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福运三岁小郡主 > 第57章

第5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沈知诺一听这话, 迈着两条小短腿蹬蹬蹬跑过去,扑到太子妃腿上,仰着小脑袋奶声奶气问:“爹爹, 娘亲,谁要来我们家?”

    太子和太子妃一见孩子们回来, 当即笑了。

    太子妃伸手将小胖团子抱起来,亲了亲她的小脸蛋:“诺儿回来了, 玩得可开心?”

    小胖姑娘小脑袋一歪,亲昵地靠在太子妃肩膀上:“开心。”

    “娘亲,诺儿去找小姑姑玩了, 小姑姑要给诺儿做鞋子, 还要给爹爹娘亲,哥哥姐姐都做。”

    小姑姑不容易,她要在娘亲和爹爹面前多说说小姑姑的好话。

    文安郡主和妹妹同样的心思,也跟着说:“娘亲,小姑姑邀请我们去了落梅轩做客。”

    太子妃好奇几个孩子怎么突然跑到了落梅轩, 猜想或许是和阿桶有关,但也没当着诺儿的面问出来,只笑着说:“是吗, 那你们小姑姑可有心了,回头娘也邀请你们小姑姑过来东宫玩。”

    沈知诺和文安郡主都开心地笑了。

    母女三人说话的功夫,太子则看向二儿子, 用眼神询问。

    沈为清点头, 伸手指了指门口。

    太子便知道, 这是又有事发生了,当即起身,抬脚就要往外走。

    沈知诺见爹爹要走, 伸着小手够他,好奇问:“爹爹要去哪?”

    太子停住脚步,攥住女儿的小圆手捏了捏,又伸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笑着说:“诺儿乖,爹爹去考考你二哥的学问,晚些时候再来陪你。”

    沈知诺想着一天到晚正事不干,到处瞎玩的二哥,正儿八经点了点小脑袋:“爹爹多考考。”

    太子点头:“好,爹爹多考考,不会爹爹罚他。”

    沈为清指着胖妹妹,佯装生气:“诺儿你个小坏蛋,看我待会儿不打你。”

    小姑娘咯咯笑出声。

    太子带着沈为清出了正殿的门,恰好沈为晏从外头回来,父子三人便一同进了书房,将门一关,沈为清便迫不及待开口,把从阿桶那里听来的事,一一讲给父亲和兄长听。

    殿内,沈知诺想起刚才进门时候听到的话,又问了一遍:“娘亲,谁要来咱家?”

    太子妃给小姑娘脱了小鞋子,捏捏她的小脚丫:“狄将军的小儿子。”

    文安郡主纳闷:“娘,他为什么要来咱们家?”

    有些话太子妃不好跟两个孩子解释,只说:“狄将军要去北境带兵,狄小公子才五岁,年纪太小不好跟过去,他娘亲去年又生病走了,家中无人照看,狄将军便打算将狄小公子送到宫里来。”

    一听北境,文安郡主猜到大概和二皇叔有关系,便懂事地没再多问。

    沈知诺的关注点在五岁上,叹了口气:“狄小公子那么小就没了娘,如今还要和爹爹分开,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太子妃被小娃娃那老气横秋的小模样逗得忍不住笑,“那等狄小公子来了,诺儿要多多照顾他可好?”

    沈知诺认真点头:“诺儿会的。”

    说着,小姑娘又打了个哈欠,在太子妃怀里拱了拱,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了。

    太子妃见状,忙轻轻拍拍小姑娘的小胖腿:“诺儿先别睡,娘叫人端饭食来,吃了饭饭再睡。”

    沈知诺强打起精神,乖乖点点小脑袋:“诺儿先吃饭饭。”

    太子妃又问文安郡主:“慧儿呢,跟妹妹一起吃,还是晚些时候再吃?”

