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郡主说 > 第158章

第15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58

    次日,隋征一进山灵庙帮忙,陆扶光便兑现了她对汝阳夫人的承诺,以郡主的身份,回了河东陆氏。

    这自然惊动了河东名门各族的长辈们,谁也拿不准这位自出生后就从未踏足河东的贵人突然出现意欲何为,但因她主张自己只是作为陆家小辈来等着参与祭祀,因此他们便顺着她的意思、只在最初露了面,其余时日都是由各族的小娘子在与小郡主打交道。

    起先,这些小娘子听着家里人的叮嘱,不是将小郡主当成洪水猛兽就是当成富贵金蟾,对她多有提防畏惧,各揣着心思。

    但不过几日,这些隔阂就全消了。

    分明是到陆氏做客的,却自在得如主人般招呼着来人,全无皇家贵女的架子,一边能轻声细语教人上三月三采收桃花末的养颜方和“刻绘为雉翟”的贴绢法,一边能为了在斗花中赢,脱了足上鞋履,提着绮罗裙涉水入池,摘一朵大半长在水畔中的秋芙蓉。

    遍身蹙金孔雀银麒麟时,她能凝神静心地俯首案上整个午后,和众小娘子们一起画一幅百花群芳图。但等她如男子打扮、帕头靴衫时,她又能与好动的小娘子们将蹴鞠踢得天高。

    她样样做得好,样样都拔尖,但拔尖儿得又半点都不让人生厌,只叫人打心眼儿里对她心悦诚服,总想望着她、跟着她,仿佛连她走过的路都是灿烂芳馥的。

    因此,接连数日,她暂住的园子里都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一大群的小娘子聚在她的身边。

    河东数里,无论陆家、裴家、柳家、王家还是司马家,户户人家的耳朵里都是自家女孩儿在说扶光郡主的这般好、那般好,从早说到晚,说得连门房看到大门上贴的那神荼、郁垒,都觉得两位神仙的脑门上浮出了“扶光郡主”四个金色。

    而面对小郡主时会愁眉百结、长吁短叹的,就只有为她治看眼疾时的章太医令了——

    “劳心费神地养了眼睛这么久,如今全白养了。再重要的事情,难道能重要过人的一双眼吗?”

    小郡主是不听这些的。

    上了药的双目被重新蒙上布条,她抱着被她养得毛皮愈发黑金油亮的小豹子,摸着它已经尖兮兮的前齿,只追着章铎问一件事:“您给我的那个清目丸,我每日不能再多吃一颗吗?”

    不久前,她也是如此诚诚恳恳地追在章铎身后,道着各种万般不得已的难处,求他为她想办法、让她能马上看清楚。

    章铎又不会炼仙丹,自然没有能立马就让她眼疾痊愈的本事。

    但靠着药劲儿、使她的眼睛如常人般好用一两个时辰,倒也不是做不到。

    于是踌躇了段时日,他还是做出一炉清目丸,严肃叮嘱她只能用在最紧要的关头。

    但他到底也跟扶光郡主相处了好些天,心里总觉得这位小贵人不会遵他的药单子,所以坚决不肯一次给她许多颗,宁愿自己每晚来回奔波地给她诊脉送药。

    一日最多给一颗。

    不许多吃一屑一毫。

    他这样尽心费神,病人却只想要胡搅蛮缠:“可是,今日吃了那药丸不过一个时辰,眼前便模糊了起来,半炷香还没烧完,能看到的就只剩下了几团光影,连颜色都分辨不清,害得我在煮茶时、险些都将茱萸和枣弄混了。”

    “在第一次将那药丸拿给郡主时,我便说了,那是对康复极不利的猛药,不到计无付之时,绝不能用。如今一日一丸的量,已是很大了。”

    “但我总觉得这药丸有用的时候越来越短了。”

    “这是自然!那药本就是如此。若我谨守行医之德,您根本就不到可以用眼视物的时候……”

    接着肯定又是老调重弹。

    都能将他之后会说的话背下来,小郡主默默地抬起手,捂住耳朵。

    于是,章太医令的叹气声更大了。

    软磨硬泡,小郡主还是从章铎那儿多要了一颗。

    但想从章铎手里抠出清目丸,光靠软磨硬泡可行不通。

    她是真的拿出了必须要它的理由。

    她明日要去裴氏赴宴。

    ——

    闻喜裴氏湖中亭的湖岸四周,林立数座小楼,皆以楼檐边左右套兽叼咬着的墨字绢纱为帘,诗文百篇,风起时如旗招展。

    离湖最近的那片绢纱最是巨幅,扬着展开数里,其上尽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1”这般战事诗,叫看清它的人只觉喉中黄沙漫开,胸腔灌尽悲凉与豪气,与此刻湖心台上高长恭以青鬼獠牙覆面、挥剑横扫的大面舞颇为应景。

    裴氏设宴,一向不重迂腐规矩,因听说宴后会去打猎,小郎君中的不少人都穿着利于骑射的胡服,有几个更是入席时还提着爱弓、背着箭筒。

    而小娘子们,即便带着弓箭,却还是得一身翠羽明珠、环佩叮当。

    但任性些如陆氏族长的曾孙女陆十娘,就将她豢养的细犬带到了湖中亭的宴上。

    见小郡主望着戏台、像是对这大面舞入了神,她便藉机搂着她的细犬,亲热地同小郡主介绍道:“湖中弹《兰陵王入阵曲》的,是我的表兄,出身解县柳氏,东眷一支,族中行四。”

    “你将柳四郎先说了出来,我还要如何提我家的兄长?”

