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梅干菜烧饼
蜀王李恪初来乍到, 看看手里的西瓜皮,想想有为的话,突然不认识西瓜了。
“这不是瓜吗?”李恪不确定地问。
二郎乐了:“是瓜。西瓜皮也可以炒肉。想不想试试?你婶明日进?城有事, 叫她捎几斤肉?”
李恪十分好奇:“吃起来不会跟蚕丝一样吧?”
有为:“当然不会。”
二郎拿一块瓜把瓜皮切掉,西瓜瓤给小猴子,顺便剔掉几个西瓜籽。小猴子看到二郎的动作也用它的小爪子扒拉西瓜籽。喜儿看到小猴子的爪子, 问二郎要?不要?给小猴子剪指甲,它不用爬树也不用打猎, 留着指甲不是抓伤自己就是抓伤人。
二郎低头?打量一番小猴子的爪子,指甲里面?黑乎乎的,也不知在哪里挖泥搞的:“稚奴, 手伸出?来让我看看。”
小孩忙着吃瓜, 没?心思关?心他?叔看什么,闻言就伸出?小手叫他?看一下,接着拿一块瓜继续啃。
二郎给喜儿使个眼色, 喜儿明白。
小不点吃好,喜儿把她屋里和沈伊人针线筐里的剪刀拿出?来。喜儿给稚奴剪指甲, 二郎拉着小猴子坐在一旁看。
稚奴看着大?剪刀害怕:“不要?剪指甲!”
喜儿:“剪掉方便玩泥巴。”
此言一出?,小崽子安分?下来。二郎拿起剪刀拉着小猴子的爪子,小猴子起初跟稚奴一样害怕。二郎叫它看看稚奴, 小猴子不再挣扎。
高明不禁感叹:“真成了毛弟弟。”
虞世南不敢贪凉,可?他?看到金宝父母, 有为父母和小薇夫妻二人吃瓜也想尝尝,就跟杜如晦进?屋,他?俩分?一小块。虞世南坐到高明身边, 闻言看一下小猴子:“幸好它命短。”
有为:“年过半百也无?妨,还有我呢。”
虞世南很意外:“你养?”
有为点头?:“养它一个又不费事。比稚奴乖多?了。”
稚奴把小猴子当“人”, 闻言倒也没?着急辩解他?比小金毛乖。稚奴摇着小脑袋说:“毛弟弟胆子小。”
高明没?好气:“你胆子大?什么都敢干还挺得意?”
稚奴不想搭理爱数落他?的兄长:“婶婶,好了吗?”
喜儿叫他?脱掉草鞋。
稚奴嫌布鞋捂脚,到钟家第二天就换上草鞋。小孩靠着喜儿的腿脱掉鞋,喜儿看看他?的脚指甲:“不用剪,穿上吧。”
小猴子也伸出?后爪子给二郎看。二郎点头?:“过会儿再剪。”
其实小金毛听不懂,但无?论二郎说什么都说明他?看到了,小金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剪不剪,听二郎的,二郎给剪就剪,不给剪就留着。
二郎这么照顾小金毛只因它乖,比喜儿的大?黄狗还乖。二郎给它剪好前面?俩爪子,叫它坐在自己腿上伸出?后爪子,小金毛就乖乖伸腿,也不担心二郎一剪刀下去把它的脚趾头?剪掉。
虞世南咂舌:“二郎,你当儿子养吧。”
二郎好笑:“儿子可?不能住外面?。”
虞世南:“你那边外间空着也是空着,给它弄个小床便是。两尺宽三尺长足够了。”
二郎把小金毛当“大?黄”养,从没?想过当孩子养。二郎还记得喜儿不想养孩子:“喜儿?”
喜儿摇摇头?:“我得养大?黄和它四?个弟弟,没?空伺候你儿子。”
“那我养。”二郎也怕累着她,“傍晚去老木匠家,请老木匠打两张床。”
金宝震惊:“还换着睡?沈爷,你不要?太宠它。否则好好的猴也得被你惯坏。”
二郎很是无?语:“说什么呢。蓼蓝大?了,可?以自己睡。”
金宝不由得人松了一口气:“给她——不是,蓼蓝刚会走啊。你不怕她晚上翻下去?”
