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 > 第130章

第13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既然会被许管事误认为是路颐琳, 那找自己的人,也是?位郎君了!

    许管事看顾冉一脸纳闷,“怎么,他没有去找你啊?”

    “我刚回来没几日, 没人找上?门啊!”顾冉摇头, “那许管事你有将我在夏溪村的事儿告诉他了吗?”

    “他不?说自己身份, 我也不?知晓姓甚名?谁, 言词闪烁,我怕给你招惹来麻烦,当然没说。”许管事摇头。

    “哎, 许管事你人还蛮不?错的。”

    “顾二娘您这话不?对了, 自从?福升跟您做营生, 我哪次亏待过您了?我人这不?是?一向都蛮不?错吗?”许管事假装生气道。

    顾冉乐得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我不?说,不?等于他不?能从?别人那处打听到消息。”许管事提醒。

    到底,如今建州大部分人都已经知晓, 那位救了乔将军领得圣人厚赏的, 就是?夏溪村的顾家娘子,买了一整个墩子岛来栽种橘子树的顾东家。

    也正因为买下了荒岛,才成为了乔将军的救命恩人, 变成了如此这般的一段传奇。

    所以许管事说与不?说,那找她的人都迟早会打听到,墩子岛, 夏溪村。

    前些时候可?能人就已经找去夏溪村了, 只是?因为顾二娘未曾回来, 不?遇罢了,但?如今回来了, 善意的尚好,若是?来历不?善的,就怕是?居心不?良,可?得注意提防了。

    “我会注意的,谢过许管事了。” 顾冉决定不?管了,既然要找自己,自然始终是?会找上?门来的。

    她如今在建州亦或是?县城,也算是?不?容小觑的人物了,背后还靠着平泽侯的乔家,又将将才面圣受赏回来,便是?想对她动手,也得掂量掂量利弊。

    不?管对方身份来历,用意为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而顾冉不?知道,这个在顾东家的名?声?传出去之后,找上?门来的郎君,却是?被?她早已经遗忘掉不?值一提的秦家四爷秦知恺。

    秦知恺怎么会回过头来找顾冉呢?

    这话,说来便话长了。

    想当年跟顾冉和?离后,秦氏一家子就去落户的地儿了,那是?经由陈解官一番动作后给他们?安身的村落,在闽地丰州,便在浦州之下的一个州府,而且是?丰州下辖一个最富裕的县城里?头的一个大村落,山清水秀,无瘴气之忧,距离县城也就半个时辰车程,比起顾冉发落去的夏溪村:小村落,山旮旯,瘴气林,去县城还得坐两个时辰的驴车,那是?简直不?要太好。

    有陈解官等秦相的门生暗中打点,她们?手头上?亦有藏起来的钱银,故而秦家在这个平潭村,一去便买了间青砖大厝房,在平潭村的村民看来,这秦家就是?个来历不?凡的大户。

    秦家人亦是?如此认为的。

    他们?觉得被?发落到平潭村来,不?过是?暂时的,他们?秦家终有一日是?要回京城去的,所以也便当做是?离开皇都,到这南地来过一段时日,权且当做是?度假。

    虽对买下来的这间大厝房颇有微词,虽极度不?适应没有奴婢的日子,但?都暂且忍气吞声?,等着,等三皇子上?位,知晓秦家的付出,等他大赦天下,那他们?秦家就可?以起复了。

    在等的时候,那日子也是?得过起来的。

    如今既非囚犯之身,苦了一年多,自然也得补回来,买衣裳吃食,置办行头,不?能再委屈自己,所以整个平潭村,过得最好的,竟然是?他们?这户新?来的人家。

    至于那得了官府分与的十亩耕地,亦是?由秦大太太做主,佃了出去,三七分,届时收获了谷子,那点儿稻米,也能权做税粮。

    可?以说,便是?秦家一府不?事稼穑,五谷不?分,但?到底是?见?多识广,亦是?管家能手,比寻常百姓家的娘子跟郎君是?多见?了不?少世面,不?可?能当真因为流放到蛮荒之地,不?会耕田种地,就寻不?到出路了。

