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 第60章

第6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此次跟着霍瑾瑜一起到农事试验场的人不止朝堂上文武百官,褚青霞、司利言作为麒麟研究院的代表也过来,长公主、恭王妃、崔慧太妃等人也在,楚王陈飞昊亦陪在霍瑾瑜身边。

    核桃身为褚青霞的弟子,一直缩着头跟在她身后,时不时偷瞄几眼,若是以前,让她参加这些事情,她肯定觉得无聊,但是今日,她是见证人,在来的路上时,她的小心脏就一直砰砰直跳。

    褚青霞见她这样子,轻轻给了她一个脑嘣,“怕什么?”

    核桃瞪大眼睛,努力正色道:“师父,这是重要场合,你别闹了。”

    “我当然知道这是重要场合,只不过你也要放松。”褚青霞身子微斜,压低声音。

    核桃正要说话。

    “咳!”

    他们身边的司利言轻咳一声,顺便给了她们两个一个警告的眼神。

    虽然他不喜欢褚青霞,但是他们二人此次出席代表的是麒麟研究院的门面。

    核桃瞬间闭上了嘴,伸长脖子望着远处绿油油的试验田。

    秋阳下,大片的红薯藤规整的盘踞在面前五十亩的地方,叶片翠绿,秋风扫过,巴掌大的红薯叶前后摇摆欢舞,似乎也在庆贺丰收的喜悦。

    来到这里的人都被面前的规模给惊呆了,他们打听到的消息,明明试验场只种了三十亩红薯,毕竟当初的薯种有限,可是看这规模,只要有五十亩。

    那边户部曹尚书带领农事试验场的负责人向霍瑾瑜汇报他们观测的红薯生长情况。

    农事试验场一共种了五十六亩红薯,除了在良田上栽种的,还有模拟其他土质进行的试验田,林林总总有十多亩,后来又在试验场一些空余角落扦插了一些红薯藤,包括碎石地、盐碱地……看看针对不同生长环境,它的生长限制。

    霍瑾瑜微微点头,嘉奖了农事试验场的官吏们,给与了赏赐。

    等到这一系列流程结束后,就是收获环节,需要收获的地块已经用红绸圈出来,都是一分地大小,大概有十块,这样产量出来后,也能尽快得出亩产,毕竟现场这么多人,不能都挤在一块地,那样太乱也不现实。

    霍瑾瑜要动手的那块用黄稠标记了出来,换了常服后,霍瑾瑜踩着红薯藤,走到了地块中间,圈起来的地块不是从中间抠的,而是从地头分割的,她知道地头的土质较硬,作物长得不怎么好,她第一个挖,挖出的红薯越大,越多,越能振奋人心。

    霍瑾瑜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老天爷保佑,让她弄个“开门红”。

    精致的铁耙揭开红薯藤,霍瑾瑜上手扯了一下。

    还好这两天天气比较好,没有下雨,泥土松软,霍瑾瑜这一扯,薯藤根部如同燥起的章鱼触手,不断颤动,大片的泥土被带出。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霍瑾瑜的动作。

    听着藤与根茎断裂的脆声,还有数个不同大小的红薯裹着泥土被带了出来,看大小,大的有半斤重,小的有一二两。不过大家的目光不在这上面。

    民间有俚语,拔出萝卜带出泥,虽然用在这里不合适,但是刚才陛下拿一下,让许多硕大的红薯露出了头,阳光下红薯的红色外皮仿佛酝酿着无穷的生命力。

    虽然探头的部位不大,但是可以根据已经出土的红薯块头来判断,绝对比出来的大,否则早就被带出来。

    霍瑾瑜挥动铁耙,虽然已经在尽量小心避开,还是伤到了一两个,听着红薯块茎中招的清脆声音,围观众人面露遗憾。

    片刻后,霍瑾瑜将主藤上的红薯基本上都挖了出来,可能旁边会有漏网之鱼,不过她没时间再梳理一遍。

    此时她脚边的土地上,已经零散躺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红薯,最大的有两三斤,中位数是一斤多的,还有不少拳头大小的。

