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捡个姑娘当外室以后 > 第139章

第13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年多过去,京城又发生了许多事。

    嘉元帝忽然病重,接连两月不曾上朝,禁军日夜围守皇城。党争愈演愈烈,街上日日都有禁军巡逻,专抓纠集多舌之徒。一时间人人自危,整个京城都被笼罩在一团无形的阴霾之下。

    嘉元帝病逝前夕,燕王勾结羽林军欲行谋反,被四皇子带兵阻截。是日夜里,宫中每一条水渠里,都流着腥红的血水。

    一月后,四皇子即位,改元建成。

    燕王余党清算完,已是十二月初,新令颁布的那日,京城在下大雪。梅花初绽,雪落枝头,一切慢慢安定下来。

    也是这个时候,秦霁收到一封金陵来的信。

    寄信的人是师娘,信上说师父得了重病,久治不愈,恐不久于人世。

    前几月里城门戒严,这封信送到她手上,已经隔了四个月。

    师父师娘年事已高,且膝下无子。他们定居金陵后,靠着师父卖画,过得也仅是衣食无忧,一场重病折腾下来,不知会变成何种境况。

    秦霄要参加明年的春闱,眼下还在百里外的学塾,天寒地冻,等信到他手上,又要耗费多日。秦霁把小雨送到了永安郡主身边,连夜收拾出行李,翌日便动身去了金陵。

    这个时候运河已经封冻,水路不通,她只得走更慢的官道。

    沿程秦霁都没怎么歇脚,遇到客栈不过歇息一夜或是半日,大半时间都花在路上。

    大半个月过去,终于行至珉安,马也筋疲力尽,再走不动。一行人只得寻了路边的小客栈暂歇。

    到了十二月末,南边也冷得不行。昨日傍晚忽然下起大雪,一夜过后,只见道上堆满厚厚一层白,将近尺深。

    环儿从客栈出来,到了外廊下,“夫人,咱们进去歇着罢,外面冷,您别再给身子冻坏了。”

    秦霁一路有多急,没人比她更清楚,这二十多日,夫人晚上睡觉都未曾睡安稳过。好几回她刚醒,夫人便已经站在窗边了。

    秦霁戴了帷帽,一手挑起白纱,“你去问问,这客栈附近有没有卖马的?”

    “夫人真要现在走?金陵已经近了,不如咱们……”环儿看了眼外边,倒不是她怕冷,而是现在天不好,路不好,下着大雪哪里都是白的,容易迷路,实在不是行路的好时候。

    环儿正要将这些理由一一列出,秦霁打断了她,先进了客栈,“去问罢,我不想等了。”外面的雪还在下,没有要晴的迹象,等下去这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环儿应是,转头去找了掌柜的问马。

    掌柜的在柜台前打着算盘,听后摇头直笑,“姑娘,咱们客栈地方这么偏,本来就没几个客,要是往外赁马,赚的钱还不够天天喂饲草的。这附近嘛住的也多是农户,问牛或许有几头。”

    环儿叹了口气,“问您白问。” 这雪天让牛拉车,还不如她们走路快呢。

    掌柜的极快拨动算珠,“姑娘还是等着吧,咱们客栈没有马,好歹有饲草啊。这么大的雪,你们多住几天,马也歇好了,不是照常赶路?”

    “歇上几天哪里还叫‘赶’路?”环儿泄气道。

    “你们若是这么急,或许还有个法子。”

    “什么法子?”环儿已不抱希望。

    掌柜的朝外面抬了抬下巴,两撇胡子往上翘起,“挪,不是又有客人要来,你们去问问,或许那位客人愿意借马。”说着,从柜台走出,迎了上去。

    环儿跟着转过去,栅门外果然有马车驶近,车头套有两匹马。

    环儿即刻回了厢房,把这事告诉秦霁,末了又道:“夫人,我看他们的马又高又壮,走得还很快呢。”

    秦霁推开支摘窗往下瞧,果然见到掌柜正拉着一辆马车,两匹乌鬃马排在车前,皮毛油亮,抬起的马蹄也厚实。

    “叫扶青去问问,咱们可以拿钱买,别露太多财。”这里偏远,说不准就叫人打起了歪心思。

    “他们若不愿呢?”环儿问。

    “他们若不愿……”秦霁思忖了一会儿,“就叫扶青卖可怜,到了金陵再加钱。”扶青常在市井混,做起这种事情尤为拿手。

    环儿应声好后出了房门。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环儿高兴跑进厢房,“夫人夫人,那人答应了,说是也要去金陵,马不能让,不过他们愿意即刻启程,送您一道。”

    秦霁取了帷帽重新戴上,出去时,扶青等在外面,小声道:“夫人,我试问了一番,对面打扮举止像是行伍中人,应不是宵小恶徒之辈。我守在外面,您可以放心上去。”

    “嗯。”秦霁扶住帷帽,见他似有犹疑,话未说完的模样,问道:“怎么了?”

