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红楼之谁来阻止这疯狂的世界 > 第121章

第12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首先声明, 熊孩子们……额, 我们的太子殿下他们, 绝对不是有心不联系的, 严格来说,他们是有联系, 只是没有联系他们大哥这边而已。

    他们一直都有联系人,不过联系的人是京城的皇帝夫妇和林家夫妇,以及江南的皇家集团总部人员。

    因为他们发现, 就凭他们手上的几千人,完全玩不过来。

    一路上的,路经的地方太多。

    而根据船上有经验的人粗略勘察,这一路上来的荒岛之上,暴露的资源实在太多了。

    屠徒不得不满脸黑线,因为有很多小岛和资源,大哥曾经上贡的地图上是没有的。

    吕岛他知道,历来都是大庆的属国,但是吕岛到未知无名岛之间这一片,完全空白不解释。

    而新送来的林家内部海图中, 这一片岛屿却是很清晰详细的,虽然各种资源记录不详细,但是该有的还是有的。

    傻都知道,大哥他肯定是故意忽略了。

    不过想想当初自家皇爷爷做的事情,他也能理解……

    作为太子,屠徒他基本的政治素质还是有的。

    更何况是在太上皇和现在皇帝父亲都从小痛爱的存在, 他当然也知道大庆朝的阶级斗争已经到达了什么情况了。

    虽然经过一次叛乱几次清缴,勉强缓和了一下。不过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到达了不可调和的状态了,如果不是林家的倾力支持,灾年不断的大庆朝绝对已经摇摇欲坠了。

    阶级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是分赃不匀。

    皇帝父子为什么会这么死要钱,都是被逼的!

    作为大庆最大的地主,该怎么分赃……咳咳,平衡利益,就是他们的工作。

    明君就是要做到人人有饭吃,个个有钱收。

    因为无论这些到谁的手上,交税后都还是给国家的。

    天下之主嘛。

    但是大庆就这么大,建国几百年了,能分给官宦氏族的利益现在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然而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上层的瓜分完了,没有更多的能分了,就得开始内部倾轧了。

    官宦氏族们相互顾忌着彼此实力,不敢随意互恁,即使是互恁,也会有所顾忌。

    但是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却没有那么多的个顾忌了。

    当所有资源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后,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朝代不断更替的原因。

    已经接受过初级帝皇学的太子屠徒一路来见到这么多无主之地,眼睛都要亮瞎了。

    世界这么大,幸亏我出来看了。

    特么的,脑袋已经已经可以上演各种分赃方案计划了。

    这都是利益啊!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人太少了。

    不是人数的人,是人才的人,还是信得过的人才。

    毕竟,距离远,又隔海,这是个问题。

    忧郁的太子屠徒每天都顶着一脸看着吃不着的饥渴脸。让小伙伴们(黛玉)怎么看怎么的碍眼(担忧)。

    主要是林家几个小子看着这猪太子整天扮哀伤,完全吸引了妹妹(姐姐)的注意力,太不爽了。

    深入“交流”一番后,得知这个妹(姐)夫的想法后,屠徒太子成功被林家几兄弟鄙视了。

    连黛玉也明媚一笑:“我还以为多大一件事呢。”

    于是在从小就知道如何恁天恁地(独立自主)的林家熊孩子的建议下——

    回家找家长(后援)了。

    严格来说是几个臭皮匠装作自己是诸葛亮,参照自家大哥曾经做过的家族(种田占地攻略)计划一样,做出了几个五年计划的东西,然后回寄给家长了。

    理由是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想到办法能帮轻一下家里。

    计划不算完美,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漏洞百出。

    但是耐不住有两对孩子控的父母啊。

    皇帝夫妇和林家夫妇看着孩子们认真做出来的计划书,那个感动啊。

    来得太是时候了。

    正如皇帝夫妇和林家夫妇所料那样,把孩子打包送走后,京城的形势越发严峻了。

    人心不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老天爷不给面子,北方大旱南方水涝。

    流民、灾民那是一波接着一波啊!

