之后,白大爷嚷嚷着要分家。
白衡把他关在屋里几天后,他便焉头耷脑的不敢再叫嚷。
前些年被关在乡下的庄子里,已经磨去了白大爷的斗志。
回到白家这几年的放养,更是让他越来越懒怠,身材也发福了不少。
此时的白仲辅已经不复年轻时的英俊潇洒。……
送走了白夫人的白衡,心里有些空荡荡的。
幸好有穆祈陪着他。
穆祈在老爷子病逝后,便搬进了白家陪着白衡。
对于穆祈和白衡的关系,两人身边侍候的人都心知肚明。
此时见两人终于能走到一起,心里也是高兴得很。
穆祈不只陪着白衡,他还在白衡忙碌时,抽空到尼姑庵探望白夫人。
几年下来,白夫人心里也渐渐地接受了穆祈。
穆祈感受得到白夫人的软化,便越发的殷勤了,到后来白夫人简直把穆祈当成亲生儿子,连白衡都快要比不上了。
穆祈和白衡一起把白家的药铺开到了全国各地。
有着“药草世家”和“悬壶济世”两个匾额的加持,白家的药铺生意蒸蒸日上,就是白家出去的大夫也让人信赖。
白衡后来还办了专门的学堂,让想学医术的人可以有系统的学习。
不仅如此,他还延揽了许多名医,一起编着了医书,里面编入了许多疑难杂症和治愈的方式,好帮助更多的人。
穆祈和白衡一直生活在一起。
这期间不是没人想替他们作媒,但都被他们敷衍过去了。
直到两人都双双过了三十还不成亲,旁人这才开始有了许多猜测。
只是穆祈和白衡这几年总是不会待在同一个地方太久,所以众人也无法印证猜测。
等到两人都白发苍苍走不动路时,关于他们的关系已经没有人关心了。
两个老头子之间是什么感情又有何重要的呢?
这世上的人,有几个能像他们一样,携手相伴走过这么多年的岁月?
就是白夫人在临终时,都忍不住感叹:“若是我能遇到像小祈一样的对象,那真是不枉此生。”……
萧昱在位十年后,就把位置传给萧启。
此时的萧启还没满三十。
萧昱退位之后,便搬到了别院去住。
萧启隔几日便会到别院探望他。
就在众人觉得太上皇和陛下的感情真好时,萧启突然带回一个男孩,并且立男孩为太子。
这简直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开始纷纷议论着,那个男孩难道是殿下的血脉么?
萧启也没有解释的意思,直接拿出太上皇和他的圣旨,堵住了群臣的嘴。
那个小男孩就在懵懂中坐上了太子之位。
之后十多年,萧启专心教养太子,并且搬出御医开出的证明,表示他的身体有隐疾,不会再有其他孩子了。
所以也不用选秀了,宫里还有贵太妃呢。
当初的贵妃在太上皇退位后,便也成了贵太妃。
等到太子十五那一年,萧启替太子选了太子妃,等到太子大婚后,他便挥挥手,丢下太子和满朝文武,潇洒的退位了。
可怜太子才被赶鸭子上架的仓促成了婚,还没几天就被迫登基了。
太子坐在皇位上,心里真是欲哭无泪。
不免有些后悔当年三叔问他要不要当皇帝时,他傻傻地就点头了。
可怜当时的他哪里知道皇帝是什么?就隐约记得有人跟他说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他便点头了。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年轻的太子就这样坐上了皇位,他的太子妃更懵了,没想到就这样成了皇后。
不过幸好还有贵太妃,新上任的皇后娘娘心里正觉得有些安心时,却传来贵太妃病逝的消息了。
得,贵太妃也没了。
苦逼的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就这样上任了。……
皇宫外。
穿着简朴的贵太妃坐在马车里,一脸娇羞底依偎在身旁的男子怀里。
“等了这么多年,总算等到你了。”男子低声叹道。
“没办法,当初和萧昱说好的了,总不能半途撂担子罢。”贵太妃捂着嘴笑道。
“真不该答应主子的。”男子懊恼地说道。
“二郎,咱们总算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贵太妃叹息了一声。
原来男子竟就是暗二。
卸下了暗卫职务的暗二,这几年一直在宫里陪伴着贵太妃。
只是在宫里两人的来往自然得小心翼翼的。
好不容易萧昱和萧启都退位了,贵太妃终于能够功成身退了。
暗二拥着贵太妃,坐在马车里扬长而去。……
萧启和萧昱退位后,便携手走遍天下。
两人在旅途中还偶遇了也正在游山玩水的白衡和穆祈。
原本的两人行就成了四人行。
白衡一边玩着还一边替人义诊。
随着他一路走过,留下来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搞到后来,萧昱和萧启都不跟他们一块儿走了。
“我们出来就是想要好好的玩,也想要过一过平常人的日子,跟你们走在一块儿就得受注目,还得小心别被认出来,太累了。”萧昱抱怨道。
萧启在一旁抿着唇笑,他虽然没明说,但显然也很赞同萧昱。
