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福运三岁小郡主 > 第82章

第8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听这话, 皇后面色一变,将怀里的小姑娘放在地上,摸摸她的头:“诺儿去玩, 祖母去瞧瞧你皇祖父。”

    老皇帝都吐血了,沈知诺哪里还有心思去扫别人, 忙拽住皇后的手:“诺儿也去看皇爷爷。”

    崇安宫那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状况, 但不管如何,待会儿肯定有些话不好让诺儿听到的,皇后想了想, 对沈为清使了个眼色:“为清, 你带着诺儿后头过来,祖母先过去。”

    沈为清领会,伸手将胖妹妹抱起来,点头:“皇祖母您先走。”

    皇后便带着方嬷嬷还有彩娥,先行一步。

    沈知诺着急去看老皇帝是不是要死了, 也顾不上管狄归鸿,从自家二哥肩膀探出小脑袋,对着狄归鸿说:“小将军, 你不用着急,你慢慢走。”

    狄归鸿点头说好,脚步却没慢下来, 紧紧跟在沈为清身后, 一步都没落下。

    沈知诺本以为自家二哥走得快, 这才让他抱着,怎知平日没事的时候,他跑得飞快, 今天有事了,竟然还磨磨蹭蹭起来。

    沈知诺不满,伸着小圆手往皇后离去的方向一指,催促道:“二哥你快点。”

    其实沈为清也担心,也想早一点过去看看情况到底如何,但皇祖母的吩咐他只能照办,也知道自家这个小妹妹很难糊弄,便直接说:“诺儿咱们慢些去。”

    沈知诺踢蹬着小脚丫,直着急:“为什么?二哥你不担心皇祖父吗?”

    沈为清:“崇安宫现在定然一片混乱,咱们即便过去,怕是也进不去。”

    沈知诺想了想,觉得自家二哥说的有道理。

    好像自古以来,但凡皇帝病重,现场的守卫都极其森严,轻易不得进出。

    有的时候,甚至皇帝都已经死了,守在近前的人为了自身利益,还秘不发丧的。

    此等涉及到皇位传承的大事,情况没稳定下来,当然不会让他们一帮孩子随便靠近。想来刚才皇祖母没有直接抱着她过去,也是有此番考虑的。

    这么一想,沈知诺便知道着急不得了,于是也不让自家二哥再抱着,挣扎着从他怀里下地,牵起小将军。

    只是却没有和他说话,只是牵着他的手不紧不慢地往前走。

    狄归鸿偏头打量几眼小姑娘,见她小眉头皱着,他攥紧小姑娘软乎乎的小手,温声安慰:“诺儿别担心,陛下洪福齐天,定然没事的。”

    “好。”沈知诺冲小男孩点点小脑袋,在心里说:【狗狗,老皇帝都吐血了,你说他不会现在就死了吧?】

    小黑狗跟在小姑娘身边飞:【应该不会,原剧情里他是到后面被大孝子掐死的。】

    沈知诺满心忧愁:【他可不要现在就死,他要是现在死了,我那些皇叔们怕是现在就要造反,那我爹爹得多累。】

    说完也不等小黑狗回答,又接着说:【最近每次见到老皇帝,我都偷偷检查他的药瓶,他明明已经没有吃丹药了,我皇祖母还说他在吃太医开的药在调理身体呢,怎么还吐血了呢。】

    系统:【不知道,不过原剧情里他也吐了几回血的,第一回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

    沈知诺在心里叹了口气:【哎。那个死道士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上回还说找到他,扫扫他的脸来着。】

    系统:【扫他也没用,老皇帝的身体应该早就败坏了。】

    沈知诺:【也是哦。】

    孩子们走的虽然不快,可心情却都是十分焦急,各个面色严肃。

    ---

    皇后先一步到了崇安宫,进了殿门,就见承武帝面色苍白,合眼躺在床上,几名太医正围在床前为他诊治。

    殿内虽然已经收拾干净,仍旧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味。

    太子和澜真公主都在一旁候着,二人皆是一脸担心,见皇后进门,都走过来:“母后。”

    皇后看了一眼床上闭眼躺着的承武帝,低声问:“陛下如何?”

