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欢迎, 欢迎。”
    “砰砰砰,梆梆梆。”
    “恭喜啊,恭喜。”
    男男女女穿着花棉袄, 腰上绑着腰鼓, 鼓槌上绑着红丝带,头上扎着红头巾,围着魏延和宋路瑶两个人敲锣打鼓, 唱跳。
    喜气得不得了。
    魏延和宋路瑶对视一眼,读出了彼此内心的惊恐。
    半个月没在, 生产队这是怎么了?
    大队长笑得脸上皱褶都挤一块了, 像是一朵雏菊:“欢迎回来, 你们走之后啊,有记者同志专门来生产队拍照、采访, 知道你俩出去探亲了, 特意等待你俩回来呢。”
    这说明什么?!红旗生产队要火了啊!
    这说明全国人民都要知道红旗生产队了!
    他这个大队长能不高兴?能不得意吗?
    他这去镇上开会, 腰杆子都硬!
    魏延和宋路瑶茫然,齐齐抬头一望
    “咔擦咔擦。”
    灯光闪烁, 一群绿花棉袄的腰鼓队中间两人一路风尘仆仆, 面容苍白憔悴仰着头迷茫张望的的画面定格。
    魏延宋路瑶:“……”
    南方作为试点的生产队粮食已经成熟了, 毫无意外是个大丰收,收成整整比以往翻了两三倍。
    好多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人,摸着粮食老泪纵横说这辈子就也没见过这样的产量, 要是每年都如此,他们老百姓不会饿肚子了!
    就连首都的大领导都亲自下乡去考察了一番, 很是高兴, 表扬了播种的生产队同时, 还狠狠的将红旗生产队以及魏延夸赞一番。
    多家报社捕捉到这一热点, 都派出了记者,来到红旗生产队拍照、采访,记录,得知魏延和家属外出探亲了,有的记者还专门留下来蹲点。
    大队长一看,那得表现出他们生产队的团结、友爱啊,所以算好了魏延和宋路瑶回家的日期,组织了这么一场欢迎会。
    这腰鼓还是从镇上借来的,上一次使用还是是新华国成立时候,举国欢庆的时候。
    还好,他们也清楚两人赶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怕是累了,记者拍完照说了两句话就散了,让两人回去赶紧休息,之后再采访。
    这张照片后来登上了国家各大报刊。
    “全国优秀青年魏延生产队群众欢聚一堂。”
    硕大的几个黑字,看得魏延眼睛就一黑。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现在魏延心心念念的惦记着山上的果树。
    “放心放心,都活下来了。”老头笑咪咪,搓着手说道。
    他是真没想到啊。
    这些嫁接的果树真能活下来,而且一棵都没死。
    没有打到魏延的脸,反而自己被狠狠的打脸了,老头虽然觉得脸有点疼,但是心情却格外的愉悦。
    魏延在山上逛了一圈,发现虽然果树都还没发芽,但是确实没死,心里放松了下来
    虽然走的时候用泡过空间土壤的水浇过树,但是他心里也有点没底,不知道也没有用。
    现在看来是有点用的。
    “小老头,辛苦你了。”魏延拍拍老头的肩膀。
    魏延本来对着老头挺有意见的,这活还没开始干呢,倒是先说上了风凉话了。
    可谁知道这小老头虽然嘴上那样说着,干活的时候比谁都卖劲,比谁宝贝这些树。
    冬天来临,快过春节了,死活都不肯回家过年,就要守着这些树,甚至天气冷,他害怕这些树冻死了,愣是在山上临时修的休息所守了两个月,谁劝都没用。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逛一圈看看这些宝贝果树,晚上睡觉最后一件事也是看看这些宝贝果树。
    “嗨,辛苦啥?这些树要是真的长成了,我也算是死而无憾了。”小老头摆摆手,毫不在乎。
    为了研究,他零下十几度守在试验品旁边一守就是一天一夜,这算个啥?
