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庶女多福 > 第128章 小题大作

第128章 小题大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锦鱼想起江凌那天的脸色, 心里七上八下。

    赶尽杀绝,他还真敢啊。

    将作监这种地方的官儿,听着不像刑部、吏部、户部这么威风有前途。可这种官儿轻松实惠, 油水大, 没有很硬的后台, 谁也拿不到这个位置。

    她不知道常家后头有谁。

    真是让她忧心。

    忙问锦兰, 怎么个赶尽杀绝法。

    锦兰道:“你家三郎,可真是好本事。他都没费劲去找什么人证,光靠翻户部工部的几本老帐,硬就是抓到了将作监弄虚作假,偷工减料, 过去十数年贪墨了几十万两银子的证据。”

    锦鱼:……

    江凌之前在户部两年,真没白呆。他又心细如发,看出问题来也不奇怪。

    只是他现在已经不在户部, 跟工部更没渊源,又如何拿到的这些老账?

    她实在是好奇得很。

    问锦兰,锦兰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总之这事, 还没捅到皇上跟前, 只是到了御史台。若是在御史台硬捂住了, 这事也就是大事化小。若是到了皇上跟前……”

    锦兰说着, 噤若寒蝉地摇了摇头。

    不用她说, 锦鱼也知道, 这后果可比之前景阳侯府的事严重多了。

    修皇陵还敢偷工减料, 那可是破坏龙脉国运的大事。

    抄家灭门牵连九族都不足为奇。

    虽然这常家是自做孽不可活,可是江凌这报复也过于雷霆万钧。

    这事一出, 以后她便是泼妇,江凌便是权臣。

    京里谁家也不敢轻易来惹他们了。

    不过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仇人太多,日子也未必就能好过。

    真是欢喜也不是,发愁也不是。

    可案子既到了御史台,自然是御史台说了算。现在就算求了她,也不可能把案子从御史台撤回来。

    锦兰求她,也没什么用,该去找锦芬才对。

    可想了想,锦芬的夫家周家的老爷子御史台的大夫,那是出了名的清廉耿介。

    若是他肯贪,周家还会那般清贫?

    她便问锦兰常家御史台那边有什么打算。

    锦兰道那边常家自会去想法子。只是托锦兰来向她求情,若是常家把御史台给按下去了,只求江凌不要再追着不放了。

    只要她肯答应,无论要多少钱,还是要常夫人跟常姑娘来给她磕头赔罪,都不是问题。

    锦鱼默默想了想自己今年赚来的清白银子,嘴角弯了弯。

    她不缺钱,若是贪财,要了常家的银子,以后便有了天大一个把柄在常家手上。她还不至于这么缺心眼儿。

    再说常姑娘跟常夫人,羞辱了她们,她除了浪费时间,增加仇恨,又能得个什么好?

    当下便笑道:“你们怕是想多了。这事,我家三郎只是公事公办,跟之前常家夫人与常姑娘得罪我无关。你也是知道我的,我是那小肚鸡肠的人么?许氏跟锦心待我如何,可真出了事,我也没……”

    话未说完,却见锦兰八字眉倒了过来,一脸不满:“你不肯原谅她们,也就罢了。你不能冤我呀,亏我还以为你如今当我是个姐姐呢!莫不是你现在攀了太子妃的高枝,我便连作你姐姐都不配了?!”

    锦鱼:……

    不由心中暗道,难不成江凌做这事,还会大张旗鼓,说是在替她出头?

    许是锦兰见她脸色确实无辜,便竹筒倒豆子,不再保留,一口气把事情全说了。

    原来前些日子,江凌开始查账的时候,常家就接到了消息。

    可是常家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又官大一级,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没太把江凌当回事。

    不过常大人还是个谨慎人,托人从中捎话,说要请江凌吃顿饭,探探江凌这样做的原因以及虚实。

    江凌却回说:“饭就不必吃了。让他家夫人跟小姐去跟我家娘子好好道个歉。”

    常大人顿时火冒三丈。

    他本以为江凌找他们常家的麻烦,是朝中有人看中了他的肥缺,江凌不过是个冲锋陷阵的小角色。

    想不到竟是为了后宅小事。他一个从五品,江家是个空架子,岳父家也刚刚元气大伤,竟然敢来找他常家的麻烦?