    太子答:“父皇先前晕了过去,服了药过后已经醒了过来,正在行针,太医说行针过后能好些。”

    皇后又看向澜真公主:“怎的突然吐血了?”

    澜真公主叹了口气:“我把兰贵人的事跟父皇说了,父皇听完,连声骂了几句‘毒妇’,摔了茶杯,随后一口气没缓过来,就吐了血。太医说这是急火攻心,也有先前服用那丹药的原因。”

    太子见皇后脸色不好,接着说:“不过母后别太担心,太医说了,吐了这口淤血倒也好些,日后仔细照应着,应无大碍。”

    皇后点点头,神色肃然地看向床上,就见承武帝已经睁开了眼,两人的视线在空中对上。

    承武帝伸出手:“皇后来了。”

    皇后快步走过去,攥住承武帝的手,顺手给他放回被子里,又掖了掖被子,担忧地问:“陛下,您可还好?”

    承武帝有些有气无力:“皇后放心,朕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总得收拾了那些逆子,给咱们老大铺铺路才好,免得日后老大登基有太多绊脚石。”

    老夫老妻,他知道皇后最关心什么,所以直接说了,免得皇后在这费心套他的话。

    皇帝这话一出,几位诊治的太医神色皆是一震。陛下当着他们这些外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那就是说,往后的皇位,铁定是太子的了。

    那之前那阵子那些暗地里的传闻,说什么太子要失宠了,就是空穴来风了。只是,这些话,是他们这些太医能随便听的吗?

    承武帝这话说到了皇后心坎里,心道若是如此,那是最好不过。

    皇后心里如此想,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而是嗔了承武帝一眼:“陛下你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您养好了身体才是顶顶重要的。”

    承武帝以前喜欢听皇后说这样大度的话,可如今却是不愿意听了。

    因为他知道,皇后那些话里,有太多的虚情假意。可这也不能怪皇后,都是他自己种下的因果。

    澜真公主看了一眼太子,嘴角微不可见地勾了一下。暗道太子可真是要熬出头了。

    太子不动声色,仍旧面色担忧地站在一旁。

    承武帝似是极累,说完那句话,闭上眼沉默了,皇后也没有再说话,大家都静静等着太医诊治。

    约摸过了半盏茶功夫,主治的盛太医起针,朝皇后和太子行礼:“启禀皇后娘娘,启禀太子殿下,陛下身体已无大碍。”

    皇后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色略微缓和:“有劳太医了。”

    盛太医忙躬身道:“不敢,此乃臣之本分。”

    皇后又问:“那可有什么要留心的?”

    伴君如伴虎,针对皇帝的病症,一个措辞不当,怕是脑袋就要搬家。

    盛太医打起十二分精神,好一番斟酌,这才开口:“陛下身体虽无大恙,但还是得精心修养才好,日后切忌动怒。”

    承武帝冷哼一声。有那些一心一意要害他性命的贱妇在,还有那些时刻要谋权篡位的逆子在,他怎么可能不动怒。

    这一声冷哼吓得连同盛太医在内的几名太医忙跪地请罪,皇后横了一眼承武帝,这才温声说:“你们先下去吧。”

    几名太医忙叩头谢恩,拎起药箱,退了出去。

    太子跟着出去,到了殿外,喊住盛太医,低声询问:“陛下身体究竟如何?”

    盛太医谨慎异常,又把方才在殿内说那些话重复了一遍。

    见他身为医者,竟然如此敷衍,太子面色微微一沉:“盛太医,方才陛下的话,想必你也听到了。”

    太子身形高大,沉着脸往那一站,帝王气势尽显。

    盛太医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位一向和善宽容,貌似很好说话的太子殿下,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是下一任皇帝。

    而且,这么多年,太子能在朝堂上和文武百官周旋得游刃有余,且还备受拥戴,可见手腕绝不简单。

    他可真是眼拙心盲,敢在太子面前瞎糊弄。

    这么一想,盛太医额头瞬间冒汗,忙跪地请罪:“太子殿下赎罪。”

    太子没有让他起,“陛下身体,究竟如何?”

