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安分守己当昏君 > 第41章 东厂,开门

第41章 东厂,开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北京的四季,春秋两季总是有些似有若无的神秘。

    似乎秋老虎去了,还没秋高?气爽几天,不?过九月底就寒了起来。

    冬天已经在跃跃欲试地冒头。

    对北京城内的寻常人家来说,朝堂上?的动荡纷争那简直是远在天上的事?儿。帝王将相的事?儿,与她们老百姓过日子有什么相干呢。

    但这次,还真是有关的很。

    城西金鱼胡同?。

    宁三娘手里拿着给女儿做了一半的冬日棉鞋,有些犯愁。

    这鞋该做多大呢?

    朝廷下旨禁绝缠足后,九月剩下的半月,原就负责京城内街道治安的五城兵马司,带着手下沿街挨户发了《禁绝缠足诰》,为防止有人家不?识字(或是以不?识字为借口),负责发书的小吏都得把诰的内容读一遍。

    然后由接收书本的人家签字画押:表示你收下了这本朝廷御赐《禁绝缠足诰》,而且我们?也诵读过了——按下手印责任转移,以后再?犯罪自家就要领罚了。

    五城兵马司的兵吏们?,也不?怕老百姓听不?懂,因这道诰书……

    低情商的说法是,此诰毫无文采全?无用?典。

    高?情商的说法是:颇有太祖写诗的遗风。

    此处的太祖诗词水准,以那首《骂文士》为衡——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总之?,这道诰书,就算是目不?识丁的人,也能听懂。

    “当真要夺官?还要禁一家男丁科举?”当日宁三娘听完后不?由诧异。

    她的夫君周坊,几年前好容易中了个举人,走动了不?少关系,谋了个工部?织染局的差事?,目前是光荣的正九品‘织染大使’。

    对于掉下一块砖都能砸中一个七品官的京城来说,这当然不?算什么??,连最大的朝会都不?配上?,是实打实的芝麻小官。

    但对于他们?一家,这绝对是从八代务农民身转为转为官身的大飞跃,是天大的喜事?,很有些祖坟哗哗冒青烟的意思。

    宣诰的兵吏道:“是啊,宁嫂子,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到底是个官身,平时他们?家跟管着这条街的五城兵马司的人也熟,等人读完诰,宁三娘还让家里唯一帮闲的婆子给上?了茶。

    兵吏喝过茶,还哇啦哇啦给她讲了朝上?的八卦。

    “……都传遍了,那可是御史言官啊,奉天门?外就摁倒缠足了……”看热闹追热点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陈御史事?迹够独特?精彩,传播范围早就从当日上?朝的官员,播散至都算不?上?官的寻常兵吏,然后被作为典型案例,用?来给百姓们?宣传科普——

    也算是一种?如陈御史所愿的‘文死?谏’且‘留其?名’了。

    此事?风传到何?等程度:宁三娘根本不?用?等这五城兵马司的人讲给她听,九月十五当天,她夫君周坊回家后,就眼睛瞪的像铜铃,激动给她讲了这个八卦。

    之?后宁三娘跟周坊同?僚的妻子,诸如杂造局、颜料局、皮作局的几位‘大使’夫人们?小聚的时候,还听到了其?余八个版本……

    “太太,点上?灯再?做鞋吧。”

    外头天有点阴,婆子来点灯。

    宁三娘的下一针还是没落下去,心里依旧有些犹豫不?安,她担心朝廷这只是一下子的旨意,若是将来又不?管了可怎么好。

    女儿虽然才六岁,却也缠了两年足了。

    其?实他们?家开始的绝不?算早的,宁三娘也不?能够狠下心来,给女儿缠的厉害:因她自己娘家很寻常,只是京畿附近的农户之?女,打小要做活的,家里也没耐性去寻三姑六婆来给她缠足,以免耽误了她干农活,且家里女儿多,也不?指望她嫁的多好。

    但是女儿的境遇跟她便不?同?了。

    总有人来跟她说,如今大小也算个官家姑娘了,你现在不?舍得她吃苦,将来寻不?到好人家,岂不?是要吃苦一辈子?

