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快穿之娘娘万福 > 第62章 假如女主成为吴贤妃下(无男主篇)

第62章 假如女主成为吴贤妃下(无男主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产房内,宫人道喜,叶湘雅晕晕欲睡,掐了自己一把后,不说立马精神,好歹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此时此刻还不能松懈,现在是皇帝最看重她儿子的时候,再过半个月,等到孙贵妃分娩,皇帝兴许会觉得她儿子抢了孙贵妃儿子皇长子的身份,所以,她还得再做点事让皇帝对她儿子搁不下舍不得。

    叶湘雅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膏药,是用来涂抹伤口的,宫女瑞冬这些日子伺候她,也算被她信任,将膏药给了瑞冬涂抹后,她便望着门口,实为探风,也为醒神。

    又过半个时辰,孩子被取名为朱祁钰,皇太后念及她生下孩子后还没见到孩子,便趁她醒着时让她多看几眼孩子,过会儿,这孩子就得抱去乾清宫了,乾清宫的宫人动作活络,在帝王眼皮子底下能更好的照顾皇子。

    钰哥儿是早产的皇子,让皇上照顾最为适合,当然,这孩子交给皇后或是皇太后也没问题,但皇帝大概是年近三十才得了一个儿子,自是珍惜无比。

    若是此子能养成,便是板上钉钉的大明继承人。

    叶湘雅看了两眼孩子,让瑞冬帮她看住门口,趁机将一颗小药丸放在孩子口中,药丸入舌便化,能固本培元,哪怕她准备的多周全,孩子始终是早产的,比不过足月出生的子嗣。

    所以这颗药丸是她特地为孩子准备的,以保孩子身子安然无恙。

    确保孩子确实吞下去了以后,她拍了拍孩子背部,让瑞冬抱走孩子,她要趁这半个月里,让皇帝亲自体会养大孩子的乐趣,有了这颗药丸,钰哥儿想要快速蜕变成白白胖胖的样子,并不难。

    如此一来,便能摆脱早产儿的难堪了,往后余生,钰哥儿永远都会比孙贵妃的镇哥儿抢先一步,前途无量。

    待孩子被抱走后,皇太后下令让她搬去咸阳宫,此后,咸阳宫便正式作为她的宫所了。

    ……

    朱瞻基对钰哥儿确实抱着非同一般的热情和好奇。

    这是他头个儿子,如果不出意外,就是他的继承人,为此他能放下奏疏给孩子摇床,看见大臣禀告要事,他让大臣暂时别说话,过来看看他儿子。

    朱瞻基自豪道:“朕方才给他喂奶,他胃口极好,半碗奶都喝下去了。”

    大臣赞叹道:“大皇子一点都不像早产儿,再养些日子,必然能养的白胖可爱,如同万岁爷爷英明神武。”

    朱瞻基点头,那是自然,孩子出生后到现在,不过半日,孩子的肤色就白了许多,若是能足月分娩,必然是他最活泼好看的皇子,只可惜……

    想到孙贵妃,朱瞻基怎么可能没有一丝怪罪,他等了将近三十年才得到的儿子,险些就被孙氏毁了,因此到现在,他都没去看孙氏一眼,这也算是他对孙氏不满的表示,若非孙氏还怀着孩子,他大概能破天荒将她禁足,让她受罚。

    大臣走后,神色很是欣慰,大皇子好在没有早产儿瘦弱的模样,再长些日子,就像极了足月出生的,如此一来,他能放心跟同僚说起大皇子了。

    话说回来,等大皇子满月之时,不知皇上可否册封大皇子为皇太子,大臣寻思得跟一些好友说说这事了。

    钰哥儿闭着小眼睛,小嘴长大,哇哇啼哭,将他父皇叫醒,朱瞻基反应过来孩子哭了,便将孩子抱起,很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孩子在入他怀的一瞬间便止住哭声了,小眼睛努力睁大,似是在辨认面前之人是谁。

    想到这,朱瞻基眉眼带笑,温声笑道:“我是你爹爹,叫一声爹爹可好?”