    文安郡主现在还不饿,摇了摇头:“娘亲我晚些时候和大家一起吃。”

    太子妃说好,喊了珊瑚进来,吩咐两句。

    珊瑚出门去了小厨房,很快提了一个食盒回来,端出一碗鲜虾小馄饨,一碗胡萝卜羊肉羹,一碟素炒小白菜,摆在榻上的小桌上。

    沈知诺一见又是她永远都吃不够的鲜虾小馄饨,眼睛弯了起来,从太子妃怀里爬起来,走到桌边跪着坐,伸出两只小圆手:“诺儿自己吃,娘亲给诺儿擦手。”

    “好,给我们诺儿擦手手。”太子妃笑着说,接过珊瑚递过来的湿帕子,仔仔细细给小胖姑娘擦了手,随后又在那满是肉窝窝的小手上亲了亲:“好了。”

    小胖姑娘被亲得咯咯笑,伸手拿起勺子,舀了一个小馄饨吃起来。

    肉馅香嫩,味道鲜美,小姑娘吃得眯起了眼睛,含糊着说:“好吃。”

    文安郡主双手托腮看着妹妹吃,看着看着,忍不住跟着吸溜起口水。

    太子妃伸手揉了揉大女儿的头,笑着打趣:“慧儿这是饿的,还是馋的呢。”

    文安郡主笑着指了指小胖姑娘:“娘,是诺儿吃得太香了。”

    太子妃也忍不住笑。是啊,诺儿在吃东西一事上,从小就不用她操心,要不怎么能长得这么好。

    沈知诺在娘亲和姐姐的注视下吭哧吭哧埋头干饭,很快就将那小碗鲜虾小馄饨吃完,随后又舀了两块炖得软烂的羊肉吃了,又喝了几勺汤,这才放下勺子,一屁股坐在榻上,抱着圆滚滚的小肚子,心满意足笑了:“诺儿吃饱了。”

    文安郡主见妹妹又没动青菜,拿起筷子夹起一根小白菜,用小碟子接着,喂到小姑娘嘴边:“诺儿吃菜菜。”

    相对于青菜,沈知诺更爱吃肉,但姐姐喂到嘴边了,她也很给面子,接连吃了几根。当然,也是因为她还在长身体,营养均衡也很重要。

    喂完青菜,文安郡主拿了帕子给小姑娘擦了嘴,又换了个帕子给小姑娘擦手。

    吃饱喝足,沈知诺越发困了,坐在榻上,小脑袋瓜一点一点,眼看要倒下去。

    太子妃笑着抱起小姑娘,轻手轻脚进了里间,抱着小姑娘一起躺到床上,轻轻拍着她。

    沈知诺窝在自家娘亲香香软软的怀里,笑出一口小白牙,满是困意的小奶音甜甜糯糯:“娘亲,诺儿喜欢你。”

    太子妃在女儿肉嘟嘟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娘亲也喜欢诺儿。”

    小姑娘嘿嘿笑,又往太子妃怀里拱了拱。很快,倦意汹涌袭来,困得睁不开眼,合眼之前,还不忘在心里和系统说:【狗狗,明天见哦。】

    早就休眠的小黑狗又蹦跶出来,【明天见,小主人。】

    太子妃轻轻拍着小姑娘,没一会儿,小姑娘就发出了细小的呼噜声,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太子妃又陪了一会儿,这才轻轻把小姑娘放到枕头上,盖好小被子,轻手轻脚下地,到了明间,让珊瑚进去守着小郡主,随后牵着文安郡主出门去了书房。

    到了书房时,沈为清已经基本讲完,见母亲过来,又从头讲了一遍,包括十八公主和静贵人,康妃和琬贵妃,一件事没落下,全都讲了。

    太子妃听完,感慨十八公主的不容易,“当年毁堤一事,是姚镰之错,不关静贵人和十八的事,她们母女俩这样还账,也不知要还到什么时候去。”

    文安郡主也是个心软的小姑娘,闻言跟着说:“娘亲,我小姑姑浑身上下一件值钱的首饰都没有,就只有头上那根木簪子,要不,我把我的私房钱给小姑姑一些?”

    太子妃将大女儿揽进怀里:“没用的,你皇祖母见你小姑姑过得清苦,时不时地赏赐一些东西,可她把能卖的都卖了,换了银两,全送去了那三个县。”

    沈为清叹气:“那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沈为晏:“如果这样做,能让小姑姑和静贵人心安,那就让她们做吧。”

    太子点头:“晏儿说的对,这是她们母女俩的事,身为外人,我们不要过多干涉,只要她们能求个心安,清苦一点又何妨。”

    说罢,起身,看向太子妃:“陪我去一趟母后那里。”

