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阳春三月,草长鸢飞,对于京中的百姓来说,除了忙碌春耕的事情,就是看各种热闹。
最近京城的热闹也不少, 第一件事是牛痘接种的事情,天子脚下自然更惧怕天花这种恶疫,所以牛痘接种推广速度很快,毕竟接种牛痘的操作不高,在胳膊上割一个小伤口就能接种了,难得只是关于牛痘的灭活和去毒。
第二件事和普通百姓牵连不大,是陛下要对国子监、翰林院进行联合考核,进而从中挑出最优,进入顾问处,那可是一步登天的地方。
朝中百官近日对这件事关注不少。
有百姓惊讶,翰林院在他们眼中可是朝中最清贵衙门,里面都是状元、榜眼、探花一大堆,都是文曲星转世,在读书老爷的眼中地位可高了,对于国子监,虽然也是朝廷的重要学府,但是里面的人物怎么还能和翰林院同台竞技了。
旁人见有人不了解,将这些年国子监改革事情说了。
百姓听得云里雾里,只记住了一个重点,就是国子间的升级考很难,可以和会试相提并论,国三学生那是经历了两次升级考,和翰林院之间的差距,谁也说不准。
第三件事刚发生不久,今天是国子监、翰林院同台竞技的日子,然后燕都太学的学生搞出了一个大事,居然坐着一个超大孔明灯飞上了天,差点下不来了。
当时百姓看到时,还以为就是一个巨型孔明灯,谁知道上面坐了四五个人,人差点送到天上了,最后五城兵马司的人追到红螺山,才将孔明灯给拦下。
现下大孔明灯和人都送进宫了。
那个孔明灯在天上看着不小,落了地后,看着更大,下面有一个大吊篮。
大家就好奇,如果五城兵马司追不上,这些人会不会真飞上天上去。
……
此时乾清宫殿前的广场上,春风轻拂,暖阳和煦,连陛下的笑容都特别温雅轻柔。
可是对于此时站在广场前的太学学生来说,陛下笑的越温柔,他们心头越颤。
尤其旁边宣王、昭王还有胡教谕都是脸色漆黑的模样,显得陛下的笑容更加让人忐忑。
霍瑾瑜瞥见他们的冷脸,无奈道:“他们好不容易才下来,你们就不要吓唬他们了。”
这种好学探索的精神应该支持,再说她创立太学的目的不正是这个吗?
既然就有了结果,就应该好好鼓励。
呃……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过若是事事都讲究安全、稳妥,许多科学成果也就发现不了了,许多时候科学的成果就伴随着意外。
虽说宣扬讲科学,破迷信。
咳……有时候吧,总有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即使利用结果倒推也不行,比如她,她真的好奇后世会如何评价她的存在,这个时候就归结于意外或者玄学。
最起码相信这群人经历过这次事故,下次一定会记得设计一个降落模式。
你敢相信,这群人设计出的“热气球”,居然只想着让它飞起来,没想过如何落地,甚至出发前,篮子里连备用的降落绳子都没有,还好今日的风不大,若是再大些,这群人可能真要飞到“西天”了。
宣王斜眼瞥向昭王:“皇兄,你贵为太学的校长,怎么没看好这群学生?”
昭王虽然现在还有些怵宣王,毕竟他没有以前的记忆,不同于宣王与陛下是一母同胞,不过经过这两年的磨合,对昭王也能平常心对待,有时候也会怼两句。
尤其这两年经过太学的熏陶,身上积累了不少校长气势,最起码压制学生没问题。
“宣王你还是宗人令,同样逃不了。”昭王沉声道。
这也是宣王在这里的原因,毕竟太学里面可都是宗藩子弟。
宣王:……
霍瑾瑜扭头忍笑。
宣王瞅了他一眼,然后目光又落到站在他们面前的太学学子身上,声音肃沉,“你们做这个孔明灯,真的只是要上天?”