    有的女眷还会隐晦打量她的天足,话语间隐藏含义?很明确:你是命好嫁的早。

    宁三娘再?看丈夫几个同?僚家,女儿都是学着‘官宦小姐’的样子安排了缠足。

    她像是被卷在水里的金鱼,也如此往前游去。

    头一回,孩子不?懂为什么要这样痛,抱着她哭着喊了一夜娘。

    她也哭了一夜。

    她只是个最寻常的人,既想要孩子在世俗意义?上?过的好,又对孩子狠不?下心来。

    到头来女儿这两年缠的还是不?如旁人家。

    如今倒好了。按着这道大诰,女儿一旦放开如常奔走,将来会是与天足无差。

    然而事?儿到了这,宁三娘反而瞻前顾后起来。

    索性先放下了鞋,就着灯重新拿起了那本《禁绝缠足诰》的书来看。

    每次看到这本纸张洁白,看起来就带着御书贵气的官印本,宁三娘就会有了些底气:朝廷得破费多少啊,给百姓们?都发这种?御书!那必不?是天子一时的兴致。

    何?况……她翻开来,里面这么些天大的官老爷,都痛斥缠足,更表态他们?自家从此绝不?给女儿家缠足。

    不?过比起那些朝臣们?复杂的辞藻,什么‘顺承天命,保兆亿民’,她还是更愿意看写在最头里的两篇文章。

    那句‘天下妇孺何?辜,竟要无罪而陷于剕刑’,让她不?免抱着女儿哭了一场。

    当时那么小的孩子缠足受的罪,在亲娘看来真的是剜心,跟剁她自己的脚一般痛。

    宁三娘又翻过一页,看于璚英所列的累累事?例,俱是缠足女儿奔逃不?便,在各种?天灾人祸中殒命的缘故,更是心惊肉跳。

    是,她跟女儿有幸活在京城,天子脚下是绝不?会遭遇战乱的(朱祁镇:难说)。

    但地震、暴雨这种?天灾可不?管是不?是京城!

    宁三娘的手指抚过‘高?朝溪’和‘于璚英’两个名字,诰书上?明白写着,禁绝缠足事?正是这两位姑娘首倡。

    她想起女儿疼得彻夜哭的样子,心道:若此诏真能长久下去,她情愿自己花银钱给这两位菩萨供平安海灯。

    说到底她的犹豫,只是怕将来朝廷此法度松弛,女儿又落得尴尬境地。

    若是真能再?不?缠足,所有人都以天足为寻常,真是再?好的事?也没有了!

    宁三娘又将书往后翻去,跳过了朝臣们?的篇幅,看向最后太医院的文章:上?面不?但有文字,还有简图画了几双不?同?程度畸形的足,从轻到重,平时该如何?行走,又该穿什么样的鞋。

    最后还有一份布告:

    若百姓自家拿不?准证候,便可持这本诰书,去到惠民药局看诊。

    惠民药局,原是太祖洪武年间所设,从京城到各州县都要设,官方还要雇下官医,‘军民贫病,给之?医药’。[1]

    宁三娘第一次看到这布告的时候,还觉得不?太妥当,大约没人会去:女子看诊向来避讳多,何?况是看足疾。这怎么脱了鞋袜伸出去让医官看啊……

    不?过很快便知:之?前那些擅长缠足的姑婆,都被五城兵马司‘请’到了惠民药局,在医官教过后,反向干起了老本行,教人如何?解足,如何?做鞋。

    而她们?,确实本就是对女子足部?最熟的人。

    宁三娘还抱着女儿去了一趟最近的惠民药局,正好看给给女儿缠足的姑婆坐在里头,见了她还有心情玩笑道:“老身没想到这辈子吃上?官粮了。”

    然后又非拉着宁三娘给她签个字,留下家宅住地与姓名:教治一个缠足的妇人如何?行走,如何?做特?制的矫鞋后,她是有额外的五十文拿的。

    五十文对普通人家来说绝对不?少:轿夫和搬运工辛苦一日才五六十文。

    且五十文可以买一斤棉花或是两斤猪肉了!*

    所以不?轮值的时候,姑婆们?都会向原来一样,走街串巷去拉客……只是原来是巧舌如簧劝人给女儿缠足,现在是主动劝人放足,而且特?意留下自己下次当值的时日:以咱们?的交情,可得把这五十文给我赚!

    虽然宁三娘的女儿用?不?着,但来都来了!宁三娘被她缠不?过,只好给她留了个名。姑婆也忙给她拿了一张鞋样子算作回送:“这是老婆子给几个从前缠足紧、有些伤着骨头的姐儿做的几双鞋里头,实实在在选出来的穿着最舒坦的好样子。”

    因宁三娘是管着家里所有银钱的,出门?的时候不?由在算账:哪怕药局隶属官方,会抽查这些婆子的记录本,只怕也有些婆子会冒支滥领些,

    再?加上?这印书的银钱、药局要免费发放浴足粉的银钱、五城兵马司加班加点也要多发的月例银……

    朝廷此番很是大手笔,显然是哪怕被人算计些,多花些银钱,也要尽快将禁缠足和放足事?推下去。

    不?愧是天家,真有钱啊。

    当真是一笔巨款。

    自九月十五日起,高?朝溪是亲眼见到海样的银子,每日流水似的花出去!

