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BG言情 > 楚三姑娘苟命日常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第一百四十五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大人算着, 云州几城的箭矢,加在一块不足两日。

    这打一次就是万箭齐发,还不能捡回来。箭矢虽少, 不过萧秉承却不过分担心这件事,因为楚沂回永城了, 肯定会准备这些。

    朝中送来的, 混入这几个月自己造的,生死攸关之际,也不会有人看箭一样不一样。等把箭用了,更没有人追究到底有多少弓箭, 估计只有赵王会疑惑, 为何箭羽上的标志不一样。

    他担心的是别的事。

    萧秉承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多是智商他那边,身边又是聚了一群散兵,他也知道城中的兵马不比赵王手下的兵, 上过战场、与羌族厮杀过、骁勇善战。

    一万多, 就算加上京北军营的人马,最多四万, 在人数等各个方面都略逊一筹。

    箭矢足了,可西北有炮车,城中的弩车大约也不如西北的好, 等天一暖和, 恐怕真守不了多久了。

    就是不知赵王会不会把炮车也调过来,前几次攻城, 他没有见到。

    今日已经是正月初六, 宛城校尉说昨日夜里就比前两日夜里暖和,冰冻不上了, 这消息对云州更是雪上加霜。

    一群人聚在城守府,商量该怎么应对。

    赵大人道:“守还是得守的,实在不行再弃了云州,全去启安,留些人守城,那边城楼城墙加固了五六日,比云州要好守得多。况且启安多山多水,赵王虽领兵作战的经验丰富,可也在外这么多年了,根本没去过启安。

    这好汉不提当年勇,未见得一直打胜仗。”

    赵大人心想,这都打了好几场败仗了,赵王心软是一回事,可也能见得,赵王并非战无不胜,也不是什么不败战神。

    众人没有说话,赵大人又干咳两声看向萧秉承,“王爷,您的意思呢?”

    萧秉承是主帅,大事小事得听萧秉承的。

    不等萧秉承说话,大家伙就自说自话。

    有人提议守城,“若弃云舟而逃,那启安日后也有这一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也得让其他地方的百姓看看,赵王是如何对同胞手足下手的,这样也有震慑之力。况且都守了这么多日子了,这会儿说弃城而逃,愧对那些死去的士兵们。还有城中百姓怎么办?”

    当然也有人觉得弃城而逃没什么不好,就如禹王,“去启安咱们脚程还快一点,再说启安也有兵马。百姓一块儿逃了就是,有时弃城也并非坏事,都是情急之下做的抉择嘛。”

    原本萧秉承想,能守则守,城在人在,可换句话说,人在城才在。

    听赵大人说,他又想到了一桩事,空城并非没有益处。

    赵大人所言没错,启安有兵马,这两日京北的援军也该到了。

    从锦城经隋安,路难走,耗费的时间有些长。

    早春多雨,昨日送来密函,萧秉承看过,密函中写赵王很可能用炮车攻城,炮车怕水,阴雨天会哑炮,弩车兵部正在赶制,不过也得过几日才能送来。

    萧秉承知道西北军营有炮车弩车,以前没用,不代表今后不用,若是赵王用炮车攻城,只有拖到下雨时对他们才有益处。

    萧秉承想,炮车自是不可能全带过来,这几日攻城不成,赵王下次想要突袭,估计会直接用炮车。

    城墙破了还能再修,若能用一座空城换赵王多用炮弹,护住启安,也值。

    只不过如今城内有赵王的探子,城内倒是可以加强戒严,但是别人……

    萧秉承暗自看了眼禹王,他觉得那日禹王并非无缘无故提起圣旨一事,他弃城而逃,哪里会顾及皇上旨意,禹王也许和赵王有牵扯。

    此计万不可告知禹王。

    炮车除了等老天爷脸色,萧秉承还没别的破解之法,多备水,不过想要用水弹弄哑炮车,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赵大人看着萧秉承,“王爷,王爷?”

