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玄幻修仙 >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 第128章 太平世(二)

第128章 太平世(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行人马不停蹄前往两个妖怪说的小镇。

    镇子偏,他们找到当日曾拿走一盘猪肉的百姓。据他说,那群人约有十一人,自称是淮南城人士,“他们说,马上便是淮水河神祭,城中不让宰三牲。但家中长辈生了重病,他们只能出此下策,跑来镇上杀猪祈福。”

    孟厌指着远处的淮南城方向,“你们为何不用遵守淮南城的规矩?”

    百姓不甚在意地笑了笑,“此地属于清远城,只是离淮南城更近而已。淮水河神从未庇佑清远城,我们为何要跟着淮南城那群人,不食三牲?”

    “你们这两座城,可真分得清。”

    “那是自然,清远城有清江水神护佑。”

    回城路上,月浮玉走在前面道:“看来他们已完成第三次凌迟。下一步,便是灭世。”

    顾一歧:“上有天兵天将日夜不休守在天柱旁,下有地府鬼差藏身在地宫中。密不透风的不周山,他们到底会怎么进去?”

    崔子玉:“也许还有通往天柱的通道,连神仙也不知道。”

    几人边走边说,回城已是黄昏。

    金乌遥遥坠入远处的不周山,浅浅红霞浅染绕山的云雾。

    人间,即将过去一日。

    而他们,依然找不到巫九息。

    回府之后,几人总算见到牛妖照渠,相貌堂堂,活脱脱一个世家公子。

    前厅中,已备上满桌佳肴。

    照渠坐在主位,招呼众人,“几位上仙,快坐下。”

    月浮玉拱手道谢后落座。

    孟厌一坐下,看到桌上的羊四软、牛脍、葵花斩肉,心觉奇怪,“城中不是不让食三牲吗?再者,桌上的膳食,好似都是你们的同族……”

    在牛妖面前大口吃他的同族,孟厌光是想想,便觉害怕。

    照渠毫不在意,率先夹起一片牛脍,“活久了,我们早不忌讳这些了。快吃快吃,这头牛自小养在山上,肉又嫩又香。”

    他既已动筷,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些推辞之语。

    吃到一半,月浮玉停筷问起不周山,“你们在此几千年,是否知晓有隐秘的通道可直达天柱?”

    安封咽下羊杂,又喝了一口羊汤才应话,“我们只知晓有一条路,可以避开守山的四方神兽,去到山中的山神庙。”

    月浮玉思量片刻,“你们明日带我们去走走那条道。”

    “行。”

    顾及三个妖怪在场,一向爱吃肉的孟厌,今日只敢夹些青菜,喝点肉汤。

    一桌荤食,最后全进了三妖的肚子。

    席散,孟厌好奇问道:“城中百姓为了你们不食三牲,甚至不能提宰杀之事。你们为何要吃啊?”

    辟辛摆摆手,“他们信他们的,我们吃我们的。这两件事,并不冲突。”

    “你们活的,可真通透啊……”

    这夜临睡前,孟厌问起这三人为何成了淮南城的河神。

    姜杌:“这事我听他们吹嘘过。”

    照渠、安封、辟辛因不周山灵气化形,成了半妖半仙之身。

    不周山有天柱,需要神仙下界看管。每一百年,便有四位神仙上山。

    三人常在不周山中,一来二去,认识了不少神仙。

    从那些神仙口中,他们知道了不少人间秘密。

    姜杌转身搂住她,“有一年,淮南城山洪肆虐。他们提前从一位神仙口中得知此事,悄悄救下不少凡人。事后怕天庭查到他们,便化身乞儿,在市井街头到处宣扬是淮水河神显灵。”

    之后的故事,便是百姓感念淮水河神救城之恩,为他们建庙修神像。

    不知何时,又听闻淮水河神的真身乃是三牲。百姓们商议之后,才定下如今一整月不食三牲的规矩。

    孟厌在姜杌的怀里莞尔一笑,“照你这么说,他们还真是好妖。”

    姜杌随她笑了笑,“他们喜欢住在淮南城,所以不想淮南城被毁。当年冒着触犯天条的风险,也要使计救下凡人,其实是为了让凡人替他们救下淮南城。”

    孟厌侧身躺下,大为感慨,“反正是好妖。”

    闻言,姜杌拉着孟厌的手往他胸口摸,色眯眯反问,“我难道不是好妖?”