    更何?况秦家背后还有秦相留下的门生帮衬,自身还攒着沉船后的三千钉,若是?秦家寻个出路,安安分分地经营,这日子虽比不?上?在京城丞相府住雕梁画栋的大宅,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不?愁衣食是?可?以的。

    但?过惯了奴婢成群颐气指使的相府生活,如今过寻常百姓默默无籍的白丁生活,落差太大,秦氏家里?头的许多人都不?乐意。

    都等着三皇子上?位这股东风。

    等新?皇登基,他们?秦家便未得从?龙首功,亦是?功臣,只要自家秦相在朝中留下的门生在新?皇耳边提点两句,他们?就能脱了罪籍,离开这鬼地方,回到京城去。

    届时有秦相的人扶持,再加上?新?皇赏识,他们?秦家还怕在京城站不?稳脚跟吗?

    他们?盼啊,等啊,等来的,却是?女帝登基的消息。

    “没听错吗?坐到龙椅上?的,不?是?三皇子?”

    先帝退位,新?帝掌权的消息传到平潭村,秦氏一家子都震惊莫名?,以为那传闻谬传了。

    “不?是?三皇子,据说,那当今圣人是?真命天子,三皇子,败了!”

    如今主要负责到外?头四处走动的秦三爷,耷拉着耳朵晦气地说道。

    “天命天子,谁说的?明?明?三皇子才是?天资过人,举世无双,她区区妇道之人……”秦大太太不?甘心道。

    “阿娘!”秦三爷跟秦四爷齐齐呵止秦大太太继续说下去。

    这等大逆不?道之言,若被?有心人听去了,秦家便又要遭祸一次了。

    “不?是?吗?明?明?你们?阿爹……”

    “阿爹死了,况且,他说得没用。”秦三爷不?耐烦道,“是?朝中众臣,认定了当今圣上?身上?有天授龙威。”

    秦大太太一听,一下跌坐下去。

    天授龙威。

    她自是?听闻自家夫君说过,何?为天授龙威?

    是?韩氏皇族当权的天威,唯独皇室中有帝王之相的公主,才能获得的一种神授之力,可?御百官,察千里?,天下无人能及。

    难怪,三皇子会败在她之下。

    “那我们?秦家,该怎么办?”

    “既是?新?帝上?位,定有赦昭,阿爹留在京城的人多,届时肯定将我们?的名?儿报上?去。”

    但?,这妄想,亦在不?久之后,破灭了。

    新?帝登基,并没有大赦天下,他们?秦家想靠此脱出罪籍返京的捷径没了。

    一时,秦家上?下皆愁苦难消。

    若不?能凭借新?帝赦令恢复良民之身,他们?便被?困在闽州这地儿了。

    不?能随便离开落户之地,官府亦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就是?照章办事,去官府开路引,也难。

    他们?一辈子,就只能这么在这平潭村做个农户吗?

    “不?成,既然这条道儿不?通,那就只能做第二条道了。”到底是?跟着夫君一起熬过苦日子的,秦家最快振作起来的,还是?秦大太太。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四郎,这个家里?头怕是?只能靠你了。”

    秦知恺一怔,秦三爷听闻秦大太太这番说话,脸色不?满,但?还是?按捺住了。

    秦三奶奶看了自家夫君一眼,咬了一下唇,没吭声?。

    当初秦相亦是?从?末流小官,一路高升,最后官拜丞相的,既然无法凭新?帝大赦翻身,那就唯独剩下重走秦相之路了。

    大盛朝并不?拘流放之人进学?科考,只要有才识之人,皆能考取科举。

    秦四在京中时便有才气过人的名?声?,如今看来,亦只能让他走求学?入仕这条路了。

    秦家的人均明?白秦大太太的意思,便是?有所反对,但?想想若秦四当真能如秦相那般,重振家门,一荣俱荣,便未有吭声?了。

    即便是?颇有怨言的秦三夫妇,亦只能忍气吞声?。

    向来是?庶子,从?未有受到过如此重视的秦知恺颇觉扬眉吐气。

    是?啊,大阿兄为救祖母死了,整个秦家,最能干最有出息的,便是?自己的了,不?靠他,靠谁?