    扶青低下头,“他们起初不愿,我同他们说您有孕了,赶着回家见丈夫最后一面,他们才答应……”扶青好不容易将前半句说完,又为自己找补道:

    “夫人,我是瞧见了那家主人腰间别着一个娃娃用的平安符,想他也是个有孩子的人,才……”

    秦霁无奈笑了下,“不打紧,走罢。”

    上马车时,车厢内已经坐了一个人,便是扶青说的主人家了。

    秦霁低声道了句谢,默默坐在他的对角。

    车厢内燃着熏炉,松木混了薄荷的香气,透过垂在帷帽下的薄纱,叫秦霁莫名放松些许。

    视线里蒙着一层白雾,她垂下眸,目光仅仅凝在熏炉内红而亮的炭火上。因而没能发觉,坐在对角的那人正抬眼打量着她。

    明明又隔着两年没见,陆迢还是即刻认出了她的声音。

    马车驶在覆满白雪的小径上,四处安静,只有车辕碾过厚雪时的吱呀声轻轻撩拂着人耳。

    秦霁端直坐着,一动也不动。

    陆迢初时以为她太拘谨,过得一会儿,他发现,秦霁是睡着了。

    帷帽边缘垂落的轻纱遮住大半身形,轻纱之下,纤纤玉手交叠,搁在云白的袄裙上。

    也只有她,坐着睡还能端端正正。

    马车内燃这熏炉,正是暖意融融,陆迢倾身靠近秦霁,却在她周围觉出了不同。覆上她的手背,果然冷得像冰。

    陆迢取下自己的大氅,盖在秦霁身前。眸光往上,隔着层薄雾似的纱,依稀能看见她如画的眉眼。

    近在咫尺,却还不够。

    陆迢揭开了她帷帽前的轻纱,下一刻,便对上了惺忪睁开的杏眸。

    视线猝不及防相遇,秦霁恍惚了一下,“陆迢?”

    是他么?

    盯着他看的时候,她顺便摸到了他的手,把陆迢的尾指握在手心。

    是他。

    她记得陆迢的眼,丹凤眼的眼尾很深,瞳色像墨。

    “醒了?”

    陆迢抽出手,坐回原处,全然没有偷看人被抓住的窘迫。

    视野里重新蒙上一层雾,秦霁取下帷帽,发现自己是在马车内,外面还下着大雪。

    不是做梦,有这么巧?

    她茫然转向陆迢,又想到这里本就接近金陵,他出现在此也不奇怪,反倒是她才不好解释。

    “路上还有些时候,想睡便再睡会儿。”陆迢道。

    他的声音似乎比往日浑厚一些,秦霁应了声嗯,又道:“多谢你。”

    “不用。”陆迢似是不经意瞥了眼她的小腹,微微一笑,“你的身体要紧。”

    秦霁默然一怔,随即想起扶青的那句——“现在怀有身孕,要赶着去见将死的丈夫最后一眼。”

    她抿了抿唇,抱紧他的大氅,扭头看向车轩外。

    一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陆迢知道她现在情绪不佳,没怎么开口,陪她一同沉默着。

    将将入夜时,马车到了金陵,穿街过巷,最后停在一座还算宽阔的宅邸前。

    大门前的台阶上堆了雪,满目皆白,未有走动清扫过的痕迹。

    扶青去叩门环,铜环撞在木门上的声音沉重发闷,一声一声,久久未有回应。

    鹅毛大的雪花不断飘落,在身前打旋,秦霁等得有些不安,往前走了一步。

    “夫人。”扶青回头,“不若我现在翻墙过去,再来开门。”

    “好,你小心。”