    先不论它的个头大小,但是这个数量已经将众人给镇住了,他们曾经以为红薯一个藤也就能供养四五个,最多六七个果实,可是结果告诉他们,对于这种作物,每一个根系就是一个可能。

    他们没想到这次大地如此豪爽大方,如果真的如曹尚书说那般,红薯易保存、能饱腹,就算它不怎么好吃,百姓也愿意种它。

    霍瑾瑜也有些面色诧异。

    说实话,她的期待没这么高。

    她心里有预期,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的红薯不是后世的改良高产品种,想要达到后世的产量,多半不可能,可是她第一次挖的规模,感觉已经赶上后世的高产品种了。

    霍瑾瑜欣慰地点了点头,可惜这个时代没彩票,若是有的话,她怎么也要买一个。

    毕竟不能浪费好运气。

    韩植欢喜的五官乱飞,“陛下,天佑陛下,天佑百姓啊!”

    虢国公他们纷纷应和。

    确实这产量惊到他们了。

    从陛下动作到结果,他们都看得一清二楚,地方是陛下随机挑选的,这还是一株红薯的量。

    霍瑾瑜则是看向曹尚书,“曹尚书,这块地有这个产量,离不开尔等的努力。”

    曹尚书躬身连忙道:“这是臣应该做的。”

    他做的大部分事情不过是遵照陛下的吩咐。

    就目前看来,陛下关于红薯的所言所行都没错,他对后续全国推广很期待。

    霍瑾瑜干完以后,其他人就可以动手了,如她所料,她碰巧挖到爆产的红薯王,其余人最多也就她的一半多一点。

    众人热火朝天地忙了一个时辰,每块圈地的收获都集中到一处,由专门的小吏记录。

    经过统计累加,红薯的一亩地足有十二石,要知道北方小麦的一亩地收成也才一石,南方水稻平均亩产两石。

    产量一公布,着实将大家给惊到了。

    长公主看着面前整齐堆放的一篓篓红薯,眼眶顿时湿润起来,激动地手都颤抖起来。

    “长公主。”恭王妃握紧她的手,紧张地看着她。

    长公主擦了擦湿润的眼眶,“我这是高兴,高兴,真的高兴!”

    百姓能吃饱饭,就不会生事,天下也会稳定。

    虢国公、曾太傅他们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若不是场合有些严肃,霍瑾瑜怀疑那几个老人家打算绕场跑两圈。

    霍瑾瑜面上带笑,看似也满意,心中却有些遗憾,十二石若是按照现代的计算,亩产才到一千五百斤,若是推广开来,百姓照顾的估计没有试验场这般精细,地力没这么肥厚,就算再打折扣,亩产千斤应该也能做到,可是后世的红薯,据说亩产最高能达到六千多斤,撇除化肥、农药的影响,打个折扣,农事试验场应该能培育出亩产两千斤的红薯品种,不过这期间估计要需要许多时间。

    十二石产量带给众人的震撼久久无法平息,不止参与活动的官员、勋贵们激动,就是维持秩序的侍卫和士兵也高兴不已。

    上层的达官显贵只要不是到了亡国时候,压根饿不到肚子,但是大多底层的侍卫、士兵他们在乎啊!他们还有一家老乡要照顾。

    霍瑾瑜等大家乐够了,吩咐人现场将红薯制作一些,让大家品尝,或蒸或煮或烤……

    霍瑾瑜知晓外面还有许多百姓在看热闹,就让人准备了不少蒸红薯分切好,送与外面的百姓,让他们也尝尝。

    红薯烹调好后,香甜的味道勾的众人心馋不已,加上今日那么多活动,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吃午膳,此时香甜软糯的红薯一入口,感觉比吃了蜜还甜。

    尤其曾太傅、虢国公、谢公这样牙口不好的老人,对于红薯那是赞不绝口,最后尤其吃到烤的红薯后,大家就更惊为天人了。

    霍瑾瑜尝了一点,就没再吃了,这批红薯九成都要留种,她打算现在京城周围推广开,派户部的人去两广地区种植,主要是南方天气热,能缩短红薯的生长时间,能一年两季,而北方红薯只能一年一熟,时间有些慢。

    ……

    此时农事试验场外面的百姓比先前并没有少多少,尤其之前霍瑾瑜与幼童互动的事情传出去后,许多百姓也抱着自己的娃娃挤了过来,也想凑一下热闹。

    户部员外郎靳康顺带着蒸好的红薯出来时,就看到百姓将农事试验场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看到他出来后,百姓连忙打招呼,还有不少小娃娃稚嫩的嘤嘤声,奶声奶气地叫嚷。

    靳康顺:……

    人太多了,他们就蒸了两筐红薯,压根不够分啊!