    钰哥儿看向他所在的方位,小手努力动着,小脑袋一拧一转的,朱瞻基心情快活,“爹爹带你去看奏疏可好。”

    他高兴的将孩子放在他宝座旁,孩子很乖巧,似是知道现在父皇在干活,便不吵不闹的。

    朱瞻基看了越发心软,看奏疏越发有力气了,怪不得母后总说当年他出生后,父皇总是看着他傻笑,原来这就是后继有人的滋味。

    想来在钰哥儿之后,他更不容易有子了,祖父征战多年伤身,便除了早些年诞下的骨肉,后来再无子嗣所出,他同祖父一样都是经常上战场,战多伤身,因此他年近三十才有一子。

    所以,为了大明律法,也为了大明江山稳固,在日后,他的皇位必然是由他长子继承,既然皇后始终无子,今后再难有子,他今后难有嫡长子,便由长子继位,他年岁也不小了,父皇就是四十八岁驾崩的。

    他想培养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再迟就晚了。

    ……

    咸阳宫乃是内廷东六宫之一,叶湘雅入住后,将所有琐事都交给皇太后派来的人,她是宫女出身,且性子怯懦,让她掌权并不容易,还得在外人面前露出破绽以符合人设,这有些麻烦,所以在儿子被封为皇太子之前,她都不会轻易管事。

    生下皇长子后,少不得有宫妃亲自过来贺喜,叶湘雅将她们送来的礼物让皇太后的人看过后,没有问题的才放进库房,有问题的——比如孙贵妃送来的那尊送子观音像,观音像上的颜色一抹就去,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问题了。

    皇太后得知后心里必然存了些不满,在得知吴氏怀的是皇子后,她就更恨自己当时没有拦住孙氏了,如今孙氏虽然不至于送来动过手脚的观音像,但这一抹就掉色的观音像也好不到哪去,是存心让人膈应的。

    她亲自派人去将观音像送回,孙贵妃脸色微白,等皇太后的人走后,便将那尊观音像砸了。

    “母后竟为了吴氏当众给我没脸!”她气得肚子疼,在得知吴氏生下一个皇子后,她肚子便迎来阵阵疼痛,这次大概是气极了,便疼的越发厉害,女医给她诊脉后,让她切勿心急,不然极有可能要分娩了。

    孙贵妃只得极力平复心绪,要是赶在吴氏分娩的时候,她保管乐意跟吴氏争生下皇长子,但是吴氏都生下皇长子了,她赶在这个时候分娩只会让皇上母后对她越不满。

    她已经导致一个皇子早产了,她腹中子嗣不能早产了。

    “娘娘,等您生下皇子,大皇子早产体虚,您的皇子才是正儿八经的皇长子,皇上宠爱你,必然会让你的皇子成为皇太子。”宫人意味深长道。

    “话是这么说……”孙贵妃自然知道皇上宠爱她,极有可能看在她的份上将她儿子册封为皇太子,只是她怕朝廷臣子为难,那些臣子有好些人看她不顺眼,觉得她媚上,可她和皇上才是真正的夫妻,谈何媚上,一群啰嗦的老匹夫。

    所以,她这段日子会好好养胎,她要生下一个漂亮皇子,让皇上心喜,她的皇子虽然争不了皇长子的位置,但是嫡长子的身份可以争一争,大明律讲究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才立长,只要她成为皇后,一切都不是问题。

    孙贵妃朝坤宁宫的方向看去,皇后啊,有些新仇旧恨,咱们也该算算了。

    当然,她要是生下公主,她便想方设法让吴氏的大皇子交给她来抚养。

    又过半月,经朱瞻基精心抚养,钰哥儿长开了,小脸白白嫩嫩的,皇太后看了爱不释手,抱走孙儿不愿还给自己儿子了,朱瞻基无奈,“母后,儿子好不容易将钰哥儿养成足月模样,儿子都还没抱多久,您倒好,一把将钰哥儿抱走,您想想儿子。”

    “老身好不容易等来你儿子,你整日看着钰哥儿,还说没抱多久,母后才是没抱多久。”皇太后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钰哥儿小小的手指抓住祖母的手指,眼睛仿佛在认真看着祖母。

    皇太后哑声,顿时失笑,“好,祖母不跟你爹爹生气了。”