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面前的五个学生中,有两个是在京中“养病”的五王子孙,宁王的大孙子卢永德,和王的小儿子苗信随。
剩下的三人也不简单,他大哥毅王的孙女霍凝珍,康王的孙子霍平冠,最后这一个虽然不是皇子皇孙出身,也是宗室身份,名霍寻南,三人看着一个比一个小,都是十四五的年纪,而卢永德、苗信随无论是年龄还是个头都是五人中最高的。
所以他怀疑,卢永德、苗信随是不是有什么小心思,研究孔明灯,是想将宁王、和王他们救出去。
五人相互看了看,最终霍凝珍先开口,“陛下,两位叔父,我们设计这个大孔明灯,主要是想看看在没有翅膀的情况下,人如何上天,没有其他想法。”
霍平冠点头,“是的,我们上天之前,用石头、稻草做过实验,确定能升空才进去的。”
宣王冷笑,“然后你们就下不来了,做事没给自己留后路,这一往无前的勇气,本王真是佩服!”
几人脸涨的通红。
他们这次脸真是丢大发了,孔明灯从太学一直飘到红螺山那边,算是半个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昭王:“你们以后莫要在做这种危险的事情,实在太吓人了。”
胡教谕也点头道:“尔等都是宗藩子弟,做事莫要冲动,老夫刚才看到时,吓的手脚都软了。”
对上胡教谕关切的眼神,五人目光游移,不敢看他。
他们也想说,发现下不来时,看到离地那么高,他们在篮子里吓的也手脚发软。
霍瑾瑜见状,轻声笑道:“好了,好了,胡教谕、昭王、宣王,你们就不要说他们,朕看他们此次是长了教训。”
她又揶揄道:“飞那么高,冷不冷?可曾冻傻了?”
霍凝珍诧异:“陛下怎么知道冷?”
他们越往高处,发现不仅风大,气温还低,而且孔明灯的速度也不好控制。
宣王冷哼道:“高处不胜寒,三岁小儿都知道。”
霍凝珍他们的脸顿时红了。
霍瑾瑜:“朕就算没上天过,也爬过山。”
她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他们制作的大型孔明灯跟前,确实像是热气球,而且面积还不小,铺了小半个广场。
宣王见霍瑾瑜想要进篮子,连忙挡上去,“陛下,这东西没什么可看的。”
陛下的好奇心也不低于其他人,胆子也大,要不然也不会一声不吭地干那么多事。
这种上天的东西还是不要出现在陛下面前,省的惹人嫌。
“六哥,朕就让你这样信不过。”霍瑾瑜看出宣王眼中的警惕,顿时哭笑不得。
宣王:“以防万一。”
霍瑾瑜将他拉开,“朕不会坐上去,只是想看看这群人的手艺。”
“陛下可以离远些,近了容易被绊到。”宣王说话时,同时给了霍凝珍他们不少眼刀子。
霍凝珍、卢永德他们有些尴尬地站在那里,也不敢凑前。
同时心中叹气,他们算是惨了,宗人令和校长全部得罪了。
霍瑾瑜:“这东西现下没有加热,本身又这么重,压根飞不上去,东西倒可以继续研究,可以用于边塞军情探查,就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一些特殊天气不能出行。”
昭王赞赏道:“陛下果然英明。”
宣王:“这主意确实不错,虽然目标明显些,但是底下人也很难攻击,若是夜晚的话,就更方便了。”
尤其对一些重要消息传递,如果能控制好方向,确实有大用。
霍凝珍等人听到霍瑾瑜、宣王、昭王他们的话,表情轻松了不少。
欣赏完热气球后,霍瑾瑜又询问了霍凝珍他们做实验时记录的高度和速度。
虽然第一次真人实验就出了意外,几人还是记录了数据。
霍瑾瑜欣慰地点了点头,她目光落到旁边的热气球上,耳边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声,抬头就看到湛蓝的天空飞掠过几只鸟儿。
看着鸟儿舒展的翅膀,霍瑾瑜目光微凝,唇角微微翘起,唤来韩植,让他随便拿本书册。
韩植一头雾水,不过是陛下吩咐,随手让人拿了一篓子书册,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游记……
“陛下,奴才都拿了一些,若是这里面没有,奴才再让人拿。”韩植笑道。
若是陛下想考霍凝珍等人其他学问,他再去找。
霍瑾瑜随口拿了一本游记,众人好奇地望着他。
同时霍凝珍、苗信随、霍平冠等人则是屏住呼吸,脑海中开始挖掘各种知识,担心自己若是回答不上陛下的考校,是不是要受罚。
然后大家就看到霍瑾瑜揭开第一页,然后将纸张沿着书缝撕了下来。
纸张的撕拉声在现场格外清脆。
众人:……
陛下这是何意,是生气?还是单纯想撕书?
