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别出心裁的赏赐
    回到京中这日下?大雪,东城码头上来往的商客都少了,连搬运货物的苦力都在棚子里躲雪。
    他们?一行人随身带着的行李不少,箱笼就有好几十个?。这会儿不好找人搬运行李,护送渔娘进京的士兵们?搬了把手,帮他们?把行李从船上卸下?来,又叫了车架过来帮着把行李运去春和坊。
    行李送到家中,渔娘谢过后,问他们?年前是否要回宁夏卫?
    千户笑?着说:“这个?我?们?做不了主,端看上头如何安排,我?们?听命行事就是。”
    “一会儿你们?要去哪儿?”
    “去京卫司。”
    渔娘点点头,叫来管家梅应送他们?去,渔娘还?吩咐梅应:“从咱们?庄子里赶十头猪送去京卫司,算我?谢谢大家的。”
    千户拱手道:“那?我?们?就不跟梅夫人客气了,多谢梅夫人盛情。”
    送走护送的士兵,渔娘这会儿才转头跟侯慎侯原两兄弟说:“你们?先回家住一天,明天一早来我?府上。”
    侯慎点点头:“先生早些休息,我?们?明儿再来。”
    侯慎和侯原出门?许久,也十分想?念家里,这会儿先生开口了,两人骑马带着行李赶忙家去。
    这时,贺文茂和孟氏已经搬进东厢房了。
    早一步赶到的管事已经吩咐人把东厢房烧热了,安安小丫头在屋里站了会儿就喊热。
    “娘,脱衣裳。”
    孟氏给她脱了外头穿的兔毛大氅,露出里面的银红绣福字的棉衣,问她:“还?热不热?”
    安安摇摇头:“娘,小婶婶呢?”
    “你婶婶应是在安排事情,你先别去扰她,等?你小婶忙完了自会来找你。”
    安安似懂非懂:“小婶婶把自己关在屋里吗?像船上一样??”
    贺文茂笑?着抱起闺女:“谁告诉你小婶把自己关在屋里了?”
    “安安自己想?的。”
    孟氏一边收拾闺女的衣裳,一边笑?着说:“这叫远香近臭。渔娘在家那?几日她不肯叫渔娘抱,在船上时渔娘忙着做事没空搭理她,她又恨不得每日去渔娘门?口守着。”
    安安跟渔娘不熟悉,但是在船上又没有什么好玩的,安安就把目光盯上了渔娘,整天想?去找她玩儿。
    渔娘忙着绘制完善舆图,哪里顾得上她。安安越是见不着人就越想?,整日去门?口侯着,连守门?的护卫都习惯了给她在门?前放个?小板凳,等?她过去。
    贺文茂单手抱着闺女,一手推开窗朝外看:“好大的雪,也不知半下?午会不会停。”
    安安不解:“为什么停?好看勒。”
    “你小叔叔下?午要回来,若是雪不停,他回来的路就难走了哦。”许久未见弟弟,贺文茂有些想?念。
    安安想?了想?:“坐车。”
    贺文茂笑?了,二郎那?个?惫懒性子,大雪天叫他骑马走路回家肯定不乐意,应该是坐车回来。
    安安摸摸爹爹脸上不显眼的疤痕:“爹爹,我?们?去找小婶婶吧。”
    “不着急,你小婶婶事情忙,咱们?别去打扰她。”
    这会儿渔娘确实忙得很,先是亲自盯着护卫把两箱子图纸送到书房,她开箱检查后才放心。
    忙完图纸的事,渔娘去后院看从南溪县带回来的土货和淮安送的菜蔬。许多新鲜菜禁不得放,也受不得冻,一路上都是用棉被裹着保暖,最好今日就给送出去。
    给大舅舅林家的,给范尚书家的,给惠敏郡主、任二娘子家的。分好后赶紧使人给送去。
    安排完这些,渔娘这才有空问:“我?不在家这段时日,家中可好?”
    小林氏忙禀道:“家中都挺好。您不在家时,咱们?爷除了去翰林院当差就是在书房待着。”
    “范先生可好?”
    “范先生也好。范先生这大半年在城外道观里住着,一月回来两三趟跟咱们?爷说说话。前几日听范先生说咱们?爷,说什么重要不能出错,上交之前一定要细心多检查几遍。奴婢们?猜,咱们?爷的差事或是要办好了。”
    渔娘知道皇上给贺文嘉下?了命令,算算日子,他的书也该修好了。
    “咱们?庄子上可种菜了?”