    “滚——”

    翌日风雪盛,一行人跟在照渠与安封身后,冒雪上山。

    两人带着他们所走的道,在不周山北面的一处山洞。

    山洞被飘雪掩盖在树林中,若非有人带路,轻易寻不到此处。

    沿着洞中石阶一路拾阶往上,只需一个时辰便能到达山腰处的山神庙。

    照渠边走边为几人解惑,“这条道,是千年前一个皇帝所建。他死后,另一位皇帝派人封了洞口。我们常去山中,所以知晓此路。”

    月浮玉停下脚步,“不周山上面全是神仙,你们为何会常去山中?”

    一句话,问得照渠后背发凉,瑟瑟发抖。

    姜杌见状不对,赶忙搭话,“他们都是有恩必报的妖怪。既得不周山灵气化形,肯定要时时去山神庙拜祭山神报恩。孟厌,你说对不对?”

    孟厌:“对对对。月大人,前面出口处好似有同僚,我们快上去吧。”

    说罢,孟厌拉走姜杌,叫上另外几人,大步流星跑向出口。

    出口处确实有四个神仙,是守卫山神庙的天兵天将。

    四人一见到照渠与安封,赶紧上前劝阻,“你们两个怎么来了?快走快走,近来山中不太平,帝君和鬼帝们都在,小心被抓住。”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孟厌挤眉弄眼,小声道:“月浮玉在后面……”

    一听月浮玉,再一看面前几人的惊恐之色,四个天兵天将立马理理衣袍,立定站好。

    不过须臾之间,月浮玉背着手出现在山神庙门前。

    孟厌谄媚上前,“月大人,这里还真是山神庙!”

    月浮玉看着醒目的牌匾,“本官不瞎。”

    从山洞的隐秘通道,确实能走到山中的山神庙。

    但此处离天柱甚远,还有五道关卡要过。每一道关卡,皆有千年以上修为的神仙扼守。

    就算巫九息侥幸闯过了五道关卡,天柱旁的几位帝君,修为在万年之上,她可不是其中任何一人的对手。

    “走,沿着山神庙去天柱上瞧瞧。”月浮玉目视远方那根横在天地间的巨柱,待收回眼神后,他对照渠与安封道:“你们留在此处。”

    “好的。”

    几人顺着天兵天将指引的山路,一路走一路被盘查。

    走了一个时辰,才终于走到天柱前。

    天柱可至地府,立于人间,上接天界。天河之水,每日顺着天柱奔流向下,滋养人间。

    神荼带着鬼差巡视时,正好碰见几人,“月大人,你们怎么来了?可是有了线索?”

    月浮玉摇摇头,“城中妖怪带我们走了一条密道。但是那条道,只能到山神庙。”

    天柱旁,随时有从四面涌来的狂风,与天河之水的透骨寒意。

    修为差者,断断熬不住这阵风与寒意。

    神荼见几人抱着胳膊,挥手赶他们下山,“本官会一直在此守着,你们快下去吧。”

    孟厌哆哆嗦嗦道谢,转身头也不回跑下山。

    这天柱,她再也不想来了。

    下山路过山神庙,几人叫上照渠与安封,照旧从洞中密道离开。

    安封走至最后,与姜杌攀谈起来,“我今日听他们说,巫九息那个小丫头要灭世?”

    姜杌微微点点头,压低声音说起此事的来龙去脉。

    安封平静地听他说完,“我当多大点事。她啊,还是活得太短了。你瞧我们,活了七千年,信错过人,也爱错过人。日子嘛,忍忍便过去了。”

    孟厌从姜杌的身后冒出个脑袋,“你们也被凡人骗过吗?”