    朱瞻基正儿八经瞥了一眼儿子,道:“御医说了,钰哥儿身子比足月出生的孩子还好,看来能平安养大了。”

    “那你可想好了?”皇太后逗着孙子,语气逐渐肃然。

    她儿子年纪不小了,现在才得第一子乃是天意,等孩子长成后,她儿子就得五十岁了,有多少个皇帝能活过五十岁,所以大明继承人必然早点定下。

    且不说孙贵妃那胎会不会是个皇子,就算是,同为庶出,自是长子为先。

    “想好了,《皇明祖训》有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朕的皇太子必然是钰哥儿。”朱瞻基点头,他对孙氏的偏爱不至于越过大明江山,当时祖父不愿他娶孙氏为太孙妃,觉得孙氏跟外戚息息相关,他还不是娶了胡氏为妻。

    尽管他和孙氏年少夫妻,但事关大明江山,他必然不会将孙氏所出之子立为皇太子,他摸了一下儿子的小手,“让钰哥儿到皇后膝下养几年。”

    皇太后点头,皇帝无嫡长子,让皇后抚养了钰哥儿也能有半个嫡子名分,“就按你说的来吧。”

    又半个时辰,朝中重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纷纷听从皇帝吩咐,前往乾清宫。

    皇帝叫他们过来自然不是闲着没事的,他让他们过来看他儿子,张辅笑道:“大皇子真精神,比足月的孩子养的还好。”

    在得知吴贵妃诞下大皇子后,他一度担心过孩子早产会容易养不活,但是现在看到大皇子如此活泼,压根不像刚出生半个月的样子,他这颗心总算能放下来了。

    杨士奇也笑道:“大皇子有大明先祖庇护,必然平安,皇上叫我们过来,是想说册封皇太子之事?”

    他心里对皇上心思拿捏的十拿九稳了,当然也是赞同皇上想法的,皇上都三十了才有一个儿子,不像前面几个帝王一样十来岁就生下儿子,哪还有余地慢慢挑选继承人,就算后来皇后生下嫡长子,这嫡长子年岁过小了,为了大明江山,皇帝只能册封长子为皇太子。

    “是。”朱瞻基点头。

    几个臣子对视一眼,“臣支持万岁册封大皇子为皇太子。”

    商议过后,皇帝亲自下旨册封皇太子诏书。

    远在永宁宫,孙贵妃得知皇上竟不给她儿子争皇位的机会,气得晕过去,等醒来时已经出现在产房里了,就顾不得想皇太子一事,便随着稳婆指令深呼吸,努力开指。

    叶湘雅知道皇帝打算册封长子为皇太子了,对孙贵妃这胎就不着急了。

    皇帝看似十分珍重孙贵妃,可一切比起大明江山,都不重要,若是孙贵妃生下长子,皇帝必然会让皇后退位让贤,只因为他年少时跟孙贵妃有过夫妻情分,比皇后的感情更深,有正当理由废后,让长子为嫡长子,这样嫡长子继位是为正统。

    可是换个人生下长子,那结果大为不同了,皇帝不能借着年少夫妻情分废后,当然,皇帝必然最重视长子,尽管不能给长子嫡长子的身份,可是他也不会让其他庶子越在长子前面,就比如孙贵妃所出二皇子。

    所以皇帝必然会第一时间将长子册封为皇太子,最好是在孙贵妃这胎出生前,不然到时宫里出现两个年龄相近的皇子,必然会影响长子地位。

    叶湘雅在来到原身身子后,一度以为皇帝是最看重孙贵妃的,所以才爱屋及乌,将孙贵妃封为皇后,其子为嫡长子。

    但是在皇帝册封她儿子为皇太子时,她就明白是她想错了,也是,在孙贵妃之子出生前,皇帝都不曾动过将孙贵妃封为皇后的想法,偏偏在长子出生后,为了给长子最好的身份,才让皇后退位让贤。

    所以皇帝不是偏爱孙贵妃,而是偏爱长子,而这个长子,只要是大明良家女子所出就行,毕竟皇帝的年岁耗不起了,他必须要尽快将长子培养成合适的继承人。

    哪怕长子只比次子大半个月,但在皇帝眼里,这半个月便是决定是否能继承他皇位的关键,这是祖宗立下的规矩。

    “派人去永宁宫看看。”叶湘雅道。

    她还在坐月子,不能下地,但是孙贵妃那边的情况不能不了解,孙贵妃似是提早几日分娩了,是被皇帝旨意刺激到了,还是说想借子嗣让皇帝回心转意?