    盛太医哪里还敢隐瞒,忙压低声音答:“回太子殿下的话,陛下身体不大好。”

    一听又是模棱两可,太子语气里带着些不悦:“孤要听准话。”

    盛太医额头的冷汗顺着鬓角滚落,连连点头应是,只是声音压得越发地低:“若陛下能静心将养,再精心照料,再活个十年八年,也不在话下。”

    说到这里,盛太医停下了,太子也不催促,静静等着,盛太医抬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这才接着说,只是开口时,声音已经接近气声:“若是有个什么大的刺激,那、那大限也就是在朝夕之间。”

    盛太医的声音很轻,也说得含含糊糊,可是太子还是听清了,也听懂了,他深深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你且下去吧。”

    盛太医如蒙大赦,磕头谢恩,从地上起身,后退两步,转身就走。

    太子看着那似乎有些落荒而逃的背影,冷声叮嘱:“方才这话,切莫再跟任何人提起。”

    盛太医转身,躬身道:“老臣谨记在心。”这等掉脑袋的话,他避之不及,哪里敢到处瞎说。

    太子点头:“去吧。”盛太医应是,再次转身,快步离去。

    太子眉心紧锁,在殿外独自站了一会儿,这才转身进殿。

    皇后和澜真公主正坐在床前,陪着承武帝说话。见太子回来,母女二人看过去,用目光询问。承武帝却是直接问出口:“如何,朕还能活多久?”

    太子笑了笑,语气故作轻松:“盛太医说,父皇定能长命百岁。”

    违心说完这句话,太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垮掉,跪到床前,正色道:“父皇,您是要听难听的真话,还是好听的假话?”

    见太子跪下,澜真公主从椅子上起身,站到了太子身旁。

    承武帝看了一眼太子,语气随意:“好听的假话你不是已经都说了,现在说说难听的真话给朕听听。”

    太子:“那好,那儿臣就直说了。”

    承武帝不耐烦挥手:“说。”

    太子下颚线绷了绷:“父皇,盛太医说,您若再像今日这般随意动怒,您的大限将近,或许就在朝夕之间。”

    说到这里,太子红了眼眶,声音哽咽:“父皇,事情再坏,也不会坏过原剧情,儿臣求您,往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您就放宽心吧。”

    承武帝一愣,有些难以置信般喃喃自语:“朕知道朕的身体已经坏了,可竟坏到这个地步了嘛。”

    太子又说:“父皇,盛太医还说了,若您静心修养,再按照太医开的方子精心调理,活上个十年八年,那也不在话下。”

    承武帝却是不信的:“都说了只说真话,你怎的还拿这些花团锦簇的假话来哄朕。”

    太子记忆里的承武帝,不管是早些年那个温和慈祥的父亲,还是近些年那个高深莫测的帝王,但永远都是精神矍铄,精力充沛的模样。

    如今见他躺在床上满面病容,老态毕现,太子心中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他膝行着往前挪了挪,抓住承武帝的手,语重心长:“爹,您就听太医的话吧。”

    承武帝望着太子,久久不语。

    在原剧情里,他都那么对待老大一家了,可老大除了那一回抱着他腿哭着控诉了一场,再没表现出任何不满,还是和以前那么孝顺。这样好的儿子,他怎么就能狠得下心将他们一家全都流放了的。

    皇后和澜真公主沉默地看着父子二人,谁都没有说话。

    皇后虽然也不想承武帝现在就死,可心中却是十分淡然。

    这么些年下来,她们两人之间的夫妻情分,早就在不知道多少次的失望和伤心中消耗殆尽。

    如今她只盼着这男人能撑一撑,多活一阵子,亲手把他纳回来的那些毒妇料理了,把他自己生下来的那些孽障都收拾了,给太子扫清障碍,届时再死才好。

    澜真公主的心里却都是五味杂陈。

    原剧情里,陛下负了母后,负了太子一家,负了她们一家,说实话,她是恨他的。

    可再恨,他也是她的亲生父亲,在她小时候,也曾是个慈父,也曾那般宠爱过她。

    陛下登基之后,仍旧那般宠着她,甚至有些纵着她。

    就连凝儿的郡主身份,也是因为她说,不想凝儿每回见了慧儿这个妹妹,还要因为身份尊卑之差,低头去向妹妹行礼,没得把好好的姐妹之情弄得生分了,就因为她这一句话,陛下就破例,封了凝儿为郡主。