    扶青刚翻上墙头,里面传出了门闩抽动的声音。

    开门的是个婆子,提着灯笼照了照,只觉奇怪,“夫人,您是……”

    “婆婆,永山先生在这儿么?我是他的学生。”

    婆子一听到这话,瞬时明白过来,连连点头。“在,在,我这就进去告诉一声。”

    不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出来了,待看见廊下的秦霁后,她睁大眼,三两步就走了过来。

    “声声,你这会儿来了?”妇人握起她的手,“倒是不凉,吃饭没有?我叫人去准备。外面站着凉,咱们进去说话。”说着,就要带秦霁往房里走。

    “师母。”秦霁停着没动,看到她脸上的笑意后不由疑惑,“师父他还好么?”

    “哦,他白日里有些咳嗽,这会儿睡了。”

    “只是咳嗽?”秦霁放了心,跟着她往屋子里走。

    “是啊,这天冷,不知谁先得了风寒,一个传一个的,扫地的小厮今日都躺在床上,没让出来扫雪。倒是你,怎么这时候——”师母说着一顿,想起四个月前自己寄的信,十有八九就是因着此事了。

    她拍拍秦霁的手,“放心,给你写信时是怕你们见不着他最后一面,所以写得严重了些,你师父后来看了太医,用药调理了两个月,已好得差不多了。”

    秦霁跟着点头,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未及细想,师母忽地又问道:“这么晚,马车也没进来,是谁送你过来的?”

    秦霁一怔,这才想起还有一个陆迢,扶青去翻墙前,他还站在她身后。

    秦霁回过身,往院中瞧了一眼,已然没有他的身影。

    “罢了,这么晚,人家指不定回去了”师母笑着拉住秦霁的手,“好久不见你,咱们先进屋。”

    秦霁最后望了未关的大门一眼,被牵着往屋里走了。

    翌日,秦霁见到了她师父。

    面色红润,起坐自如,寻不出一点病态。

    “瞧瞧,是不是都好了。”师父笑道,“你师母就爱小题大做。”

    “我小题大做?你那时候都咳血了,要不是——”妇人话声戛然而止,瞪他一眼,转过来和秦霁说话。

    “声声,你来了金陵,便在这里多待些时日,想想怎么玩,不必管你师父。”

    秦霁连日的忧心一扫而空,好好歇了一日后,从床上爬起来写了封帖子给月河,约她明日见面。

    半年前,月河夫君又被贬职,到了金陵。她们之前通过信,秦霁记得地方。

    上晌叫人送了帖子过去,下晌,便有一辆马车停在宅子外,守门的传话说是来找秦霁。

    她刚出大门,马车前的粉绸帘子就被撩起,里面的人正是月河。也不说话,只红着一双眼,等秦霁上了马车,月河便抱着她小声哭起来。

    秦霁轻抚她的背,像哄小雨一般,慢慢往下顺。

    待月河哭声渐渐停下来后,秦霁捏着帕子给她擦泪,“怎么了,想家啦?”

    月河摇摇头,紧牵着秦霁另一只手,歪头靠在她的肩上不说话。

    马车停在一家戏楼外,她们进了一间上等厢房,跟着的侍女都留在房外。厢房里有预先备好的热水,秦霁在月河袖袋中摸出一条新帕,沾湿了给她擦去脸上的泪痕。

    两人坐下一起喝了杯热茶后,月河才平复过来,靠着秦霁的肩,说出了第一句话。

    “声声,我想和离了。”

    秦霁捧着茶盏的动作凝滞在半空,顿了会儿后,她问:“你不喜欢他了么?”

    秦霁见过多次他们夫妻相处,都是郎情妾意,极为融洽的场面。

    “喜欢。”月河说得斩钉截铁,又道:“可就是喜欢,我才不能让这王八蛋这么给我添堵。”

    秦霁不大能懂。

    月河自己擦擦眼角,擦完后,手心紧握成拳,“你知道他做了什么?”

    “做了什么?”秦霁问。

    月河坐直身子,眼眶虽还红着,眼神却已冷了下去。她一字字道:“前几日在床上,他喊的是旁人的名字。”

    秦霁心头一震,蓦地想起好几年前,陆迢问她话的时候。

    他低头凝视着她,眼睛像一汪深潭,忍着怒意,轻声问她要一个解释。

    那时她什么也没说。

    “你怎么了?”月河忽然出声,秦霁还在出神,慢了半拍,才回道:“我没事。”

    月河有些沮丧,“声声,我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很像一个怨妇?你听得不耐烦了罢?”