    旁边的小吏为难地看着他,“大人,这人也太多了,要不要再弄一些。”

    “你让人再蒸两筐,再多就不需要。”靳康顺低声吩咐道。

    百姓的肚皮是无底洞,若是紧着他们吃,他们今日挖到的红薯都填不满。

    靳康顺拱着手,一脸正色道:“各位乡亲,陛下听闻诸位还在外面守着,特意让下官带着农事试验场今日收获的新式作物送与大家品尝。”

    百姓们恍然大悟,原来是给他们送吃的。

    许多人点完头,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不对劲。

    刚才这当官的在说什么?

    新式作物?

    试验场里种的不是祥瑞?是新式作物?

    百姓们瞬间急了,如同在沙漠中行走多日不曾饮水的旅人骤然看到一汪清泉,不管是否是海市蜃楼,先冲过喝一口再说。

    见百姓们冲向他,靳康顺神色骤变,连忙后退,最终在侍卫的阻拦下,百姓们才克制住。

    “什么样的新式作物?”

    “一亩地能产多少?”

    “怎么吃的?”

    “好吃吗?就是大人身后那东西吗?看着扁扁的,闻着甜甜的,你们放了糖吗?”

    “怎么种的?哪里都可以种吗?”

    ……

    靳康顺大声道:“诸位乡亲别急,此作物叫红薯,朝廷之后就会公布,它产量很高,而且耐旱,果实长在土里,它的叶子也能吃。”

    众人听完静了一瞬,然后又低声开始议论起来。

    官员们见百姓安静下来,开始给大家分红薯,每人得到的红薯不多,就巴掌大的圆片。

    第一个拿到手的老妇人在众人的注视下,颤颤巍巍地将蒸熟的红薯往没牙的嘴里送。

    众人就见她轻轻一咬,红薯片缺了一个口子,老妇人满足地咀嚼道:“甜,软。”

    其他拿到红薯片的人也咬了一口,亦是眼睛放光。

    两篓红薯发完后,后面又送来两篓还在冒着热气的红薯,同样也迅速分完了。

    众人吃完后,意犹未尽,甚至连指间也吮吸干净了。

    靳康顺等人分完后,就转身离开,给曹尚书复命了。

    百姓们等人走远后,开始放开声音议论了。

    怪不得今日这样大张旗鼓,原来找到了新式作物,确实是天大的事情。

    ……

    “大家觉得刚才那红薯怎么样?我觉得好吃极了。”

    “这么好吃的东西,产量应该不高吧。”

    “呸呸……什么乌鸦嘴,产量肯定高,要不然陛下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

    “产量能高到哪里去,我的想法也不过分,一亩地总得有个两三石吧。”

    “两三石一亩地,怎么可能?平时的收成有个一石就要谢天谢地了,真有两三石,那就能活下去了。”

    “我觉得不对,红薯虽然口感好,但是水分大,不饱肚子。”

    “糊涂鬼,你以为吃的是仙丹啊,就一块东西能填饱肚子才怪。”

    “哎呀,老天爷保佑,保佑。”

    ……

    比起百官的欣喜,霍瑾瑜很淡定,推广红薯,也是无奈之举,虽然许多人觉得红薯美味,但是这东西吃多了,对身体负担也大,可是吃好的前提是要吃饱饭。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其他东西也就没法计较了。

    红薯适合在温暖的地方种植,南方那边条件更好,至于北方,四季分明的地区还能争取一年一熟,再偏的地方就不适合,比如西北部海拔较高、温度低的地区,更好的选择是土豆,学名马铃薯。