    各个地方各种找麻烦不止,不是怂恿皇帝写罪己书,就是说奸臣当道,祸国殃民。

    反正就是没有消停的时候。

    而他们的计划书正赶在林昪在岭南,带着几十万的军队,粗暴的横扫地方城县的时候。

    岭南虽远,但是作为政治中心的京城,在地方肯定也有沾亲带故的。

    所以,新奇的是,两位父亲每天要面对的各种恁都不见了,现在变成了,恁两广总督和满朝武将的,后者是重点。

    一脸沉重的他们,心里可是乐开花了,干的漂亮。

    他们虽然赞同林昪的做法,可是也改变不了满朝文官的不满啊。

    咳咳,真的只有文官。

    武官团体神烦文官团体不是第一天的事情了。

    武官们都是站在皇帝陛下身边的,而且也非常的敬佩林家的。

    双边之战,要不是皇帝陛下的鼎力支持,还有林家的粮,大庆的兵力绝对会少五成。

    别说现在,在皇家集团的各种带领(歪)下,他们荷包满了,腰也挺直了,还能自给自足。

    连曾经难以安置的残障兵将、牺牲将士的家眷都全有了去处,甚至还人手不够。

    以前他们的口粮武器都掌握在文官的手中,相当气短。

    现在他们粮足人多,还不找回场子了,他们就是圣人了。

    虽然皇帝陛下为了他手中的军权,他们的势力被各种调动打散,南北互调,相互混合。

    但是他们完全不介意啊,反正有仗打,有钱收,能升官,没关系。

    只是武将们烦恼的表示,他们从来就没有了解过文官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像岭南吧,人家林状元粗暴的调军救灾,动作虽然有那么点不讲理,但是人家愣是弄到人员伤亡创历史新低,甚至没有出现流民灾民。

    多大功德的一件事情,却有的文官站出来了,揪着人家林总督乱用国武,说将士们作为国之利器,是用来上战场的,不能这样随意调动。

    要是大灾时发生动乱,后果不堪设想云云。

    武将们却很想爆粗口,表示他们根本不介意被这么利用。

    好吧,林状元不过是把地方那些恶霸豪强的腰包合理的掏出来赈灾而已。

    那是不带引号的合理,每抄一家,都把人家所做的恶事一一陈列,人证物证供词都有的那种。

    还在怀疑阶段的,情势需要,不过是扣押财产。

    抄家的过程相当“文明”,没有人员伤亡的那种。

    明明是名利兼收的事情,就被文官他们歪到邪恶的地方去了,什么国器私用,恃强凌弱,抢占民财。

    红眼病也不带这样的。

    这种反应速度,肯定亏心事没少干!

    再说江南吧,那可是林家大本营,这次也一样遭遇的重大涝灾,可是人家牛气啊,上下一心的,一个大灾情下来,根本都没有报备朝廷,地方的权豪就搞定了。

    继任的江苏巡抚直接就是送来了请功的奏折,省了朝廷多少事情啊!

    可是还是有文官危言耸听的说林家在江南收取民心,图谋不轨,有反心云云……

    北方的救灾却不顺利了,干旱持久,在岭南和江南的事情没有传回来之前,各个地方官都不停的上奏说没钱没粮没物资。

    但是自从岭南和江南的事情传到大庆各地之后,这些折子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就连参林家恃强凌弱,把持皇家集团,无视地方官的救灾请求的声音也不见了。

    可见其中的猫腻有多大。

    粗暴处理被骂,完美完成也被怀疑,冷处理又不满,啧啧,这些文官啊……

    不过,有心的武将,都已经把林总督的救灾计划书中,关于武将的行事准则抄了无数份了。

    他们摩拳擦掌的就等着皇帝陛下宣旨了。

    毕竟,北方的干旱问题还没有解决嘛。

    官员们的救灾动作迟缓,还有不少人打着大灾中发国难财。

    严肃脸,他们作为大庆武官,国之利器,为了陛下,为了百姓,是绝对不允许这种贪官的存在的。

    所以,察觉不妥的文官们现在也不恁陛下,不恁林尚书,也不恁林总督了。

    只剩下一项——

    恁武官!

    自从大庆建立以来,几代皇帝下来,隐约的,已经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形势了。

    文官集团也很满意这种格局,时刻防备着文官的反扑。

    看到这群给了一点点甜头就蠢蠢欲动的武夫,真的想反啊!

    羡慕妒忌恨的文官们空前团结,绝对不能让陛下这么干。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文武互恁,朝会可是各种混乱……

    看着文武各种弹劾互恁的折子,皇帝陛下和林如海都很懵。

    什么治家不严、内帷不修,违制越矩这些都是小儿科,居然还牵扯到私卖铁茶盐、通敌叛国、藏匿私兵……

    只有想不到,没有参不到的。

    “我说亲家啊,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之前群臣参你的时候,是手下留情了。”皇帝陛下感叹:“比我的暗卫还厉害。”

    林如海:……

    你这幸灾乐祸看热闹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得了便宜还卖乖!

    总之,拔出萝卜带出坑的,皇帝陛下借助东风,呵呵……

    又把朝廷人手清理了一遍。

    皇帝陛下的动作,朝廷炸开锅了,由开始的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互恁,转眼就变成了六国大风相,文官之间、武官之间也顺带恁起来。

    现在连宗室、贵勋也被拉下水。

    粉无辜(自认为)的林家两父子当然也再次被带出来。

    朝廷就一团糟乱像。

    实在是闹得太难看了。

    所以才说屠徒他们的计划书来的太及时了。

    因为他们正找着方法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果然出门历练才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长大了,懂得为家里着想了。

    两位贤内助都表示,难得孩子这么主动,绝对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实际是,她们也被女眷们的各种掀底互恁弄到快没有脾气了。

    就这样,小小修饰一番的稚嫩计划书就这么投向了吵成一锅的朝会。

    成功的让所有的人闭嘴了。

    目光都投降太子殿下的计划书。

    甚至连明明正在前往岭南的太子,怎么会偏离航道,往吕宋那方向走去,也懒得追究了。

    为什么满朝文武会吵成这样?