“做四?边有栅栏的不就行?了。”喜儿故意瞪一眼金宝,“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心中一动,“二郎,别找老木匠,找赵掌柜,用他?的木头?给咱们免费做。”
几个少年和虞世南、杜如晦不约而同地转向喜儿,她真是越会赚钱越吝啬。
二郎懂了。
众人吃好西瓜,二郎叫有为把西瓜皮拎去喂猪,叫金宝扫地擦桌子,又把小猴子交给喜儿,他?去有为卧室外间画两张小床。
三面?半护栏,空出?的那半留小猴子和蓼蓝爬上床。稚奴吃撑了不想走动,屋里不甚热,喜儿就抱着稚奴带着小猴子去东屋找二郎,叫他?加三个木梯,试试能不能用榫卯结构固定在床边。
二郎想解释床很矮,过几个月蓼蓝自己就能爬上去。他?想象一下又觉着可?以爬上爬下,蓼蓝和小猴子都会很喜欢,就在床边加三笔木梯。
稚奴看着有趣也要?这种小床。
二郎问他?放哪儿,稚奴指着书案旁边空地:“这里啊。我不要?和哥哥睡。二哥打我。”
有为的床确实可?以睡两个少年和一个幼童。村里人天黑就洗漱睡觉,稚奴睡不着就在床上玩。这几日忙着收水稻晒稻谷,李恪头?回干农活很累,没?空陪弟弟还想睡觉,被稚奴吵得心烦就训他?。
要?说打孩子,隔壁床躺着两位嫡出?的兄弟,轮不到李恪动手,也不好当着高明和青雀的面?揍稚奴。
有为也没?跟二郎提过李恪打稚奴。
二郎怀疑小崽子又夸大?说辞:“你一个人睡还不得想玩到何时玩到何时。”
“我不玩。”稚奴从喜儿怀里挣扎下来朝二郎身上扑。
小金毛有样学样也扑过去。
二郎吓得扔下毛笔,一手拽一个:“做做做,我这就给你画。不许撒娇!”
三张小床结构很简单,然而赵掌柜从没?想过卖孩童睡床,自然也没?想过怎么做。因为有钱请奴仆的人家会叫奶姆陪孩子,孩子大?了单独睡。没?有奴仆的人家长辈自己带孩子,也就不需要?小床。
翌日上午,二郎驾马车载着喜儿去安阳县,车里还拉两筐西瓜。
喜儿在家具店门外卖西瓜,二郎拿着图纸找上赵掌柜问道:“三张床,用您的木料,还有你店里最好的木匠?”
要?是卖变蛋卖水果,赵掌柜不如喜儿脑子转得快。赵掌柜跟木头?打了半辈子交道,一眼就看出?三张小床跟早年的躺椅和摇椅一样可?以做几个月独家生意。
赵掌柜小心收好图纸:“过几日做好了我亲自给你送去。”
二郎点头?:“喜儿好像有什么事找你。”
赵掌柜跟他?一同出?去。喜儿切开一个大?西瓜,对来往行?人道:“一个嫌太大?,可?以买半个。”接着又喊,“大?西瓜,解渴的大?西瓜,不甜不要?钱!”
斜对面?酒肆掌柜出?来:“给我来俩。”
喜儿挑两个品相好,快熟透了的瓜称重。
有人越看喜儿越眼熟:“去年你是不是也来卖过瓜?”
赵掌柜:“樱桃、枇杷、杏、葡萄熟了她都来过。”
这位路人大?悟:“你就是那个清河村郑喜儿?”
赵掌柜点头?。
“郑喜儿的果子贵,但也甜,给我来一半。”路人数铜钱。
赵掌柜险些被她的大?喘气呛着:“家里人多?可?以拿一个,上午吃一半,下午吃一半。”
喜儿问买瓜的人家中有没?有水井,切开的瓜得吊井里冰着,否则到酉时瓜就馊了。
去年没?敢买,今年好奇想尝尝的人不禁问:“这么娇贵?”
喜儿:“不是的。西瓜水多?。好比一碗汤,这么热的天半天不喝就馊了。”
要?半个瓜的那人还是决定要?半个。喜儿给她称重,二郎收钱。
夫妻二人来得早,城门大?开就进?来了。这个时候正好坊间百姓出?来买菜。半个时辰就卖完了。有人买一个,有人买半个,有人买四?分?之?一。二郎去赵掌柜铺子后院洗刷切瓜的木板和刀时,赵掌柜跟喜儿闲聊,问她明天还来不来。
喜儿:“才开始熟。看看明儿能摘多?少。只有四?五个就留我们自己吃。”
赵掌柜:“吃得完吗?”
