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顾桑放下竹竿, 随手掏出一枚铜币扔进许愿池,方才不紧不慢地转头看向‘正义凛然’的杨靖儿,那眼神里适时地露出失望, 她摇头叹息:“杨五妹妹,你怎么还跟以前一样老爱误会人呢?”
    杨靖儿怒:“不要脸, 谁是你妹妹,少跟我攀亲!再说了,谁误会你了,我可看得清清楚楚。”
    “杨五姑娘。”顾桑立马改口,“我知道你的堂姐是太子妃, 而我大姐姐即将成为康王妃,可太子和康王之间的事……不是我们这些内宅姑娘可置喙的。但你就算再不喜欢我,也不能往我身上泼脏水吧, 伤害寺中灵龟的恶名我可担不起。”
    人群中有人听出了端倪,原来两位姑娘的家族是对头,分属不同阵营。
    再看骂人的杨家小姑娘,衣着华贵,本该是圆润有福气的脸看上去更为刻薄,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而她嘴里作恶的顾家小姑娘则是淡定从容,即使为自己分辨,说话也是柔声弱气, 那双眼睛纯稚明净,一看就是人美心善的好姑娘。
    当然,这只是单纯从两姑娘的面相来看,知人知面不知心,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论证。
    杨靖儿大声道:“你这是狡辩,眼见为实, 我都亲眼看见了。”
    顾桑道:“还请杨五姑娘慎言,你看见了什么,看见我将四仰八叉的神龟翻过来,可你看见是谁将它翻成这样的吗?”
    杨靖儿撇嘴:“不是你,还能是谁?”
    就在此时,一个小沙弥拿着长棒疾步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妇人和五六岁的小男孩。
    小男孩眼睛红肿,明显哭过了一顿,正被妇人拎着耳朵数落着:“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话,我一转身的功夫,你就用棍子给许愿池的乌龟翻了个身,这又不是自家屋里养的普通乌龟,冲撞了寺里的菩萨佛祖,以后不保佑你了怎么办。”
    小沙弥看到许愿池边围聚的香客们,以为他们是忧心仰面朝上的乌龟,拨开人群走了进去,看见池底悠然自得的老龟,随即一愣,转瞬看到顾桑脚边放置的竹竿,立马反应了过来。
    小沙弥认得顾桑,顿时笑道:“多谢女施主为它解困。”
    见此状况,众人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原来都是熊孩子做的。
    清澈见底的池底尚留着熊孩子捣蛋的工具——一根不知哪里找来的细长木棍,又有了妇人和小沙弥的话佐证,大家都知道顾桑是好心帮老乌龟翻身,方才附和杨靖儿讨伐顾桑的几名香客更是羞愧地低下了头。
    佛祖面前,差点造了口业。如果做好事的小姑娘心里脆弱,一时想不通寻了短见,那可真是造孽了。
    率先助纣为孽指责顾桑不懂分寸的中年男子,上前道:“小姑娘,对不住了,方才不分青红皂白就对你说出那番话,还请你莫要往心里去。”
    其他几人也纷纷出来道歉,毕竟佛祖看着呢。
    顾桑轻轻笑了笑:“不妨事的,我都习惯了。”
    习惯什么了?
    杨靖儿瞪大眼睛,凶巴巴地瞪着顾桑。
    众人以为是顾家小姑娘习惯了被杨家小姑娘欺辱,一时气愤填膺,纷纷调转矛头为顾桑鸣不平。
    “既然,事情已经明了,是你不了解事情真相就冤枉顾家的小姑娘,你该向人道歉。”
    对顾桑道歉?绝无可能的事。
    杨靖儿涨红着脸,脱口而出:“我才不要!”好不容易揪住顾桑的小辫子,为自己找补一回,结果还要给她道歉,门儿都没有。
    这态度无疑犯了众怒。
    “小姑娘,你怎么能这样,知错不改,家里长辈就是这样教你为人处事的么?”