    因为是文武不和?权臣和贵勋宗室的矛盾?看林家不顺眼?

    都不是,谁知道,最直接的原因都是薪酬待遇不平等造成的。

    大家都是一起做事的,同时顶层阶级,凭什么有人收入过万他们只是领普通薪酬。

    正常人都会有意见的。

    现在朝廷退出大众家庭套餐了,谁还有空闹。

    该怎么占地盘才是最要紧!

    所以朝廷这边和远航中的太子殿下之间,各种的通信不停,雕鹰根本没有停歇的时候,早中晚三班倒的来回送信。

    就这样理所当然的忽略了还在岭南赈灾的总督夫妇。

    原因之一,有太子殿下给(伪造)的圣旨,以及后来皇帝陛下的嘉奖圣旨,加上灾后的各种秩序重建,为了平稳,林总督并没有调回军队,而是合力的把驻军配到岭南各个重要方位,防止民变,顺便扫荡招安各地的匪患,所以人力的通信也设置重重的阻碍,使岭南的对外通信几乎阻断了。

    原因之二,林总督尝到了粗暴执政的坏结果,手下的人对于新上司有着天然的敬畏,所以林总督的公务可以说是堆积如山,即使凭借林总督过人的精神力,每天只需要睡两个时辰,也感到有些吃力。

    同感到吃力的还有他带来的雕鹰,从救灾开始的高空寻人,到现在担任各个州府间的军政消息传递,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天上渡过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怎么还有有空向京城传递或者打听什么消息。

    而京城那边,皇帝陛下和林爹有意识的转移了大家的关注,隔断了通信,务必保证两孩子专注处理灾情,毕竟,他们远在京城,相隔太远,做好大后方就好。

    熊孩子们嘛,他们以为,父皇(父亲)会帮忙联系大哥的。

    所以,两方完美错过!

    原因之三,这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的林总督生气了!

    严格来说也不是生气,只是各种因素综合而来导致的自我别扭(憋屈)了。

    林昪严肃(虎着)脸:在媳妇心中,我居然毫无地位,不开心。

    作者有话要说: 一群没人看着就中途改变航道,找机会到处浪|荡|的熊孩子,怎么可以比我更重要!

    不就是出海玩嘛,我七岁就可以自己去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淋了那么多天的雨,跑了那么多地方赈灾,回到家第一个问候的不是我!

    镜头回放:

    满身风霜却急忙回到家里的林总督,看到迎面而来的夫人,不自觉露出了习惯性的傻笑表情。

    然而得到的是媳妇担忧的抱怨:“回来就好,怎么办,那群熊孩子又有十天没有消息了。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以及走近之后媳妇皱着眉捏着鼻子的嫌弃:“什么味道,快去梳洗一下。”

    林大傻:……

    没有亲亲,也没有抱抱……

    本以为梳洗后能得到爱的关怀的林总督,迎接他的却是媳妇在公文堆中的呼唤:“饿吗,累吗?”

    “哦,那来和我一起处理事务吧!那群都是什么蠢货,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还要来问人!”

    林总督:……

    好委屈!

    但是作为痛媳妇爱老婆的林总督,他无法发泄,只能配合。

    平息脑域异能者暴动的精神力,没有什么比高密度持续的使用大脑更好的方式了。

    他只需要在旁边陪伴照顾就好。

    不过,真心好憋屈。

    这种强行的忍耐,在两人没日没夜的清理掉大部分公文,岭南的灾情已经过去,百姓们重新恢复生产生活后,咳咳,接到两位傻爹的炫耀信以及夹带的关于海外开发的公文后,到达了极点。

    我们的林总督,太子太傅,大庆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炸了!

    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们难得处理完政务,准备着可以安心的相拥而眠。

    林昪正打算把自己的委屈找回来,结果,呵呵……

    “京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疲惫的卫铮强睁着眼问道。

    “没什么事情,我会封信就好,你先睡吧。”

    痴汉林昪,媳妇好可爱。

    “那我先睡了。”

    林昪的微笑在卫铮熟睡后立马变成了冷漠脸。

    阿一四人组摆好纸笔墨后,非常自觉的盾了。

    嘤嘤嘤,少爷好阔怕!

    不过好帅气!

    林昪拿起笔龙飞凤舞起来,媳妇要哄不能恁,你们,呵呵!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