喜儿点头?:“家里人多?,单单长安来的客人就有六个。”
“二郎以前同僚和同僚的孩子?”
喜儿:“对。对了,哪天见着蜀郡商人你帮我问问他?们要?不要?瓜。”
赵掌柜摇头?:“不一定要?。你的大?西瓜皮薄,路上容易裂开。”
“他?们买了自己吃啊。蜀郡商人家中人多?,一天得几十斤。要?是再送送亲朋或生意伙伴,一次就得几百斤。”
赵掌柜沉吟片刻,确实这样:“还是你会做生意。”
喜儿见二郎出?来:“别忘了啊。”
赵掌柜看了看朝阳:“这么热的天,要?来也是钟玲珑过来。蜀郡商人都知道变蛋多?少钱一个,钟玲珑不敢要?太贵,蜀郡商人应该会找钟玲珑买。”
“他?们不是很讨厌钟玲珑吗?”
赵掌柜:“跟来一趟累得汗流浃背比起来,钟玲珑也没?那么可?恶。”注意到二郎到跟前,估计喜儿该回去了,忙补一句,他?有几个蜀郡商人住址,回头?他?帮喜儿写封信问问。
喜儿:“明儿给你带俩大?西瓜。”
种了几十亩西瓜,就舍得给他?两个,赵掌柜忍不住阴阳怪气:“还是你慷慨。”
“那当然。”喜儿问二郎,“直接回去?”
二郎笑着反问:“想吃什么?”
“买一斗糯米,再买点芝麻做饼。”
赵掌柜在一旁听到这话:“人家都是用烤炉做芝麻饼,你买回去怎么做?”
“那我再买个小烤炉?”喜儿问二郎。
二郎:“不嫌热?”
喜儿嫌热:“在树底下做?”
“不嫌热就买。不过烤炉可?能得定做。”二郎转向赵掌柜。赵掌柜心说我真是欠你们夫妻俩的:“我寄信的时候顺便帮你们问问。”
二郎问喜儿要?不要?再买点肉。
喜儿摇头?:“秧苗种下去再买。”
此地雨水充沛,翌日下午变天,晚上就下起大?雨。夏日的雨来得急走得快,翌日清晨雨就停了。早饭后,钟子孟叫一家老小都下地插秧。
人多?做事快,未时三刻吃饭前就插完了。除了俩小的和虞世南、杜如晦以及小金毛,钟家其他?人都在水里泡半天。喜儿就做一锅加了许多?姜片的热汤面?。
盛面?的时候喜儿把姜片挑出?来,几个少年没?见到姜,喝一口汤,感觉微辣,有为问是不是胡椒放多?了。
喜儿:“只放一点。”
高明抹一把汗:“太热了。”
虞世南帮喜儿烧火,听喜儿提过姜驱寒:“出?出?汗体内的寒气就出?来了。”
青雀一副“你说什么鬼话”的表情打量他?。虞世南:“那你说吃饭热出?的汗跟太阳底下晒出?的汗一样吗?”
青雀仔细回想一下,好像不一样。
晾衣绳上有好几个手帕,二郎饭前洗手时顺便洗的。就这么一会,那些手帕就半干了。二郎出?去拿进?来,递给高明一个,给李恪一个,又给青雀一个:“热就擦擦汗。太阳落山前再洗澡。”
小猴子伸出?小爪子。二郎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你也要??”
喜儿:“它又听不懂。”
二郎把喜儿给稚奴擦手的手帕给小猴子。小猴子接过去放二郎腿上。二郎无?语又想笑。
小薇看到小猴子的动作,问她舅要?不要?给小猴子做身衣裳。
沈伊人猛地看向对面?的女儿:“做什么?”
“衣服啊。秧苗插好到黄豆高粱收割都没?什么活。现?在不做天冷再做?”
沈伊人觉着她疯了:“怎么不说给它做两双鞋。”
小薇如梦初醒:“我怎么没?想到。穿上鞋它脚上不就不脏了吗。”
沈伊人张口结舌,她是这个意思吗。
钟子孟忍着笑劝她先用饭,下午帮金宝家插秧。
喜儿:“我不去啊。”
青雀想到什么,看着喜儿意有所指道:“婶婶,我可?以。”
“所以呢?”喜儿听出?他?话里有话。
青雀:“你在家试试烤炉能不能用?”
