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捡个姑娘当外室以后 > 第123章

第12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其后,他又提出了许多旁人没有的条件。

    “家中略有薄资,成婚之后,我名下东西两市的铺子一百三十一家,京郊外良田两千六百亩,皆会写到秦霁名下。”

    京城一地千金,东西两市的铺子越发值钱。

    可再怎么值钱,也只是钱而已。他们家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何况秦霁从来不是嫌贫爱富的孩子。

    秦甫之不为所动。

    “晚辈今年二十有四,身边从无妾室通房,更不曾因私去过花柳之地,以后亦是如此。”

    这一条,秦甫之亦有所耳闻。

    金陵如何他不知道,只陆迢来京城的两年,在此方面的名声确实不错。御史风闻言事,他翻阅过御史台这两年的劾本,此人的确干净。

    可是只这句话,也无可信之处,谁能知道以后如何?

    这一点,两人似乎都心知肚明,不待秦甫之开口,陆迢自己站了起来。

    “口说无凭,成婚后,秦大人可放人在我府上,若有违,您亦能早早知道,不叫她受委屈。”

    为人父亲的天性之一便是不会轻易相信别的男人的鬼话,自己能看着,的确会放心许多。

    秦甫之看到了他的一点诚意,但依旧不打算答应。

    随后陆迢说出了最后一条。

    “晚辈会长久留在京城,现在别府自居,白鹭园离永昌坊至多要一个时辰的路,家中无长辈,她若想家了,随时便能过来。”

    在说到“家中无长辈”时,陆迢刻意加重了语气。

    魏国公府的一众人都在金陵,他长住京城。永安郡主住在长公主府,秦霁若是嫁过去了,便与他别居在白鹭园。

    家中确无长辈亲戚,不必日日请安,无多拘束。

    不得不说,仅凭此一条,便足够叫许多家中有女儿的父母动摇心志。

    秦甫之也被动摇了。

    秦霁自幼就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唯有晨起一事比旁人要惫懒些许,秦甫之便也惯着她,到现在依旧如此。

    他舍不得拘束自己的女儿,自然也不愿以后有旁人去拘束她。

    这一点,放眼京中所有人家,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为此,秦甫之这次思量片刻,才否了他。

    陆迢极少被人接二连三拒绝,上一次这样对他的人,还是秦霁。

    他极为耐心,挽袖倒了一盏茶,双手递给至秦甫之面前。

    “您对我有成见,不肯将声声交给我,晚辈心中有数。可是您把她交给旁人,就一定能比我放心么?”便是您能放心,他也放心不下。

    陆迢坦然一笑,“秦大人爱女心切,此事为何不问问声声?这也是她的婚事,倘或她心中愿意呢?”

    秦甫之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他说话看似谦卑,实则每一句都落到了要处。进退得体,且还有着这个年纪极为难得的务实。

    几个月前,他的命险些丢在自己手中。

    然而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过此事,此时此刻,在自己面前仍是如此。

    一盏茶的功夫,秦甫之对他确然有所改观。

    谈话有起有承,最后转到了秦霁身上。

    这一次,秦甫之没再否掉陆迢。

    他说的不错,此事到底是秦霁的终身大事,问一问再否掉也不碍事。

    彩儿端了刚泡好的茶迈进门槛,秦甫之收拢思绪,从秦霁手中接过热茶,语重心长道:

    “婚姻大事绝非戏言,你如若不愿意,那咱们就不嫁。不必顾虑旁的什么,有爹爹做主。”

    秦霁正在倒茶,手腕一顿,茶水险些洒在桌上。

    爹爹能说出这话,必然做好了得罪今上的打算。他们一家好不容易才在京城团聚,真能担得起抗旨的后果么?

    秦霁慢慢捧起青釉盏,薄瓷盛着热茶,尤在手心发烫。

    慎重想过之后,她点头,“我愿意的。”

    魏国公府的聘礼在上元节前一日送到了永昌坊。

    陆奉前两年因坠马摔断了一条腿,辞官致仕,一直留在金陵修养。

    登门送聘的是永安郡主。

    一大早,门外便站满了抬礼的小厮,几乎要将整个秦府围得水泄不通。

    过礼的抬盒搬了一个上晌,库房放不下,没多久正院也变得满满当当,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许多人都在外瞧热闹,永安郡主身边的榆嬷嬷唤了个小厮,给街上的邻里小孩们送喜果,将人群欢欢喜喜地哄散。

    秦甫之请永安郡主进了正堂,两人一处喝茶说话。

    几月前他们险些成为死仇,谁能想到今日竟成了亲家,按说该有些尴尬。

    为人父母的,尤能理解彼此。

    永安郡主主动提起此事,只骂陆迢活该。两个都是直来直去的脾气,几番谈话下来,彼此倒也没了芥蒂。

    “秦御史,我还有一事。”永安郡主在堂内扫视一圈,和善笑道:“今日能否见令爱一面?我有东西要单独给她。”