    萧秉承回过神来,道:“守城,等援军到了,死守就是。”

    赵大人还想再说,却听萧秉承道:“本王奉圣旨而来,是军中主帅,诸位只需配合本王,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吧。”

    萧秉承站起来,直接从屋里出去,在座几人神色微愣,但也只能听从。

    禹王道:“十三弟还是太年轻,这随机应变嘛。”

    赵大人长叹一口气,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是以前没有旨意时他说的,想着给家中妻儿多些荣耀庇佑,谁不想活着,成王在,那就不关他的事了,他还是再劝劝成王。

    他一文官都知道且战且退,要读兵书,成王怎么就不知道呢。

    正月初七一早,京北援军到了。

    副将虽是武官,可萧秉承既有虎符又有圣旨,是军中主帅,副将就把三万大军全交到了萧秉承手里。

    正月初七正午,赵王又攻城一次,这回城门虽有巨石巨木挡着,可摇摇欲坠,门上又多了许多裂痕。

    赵大人感觉,这屹立几百年的门要挺不住了。

    云州城内外动荡,四万大军苦守一个多时辰,赵王总算退兵了,不过此次赵王虽退兵,可是大长士气。

    赵王远远看着破城门,笑道:“若有炮车,一日不到就能拿下云州。”

    下属来报,说炮车最迟明日也就到了,也许今日夜里就能到了。

    赵王大喜,对手下士兵道:“等拿下云州,本王犒赏三军,到时云州城上上下下都是我们的,大家且忍一日。”

    众人附和应了声好,眼中多了丝雀跃,更有人把枪往上一举,喝道:“攻城!攻城!”

    一人呼白人应,众人大喊攻城,赵王听着,感觉脚下的地都在震动。

    也难怪将士们听这话会这么激动,西北军营军规森,哪怕在西北,也不许去营中将士去城中镇上烧杀抢夺。

    百姓的东西就是百姓的,不仅不许抢,早些年间,赵王甚至不许营中人收百姓送的鸡蛋馒头。

    其实鸡蛋馒头算不得多贵重,营中不少人才十几岁,光吃大锅饭,根本吃不饱,可这些赵王都不让收。

    军规如此,不动百姓一分一毫,收下西北诸城之后,哪怕营中缺粮,也只动粮库里的粮食,百姓家中的压根不许碰,可是在营中一日三餐吃的又不是多好的东西,大锅菜里偶尔才能见几片肉,行军多日都是这样的伙食,打仗这些日子,拿着命跟赵王混,长此以往,又有谁愿意。