    秦知恺当夜便做了个美梦,念书进学?一飞冲天,成为天子门生后与阿爹一般仕途亨通,再度成为新?帝重臣,受百官敬仰,光复秦家。

    他在京城便是?不?可?多得的才子,这闽州蛮荒之地,人均学?识浅薄,名?师不?现,有谁能比得上?他学?富五车?

    便是?跟当地学?子相比,他亦多读了许多圣贤之书,与他们?竞争去大茂城盛林学?府的名?额,岂不?是?手到擒来?

    没错,秦知恺,决定去考丰州府衙选拔到盛林学?府学?子的资质大考。

    如果说,京城的国子监,是?京畿地区权贵世家最高的学?府,那大茂城的盛林学?府,便是?全天下读书人的最高学?府,与国子监的监生一般,盛林学?府出来的学?子,亦为天子门生,只要表现亮眼,得了师匠名?士推举后,也能直接送去京城为官,而无需再经科举一路。

    他秦四在京城没进国子监念书,是?自己不?行吗?

    当然不?是?,是?他不?愿,没这个必要罢了。

    退一步说,即便他比不?过京城的那些学?子,他好歹是?京城出生,见?识多广,还比不?过闽州的读书人吗?

    秦知恺意气纷发,决定当年就去参加丰州大考,秦家众人亦对其寄以厚望,却没料到,秦知恺,当真不?行。

    丰州大考择优录取的候选人名?册出来后,秦知恺落选了。

    秦知恺呆了,秦家人慌了。

    秦家起复的希望都在秦知恺身上?,他怎么能不?行呢?

    等再三确认,秦知恺却是?没有考上?能去盛林学?府进学?的资格的时候,秦家人再一次陷入了绝望之中。

    秦知恺从?失落中恢复过来,讷讷:“京城跟丰州的案卷不?同,那考官亦不?一般,我未曾适应,故而没有发挥好,所以……”

    秦大太太狠狠地剜了他一眼:这个没出息的家伙,若不?是?她大儿不?在了,会指望他吗?早知道这是?个不?成器的,那当初在流放路上?,就该拦着不?让大儿子去救那老祖母的。

    “阿娘,三哥,我再试试!”

    既然丰州大考敌手太多,导致他发挥不?利,而且亦用掉了人仅一次的大考资格,那他从?低考起,走县考之路,总可?以吧?

    他就不?信自己总不?会连个秀才也考不?回来!

    但?,这一回,秦三夫妇有话说了。

    在平潭村生活一年多,吃穿住行都紧着,但?秦知恺念书的开支,却是?占最大头的。

    同样是?秦家的郎君,而且秦三还是?秦大太太的亲生嫡子,凭什么还要继续供养秦四这个庶子?

    若是?他能考上?盛林学?府还另说,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个泛泛之辈,他们?先前看来是?被?四弟骗了,既是?个念不?出名?堂来的,为什么还要指望他呢?

    原本秦家留下的钱银便不?多了,秦四还想去考县学?,岂不?知又是?白费银子的?

    “阿娘,我们?还有这么一大家子要养,最近我亦想着得出去谋条生计,不?能坐吃山空,但?若是?我赚来的钱银要给四弟进学?的话,我是?万万不?愿意的。”

    “三郎,我知你心里?有气,若是?你亦能像他有几分念书的天分,阿娘何?尝不?想供养你去进学?呢?”秦大太太叹了口气,“可?,你也知晓家里?头的情况,我们?秦家想出头,便唯有靠你四弟……”

    “阿娘您当真这般认为吗?”