前天下午赵掌柜寄信时帮喜儿买个烤炉。昨天上午喜儿和二郎用驴车进?城卖西瓜,回来正好把炉子捎上。
喜儿和二郎甫一到家几个少年就七嘴八舌地问喜儿买烤炉做什么。稚奴腿短跑得慢,看不见炉子,急的叫小金毛把人扒开。
二郎把小金毛的指甲剪了,几个少年不怕被猴挠,高明拎起小金毛塞二郎怀里,稚奴急得跳脚:“让我看看!”
喜儿怕他?哭怕他?闹,把他?抱炉子上:“不许撒尿。”
“干什么用的啊?”
喜儿:“做烤饼。”
稚奴吃过烤饼,又干又硬不好吃,闻言要?下去,还要?领着小金毛玩儿去。
二郎的怀抱很有安全?感很舒服,小金毛到二郎怀里就不想下去,假装没?看到稚奴冲它招手。
喜儿问青雀:“想吃烤饼?”
青雀连连点头?。
喜儿问她大?姑姐厨房里还有多?少白面?。
以前钟家人少,吃面?自己磨。如今人多?家中有驴有牛也磨不够吃。高明兄弟几个来之?前钟子孟和沈伊人进?城买两袋白面?。沈伊人想想:“好像只有缸里那些了。”
钟子孟:“吃完再去买。反正明儿没?什么事。”
虞世南忽然想起一件事:“子孟,我是不是忘记告诉你,长安县丞听说村里粮食亩产高,过些天就来跟你们换粮?”
钟子孟知道这事,二郎跟他?说过:“不是到秋吗?”
虞世南不好说陛下担心贫农没?钱用卖粮:“拉回去晒干到秋正好播种。到秋再来拉就太赶了。”
小薇不知道这事,好奇地问:“怎么换?”
虞世南:“听我儿子说一斤半换一斤。”
陈冬日顿时忍不住说:“给这么多??”
虞世南点头?。
钟子孟:“那我吃过饭就去找村正。”注意到隔壁桌的喜儿,“喜儿,你爹娘是不是还不知道这事?”
二郎点头?:“傍晚我过去把他?们的粮食拉过来。伯施兄,有没?有说具体时间?”
虞世南微微摇头?:“应该是这几日。”
李恪不由得看一眼高明,见他?只顾吃面?,把想问的话咽回去。饭毕,李恪拉着高明跟上青雀和金宝:“换良种?”
高明点头?。
“皇庄没?有吗?”李恪又问。
高明以前并不清楚小麦和水稻亩产多?少。他?听到父皇母后聊起粮食亩产也跟李恪一样奇怪,清河村还能比皇庄亩产高。
高明:“比如钟伯伯家的小麦亩产两石,皇庄最肥沃的地亩产也就一石五斗。”
一亩地差五斗听起来不多?,如果上千亩地:“这么多??”
“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你当是说着玩的?”高明见弟弟停在金宝家门外,“怎么不进?去?”
青雀:“金宝才做饭,我们去东边歇一会。”
有为回屋拿蒲席。
四?个少年过去歇半个时辰,金宝来了。有为听到动静睁开眼:“什么时候插秧?”
金宝:“大?爷爷说申时两刻。干到戌时就差不多?了。”
金宝家有五亩水田,钟子孟家只有三亩,李恪很奇怪:“金宝,钟伯伯家人多?,你家人少,你家怎么那么多?稻田?”
青雀一听到这事精神了:“我知道,我告诉你。”
金宝不好意思听,但也没?阻止青雀。
李恪听青雀说完就往四?周看,不见陈冬日和小薇,只有他?们几个,他?放心大?胆地说:“还以为只有我们那样的家庭会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斗得你死我活。”
高明瞪他?:“小声点。”
李恪想解释四?周没?人,脚步声由远及近,李恪吓了一跳,循声看去,是二郎抱着稚奴,后面?跟着小金毛。李恪松了口气:“叔叔没?跟钟伯伯去村正家?”
二郎微微摇头?,身后还有拎着板凳的虞世南和杜如晦。
李恪朝一旁移一点,请杜如晦坐在席上,靠着板凳。杜如晦笑着道谢:“衣裳日日洗,脏了也无?妨,我靠墙坐。”
李恪见他?脸色微红,也不知是热的还是气色好:“克明伯伯何时回京?”