    太子妃说好,吩咐几个孩子留在家中看好诺儿,跟着太子走了。

    ---

    方嬷嬷带人把琬贵妃押回柔福宫,康妃没用人押,自己默默跟在后头走了一路。

    到了柔福宫,方嬷嬷高声吩咐:“琬贵妃触犯宫规,皇后娘娘下令将她关起来,待查清楚,再行发落。任何人不得靠近正殿,违者重罚不饶。”

    凤仪宫的宫人应是,将琬贵妃推进正殿,随后拿了锁就要去锁门。

    康妃见状,忙一步冲了进去。

    先前皇后同康妃说的话,方嬷嬷一字不落听到了,见状也不阻拦,吩咐宫女将门落锁。

    柔福宫众人见自家主子嘴里塞着鞋被扭送回来,此刻还被关了起来,皆是面露恐惧。

    见那两个跟着琬贵妃出去的宫女也被押了回来,众人都看过去,用眼神询问。

    两名宫女摇了摇头。当时在凤仪宫,她们只在殿外候着,并没有跟进去,所以并不知道殿内发生何事。

    唯独琬贵妃身边的一个老嬷嬷壮着胆子上前,“老姐姐,敢问我们娘娘犯了什么错?”

    方嬷嬷上下打量她一眼,冷笑了一下:“我劝你还是不要问的好,免得说出来,让你们家娘娘丢尽颜面。”

    那嬷嬷被方嬷嬷噎得面色难看,可却也不敢再问,只是焦急地看向正殿,想着待会儿人走了,她再过去打探消息,当然,还得赶紧给十二皇子送信。

    方嬷嬷看出她的打算,绷起脸:“柔福宫所有人都到偏殿去,皇后娘娘旨意下来之前,任何人不许随意走动,更不许往外传递消息。”

    那嬷嬷不满地看了一眼方嬷嬷,随后低下头去。其他宫人神色各异,没人违抗命令,都默默进了偏殿。

    方嬷嬷等所有人都进去,便命人锁上门,留下人在外把守,这才又带人匆匆赶去康妃宫里,去拿那个曾威胁她的窦嬷嬷。

    ---

    琬贵妃被宫人扭着胳膊推搡进殿,脚下绊在门槛上,跌倒在地。

    双手得了自由,她也顾不得往起爬,直接将塞在嘴里的鞋子拔掉,撇出去好远,随后俯在地上干呕不停,呕得额头青筋直冒,面颊涨红。

    好一阵子才呕完,她抬起袖子擦了擦嘴,坐起身来。

    结果一转身,才惊觉身后还站着个人,仰头去看,正正和康妃那双杀气腾腾的眼睛对上,吓得她尖叫一声,蹭蹭往后退,神情戒备:“你什么时候跟进来的,你想干什么?”

    康妃甩开手里已经扭得不成样子的面纱,猛地扑了过去,将琬贵妃死死按在地上,发了疯一样对着她的脸一巴掌一巴掌狠狠抽过去。

    “我让你害我儿。”

    “我让你欺瞒我。”

    “我让你戏耍我。”

    琬贵妃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两只手护在脸前,哀声求饶:“康妹妹,你儿子不是我杀的。”

    “我、只是不敢告诉你而已。”

    “我已经帮你杀了那婆子了,帮你报仇了,你快住手。”

    一想被仇人欺瞒戏耍了那么多年,康妃心底积攒了多年的怨气在此刻悉数爆发,一巴掌比一巴掌扇得重。

    琬贵妃本就起了大片疹子的脸此刻越发高高肿起,整张脸火辣辣地疼。

    见求饶无效,她心生恐惧,惊声尖叫。

    “救命啊!”

    “快来人,康妃杀人了。”

    一听“杀人”二字,康妃像是被提醒了一般,回手从头上拔下一根闪着寒光的簪子,猛地举手,朝着琬贵妃露出的脖颈上狠狠扎下去。

    琬贵妃情急之下猛地往旁边一闪,虽避开了要害,却仍旧没有闪开,力道十足的一簪子还是扎在了她脖子上,伤口瞬间汩汩流血。

    求生本能,琬贵妃猛地掀开康妃,咬牙忍疼,从脖子上拔下簪子,双手握着,高高举起,用尽全力扎在尚未来得及起身的康妃心口。

    康妃闷哼一声,痛得面部扭曲,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心口她特意叫人做的那枚簪子,忽地笑了:“放心,那簪子上抹了毒,你也、跑不了。”

    琬贵妃面色苍白,捂着脖子,连滚带爬地跑到里间,来到一个柜子前,猛地拉开柜门,哆嗦着手从里面翻出一个瓷瓶,倒出两枚黑色药丸吃了,随后又拿出一包药粉洒在脖子上。

    捂着脖子缓了一瞬,从地上爬起来,踉踉跄跄跑到门口,扑在门上,用力拍门,声音惊恐万状:“来人,死人了。”

    ---

    凤仪宫。

    太子和太子妃匆匆赶到之后,皇后差人把承武帝请了来。

    承武帝一进门就四下看,没见到小胖团子,有些失望:“诺儿呢?”

