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安分守己当昏君 > 第112章 开封民意

第112章 开封民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绍兴八年秋。

    开封城内的百姓们,经历了信息量爆炸的一天。

    崔意娘是无数开封百姓里再寻常不过的一个。

    今儿,她特?意起的比往日早了大半个时辰,把自家卖煎夹子的摊子早早推了出去——板榜上昨日就张贴了朝廷的布告公文,今日先帝的棺椁入开封城。

    这样的惊天大事,开封城内许多人都不愿错过,那叫一起早贪黑去城门和主马路上排队,等着围观那位终于?回来(虽然是横着死回来)的先帝。

    崔意娘没空去。她家中只有她跟老母亲相依为命,靠着卖煎夹子?过活。

    临出?门前,拄着拐的母亲摘了院中一朵小小的野菊给她别?在发鬓上,打?心底里笑出?来:“这样才好看。”

    不似之前许多?年,她们一直是灰蓬蓬,不敢抬头也不敢打?扮的人?。

    毕竟是……亡国奴。

    开封城曾有百万多?人?。

    金人?入寇后曾大纵屠戮,亦虏掠走许多?宋人?充作奴仆。

    于?是自靖康之难后,开封城早不复当年繁华盛景。

    只是曾经城市人?口基数大,看起来幸存下?来的百姓还?不少,不似开封城外?河南路许多?曾经的城镇村落,已然是人?烟绝迹,蒿莱满野。

    当然开封城内这些百姓能侥幸活下?来,不是贼寇不够残暴,主要是他们进入这座开封城是为了占有和享受——如果所有百姓都被?一夕杀光了,谁来供养他们?杀猪还?不能一口气都杀了呢。

    只是……逃过城破屠戮的人?,也不代表能一直活下?去。

    崔意娘推着她的小吃车来到熟悉的街道上,很容易能分辨出?哪些是一直在城内做亡国奴的北人?,哪些是义军入城或者是从南边归来的军、民。

    ——因当年金人?进入开封,要求所有宋民与金人?一般剃头辫发,改换衣衫。

    凡民不削发或是着旧汉服者死!

    如今北伐王师入驻开封,衣裳可以换回来,头发却没法那么?快长回来。

    崔意娘路过贴着朝廷公文的榜板,不由略微顿足。

    她还?记得十一年前这里贴着的金国榜文:“既归本?朝,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短巾左衽。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不得错失。”[1]

    彼时血腥气尚未散去的街道上,有官员带着兵丁(许多?还?不是金人?,而是投了金人?的宋官汉奸)挨个检查路上的百姓:大约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卖力,哪怕剃了头的人?,只要顶发稍长或者样式不够标准的,依旧会被?他们拉到一旁去,一刀把头砍掉。

    崔意娘的父亲就是这样丢了命,而兄弟当夜跑掉,说要去城外?做红巾军。

    反正,要不去投身义军做‘金人?的通缉犯’,要不就剃头,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

    而人?这一走,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再也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

    该是不在了。

    她与母亲没有多?难接受亲人?的死讯,从十二年前起,这开封城里每个百姓都是如此,虽然依旧会伤痛的死去活来,但,却不会为此而意外?。

    走出?家门的亲人?可能再也回不来,是件发生频率很不低的事情:或许碰上了心情不好的官兵被?寻个理由捉去打?死,或许被?路过的金人?看到直接捆走做奴仆,或许只是没有来得及躲避飞奔的金人?马蹄……

    总之,活过今天是今天,活过明天是赚的。

    不过如此。

    天色还?是墨汁一样的浓黑。

    街上却比往日多?了许多?人?,都是涌向城门口的方向,等着先帝的棺椁入城。

    崔意娘在秋日寒凉的清晨,吐出?一口白色的雾气来,开始麻利地翻动着煎素夹。

    说起来,她虽然对皇帝的棺椁很不感兴趣,但北伐军入城的那一天她却是去迎看来着!

    而且跟这开封城无数百姓一起,努力把自己的吃食投喂到将士们手中。

    她成功了!