杜如晦:“跟你们一起。如果冬天一冷一热再病了,我再来。”
稚奴吃饱就犯困,二郎把他?放腿上,搂着他?哄睡:“春天易发病,明年开春仔细点。”
杜如晦又向他?道谢。虞世南小声嘟囔,完成天子交代他?的事,他?就辞官来此定居。
二郎:“你是来此定居,还是来我家定居?”
“有何不同?”虞世南反问。
二郎看向东边:“你来此定居,我同村正说说,在东边给你拨块地。”
虞世南震惊:“有没?有心?我都这把年纪了,你叫我独居?”
几个少年不约而同地别过脸,没?眼看!
杜如晦忍着笑说:“伯施,讲点道理吧。”
二郎:“他?也就敢跟我这样。喜儿在和面?,一会儿她过来,你问她有没?有心。”
虞世南立刻起闭目养神。
金宝小声问高明:“他?在朝中也这样吗?”
有为悠悠道:“舅母说过啊。脸皮不够厚,手不够黑,心不够狠,不要?走仕途。”
虞世南和杜如晦同时看有为,齐声道:“再说一遍!”
二郎:“喜儿说错了?你俩不用心狠手黑,除了陛下圣明,还有便是半个朝堂的文臣武将都亲如兄弟,有所不满也是当众说出?来。”瞥一眼高明,“等他?长大?,你们老了,人走茶凉,谁还记得谁的好?”
虞世南想到他?前半生,前朝还没?灭亡,那时文臣武将没?少相互倾轧。高明不禁说:“我不会的。”
杜如晦露出?笑意:“你能做到不被蒙蔽就好了。”
二郎点头?:“三省六部就那么多?职位,天下又不缺有才之?士,别人用手段,你不用手段只能悠然见南山。”
高明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庙堂之?上也一样。”
杜如晦很是欣慰:“是这样。所以诸葛亮劝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好在刘禅听话,否则他?在诸葛亮死后如何也撑不了三十年。”
高明看着二郎说:“我也听话。”
二郎笑着点头?:“我记下了。”
稚奴捂住耳朵:“可?不可?以不要?说话?”
高明起身朝他?手上一巴掌。但他?没?打下去就被二郎拦住:“他?快睡着了。”稚奴睁开眼,看到上空的手臂,吓得往他?叔怀里钻。二郎赶忙松开高明抱住他?。
喜儿拎着两把摇椅过来,给二郎一把:“在院里就听到稚奴的声音。谁又惹你了?”
“我想睡觉,大?哥不叫我睡。”稚奴张口就胡扯。
虞世南原本还有点同情他?,闻言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九皇子就得太子殿下收拾。
喜儿打开折扇:“我抱你睡?”
小孩过去,喜儿给他?打扇子,一会儿就进?入梦乡。稚奴睡着,喜儿就把他?放在有为身边。高明以前不知道馒头?是用发面?做的。来到村里“见多?识广”,他?知道想吃烧饼也得再等一两个时辰,就踏踏实实睡午觉。
钟子孟领着几个少年下田插秧,虞世南和杜如晦移到院里,杜如晦盯着稚奴和小金毛,虞世南帮喜儿拿木柴。
喜儿做两种烧饼,一众油酥里面?加葱花,一种加梅干菜。
面?发的很好,不一定能做出?外酥里嫩又劲道的烧饼。
好在喜儿家有五条狗。五条狗晚上的食物出?来,喜儿终于?做成一锅烧饼。
杜如晦看到饼跟牛舌一样:“做成的也这样?”
喜儿被问糊涂了:“不然什么样?”
杜如晦知道喜儿性子直,不明白就是不明白:“我在西市吃过圆的那种饼。”
“西域人做的吗?那个太硬了。”喜儿把饭桌拎出?来,把盛饼的竹筐放桌上,“太烫了。等一会儿你尝尝就知道跟那个完全?不一样。你如果想吃圆的,我也可?以做。只是用手往炉子里贴的时候不好贴。”
等着吃还挑三拣四?,杜如晦十分?惭愧:“做长的吧。”
虞世南不怕烫掰一个饼,他?一半,杜如晦一半。稚奴眨了眨眼睛,无?法相信他?被俩老头?无?视了:“克明,我的呢?”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