    安封笑了笑,“辟辛最爱凡人男子。结果那些个男子,一听她是妖怪,便害怕得不行。有的逃之夭夭,也有鬼迷心窍者,假意与她相爱,背地里和道士合谋,打算捉她回去给皇帝炼长生不老的丹药。”

    最危险的一次,辟辛被道士用缚妖绳捆住双手。

    万幸,她心眼多,对自己又狠。道士正欲带走她时,她自断双手,才得以逃脱。

    前面的照渠回头继续道:“辟辛上月又爱上了一个凡人男子,你们待会儿可随我们去城中瞧瞧热闹。”

    安封:“辟辛被凡人骗了多少回,照样喜欢凡人。再比如我,曾经救过一个妖怪,结果那妖怪恩将仇报,把我骗去山中,献给另一个妖怪。我被关了一百年,他们日夜挖我的心,取我的内丹炼丹药。”

    后来,一个化形不久的妖怪于心不忍,偷偷放走了他。

    等他回到淮南城,修炼了十年,才带着照渠与辟辛找到出卖与折磨他的妖怪。

    他们三人杀了几个主谋妖怪后,便潇洒离开。

    安封提及那段痛苦不堪的经历时,丝毫不见任何悲痛之色。

    孟厌红了眼眶,“你们,也挺不容易的。”

    照渠:“三界,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活久了,一百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的小事。”

    身边的女子哭得梨花带雨,姜杌适时开口,“若我记得没错,安封故意救下那个妖怪,是因为人家的内丹吧?”

    “哈哈哈,我骗他,他骗我。这仇,不就一笔勾销了吗?”

    去找辟辛的路上,一行人路过一处宅子门口,檐下挂着白灯笼。

    安封指指站在门前的颓废男子,“是他的夫人亡故了。两人青梅竹马三十年,不曾分开过一日。没想到,才成亲十年,便阴阳相隔。”

    从孟厌的眼睛看过去,拘魂的黑白无常此刻就站在男子旁边,另有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站在男子身后。

    几人默不作声走过,听见黑白无常对身边的女子说道:“走吧,你该去投胎了。”

    对于黑白无常的话,女子置若罔闻,只反复重复一句话,“我能留下一缕魂魄守着他吗?”

    许是感知到他们的气息,黑白无常正色道:“不行!我们依令拘魂,三魂七魄,不能少一个。再者,若是缺魂投胎,你下辈子,便不能长寿。”

    女子泫然落泪,“我与他约好白头偕老,可我却舍下他。你们不知道,他早已没了双亲,再没了我,定会寻死。”

    “你已经死去,不该再管他的事。走吧……”

    女子依依不舍地跟随黑白无常离开,走前一再恳求,“求求你们,让我留下魂魄守着他吧,我愿意下辈子短寿。”

    在孟厌不停与姜杌交谈的暗示下,黑白无常早已认出月浮玉与顾一歧。

    为防被罚,两人一把拉走女子,渐渐消失。

    月浮玉看着三人的背影,“看来,地府还有不少本官不知道的事。”

    譬如适才,若非孟厌大声喊了一句“月大人”,他瞧黑白无常已打算答应女子留魂一事。

    “走,去城隍庙。”

    “……”

    城隍庙中,城隍与几个黑白无常缩着手。

    在月浮玉的连番逼问下,他们只好点头认错,“月大人,游魂留魂是常有的事。但你放心,最多两年,那些残魂便会被拘回地府,不影响投胎。”

    月浮玉拿起朱砂笔,痛快地给几人扣了十分后,大步踏出去。

    孟厌唉声叹气,“真是可怜,做了好事,反被扣十分……”

    她往日在黄泉路,常听到留魂一说。

    无外乎死得太早,执念太深,舍不下人间的至亲,便想留下残魂守着至亲过完余生。缺魂少魄的游魂会徘徊在黄泉路,等到留在人间的残魂回到地府,再行投胎。

    余下的路程,走着走着,孟厌挽着姜杌的手,不自觉放开。

    姜杌看着空空的臂弯,回头问道:“你怎么了?”

    那边的孟厌未回他这一句,反而快步跑到顾一歧身前,“顾一歧,你快想一想!赵全根的亡妻叫什么名字?”

    顾一歧:“与你同姓,名窈娘,年三十八而亡。”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