    姜离大致看了看账本——作为曾经的打工人,也不?免被庞大的开销震惊地眼晕,感叹道:“多亏掏了王振的钱包。”

    毕竟王振捞的钱可是‘金银六十余库,市帛珠宝无算。’[2]

    说起来当日王振的财产封存着由东厂交到她手里的时候,金濂还来暗戳戳打听过,直接就被姜离怼了回去:是朕的王先生(朕的钱)!

    金濂难得败退:果然,王振就是陛下的龙之?逆鳞。

    光禄寺的银钱补了兵部?国库亏空后,这份钱姜离就不?会再?放手了。

    朝廷不?会将大把的钱用?在这里,她要用?。

    **

    金鱼胡同?。

    “阿娘。阿爹回来了。”

    宁三娘摸了摸女儿的脸,虽然从外头进来,但小脸蛋倒是不?冷,于是又让她去院中玩了,适量的多走动下。

    周坊一进门?,宁三娘就知道他肯定有新的八卦聊,近来丈夫每次回家,都是这种?老鼠偷灯油似的双眼冒光……

    “今儿别卖关子,直接说怎么了。”

    宁三娘若是眼前有镜子,就会发现她自己也双眼冒光。

    “我前几日就跟你说过,自九月十五日后,锦衣卫和东厂就一直在各个官宦人家突查。”

    是真的‘突’,两个大明如雷贯耳的部?门?联合起来,随机去叩官员的门?。

    进门?就要查家里女眷有没有放足——锦衣卫控场,东厂查实。

    若官员家中推脱:内眷不?宜见人,自会随行的宦官站出来:咱家在宫里是连诸位娘娘们?都见的,贵府内眷自然没什么不?能见的。

    而一旦查出来,就按照诰书免官、夺科举资格、罚银等一条龙服务。

    甚至近来渐有检举之?风:大明朝最不?缺读书人,缺的是官位啊,多少举人伸着脖子好多年也混不?上?个官位,多少官员一辈子升不?上?去。

    那现在……

    举报上?峰同?僚违抗圣旨,多么正义?的晋升空间啊。

    “这回是哪家又倒霉了?”

    宁三娘起初只是随口一问,因锦衣卫和东厂查的都是有名有姓的朝臣,当日在朝上?既然‘自愿表了态’,那当然得说到做到。

    那些个大官的事?儿听个热闹,跟他们?家是没什么关系的。

    然而这次不?一样——

    “那皮作局的赵青,你也去过他家吧。”

    宁三娘当即眼睛就更亮了:认识的人!

    “你也知道他家老母凶的很,也轴的很,在家里什么都要说了算。”

    “这次非不?肯给孙女放足。”周坊顿了顿:“不?知是不?是被皮作局旁的人偷偷告到了锦衣卫那里。总之?,锦衣卫就上?门?了,查实家中妇人女童皆未放足。”

    “若是当场认错悔改也罢了,不?过免官,谁知老太太犟的哟,问就是她老太婆不?识字,耳朵聋没听说这件事?,又嚷嚷着说朝廷也管不?到她家里儿媳孙女的脚,当场就撒泼。”

    宁三娘听的咋舌:真正的勇士总是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出现。

    这可是锦衣卫和东厂啊!!

    “然后呢?”

    “东厂的人也不?废话,当场摁倒赵青就缠足,老太太当场撅过去,又被掐醒了。之?后才痛哭流涕服了软。”周坊一摊手:“你说何?苦来着!”

    然后跟妻子道:“以后不?用?跟他家来往了。”跟下一任皮作局的同?僚交朋友吧。

    夫妻俩亲密说着赵家的闲话,直到女儿飞奔进来,扑到宁三娘怀里。

    见女儿奔跑过来,本来就心情不?错的宁三娘,更是忽然就涌出来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宝儿?怎么忽然跑进来?是饿了想吃点心吗?”

    “今儿娘带你出去喝牛乳茶好不?好?”

    如今市面上?忽然多了不?少牛乳茶的铺子,因用?牛乳和糖霜,是寻常人家舍不?得吃的贵价点心。

    但今日宁三娘就要带女儿去!

    六岁的女童先是欢呼了一会儿,然后才想起跑进来的原意:“阿娘,有人拍门?。”

    这个点?正是家家户户预备饭的时辰,谁会不?打招呼就上?门??

    夫妻俩心道:大概是街里街坊要借酱醋吧。

    直到女童的声音脆亮模仿方才的叫门?声——

    “东厂,开门?。”

    “锦衣卫,开门?。”

    周坊吓得当场掉凳:娘唉!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