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仙茶观记事 > 第63章

第6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鹧鸪镇的渚村, 属于民俗文化村。渚村夏日的游客比较多, 偶尔还能看到几个外国游客。

    柯师成车抵达渚村村口,发现村口的车辆拥挤, 有许多人, 话语声嘈杂。这些人看着不像游客, 他们拿着话筒,扛着摄像机, 明显是记者或者电台。

    不想引起注意, 柯师成等这群人消失在村口,他才打向绛的手机, 问她在哪?向绛说她在苏北庄蚵壳屋。

    柯师成知道埔村以蚵壳屋出名, 然而村民翻建房屋后, 村中的蚵壳屋没剩几座,应该不难找。柯师成需要的,只是问一下当地人,苏北庄蚵壳屋怎么走。

    村口的村民不少, 村口有一座菜市场, 非常热闹。柯师成问一位卖蚵的老妇人, 老妇人指了个方向,是一条狭窄的巷子,说从那里过去。

    柯师成道声谢,留意到老妇螺髻上的花围,那是素馨花编织的花围,发髻上还斜插着两支紫红蔷薇, 柯师成觉得有几分新奇。渚村的老妇都会簪花,并且梳着螺髻,有着当地独有的民俗特色。

    沿着石板行进,柯师成走进窄巷里,老妇人告诉他苏北庄蚵壳屋就在巷子的尽头。远远地,柯师成看到了一堵蚵壳墙,有些年代,蚵壳被风雨冲洗的灰白。

    柯师成想大概就是那里,他加快脚步,踏进长满杂草,荒芜的前院。这栋民房,门上贴的对联还比较新,像是有主之屋,但是看不到现今有人活动居住的痕迹。

    向绛就站在院子里,站在一个倒塌的石桌前。她很年轻,之前在通话里,柯师成就已经从声音猜测她很年轻,柯师成以为是位十七八岁的女性,此时看到本人,才意识到年纪可能和何清差不多。

    向绛穿着普通人的衣服,不是道服打扮,这也省去麻烦,到处引人注目。

    “你是林师公的徒弟吗?”

    向绛见到柯师成显得很惊讶,从电话里,她以为柯师成是个高冷比她年纪大很多的人,亲眼看到,才发现居然是位年轻高挑的帅哥。

    “是,我们通过电话。”

    “我不会当地的语言,所以,想请你帮我询问村民。”

    林师公所谓的向绛遇到麻烦,难道是指语言不通?

    不过当地村民虽然普通话说不标准,但并不是不能说,除非是年纪很大的老人。

    “可以。”

    柯师成同意,他看在紫清真人出灵药复活仙茶树的份上,他乐意帮忙。

    “我要找一个人,就是她。”

    向绛将手机递给柯师成,手机里有张照片,并且有名字。照片黑白,从人物服饰上看,有点年头。照片里是一位秀美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这位少女头上梳着螺髻,戴着茉莉花花围。照片上的名字,写着:苏宝真。

    “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四十年代。”

    “……”

    毫无疑问,这位女子极可能已经去世,如果还活着也该是位将八九十岁的老人。

    “为什么找她?”

    柯师成来前就知道任务可能没那么简单,否则师父也不会将他喊来帮忙。

    “说来话长,我师父和她有个约定,七十年后帮她了结一桩心事。至于是什么约定,我也不清楚。我找到她,就可以跟我师父交差了。”

    向绛声音和长相都挺甜美,很难想象她是位修道之人,过着常人看来乏味无趣的生活。

    “她本来住在这栋房子?”

    柯师成抬头看着蚵壳屋,这栋蚵壳屋的主人也姓苏。

    “是的,我按老照片找到,可是里边没人住,不知道她家人搬去哪里?”

    “问过附近的村民吗?”

    “问过,但是很奇怪,他们说不知道。”

    向绛在柯师成来之前,就询问过附近的村民,村民似乎讳莫如深,一个个摆手说不知道,而且还很快就离开。

    “对联是今年新贴,这屋子还没被废弃。”

    柯师成将向绛手机里的照片,传到自己的手机。

    “是呀,所以她亲人的后代,应该还在这个村子里住着吧?”

    向绛原本觉得不难找,但是这里人生地不熟,她又是一位外地人,到人家村子里打探,可能村民有所顾虑,不肯告诉她实话。

    “到前面那户人家问问。”

    柯师成看到前方的一栋民宅,两位老阿婆在门前撬海蚵,当地人把海蛎叫:蚵。这里是渔村,出产的海蚵很受欢迎。

    “阿婆,我们找村里的一个人,想问问你们认识吗?”

    柯师成走过去,礼貌询问,他用的是当地语言。

    “年轻人,要问什么?”

    “你们村子里有一位苏宝真吗?她以前就住在苏北庄蚵壳屋。”

    两个阿婆面面相觑,用警惕地眼神看着柯师成和他身后的向绛。

    “是要干么?记者吗?”

    “记者”一词,阿婆还特意用普通话说。

    “不是,我们不是记着,我们是来找人。”

    向绛怕对方警惕不说,赶紧申辩。

    “阿婆,你们认识她吗?”