    说到这事,他就够生气的了。

    他女儿不过是不肯给卫五娘子让座而已,当众就叫卫五娘子折腾得下不来台,又被太子妃教训。回家一直哭着求他作主。

    他还没去找江凌的晦气呢,江凌居然敢主动找他的晦气。

    更何况,本来谈得好好的陈家的亲事也叫这件事搅黄了。

    这卫五娘子,先是搞掉了他家跟钟家的亲事,现在又搅和了他家跟陈家的亲事。

    就算那日是他女儿不对,如今已经受了这天大的教训,再想找门好亲事都不易了。

    再说这事本来就传得到处都是,卫五娘子在王家就差当众打他女儿一个耳光了。

    他若是再忍下这口气,让女儿夫人去江家道歉,以后还怎么在官场上走动?

    他便暗中给江凌的上官送了份厚礼,让他收拾江凌。

    不想这位枢密正三品的直学士却劝他息事宁人,道:“如今他虽只是个从五品,可皇上瞧在眼里呢,时不时找他去奏对。他既给你点明了因由,你就低个头。我却没这本事,动得了他。”

    常大人还是不服,直接去找了自己的大靠山太子,想请太子出面周旋。毕竟那些贪来的银子,太子拿了大头。

    不想太子听了他的事由,反倒不耐烦地怪他:“那卫五娘子,也算是孤的干表妹,又是太子妃的结拜妹妹。你女儿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事江凌要是忍下去,孤倒还真瞧不上他了。不过是道个歉,有什么委屈的?”

    常大人气得三天吃不下饭,便找人去暗示江凌自己是太子的人。他不信江凌知道他的靠山是谁后,还敢把事情往上捅。

    他一边拖着不肯道歉,一边劝太子替他出面弹压江凌。

    太子却也跟这常家一样,抱着侥幸之心,总觉得那些个陈年帐本,江凌要搞清楚,哪那么容易?就算花上几个月,也未必有结果。

    再说有诚亲王盯着,他也实在不敢轻举妄动。便想出个万全之策,打算找个差事,把江凌一杆子外派出去。

    谁知江凌的动作竟是这样快,太子还没来得跟吏部办好此事,江凌的证据已经送给了御史台。

    太子大怒,却不是骂江凌。

    太子与常家的关系都是暗中。江凌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太子骂的是这常家鼠目寸光,因小失大,事已至此,只能立刻与常家切割了个干净。

    常家这才慌了神,想再要去求江凌。

    江凌却只说为时已晚。

    常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便有人跟他们说,江凌爱妻如命,这事唯有来求他夫人,或有一线转机。

    常家这才想锦兰这条线,求她来帮着说情。

    锦鱼默默听完,只觉得将信将疑不可思议。

    不免问锦兰:“你怎么连常家跟太子的事,都知道得这样有鼻子有眼睛的?”

    锦兰得意道:“常夫人来求我,我能轻易答应她么?自然是要把所有事情问个一清二楚啊。”

    锦鱼:……

    虽然江凌替她出头这事,她自己觉得有点儿小题大做。可是江凌做都做了,她怎么也不可能向着外人拉江凌的后腿。

    当下笑着对锦兰道:“这事我家三郎给过常家机会,是他们不肯要。现在开弓没有回头箭,连太子殿下都只能切割。你让我家三郎再把证据收回来,皇上问起来,岂不成了我家三郎在包庇常家?虽起因是与我的争执,可是现在成了一桩大案。我看常家倒不如学咱们家,趁着御史台还没把证据呈上去,主动认罪交待。皇上仁厚,看着他们家认罪态度好,也许只让他们退了钱财。不管怎么样,保住一条命最要紧。”