    在皇帝颁布旨意之前,叶湘雅或许会担心,但在皇帝颁布诏书后,她一点都不担心了,皇帝怎么可能没考虑到孙氏生下皇子的可能,但他还是这么做了,足以证明孙氏无法挽回局面了。

    她不着急孙氏生下二皇子,相反,她比较好奇的是,等孙氏生下二皇子后,皇帝要怎么处置她,要知道,为了防止原身的子嗣影响到孙氏的儿子,皇帝可是让原身母子俩在宫外隐姓埋名多年啊。

    现在原身子嗣和孙氏子嗣身份颠倒,这乐子就大了。

    ……

    永宁宫,孙贵妃还在产房里。

    皇后和皇太后赶过来了,皇上还在跟人商量册封皇太子的具体事宜,有了长子后,孙贵妃腹中子嗣便算不得十分珍贵了。

    朱瞻基脸色沉沉,既有担心孙贵妃的心思,也是思忖若是孙贵妃诞下一子,这子嗣如何安置。

    就算按照正常时间来,孙贵妃这胎才是他的长子,可是既然吴贵妃这胎先出生了,那他的长子就只能是钰哥儿,而且他也只认钰哥儿是他长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孙氏在后宫根基更稳,也有过早年跟他青梅竹马的经历,生下之子又与钰哥儿相差不过半月,他还真不觉得这个儿子不会威胁到钰哥儿。

    他跟群臣们商定册封皇太子的流程后,便赶去永宁宫,进门便听到里面哀痛的声音,他心里虽担心,但比起大明江山,这并非十分重要,他和皇太后独处一室,让其他人都散开。

    皇太后脸色跟他一般严肃,显然是想到了一样的事。

    “待孙贵妃诞下一子后,你要如何安置二皇子。”

    朱瞻基捏着鼻梁,“母后,倘若孙贵妃诞下一子,儿子想将二皇子送到宫外被宗亲抚养。”

    皇太后点头,“既然你心里做好决定了,那就按你的说法来吧。”虽然惋惜自己不能同时抱养两个孙子,可钰哥儿才是最重要的,是大明江山的继承人,只能盼孙氏生下来的是个公主吧。

    商量好后,母子俩回到众人目光中,神色淡淡。

    产房内,孙贵妃努力憋气、喘气,宫人打气道:“娘娘,皇上过来了,您再加把劲,小皇子就能出来了。”

    孙贵妃脑子一片空白,听到皇上来了才回过神来,再度使劲,“皇上、皇上,妾一定为您生下一个、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皇子!”

    靠着这股劲,她愣是撑过最艰难的时候,加上有生第一胎的经验,半个时辰后,孩子呱呱落地,是个小皇子!

    宫人兴奋的将小皇子抱出去,想着万岁爷爷肯定会高兴的,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万岁和皇太后脸上虽然都有笑意,但更多的是慎重。

    他们俩还在说些她听不懂的话,像是‘让孙贵妃再养些时日再送出去?’‘没必要,事多生波折’。

    问问题的是皇太后,回话的是皇上。

    宫人脑子一片空白,想不通为何这样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怎么皇上不将孩子抱起来,像是抱大皇子那样欢喜、兴奋,反倒说些云里雾里的话。

    这话未完,过后她看到皇太后身边的心腹将二皇子抱走,她失声问道:“娘娘您——”

    皇太后瞥了她一眼,“好好看顾孙贵妃。”

    说罢就离开永宁宫,皇上比皇太后多看了产房一眼,叮嘱道:“要是贵妃想孩子,等她生下孩子后,便将她孩子养在贵妃膝下。”

    皇上指的是坐在厅堂上的女真妃子。

    有两个儿子的皇上是一点都不在意女真妃子这胎生下是儿是女的,是儿子的话影响不到他长子地位,是女儿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宫人到这时还不明白就是傻!