    奈何她现在找不到。

    只求那群出海的的人能再次撞大运,早日找到土豆、玉米这些作物。

    三日后,农事试验场的所有红薯全部挖了出来,不止试验田的,其他荒地、散地的红薯也都收获,红薯挖完以后,还被他们细细地筛了一遍,争取不落一个。

    经过统计,此次农事试验场的红薯产量达到七百多石,为了预防这批留作薯种的红薯被冻到,户部花了大价钱建了好几个地窖,让它们能平安渡过冬日。

    虽然现在北方不能种了,但是南方正好是时候,所以霍瑾瑜就让人运了两百石薯种南下,农事试验场的官吏也一同南下,指导当地种植。

    预计明年燕京这边开始培育薯苗的时候,广东那边的红薯应该就能收获了。

    霍瑾瑜让人给冀州的毅王送了两篓红薯让他品尝一下,顺便还告知了毅王红薯的相关产量,相信毅王应该喜欢。

    东西送到毅王那里后,毅王很快就派人送了谢恩的折子,表示自己很喜欢,顺便给霍瑾瑜送了一箱子他打的兽皮。

    ……

    十月初,乾清宫殿前大缸种植的红薯也收获了,成果可以说是丰收,其中最大的红薯个头达到六斤重,而且结果多,所以霍瑾瑜不打算吃,让户部留种,尽快培育出更高产品种。

    十月初八,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若是有什么不普通的事情,就是当天下雪了。

    此乃昌宁四年冬日的第一场雪!

    除了这,霍瑾瑜觉得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的。

    不过这是在收到宋致的折子之前。

    宋致在折子说,宣王与他剿灭了一伙前朝余孽,所有余孽都被清理,巢穴也被找到,发现了一处前朝宝库,可谓是收获满满,不过宣王的养女桃夭被害。

    前朝余孽掳劫了宣王的养女桃夭意图威胁宣王,桃夭宁死不屈,坠落悬崖而亡,宣王现在正在经历丧女之痛,目前在发疯中,正在折腾柳州的士绅官吏……

    霍瑾瑜:……

    宋致和宣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她是让他们去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他们是去唱大戏吗?这时不时给她来个刺激。

    前段时间,宣王才弄出个安王造反,得了一个养女,这事在百姓中传的可热闹了,毕竟百姓只在戏文、话本中听到这种事情,现在戏文照进现实了。

    她期待着等宣王进京,看看宣王的白月光到底长什么样,现在告诉她,养女死了。

    霍瑾瑜简直无言以对了。

    还有……

    宋致给她上这折子有什么用,难道期待她派人过去能压制宣王。

    她将长公主派过去,他愿意吗?

    霍瑾瑜默默磨了磨牙,眸光转了转,唇角扬起一抹坏笑,拿出信笺,给宋致写了信。

    ……

    五日后,宋致接到了霍瑾瑜的回信。

    宋致看完后,心情更加不好了。

    信的第一句,陛下就说长公主还没走,在京城有些无聊,问他有没有好玩的点子。

    这话分明威胁他,不好好看着宣王,那就只能“长公主驾到”。

    宋致:……

    霍瑾瑜在信的末尾安慰了宋致几句,表示等到他回京,一定给他厚赏,并且给他做主。

    宋致只看到满篇的敷衍。

    看完信后,宋致将信收好,走出了屋子,此时已经是傍晚,西垂的落日好似涂了血一般,残破的晚霞静静地躺在天际,颜色无论是暗红、深紫、暗蓝……都是半死不活的。

    寒风冷峭,宋致拢了拢领口,询问身边的护卫,“姚姑娘现在醒了吗?”

    护卫道:“今日早上醒了,大夫说她这次伤了根本,怕是对寿数有碍。”

    宋致叹了一口气。

    桃夭她也是个可怜人啊!