    小林氏笑?道:“种了,胡瓜、白菜、辣椒、小青菜这些都种了不少,咱们?自己家哪里吃得完,除了咱们?家自己吃用的,给亲戚家送了些,还?卖了许多,家中又进了许多银钱。”
    说完这些大事,小林氏还?说起家中下?人,今年家中有四对年轻人成家,还?有一个?怀孕的媳妇儿,明年家中就要添人口了。
    “可有要去籍的?”
    “没有。”
    小林氏把家中账本送上来,渔娘翻开大致瞧了瞧,就递给阿青,叫她抽空仔细再看看。
    这会儿快午时了,渔娘回屋换了身衣裳去东厢房看大哥一家。渔娘到时,大哥抱着安安在窗边看雪,大嫂孟氏正在整理箱子里的书。
    “大哥大嫂,前院有个?大书房,范先生回来也住在前院,大哥若是读书,可去前院书房。”
    贺文茂笑?道:“早听二郎说你家有两个?书房,以后我?读书还?是去前院大书房吧,在卧房里有这个?小丫头闹腾,我?也没法专心。”
    安安似乎知道她爹在说她的不是,哼哼的,鲤鱼似得打挺,不叫她爹抱。
    “乖乖的,别闹。”贺文茂温声哄着。
    孟氏举起手里的书,跟他说:“那?我?先不给你整理了?”
    “不着急,明日再说吧。”
    “小婶婶。”
    安安伸手要抱,渔娘忙接过来,笑?问:“可饿了?”
    “吃了点心。”安安指着桌子上的空碟子。
    渔娘拍拍她的背:“安安是说刚才吃了点心,这会儿不饿?”
    安安笑?眯眯地点头。
    “吃了点心也要吃饭呀,小婶婶家好吃的可多了,你可要尝尝?”
    “好,安安要吃。”
    渔娘抱着安安跟大哥大嫂说:“我?叫他们?做了些清淡的菜,吃着舒坦些。傍晚等?文嘉回来了,咱们?再摆宴。”
    孟氏笑?道:“咱们?又不是外人,不讲究那?么排场,自己吃得舒服最要紧。”
    说实在的,这一路进京虽不需下?船,但也累。孟氏也想?早点用了午食,回屋洗漱一番抱着闺女歇个?午觉。
    渔娘何尝不是这般想?,一家子不用讲究虚礼,简单用了午食,渔娘回屋洗漱完,头发都还?未晾干,人就睡过去了。
    小林氏和阿朱两人轻手轻脚地给主子烘干头发,忙了许久才出门?去。又怕不懂事的丫头打扰主子歇息,小林氏亲自在门?口守着。
    大雪还?在下?,没别的地方可去,阿朱回自己屋里,瞧见阿青竟然醒了,正在窗边看账册。
    阿朱站在门?口笑?:“我?可能进来?”
    “有什么不能进来的,快请。”阿青关上账册笑?道。
    阿青请阿朱进门?坐,给她倒茶,阿朱笑?问:“主子们?回来都累得不行,你怎么还?有精神看账册?”
    “咱们?娘子忙的都是大事,自然是费心力的,我?不过做点端茶倒水的轻省活计,哪里就累了。”
    阿朱往阿青跟前挪了下?身子:“真羡慕你,跟着娘子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哎,下?回咱们?换一换,你留在家中,我?跟着娘子出门?。”
    阿青笑?叹:“出远门?么,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若不是有三皇子的派的兵马护送,咱们?一行人说不准都回不来了。”
    阿朱惊呼:“竟这般凶险?”
    “嗯,那?些偏僻的荒漠戈壁沙漠里,可是杀人害命的好地方,抢了你的货物钱财,了结你的性命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他们?人多势众,一般小毛贼不敢近身,但总有些自觉人多势众的贼人不怕死。
    “那?你不是吓坏了吧。”
    “咱们?打小跟着主子,哪里见过那?些场面,头一会儿碰到真是挺吓人,后来习惯了,倒也还?好。”
    阿青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阴山北边草原惊险万分那?一晚,现?在想?起来依然心惊肉跳。
    ˙这些事不好跟阿朱说,阿青就道:“你的婚事可定下?了?”