霍瑾瑜一连撕了五张,又看了看宣王、昭王、胡教谕他们,就又撕了两张,然后让韩植一人给了一张纸。
众人一人捏着一张纸,不解地看着霍瑾瑜。
霍瑾瑜此时手中也拿了一张纸,“朕看到霍凝珍他们弄得孔明灯,忽然想起一个小游戏,你们如何能让手中这张纸飞的更远?”
大家低头看着手中的纸张,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考校学问,而是给他们出题。
只不过陛下只是让他们玩纸吗?这薄薄的一张纸和他们做出的大孔明灯有什么关系?
宣王一听,瞅了瞅手中的纸,干脆道:“这容易。”
然后霍瑾瑜就看到他两手将纸张团成一团,感受了一下风的方向,将手中的纸团扔出去一丈多远。
宣王做完后,两手一摊,“陛下,您看!”
“……”霍瑾瑜额角青筋开始躁动。
话说宣王的更年期是不是到了。
宣王即使不看霍瑾瑜的脸色,也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不过他不想费脑子,再说身为宗人令,他为这些宗藩子弟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霍凝珍他们应该感谢他。
“宣王你若是无聊,可以在一旁看热闹,不需要掺和进来。”霍瑾瑜头疼道。
昭王和胡教谕一听,将纸收了起来,不再纠结这事,陛下多半是考验学生的。
霍凝珍用手托了托手中的纸,宫里的纸自然是好的,细腻洁白,而且墨也好闻,轻轻一松手,纸张在半空中飘飘荡荡,缓缓下坠。
陛下的要求,应该是让纸张像孔明灯那样,飞的更高更远,但是没有其他东西辅佐,单凭一张纸,如何做到?
霍平冠、苗信随等人也是一头雾水,有人想纸高高抛起,然后用嘴用力吹,试图减缓纸张降落的速度,最后还是落到了地上,他们觉得与其靠他们那张嘴,不如祈祷风来使力,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借东风”。
霍瑾瑜看着他们折腾,随手将手中的纸张折叠成规整的正方形,然后捏在手里,走到他们身边,笑盈盈道:“你们想出办法没有?”
霍平冠举手问道:“陛下,一定要让它飞起来吗?”
“是的,难道你也想学宣王那样子?”霍瑾瑜淡定道。
霍平冠顿时唇角都抿直了,陛下不给个提示,实在太麻烦了。
霍瑾瑜又给了他们一刻钟,见还是没有灵感,自己也晒够了太阳,扬手拍了两下手。
众人下意识看向他。
霍瑾瑜指了指头顶,“你们若是没有灵感,多观察一下鸟儿的翅膀,虽说此次你们行动没有造成伤亡,但是确实引起不少骚动,尔等就在这里晒着思考问题吧,中午时分,朕再来要答案。”
五名学生:……
霍瑾瑜说完话,就离开了
等到她进了殿内,韩植去喊了宣王、昭王、胡教谕三人入殿商议朝政。
……
这下广场上出了周围的侍卫,只剩下五名学生了。
霍凝珍仰头看着空荡荡的天空,郁闷道:“鸟呢?”
鸟儿能飞是有翅膀,难道要他们给纸造一双翅膀?
“陛下不会想要我们用纸造一双翅膀吧。”霍凝珍说出自己的想法。
卢永德恍然大悟,沉思片刻后又皱起了眉,看着手中的纸,“可是这要怎么造?”
苗信随翻了一个白眼:“当然要我们想了。”
霍寻南担忧道:“咱们想不出来,陛下不会罚我们吧。”
“不会吧,我看陛下似乎也没有多少多生气,与其担心陛下,不如担心昭王和宣王。”霍平冠叹气,“如果爷爷知道了,我肯定少不了一顿打。”
听到这话,其他人也是脸色一变。
在京城的日子过得太自在,父母长辈不在身边,不缺吃喝,加上太学的乐子也多,忘了头顶不止有陛下,他们还有父母长辈管着呢。
辽王大孙子卢永德仰头望天,生无可恋道:“后天是不是又要组织学生去看望爷爷他们了。”
旁边和王的小儿子苗信随悲伤地看着天,“你又不去,担心什么,后天的名额有我。”
但愿昭王不要想父王告状,否则他后天肯定要被揍一顿。
其他人顿时同情地望着他。
苗信随抹了一把脸,带着侥幸道:“如果后天昭王不告诉父王,是不是能瞒过去?”