    这要是成了,那各种品种的水果就可以在全国大范围的摘种了,水果的价格也能降下来。
    魏延笑笑,肯定会的。只要挺过这最冷的时候,他就有信心。
    看完山上的树,魏延又去看林老头栽下的桑树。
    桑树苗都是从魏延空间出品的,长成健壮的小树苗才运出来的,魏延并不担心冬天活不下来,就怕闹虫灾。
    好在林老头不愧是种了一辈子的桑树,把桑树苗养的很好。
    现在林老头是越来越有信心,拍着胸脯发誓,说这些树苗指定能活,而且会长得很好。
    树好到时候养得蚕也会好。
    ... ...
    “等一开春,种上稻谷就放鱼苗进去。”魏延站在田坎边,说道。
    “你小子确定这样能成?可别毁了,到时候咱们生产队可遭殃了。”大队长还是有点心有戚戚。
    稻谷和鱼怎么看都不搭边,养在一起真的能活?
    这才拿了一个先进生产队,他还想多拿几个呢。
    不仅能活,鱼还能养肥,稻谷还能增产呢。魏延没有多解释,而是挑挑眉:“咱们去年产的粮,够吃到今年年底了,你担心啥?”
    去年大丰收,除去上交的和各家各户分了的粮,剩下的都还在粮库里堆着呢,好十几口大麻袋。
    大队长嘿嘿笑了:“也是,就按你说得来!”
    他现在发现魏延绝对是有大本事的人,跟着他准没错,要是生产队干的这些事成了。
    他们红旗生产队绝对妥妥的是全国第一生产队了。
    想到那个场景,大队长睡觉都要笑醒了,那他可就是第一大队长了!
    魏延在这边和大队长谋划下一步生产队的安排,宋路瑶这边也没闲着,正在和好朋友叙旧呢。
    “呜呜呜,瑶瑶,你真的太好了。”程紫捧着绿豆糕,幸福的快要流出眼泪了。
    她来这才发现,和后妈斗两句嘴算什么?下地干活才是最痛苦的,更别说每天吃的还是红薯,糙米,面饼。
    后来和宋志处对象,他偶尔会给她带个肉菜来一起吃,但糕点什么的她是想都不敢想。
    宋路瑶弯弯眉:“我给你带了好多,你多吃点。”
    程紫幸福的啃着糕点,点点头,随后不知道想起什么,心情有些失落,啃糕点的速度都慢下来了:“宋志说他想去当兵。”
    宋路瑶有些惊讶,虽然已经处对象了,但在她印象中,宋志就像是个小弟弟一样,还没长大呢。
    “他问我的意见,那我肯定同意啊,保家卫国挺好的。”顿了顿,程紫继续说:“而且,我又不是没有男人活不了,他去我就等他呗。”
    多久都等。
    宋路瑶看着倔强,嘴硬的程紫叹气,不想再和她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提起别的有趣的话题和她说:“我和你说,我有个邻居,我很不喜欢她,我俩从小就不对付,我回去之后,那天她又过来和我们说话... ...”
    “你知道魏延回了她句什么吗?”宋路瑶神秘道。
    程紫听得津津有味,摇摇头,大眼睛闪闪一个劲的催促宋路瑶快说。
    “魏延说:你家住海边的?管的那么宽?”宋路瑶说完,自己先弯了弯眉眼。
    “扑哧。”程紫被逗笑了,举举大拇指,佩服:“是我延哥能说出来的话了。”
    魏延估计就没把除了自个娘亲和路瑶之外的女性当成女人吧?
    反正她就没见过他对之外哪个女人客气过。程紫暗暗的想。
    她以前一直以为,男人都像是她爸一样花心、薄情,知道宋路瑶结婚了,还很担心,谁知道等她看了两人的相处模式。
    她才知道原来真的有男人对自己妻子一心一意,把自己妻子宠在手心上疼着,爱着。
    于是,她也从反对者变成了坚决的维护着。
    要不是因为魏延对男人有了改观,宋志估计还没有机会呢。
    好朋友能这么幸福,她也觉得高兴。
    ... ...