    阿朱不好意思地转过眼去:“定下?了。”
    “定的谁家。”
    “你知道的。”
    阿青猜道:“不会是梅管家的大儿子梅顺吧?”
    正是梅顺呢。
    阿朱的父亲是梅家的账房,她爹原本打算跟主子讨了她的身契,叫她出去嫁人,随便找个?读书人,或是开铺子的清白人家都使得。
    阿朱不愿意,她想?跟着娘子做事。这样?一来,只好在家里找。
    阿青知道阿朱跟梅顺关系不错,阿青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阿青笑?道:“咱们?大管家会教人,他家两个?儿子都不错。只是梅顺不如他弟弟会读书,以后他弟弟脱了籍还?能去考功名。”
    阿青的意思阿朱自然明白,她道:“我?爹也跟你这般说,不过梅顺虽不擅读书,他却十分会跟人打交道,以后就算当不了管家,去外头做个?管事也是行的。”
    “你想?明白就好。”
    外面大雪纷飞,两人在屋里烤火一处说着话,不知不觉半下?午过去。
    到未时末,小丫头来传话,说里头说主子醒了,阿青和阿朱这才进去主院伺候。
    渔娘打了个?哈欠起身,穿好衣裳,喝了一盏茶醒醒神,这才慢吞吞去书房。
    书房的窗外和门?外都有人守着,渔娘进门?就看到她刚完成的西北舆图。
    从阴山至哈密卫,从哈密卫再到阿端卫,曲折蜿蜒,西北边境尽在图上。
    渔娘仔细回忆后,确定自己的舆图没错,她拿了一张新的厚实宣纸出来,她要再复制一张。
    她画熟了,手快得很,贺文嘉下?值家来时,她刚好画完最后一笔。
    贺文嘉推开门?大步进来,渔娘抬起头。
    贺文嘉笑?着跑过来:“好哇,你现?在不得了了,回个?家还?要我?三催四请,你可把我?这个?夫君放在心里?”
    渔娘放下?笔,笑?着道:“谁叫你没空闲,你若是有空闲,我?就带你一块儿出门?了。”
    贺文嘉伸手一拉,渔娘掉进他怀里,夫妻俩一块儿跌坐在圈椅上:“哼,你就是故意为难我?。”
    “那?你也是故意为难我?,这么重要的事,难道我?还?能不去?”渔娘脑袋靠过去,两人亲密地依偎着。
    贺文嘉叹气,看着她的脸道:“这段时日辛苦了吧。”
    是辛苦,不过也还?受得住。
    贺文嘉小声道:“半个?月前皇上就跟我?提西北的事,说西北不安生,等?忙完手中的事定不会轻饶他们?。”
    渔娘心头知道,说的应该是北境那?边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去保和殿当差时皇上提到你了,叫你明儿一早进宫拜见皇后娘娘。”
    今儿一早渔娘才回京,宫里应该就收到消息了?不过也正常。
    渔娘早就做好了准备,她指着桌上的两张舆图:“正好,我?要把舆图交上去,事情了了咱们?好准备过年。”
    “只怕也不行,你忘了北境的图纸?”
    渔娘当然记得北境的图纸:“那?个?不着急吧。”
    “北境的图纸在宫里,我?猜明儿你进宫拜见皇后娘娘,到时候借赏赐的名头会把图纸给你。”
    “给就给吧,北境的舆图不急在一时。”
    夫妻俩抱在一起亲亲密密说话,渔娘捏着他指头道:“刚才进门?可去见过大哥大嫂了?”
    “还?没有,一会儿就去。”
    渔娘打他:“那?还?不快去。”
    夫妻俩也不在书房磨叽了,赶紧起身去东厢房那?边。他们?过去时大嫂陪着安安在玩,大哥在看书。
    “大哥,大嫂。”
    孟氏扭头冲贺文嘉笑?:“二郎回来了。”
    “我?回来了。”
    贺文嘉跟大嫂寒暄两句,进门?就看大哥的脸,窗户半掩着屋里不亮堂,贺文嘉几乎看不到大哥脸上的伤痕。
    “全好了?”贺文嘉走近瞧。
    贺文茂笑?着道:“差不多吧,反正不影响科举就行。”
    “那?肯定不会。”贺文嘉语气笃定。
    兄弟俩问候完,贺文茂放下?书:“后年我?才考会试,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就来了?”
