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福运三岁小郡主 > 第48章

第4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一皇子盯着自家大哥看了两眼, 偏头看向窗外。

    太子态度平和,语气诚恳,任谁来看, 他所说所做,都是心中所想。

    可承武帝又怎会察觉不出大儿子心中的怨气和委屈, 他起身,走到太子面前, 伸手去扶他:“老大啊,你可是在生父皇的气?”

    太子咚地一声又磕了一头,就势躲开承武帝的手:“儿臣不敢。”

    承武帝的手一顿。这个老大, 竟然还跟他耍起小脾气来了, 那别扭样和诺儿那小胖姑娘简直如出一辙。

    不过他没有生气,反倒还挺高兴。跟他耍脾气好啊,耍脾气才是拿他当爹嘛。

    这个老大一向成熟稳重,自小到大,从来没在他面前这样过, 尤其是自打当上太子之后,越来越小心谨慎,处处表现得堪称完美, 在他面前活得像个假人似的,如今这样,倒是多了许多鲜活气。

    他伸手再去扶:“你起来, 咱们爷俩好好说说话。”

    可太子却不起, 跪着往后退了两步:“儿子想把太子之位让出来, 恳请陛下恩准。”

    承武帝看着执拗地跪在地上的太子,有些头疼。

    可也知道,这是自己造下的孽, 得自己善后。

    站在太子角度想想,他本忠君爱父,绝无二心,可却反遭无情贬褫,全家流放,阖家惨死路上,这样的遭遇,搁谁身上,谁都轻易过不去。

    承武帝也是个勇于承认错误之人,他略一沉思,往后退了一步,拱手朝着太子深深一揖:“老大,为父做错了,对不住你们一家,为父在这里给你赔罪了。”

    此话一出,跟个冰雕一样呆呆看着窗外的十一皇子转过头来,目露震惊。

    太子以为自己听错了,猛地抬起头来,见承武帝当真对他拱手弯腰,他浑身一震,一脸地难以置信。

    这么多天,他一想到母后,妻子,自家四个乖巧孝顺的孩子,长姐驸马阿颂阿凝,还有十一弟,以及那么多无辜的人,全都受他这个太子牵连而惨死,他这心里就憋着一股气。

    自责、愧疚,愤怒、怨恨、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异常复杂,堵得他心口发疼。

    夜深人静妻儿都睡着时,那些惨烈画面一一在他脑中闪过,他恨不得拿把刀,冲出去杀、杀、杀……

    他不止一次想过,等哪天陛下知情之后,他定要狠狠向陛下控诉一番,然后跟陛下说,这破太子他不干了。

    当然,这只是气头上的想法。自古以来,翻遍史书,下马太子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

    更何况他那群野心昭昭的兄弟们虎视眈眈盯着他,一旦他从储君之位上下来,那必定被撕得渣都不剩。

    他不是那等冲动之人,不会为了一时义愤,就将妻儿和亲人置于危险境地。

    再者说,他做了整整十八年的太子,从大宣立国就在做了,这么多年,他兢兢业业,从不懈怠,更未行差踏错,大宣如今这番太平繁荣的局面,就算没有他的功劳,那也有他的苦劳,他凭什么为他人做嫁衣。

    但是他也想好了,该说的气话还是要说的,该表达的愤怒也是要表达的,不然陛下还以为他是个怎么捏都没脾气的软柿子。

    哪怕不为他自己,但为了他的妻儿,母亲,弟弟,阿姐,阿弟,他也要跟陛下闹一闹。

    以前他觉得陛下处理政务,常年辛劳,着实不易,便处处体谅陛下,可换来的是什么?

    他不管了,从今往后,他不会再做那个处处让陛下省心的太子了,他要做那个会哭的娃儿。

    这场闹,他在心里酝酿了多时,也设想过,陛下会怎么回答他,猜到陛下大概率会随便扯个说辞,敷衍他几句,就将他打发了。

    毕竟,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可他万万没想到,陛下会向他认错,会给他赔罪,还对他鞠躬作揖,且是如此诚恳的态度。

    一瞬间,太子心中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了委屈。

    三十八岁的高大男人,突然情绪崩溃,哭着抱住皇帝大腿,哭得像个几岁的孩子:“爹啊,你为什么要那么狠心哪!”