    锦兰长叹了一口气,却又满脸羡慕地看着她:“你呀,这福气是真大!不但嫁了个长得好能力强的,最要紧是,江三郎把你捧在心上疼。一点气都舍不得让你受。经这一事,我看这满京的人,再没人敢惹你。”

    锦鱼笑着说了些客气话。心里其实也是有点美滋滋的。

    正想锦兰正事也说完了,便要端茶送客,锦兰却道:“如今许氏走了,你姨娘诰命在身。不如趁这个机会,求着爹把你娘扶正了。这么好的机会,你可别脸薄不好意思。若是你开不了口,我替你去问爹。”

    这事其实锦鱼也有些盘算,可并不想锦兰参和进来,便婉言拒绝了。

    到了晚上,江凌回家,锦鱼便把锦兰来找的事,还有太子跟常家的关系说了。

    便问江凌事先知不知道常家是太子的人。

    江凌挑着眉,揽住她的腰,颇有几分得意地点了点头,像个做了好事,求表扬的小孩子。

    锦鱼:……

    想了想,又问江凌:“那么多的帐薄,户部也就罢了,怎么工部的,你也看得懂,还能看出问题来?”

    江凌眼光一闪,眉毛慢慢扬起,道:“我不过是随便找了几条跟修建先皇陵寝有关的账目,放在一处交上去,让御史台彻查而已。”

    锦鱼睁大眼,半天明白过来。

    原来江凌用的竟然是空城计!不然怎么能这么快就找到证据。

    他说有问题。

    御史台自然得去查证有没有问题。

    这将作监谁不知道是肥缺,只要查,定然能查出问题来。

    她又误打误撞地给常家出了个坦白从宽赶紧认罪的建议……

    这样御史台甚至都不用查。

    常家就倒了。

    真是……应了她爹那句话。

    江凌这人,确实是天生混官场的料啊。

    只是胆子也实在大得叫人害怕。

    夫妻本是同林鸟,她从未想过大难临头各个飞。

    江凌的荣耀就是她的荣耀。

    江凌的失败也是她的失败。

    既然江凌决定向着权臣这条路子走下去,那她便只能生死相随。

    她也就没问江凌准备怎么对付柯家。

    过了两日,常家果然上了折子请罪。皇上虽然震怒,但确实免了常家死罪,只命抄家退赔,发回原籍。

    这件事在京里传了好几天,柯秀英突然亲自登门来访。

    锦鱼听到圆儿跑来说柯秀英来了,不由有些目瞪口呆。

    忙换了身衣裳出来相见。

    就见柯秀英穿着一件杏黄衫儿,蜜合色的珍珠罗,打扮得十分朴素,浓眉大眼都柔和了几分。

    见她进来,立刻起身行礼,亲热地直叫“姐姐”。

    这态度跟在王家时,实在是判若两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

    锦鱼便让上茶水点心。

    柯秀英把话绕了好几圈,才微红着脸道:“王家那日,是妹妹失礼了。还望姐姐大人不记小人过。”

    锦鱼实在是不知道江凌是不是也对柯家做了什么。

    但是江凌刚刚才动了太子的人,总不能又跟柯家对上。

    柯秀英既然来向她认了错,不管真心假意,这事到此为止也是好的。

    便跟柯秀英客气了几句。

    又请柯秀英吃了饭,还送了柯秀英几样花草,这才送她出门。

    等江凌回来,两人吃过饭,便去兰舍看兰花。这回没叫任何人跟着。屋里就他们两个。

    看了一会兰花,她便笑呤呤问:“我还当你不会收拾柯家了?你又做了什么?”

    江凌背着手,仰着头,得意道:“如今你可信了?”

    锦鱼靠过去,贴近他,问:“信什么?”

    江凌微低了头,直视着她的眼,挑眉道:“我能保护你。不会再让你被任何人欺负了去。”

    锦鱼抱住他的胳膊,吐气如兰,笑道:“我虽信你。可是人上有人,天上有天。你也不必太执着了。只要你有这份心,我便知足了。”

    江凌蹙起眉:“你还是不信我?”