    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可怜人。

    他知道,宣王知道,桃夭也知道。

    还好,那女子聪慧,否则桃夭就不会变成姚五娘。

    是的……

    宋致口中的“姚姑娘”就是桃夭。

    宋致在折子中只告诉了霍瑾瑜能说的部分,他没说的是,宣王的养女桃夭也是前朝余孽。

    若是按照前朝宗室族谱,桃夭算是锦歌郡主的远房侄女,在没被前朝余孽注意到她与锦歌郡主长得相似前,桃夭的生活过得也算平静幸福,在被知道后,父母和才出生不久的弟弟就被抢走,桃夭也有了新身份,然后进入安王府,在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宣王的养女。

    至于她的父母,经过审讯,在桃夭离开当天就杀了,尸体就填在桃夭老家的后院枯井中,弟弟则是被留下,去年偷跑出去没找到,至今下落不明。

    她之所以和宣王合作,就是想要寻找她的弟弟。

    宣王也与她约定,即使她出事,也会派人去找她的弟弟,并且好好照顾他。

    现在人醒了,她就可以自己去寻找亲人了。

    ……

    宋致离开院子,来到宣王的住处,看到院子里的装饰,眼皮又是一抽。

    宣王的院子此时已经挂满白稠,正屋挂着一个大大的“奠”字,就连值守的侍卫腰间也系了一条白布。

    他果然看多少遍都无法适应宣王办白事的样子。

    正胡思乱想着,宣王从书房出来,看到他挑了挑眉,“你怎么才来?”

    宋致看了看天色,无奈道:“殿下,我知道你最近丧女,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咱们也要讲道理,是你让我酉时正一刻来的,现在天还没黑呢。”

    “丧女”一词让宣王眉心一跳,瞪了宋致一眼,让他跟着自己进书房。

    “陛下来信安慰我,说我若是不想干活,可以交给你。”宣王往罗汉椅一躺,嚣张地翘起腿,“我觉得这主意挺好的,毕竟本王最近‘丧女’,现在正伤心欲绝。”

    宣王着重加重“丧女”两字。

    “殿下若是伤心太甚,不若微臣给您出个主意吧,为了殿下着想,我看殿下救的姚姑娘肖似桃夭姑娘,不如将她认成养女……呃,义女也行。”宋致笑眯眯道。

    角落里的于长史听得身子一歪,抬头果然看到黑着脸的宣王,顿时哀怨地看着宋致。

    宋大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旁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吗?姚姑娘和桃夭有什么区别,这两人就是一个人。

    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

    “宋致,你是皮痒痒吗?如果是,我会帮你松松骨。”宣王皮笑肉不笑道。

    只要宋致敢应一声,他就不客气。

    “咳咳……近日天寒,微臣有疾,殿下就当我被病昏了头。”宋致觉察不对,立马换了态度。

    “哼!”宣王横了他一眼,垂眸看着桌上的邸报,“你看过上旬朝廷的邸报吗?”

    宋致问道:“殿下说的是农事试验场的红薯?”

    万寿节后,朝廷就公布了红薯的存在还有生长需求环境、产量,一亩十石的产量确实容易让人疯魔,不止京城周围,柳州这边也传到了,当地的府衙已经派人前去京城询问了。

    “嗯,可惜陛下这次没让人送过来一些让本王尝尝。”宣王面有遗憾。

    根据现在的进度,他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干完活。

    宋致闻言,酸巴巴道:“但是陛下也没忘记压榨我。”

    他抬头,情真意切道:“宣王殿下,现在入冬了,咱么以后行事是不是可以克制些?否则陛下还以为你干这些事,其中有我的鼓动。”

    他冤枉啊!

    宣王闻言,扫了他一眼,淡淡道:“最起码等我给桃夭过完五七再说。”

    宋致揪着胡须的手一颤,垂眸一看,两指之间夹着数根黑色短须,他的嘴角控制不住地抽搐,“霍钥,你还真是贴心,怎么干脆不说等周年祭结束。”

    他不想惹他,但是宣王也不能蹬鼻子上脸,太过分了。

    宣王仍然是面不改色,“桃夭是本王养女,五七足够,如果是我亲女,五十七年我都要过。”

    “好……好好……我惹不起你,我服了。”宋致表示他真的服了。

    当时他就不应该提醒,让宣王带着养女去京城,他也能看乐子。

    ……

    戌时宋致从宣王住处离开,路过姚姑娘的院子时,发现洛平川提着灯笼从里面出来。

    洛平川看到他,拱手行礼,“宋大人。”

    宋致停下,侧身看了看院子,“姚姑娘醒了?”