    “杨玄蔺老太爷那是多么高风亮节的一个人,为人谁不称道,怎么小辈都是这副德性,真是地里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
    “看这样子,杨家的小姑娘没少欺负人,想来是跋扈任性惯了,面对寺里的佛祖菩萨都敢违心,也不怕被神明惩罚。”
    来寺庙上香的三教九流之辈皆有,不同于权贵世家女,顾忌这顾忌那,不可能将人彻底开罪。即使杨靖儿与人发生争执,是她错在先,自有其他人过来打圆场,事情也就被糊弄过去了。
    而今日这些人看似打抱不平,实则爱跟风,跟墙头草无异。前一刻,杨靖儿占了先机,他们便不明真相地针对顾桑。后来发现顾桑才是好的,便又转头讨伐杨靖儿。
    虽然,杨靖儿在顾桑手里吃过几次亏,可她还从没道过歉。
    让杨靖儿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错误,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滚开。”
    杨靖儿气得脸色青红交加,怒视着人群,怒吼道。
    人们没有滚开,反而更加言辞犀利地指责起杨靖儿。
    “小小年纪怎么好赖不分,我们又没招惹你,你都是这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以后嫁了婆家,婆母怕是要在你面前当孙子。”
    “说那么远干什么,就说近的,这姑娘在家中怕也是称王称霸的存在,父母生养了她,肯定没少受她气。我家要是出了这种不孝女,乱棍给打死!”
    大家太能扯了,都扯到杨靖儿不孝父母的伦常。
    顾桑抬眼看了一眼快要气哭的杨靖儿,她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杨靖儿想利用旁人的言语打压她,她还给她而已。
    她暗叹,这姑娘怎么就不长记性和脑子呢,明明就拿她没办法,每次都要主动撞上来。
    这就是书中的无脑炮灰么。
    “靖儿,跟顾三姑娘道歉。”
    这时,一道温柔却不失威仪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闻声望去。
    只见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子立在人群外,芙蓉面,美人妆,是难得一见的美人胚子。就连美人蹙眉,亦是别有风情。
    有人认了出来,惊呼道:“是太子妃!”
    众人立时就要跪下行礼,太子妃杨清雅身边的张嬷嬷立即上前,制止道:“此地是静安寺,佛祖面前众生平等,大家不必叩拜。”
    众人一听,立马觉得太子妃是个和善的人,身居高位却没有半点架子。
    太子大婚之后,因着这桩盛大的皇家喜事,冲淡了烟火事故的不良影响,魏文帝对太子的态度恢复如昔,将修缮水库的事交由太子督导,结果没几天就发生堤坝坍塌压死人的事。而宫中也不甚太平,太子妃的陪嫁侍女投井自尽,据说是侍女知晓太子妃闺阁中的一些隐秘事,太子妃与传闻中的青梅竹马互通往来,才会被灭了口。
    诸事不顺。
    然后,就有流言传了出来。
    太子和太子妃的这桩婚事不吉利,既冲撞了皇家气运,也冲撞了太子的福运。
    太子妃深陷流言蜚语之中,心情郁郁。听说静安寺灵验,恰逢今日十五,便到寺中上头香,祈求佛祖保佑太子顺遂安康。一为上香拜佛,二为散心远离宫中的流言。
    太子妃只想低调的上完头香,哪知杨靖儿同人起了争执,底下人一打听才知是顾家的姑娘。太子水库的事同康王脱不了干系,而她身上的流言却与宫里的华贵妃有关。
    若是平时,太子妃必定第一时间就要站出来制止杨靖儿,她知道这个堂妹的品性。
    杨清雅朝众人点点头,随即转向低头咬唇的杨靖儿,不怒自威:“我已大致了解事情经过,此事原是你误会了顾三姑娘,于情于理都该求得顾三姑娘谅解。”
    杨靖儿红着眼睛,跺脚道:“堂姐,我不……”
    杨清雅冷声道:“靖儿,道歉!”
    张嬷嬷拼命地给杨靖儿使眼色,奈何人家就是看不见。
    顾桑看了眼为她主持公道的太子妃,又看了眼拒不认错的杨靖儿,屈膝行了个万福礼:
    “臣女顾桑见过太子妃。这件事原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误会澄清,便算了,五姑娘只是年轻气盛,太子妃就莫要为难五姑娘了。”
    见好就收。
    大家见顾桑宽仁大度,得饶人处且饶人,更是对她赞不绝口。
    杨清雅见她模样生的清纯乖巧,礼仪周全,乍见心中是欢喜的,这样的小姑娘很会讨人欢心,不像杨靖儿只会让她头疼。
    然而,那位样样出众的顾九卿即将嫁与康王,而她嫁作太子妃,注定了顾杨两家的姑娘只能对立。
    太子妃对康王和华贵妃有怨气,但从小所受的教养让她做不出当众给无辜者难堪的事,而且也不宜对顾桑发难。
    杨清雅将手腕上的手镯取下,说道:“这本就是靖儿的错,靖儿被家人娇惯坏了,这个手镯就当本宫替她赔礼了。”
    顾桑哪儿受得起太子妃的赔礼,赶紧将手镯推回去:“太子妃,你这是折煞我了,我是万万不敢领受的。”
    杨清雅却将手镯径直塞到她手上,声音柔和:“说是赔礼,其实更是奖赏与你的,你助老龟解困,被人误会也不恶语相向,足以说明你是个纯良的姑娘,三姑娘就莫要推辞。”
    说罢,便又向杨靖儿斥道:“做错了事而不知悔改,我便罚你抄写佛经五十遍,可服?”