    崔意娘把煎肉夹用油纸包了捆好,并?没有从正面递,那很容易被?推拒回来——她是把温热的油纸包从侧后方忽然塞到一个年轻兵丁怀里,在他回头想要交还?食物?的时候,意娘早就蹲身消失在人?群中。

    军伍行进不停,于?是那张年轻却带着火灰和疤痕的面容,只得茫然抱着一包香喷喷的煎夹子?往前走去。

    直到今日想起此事来,崔意娘的嘴角还?是忍不住一弯。

    比起解救她们的北伐王师入开封,曾经扔下?天下?万民自己跑路的徽宗入京……别?说死的,就算是活的,崔意娘也不想浪费一天出?摊日去看。

    对她和很多?百姓来说:皇帝的大棺材回不回来,都是跟他们无关的平凡一天嘛!

    然而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自家小食车就在板榜不远处的崔意娘,接受了一整日的消息洗礼,精神震撼。

    先是听到有人?喧嚷:“太上道君皇帝的棺椁入城了!先帝的龙体回来了!”这倒不是什么?新闻。

    但在崔意娘听到这条消息后,未过一个时辰,便有数十队禁卫和宦官从皇宫内飞奔而出?,在开封城各个板榜处张贴新的公文布告。

    还?在高声宣布:“金人?狡诈,不曾归还?太上道君皇帝梓宫!”

    崔意娘:??

    先帝的龙体又没回来?

    她虽然没有特?意去看,但她摆摊的街道就是主路的分支,在护送的大队走过街口的时候,她也瞥到了一眼硕大的棺椁。

    那刚才回来的是啥玩意?!

    很快,街头巷尾就布满了激烈讨论?的百姓,很多?都表示自己知道内幕,是从在官署、军中当差的亲人?那里听说的可靠情报——

    “金人?真可恨,现在竟还?如此辱我宋廷!难道不怕岳家军去打?他们吗?他们的四太子?不是都被?岳爷爷抓了吗!”

    有人?问出?了崔意娘的心声:“那大棺材里不是太上皇,是谁的尸身啊?”

    “你没挤过去看?告示上都写了,那棺椁里是木头,是一段朽木啊!金人?欺人?太甚!”

    “那太上道君皇帝龙体去哪儿了?”

    “听说金人?把咱们太上皇吊树上,让鸟给吃干净了!”

    “不对,你听错了,是用布一裹埋到土里去,后来被?野狼刨出?来吃了。”

    “啊?我打?听来的虽也是以绢布裹了,但却不是埋到了土里,而是扔到水里喂鱼去了——据说金人?的鱼都生的刀一样的齿,拆绢布跟咱们拆粽子?一样容易。”太上皇当然就是那枚肉粽。

    ……

    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或者说……美好祈愿总是丰富的。

    总之,甭管本?体去哪儿了,反正有一点是确定的:先帝大变死人?,尸骨无存啦!

    崔意娘的耳朵被?各种言之凿凿的小道消息灌满。

    然后越发确定:不是她的错觉,街头巷尾的百姓们除了对金人?再次侮辱朝廷的激愤外?,还?有一些藏不住的对太上皇死的尸骨无存的‘喜气洋洋’。

    是了,如今这开封城内的人?口,基本?一半是从前躲在山林里的义军入城定居,一半是亡国后的幸存百姓。

    这些人?,谁家里没有尸骨无存的亲眷。

    谁不恨死了金人?,恨死了……内奸。

    而宋最大的内奸,不就是几位皇帝吗?

    就像方才听到棺椁里是一段朽木的崔意娘,手不由一顿,心里下?意识升起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大逆不道想法:要当时龙椅上坐着的真是一块木头,就好了!

    木头起码不会主动打?开开封城门。

    很快,新的告示又张贴了出?来。

    要看懂朝廷榜文,不只要认识字,还?需要一定的学问,因此举手表示自己能读懂的读书人?,被?众人?齐心协力挤到最前面去,负责给大家用白话讲解榜文。

    “金人?如此践辱先帝尸骸,帝姬已当朝亲手斩杀金国正使,其余使者与金兵则尽数为岳将军等人?所诛。”

    人?群中已经爆发了欢呼声,久不能停歇。

    还?是念诵的人?扯着嗓子?喊了好几遍:“我还?没念完。”簇拥在板榜前的一层层百姓才渐渐安静下?来。

    “从此后宋与金,再无通使和谈!”