    陆十娘的话刚说完,一旁的王七娘子就叫出了声。

    陆十娘脱口反问:“你家兄长面黄肌瘦,手无缚鸡之力,见人就爱卖弄穷酸文采,哪里配得上郡主,也敢在这里提?”

    龙门王家仔细教养出的郎君,虽不够出类拔萃,但也没有陆十娘口中的那么不堪。

    可对于这群觉得扶光郡主万般都好的小娘子来说,王郎君不识好歹想要高攀郡主,那他就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低如履下的泥尘!

    “我如何不知?”

    脸圆团团、像个芍药骨朵似的的王七娘子叹气,“可我阿娘非觉得她的长子出口成章、定是转世来的文曲星,所以最近成日耳提面命、非要我将他引到郡主面前。我要是做不到,今日回去,免不了又要听一通埋怨。”

    “王娘子不必为此担忧。”

    坐在郡主身侧的裴娘子,此前一直含笑安稳坐着,恬淡闲适得如一枝菊。

    直到这时,她才稳操胜券般地开了口,“你回了家中,只管说裴十五、裴十六郎也来了,必不会再受埋怨。”

    “这两位郎君不是游历在外,已经许久不在河东露面了吗……”

    王七娘子先是吃惊,但思及自己,却又咳声叹气起来,那花骨朵样子的圆脑袋都要蔫下去了。

    “不怕各位娘子笑话,在我阿娘心里,也许,裴家的十五郎和十六郎并在一块儿,也不及我长兄……”

    这可真是没法子了。

    有这种偏心眼又拎不清的阿娘着实不幸。陆十娘同情地看了看王七,想着要说些能让她高兴的话,于是便问她:“你那只灰鹘呢?”

    接着,她就转头向郡主夸道:“王七娘子的灰鹘被她养得可机灵了,抓到了猎物也不立即杀死,非要将那猎物追赶到她的面前,好好邀功显眼一番,再咬断其颈。”

    谁料王七娘子听了,更沮丧了。

    “有燕郡王世子的那只白鹞在,这附近哪里还有鹰鹘敢靠近?我家‘巨蛮’,”她叫出自己灰鹘的名字,“论体型,比那白鹞大上好一圈,可上回,光是听它叫了一嗓子,它就抖得几乎丢了半条命。”

    陆十娘只好再度宽慰她:“咱们寻常家养的猎鸟,如何能与上沙场的战鸟相比?我阿翁养的可是只来自海东头的鹰,但它近那白鹞时,也是吓得要将头埋进翅膀里呐。”

    听到陆云门的名字,陆扶光不动声色向着南边的亭子望去。

    陆云门还没有到。

    也是。这本就是最与他无关的宴,来得早了,反倒奇怪。

    这湖上除了湖心的戏台,便只有南北两座亭子,南边的宴着小郎君,另一座则全是小娘子。

    长辈们都在别处,只将这些还未嫁娶的郎君娘子们放在这儿,大梁民风开放是一回事,但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场的人心知肚明。所以周围的小娘子们才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家中的兄弟、请郡主去看。

    小郡主自然也与她们心照不宣。

    她知道,这几族的人,对与皇室子女通婚一向并不热衷,能有这样的盛况,多半是想到她流着陆氏的血、这些天又在小娘子堆中的名声实在太好的缘故。

    总不能这样早地就拂了她们的意。

    都是些很有用的小人偶呢。

    眼前的湖光忽然化成了白茫茫一片。

    陆扶光合了合眼。

    可眼睛的情况也不过稍稍好转了一点。

    只靠一颗清目丸,果然撑不住。

    她找了个由头,走出湖中亭,沿着堤岸金黄灿灿的无患子一路下行。

    走到僻远些的无人处,她从腰间系着的锦囊中从拿出盛药的细颈银瓶,正要将它打开,突然眼睛蜂蛰般刺痛,接着便如糊上了浓重的黑浆,眼前仅剩下薄薄一星点的光。

    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小郡主一时脱力,银瓶从她冷汗津津的冰凉指尖滑了出去,顺着植被丛生的缓坡向下滚去。

    静静闭目片刻,她将手又伸进了锦囊。但这时,缓坡下面却传来了有人踩响无患子叶的声音。

    “请留步!”

    小娘子顿时向下喊话。

    她的眼睛刚恢复到能看到些许斑驳,但对着那个一片模糊的身影,她却没有半分虚怯,落落大方地笑望着道:“您附近的地上,有一细小银瓶,上刻奔狮纹,那是我的东西。能请您将它拿给我吗?”

    那身影似乎躬身捡起了什么,银光在陆扶光眼底闪过:“是这个吗?”