    “没有。我只是在想……”秦霁顿了顿,“里面会不会有误会,比如他当时是睡着了,在做别的梦?”

    月河眉心拧紧,仔细回想一遍后,发现自己不大能确认,“他梦到别的女人,也叫人生气!”

    秦霁攥紧裙摆,设身处地想了想,狠狠点头附和。

    从戏楼出去,已是两个时辰之后。

    月河先送秦霁回她师父那儿,马车上,月河又仔细想了想。

    “其实这件事我还没告诉过他,只是背地里叫人去查了,还没能查出什么。你说得对,这次回去,我再问他一遍,倘若是真的,我们就和离,倘若没有,我也不会放过他。”

    秦霁不解,默了默,问道:“假的……也不能放过?”

    “不能。”月河的语气只有肯定。“他这样做太伤人,即便是假的,我也真正伤了心。”

    秦霁心口没由来一堵,没再接话。

    车轩外还在下雪,掌心飘进两片雪花,秦霁垂首,看见它们转瞬就化成了水。

    她莫名想起自己回来的那天晚上,这里下着鹅毛大雪,自己在宅子外站了很久,可睡前取下裘衣时,上面一点也没沾湿。

    是陆迢一直在身后给她撑伞,可她进去后,都没有再看他一眼,甚至连他何时走的也不知道。

    回到宅子里,师父师母正在绑襻膊,说晚上要做黏糕。

    师母指了指案上多出来的一个襻膊,“声声,你也绑上过来帮忙,咱们一起做黏糕。”

    “好。”秦霁应下,换上襻膊后,跟着去了厨房。

    她什么都不会,只能看着他们的动作,有样学样。

    不一会儿,秦霁就搞砸了五个黏糕,在她要对下一个动手时,师母看不下去了。

    “声声,你有心事?”

    “没有啊。”秦霁一面说,一面把未成形的黏糕放进了水里,重新拿出来时,对面两道视线一起落向她。

    秦霁则垂首,看着那块软塌塌的黏糕,默了会儿道:

    “我做错了。”

    师父大手一挥,糯米面一半在空中飘起,“错了有什么。人还在这儿,你和他——哎呦”他话到一半,痛呼着去护自己的脚。

    “一把年纪,还是这么大惊小怪。”师母嗔怪着把他赶出了厨房,回身进来与秦霁笑,“黏糕做错了再捏一个就是,这东西不难,你再看我做一个。”

    “嗯。”

    半个时辰过去,秦霁捻捻指腹,黏糊糊的糯米面拉长,断开,啪地掉在砧板上,和其它二十几个不成形的粉团遥遥相望。

    对面的师母默默避开她的视线。

    一旁的蒸笼里白汽腾起,黏糕的甜香盖过柴火气,涨满整个厨房。

    师母长吁一口气,端起蒸笼往外走,口中道:“行了,黏糕做好了,咱们出去吃去。”

    秦霁到底没能做好一个黏糕。

    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晚她一睡下就做了梦,梦里,有人在给她做黏糕,一笼又一笼。

    秦霁接过黏糕,抬起头,才发现做黏糕的人是陆迢。

    寺庙里泠泠的钟声穿夜而来,秦霁睁开眼,却再无困意。没过多久,她便换上衣服出了门。

    睡在外间的环儿听到动静,忙爬起来,“夫人,你要去哪儿?”

    “你自己睡罢。”秦霁道,“我去厨房看看。”

    厨房里,糯米面存在坛子里,白日里和面的厨具都还摆在灶上。

    秦霁深呼了一口气,点上烛,重新绑起襻膊,不知多久过去,蒸笼里终于摆上了有模有样的黏糕。

    回房上床,秦霁安安心心地阖上眼,仍是没有丝毫困意。

    半个时辰后,她总算明白,自己想的不是没做好的黏糕,而是——陆迢。

    秦霁想,自己该去找他一趟。

    下晌,金陵的雪停了,秦霁便也出了门。

    魏国公府不能去,她不想让旁人知道。因而她告诉车夫的地方是延龄巷前的一家铺子,与榴园相近。

    他若不在,她多去几趟就是了。

    车夫听了道:“夫人,那地方远,咱们要去只怕得绕小路。”