    “为晏那么上进,为清那么孝顺,慧儿那么乖巧,还有诺儿,她那么招人疼,她还那么小,跑都跑不稳,孩子们都那么喜欢你这个祖父,你说说你怎么就狠得下心呐。”

    当年打仗的时候,遇到敌兵偷袭大营,他一个不留神中了敌人的箭,是陛下用身体护着他逃命的,他让陛下别管他,先走。可陛下让他闭嘴,说天底下哪有老子把儿子丢下,自己逃命的道理。

    陛下对他,曾经也是那么在乎,那么疼爱的呀。

    还有他小时候,陛下对他虽然不像对阿姐那样宠溺,可对他一向寄予厚望,亲自教他武艺,教他骑射,后来起兵打天下,也处处放手让他历练。

    天下大定,陛下登基,他一刻都没有犹豫过,登基大典第二个月,就册封他为太子。

    他们也曾父慈子孝,可后来,怎么就变成那样了呢。

    太子越想越难过,一口一个爹,哭得悲伤难抑。

    承武帝也忍不住老泪纵横,蹲下去将大儿子抱进怀里,拍着他的背:“爹错了,是爹错了,老大,你别哭,哭得你爹心难受。”

    十一皇子自打记事起,就跟在大哥屁股后边跑。他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见大哥在他面前哭过,更遑论哭得这么悲伤。

    他那一直冷如冰霜的脸现出几分动容,跪到太子身后,伸手拍着太子肩膀,“大哥别难过,有十一在,绝不会让那些事发生。”

    他这话是对太子说的,可泛着冷意的目光却是对着承武帝,声音里毫无温度:“若是谁敢伤害你们分毫,十一必将和他不死不休。”

    承武帝抱着大儿子的头,哭得两眼昏花,听到这话,抬眼去看老十一,竟然从棺材脸儿子的眼中看到了凌厉的杀意,不禁脸色一僵。

    果然,在十一心里,他这个爹,是比不上他大哥的。

    可这缺心眼的孩子,他怎么就不知道委婉一点儿,就这么暴露了心中真实想法,也不怕伤了他的心?

    他再怎么不对,也是他的爹啊。难道这小兔崽子为了护着他大哥,还真想把他这个爹杀了不成?

    承武帝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还有些吃醋,真想照那臭小子脑袋上狠狠拍一巴掌。

    可想到阿桶说的老十一的下场,心里又升起愧疚,算了,父慈子孝,父不慈,还谈何子孝。

    承武帝伸出一条胳膊,一把将十一皇子揽到怀里,重重拍了两下他的后背:“十一啊,爹也对不住你,你就原谅爹可好?”

    十一皇子从来没和自家老爹这么亲近过,身体僵硬,本能伸出胳膊,想将他一把掀开,可手到中途被理智喊停,胳膊就那么顿在空中,任由皇帝抱着。

    等了片刻,他把胳膊搭在了自家大哥肩上,搂紧了大哥。

    父子三人抱头痛哭,当然,哭的只有承武帝和太子,十一皇子虽然觉得眼睛酸涩,也用力挤了挤眼睛,却是一滴泪也没挤出来,没办法,从小到大,他好像没怎么哭过,无他,天生不会哭罢了。

    太子哭声最大,车轱辘话翻来覆去一直重复:“爹啊,你怎么就那么狠心呐,我的诺儿她还那么小啊,我的慧儿她那么乖巧啊……”

    承武帝老泪横流,一个劲儿道歉:“老大啊,是爹不好,爹错了,爹给你道歉啊,要不爹给你磕一个吧……”

    太子:“爹啊,您这是折儿子的寿啊,爹您不想儿子活啊,你咋就那么狠心呐……”

    承武帝:“儿啊,爹失言,爹错了……”

    十一皇子:“……”

