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消息是秦临渊传来的, 倒也没别的意思,只是盛京有大动作,必然要让萧秉承知晓。
但信中秦临渊不免唏嘘, 此刻他竟真的有些相信运道一说,去年新皇薨逝, 不仅诸位王爷大臣, 连他都想,最多半年,超不过一年,只要皇上无子, 皇位必将不稳。
但如今看, 皇上把持朝政,不管是帝王心术还是手段,较前都不可同日而语。
到手的皇位,岂有轻易交出去的道理。
皇上此番并未像秦临渊所想那般, 等到没有孩子到无可奈何的地步, 再从宗室中选一子过继立为太子,而是责令各王爷和藩王将儿子送进宫。
既是看重也是警告, 想想二王爷三王爷,嫡子都十几岁了,也要进宫。
若日后真没有皇子出生, 那极有可能太子会从这些公子中选。
若是有了皇子, 难道会把这些公子送回去吗。
有孩子留在宫中,能防止藩王造反。
像黎王禄王嫡子多的, 送进宫一个就送进宫一个, 那只有一个的若日后出了事,也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
皇上金口玉言, 其他人岂敢抗旨。
奉王此番算是把禄王给记恨上了,他本想让禄王长长记性,结果自己的儿子也搭进去了。
皇上此一招釜底抽薪当真绝妙,不过成王没有孩子,更是唯一一个成婚却无子的王爷。
朝中此番动作,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倒真的躲了个清静。
秦临渊此举倒也不为别的,只是希望成王能更谨慎小心一些,做事三思而后行,莫要想当然。
当初秦临渊就是觉得,庆王说那番话,萧秉承还有机会。
如今看来,不知是机会还是划破咽喉的利剑。
孩子有时未见的是好事,慢慢来,顺其自然吧。至于运道一说,别看当初萧秉承受牵连,不被先皇看重,仓促成婚离开盛京,到如今却是最逍遥自在的一个。怎么能不算好命呢?
萧秉承把前因后果和楚沂说完,“大约是有人等不及了,所以才惹皇上不快。”
至于送进宫后怎样,萧秉承也说不准,不敢妄下断言。
到底是立为太子还是捧杀养废,谁也不知道,但看皇上的样子,绝对不是高兴有人觊觎他的皇位,信中还写,不许王妃进宫探望,这样一来,宫中有什么事只能探子打探。
若是手伸得太长,肯定会惹皇上不快。
黎王禹王等人离盛京远,将孩子送进宫,还得些时日。
萧秉承这没收到什么圣旨,两人实在没有孩子,府上别说孩子,连个妾室都没有,总不能把楚沂给送进宫去。
楚沂这厢听完愣了愣神,说道:“圣旨如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遵旨。”
萧秉承明白,总不可能因为这事如当初庆王一般造反逼宫。
楚沂马上就要及笄了,她有些不安,问萧秉承道:“如果咱们有孩子怎么办,难道也要送进宫去?”
倘若两人有了孩子,不管是明光帝还是别的王爷,定会命让萧秉承把孩子送进宫,不送就是抗旨不遵,若是送了,自己的孩子又怎么舍得?
萧秉承安抚道:“你放心,我来想办法。”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生,至少明光帝不会下旨让二人生孩子。
不过楚沂本来也不想这么早就生孩子,如今倒也合了她的心意。
萧秉承握住楚沂的手,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请府医开避孕的汤药,给男子吃总比给女子吃好。
他觉得自己身强体壮,吃些汤药也无碍。
其他时候行事务必小心,两人置身事外,必定有人想把两人给拉进去。
朝中动荡,有人觉得多个人必定多分成算,哪怕身在永城也受影响。
萧秉承:“也别太担心,哪怕一辈子不要孩子,我也愿意。”
楚沂只能点点头,听这消息,她心里有些不好受,晚饭都没用多。到了深夜,肚子又饿,萧秉承找来点心吃了两块。
肚子饱了,楚沂才睡得着。
此日,脑子里一片清明,心里也想通了。
她一个尚未及笄,还没跟萧秉承圆房的人,就不必担心孩子的事儿,就算有了,十月怀胎,也得等明年再说。
早操这个心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其他什么用处都没有,况且这道圣旨对她和萧秉承来说是好事,至少圣上不会盯着他们两个,甚至觉得两人安分守己。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想拿儿子去谋前程,至少早就前往封地的禹王等人,知自己才干势力不如其他人,况且去封地早,根本没有这种想法。
如今孩子养大了,禹王的长子马上要议亲生子,结果还要送个儿子进宫,简直荒诞可笑。
如此一来只能让八岁的小儿子进宫。
圣旨就是圣旨,谁也不敢抗旨不遵。
只不过此举还是让不少人积了怨气,尤其是黎王。
黎王不管皇上是受谁刺激才下旨,只觉得此举皇上是想赶尽杀绝。虽然早些年有过争储心思,可如丧家之犬一般去了犁安,这一年来日子并不好过,本来税收就不拿多少银子,结果都还借给了当地百姓。
他儿子多,难道不得为子孙后代绸缪?