    “正是。”

    听到男子的话,她向他伸出手。

    但那个身影却并未直接登坡而上,而是绕了路,从小郡主的视野中消失。

    片刻后,在她面前的不远处,拿着银瓶的人出现了。

    但对这个直逼自己而来的颀长人影,小郡主却很快地收回了手。

    应当是同样的襕袍。

    但脚步的声音不一样。

    遥望时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你是谁?”她问。

    “你看不见?”

    听到这个与方才那人几乎相同的声音,陆扶光顷刻就知道她遇上的是哪两个人了。

    略一思量,她决定不与他纠缠,于是果断抓过他手中的银瓶,转身就走。

    “怎么来得这样晚?”

    服了药,小郡主走向湖中亭时,亭子中,陆十娘正拉着刚刚赶来的司马小娘子入席。

    这位新到的小娘子长得略有些圆润,梳着饱满的环髻,联珠纹的坦领半袖和外罩着的纱笼裙上都散着股檀香气。

    自幼丧母,父亲又怀着报国之志,常年治理穷寒之地,不忍带着她受苦,便将她交由舅舅一家抚养。

    舅父舅母都是名显天下的通儒达士,多年对她爱如亲子。但寄人篱下,还是让她养成了文静寡言的性子,到人多的地方,总会下意识地避开别人看向她的眼睛。

    即使近日因为扶光郡主,她与其他小娘子开始变得相熟,但她还是因为被裴娘子拉着、成为了席间瞩目的存在,而紧张地露出了局促的神情。

    但忽然地,她看到了向这里走来的扶光郡主。

    总是意气飞扬着,做什么都从从容容,光彩溢目,炳如日星,却又谦逊温和得不会灼伤到四周。

    想要像她一样。

    哪怕只是一点点。

    找到了主心骨般,司马氏的小娘子突然就鼓起了勇气,腼腆地笑着向众人解释:“我方才同舅母和柳善姐姐去了山灵庙。我跟舅母前些日子才去过,那时庙里的人并不多,原以为这回进香也用不了多久,没想到去那儿的人比之前多了许多,我们怕来不及,在轮到我们求签前便退了出去往这儿赶,不料还是来迟了。”

    陆扶光清楚地听着她的这段话,走进了亭子。

    这段日子,她可是将成箱的金银都流泻般地送进了山灵庙。

    昂贵到连须子都要拿黄金去换的多年野山参,仅在贡品中能寻到的西域肉苁蓉,只要对喝下去的人有好处,她便让章铎无所顾忌地只管用,一视同仁地端拿给每一个前来进香的百姓 。

    若是这样还换不来如今山灵庙的盛况,实在是没有天理了。

    她正想着这些,隔湖遥望的、小郎君们的那处亭子中,也有迟到的人来了。

    随着那边不断响起的“子瑭、子琅”的迎接声,这边,裴娘子靠向落了座的小郡主,边亲手送上盛满了美酒的樽杓,边轻声向她示意道:“那两位便是闻喜裴氏有名的双生子,不知郡主此前可有听说过他们?”

    陆扶光侧首望去,正逢裴十五也因其余小郎君们的话而看向了北边亭子。

    对视中,陆扶光看清了裴十五的样子。他的那双眼睛,让她想到了她曾经救下的那只受伤的黑色野狐。

    被她所救后,那只黑狐表现得极为知恩图报,即便被她包扎好了伤口、放生到了营帐外,它也久久不肯离去。

    总算转身不见,片刻后,就在众人都以为它不会回来时,它却艰难地拖着还有些瘸的后腿,叼着一尾刚从湖中捕上来的鱼,身上湿漉漉地出现在了营帐中,轻轻地将鱼放到她的脚边。

    她见它如此,便用炰鳖脍鲤精心养了它数日。

    但伤口好全的那一天,它就趁夜从她帐中逃走,离开前咬死了她养得最肥的两只兔子,还在她最常用的坐具上挑衅嘲讽地撒了尿。

    那时的她还没有如今的好性子,发现被背叛后,她几乎亲手屠猎光了那片山林中所有的黑狐。

    要不是刘初桃又被寒气侵体、咳得厉害、得赶紧回东都养着,她定是要找到那座山的最深处、将它们的老巢烧干净。

    面上与人为善,和颜悦色,见人先露笑,但其实心比天高,谁也瞧不起,满心满腹全是算计。

    看到裴十五叉手向她行礼,小郡主无动于衷地转回了脸,低头饮酒。

    裴十五眯了一下眼睛,众目睽睽下,将原本未被多少人注意到的行礼、变成了隆重的长揖,想要以此逼陆扶光将头转回来。

    他做得风度翩翩,逸态横生。

    但无论周围有多少人在留意这一幕,任其他人的目光如何在两人间来回,小郡主都始终专注地饮着手中的酒,眼睫未抬一瞬。

    这世间不是没有能迫使她屈服的人,但区区一个裴十五还不配。

    很快,裴十五便笑着自行结束了这段对峙,也就在这时,又一少年走进了南面的湖中亭,顾盼炜如,满座风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