    秦甫之要叫人去喊秦霁,却被永安郡主拦住,“这头一回,还是我去见她吧,您叫人给我带个路。”

    秦霁在自己的小院里。这几日过节,秦霄不必去学塾,也赖在她这儿。

    永安郡主才跨进东院的月洞门,远远便听到屋子里一阵欢声笑语。

    雕花镂空的屏窗半开,娴静漂亮的姑娘坐在榻上,眉眼弯弯,柔似春柳,唇角往上抿起,偷笑的模样俏皮又可爱。

    与她对坐的是个少年郎,两人眉眼间有些相似,少年郎正拿着绣绷,低头穿针引线的动作有模有样。

    过得会儿,里面又是一阵笑声传出。

    这笑声并不是秦霁所出,而是彩儿与环儿,她们站在一旁的秦霄身后,笑声一串接着一串。

    屋内人在观赏秦霄练习多日的“大作”,都未发现院子里来了生人。

    “郡主稍等,我这就去知会小姐。”引路的侍女福身一礼,转而被榆嬷嬷拉住了手臂。

    榆嬷嬷努努嘴,示意去看永安郡主,她还在望着里面。

    “姑娘再等等罢。”

    屋内,秦霄又是一番飞针走线,少顷,将自己绣成的帕子展示出来,对着秦霁得意扬眉。

    “如何?姐姐,你喜欢么?”

    红帕上白色织线成了一团,依稀能看出是朵花,虽不是栩栩如生,但比自己的绣工要好不少。

    这几日过节,秦霄不必去学塾,在家一门心思地练绣花,他虽不说,秦霁也知道他是想亲手绣自己出嫁时的盖头。

    这是京城女子出嫁的风俗,母亲不在,秦霁上面也没有姐姐,秦霄倒是一直惦记着。

    想着他也是练了多日,秦霁不好打击,艰难点头,“绣的很好……这是什么花?”

    秦霄愕然,“这是兔子!”

    彩儿和环儿没忍住,噗嗤一声,双双捧腹笑出声。

    秦霁也憋着笑,“我其实看出来了……逗你的。”

    屋内姐弟其乐融融,连侍女都笑得开心,永安郡主听着里面的对话,不由翘起嘴角。

    她总算有些明白,为何陆迢非秦家的姑娘不可。

    她不单单是生得漂亮。

    难为她出自高门,幼年丧母,还能有这样和煦温暖的性子,任谁都会想要亲近。

    “郡主?咱们可进去看看?”榆嬷嬷站得久了,扭过身子问道。

    屋内的人终于察觉到了外面的身影,秦霁转过头,瞧见正堂伺候的侍女站在梅花树下,手里端着一个锦盒。

    如玉瞧了两眼月洞门才走进屋内。

    “小姐,刚刚永安郡主来过了。说不想打搅您,让我把这个送过来,说是她亲手做的,想着你会用得上。”她说着,将锦盒放下。

    秦霁顺着屏窗看向院中,日光自乌檐坠下,灿灿一片,未见到一个人影。

    秦霄眉心沉了沉,寻事由将屋内的彩儿环儿打发出去,坐回秦霁身边,张了张嘴,像是十分为难,一字未发又闭上了。

    姐姐眼看要嫁人,他其实不愿拿这事惹她多想。但另一边,先生待他尽心又周全,学箭这么久,他只提过这一件事,秦霄也不忍心辜负。

    知弟莫若姐,秦霁哪里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有话直说。”她点点他的额头,表示自己不介意。

    “先生让我带一句话给你,姐姐,你要听么?”

    秦霄现在的先生有两位,这里指谁再清楚不过。

    “嗯。”秦霁淡淡应了声,却不自觉轻轻屏息。

    刚从狩场回来的时候,她每天都会想起李思言,继而逼着自己忍住不要想。

    忍的久了,想起他的次数跟着变少,渐渐也不像之前那样难过。偶尔还是会想到,一瞬就过去了。

    秦霁最初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没良心,话本里的有情人都想着天长地久,生死也要相随。

    可她明白,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一步。

    取与舍,秦霁会难过,却不会犹豫。

    和李思言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她想,他应当也会是如此。

    “你说吧。”秦霁点点秦霄的左颊,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秦霄深吸了一口气,发现屏窗还开着,确认外面无人之后,他合上窗,看着秦霁,严肃且别扭地说道:

    “先生说他可以等,三年或是五年都不要紧,想要亲耳再听一次你的答案。”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