霍平冠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奈道:“你忘了,咱们之前从太学出发,路线正好经过他们养病的地方,那么大的动静,除非和王、厉王、宁王他们眼瞎,看到的可能性极大。”
一旁的卢永德安慰道:“也许他们不知道是谁。”
……
乾清宫中,霍瑾瑜随口问了五个学生在太学的情况。
昭王简单说了一下,五人在学院中平时较为安分,并不闹事,他们研究孔明灯也是经过学院的准许,只是没想到这五人居然会弄出一个大家伙飞上天,还差点一去不复返。
宣王则是更关注卢永德、苗信随这两人,他们是宁王、和王的子孙,现下五王被关在京城,他们心有怨气倒也正常。
对此,昭王表示这点宣王可以不必那么担忧。
他接手太学的时候,因为五王的原因,对于太学中五王的子孙也甚为关注,后来发现他们还算安分,当然也有原因,现下能入太学学习的宗藩子弟年纪都较小,在王府地位不怎么高,也不涉及到王府继承,所谓的嫡子、世子早就成年甚至娶妻生子,许多人甚至是来京城后,才过上了好日子。
太学虽然也有一些派系,但是毕竟年纪较小,在没有外界干涉情况下,还是比较单纯的,加上有他和夫子们的引导,卢永德、苗信随心中就算有怨气,也支持不了他们求救人。
昭王不知道,卢永德、苗信随他们平时受到同窗歧视时,确实会有怨气,不过怨气不是冲霍瑾瑜的,而是五王的。
五王会进京的前因后果又不是什么机密,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偏偏在那种时候对陛下落井下石,被困在京城不是自找的吗?
没看有了五王,其他有封地的藩王一下子就安分了,日常行为都收敛了,就怕步五王的后尘。
只能怪他们心不正,再加上运气差,被陛下杀鸡儆猴。
霍瑾瑜听完后,笑道:“太学能有如此发展,离不开皇兄和胡教谕的辛劳!”
昭王和胡教谕连忙推辞。
他们不过是遵照陛下的诏令。
说完这些,宣王问起霍瑾瑜给霍凝珍他们出的难题,“陛下,让纸张消失,我知道怎么做,让它飞起来,太难了。”
“……”霍瑾瑜也不想问宣王如何施展“消失术”了,从他之前将纸团成团就知道,多半是什么无语的法子。
她见昭王、胡教谕也好奇,思索后,拿出压在折子下叠好的纸张,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十指灵活翻转,然后一架纸飞机出现在众人面前。
宣王看着霍瑾瑜掌心折纸的样子,怪不得刚才他提醒那些人观察鸟儿。
霍瑾瑜展示完毕后,捏起纸飞机,下意识想要放到唇边哈一口气,快送到嘴边时,察觉不对,默默将纸飞机又捏了两下,然后冲着众人一笑,手轻轻一扬。
宣王就看到有些像千纸鹤的折纸如同御风一般,稳稳地飞向远方,最终缓缓落在地上,看距离足有三丈远。
内侍将纸飞机捡回来,递到韩植手中,韩植又递给了霍瑾瑜。
霍瑾瑜抬起手,“六哥,大部分事情都是以小见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宣王若有所思道:“陛下想要太学研究如何飞?”