    贺文嘉轻哼:“肯定是爹不放心我?吧。”
    “爹不放心你,我?们?都不放心你,所以叫我?来看着你,叫你行事稳重些。”
    贺文嘉不高兴大哥说他,不过大哥大嫂肯来,年后爹娘也要来,贺文嘉也就不计较了,笑?着说:“爹娘他们?是不是准备要买宅子?”
    “嗯,确实有这个?打算,银子我?都带来了,回头叫家中管事去打听打听,早日把宅子买好。”
    贺文嘉算算日子:“大哥若是不着急,不如等?到下?月小年后再去瞧宅子吧,那?会儿我?有空。”
    最近他忙着给《数术全书》收尾,年底翰林院内也有许多文书要处理,他实在是忙,只怕不能帮上忙,不如等?下?年后休息时去看宅子,那?会儿他有空闲功夫。
    “也好,你忙你的事,买宅子之事不急在一时。”
    那?边,渔娘跟大嫂说话,渔娘邀大嫂过几日去温泉庄子住两日,那?里暖和,比京城舒坦。
    孟氏答应了,等?渔娘忙完就去。
    渔娘手中除了那?幅西北舆图之外也没什么可忙的。
    第?二日侯慎和侯原两兄弟来梅家,渔娘叫他们?去书房读书,下?午她回来再说。
    渔娘进宫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见到她时态度十分温和,问她家里双亲身体可好,又夸她是个?奇女子。
    渔娘顺其?自然地接话,皇后说什么她就应什么,不肯多说一句。
    皇后微微一笑?:“听说惠敏跟梅夫人是手帕交。”
    “不敢当,惠敏郡主性子和善,臣妇只是跟惠敏郡主说得上话罢了。”
    听她这般说,皇后似乎觉得有点没意思,不再说话了,只叫她喝茶。
    渔娘低头喝茶,心里想?着惠敏郡主的亲外祖母是先皇后,这位皇后是继室,听这位的意思,她好似很愿意跟惠敏郡主母女交好。
    既然主动示好,就该找本人,找她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手帕交挺没诚意的。
    渔娘也不会在中间帮着撺掇。
    两人都没话说,就静静喝茶。
    清茶喝了一盏,半刻钟后,皇上进来了。
    渔娘低着头听皇上皇后说话,不过三两句问候,皇后娘娘找了个?借口,识趣地去侧殿。
    “东西呢?”
    渔娘立刻献上西北舆图。
    皇帝展开看,这一看就看了两刻钟,只见他手里拿着尺子在舆图上量来量去,估算距离。
    皇帝十分满意地点点头:“不枉费你一番辛劳,这幅舆图画得极好。”
    “谢皇上赞赏。”
    皇帝拿着舆图就放不下?,问了几句舆图上几个?地方,就叫她走了。
    当然,皇帝也没忘了她的辛苦钱。
    皇帝的赞赏很值钱的,渔娘出宫时抬走了两箱金子,以及一箱北境的图纸。
    除此之外,皇帝还?承诺了两件事,等?她的北境图纸绘制出来,再给她一个?皇庄,她的西北游记还?可以官印。
    回到家中,孟氏看到这两箱金子张大了眼睛:“皇上挺大方的!”
    “三皇子妃也很大方!”
    孟氏想?到渔娘送给婆母的那?套珠光宝气的首饰,点点头,三皇子妃确实大方。
    贺文茂却说:“金银不是最重要的,皇上允渔娘的游记官印这才是了不得的大事。”
    朝廷官刻的书籍多以强调教化的经史?为主,都是私印无法完成的鸿篇巨制。如同前些年朝廷官印的《周史?》等?。
    渔娘既不是翰林院的官员,写?的又不是传世?经书,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够不上官印,如今皇上主动提起,背后的用意叫人深思。
    当世?还?活着的大儒,无论是退居乡野的,还?是在国?子监、太学里教书的那?群人,谁有资格叫官坊印刷他们?的笔墨啊?
    渔娘的游记若是真经由朝廷官印,传至天下?,不论渔娘是不是女子,她的名声在大晋朝文人中间都是独一份的突出。
    渔娘声名大噪指日可待!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