    方才,他人生头一回,为了哭不出来而感到难受,可听着他爹和他哥在他耳边你哭一句他嚎一嗓子,他突然觉得,他这眼泪也不是非流不可。

    还有陛下,哭就哭,能不能不要一下一下重重拍他。还有大哥,哭得声音要不要这么大。

    他觉得耳朵要聋了,胳膊也要被拍散架了,可真想起身躲开。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动,就那么跪在大哥身旁,陪着他。不管大哥是真哭,还是演戏,他都陪着他。

    守在殿门外的康元德跟在承武帝身边风风雨雨几十年,早就练就了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深沉城府。

    可听着殿内皇上和太子冷不丁爆发出来的哭嚎声,他心中惊骇,差点儿跌坐在地上,踉跄两下扶着廊柱站稳,急忙挥手,把瞠目结舌的小太监们全都打发得远远的。

    心中却犯起了嘀咕,这两日,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们,到底是怎么了?

    殿内,父子俩抱在一起,对着哭了好一阵子,终于平静下来。

    太子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给承武帝磕了个头:“父皇,儿臣御前失仪,请您恕罪。”

    承武帝也抬袖拭泪:“行了,就咱们爷仨,说什么失仪不失仪的,再说了,你爹这不也失态了,咱谁也不笑话谁,都起来说话。来,扶爹一把。”

    太子和十一皇子一起用力,把承武帝扶了起来,扶到椅子上坐了。

    承武帝指着椅子:“你们也坐。”

    兄弟二人应是,太子先坐,十一皇子挨着他坐了。

    承武帝:“老大啊,你能原谅爹吗?”

    太子忙起身弯腰拱手:“父皇说的这是哪里话,儿臣的命都是父皇您给的,当年在战场上,儿臣也是您救回的,您在儿臣心中,比儿臣自己的命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儿臣怎么会怪您。”

    承武帝点点头:“好。”

    随即看向十一皇子:“十一你呢,你可还怪父皇?”

    十一皇子摇了下头:“没什么可怪的,阿桶说了,您那时是吃多了丹药,昏了头了。”

    这话听着虽然有些噎人,但承武帝知道,这个儿子一向不会藏着掖着,他说不怪,那就是真不怪了。

    但他毫不怀疑,要是哪天他再次昏聩,要对老大不利时,这个老十一定会对他拔刀相向。

    真到那时,那也是他应得。

    至于老大嘛,都是男人,也不能沉溺于情绪,把话说开,别管内心到底过没过去,但是在面子上,这事就算翻篇了,父子俩之间的嫌隙,只能日后慢慢修复了。

    承武帝喊了康元德送了热水进来,父子三人洗手净面整理仪容,随后端起茶杯喝了一盏茶,这才说起正事来。

    当然,主要是承武帝和太子两个商量,十一皇子坐一旁听。

    太子心中仍旧对承武帝的多疑之心心存顾虑,可这种关系到江山稳固和全家性命的大事,他还是把心中想法如实说了:“父皇,以儿臣之见,还是得把在外就藩的王爷们一一召回,调查清楚为好。”

    承武帝点头:“太子说得对,是得把那群狼崽子们召回京城。”

    太子:“那父皇看,是叫哪一个先回,哪一个后回,儿臣好拟个章程出来。”

    承武帝摆了下手:“不必那么麻烦,这回不同与以往,干脆叫让他们一起滚回来。”

    太子一愣,神色严肃:“父皇,那京防一事?”

    承武帝:“无妨,朕自有主张。”

    见承武帝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太子只得按下心中担忧,点头说好。

    太子又问:“父皇,昨日在永和殿,各位娘娘们都知道了阿桶一事,您说会不会有人给几位藩王暗中送信,回头他们再拒绝回京?”

    承武帝:“这一点你和朕想到一块去了,不光是后宫的妃子,还有老十二他们几个在京的,朕昨晚就已经叫梁泉差人盯着了,但凡有谁胆敢通风报信,严惩不贷。”

    提到暗卫梁泉,太子放下心来:“那就好。”

    说起梁泉,承武帝想起一件事来,“老大,你娘跟我说,只有咱们自家人能听到阿桶说话对吧?”