    皇后起身请安,随后道:“孩子们回东宫去了。”

    太子和太子妃也给承武帝请安。

    承武帝叫几人起,随后坐到桌边椅子上,端起一杯茶来喝,喝了两口问皇后:“朕听说你这宫里闹哄哄的,发生何事?”

    皇后便把康妃和琬贵妃的事说了,承武帝气得砸掉手里的茶盏:“毒妇。”

    皇后不动声色看着承武帝:“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她们?”

    承武帝声音阴森:“都该杀。”

    皇后听出承武帝话说了半截,便静静坐着。

    果然,过了一会儿,承武帝又开口:“康妃那里,要打要杀,皇后只管发落。”

    “至于琬贵妃,请皇后容她几日,朕想等老六那个逆子回京再做处置。”

    皇后:“陛下,来不及了。臣妾叫人把她们二人关在一处了。”

    承武帝一想琬贵妃对康妃做的那些事,便知皇后用意,叹了口气:“无妨,且看她们的造化吧。”

    随后,二人不再说话。太子和太子妃对视一眼,也都沉默。

    不多时,方嬷嬷匆匆来报:“启禀陛下,启禀娘娘,康妃和琬贵妃起了争执,发生打斗。”

    说到这里,方嬷嬷停了下来,有些忐忑地看了一眼承武帝。

    虽说那琬贵妃私通罪不可恕,康妃谋害娘娘罪不容诛,可娘娘下令将那两人关在一起,现在一死一伤,不知陛下会如何说。毕竟,那两人也都是曾被陛下宠爱过一阵子的。

    皇后看出方嬷嬷的心思:“但说无妨。”

    方嬷嬷这才有了底气,接着说:“康妃死了。”

    皇后有些意外:“怎么死的?”她本以为康妃恨成那个样子,一定会借此机会报了仇的,没想竟死了。

    方嬷嬷:“被一枚极其锋利的簪子扎在心口刺死的。”

    皇后又问:“琬贵妃如何?”

    方嬷嬷:“琬贵妃脖子上被刺伤,也险些丧命,但她自己处理了伤口,暂时没死,只是情况看起来也不大好。那边一报给奴婢,奴婢就赶紧来跟娘娘讨主意,看可要找太医去救一救?”

    皇后看向承武帝:“陛下以为如何?”太子和太子妃也都看着承武帝。

    承武帝想了想,吩咐:“让太医去瞧瞧吧,能救的话,尽力救。”

    方嬷嬷看向皇后,皇后点头,方嬷嬷这才应是,脚步匆匆退了出去,吩咐一个腿脚快的小太监去找太医救人。

    承武帝看向皇后,解释道:“一下死了两个宫妃,事情闹得有些大。康妃也就罢了。但老十二在京城,时不时地要进宫来给琬贵妃请安,若她死了,瞒不住老十二,回头再传到老六那去,我怕他就地反了。”

    “再者说,诺儿和阿桶今日刚说过两人的事,若两人一起死了,我也怕诺儿起疑心。”

    皇后对此没有异议:“陛下思虑周全。”

    承武帝重重叹了口气,伸手按着眉心:“都是朕造下的孽,若知今日,朕当初真不该为了什么子嗣繁茂,纳那么多女人。”

    皇后听都懒得听,翻了个白眼,起身走向偏厅:“银蝶,传膳。”

    太子和太子妃见状,起身告退,回了东宫。

    ---

    翌日一早,澜真公主带着华月郡主进宫来了。

    母女二人先去凤仪宫给皇后请安,随后澜真公主留下来陪皇后说话,华月郡主则跑去了东宫。

    见华月郡主来了,文安郡主很是高兴,亲昵地拉着她的手:“阿姐。”

    华月郡主先看了看屋内:“诺儿呢?”