    杨靖儿懊恼万分,好歹没有蠢到无可救药,至少知道不能当众跟太子妃唱反调。她跺跺脚,不情不愿地道:“堂姐,我服了。”
    反正,让她对顾桑说对不起,那是不可能的。
    她宁愿抄写佛经。
    赏罚分明,又和善待人,不愧是储妃。太子妃这番处理,轻易就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同是清流杨家人,杨靖儿跟太子妃的气度简直没法比。
    太子妃正如她的名字一般,清容温雅,让人如沐春风。
    顾桑低头看了眼手里金镶玉的镯子,暗叹,太子妃当真是大手笔。
    ……
    太子妃一行人住在远离顾九卿的东面寮房,杨靖儿跟着杨清雅回到歇榻处,正要委屈抱怨时,杨清雅忽的转身,一巴掌打在她脸上。
    “为何不道歉?”杨清雅厉问。
    杨靖儿彻底惊住了。
    这是堂姐第一次打她,就为了顾桑?
    “回答我。”杨清雅冷眼看着震惊不已的杨靖儿,叱咤道,“我三番两次提醒你认错,为何不认?若真是那顾三姑娘的错,也就罢了,分明是你挑事在前。”
    没本事善后,又要招惹别人。
    还差点让她下不来台。
    据她所知,顾桑只是顾家不受宠的小庶女,却能知进退,机敏又宽仁。而杨靖儿是杨家嫡出的姑娘,却是这般目中无人的模样,说话口无遮拦,做事全不计后果,也不管是否会给杨家埋下隐患祸端。
    当年那个有鼻子有眼的‘青梅竹马’,最先就是从杨靖儿嘴里传出去。所谓的青梅竹马不过是二房杨靖儿的亲表哥,她是大房所出,跟二房倒底是隔了一层亲,念在同族同亲的份上,跟杨靖儿一道唤声表哥。那位表哥每回有何好吃的好玩的,给杨靖儿准备一份,定也要送她一份。
    杨靖儿跟小伙伴玩耍时,便会炫耀兄长又送了什么什么,不忘带上她,落在旁人耳中就变了味儿。
    当时年幼,不知厉害。
    当母亲察觉不妥提醒她时,她便断了同那位表哥的一切往来。
    杨靖儿本是无心之失,却没想到给她和太子的感情带来危机,更是成了华贵妃攻击她的利器。
    杨靖儿呆若木鸡,望着杨清雅熟悉的脸庞,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见状,杨清雅放缓了声音:“靖儿,你可知我除了是你的堂姐,也是东宫的太子妃。算了,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以后遇到顾桑躲远点。”
    想了想,又补充了句:“顾家的姑娘都躲远点,你在她们手里讨不了好。”
    以杨靖儿的脑子连顾桑都奈何不了,对上顾家那位大姑娘岂有半分胜算。
    杨靖儿看着杨清雅脸上不加掩饰的疲惫,想到祖父说堂姐在东宫不比家中自在,看着风光无限实则步步危机,她忽然低下头:“对不起,堂姐。”
    杨清雅苦笑:“你方才有这般痛快就好了。”她也不必损失一个手镯。
    “去隔壁屋子抄写佛经,没写完前,不许离屋。”
    “嗯。”杨靖儿点点头,老老实实地去抄写佛经,只要不向顾桑低头就好。
    她就是讨厌顾桑,第一次见面就讨厌。
    顾桑讨好奉承自己,实则句句都讽刺她脸大脸胖。
    杨靖儿离开后,杨清雅抬手揉了揉眉心:“我记得顾九卿来静安寺已有些时日,不知她何时下山?”
    张嬷嬷回禀道:“老奴已着人打探清楚,顾九卿到寺的第一日就感染了风寒,一直在屋里养病。估计等她病愈,才会下山,想来应该还要几天。”
    杨清雅似想起了什么,眉头凝蹙,半晌才道:“备一份礼,去探探病吧。”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