    以前为了保家卫国,如今担了造反的名头,什么都没有,长此以往,军中定会有怨言。

    鹿城的不能动,西北的不能动。眼下云州守城多日,若是城中百姓的东西还不能动,那这压根不是造反。

    打这个破仗还有什么意思。

    赵王如今也没把云州百姓当成自己同胞,迎他进城者,他能善待,拼死抵抗者,直接杀了,省得多事。

    打了胜仗,烧杀抢掠本就是常事,有何不可?军中粮草不足,他没办法犒赏手下,那就只能由着下面的人自己去抢了。

    谁抢到就是谁的,多抢多得。

    能者多劳,有眼色的百姓,会自己把东西交上来,没有眼色的,直接杀了,杀鸡儆猴。

    赵王知道,如今的他已经不像从前的自己了。

    以前的镇远大将军,忧国爱民,没有一丝私心,如今杀红了眼,早已经没了回头路,他看待云州百姓,和羌族没有任何区别。

    顺他者昌,逆他者亡。

    至于和当初本心相悖,赵王根本不在乎,萧秉承像从前的他,想方设法镇守云州,拼死也不弃城,少年心性,想做英雄。

    如今还为越朝做事,当牛做马,不知将来落得什么下场。

    皇上将来岂会记他守疆卫国的功劳。

    不过萧秉承的确有点能耐,不然云州城早就破了。

    赵王如今也想用萧秉承的脑袋祭旗,以告慰死去那么多兄弟的在天之灵。

    拖了这么久,不能再拖了。

    夜里炮车就到了,赵王赶紧试了试,总共五辆炮车,七辆弩车,好在安营扎寨的地方离云州城有三十里地,否则试炮车的声音定会惊扰云州城。

    突袭是为了打个措手不及,若是云州城内发现,怕是会早作部署。

    炮车送过来,也颠簸了数百里,赵王怕哑炮,试的时候心都悬着。

    今日天晴,月明星稀,赵王亲自试车,只一声巨响,炮弹在几百步开外的地方炸出一个深坑。

    总共五架炮车,全都是能用的,赵王大喜,下令立即整兵,进攻云州。

    这些日子憋憋屈屈,他着实不想再等了,赶紧把云州拿下,然后一鼓作气拿下启安,不出一个月,战事必定结束。

    今夜天晴,不用担心下雨哑炮,正是进军的好时候。

    大军前往云州,前几次败仗让赵王憋屈得很,远看城楼上守卫森严,赵王也不想手下的兵再攀城楼了,以免白白折损,直接下令突袭。

    炮兵装炮弹,瞄准城门,此次不似以往,在炮火的威力下,一切都不够看。

    两枚炮弹下去,城门就被炸了一个窟窿,赵王下令着重攻打城墙城门两处,几息功夫,城墙也摇摇欲坠。

    赵王拿着望远镜看了眼,下令再轰,炮兵瞄准一个位置炸了几下,城墙就炸出了可供数人同时而过的大洞。

    没用太久,五架炮车,也就是一刹那的事。

    空气中弥漫着硝石的味道,有些呛鼻。

    城墙倒下时,还激起不少尘土,这座挡着他们侵犯云州脚步、让几千西北儿郎死在这儿的城墙,今夜终究是破了。

    夜中寂静,因是突袭,城内还没有动静。

    月亮在天边动了,星子的位置也和一个时辰前有所不同。

    副将疑惑道:“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的确,这种寂静和赵王想得不太一样,他以为无论如何,萧秉承都得率兵奋力抵挡一二。如今看守城的城楼上还能看见人影,密密麻麻的,手中还握着枪,只是那些人影除了在城墙坍塌时震了震,之后就从未动过。

    几乎可以说是一动不动,这么大的动静,人就算睡着了,也该醒了。

    怎么城墙塌了,人却不动,就算不知道修城墙,难道还不知道跑吗。

    全是傻子不成!

    赵王一头雾水,心中慌乱,隐隐觉得不对,怕萧秉承故意设计引他进城,所以先让探子去探。

    一来一回的功夫,还不足一刻钟,但让赵王等得越发心急。

    他用望远镜看,城楼上依旧有人影,可人影还是没有动静,以往他们到城楼下面,多的是泼水的,这些要么是死人,要么就是假人。

    很快几个探子从云州城的方向跑回来,面色焦急,夜里不足以结冰,但还有些冷的,他们脸色泛白,说话间嘴边还有白气。

    探子大声道:“大将军,不好了,城内是空的,城楼上的守卫都是穿上衣服的稻草人!

    城中百姓,都逃了。”

    他们未走太远,但云州城靠近西城楼的宅院确实空了,看了十几家,都没有人。

    赵王瞳孔放大,皱着眉又问了一遍,“什么?”

    因为赵大人守城多日,哪怕折损将士也要死守,萧秉承来之后又守三日,所以赵王根本没想过,他们会弃城而逃。

    攻城前也看过,城楼上有护卫,密密麻麻,戒备森严。

    城破时城内没有动静,他本来还担心萧秉承故意设计,引他进城打个突袭,结果不是。

    就是设计,让赵王白白浪费十几枚炮弹,若是空城,何须用炮车强攻。

    古有轻敌,赵王这回是重敌。

    眼下虽破了云州城,可却什么用都没有。

    副将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好,只长叹一口气。探子们道:“王爷,我等再去探。”

    云州城那么大,不信全逃了。

    “不必了。”

    既然能这样,那就是早就逃走了,赵王觉得今日太过心急了,若是以往,就算有炮车,也会先让探查兵先探路,今日却什么都没做,直接拿炮车轰城。

    本想突袭,却打了个空。

    城内没有动静,赵王还以为是被这阵仗吓破了胆。

    的确如赵王所愿,破了城,可他却没有半点打了胜仗的喜悦。

    副将看赵王神色不悦,说道:“成王太过狡猾了。”

    萧秉承不战而退,赵王不战而胜,两军没有交手,可是这回赢的人却是萧秉承。赵王心想,亏他年长几岁,征战多年,却在萧秉承这儿跌了好几个跟头。

    说什么杀他祭旗,让赵王现在想自己当初说的这些话,只觉得可笑。

    旁边几位副将默不作声,炮兵们也都低着头,这炮车还有余热,今日一次,一箱弹药都用完了,试车时还用了五枚。

    而赵王身后还有千军万马,都面面相觑,离得远的,还不知此时发生了什么事。

    赵王眼睛微红,说道:“是本王之过,今日天色已晚,既然城破了,那就进城休整,城中东西随意取用,不必问过本王了。”