    “嗯,不过不能下床,她想要看一些书打发时间,在下就给她找了几本有趣的游记。”洛平川解释道。

    宋致了然点头。

    两人提着灯笼,踩着落叶铺就的小路,边走边聊。

    洛平川听宋致吐槽了一路的宣王,他作为下属,不似宋致和宣王那般感情好,只能听着,但是让他赞同或者反对,他是不敢的。

    “洛学士今年多大了?”快到小路的尽头时,宋致突然冷不丁换了话题。

    洛平川笑道:“在下今年二十四,大人为何问这些?”

    宋致举高灯笼,浅浅的橘色灯光照亮面前公子如玉的脸,五官秀气,眉间带着两分坚韧。

    “大人?”洛平川被他的动作弄得呼吸微紧,不自在地低了低头。

    “看不出来啊。”宋致笑了笑,放下了灯笼,“洛学士,你家里人给你说亲没有?我家有一个侄女,可能比你小几岁,琴棋书画都有涉猎,但是学的都不太好……”

    “……”洛平川心中松了一口气,哭笑不得道:“大人,在下现下无心成家。”

    “哦,你无心,若是别人有心呢。”宋致手中的杆子微微举高,手中的灯笼在眸中闪着光,看不清眼底的情绪,唇角带着两分笑。

    “还请大人提醒。”洛平川仍然有些不解。

    宋致见状直接翻了一个白眼,“你这人,亏你还是状元,怎么这般迟钝,姚姑娘虽然现在不是宣王的养女,但是也是有些身份,她想要什么书,就是一句吩咐的事,还要找你借书吗?你到底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

    “……”洛平川瞬间瞪大眼睛,握着灯笼的手一紧,脑海中回想之前姚姑娘的举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对此只得苦笑,对宋致长躬一礼,“多谢大人提醒。”

    “你啊,就是见得少,等到你经历多了,也就不会这般迟钝了。”宋致摇头道。

    洛平川再次感谢。

    两人分开前,宋致背对着洛平川,意味深长道:“姚姑娘是个聪明人,洛学士你要长点心。”

    说完,便提着灯笼离开。

    “多谢宋大人提醒。”洛平川再次躬身行礼送别。

    黑夜中,秋风摇着灯笼左右晃悠,弄得洛平川的影子如雾一般变化莫测,秀气清瘦的人儿有一瞬间仿佛要被影子吞没。

    洛平川仰头望了望挂在树梢的冷月,眉梢微压,眸中闪过一丝迷茫,转念间便消散,撩起衣摆,大步往他的院子方向走去。

    ……

    十月下旬,楚王陈飞昊终于向霍瑾瑜辞行,他已经离开封地太久了。

    至于和褚青霞之间的关系用四个字来概括——毫无进展。

    褚青霞的研究进入突破阶段,别说一天见不到人,就是三天也不一定见到人。

    她压根不用特意躲着陈飞昊。

    从万寿节后到他离开,他和褚青霞也就见了五面,多一次都没有,每一次谈话也差不多。

    “你来了。”

    “我还有事,你回去吧。”

    ……

    陈飞昊也曾想过让霍瑾瑜帮他。

    谁知道霍瑾瑜在得知褚青霞现下进入突破阶段后,直接下了命令,让麒麟院的众人尽最大可能配合她,褚青霞要什么都给,就是要天上的月亮都给,身边的人也一样,包括陈飞昊。

    他不想倒霉,就别往褚青霞面前晃荡。

    陈飞昊不信邪,曾经故意惹了褚青霞一次,褚青霞当即就去告状,第二天,麒麟院的大门口就多了一个告示,是霍瑾瑜亲自书写的,禁止陈飞昊进入麒麟院,限时半年。

    而且霍瑾瑜还十分严谨地写了陈飞昊的身份、籍贯、特征,就差多一张画像,就是一个较为合格的通缉令,让他想钻空子都没办法。

    陈飞昊:……

    霍瑾瑜亲书的威力可是相当大,陈飞昊只能遵旨了。

    京城的人听说后,纷纷幸灾乐祸,陛下的这个告示,简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陈飞昊与狗不得入内”了。