霍瑾瑜:“当然,朕对他们有信心。”
说不定经过太学学生的胡乱折腾,真能造成飞机。
她将纸飞机递给韩植,让他待会给霍凝珍他们送茶时,将这个东西给他们,让他们好好观察。
……
殿外的霍凝珍他们想的抓耳挠腮,曾经想过给纸弄出两个翅膀,但是因为手艺不够,纸张浪费了不少,翅膀还是没做成。
韩植看着他们脚边零散的纸团和碎纸,又看了看陛下让他带出来的这个“纸鸟”,胸膛挺得更直了,这群人果然比不上陛下。
众人给韩植打过招呼以后,目光落到他两手托盘上的折纸,目露好奇。
韩植见状,用手点了点道:“这是陛下让奴才交给你们观察的。”
说完,学着霍瑾瑜的样子,踮起脚将纸飞机高高举起,然后往前一送。
霍凝珍、卢永德等人就看到折纸一下子飞出去三四丈远,然后落在地上。
若是霍瑾瑜见到,肯定会给韩植鼓掌,扔纸飞机的手艺不错。
霍平冠捡起来,一群人仔细观察,恍然大悟,同时对霍瑾瑜越发钦佩,没想到陛下居然还懂这些。
……
后来霍瑾瑜听说褚青霞意图贿赂霍凝珍他们,也想要坐孔明灯。
她眼睛微眯,当即将褚青霞宣进宫训斥了一番。
看来褚青霞想修道的心不死啊,现下霍凝珍他们制作的热气球风险极大。
褚青霞光想着上天了,就不怕上的是“西天”吗?
褚青霞跪在地上,看着上首的霍瑾瑜一口一个“西天”,想问:陛下,您就一点就不怕犯忌讳吗?
她是想上天,但是不想找死,她只是和霍凝珍他们事先定下了,打算买一个大孔明灯,自己拴在宅子里,有空的时候可以玩一下。
陛下要不要这样紧张。
她还是挺惜命的。
“陛下,我知道错了。”褚青霞立马认错,“我只是想研究一下,能不能将蒸汽机放到孔明灯中。”
霍瑾瑜挑了挑眉,确实可以将发动机放到热气球中,不过现下不需要研究这方面,“你这想法没错,不过你地上跑的都还没有研究清楚,天上飞的就不要想了,等到太学研究的孔明灯更妥当了,朕就送你一个,再此之前,你不能胡作非为。”
褚青霞瘪嘴,“臣遵旨!”
霍瑾瑜见她这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慢条斯理道:“青鹤侯,看在往日交情上,朕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褚青霞瞬间来了兴致,“陛下有什么好事?”
霍瑾瑜唇角轻轻一扬,“楚王陈飞昊年初请旨进京养伤,朕允了,现下既然你有心上天,不如由你招待楚王吧。”
“……陛下。”褚青霞听得眼皮直跳。
皇帝重视自己的安全让她挺安心的,可是为什么要让她去应付楚王。
褚青霞光是想到楚王,就已经在头疼了,她现下确实也是一副头疼的样子,“唉吆……陛下,臣一见到楚王就头痛,什么研究都无法推行。”
霍瑾瑜:“知道错了吗?”
褚青霞闻言,挺直肩背,素手乖乖地垂在身侧,乖巧道:“微臣知道错了!”
“算你识相,快回去吧,省的朕改变主意。”霍瑾瑜摆手赶人。
褚青霞探头,“那……陛下,陈飞昊他还来吗?”
“朕都允了,还能怎么办,你又不招待他,关心他干什么。”霍瑾瑜白了她一眼。
褚青霞想了想,决定这段时间将研究项目排的满满地。
等到褚青霞离开,霍瑾瑜又拿起陈飞昊的折子,陈飞昊除了想进京养旧伤,就是请旨册封陈安国为世子。
他想等到陈安国在军事学院毕业后,让其回封地管理卫所,而他则在京城这边养老。
虽然不知道陈飞昊这样做是让她安心,还是真这样想,或者真对褚青霞上了心,但是霍瑾瑜是真羡慕他啊。
陈安国在军事学院的成绩不错,一直不曾留级过,若是顺利,今年夏季可以提前毕业。
也就是说陈飞昊可以提前过上养老的生活了。
至于褚青霞那边,此事还是不要提前刺激她了,说不定陈飞昊不适应京城的生活,过不了多久就回去了。
三月中旬,国子监国三学子和翰林院的考核结果出来,名次榜一式三份,国子监、翰林院、太和殿的告示栏都贴了一份。
参加考核的有一百五十多人,名次榜只录了前一百名的分数,其中国子监占了三十九人,剩下六十一人是翰林院,前十名国子监占了三名,分明是头名、二名、十名,其余皆是翰林院。
众人看到结果后,沉默了,虽然前百名中翰林院人数众多,但是头名和二名被国子监占了,而陛下一般挑选顾问处学士,也只选最优者。
他们知道国子监国三学子和翰林院可能会不相上下,但是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翰林院前三名只占了一个。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