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寻酒欢 > 第二十三章 诗赋

第二十三章 诗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之后连续几天,秦杦一下朝就直奔南书房,算下来也上了几堂课,教的东西乱七八糟。今天练习对仗,明天读音律,后天讲典故,大后天上手作诗……上课地点同样混乱,荷塘边,榕树下,芍药丛里……

    偏偏这无规律的教学方式大受欢迎,许多以前因为讨厌读书而不来上学的皇家子弟们特意起了个大早挤到南书房抢位置听课。当然,他们主要还是冲着这位新来的太傅的相貌和名气来的。

    短短几天,皇家宗室凡是仍在读书年纪的少年幼童,皆跑到了南书房。位置不够,站窗边,坐地上,顽皮的爬屋顶上揭块瓦,可谓是花样百出。

    皇上偶然听闻了南书房的盛况,脸上非但没露出欣喜的表情,还愈发焦虑。当初他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去听课,放心地让秦杦去授课了,现在好了,心上人被那么多人看着,他的醋罐子就翻了。

    朕的人只有朕能看!

    岑熠微怒地从奏案前起身,决定去南书房一趟。

    面前的一众大臣面露惑色:“皇上,考卷还没出完,您这是……”

    岑熠握紧拳头,咬住下唇狠狠道:“朕坐累了站着休息下,你们继续!”

    与皇上截然相反,秦杦这几天过得很是称心如意。他发现讲课蛮好玩的,站在众多比他小的少年面前滔滔不绝地讲一两个时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或者他完全不管不顾,喝着小酒打发时间,让学生们自行联诗,享受着这份惬意。

    尤其是这群皇族宗亲家的孩子和贵族官宦子弟以渴求知识或者说是崇拜的目光极大地满足了秦杦的虚荣心。

    秦杦对这样的日子还算满意,便把当初突然被封官的小情绪丢到了脑后。

    看来做官也不全是坏事,至少他不用接触那块污浊的地方,只需面对些孩子,讲诉着他的理想过往。

    南书房的少年中,有一人引起了秦杦的注意。那是秦杦第一天来南书房时,说皇兄特别喜欢秦杦的王爷。秦杦留心观察了几天,确认了这是皇上的三弟,三王爷岑炀。

    他之所以引起秦杦注意,是因为他随身的一个内侍眉眼令秦杦感到熟悉,秦杦便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这一主一仆。

    某个下了学的午后,南书房里只剩了寥寥几人,秦杦在回紫宸宫的路上想起酒壶落下了,又不好意思麻烦烟草或是小瑞子去取,就自己折回去了。

    剩下没走的都是皇上的弟弟们,因为尚未到年纪出宫建府,就都住宫里,不急着赶回去。三王爷岑炀坐在窗边,他的内侍竟挨着他坐下了,嘴角往上扬,心情似是不错。秦杦不远不近地看着,越看越觉得这内侍眼熟。也是十几岁的少年,面容格外清秀温润,眼睛很是灵动,平常话不多,却很多笑容。

    “别动,我写给你看。”岑炀看似霸道地抢下了内侍手上的羊毫笔,洋洋洒洒地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小内侍笑眼弯弯,安静地坐在一边看着。

    “这几个字略难写,你慢慢来。”岑炀把羊毫笔还给他,小内侍低头接过笔,脸上飞快地染了一层红晕,又飞快地褪去了。

    “你写太快了……”摆弄了一会儿仍无从下笔,内侍红着耳朵把笔给回岑炀。

    岑炀有着某种带着邪魅的俊气,勾唇一笑的样子让小内侍耳朵红得更厉害了。他凑近发红的耳边,轻轻吹了口气道:“是想让我慢点?”

    边说着,他还伸手捏了下那清秀的脸蛋。可常服宽大的袖子不小心碰到了墨水,染黑了一片,内侍急忙掏出帕子盖上去扑救:“你看你又这么大意,这是第几件了!”

    这时秦杦已经跨进了门,听到屋里剩的几位年纪更小的王爷咯咯笑了起来。

    “三皇兄又把三嫂做的衣裳弄脏了,哈哈哈哈哈……”

    “回去该挨罚啦!”

    “……”作为先生我是不是应该管一下?

    可秦杦最后选择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只是后来秦杦更加留心这位三王爷了,也听过几次三王爷唤那内侍“时雨”。

    时雨……梅子黄时雨?