    “可?不?是?,当年你阿爹跟你二叔,不?也便是?这般走过来的,阿娘记得,当初嫁进秦家的时候,便是?秦家上?下……”秦大太太说着说着,便要开始老生常谈,说起当年秦相一家供养夫君一人,夫君努力考学?上?进,秦二叔在幕后替夫君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的往事。

    “阿娘,您清醒一些,四弟不?是?阿爹,我亦不?是?二叔。”秦三爷打断了自家阿娘的话,冷冷道,“再说,阿爹跟二叔到底是?嫡亲的兄弟呢,我跟四弟,是?吗?”

    “三郎,你?”

    “阿娘你是?偏心四弟也不?偏心我,那到底四弟是?您亲生的还是?我是?您亲生的?”

    “三郎啊,话不?能这么说……”

    “话不?能这么说还能怎么说?”秦三爷不?耐烦道,“总之,我并非没有赞同过阿娘您的意思,我们?亦已经给过四弟机会了,是?他无能,既是?如此,我们?断不?会同意继续任由他挥霍我们?家的银子的。”

    “三郎你放肆。”

    “您清醒一点儿吧,阿娘,您看看咱们?家,大嫂带着一双儿女要养,那禄哥儿都十一岁了,他也早该念书识字了,但?却因为咱们?都将银子给四弟了,禄哥儿都还送不?起去书院。”

    “这不?是?还有你大嫂帮着教吗?她书香门第出来的,教个儿郎不?比外?头不?知哪儿来的夫子要强?”

    “还有我家宝哥儿……”

    “宝哥儿才四岁,不?急。”

    秦三看了自家亲娘半晌,深呼吸了一口气,“好吧,阿娘您要继续送四弟求学?,您尽管送,我们?三房就不?掺和?了,我们?分开过吧。”

    “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三房要分家。”秦三爷道,“阿娘您把该分我们?三房的银子都给我们?,我们?搬出去另立门户,您要供养四弟到什么时候,都随您心意。”

    “秦知瑞,你这个逆子,阿娘还在呢,你敢分家?”

    “我怎么不?敢啊?”秦三爷回头瞥了一眼默默站在一旁的秦三奶奶,“把大嫂也叫进来,问问她愿不?愿意分?”

    “你们??”秦大太太看秦三媳妇快步走了出去,气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秦大奶奶也走了进来,看秦大太太跟秦三夫妇剑拔弩张,一时不?明?其意,等秦三说要分家的时候,一愣,而后想起了自家的儿子。

    秦大奶奶原本是?翰林学?士的娘子,嫁与秦相嫡子为妻,原本琴瑟和?鸣,谁料,秦相竟私自站队三皇子,犯下逆谋大罪,自家夫君更因在流放途中为救秦家老太太丢了性命。

    秦大奶奶既痛且恨,到最终抵达平潭村,见?着一双儿女尚算平安后,那伤痛才算勉强平复。

    然则,到自家爱子到进学?的年纪,不?仅未能与京中其他人家的少年郎一般请名?师,进学?府,甚至连去一般私塾亦不?能,只因家中钱银都挪去给那秦四,如今眼见?秦四落第,听闻秦大太太还要供养其靠县学?,她心中自是?不?平。

    若是?她夫君还在,什么时候轮到他们?举齐家之力去送这秦四科考?

    夫君可?不?像这秦四绣花枕头,是?有真才实学?的,只可?惜……为何?,偏偏当初他要去救那命不?久矣的老太太呢?

    他明?明?有妻儿要照顾,若是?他在,他们?母子怎会就没了主心骨,任由婆母胡闹?

    “蓉儿,你说,你也要分家吗?”秦大太太和?颜悦色地问大儿媳妇。

    她家的大儿媳妇书香门第,知书达理,一定会站她这一边的。

    “婆母,能不?分,自是?不?分的好,但?分,也有分的好。”秦大奶奶道。

    “你说什么?”