最后两人便和白衡他们道别分开。
此后一连几年,白衡和穆祈都没再听说过萧昱和萧启的消息。
直到很久以后,才隐约听说两人似乎在南方定居下来了。……
白衡和穆祈走了十年后,白大爷去世了。
两人不得不回到桐城。
这才发现白大爷在这十年里,竟然又多出了不少孩子。
望着眼前一溜的弟妹,白衡心里的感觉真是复杂。
他们替白大爷办好了丧事,又将白家家产分一分后,便又再度离开了。
这一回,他们也到尼姑庵看了白夫人。
和白夫人相聚了几日后,便又再度踏上旅途。
又过了几年,轮到白夫人即将病逝。
这一次两人早早的就赶了回来,在白夫人的病榻前侍候。
白夫人闭眼前还能看见两个孩子,心里也觉得很安慰。
她是在白衡回来后的一个月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白夫人闭眼前还紧握着白衡和穆祈的手,她病逝后,白衡和穆祈都非常伤心。
两人守在白夫人的墓地旁,一住就是三年。
后来是穆玄稽找上门来,两人才不得不离开。
经过这么多年,穆玄稽却还没放弃替穆祈张罗亲事的打算。
他不肯相信也不肯接受穆祈对白衡的感情。
就连穆玄稽的夫人都放弃了,反过来劝他看开一些。
可是穆玄稽怎么都不相信,也很不能接受自己的外甥是个断袖。
穆夫人见劝他不听,便也懒得理他,由着他和穆祈死磕去。
穆玄稽这几来为了穆祈也真是操碎了心,可是白衡和穆祈很难找到人,每一回听说了两人在哪里,等到他赶过去,对方早就走得没影了。
白衡和穆祈为了躲这一位爱操心的舅舅,也是费了好一番功夫的。
双方就这样你追我赶的,竟也是过了好多年。
直到这一年,穆玄稽再也跑不动了。
当穆祈收到穆玄稽病重的消息时,也是怔楞了好一会儿。
他叹息一声:“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咱们也这个年纪了,舅舅也老了。”
“回去看看罢。”白衡温声说道。
此时的两人都已不年轻,岁月在两人脸上也刻画下了痕迹。
但是白衡的温润如玉依旧,他一双眼里藏着睿智和仁慈,穆祈一如既往的英俊潇洒,随着年纪越长,气质越发的沉稳有魅力。
两人走出去都可以引起不少姑娘家的注意。
这些年下来也不是没有自荐枕席的,只是都被穆祈私底下打发了。
白衡乐得穆祈出面,便安稳的待在后面,全都让穆祈代为处理了。
对于白衡的信任和依赖,穆祈自然很受用,越发的挡在了两人前头。
萧昱就曾经感叹,白衡这才是真聪明,什么都没说穆祈就乖乖地替他冲锋陷阵了。
对于萧昱的感叹白衡只是笑笑没说话。
他和穆祈之间的相处,旁人又怎么了解呢?
旁人看来是他吃定了穆祈,可他又何尝不是被穆祈给吃定了。
他和穆祈之间早就算不清楚了。……
白衡和穆祈赶回了穆家。
穆玄稽虽然当初被撸了职位,可是萧昱后来又提拔了他的儿子,所以穆家也慢慢地又起来了。
穆玄稽老了之后便带着妻子回了陵南老家。
白衡和穆祈赶回陵南时,穆玄稽的精神还算不错。
只是他看见连袂而来的白衡和穆祈时,脸色还是很不好看。
对于穆玄稽的固执,穆祈也是见识到了。
他不禁感叹了一声,穆家人都是固执的。
正如穆玄稽固执的想让他娶亲,他又何尝不是固执的爱着白衡呢?
白衡怕刺激到穆玄稽,打了招呼后便知趣地先离开了。
穆祈走到穆玄稽的床榻旁坐下,温和地望着对方。
“你……还是不打算成亲么?”穆玄稽吃力地问道。
“舅舅,都这么多年了,您还看不清我的心意么?”穆祈也是无奈了,好话歹话说了这么多,舅舅就是不相信,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我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你便当圆了我的心愿罢。”穆玄稽说道。
“……舅舅,要成亲可以,但是不会有新嫁娘。”穆祈淡淡地说道。
“……随便你。”谁知道穆玄稽静默了一瞬,赌气的说道。
“舅舅,我可会当真的哦?”穆祈闻言挑了挑眉,戏谑地说道。
“谁跟你开玩笑了?快滚下去准备,在我闭眼前不拜堂我死了都不安心!”穆玄稽气呼呼地说道。
穆祈这才知道,舅舅竟然不是开玩笑的?
而之前先离开的白衡此时也被穆夫人拉住了。
“他嘴硬心软,其实早就接受你们了,却非得等到这个时候了,才肯坦白。”穆夫人对于丈夫的固执也是无奈得很。
白衡愣愣地看着穆夫人递过来的红色礼服。
“你就当全了他的心愿罢,他是一定要看到小祈成亲拜堂的。”穆夫人有些哽咽,语气中含着一丝请托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事出门去了,还没捉虫,若有错字还请小天使们当做没看到,回头会改过,谢谢。m(_ _)m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