    原本,她以为自己面对陛下,必定会铁石心肠。

    可当她真地亲眼看到他吐血晕厥,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她也是伤心的,难过的。

    大家都沉默着,无人说话,寝殿内的气氛压抑沉闷,让人喘不过气来。

    许久,承武帝拍拍太子的手,开了口,“好,朕听太医的,放宽心。”

    太子笑了,真心实意道:“谢谢爹。”

    承武帝伸手点了点太子,也笑了:“老大你啊,就是心太软,有的时候,也该学学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几个孽障,这样日后坐上这把椅子,才不会那么累。”

    至于学什么,承武帝没明说,可在坐三人都听明白了,这是让太子学老二他们几个的铁石心肠。

    太子却摇头:“儿子不学他们,儿子就这样。”

    承武帝看了几人一眼,抬了抬手:“朕乏了,想睡一会儿,你们都先回去吧。”

    众人应是,起身告退。

    到了外头,就见一帮孩子站在不远处,正神色焦急地往这边看,太子冲孩子们招了招手,孩子们都跑过来。

    沈知诺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咚咚咚跑在最前头,“爹爹,爹爹。”

    太子弯腰将小姑娘接住,抱起来,笑着说:“慢着些跑。”

    沈知诺点点小脑袋,指着殿内方向问:“皇爷爷好了吗?”

    太子笑着说:“你皇爷爷没事了。”

    沈知诺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在心里和系统说:【还好,还好,老皇帝还没死,不然我爹爹该多难。】

    见小女儿处处为自己着想,太子心中感动,摸了摸小姑娘的小脑袋,不知说什么好。

    不管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对局势的考量,听到承武帝没事,沈为清几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沈知诺还是想亲眼瞧瞧老皇帝到底病成什么样,于是小手往前一指:“诺儿想去看看皇爷爷。”

    太子看了一眼皇后,皇后笑着说:“去吧,陛下见了孩子们也会高兴的。”

    太子说好,把小姑娘放在地上,叮嘱二儿子:“为清,你们进去看看就走,切莫吵到你皇祖父了。”

    沈为清知道轻重,正色说好。

    孩子们朝几位长辈行礼,随后去了殿内。

    殿内一片寂静,承武帝静静躺着,身体疲惫至极,本想睡一觉歇一歇,可脑中却似翻江倒海,各种思绪纷至沓来,怎么都睡不着。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刚叹完,就听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皇爷爷?”

    他睁眼,偏头看过去,就见屏风后探出一个圆乎乎的小脑袋,头上还顶着两个小揪揪,不是诺儿又是谁。

    那粉雕玉琢的小团子,一只小手扒着屏风的边,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正好奇看着他。

    小姑娘古灵精怪的小模样可爱至极,承武帝忍俊不禁,笑着伸手,招了招:“诺儿来了,快到皇爷爷这里来。”

    就见小姑娘把小脑袋又缩了回去,朝外头喊了一句:“二哥,你们快来,皇爷爷醒着呢。”

    承武帝又笑。原来小胖姑娘是打前阵来了。

    随着话音一落,小姑娘从屏风后头走出来,手里还牵着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小男孩,两个孩子手牵手走了过来,来到床边,跪地行礼。

    “诺儿给皇爷爷请安。”

    “鸿儿给陛下请安。”

    两个小娃娃跟画上的仙童一般,着实惹人喜爱,承武帝看得心情大好,双手撑着床,坐了起来,“好,好,朕好着呢,快起来。”

    狄归鸿谢恩起身,顺手将小姑娘给扶了起来。

    后头沈为清等人也走了进来,依次上前请安问候,承武帝都笑着说好,让他们都起。

    上了年纪的人,大都喜欢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待在一起,承武帝也不例外,给孩子们赐座,并喊了康元德张罗了茶水点心送进来。

    沈为清记着自家父王的叮嘱,但见承武帝的精神尚可,心情也尚可,便没张罗走。

    沈知诺爬椅子费劲,拉着小将军走到榻边坐了,听着自家二哥,小姑姑,还有两个姐姐对老皇帝嘘寒问暖。

    她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一边在心里和系统说话:【狗狗,我看老皇帝身体还挺好的呀,一点都看不出刚刚吐过血的。】