这一年下来,好不容易才安顿,日子也算好了点,结果一到圣旨就要把孩子送进宫。
进宫为质。
他长子七岁,幼子才三岁,送哪个进宫都舍不得。
黎王妃没日没夜地哭掉眼泪,“皇上怎么不把咱们逼死,直接全家赐死,什么都省了。把我们赶到黎安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就算了,还得把儿子送进宫,到底是哪个天杀的想出这样的主意。自己没有孩子,还要抢别人的孩子。”
黎王黎王妃哭得阵阵头疼,他道:“好了好了,别哭了,只知道哭,你还知道什么?”
黎王妃抹着眼泪道:“不哭就有办法了嘛,如今连哭一哭都不成吗?还得欢天喜地地收拾东西把人送走,皇上才高兴!”
黎王面色阴沉,他咬了咬牙道:“实在欺人太甚!本王被赶到犁安,如今也是安分守己,为何还要逼着本王?”
黎王宠爱嫡子,他道:“你也别哭了,允南和允辉年纪差不多,他生母不在,就替允辉去盛京。”
反正兄弟二人相貌相似,让萧允南去也没人发现。
黎王妃的确动过这个念头,但一想若是此事失败,恐怕给一家招祸。
七岁的孩子,并非心思缜密的大人。
甚至她还想过,若是日后皇上依旧没孩子,而萧允南又得了皇上青眼,被立为太子,那可如何是好。
岂不是她夺了自己儿子的皇位。
黎王妃擦了擦眼泪,说道:“允南也才七岁,妾身怕他撑不住事,万一事败,那可是欺君之罪,如此一来,倒不如让允辉去。”
至于幼子,黎王妃压根就没想过。
幼子年纪小,照顾自己都难,一个人回盛京,怎么可能应付得来。而且长子已经启蒙了,回盛京读书,未见得是坏事。
黎王叹了口气,扶额道:“若本王得父皇看重,就不会让你们受这些委屈。”
黎王妃抿了抿唇,“王爷不必这般说,天潢贵胄的身份已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您给了他这些,允辉怎能忘本,反过来怪王爷您。”
“凡事不能只看一面,王爷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些事不可强求,说不准日后允辉得皇上看重,能走向那个位置,到时回报王爷,也不枉王爷一番苦心栽培。”
黎王妃这话说得好听,也缓了黎王焦躁的心。
黎王妃把手放到黎王手上,“允辉他不能只想着进宫为质,受人桎梏,也要想一想盛京的老师,盛京的先生至少比犁安的要好。”
黎王听王妃这般安抚,心情好了些,只不过脑子里依旧一片阴霾。
把儿子送进宫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后行事肯定受限,哪怕黎王孩子多,依旧舍不得。
可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就盼着皇上能有孩子,但有了孩子会把这些公子送回封地吗?估计也不会。
黎王道:“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接允辉回来。”
黎王妃点了点头,尽管不愿,但也只能把儿子送进宫。
收拾行囊,路上打点好,然后把人送进宫。
犁安偏远,但离盛京不算远,等萧允辉进宫,已是九月份。
入秋天气转凉,这些宗室公子都被安顿在宫内从前皇子住的西六宫,按年纪由不同的嬷嬷先生教导。
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才三岁。
而楚沂萧秉承不用往盛京送孩子,闲来无事倒是慢慢准备起十月份及笄礼来了。
楚沂生辰在十月初六,本来越朝人生辰就简过,女子及笄,也是一生中比较为重要的时候。
过了生辰楚沂就满十五岁了,十五岁后长大成人,能嫁人生子,不过她已经成婚,自然跟没成婚时不一样。
越朝的女子多是由长辈主持及笄礼,亲近的人观礼,以示祝福。
但如今严氏等人都在盛京,萧秉承只能托永城城守陈大人的夫人刘氏来主持楚沂的及笄礼。
不过也不能大办,操办太过传到盛京不好听,萧秉承打算就在府上简单办办,简办也不能不办,毕竟是一桩大事。
或许因为已经成婚了,楚沂对这个事儿也没怎么上心,能交给丫鬟的都交给了丫鬟,观礼的客人请了刘夫人引荐的性子还不错的几位夫人。
还有一个月,楚沂也不着急,不过下面丫鬟急。
留夏觉得自家王妃嫁人早已经很委屈了,所以及笄礼即便不大办,也得仔细面面俱到了。
下面人怎么做都得问过留夏,能行留夏就点头,不行再重做。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等到月底,楚沂收到了不少从盛京寄来的信和包裹。
这是严氏等人从盛京给楚沂寄来的贺礼。
别人或许不记得,甚至觉得楚沂嫁了人,及笄礼就省了,但严氏记得。
她甚至和留夏想得一样,觉得亏待了女儿,所以贺礼是精心选的,和田玉打的头面,怕磕碰了,还有棉布小心包起来放好。
信中,严氏忍不住叮嘱,虽然嫁了人,可到如今才算真正地长大成人。
盼望楚沂能多为自己考虑,多做打算,能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信里又说她年纪太小,不着急要孩子,这些事儿都可以跟成王商量着来。
严氏说这些不全是担心楚沂身子,盛京那般动静谁人不知,她不忍外孙进宫,所以忍不住嘱咐几句。
楚沂看着信,心里并不好受,这么大的人还要母亲操心。
不仅严氏,楚盈等人也备了贺礼。
都是这个时候过来的,送贺礼也是为了高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