    “不急,天黑前能赶到便是。”

    车夫不再为难,“夫人放心,咱们走小路,路上再快些,一定能到那儿。”

    说完,他便扬起马鞭,车辕辚辚滚动起来。

    从西街转个弯,驶上了沿河的青石长街,许是马车驶得太快,一路上,车厢都在不停摇晃,发出轰轰的声音。

    行至一条窄巷,又是轰一声,车厢猛地一晃后停了下来。未几,车夫在外着急道:“夫人,马车坏了。”

    师父家的马车不常用,这回在雪路上驶得太快,车辕撞上石头,竟颠断了下面的木轴。

    车夫栽下身子细细检查一遍,满脸的心疼,秦霁见了,叫他带着马车现在去找人修,不必管自己。

    车夫犹疑,“这怎么行?夫人不认识路,如何走得回去。”

    “我以前在金陵住过,熟悉这里的路。”秦霁道。

    未几,身前碾过两道深深的车辙印,窄巷里只剩下她一人。

    这里应是条旧巷,两边的篱笆墙低矮,不少地方的墙皮都剥落了,露出来红褐的砖块。瓦顶覆着一层干干净净的白雪,红梅越墙而出,映出几分别趣。

    秦霁刚刚说的不是假话。

    这个地方,她对这里真有几分眼熟。秦霁说的以前也不是七年前,而是更远,在她才六七岁的时候。

    沿着篱笆墙走到窄巷尽头,有处拐角,外面通着左右两条路。路边参差栽着些竹木松树,放眼看去,没什么两样。

    秦霁记得,这两条路里,应有一条正对着自家的后门。不过是哪一条,她已记不清楚。

    忽而一声猫叫,秦霁抬头,篱笆墙上站着一只通身黑色的猫儿,正低头看着她。

    “喵呜——”

    黑猫的叫声并不凶,反而黏黏糊糊,叫秦霁听出几分亲切。

    附近没有旁的人,秦霁停下来,压低声音,学着它喵呜了声。黑猫没有犹豫,即刻跳下篱笆墙,到了她脚边。

    “喵呜——”黑猫用头轻蹭她的裙摆。

    秦霁蹲下身摸了摸它的耳朵,还没好好揉上一会儿,黑猫转了个身,走上左边那条路。

    它回头,见秦霁没有跟过来,便停在原地,像是要等她。

    这副做派有些粘人,叫秦霁想起来,七年前她在榴园养过短短几日的黑猫。

    秦霁跟在了它身后,越往里走,路边的竹木越密,另一边,还是篱笆墙,只是这儿的墙比巷子里砌的要高出许多。

    沿着篱笆墙,约莫走了半里,黑猫停下来,伸爪扒开墙角的积雪。等秦霁走到时,它与她已经隔了一堵墙。

    墙角的洞越看越眼熟,望见不远处的锁上的榆木门扉,秦霁确认下来。

    这墙后,是她小时候住过的宅子。

    “喵——”

    黑猫从洞下探出半个身子,秦霁指尖刚摸到它的耳朵,便看见洞后有双修长清瘦的手抱起了它。

    玄色云锦的衣裾经过眼前,秦霁迟钝地收回手,站了起来。

    天边云层渐暗,风一阵比一阵冷。

    今日去不成榴园,也进不了这间宅子。她该趁着现下车辙印子还能看清,早些回去了。

    秦霁心头莫名不是滋味起来。

    她连一天都不想等,那他呢,他等了多久?

    几步外,榆木门扉传出声响,秦霁匆匆折身,提裙要走,却被人连名带姓地喊住。

    “秦霁?”

    是陆迢的声音。

    她攥紧了袄裙,怔了半晌才回身,“你怎么在这儿?”

    陆迢略提了提黑猫的后颈,“来看它。”

    秦霁默默看着他。

    她问的是这个么?

    后门不够宽敞,陆迢拉开门扉,侧过半边身子,“要进来看看么?”

    秦霁点了点头。

    经过他身侧时,陆迢怀里的黑猫巴巴望着秦霁,喵了一声。

    秦霁才抬手,黑猫便伸长脖子主动靠近,在她掌心轻蹭。

    秦霁没忍住笑,问:“是它么?”