    过完年,很快就开春了。
    往常红旗生产队开春第一件事,是播种,今年换成了挖鱼沟。
    鱼沟挖好之后才能种稻谷。
    魏延穿着一件单衣,脖颈上搭着块毛巾和村里大家伙一起下地。
    宋路瑶呢,和一个小护士在田坎边给大家送能驱寒的草药。
    现在天气还有点凉,出了汗吹风怕得风寒,卫生队就商量给大家熬点预防的草药。
    “喝碗吧。”宋路瑶舀了一碗给魏延送过去,轻声说道。
    魏延举着满是泥土的双手,抬抬下巴。
    宋路瑶眼睛提溜转了一圈,瞅了瞅发现大家都在忙活自己的,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稍微走近了一点把碗送到魏延嘴边。
    “好喝。”魏延狠狠的干了一碗,点点头赞叹。
    宋路瑶抿抿唇:“这没加糖。”
    纯草药,效果好,副作用是苦。
    魏延点点头:“媳妇喂的甜。”
    宋路瑶被他逗笑了,瞪他一眼,娇嗔道:“呸,油嘴滑舌!”
    魏延无辜,他说的是真话好不好?
    媳妇喂的,就算是毒药也得说甜啊。
    “哈哈哈,小两口真恩爱啊,宋知青,啥时候生娃啊?咱们可等着喝满月酒呢。”一个婶子笑着打趣。
    “可不是嘛,延小子和宋知青长得都好,生出来的娃娃,怕不是得跟年画上的一样。”
    “老婶子,你可别操心人家了哟,你儿媳妇啥时候生个大胖小子出来,你不得乐疯了?”
    “哈哈哈,还早呢还早呢,媳妇这才刚进门呢。”
    “我倒是想抱抱宋知青的娃娃,哈哈哈哈,一定跟宋知青一样乖,我家皮小子太皮了。”
    话匣子一打开,一群老婶子们都直起腰来打趣、逗趣。
    被这么多人打趣,宋路瑶窘得不行。
    魏延见她不好意思了,笑着大声道:“行了哈,婶婶们,再说说我媳妇脸都要埋地里去了。”
    “啧啧,看着护得跟宝一样噢。”
    “可不是,那像我家男人,八竿子打不出个闷屁来。
    喝完说完笑完,大家回归正题,继续忙活。
    土地永远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什么比这个还重要的了。
    鱼沟挖完之后就是栽稻谷,稻谷栽下去之后,魏延就带着全生产队捕鱼。
    经过几场大雨,生产队旁边的河流又开始奔腾起来了。
    十几个人连夜赶制出来的渔网大大的一张,抛进河里。
    “唉,你们这是干啥呢?”红光生产队的人来打水,看到红旗生产队男女老少都在河边,纳闷的问。
    这是河水有啥问题?
    “哦,我们捞鱼呢。”红旗生产队的人扯着嗓子回答道。
    “... ...?”红光生产队觉得他们疯了,这是得了先进就不好好种地了?
    这河里的鱼哪有那么好捞?
    背靠大河,不是没有人想过捞点鱼补补身子,好歹是个嚼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河里的鱼并不好捞。
    往往能捞上来几条能看的都算是撞了大运了。
    现在正是春季播种的时候,红旗生产队不好好在地里忙活,全部跑到河里来捞鱼,做什么?
    这人百思不得其解,摸着脑袋回去。
    【作者有话说】
    1.有几张章过度章节,写完就要开始新的结点啦
    2.晚上十一二点应该还有一章
    3.谢谢大家支持,我写作经验不是特别丰富,存在很多不足,还请大家多多见谅,批评指正可以,谢绝人身攻击(鞠躬)
    感谢在2022-08-22 22:08:27~2022-08-23 20:54: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42745 7瓶;之沃予安、迹部景吾我老公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