    锦鱼凑上去亲了他一下,笑道:“信呀,怎么不信。我可真是给自己找了个最好的夫君。”

    这句话叫江凌十分满意,胳膊一收,将她紧紧搂住,灼热的唇印了下来。

    那天长得极好的兰花被打翻了好几盆。

    叫锦鱼又心痛,又羞愧。还不敢声张。

    自己事后吭哧吭哧地收拾了残局。

    转眼到了重阳节。

    锦鱼早早就从洛阳庄要了几盆上好的菊花。

    有红黄相间的金背大红,还有绿丝如仙的清波繁翠,还有盘龙金钩小粉荷。

    又准备了一些礼物,跟江凌两人一大早就回了景阳侯府。

    到得景阳侯府大门口,见虽然已经换下了白灯笼,可望之仿佛仍是乌云笼罩,气势压抑,远无从前的兴旺之象。

    门口的人见了她们,自然是殷勤得很。

    她与江凌进了府,先去见过老太太。

    说了几句话,老太太便让江凌单独先去见景阳侯,让去劝劝景阳侯,宽宽他的心。

    锦鱼也没拦着。

    江凌走了,老太太便招手叫她上了炕。

    又叫花妈妈。

    花妈妈转身进卧室,片刻出来,端出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红漆雕花小匣子,放在炕桌上。

    锦鱼见那小匣子十分古拙,四角的漆都磨得冒了白,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东西。

    老太太颤微微地打开来,锦鱼只觉得珠光一闪,垂眼看时,就见里面黑色的绒布上躺着一只金累丝点翠豆荚蝴蝶纹九蝠挑头(1)。

    上头是豆荚蝴蝶纹,下头是蝙蝠,蝴蝶的金累丝触角顶端缀着珍珠。

    做工精美,形制典雅大气,又生动。想来插在头上,走动之时,那珍珠一闪一动,必定珠光流彩,美不胜收。

    只是她的首饰已经很多了,并不眼馋,忙笑道:“老太太这里的好东西,也实在是太多了。”

    老太太道:“这个你拿走。”

    锦鱼忙要推拒,老太太道:“我知道你是个不贪心的孩子。也不缺这些东西。只是这还是祖母及笄时,你太外祖母费了好大的工夫,找来的。搁在我这里也白搁坏了。这回你跟你姑爷救了整个卫家,给你多少东西也是该的。这东西虽不是最贵重的,对祖母来说,却是最珍贵的。想来想去,这件东西除了给你,别人也不配。”

    说着老太太动了情,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自己的母亲,眼泪又流了下来。

    锦鱼见不得她如此,便只得收了。

    也不怪老太太难受。

    所谓大难来头各自飞。

    刘氏受卫大郎的牵连,被削了诰命,十分灰心,与卫大郎吵闹互骂了许多天,卫大郎又动手狠打了她一顿。

    刘氏又气又怒又绝望又无脸见人,哭着带几个孩子回娘家了,现下正吵着要跟卫大郎和离。

    卫大郎一个人住在府里,成日醉酒,打奴骂婢,怨气冲天,几乎成了半个废人。

    也不肯去给刘氏负荆请罪,接她回来。反嚷着要休了刘氏。

    两人闹到这个地步,谁也劝不住。

    卫二郎则跟杨氏提出要去给许夫人守墓,两人带着孩子去了卫家祭田庄上暂住。

    锦鱼觉得他们也是想避避京里的风头。

    等三年后回来,许夫人的事,也早就叫人遗忘得差不多了。

    楼姨娘跟锦柔倒是有野心,想接过侯府的中馈,可老太太瞧不上她们母女两个。

    杜姨娘为人本就有些迟钝,一门心思都在自己的两个年幼儿女身上,既没心思也没本事来管侯府。

    因此老太太只得让花妈妈派人暂时打理着。

    仍是用刘氏留下的那些人。

    好在刘氏的人,原本也是老太太娘家的人。

    花妈妈倒也管得住。

    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这些锦鱼都知道。可是也不想再插手。

    老太太的心思她多少有些明白。许夫人没了,她娘也没理由一直住在朴园。

    她早私下问过她娘。

    她娘说:“我现在回去作什么?回头你爹再续了弦,我难不成再搬回来?宁哥儿又怎么办?”