    邓盟等好友知道后,纷纷派人问候“关怀”。

    陈飞昊毫不客气地回击了,他拿褚青霞没办法,难道还对付不了其他人。

    然后身为亲儿子的陈安国意图往他亲爹伤口上撒盐,再次被制裁,被陈飞昊揍了一顿,弄得陈安国在床上躺了两天。

    霍瑾瑜听到后,给虢国公下了口谕,表示身为家长怎么能下如此重手,这是家暴,学院身为学生温暖的港湾,要保护学生的安全。

    虢国公接到旨后,觉得没错,派人去喊了陈飞昊到学院,将他训斥了一番。

    陈安国在一旁听得龇牙咧嘴,一边是疼的,一边是高兴的。

    呜呜……他果然没来错地方,他打不过亲爹,但是虢国公、陛下能压制亲爹。

    陈飞昊乖乖坐在椅子上听训,余光瞥到亲儿子的幸灾乐祸,给了他一个眼刀子。

    “院长,他还瞪我!”陈安国立马道。

    反正他爹要走了,等到下一次见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算得罪彻底也没事,过一段时间,他爹就想他了。

    “……”陈飞昊觉得手痒痒,干脆离开前再揍陈安国一顿。

    “楚王。”虢国公沉声道。

    “晚辈失礼,请国公爷见谅。”陈飞昊立马认错,他叹息道:“国公爷,俗话说人不打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您当年也是这法子,我爹也是这法子,怎么到了安国身上,就不行了呢。”

    “他是学院的学生,自然有学院管教,你将他打成这样子,拖累了训练,日后若是落后其他学子,拿不到合格的学分,你帮他补?”虢国公直接吹胡子道。

    “嗯呢。”陈安国点头,扯了扯陈飞昊的袖子,“爹,我今年还差六分没有凑齐,本来可以过的,但是你动手了,所以我今年的成绩要垫底了,你开心了。”

    忽而他眼睛放光,提议道:“院长,院长,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学生课业没完成,没修够学分,不止学生要受罚,亲爹应该也有责任吧。”

    “陈安国!”陈飞昊冷声警告道。

    虢国公大手轻捋胡须,若有所思道:“你说的没错。”

    老人家犀利的眸子瞬间直射陈飞昊。

    “虢国公,您冷静一下,我可是听说学院考试要到年底。”陈飞昊连忙道。

    虢国公已经摸出抽屉中的戒尺,用力在桌上敲了一下,震得桌上的宣纸都跳了两下,“今日论的不是成绩之事,而是你欺负老夫的学生。”

    陈安国点头。

    陈飞昊大手用力抹了一把脸,“虢国公,我是他老子。”

    “老子也不能打这么狠。”虢国公说话时,已经起身了。

    陈飞昊见状,身子一扭,带着椅子转了一圈,然后往旁边一躲,让虢国公扑了空。

    一旁观战的陈安国顿时面露可惜。

    “陈!安!国!”陈飞昊额头青筋不止,怪不得老人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

    他果然还是揍轻了。

    ……

    最终,虢国公和陈飞昊在一阵你追我躲中,捉住陈飞昊给了他十戒尺,让他写二百字的检讨,并且保证以后不能家暴小孩。

    陈飞昊一口应下,然后带着陈安国离开了虢国公的办公院子。

    这边前脚刚出了院门,陈飞昊后脚就将检讨书的任务丢给儿子。

    陈安国想张嘴叫嚷控诉,被他提前捂住了嘴。

    陈飞昊:“你是想让我当后爹,还是写检讨书?”

    陈安国:……

    等到陈飞昊放下手,他乖乖道:“检讨书。”

    二百字对于他来说,一点也不困难。

    陈飞昊见状,满意地捏了捏儿子还有肉感的腮帮,“乖。”

    陈安国默默宽慰自己,他爹马上就走了,让着他一点。

    ……

    十月的最后一天,陈飞昊离开京城,回到自己守卫的边陲。

    在他出城的第二天,住在麒麟研究院周围的百姓发现麒麟院中出现了数股直冲云霄的白烟,有耳尖的人听到有疑似女子的声音兴奋喊道,“我终于成功了!”

    昌宁四年,冬,十一月初一,京师麒麟研究院东院主任褚青霞研究出蒸汽提水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