    她急忙跪下来,苦苦哀求道:“万岁、娘娘,贵妃娘娘要是醒来看不到二皇子,一定会伤心欲绝的,求您将二皇子留下。”

    朱瞻基脸色一冷,“滚!”他做好的决定什么时候能让一个都人质疑了。

    皇太后脸色也不好看,尽管这样对孙氏不公平,但对大明江山来说便是最好的处置办法了,而且说到底,这事跟孙氏扯不开关系,若是孙氏半个月前没有折腾吴氏早产,以两人分娩的时日,孙氏这胎才是皇上长子,但是既然吴氏先生下孩子,为了不影响钰哥儿地位,孙氏这胎必然要送出宫外。

    在宫人惨败的目光后,两人先后离去,留下来的皇后说了几句安抚的话,也毫不留情走人了,孙氏从未给过她面子,她说几句好话便是尽人道了。

    宫人颓败的站起身子,进去产房,对上孙贵妃希翼的目光,她哭丧着一张脸,“娘娘,大事不好了,二皇子被万岁送出宫去了,您今后要是想念孩子,便养育那女真人生下的子嗣。”

    孙贵妃苦苦撑着的底气在这一刻没了,她还臆想皇上会为了她的孩子废了皇后后位,让她孩子成为嫡长子,结果、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她的皇子被送出宫去,她今后还能见她骨肉一面?皇上好狠的心!

    ……

    叶湘雅派去的人回了咸阳宫。

    待禀告后,叶湘雅让她退下。

    永宁宫发生的一切跟她猜测的别无二致,在威胁到自己长子地位时,皇帝的做法可谓是完全站在继承人这边考虑了。

    因为这事是有利于她儿子的,她不做评判,得了好处总不能骂娘吧。

    只是接下来皇帝派人过来说,大皇子暂且养在皇后膝下,她了然的点点头,既然皇帝不信她有能力养好孩子,那她就乐得自在,左右有人专门照顾她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又不是不认她做亲娘的,至于母子情——她还没见过哪个皇帝将母子情看得比江山社稷还重要的。

    因此有吃有喝有人伺候的日子千金不换,要是非得要将孩子养在膝下,皇帝大概会觉得她这个妃子不识好歹,想要动摇他长子心思,她还不如干脆躺平。

    ……

    永宁宫,孙贵妃苏醒后,想起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儿子,眼泪哗哗流下。

    可她的孩子已经被送出宫了,又不知养在何人膝下,想要回孩子的可能无异于登天,宫人干巴巴安慰道:“娘娘,别难过,还有那女真人腹中子嗣,您养着她的孩子,也算承欢膝下。”

    孙贵妃自知儿子被抱走后,便没了活下去的心志,“我陪在皇上身边多年,青梅竹马,少年夫妻,皇上将我的孩子抱走,可怜了我的孩子,明明是帝王之子,却只能缩头缩脑的过日子。”

    见孙贵妃完全没听进去她的劝告,宫人尴尬的闭上嘴巴,候在床边,等着贵妃想通。

    孙贵妃也算是聪明人,半响后终于平复心绪,“既然皇上要我养别人的孩子,那就养吧。”反正从今往后,她待皇上还是从前,皇上给了她荣华富贵,让她舍下,这断然不能。

    只是皇上在她怀上身孕后,曾被她动摇过废后的心思,想必等她儿子长大后,她一直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皇上必然动摇废除皇太子的心思。

    而且她儿子在暗,吴氏的儿子在明,她能想出千万种方法让吴氏儿子表现得不尽人意,让朝廷臣子失望,到时候,她儿子便是最让皇上满意的皇子。

    想通这些事后,孙贵妃越发平静了,她笑着让宫人将女真妃子找过来。

    待女真妃子过来后,她上上下下扫视她,“你这胎养的不错,最好是个皇子。”她要公主没用,而且她已经有一个公主了,要是个皇子,她就能借养子让皇上时时刻刻想起他养在宫外的儿子。