    太子点头:“到眼下是这样的,儿子和太子妃试过多人,不管是宫女嬷嬷还是太监,全都听不到。”

    “对了,那日老十四家里出事,他还把几个孩子接到魏家去待了半日,魏夫人,还有魏家几个孩子都听不见。”

    承武帝又问:“那魏宗呢?”

    “魏大人?”太子回想一番,摇了摇头:“孩子们去魏家的时候,魏大人还在当值,不曾在家,没见着,但想必也是听不见的。”

    承武帝点了点头:“听不到,那就好。”

    承武帝沉默一会儿,往太子这边倾了倾身:“老大啊,爹和你商量个事儿。”

    察觉到皇帝平静的外表下那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激动,太子目光警惕地往后靠了靠:“父皇请说。”

    承武帝搓了下掌心:“改天咱们爷俩带着诺儿去上一回朝,让阿桶扫扫那些老东西的脸,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实他是想知道,那些官员里头有没有和那群狼崽子勾结的,但无凭无据,这种话他一个帝王不能随便说出口。

    太子脸色一沉,当即言辞拒绝:“父皇,这不行,诺儿那么小一个孩子,带她上朝算怎么回事,文武百官们会弹劾儿臣教女无方,也会说诺儿不成体统。”

    承武帝脸色一绷,一拍桌子,“朕看谁敢,我罢了他的官。”

    太子有些无奈:“父皇,咱不能这样,若您疑心哪个臣子暗中有不轨之举,咱让人去查就是了,咱不能总指着诺儿替咱们办事。”

    承武帝缓和语气,“老大,你那户部不是一直缺银子嘛,上回你还跟朕诉苦来着,说这也没钱,那也没钱,都快穷死你了。要是咱带着诺儿在朝会上走一圈,说不定咱就知道谁贪污受贿了呢,到时候一抄家,银子这不就有了嘛。”

    太子摇头,委婉拒绝:“父皇,早朝那么早,诺儿那时候还在睡呢,根本就起不来。”

    承武帝:“朕可以把那日早朝的时辰往后挪挪,太子,这往后可都是你的江山,既然诺儿有这本事,咱就让诺儿偶尔露个面,帮咱整治整治,一天,就一天。”

    太子坚决摇头,寸步不让:“不行,儿臣不答应。”

    要是诺儿和阿桶的事传到大臣们耳朵里,回头再传播开去,难保会有哪个狗胆包天的贼子想对诺儿不利。不行,坚决不能让诺儿出现在朝堂之上。

    自家大哥一再拒绝,陛下却一直死缠烂打,一直沉默的十一皇子幽幽开口:“陛下,您不会是想听百官家的八卦,看大臣们的热闹吧,那儿臣带着您去各位大人家的房顶上趴几个晚上,岂不什么都知道了,还用的着什么阿桶。”

    承武帝被这话刺得心头一梗,横眉冷对:“混账东西,不管对错,什么事你都向着你大哥。”

    太子忍笑,伸手拍拍自家弟弟的胳膊,低声斥道:“放肆,怎么跟父皇说话呢。”

    十一皇子面无表情把脸转向一旁,继续看着窗外。

    经过十一皇子这么一打岔,太子突然意识到,陛下当真和以前不一样了,他想了想,觉得自己也不能就这么拂了老父亲的面子,便笑了笑说:“父皇,诺儿上朝的事,咱们往后再议,儿臣以为,眼下还是先把藩王们的事解决了。”

    承武帝一想也是,遂点头:“也好。”

    既然决定召藩王同时入京,那后续还有相当多的准备工作要做,承武帝拍拍太子的肩膀,“这阵子你代朕上朝。”

    太子面露惊讶:“父皇,为何?”

    承武帝:“朕老了,这些年服食那些丹药,身体也垮了,你帮朕多分担一些,朕也想歇一歇。”

    昨晚上他在凤仪宫,躺在老妻身边辗转反侧,把自己这大半辈子,还有阿桶说过的原本会发生的那些事,全都仔仔细细在脑中过了一遍。

    最后突然领悟,皇权什么的,不过是过眼云烟,人一死,什么都烟消云散。

    还不如趁着现在还能走能动,把权力让给年轻人,自己也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太子仔细打量承武帝,就见他面容疲惫,蹙眉关切地问:“父皇,您可还好?可要传太医来瞧瞧?”

