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捡个姑娘当外室以后 > 第136章

第13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南边的冬有南边的冷法。河流成冻,叶片凝霜,风刮来时透着森森的寒,像藏了刀片,每个人脸上都被刮得通红。

    营帐内,军医正在给陆迢解衣,准备给伤口换药。

    夷敌狡诈,若不是陆迢带着了一列小队绕至敌后,烧了他们的粮仓,与大军里应外合击退这帮夷子。阳远城里的百姓,还不知要怎么度过这个冬天。

    只是这一战他领着人近身犯险,以少敌多,自己身上也落了不小的伤。

    换药的场面原本该有些叫人伤怀,围坐成一圈的副将参将们脸上却都洋溢着喜气。

    “刚来的捷报,左参将的人追上了那帮蛮子,射杀了一半,剩下的都赶到息纳河里喂鱼去了,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

    “好啊,等他们喂饱了鱼,开春解冻,咱们杨木关的百姓就能上那儿钓鱼去了!”

    “说的正是,将军,此次大捷,弟兄们几时喝酒吃肉?”

    众人一句搭着一句,没多久,话题都转到了吃肉上,围坐一圈的大汉齐齐望向陆迢,眼露精光。

    西南一向是个不毛之地,军饷常常要拖上三五个月,来得还不齐。自打这位陆将军来后,却是再也没有迟过。

    军医向他们一个个投去不争气的眼神,“你们急什么?左参将都没回来,回来了,也得等将军的伤好一些,和大家伙们一起才是。”

    他说罢,拿了湿布去沾陆迢后背。

    陆迢背上血淋淋的刀口有好几道,皆是又深又长。已经两日,裂口还是直往外渗血。沾湿了后背,军医眼疾手快,一把撕开粘连在皮肉上的布条,撕拉一下,又有鲜血汨汨往外流。

    “将军这伤还要再过个两日,换药才能方便些。”

    “别说几日了,后面十几日将军都能好好歇会儿。这些个蛮子这回总算吃了教训,里裤都来不及提,就灰溜溜跑路了。”满脸络腮胡的男人笑道。

    陆迢仰头猛灌一口烈酒,听到帐外人声,朗声问:“外面何事?”

    帐外的近卫撩开帘子,道:“将军,有传令兵来了,像是送喜报的。”

    “左参将的消息先一步送来了,这是送岔了两份?”

    说话间,一里地外的传令兵已跑了过来,查过令牌后被放入帐内,气喘吁吁解释,“不是左参将,是京城来的,给陆将军送喜报。”

    “陆将军的什么喜报?”营帐中的将士们都抬头望了过去。

    传令兵垂首,将装了信的竹筒送至陆迢案前,“小的也不知,竹筒外有长公主府的亲印,传信的人只让我快送,说这是喜报,写的什么还得陆将军亲自瞧瞧。”

    陆迢并未打开,从盆中捞起湿帕擦了把汗,对众人道:“行了,喜报看了,歇也歇了。你们现在带人去巡边。夷敌这次分成两路,左参将截杀了一路,剩下那一路却不好对付,他们现在无路可退,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跳出来咬人。

    他换上外衣,又道:“东西两道关卡务必要严守,诸位,现在还不到歇息的时候。等过几日,将剩下这帮人剿散,好肉好酒只是其次,送去朝廷的奏本上必有各位的功劳!”

    一众将士听得心神振奋,高声呼好。一个个立时离开坐垫,出营巡关。

    五日后,西南军找到了窝在河谷的上千夷敌,尽数围杀,接着又巡视了两天,未见敌人踪影后,军营里物资不足,却也凑上了一场简略的庆功宴。

    陆迢回到帐中独自换药时,重新瞥见了被他遗忘在案上的竹筒。

    长公主府的亲印,里面必然是永安郡主给他的信。只是这手指粗的竹筒着实有些怪异,什么喜报,还要特意装成这样?

    不过一刻钟,才熄灶的伙房上头燃起袅袅炊烟,肉香飘满军营。

    士兵们去打菜时,不仅碗里分到了肉,各个手里还有个铜钱,到处都是铜钱叮叮相碰的响声。

    “咋回事?吃肉就吃肉,怎么还送一文钱?”

    前面给打菜的火头军笑的眼睛只剩一条缝,“将军有女儿了!这是将军给的喜钱。将军亲口说了,等改日打退蛮子,平了战事,这文钱可在他那儿换一两银。将军还说嫌少的呀,都把钱给我——”

    这话几乎从排头问到排尾,不过吃个饭的功夫,整个军营都知道陆将军喜得千金了!

