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古代丫鬟升职记 > 第083章 尚宫局,萧扶风

第083章 尚宫局,萧扶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她能有现在的地位,是因着她的荣光皆来自于皇后?,可?如果?她弃了掌事姑姑这个身份,真的去科举,然后?做官,日子久了,皇后?与太子还会像现在这样信任她麽?

    竹清从来不去赌这种十有九输的局。

    “倒是孤思?虑不周。”太子便不再提这件事,他也只是试探试探而已?。

    “先筹谋着,我也是想着,殿中省改为?尚宫局,甄选女官入宫任职。既然宫中有了女官,那麽以后?开设女子科考,外地的官员有女子,也很正常。你想要让文英公主当知州这事,竟是一定要办成了,且态度要强硬,这是一个试探他们底线的好机会。”皇后?说,她想要动殿中省,太后?头一个不答应,毕竟按照以往的制度,尚宫局听命皇后?,女官的选拔与任用皆由皇后?做主安排。

    太后?会同意才怪。

    其实?按照顺序来说,先有尚宫局,之后?让文英公主为?官试探文武百官,再之后?让女子科考,这才是太子心目中最理想的顺序。奈何他现在尚且没有掌握殿中省,此事就只能暂缓。

    “等儿臣彻底收服户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之后?,这事就不难了。”太子说,“倒是兵部尚书,尚且中立。”

    “他不算中立,要是利益足够,可?以让他偏向于你。”皇后?笑了笑,给?太子解释道:“他的嫡女文妃是我的人,文妃不是生了九皇子?咱们就从九皇子身上作文章。”

    “兵部尚书是个见不着兔子不撒鹰的,有九皇子,自然能让他站队。”皇后?说,两年前那场选秀,文妃当时还是柔姐儿,只见了她一面,就臣服于她。

    “好。”太子应了。

    “我原以为?你会拉拢高丞相?。”皇后?自问自答道:“不过那也是一个老狐狸,轻易不给?承诺的,也罢,只管把六部尚书收拢,架空他们即可?。”

    “儿臣也是这样想。”太子漫不经心地摸了摸大拇指上面的玉扳指,说道:“何况两位丞相?年前就病了好几回,焉知还能活多久?待他们一死,高家与上官氏就该好好清算清算。”

    甭管两位丞相?以前是何等清正廉洁,自他们当上丞相?,下?边的人就想着扯他们的虎皮来谋利益,贪污、迫害底层官员等等。两个丞相?不要,下?边的人也会让他们受用贪污的银子,年复一年,高家与上官氏积累的银子堪比国库。

    “等他们死了,儿臣打算抄家。想要船坚利炮,就得投入多多的银钱,国库空虚,就只能抄家得银两。还有,开设港口?,扩大贸易……”谈完官员,太子又说到了尚宫局,“若果?真有那一日,母后?想要让谁当尚宫大人?这个位子,非信任的人不可?为?。”

    皇后?看向身侧静候的竹清,说道:“你竹清姐姐如何?她的能力?我一直心里有数,从前不好赏赐她,偶尔赏一些金玉也总觉得埋没了她,若能让她做一个尚宫,统领尚宫局,这才能让我安心。”

    “竹清姐姐,是最好的人选。”连太子也不得不说,竹清姐姐做事从未出?过差错,甚至还帮了母后?与他许多回。

    “奴婢不敢当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赞赏。”竹清虽然内心狂喜,不过面上却一派平静,只说道:“娘娘与殿下?信任,奴婢定当尽心竭力?做事。”

    尚宫局的大人,权力?应当与殿中省的林忠海差不离,那她到时候岂不是掌握无数人的生死?既是皇后?的掌事姑姑,又是尚宫大人,竹清光是想一想,就差点笑出?来。

    十月初一,太子下?令出?兵科查尔,协助文英公主收服羌族,十月初五,羌族人全部臣服,太子在早朝上询问划分?州府名字以及派用的官员。

    州府县的名字倒是好说,把羌族所?有地界分?为?一个州,叫北安州,分?五府二十八县。只官员实?在是难寻,因着那地界民风彪悍,斯斯文文的文官去了,少不得去一番心血,说不定都活不长?。但是派武官去,虽能武力?镇压,但是于治理方面肯定比不得文官。

    一时,陷入了两难。

    “孤还是那个决定,任文英公主为?北安州知州,俸禄待遇提高一成,诸位可?有意见?”太子话音刚落,大臣们纷纷口?中大喊不可?不能。

    “不可?啊太子殿下?,女子怎可?为?官?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天理。女子就应该呆在家里,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就这般安安稳稳一辈子即可?。那种涉及民生的事宜,她们如何会呢?”