    柯师成将手机递到其中一位阿婆跟前,手机屏幕上显示苏宝真的照片。

    “我老花眼,看不清。”

    其中一个阿婆摆手,这位阿婆头插着一柄绿色的长簪,挺特别。

    “我看看。”

    另一位阿婆将脖子上挂的老花眼镜拿起,夹在鼻梁上,她仔细将苏宝真的照片端详。

    “苏家人都不住村里,搬走很多年了。”

    绿簪阿婆边撬海蚵边说话,她那动作相当地熟练。

    “苏北庄家的对联是谁贴的?”

    “在村里还有亲戚。”

    “阿婆能跟我讲下他亲戚住哪吗?”

    柯师成耐心地询问,他压低身体,很恭敬。

    “阿朝家,在海边,从这条石路下去一直走,路上问下人就知道了。”

    绿簪阿婆也是知无不言,毕竟柯道长特别礼貌。

    这时候,一直在看手机的老花镜阿婆,突然“啊”地一声,把绿簪阿婆吓了一跳,说着:“你这是怎么了?”

    “拿走……太吓人了。”

    老花镜阿婆把手机还给柯师成,手还在一直抖着。

    “阿婆,你认识她吗?”

    “不认识,我也才六十五,她这是去世的人,看着吓人。”

    也不知道老花镜阿婆在照片上到底看到了什么,只见她匆匆摘下眼睛,继续手里的活。

    柯师成告别两位老人家,跟向绛翻译阿婆们的话,带着向绛朝海边走去。

    “要不我们找村里长寿的老人问问?”

    向绛走在路上,不时四处张望。

    “先去阿朝家。”

    柯师成闻到了海潮的气息,离海已经很近。

    向绛看着柯师成在前面快步行走,她迈开步子跟上,她觉得这位柯道长对阿婆们明明很有礼貌,待她则有点清冷,也许是自己想多。

    两人在村路行走,走过一条陡峭的村路,终于来到海边。

    海边的情景出乎向绛的意料,一大群电台记者在采访渔民,还有不少围观的村民和几个游客模样的人。

    向绛询问其中一位游客,这里出了什么事。游客兴奋说:“你不知道吗?昨天网到一只怪鱼,有六米长。”

    柯师成凑过身去,见到记者在采访几位渔民。柯师成从记者和渔民的交谈中得知,这些渔夫不是当事人,他们只是跟当事人一样,从事捕鱼行业。

    “请问,阿朝家在哪?”

    柯师成询问围观的村民,他问的是一位抱着婴儿的年轻妇人。

    “你找阿朝吗?他就在那里。”

    妇人指着正接受采访的一位渔民,这位渔民三十多岁,浑身黝黑,非常强壮。

    柯师成和向绛待在海滩,等待采访结束。

    从周边人的议论,柯师成已经知道昨日捕到怪鱼的大致情况,并且还通过搜索当地新闻,见到那只怪鱼的真面目,长得很猎奇,像条带鱼按上四肢。

    鱼捞上来还活着,所以似乎是给送到市里去做研究。

    不过这些记者一窝蜂涌到渔村里来,也属于奇怪之事,一条怪鱼而已,大概是最近没有什么夺眼球的新闻。

    柯师成看到阿朝结束采访,朝海堤方向要走去,他跟上,向绛看到柯师成离开,她也跟上。

    “阿朝。”

    柯师成在对方登上海堤石阶时,将他喊住。

    阿朝瞪着柯师成,疑惑问:“我认识你吗?”

    “你好,阿朝,我们找一个人。七十年前住在苏北庄蚵壳屋里,她叫苏宝真。我们听说你是苏北庄的亲戚?你认识她吗?”

    向绛跟阿朝说着话,阿朝用心听着,不过他脸上的狐疑表情加深,他说:

    “到底是要干么,苏北庄那都八九十年前的事情,现在才找来。”

    “麻烦你帮忙看下,我这里有她照片。”

    向绛将照片拿给阿朝看,阿朝看了一眼,连忙挥手:“不认识。”

    “谁会认识?”

    柯师成看阿朝还是壮年,他不认识也很正常。

    “我说你们也是古古怪怪,你们要找她做什么?这么多年,人早死了,又是女的,谁知道她嫁哪里去?”

    阿朝见多了游客,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怪异的外来者。

    “我师父说,如果不能找到她,你们这个渔村会有灾难。”

    向绛一本正经说着,神色凝重。

    “你师父是半仙哦,那他怎么不算算要找的人在哪里。”

    阿朝嘲讽一句,转身离开。

    “现在怎么办?”

    阿绛挺绝望,她在山里长大,虽然也有网络有wifi,但她生活简单,不擅长和人交流。

    “去老人会问问。”

    柯师成记得来海边时,经过一栋楼,一楼挂着牌匾,是一处村子的老人协会。

    苏宝真应该还在人世,否则紫清真人不会要求找到她。由于她是女子,很可能嫁出村,嫁去了什么地方,由此渚村很少人认识她。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新副本开刷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