    文安郡主:“诺儿还在睡着,怕是要一阵子才能醒。阿姐你昨儿怎么没来?”

    华月郡主:“我昨儿把阿婉接到我家里去了,陪了她一天。”

    文安郡主还挺关心薛婉那小姑娘的,便问:“阿婉可还好?”

    华月郡主点头:“挺好的,反正我跟阿婉说,往后她就住在我家了,阿婉很高兴。”

    文安郡主:“那就好。那阿姐今日进宫来,留她一人在家?”

    华月郡主:“阿婉听不见阿桶和诺儿说话,我就没带她。再说她本也胆小,害怕进宫,宁肯自己待在家里。”

    文安郡主:“那她在家做些什么?”

    华月郡主扑哧一声笑了,笑容俏皮:“之前我娘不是给我请了好些个夫子嘛,琴棋书画什么都有,可我都不爱学,一上课我就头疼。”

    “这下好了,我让他们全都去给阿婉上课去,阿婉一天到晚可有的忙了,临走前,我还跟她说,让她好好学,我回去要检查她的学业,她可紧张了。”

    文安郡主听得目瞪口呆:“还能这样?”

    华月郡主得意地扬起下巴:“怎么样,你阿姐我聪明吧?”

    文安郡主笑着点头:“聪明。”

    华月郡主得意过后,拉着文安郡主,语气带着些许兴奋,小声问:“那你快说说,昨天宫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文安郡主回头看了一眼内室,见里头没有动静,这才凑到华月郡主身边,小声把昨天的事都说了。

    听到十八公主的事,华月郡主感叹连连:“以前我只知道我娘会时不时让人给小姑姑送些东西,但我没想到她竟这样艰难的,往后咱们对小姑姑好些吧。”

    文安郡主点头:“是啊,小姑姑也才比我们大几岁呢。”

    姐妹俩感叹完,文安郡主又接着把十二公主和十一公主以及十三公主的事都说了。

    随后又把康妃和琬贵妃的事也说了。

    华月郡主听到琬贵妃和康妃就是陷害外祖母的凶手之一,气得摩拳擦掌:“我可真想过去揍人。”

    文安郡主拉住她:“阿姐不用动手了,康妃已经死了,琬贵妃也重伤,听说躺在床上动弹不了,好像也活不了多久了。”

    华月郡主一向嫉恶如仇,闻言一拍桌子,解气道:“活该。”

    小姑娘气性上来,一时忘了里间还睡着个妹妹,那巴掌拍下去,动静有点大。

    “不好,怕是吵到了诺儿。”文安郡主从榻上起身就往里间跑。

    “哎呀,我给忘了。”华月郡主也跟着往里跑。

    两个小姑娘跑到里间,就见小胖团子当真醒了,正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睁着一双黑黝黝的大眼睛,茫然四顾。

    华月郡主歉疚地跑过去,将小胖姑娘抱起来:“诺儿对不起,阿姐吵到你了。”

    三岁的小娃娃,每天早上醒来都要发一会儿懵,小姑娘小脑袋一歪,趴在华月郡主肩膀上,目光呆滞地看向前方。

    文安郡主摸摸妹妹的小手,又摸摸她的小脸,笑着说:“诺儿,可还要再睡一会儿?”

    沈知诺点点小脑袋,又摇摇小脑袋:“诺儿不睡了。”

    文安郡主便笑着说:“那咱们穿了衣裳去吃饭饭可好?”

    沈知诺点点小脑袋:“好,诺儿吃饭。”

    吃了饭,她还得带着狗狗去干活呢。

    文安郡主拿来衣裳,和华月郡主一起给妹妹穿戴整齐,随后两个小姑娘又把小团子抱到梳妆台前,给她梳头发。

    文安郡主一边用梳子把小团子那一头乱发梳顺,一边说:“诺儿,娘亲早上说,今天狄将军会带着狄小公子进宫来,往后咱们家就多了个人呢。”

    话音未落,就听太子妃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慧儿,诺儿,家里来客人了。”

    一听这话,沈知诺也顾不上头上才绑好一个小揪揪,一下从椅子上蹦下来,蹬蹬蹬就跑了出去。

    到了明间,就见娘亲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

    小男孩穿着一身白色锦袍,腰间配了一把小小的宝剑,看着像个小将军。

    还有,他长得好漂亮呀。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