    “是极,文英公主虽然熟知北安州,但是一介女流,怎麽能让底下?的人臣服呢?莫说她是不是女子,就说她的学识,也不足以支撑她为?官啊。”

    “太子殿下?想要任用文英公主,只怕文英公主会辜负太子殿下的一番好意,殿下?……”

    武官们这次倒出?奇地与文官站在同一个立场,一起?反驳太子的决定,个个都列举出?文英公主当官的缺点。

    “安静!”一直不曾说话的皇后忽的开口?,整个大殿迅速静下?来,有官员问她,“不知皇后?娘娘有何高见?”

    他在内心不屑,哪怕是国母,也该好好呆在后宫管理嫔妃就是,哪儿能到乾安宫来上早朝?

    成何体统!

    皇后?不徐不疾,说道:“诸位既然都不同意,不若这般,你们选一个官员出?来任职。只是北安州那个地方,缺衣少食,百姓彪悍,非真心让他们臣服者不可?为?。去那儿上任的大人可?就要注意,免得水土不服,尚未做出?一番事业就病死在北安州。”

    “这……”一旦让他们选人,他们就同时闭嘴了,谁想去那种地界任职?就像皇后?所?说,也不怕一两年就死了,立功,谈甚麽立功?

    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后辈、徒儿去北安州,倒是想到了让出?身寒门?的官员去。

    皇后?又说道:“寒门?有志之士不少,大人们提议不错,只是从北安州任职回京,可?是大功一件,少不得高升。”

    “母后?所?言,孤很赞同。”太子点头,他看底下?官员们神色各异,就知道他们在想甚麽。

    世家权贵一直把高官的位置把在自己手里,如何肯叫寒门?子掺和?知州调回京任京官,最低升作从二品官员。

    所?以,大臣们会如何选择?

    上官丞相?出?列,“太子殿下?,此事不若明日早朝再议?毕竟有些寒门?官员可?能尚未思?量,一时给?不出?一个答复。太子殿下?让他们今夜仔细考虑,说不得就有吃苦耐劳的官员应肯了。”

    “上官丞相?所?言极是,老臣也赞同上官丞相?的话,还请太子殿下?给?臣子们商讨时间。”高丞相?这时又与上官丞相?一个立场了,生怕女子当了知州。

    太子坐于高台,脸色微微沉闷,嘴角勾起?一抹讥笑,思?考?只怕是给?时间这些老狐狸如何安插自己派系的人罢?

    “不必,孤相?信咱们大文朝能文能武的可?用官员不少,譬如状元郎高燕曾多次立功,高大人。”太子唤道。

    “微臣工部右侍郎高燕参见太子殿下?。”高燕出?列,他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太子殿下?这个时候点他是为?何。

    太子往后?坐了坐,以更为?舒适的坐姿靠着,淡定自若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他说,“你在工部任职,对工程建设、屯田水利想必很了解。那北安州刚刚收服,正需要大人你这样的人才去建设,不若今日就定了,大人你去北安州做知州,如何?”

    “这,微臣……”高燕跪伏,额头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水,去北安州?傻子才去!

    他自入仕为?官,在工部兢兢业业,总算做到了右侍郎的位置,距离工部尚书仅有一步之遥,这个时候去北安州?哪怕立功回来,哪儿还能有他的位子!

    “亦或是,文采斐然、出?口?成章的探花郎上官玉璋,上官大人何在?”太子却突然不理高燕了,就像见不到他还跪着,直接忽视了他,转而点了旁人。

    “微臣吏部左侍郎上官玉璋在。”上官玉璋出?列,同样不安,不过他长?得出?众,哪怕跪下?,也别具一番潇洒。

    “上官大人曾先后?在礼部、户部与吏部任职,经验丰富,对于三部运作很清楚。北安州正逢百废待兴之时,不若上官大人去,发掘发掘当地适合为?官的人,孤特召他们为?县令为?府尹,好不好?”太子看向下?边跪着的两个人,又“提醒”道:“北安州在边关,知州这样的官职非孤信任者不可?为?,高大人、上官大人以及文英公主,都是孤所?信之人。”

    “当然,在朝各位大人亦是,特别是曾经做出?功绩的大人,想必去了北安州,必如鱼得水。”太子在逼文武百官做选择,要麽就派掌握实?权的官员去,要麽就选文英公主。

    可?是谁家愿意让颇有前途的官员去那种犄角旮旯的地方?不多时,已?然有一些人内心动摇,想要同意太子的提议。

    只是,女子为?官?