    如今再想也没用,还得下次谨慎些。

    今日已行军三十里,没有马的都是走来的,再去启安,也没什么精神。云州已经破了,那就先进城再说。

    好在留了个城,赵王一声令下,这些士兵就跟饿了好几日的狼一样,一窝蜂地冲了进去。

    冲进屋子,见什么拿什么,只不过因为城内百姓撤离得早,百姓今日一早就搬走了,如今城内能吃的粮食的确有,却不多,屋子里能吃的肉点心,的都已搬空。

    甚至有人把米面扔在地上,几只老鼠窸窸簌簌地啃食,真是糟蹋粮食。

    云州百姓想的是,就算给丢了,也不给他们这些人吃。

    剩下的东西能吃的少,还都是生米生面,值钱的也没有,蝗虫过境不外如是。

    城内粮仓已经空了,除了云州这个城,赵王的兵马几乎什么都没得到。更有老家在云州的,回家一看,家中空空如也,眼泪横流。

    赵王看城中景象,心中怀疑,就算萧秉承为主帅,下令城中戒严,探子不好进来,可是禹王还在城中,为何连个消息都不给传。

    当初放禹王走,除了想轻轻松松进城外,也想留个探子,结果却是半点用处都没有。

    禹王其实也冤。

    毕竟晨起议事时,萧秉承还态度强硬,说要死守云州。

    现在云州百姓如今已出城,最慢的也到了城外三十里外的地方。快一些的,此时已经进了启安城,在那边的难民营里安顿了下来。

    这是一早就出城了。

    悄无声息地,他竟然什么都不知。

    离得远,赵王一时半会儿追不上,就算云州被破,估计也能拖延一些时间,现在可以松一口气。

    萧秉承派了探子回去,攻没攻城,一会儿就知道了。今夜没攻城最好,明日再攻,又能拖一日。

    而禹王那边,他早派人盯紧了。看着禹王的总共八个人,负责盯着禹王府一众人,其中盯着禹王的两个,别说吃饭喝水,哪怕如厕,都有人跟着。

    禹王问了就说他是王爷,若是出了事,没办法跟皇上交代。

    衣食住行,如影随形。

    一旦他做了什么事儿或有什么小动作,萧秉承岂会不知。通敌叛国是大罪,禹王不敢冒险,他觉得萧秉承就是防着他的,毕竟临时出城的事儿,都没人知会他,等他走时城内已经空了。

    萧秉承跟他说,要走就快走,不走就留下。禹王就赶紧带着家眷动身了。

    明明上午说的还是死守云州,下午就变了卦,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足够百姓走远了。

    比萧秉承想得顺利,无人闹事,更无人争抢。

    听说当初鹿城城破时,一群百姓慌乱地往城外跑,有些百姓根本没逃出来。

    几万人尽数搬离,场面很是恢宏壮阔。

    老百姓听话说走就走,其实也并非因为听萧秉承的话。毕竟云州现在被打,万一哪日城破,就成了俘虏,他们早就想跑了,早点跑早安全,大不了日后不打了再回来。

    跟着成王众人也放心,所以收拾东西格外利索。有的人家甚至早早就收拾好了包裹,如今都已经到了启安。

    的确有家里东西多拿不了的,但不想留给叛乱之人,要么藏于地窖,要么就给扔在地上,自己不吃,别人也休想吃。

    萧秉承看着搬走的人,不少牵猪牵羊,还有抱着鸡鸭的。

    至于城外百姓,也尽数去了启安城。

    百姓的确还记着赵王从前的好,可如今赵王都打进来了,城内也死了那么多士兵。如果留下粮食吃食,那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就连家中有从军的,此时也不知是死是活,就当是死了吧。

    又不傻,这种时候都听上面的话,让走就走,让逃就逃,半点都不含糊。

    休息了两刻钟,众人继续赶路,争取天亮之前都赶到启安。

    四万兵马走在最后面,这又赶了半个时辰的路,探子回禀说西北大军已进城,就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破城的,赵王没有动作,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追上来。

    不管能不能追上来,还是得加紧行军,赶紧到启安,一刻不到萧秉承心里就一刻不安稳。

    二月初八,赶在天亮之前,最后一批人马终于抵达启安,苦守云州数日,启安比想象中安稳。

    晨起有些雾气,萧秉承也没进城守府休息,而是看越朝的布防图。

    若想从启安到盛京,要向东北方行进。而盛京西南,还有隋安城,离锦城近,若赵王想绕过启安去隋安,也不成。

    一来隋安是江流汇聚之地,地势险峻,二来,还有宁将军守着,从锦城调兵去隋安,比从云州调兵要快。

    萧秉承看完布防图,休息了一个时辰,他睡得并不是安稳,等醒来时听见副将说朝中来人。

    吏部尚书秦大人和副将押送粮草到了。

    萧秉承道:“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总打仗,军中吃喝也不见什么荤腥。今日未费一兵一卒,也有将士们的功劳,该犒赏三军以安定军心。

    他要去见见秦临渊。

    这些日子两人未私下传过信,秦临渊传信比驿站要慢,八百里加急可不是谁都能赶上的。

    既然朝中传信,他就不需多此一举了。

    见到成王先行个礼,问道:“王爷,可一切顺利?”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