    承武帝:“无妨,朕心里有数。”

    原本那丹药,他每日早晚要各服一颗,可昨儿宫宴过后,他便没再吃了,今早也没吃,此刻只觉胸闷气短,身心疲惫。

    他知道,这正是如阿桶所说那般,是之前长期服用丹药产生的依赖,上瘾了,他得戒掉,而且他也一定会戒掉。

    说起承武帝身体一事,太子起身,跪在承武帝面前:“爹,即便您不愿意听,可儿子还是要说,那丹药,您还是别再吃了,儿子不想、不想早早就没了爹。”

    虽然父亲未来原本会做的一些事十分可恨,让人心寒,可这个父亲也是那个生他,养他,栽培他,曾经很疼爱他的父亲。

    如果父亲肯好好的,不要犯糊涂,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真心希望父亲长命百岁。

    说到这,太子的眼眶再次红了,声音哽咽着说不下去。

    承武帝感受到大儿子的一片孝心,也湿了眼眶,伸手抓着太子胳膊,将他扯起来:“行了,朕知道了,往后不吃了,再也不吃了。还有你,说话就说话,别动不动就跪。”

    见大哥又哭了,十一皇子冷幽幽道:“陛下,您若再想吃,儿臣出了尚书房就去砍了那道士。”

    看着这个冷冰冰的儿子,承武帝啼笑皆非:“朕正想着把那些道士交给你处置,你爱怎么砍就怎么砍。”

    “儿臣领命。”十一皇子起身行礼,转身就往外走。

    太子喊住他:“十一,你先别急着砍,先查查看这些道士背后,还有没有别的事。”

    城外既然能有个了心和尚,那说不定,这个给陛下献丹的道士,也不是简简单单为了骗取钱财和名声那么简单的。

    十一皇子领会太子的意思,点头:“大哥放心,臣弟明白。”随即出门走了。

    承武帝又说回方才的话题:“老大,这么多年,你的勤恳和能干,父皇都看在眼里,父皇觉得你将来一定会是个好皇帝,没什么不放心的。”

    “这江山早晚要交到你手上,早一点晚一点都不打紧,从明儿起,你就代朕理政吧,朕也好趁着这功夫,好好让太医调理一下身体。”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太子也无法再拒绝,跪地叩首:“儿臣叩谢父皇隆恩。”

    承武帝让他起来,随后又说:“你只管好好做你的太子,带着百官打理朝堂上的事,等朕歇上一阵子,那群狼崽子也就差不多要回来了,朕亲自来收拾他们,绝不给你留隐患。”

    太子眼眶湿润:“父皇,儿臣不知该说什么好。”

    承武帝也有些动容:“你好好的,朕也好好的,咱们一家都好好的。”

    父子俩掏心掏肺掏心窝子,正彼此感动,就听门口康元德高声通禀:“陛下,小郡王来了。”

    “哎呦,我的小主子,您等等,陛下和太子殿下正说事呢……”

    话音未落,就见沈为清冲了进来,少年跑进来,一个滑跪跪到承武帝和太子面前,磕了个头,随即两眼放光说道:“皇祖父恕罪,但是孙儿有要事禀报。”

    承武帝早就习惯这个孙子冒冒失失地德行,哼了一声:“你还有要事呢?说来听听吧。”

    沈为清一脸兴奋,一双好看的眼睛里闪着熊熊八卦之火:“我两位皇姑姑在御花园打起来了,头发都扯散了。”

    承武帝蹙眉:“你说清楚,谁和谁打起来了?”

    沈为清:“是我十一姑姑和十三姑姑。”

    太子想起什么,拉着儿子问:“诺儿是不是在御花园?”

    沈为清小鸡啄米般点头:“正是。”

    承武帝看了一眼太子,起身就往外走:“走走走,瞧瞧去。”

    太子忙跟上:“父皇,您慢着些。”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