    锦鱼想想也有道理。

    其实她也想过。

    看她爹如今消沉的模样,大约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想要续弦。

    她私心里自然是希望她爹再不续弦才好。最好像锦兰说的那样,把她娘给扶正了。反正她娘现在有个诰命在身。

    但是许夫人与她爹到底几十年的夫妻,许夫人又是她爹亲自出面,劝说自尽的。

    许夫人自己死了也就算了,还连累了四个孩子。

    她爹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呢。

    因此这一向都是呆在景阳侯府,没有去过朴园。

    她若是去找她爹问扶正的事,未免显得太过迫不及待,也太过刻薄了。

    再说,这也只是她的想法。

    也没问过她娘想不想。

    怕她娘真的对这事有了指望,回头她爹又续了弦,岂不是白让她娘伤心?

    老太太自己抹了一回眼泪,见锦鱼没吭声,只得道:“如今许氏也不在了,谁能给你姨娘难受?你就别拦着你娘回侯府了。”

    锦鱼早有准备,立刻道:“还有大哥哥呢。我娘回来了,大哥哥能容得下她么?没得又闹起来。”

    老太太却是怒道:“他敢!那个糊涂种子,就该叫你爹把他捆起来,在祠堂里好好打一顿!”

    要说她爹对这几个孩子,尤其是许夫人的孩子,从小还真是有些溺爱。

    卫大郎犯的错不比卫三郎小多少。

    可是她爹只是打了卫三郎,还把卫三郎逐出了族,却连骂都没骂卫大郎一句。任由他日日关上院子里酗酒打人,指天骂地。

    老太太骂完,又流了泪,道:“我还有几日能活?叫宁哥儿回来府里住着,我也能多看他几眼。你就这么狠心么?”

    锦鱼不免有些抵挡不住,心都软了。

    可是她娘的想法也没什么错,她娘不愿意,她能怎么办呢。

    她想了想,婉言劝老太太道:“如今我娘若是带着宁哥儿搬回来,怕是侯爷也不安心呢。要我说,倒是大嫂子的事更急些。她也在娘家住了有一个多月了,难不成还能一辈子住在娘家不成?老太太不如派花妈妈去劝劝大哥哥,去给大嫂子认个错,接大嫂子回来。她回来了,这府里也有了管事的人,花妈妈也能松快松快。”

    花妈妈在一旁听了,笑道:“五姑奶奶,我可没少去劝。可也劝不动。不如你想想法子?”

    锦鱼:……

    姜是老的辣。这球又给她踢回来了。

    她还真不想去劝卫大郎。

    卫大郎这动不动就打人的脾气,实在可恶。

    这次卫大郎不低头,她觉得刘氏就不该回来。

    她们这里互相推诿,老太太在旁边听了,有气无力道:“这事你不管,也就算了。倒是锦熙那里……你得空瞧瞧她去罢,也帮她一把。”

    锦鱼一怔。

    她这一向也是深居简出。

    之前锦兰来时,也没提到锦熙。

    她向来觉得锦熙有宜春侯世子护着,自己又是个聪明的,不用她操心。

    难道锦熙有什么事?

    忙问花妈妈。

    花妈妈道:“你别的不想,单想这重阳节,她哪年不回家来瞧瞧老太太?今年却是只送了份潦草的节礼。我便问那送礼来的陪房,一打听才知道,她婆婆如今待她是越发不好。她还压着下头人,不让告诉咱们。说怕老太太操心。”

    锦鱼:……

    锦熙是锦熙,她心里,是真拿锦熙当姐姐的。

    看来,她得走一趟宜春侯府。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