    “是。”女真妃子因是外族人的出身,在这后宫中并不受人看重,即便怀了身孕,也是小心谨慎的,听孙贵妃嘱咐,她神色为难,谁不盼着自己有孕生下一个皇子,但要是生下一个公主,她这日子怕是难过了。

    让女真妃子退下后,孙贵妃派人精心照顾女真妃子的衣食住行。

    半个月后,大皇子的满月宴正式举办。

    叶湘雅算是风光出席了,妃子们纷纷围在她身边,仿若之前她们就是亲如姐妹的关系,反倒孙贵妃那边不比从前被人包围的局面,跟她交谈的只是住在她宫所的寥寥几个低位妃子,可孙贵妃神色如常,确实让人高看她一眼,同时也认定这孙贵妃心中城府之深。

    没有谁在经历子嗣被抱走、自身宠爱消减的时候还如此平静。

    而在大皇子满月后,皇太子的册封礼便正式开启了,期间孙贵妃一直躲在长宁宫里,用着诡异的眼神看向女真妃子的肚子。

    女真妃子被她吓得魂不守舍,但想到孙贵妃的儿子被抱出宫去了,而且若非孙贵妃先前硬要吴贵妃去她宫里,也不会导致吴贵妃早产,将自己儿子到手的皇太子之位拱手让人,她又可怜起孙贵妃。

    跟她有共同想法的还有宫中大部分妃子,尽管她们的宠爱都被孙贵妃抢过,可是眼看着孙贵妃自己动了歪主意反而将别人的儿子送上皇太子之位,就不得不赞叹一声老天有眼,吴贵妃乃是造化来了,当然,因为孙贵妃这招损己利人,太多人在心里暗地嘲笑她了,少有明面上奚落她的。

    毕竟有些乐子就是要悄悄的说、悄悄的看才好,舞到正主面前,就没意思了。

    女真妃子可怜孙贵妃,但不见孙贵妃可怜过她,两个月过去后,女真妃子分娩,让人失望的是,她生下一个公主。

    既然是公主,孙贵妃就没有养孩子的兴致,其他无子的妃子倒是有心想接手四公主,只是狼多肉少,就一个公主,让她们如何抢夺都只有一个赢家,朱瞻基看不过眼,有心想让皇后抚养小公主,但皇后已经在抚养他长子了,而且皇后还有两个女儿,怕是忙不过来。

    因此,小公主便交给后宫位份第二高的吴贵妃了。

    叶湘雅没想到自己养儿子不成,还要帮别人养女儿了。

    女真人也是黑发黑眸,虽是外族血脉,但孩子跟大明百姓无任何区别,在加上这孩子是姐儿,在外人眼中,日后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动摇不了大明基业,因此,叶湘雅身边的宫人倒是兴致勃勃照顾小公主。

    待小公主长至一岁时,叶湘雅才见到自己孩子,小小的孩童迈着小腿儿奔向自己,完全没有见到陌生人的感觉,仿佛一早就知道自己母妃是谁了,钰哥儿乐呵呵的由母妃抱着,皇后笑道:“我日日给他看你的画像,果真不白费功夫。”

    “妾多谢皇后娘娘。”叶湘雅没想到皇后任由孩子亲近她,看向皇后的眼神多出一丝不可思议。

    因为她想过皇后无子,要是有子养在身下,还是未来的天子,无论皇后心性多善良多温柔,必然会下意识将这个儿子掌握手中,皇后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两个女儿着想。

    但是皇后仍让钰哥儿记得自己生母,便是她预料不到的事了。

    “你是钰哥儿生母,我不会让他忘了你的。”吴贵妃惊异的眼神皇后看在眼里,只是这点小事,不足以让人惊奇。

    说起来,她还要感谢吴贵妃,倘若吴贵妃不提前生下钰哥儿,孙贵妃的儿子就得成为皇太子了,到时候,她连后位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钰哥儿在母妃怀里蹭了一下,这才注意到母妃身边有个小不点,他小手指小心的戳了一下妹妹的小脸,小公主茫然的看着他,将脑袋歪过去,原来是被哥哥戳倒了。

    叶湘雅将女儿抱起来,“钰哥儿,喜不喜欢妹妹?”