    “昔年太祖在世,官员不论男女,皆可?为?官,怎的到了现在,反而迂腐不堪?”皇后?出?声询问,“人可?不能越活越回去了。”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两位姜大人俱都应和,反正不能让其他派系的势力?扩大,文英公主就文英公主罢,左右她在北安州也翻不出?甚麽大风浪。

    除了姜家两位大人,陆陆续续有支持太子与皇后?的官员出?列,此事已?经容不得老大臣们思?考,然上官丞相?忽的说道:“启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官员们的任用必得先回京述职,由吏部考核才能通过。文英公主既然是女子,先前没有政绩不方便考核,可?,她是否应该回京面见太子殿下?,如此才好看看她有没有真材实?料。”

    上官丞相?的意思?很明显,文英公主可?以当知州,但是要先回京,在早朝上拜见太子,由太子与他们这些官员考一考她,这样就能知道她到底配不配当知州。

    这是想要拖一拖?只怕文英公主在回京路上,就会遭遇许多不测。太子挑眉,并没有松口?,“回京可?以暂缓,北安州刚刚收服,却不能没有官员管理,上官丞相?的话不妨听听孤的决定。”

    “太子殿下?请讲。”

    “让文英公主上任北安州知州,半年后?瞧一瞧她的政绩,若是好,也就留着她继续做知州,若是不好,再让她回京卸任。”太子殿下?慢条斯理地说道:“但是孤相?信她。”

    上官丞相?与高丞相?相?互对视了一眼,皆没有想到太子殿下?这般强硬。他不像陛下?,也不像先帝,倒有几分?像太祖,史记有记载,太祖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不喜与他唱反调的人。

    “本宫赞同太子的决定。”皇后?话落,除了几个大臣应和,并没有一呼百应的局面出?现。她也不恼,而是侧头看了看,说道:“竹清。”

    有官员不解她喊贴身宫女作甚麽,正疑惑着,就听见一道沉稳悦耳的女声在大殿响起?,“赦命之宝在此。”

    瞬间,文武百官们齐齐撩起?袍子下?跪,口?中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在乾安宫回荡,久久不散。

    “陛下?命令本宫听政,本宫就有决断的权力?,各位大人,可?支持太子殿下?的决定?”皇后?再次问道,这一次却不同方才寂静,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附和。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等莫敢不尊。”

    太子缓缓露出?一个笑容,“既如此,孤就下?令,命文英公主速速上任北安州,为?一地知州,掌管北安州农、商、兵马……”

    没有人觉得太子殿下?直接下?召是对陛下?不敬,于他们而言,心中明主早已?改变,除了想要在朝堂上有更多话语权的老臣们,没有谁想要直接抗衡太子。

    早有拿了空圣旨的小太监候着,把太子所?说写在圣旨上,正巧玉玺在此,也不用浪费时间了。

    竹清拿起?玉玺,重重地往那任命的圣旨上一盖,她看着这份几乎有划时代意义的圣旨,觉得内心酸胀,一颗心肝跳得极快。

    她在为?文英公主高兴。

    圣旨还要送去盖蓝印,太子吩咐盖完蓝印即刻送去北安州。除了知州,还有其他官职也需要讨论,只是大臣们被文英公主的事打击得不轻,对于北安州派任的官员也不大想议论,太子仿佛早有预料,不带停歇地说出?数个名字——皆是上升无望的寒门?人士。

    “……由他们与知州一同建设北安州。”太子说罢,官员们又大声说道:“太子殿下?圣明。”还好,这次总归都是男子任官员了。

    午时,寿仁宫中,太后?正喝着药,有贴身宫女劝她,“太后?别生气,左右不过是北安州那种地界,又不是宜州、淮安这样的大州,文英公主当官就当官罢。”

    她以为?太后?是不满文英公主当知州,殊不知她的愚昧无知却触怒了太后?,太后?看了她一眼,说道:“你不必在哀家身边贴身伺候,去找姑姑,让你插花弄草去。”

    小宫女脸色煞白,却不敢为?自己辩驳,只得去了。

    一刻钟后?,田息嬷嬷进?来,“老奴不过轮休一回,太后?娘娘怎的就动了肝火?仔细伤了身子。底下?人不懂事,是因着她到底不似太后?娘娘般懂朝政。”

    太后?对着穆桂英挂帅的画像看了许久,直到眼睛都痛了,也只是眨眨眼,不曾移开眼睛,她说,“田息嬷嬷,你说,皇后?是不是比哀家出?色?从前哀家争权夺利,为?上官氏谋利,却也始终不敢想女子为?官。”

    偏偏太子与皇后?就顶住了重重压力?,把文英公主推了上去,这是她预料之中却又是预料之外的事。

    “太后?。”田息嬷嬷叹息一声,她也不懂朝政,“您可?有烦心事?与老奴说说罢。”

    “她比哀家大胆。”太后?忽的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田息嬷嬷只能听出?这个“她”指的是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半分?不让,方才又发作了殿中省的一个太监,直接让他去种花了。那正是咱们的人。”田息嬷嬷转移太后?的注意力?,太后?对这事早有预料,并不生气。

    “头疼。”太后?一想到朝堂的事就烦恼,把桌上已?经凉透了的安神药一股脑地喝完,末了又呛到,一阵儿咳嗽。

    “太后?哟。”田息嬷嬷满眼心疼,说道:“您顾着自己身子罢,太医都说了您不宜多思?,且为?身子着想,别想太多了。”先帝在时,太后?就经常日思?夜想,如今当了太后?,为?了上官氏,她也不敢放松,再这般下?去,身子怎麽撑得住!