    当着众多将士,陆迢饮了满满一坛,后回到席上,又被围劝着喝了不少。

    赵望在一边把那帮老滑头看得明明白白,大爷一不喝,他们就把小小姐搬出来。大爷一不喝,他们就把小小姐搬出来。大爷一不喝,他们就把小小姐搬出来。

    简直屡试不爽!

    陆迢治军向来从严,他自己更是言行一致,连失态的时候都未有过。今夜这一桌的副将参将偷偷耍赖,劝了陆迢不少酒,可他举止还是如常。

    “你还不信,陆将军哪像你们这帮臭德行。今天大喜的日子,还是放将军进帐写回信罢。”

    “正是,我得去写回信了。”陆迢颔首,撑桌起了身。

    哪怕是回帐子的路上,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见不出半分醉态。直到撩开门帘,赵望眼尖发现,大爷稍稍踉跄了一下。

    回到帐内,陆迢又打开竹筒,小心翼翼倒出里面卷起的笺纸。

    里面有两封笺纸,都是永安郡主亲笔。一封是家书,剩下一封便写着他的女儿。

    他女儿的名字叫秦芹,小名小雨,生辰是元月初三。出生那天,京城恰在下着小雨。

    笺纸左下角印了一枚红色的小脚印,那脚印小的可爱,小雨的脚丫放进他的砚台里都能好好洗洗。

    他的女儿才出生不到两月,能写的东西实在很少,一封笺纸写了不到一半就堪堪停笔。

    然而便是这样半封信,陆迢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恍然不觉夜深。

    元月初三。

    他已经记不起那天自己在做什么,这里是什么天气。

    可那天,她一定很疼罢?

    小雨五个月大的时候,开始长牙,在秦霁发现的那天,小东西吃到了人生中第一口米饭糊糊。

    “雨……雨。”秦霁离得远了,她就要念叨个不停,一边伸出两条小胳膊要秦霁抱。

    小雨不知道,她从娘亲那里学到的其实是她自己的名字。她只知道秦霁要走了,便用力喊着自己唯一会念的字。

    “雨……雨……”

    “雨什么呢?”秦霁被她着急的模样逗得忍俊不禁,弯腰凑近了逗她,“我就去隔壁房里,你也不让啊?”

    小雨握住了秦霁伸出的手指,不肯松开。“雨雨……”

    照顾她的嬷嬷道:“小小姐舍不得夫人,您不知道,每次您不在,小小姐就容易哭,直到哭累了嗓子哑了,才肯停下来睡一会儿。”

    秦霁听了不可置信,“她真会哭成这样?”

    嬷嬷说的话实在陌生,那些场面,秦霁一次都没见过。

    面前这个小不点在她肚子里的几个月没少使坏,出来后却格外老实。一天哭不了两三次,秦霁困了她也跟着睡,格外让人省心。

    当时她们分明都说小雨是带过最乖的孩子——当秦霁在场的时候。

    后面这半句,秦霁今天才知道。

    “那怎么办?”秦霁试着往上提一提手指,小雨跟着抬起胳膊,就是不松开。乌溜溜的眼睛望着秦霁,还知道对她笑。

    秦霁问:“我是不是要离她远些?”

    “夫人无需刻意。”嬷嬷宽慰道:“小小姐年纪还小,这个年纪正是要母亲陪的时候。等她一两岁了,那时再试着分开才妥当。”

    说话的嬷嬷是永安郡主派来的,永安郡主知道秦霁有孕的消息后,当即挑了两个嬷嬷和两个侍女,亲自上门把人送了过来,专程照顾秦霁的饮食起居。

    后来有了小雨,她们就顺势留下来照顾小雨。

    “嬷嬷说的是。”秦霁在摇床边坐下,“去耳房取一个拨浪鼓来,我逗她玩会儿。”

    不一会儿,嬷嬷抱着一个竹篾编的精巧小盒回了正房。这是前阵子永安郡主亲自送来的,里面装着给小雨准备的小玩意儿。

    秦霁早就忘了还有这个。

    “夫人,这里面的拨浪鼓要小些,不容易吵到小小姐的耳朵。”嬷嬷打开盒子,放在秦霁身边。

    “嬷嬷先去歇会儿罢,等我哄她睡着了,再让人喊你过来。”

    嬷嬷退下后,秦霁把小雨抱出来放在了自己睡的架子床上。小家伙精力十足,知道这是要陪她玩了,咿咿呀呀地,又伸手又蹬腿。

    她还不会说话,除了雨字,其余都是含混不清的音,连字音都算不上。

    秦霁陪着小雨把竹蔑盒里的东西玩了大半,她慢慢安静下来,在秦霁怀里睡着了。

    小玩意儿散落一床,秦霁一样样收拾起来,这才看见压在竹篾盒底的那封信。

    上面的字迹分外眼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