    秦杦不由得想到了贺铸那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哟,这名还和自家烟草沾点关系。秦杦本就是个心大的,没有细想下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进入了八月,同时也是科考月。年前因为先帝辞世,会试推迟到此时,岑熠愈发忙碌了,根本抽不得闲去看一眼秦杦。见不了心上人的帝王变得特别暴躁易怒,众臣皆是尽力减小自己的存在感,只求明哲保身。

    于是皇上更忙了,也更暴躁了。

    到了八月中旬时,会试正式开始了。

    秦杦既然答应了皇上做诗赋的阅卷官,就说到做到,当天便主动跑到了垂拱殿取卷子。

    皇上终于见到了心上人,心情无比顺畅。

    “你,你来了?”岑熠有点小紧张,毕竟有段日子没见面了。

    “嗯,卷子呢?”秦杦倒无所谓地随便找了个位坐下。环顾四周他才发现,殿里除却皇上外,只有他一人。

    岑熠提前就叫人取了一叠答卷来,这会都给了秦杦看。秦杦接过卷子翻了翻,发现字迹都是一样的。

    “防止阅卷官认得考生字迹,所以有专人誊写。”岑熠介绍道。

    “原来如此。”秦杦看着手中字迹一模一样的答卷,心道誊写这东西的人真不容易,工作量这么大。

    “喝茶吗?不苦的,我叫人放了糖。”岑熠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茶壶慢慢斟茶,秦杦刚要拒绝,可听说放了糖便又拿起了一杯送入口。

    “好甜。”秦杦虽这么说,眉头却不皱一下。

    岑熠笑着不说话,埋头工作起来,秦杦很快喝完了一杯,跟着看起了卷子。

    诗赋这一考试项目在很多人看来都很没必要存在。首先它本身就没什么用处,若不是为了科考,没有人会专门去研究它。其次,诗赋的考题往往出得束缚刻板,不仅鲜少有佳作,而且与吏治要求相距甚远。一直以来都有大臣提出废诗赋,历代帝王也有这么考虑的。然而几百上千年下来,诗赋依然好端端的没人动。

    “这些人写的也太酸了吧。”秦杦心道难怪有人想废诗赋,酸到掉牙的诗谁愿意看啊。

    “都是这样的,前几年那次会试父皇让我参与了审卷,隔着层纸都能闻到那酸味。”岑熠笑道。

    “早知道不答应你了,让你自个儿感受这酸气。”

    秦杦说着继续看起了卷子,嘴上又问,“这题目谁出的?也是股酸味。”

    “礼部尚书,每回会试的诗赋题都由他负责。”

    “这人多大年纪了?”

    “四五十了吧。怎的?”岑熠故意凑近了些秦杦。

    秦杦毫无感觉,只顾着嘲讽道:“题目酸了,作出的诗能不酸吗?”

    “你作的不会。”岑熠认真道

    秦杦被哄得美滋滋的:“就是,我的诗最甜了。”

    “嗯。”岑熠笑得很是宠溺。

    秦杦的大多作品确实是……甜的。他因为常常行走在山河之间,写出的诗词大都与千山万水相关,描绘了数不尽的风景人情,令读者感到美好并对此充满了向往。比如岑熠,在看过秦杦的诗集后,一段时间里天天想着退位跑遍天下,当然现在不会了。

    可真正读懂了秦杦的人,会发现美好的最深处,皆是满满的苦涩与酸楚。岑熠明白,诗是由苦难铸就的,每一位诗人,都有其苦难深重的灵魂。

    秦杦改了会儿卷子便来了困意,抱着卷子回偏殿睡午觉去。确认他走远了,岑熠低头从袖口中抽出一张小纸片,上面是扭成一团的字,又乱又丑。这段时日他忙于科考,没有时间去看秦杦,就在两天前,烟草前来塞给他这张纸片。

    “他昨夜睡前喝多了写的,我抄了份给你,赶着抄的字很乱,但应该看得清。”烟草紧张兮兮地把纸片给了皇上,不忘叮嘱道,“最好别让他发现你知道这新词,具体的……自己看吧,我得赶紧回去……”

    岑熠收下纸片快速扫了眼,明白为什么烟草要说这么多话了。秦杦整天一副开开心心的面孔,竟然写下了这么惆怅苍凉的词句。

    双亡无奈换悲凉。叹天苍,望野茫。浪子迷途,几度过淮江。恰有一帆风雨路,行忍顾,住他邦。

    风华一作少年郎。月流霜,照书窗。把酒言欢,十载旧怀伤。夜里长灯寻相告,一梦遥,雁双双。

    岑熠盯了纸片很久,试图靠这篇词离秦杦的心再近一点。瑶卿写这篇词的时候,一定很难过吧,喝多了也会很难受……为什么没有在那时去看他,安慰他……年轻的帝王攥紧了纸片,心生懊恼。

    这几天得勤往偏殿跑,岑熠想着,新铺了上等宣纸在案上,不知不觉便泼墨下笔。这样夸瑶卿,不知道他看到会不会害羞和喜欢。

    估计只喜欢,不会害羞,岑熠想到秦杦的厚脸皮,摇头笑了笑。

    万种情思何在,风流一世难寻。

    多情转盼念平生,缘故语言常笑。

    绝尘诗心仙骨,飘蓬千古绝唱。

    唯有天地此游仙,既作江湖淡客。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