    “无妨。”太后?咳的面色红润,“哪怕临死,哀家也要做些事。他们倒给?了哀家一个启发,文英公主当得官员,上官氏的优秀小娘子们为?何当不得?田息嬷嬷,且摆上笔墨纸砚,哀家要给?哥哥写信,让上官氏好好培养家中小娘子们。”

    她观太子这个举动,倒似是一个试探,文武百官没能阻止这一回,只怕以后?,也只能步步退让,如此,他们上官氏得逆流而上,争个先。

    满心欢喜的太后?娘娘还不知道,这是她第一次被兄长?斥责,且回信中对女子为?官大加训斥。

    五日后?,北安州首府。

    原本的科查尔已?经改了名字,现在叫作马丁府,文英公主接到了圣旨,她身边的几个豪爽的爷们以及大娘子俱都激动不已?,一个个围在她身边,预备着庆贺这件事。

    “还好陛下?……不对,是太子殿下?英明,让文英公主您作俺们的父母官,不然换了旁人,俺们可?不依。”

    “可?不是,那些文邹邹的官员了解这儿麽?知道俺们想要甚麽吗?只怕来了也是胡乱治理,倒不如还是公主带俺们吃香的喝辣的。”

    文英公主在北安州的声望高得吓人,男女都仰慕她,是她让他们不必遭受战争,让他们的儿女今后?能出?人头地。

    “公主,不对,大人,您先前说要建设书院的事,甚麽时候提上日程?俺家里几个泼猴,个个都不省心的,俺想送他们去读书,有那运气考个功名自然是好的,如果?没有,到底识几个字,日后?有个活计,不必像俺一样一事无成。”

    文英公主扫过一张张满含期待的脸庞,羌族人需求真的很简单,衣食住行自是不必提,还有读书。

    她能让羌族人听命于她,除了武力?,其实?更重要的是,她给?他们许诺了让孩子们去书院读书。

    羌族人好战,可?在文英公主嫁过去之后?,他们瞧见一些聪明的孩子跟着公主读书之后?,不免生出?艳羡之心。逐渐的,就被文英公主“洗脑”了,他们文字稀少,大文却像一个宝殿,正待他们融入呐!

    刻在骨子里头的读书之心!

    “大家不必着急,看,这是甚麽?”文英公主指了指马车上一箱箱的东西?,在众人不解之时,她亲自打开了其中一箱,一股墨香袭来,她说,“瞧瞧,都是皇后?娘娘让人送来的书籍,后?头还有先生,书院很快就能创办起?来。”

    “好!”一阵儿欢呼声,那些和胡族以及倭寇打仗而缺胳膊少腿的好汉好娘子们嘴都要咧到耳根子后?边了。

    “公主,皇后?娘娘还有竹清姑娘都写了信给?您。”

    “我看看。”文英公主如今与皇后?关系好,同竹清是好友,她读了信,发觉这些书籍全都是经过竹清精挑细选的,她又嘱咐她,如果?不够,可?再写信。

    皇后?娘娘寄的信就正式许多,大多涉及朝政,还有对现在局面的分?析,她看完,总想着要回个甚麽礼才好。

    “公主——”文英公主打断她,说道:“叫我大人,萧大人。”

    文英郡主,文英公主,却不是她想听的,她是北安州知州大人,萧大人。

    多少年前,她曾兴高采烈地逃离王府,那时她未曾预料到,她会在北安州干出?一番事业,也不曾想过,时隔多年,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萧大人,萧扶风。

    扶摇直上,乘风而起?。

    那是她母亲为?嫡子取的名字,生出?了她,却也不曾更改。

    “以后?这儿没有文英公主,有的只是萧大人,都听明白了?”萧扶风眼神锐利,一寸一寸扫过所?有人的脸。

    “都记住了,萧大人。”萧扶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行了,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且快速一些,按照本官的计划,三个月之内得见效,狠狠打那些官员的脸!”

    萧扶风捏着一张纸,那正是竹清寄给?她的,说是一些她的想法,给?她一个参考。竹清的想法,那可?不是小事。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