    她以前捡的那只黑猫,是陆迢签了它的纳猫契。

    “是它。”陆迢道:“一直把它放在这里养。”

    “它的胡子白了。”

    “猫的寿数比不上人,它现在七岁,岁数已经大了。”陆迢等秦霁摸够了,抱着它转过身,往房里去。

    “这里没住旁人,你放心去看。”

    秦霁盯着他走远的背影,咬了咬唇。

    不想看了,她要直接回去。

    这念头一出来,前面的人便停了步,陆迢半折过身,“你太久没来,我领你看?”

    “嗯。”

    秦霁应完,陆迢便放下了猫,两人一起净过手,去看宅子里其余几处。

    秦霁家以前实在称不上富裕,四口人,虽是三进的宅邸,可每一进都不大。不过一刻钟,就走完了大半。剩下一间小院子,站在院门外,都能一眼把里面看全。

    秦霁慢慢提步,“我小时候住在这里。”

    “一个人住小院?”陆迢问。

    秦霁想了想,“算,也不算。我一直有人陪。”

    那时候娘亲身体不好,爹爹晚上要照顾她,索性放着秦霁自己一间,晚上有嬷嬷带。不过娘亲舍不得,只要好一些就会过来陪着自己。

    她没再管陆迢,先一步进了自己以前的房间。还是过去的砖瓦旧墙,里面的布置却不一样了。

    秦霁到处看了一遍,只有那张小小的床是自己用过的,上面铺了厚厚的被褥,看上去还是新的。

    “铺被子是不想让床空着,空着不好看。”陆迢进了房门,“这里没有人睡过。”

    “知道了。”秦霁点了点头,许多话在舌尖打转,渐渐绕成一团,怎么也说不出口。

    可是宅邸已经看完,她没有继续留下的理由了。

    秦霁站在原地,来时没拖延过一时半刻的人,可真到了要开口的时候,却又止不住的犹豫踌躇。

    陆迢在她身后道:“天色快暗了,我送你回去?”

    秦霁深呼一口气,“好。”

    她应得很快,陆迢摩挲着扳指,眸光沉了下去。等秦霁走近,他侧身让开,却不想她停在了面前。

    秦霁抬手要牵他袖子,陆迢后退一步。

    秦霁朝他走近,陆迢又后退一步。

    秦霁提裙踩住他的靴子,陆迢这回没有再退。

    再退会摔着她。

    “陆迢。”秦霁仰起脸。

    “嗯。”陆迢凝视着她,安静等待下文。

    迟了将近四年的下文。

    面前之人,唇色嫩如新绽的樱瓣,抿了又抿,却始终没有发出声音。

    秦霁压根就说不出口。

    她做不到对男子吐露心扉,剖白心意,说一句也不行。

    看见陆迢喉间滚动了两下,秦霁灵光忽闪,踮起脚靠近,却在将将要亲到他下颌时,被一双大掌给按住肩头,压回原处。

    陆迢垂眸,沉声道:“不是这样,声声。”他等了很久,不许这样糊弄过去。

    两人对视良久,都没有让步的意思。

    到底是秦霁先开口,“你不会——”她盯了他一会儿,语气有些古怪,“想要我哄你吧?”

    陆迢面色一僵,侧身绕开了她。

    秦霁跟在他后边,正要出去,房门却吱呀一声被合上。

    陆迢回过身,影子推山一般倾下,秦霁来不及反应,就被揽住后腰,抱去了床上。

    细密的吻像雨点一般落了下来,辗转到唇畔,碾着两片温软的唇瓣轻咬慢吮。

    不知是谁的呼吸先急促起来,带着另一个也变得紊乱,炽热。肌肤相触的地方,不到片刻也变得滚烫。

    秦霁好不容易才推开他,偏过脸朝着外侧,努力平复呼吸。

    她刚刚险些喘不过气,现在也没好多少。面色潮红,簪钗都落在了地上,衣襟领口更是松散的不成样子,圆润雪白的肩头滑出来一半,上面还能瞧见道浅浅的牙印,是陆迢刚刚留的。

    陆迢握住她软绵绵的手,轻咬了一口,声音却很重,是威胁的语气。

    “真不哄?”

    秦霁审时度势摇了摇头,刚要开口,就被捏住腮。

    “算了,不听了。” 陆迢亲了亲她,声音喑哑。

    “我们做些别的,好不好?”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