    “朝野文武,天下?将帅军民,当资众力,奋心北伐!”

    崔意娘已经好久没有走神到煎糊食物?了,今日却实在分神。

    焦气扑鼻后才反应过来,一边将糊了的夹子?放到一旁准备做自己的午饭,一边忍不住举起袖子?擦了擦眼睛。

    而周围百姓的讨论?热点,已经从‘先帝尸骨五花八门的消失法’变成了那位当朝斩杀金使的帝姬。

    果然是那位油炸秦桧,定意北伐,如今正在临朝称制的帝姬!

    姜离在明朝就是搞过宣传口工作的人?,到了这民心激愤的南宋,当然更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出?海前屡次三番对柔福叮嘱:一定要搞好舆情工作。

    总不能让百姓还?把功劳记在完颜构身上吧!

    因舆论?宣传工作做得好,虽然开封城才收复没多?久,崔意娘与这城中许许多?多?百姓,却都听过帝姬的种种义举。

    当然,也了解了帝姬的对照组:那位要给金人?下?跪求和,把北地都送给金人?的当今皇帝。

    对崔意娘来说,她对帝姬的事迹毫不怀疑!因她不光是道听途说,之前南逃现在已经回来的亲眷,就是活生生人?证。

    而她这位亲戚运气特?别?好,在临安赶上了处置奸相秦桧的巡回分段油炸现场!想听此事的亲友和左邻右舍,差点把他家门槛都给踩平了:这可是亲眼见?过油炸相公的人?啊。

    以至于?都摆摊卖炸油鬼,他们家生意就更好些:人?家见?过正版!比不得!

    而在百姓们还?在讨论?帝姬斩杀金使事时,就见?熟悉的贴告示小队又带着新的榜文和浆糊桶来了……

    哇,这一天,到底还?有多?少新闻啊!!

    而这次张贴的,是当今皇帝赵构的罪己诏。

    啊,那位要给金人?下?跪的皇帝啊!

    听说他已经不良于?行久不露面了,怎么?今日,也出?现了吗?

    **

    时间往回拨一点的垂拱殿。

    最开始,皇帝是没有露面的。

    帝姬给出?的缘故很体面:陛下?圣躬不安,若骤然见?了先帝棺椁,必然要大痛大伤,还?是来日慢慢告诉陛下?吧。

    群臣们:理解。

    毕竟,活皇帝不如‘静默’的先帝那么?省心——

    万一当今顶着皇帝的名头,非要拉着金使说什么?‘一切按照从前来,求和割地如常’,大家也不能当庭冲上去打?死他。

    只能跟过去一样,被?迫跟着丢脸。

    还?是帝姬想的周到,这种不可控的皇帝,就‘好生安养’在龙德宫好了。

    不过,在金使都‘消失’了以后,李纲老相公倒是提出?:先帝尸骨为金人?调换之事重大,该请陛下?出?来亲眼瞧一瞧金人?的奸诈,也好醒悟自己过去一味忍让求和,实不可取!

    悲痛的帝姬点头道:“君父尸骨无存,确实该请皇兄出?面。”

    有敏感的朝臣已经嗅出?了端倪:李老相公这话听起来,怎么?像是要‘请’陛下?下?罪己诏的意思?。

    ——罪己诏一下?,禅位诏书还?会远吗?

    皇帝依旧是坐在躺椅上被?抬来垂拱殿的。

    李纲相公板着一张方正的脸,向皇帝说明今日事。

    然而却见?皇帝没有一点觉得自己错了的意思?,反而皱眉怪责起了群臣道:“朕还?记得当年国家危难之时,是诸卿推举朕登基为帝。”

    “当时朕就推辞过,父皇皇兄尚在,朕怎好登基?”

    “是诸卿一意坚持!”

    “不但如此,给朕拟的登基诏书,还?特?意写了‘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道朕便是宋室光武帝。”*

    “连朕的第一个年号建炎,都是虑到光武帝的年号‘建武’,特?意所取。”

    “诸卿都忘了不成?”

    群臣:救命。这种案底就不要翻出?来了。

    李纲相公的脸更方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