    听着那奶声奶气的腹诽,承武帝嘴角抽了抽。

    系统:【外强中干罢了,身体底子早就不行了。】

    沈知诺双手托腮,犯起愁来:【那可怎么是好?要是哪天老皇帝突然死了,我爹爹可怎办?】

    系统:【小主人别担心,要是老皇帝驾崩,你爹爹这个太子,顺理成章坐上龙椅。】

    沈知诺却不这么想:【虽然我爹爹是储君,可我还有那么多皇叔在呢,他们都想要皇位,手上还都有兵。】

    系统:【那也是哦。】

    沈知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在心底叹了口气:【要是能让老皇帝先留下传位诏书就好了,那样的话,就算他哪天突然驾崩了,也不怕了。】

    听着一娃一桶聊着这大逆不道的话,沈为清和文安郡主对视一眼,瞬间头皮发麻。

    他们知道诺儿对皇祖父不满,也什么都敢说,可说出这样的话,却还是头一回。

    兄妹俩紧张地看向床头上靠着的承武帝,生怕他再以为这话是自家父王和母妃在东宫说的,被诺儿听了去,到这学舌。

    若是他这么以为,那可就麻烦了,大发雷霆那都是小事,搞不好要拿全家人问罪。

    华月郡主和十八公主也都紧张不已,下意识往一边挪了挪,用身体挡住了榻上坐着的小姑娘。

    狄归鸿小脸也是一肃,伸手将小胖姑娘环住,小手紧紧揽在她的肩膀上,将人护在了怀里。

    可出乎孩子们的预料,承武帝非但没有生气,竟然还扯着嘴角笑了笑。

    孩子们面面相觑。陛下这,该不会是气傻了吧?

    其实孩子们看错了,承武帝那不是笑,那不过是嘴角抽了抽而已。

    承武帝哭笑不得。他是真没想到,这个小孙女小小年纪,竟然还懂这些,竟然还知道要让他先留传位诏书给她父王。

    只可惜,诺儿是个女娃娃,不然的话,他可真想越过太子,干脆把皇位传给这小胖姑娘得了。

    他目露惋惜地望着小胖姑娘的方向,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你们且去玩吧,不必拘在这里,陪我这个老头子枯坐。”

    孩子们只当承武帝累了,也不敢多呆,起身,行礼,告退。

    沈知诺牵着小将军,跟着大家伙往门口走,走到一半,松开小将军的手,转身,蹬蹬蹬跑回去。

    跑到床边,伸出小圆手,拍拍老皇帝的胳膊,奶声奶气叮嘱:“皇爷爷,你要好好活着嗷。”

    【可千万别突然嘎了,回头害了我爹爹。】

    虽然头一回听到“嘎”这个字,但是承武帝还是领会了这个字的意思,他的嘴角再次不受控制抽了抽,啼笑皆非:“好,皇爷爷好好活着。”

    见他态度良好,沈知诺还算满意,点点小脑袋,转身走了。

    孩子们都走了,承武帝静静坐了一会儿,随即高声道:“来人。”

    康元德应声进门,躬身,恭敬道:“陛下。”

    承武帝声音虚弱,可语调却霸气豪迈:“笔墨伺候,朕要拟遗诏。”

    ---

    九溟卫的停尸房内,程远手里拿着锋利的刀片,看向一旁的九公主:“殿下退远些,我要剖尸了。”

    九公主依言照做,后退数步,掏出巾帕遮住口鼻:“好了。”

    程远下刀,划开了心和尚的肚子,边剖,边低声和妻子闲聊:“云居寺那小和尚,竟然和十一皇兄有些像的。”

    九公主震惊,连忙看了一眼门口方向,见无人进来,这才上前几步,靠在程远背上,压低声音问:“仔细说说,怎么个像法?”

    九公主说着,语气兴奋起来:“你说那小和尚,该不会是我十一皇兄的风流债吧?”

    “不应该啊,我十一皇兄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应该没哪个女子愿意跟他吧。”

    程远又划了一刀:“说像十一皇兄,其实不对,我觉得那小和尚,倒是更像你那个堂兄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