    钰哥儿仔细看了两眼妹妹,小手意图抓妹妹脸蛋,叶湘雅将他小手握住,“钰哥儿是不是想摸妹妹,妹妹还小,你慢慢来。”

    她小心的将钰哥儿的小手轻轻放在小公主脸上,钰哥儿放缓呼吸,小心翼翼的碰了一下妹妹的小脸蛋,软乎乎的,比糕点还软,小孩儿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又摸了一下妹妹。

    而小公主再度茫然抬眼,又因年纪过小险些坐不稳,一头朝母妃栽去,可怜又可爱。

    叶湘雅笑着将她扶稳,“妹妹要跟哥哥一起玩吗?”

    小公主都没点头,钰哥儿就兴奋的上下点着小脑袋了,“母妃,要要!”

    叶湘雅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让宫人看好他们,别让皇太子伤到小公主。

    随后她和皇后要谈论正事了。

    皇后道:“孙贵妃已经在皇上面前提过很多次镇哥儿了。”镇哥儿是孙贵妃所出之子朱祁镇。

    “任她提吧,不碍事。”

    叶湘雅坦然的神色让皇后惊奇不已,“你就不怕她吹枕头风吗?”

    “不怕,哪怕她说的天花乱坠,皇上始终是大明的皇帝,他不会不顾大明根基随意废除太子,大明尚未出现被废太子之位的皇子。”

    更关键的是,叶湘雅知道朱瞻基几年后就会驾崩,哪怕孙贵妃有能力让皇帝这几年就回心转意,也来不及换个人当皇太子。

    皇后不知她所想,但是看她如此镇定,也不由放松下来,“也是,皇上是英明之主,不会犯下糊涂事的。”

    只要是她养子还是皇太子的一天,孙贵妃就闹不了幺蛾子。

    两人默契的将这个话题按下不提。

    ……

    又过几年,宣德九年十月,朱瞻基突然一病不起,大概是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了,他命朝臣在东宫朝拜皇太子。

    两日后,他驾崩了,留下遗诏传位皇太子,此后,皇太子朱祁钰顺利继承皇位。

    跟原先历史发展相差不大,朱瞻基在临终前想起了自己的次子朱祁镇,让母后照顾好次子朱祁镇,皇太后答应此事,此后就将朱祁镇迎进宫里。

    当然,有件事是必须要提的,在得知皇帝一病不起时,孙贵妃就不断央求皇太后将朱祁镇送进宫里,皇太后没同意,她又见不到皇帝,便打算一不做二不休让人将朱祁镇送进宫里,但好在皇后提前发现,将她禁足,此事便不了了之。

    孙贵妃想要趁帝王病危之时让自己子嗣在病床前处处孝敬,便是个荒唐笑话。

    在这之后的事就挺简单了,朱祁镇是在新帝登基后被送进宫里的,当时孙贵妃看着自己儿子的神色十分复杂,仿佛那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自己的仇人。

    朱祁镇由于没有被她抚养过的缘故,对孙贵妃不甚亲近,两人是母子身份,但处的跟陌生人没有区别。

    毕竟朱祁镇在得知自己原本就应该为先帝长子时,早就怨恨上这个多此一举的生母了,好好的皇位拱手让人,换谁不怨,因此在被封王后,朱祁镇并没有向帝王请求将母妃带走,而是独自去了领地逍遥快活。

    而缔造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对此反应平平无奇。

    叶湘雅表示,就只有孙贵妃母子俩坑人的份,难不成她想坑孙贵妃母子俩还得挑良辰吉日?开玩笑,坑人还要紧抓良心,就对不住别人坑你时的丧尽良心。

    钰哥儿登基后,由于生母与嫡母不是同一人,打破大明这些年来由嫡长子继位的隐形规矩,便破天荒的将生母身份也提上来了,嫡母为母后皇太后,生母为圣母皇太后,为两宫皇太后在宫里并立,当然礼法上是以母后皇太后为尊的,圣母皇太后稍次。

    原身子嗣成功继位,原身心愿就此达成。

    系统声音响起,【宿主圆满完成任务,下个任务是康熙帝贵人那拉氏,请宿主再接再厉!】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