    “婆母,若是?您也答应,送我们?家禄儿去私塾进学?,与四叔子一视同仁,那我们?长房,自是?不?分,也成。”秦大奶奶道,“若是?婆母您不?答应,只送四叔子进学?,而还将我们?家禄儿拘在家里?头的话,那我们?长房,分出去,也未尝不?可?。”

    “大胆,你便是?这么做人媳妇的?”秦大太太又羞又恼。

    “婆母,您亦得看看您自身,便是?这般做人……阿奶的?”秦大奶奶反问。

    “你……你们?,一个两个,是?要反了天了。”秦大太太气极。

    “婆母,我家禄哥儿,可?是?您亲生长子的孙儿,嫡长孙,我家夫君为人如何?,才学?如何?,您作为他亲阿母,亦是?最清楚不?过的,而禄哥儿,继承了夫君的聪颖,于念书一途颇有天分,便如媳妇我之拙见?,您要非将虚幻的期待放一人身上?,供养四叔,还不?如供养禄哥儿。”秦大奶奶道,“当初夫君死的时候,我没差点跟着去,便是?看在禄哥儿跟筠儿的份上?,您若不?能让我们?母子过好,那还不?如便分家吧!”

    “你也当真想分家?”秦大奶奶觉得好笑,“你以为你是?三房,还有郎君支撑门户吗?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一双年幼子女,能怎么过?”

    “闽州这里?大都有立女户的人家过得好好的,便是?当今圣上?,亦是?妇道人家,她们?可?以,我为何?不?可??”

    秦大奶奶不?知为何?,想起了当初在衢州监狱里?头,为博得一线生机,将贼婆子打个半死的那位顾氏。

    当时她便心有所触。

    顾氏身无分文,毫无依仗,亦胆敢在蛮荒之地与秦四和?离,她为了一双儿女自立门户,有何?不?可??

    “好,你既如此高看自己……”秦大太太一阵心寒,但?亦在他们?逼迫之下,渐渐冷静下来,究竟还是?收住了冲口而出的话。

    “这事,我,再想想。”

    到底,她亦怕,为了一个秦四,与自家亲骨肉众叛亲离。

    最终分家一事未成,秦大太太唤来了秦四,说了众人的意思:“我最后与你的这些钱银,是?按照秦府先前的规矩给的,今后你是?要继续进学?还是?做点别的营生,都看你自个儿了。”

    秦知恺懵了。

    他来到平潭村后,依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心只埋头念书,如今听秦大太太说,不?供他进学?了,若是?他还想念书,那缺的钱银,只能自己补上?。

    可?,他哪来多余的钱银,可?以补上?那束脩?

    还有笔墨纸砚,人情来往?

    “阿娘,您再信我一次,我肯定能行的。”秦知恺哀求。

    “你应该知晓,咱们?离开京城的时候,钱银不?多,如今也已经大半都耗费在送你进学?去了,我们?并非不?想给你机会,实在是?赌不?起了!”秦大太太一清醒过来,倒是?理智多了。

    来到平潭村后,那秦家余下的一点儿家底都攥在她手上?,昨儿被?秦大媳妇跟三儿子那么一逼,她将余下的钱银数了数,意识到居然不?过半百,才警醒过来,冷汗直冒。

    她如今儿还是?秦家主事的那个,不?用劳作,还有秦三媳妇跟秦四娘伺候着,日子才过得这般舒服的,若是?银子没了,还跟亲儿子亲孙子反目成仇,不?值当。

    不?然,还有谁来伺候自己?

    “我看外?头不?少读书人,亦有一边自己做营生攒钱银,一边念书的,你也去看看,能有什么行当,能赚点银子回来的。”

    叫他,堂堂一个读书人,去赚银子?

    秦知恺气笑了:“好好,你们?一个两个都看不?起我,你们?等着,要我考上?出人头地了,都给我等着瞧。”

    话能夸下海口,但?银子,还是?缺的。

    原本他因为身份的缘故,在秦府能领的月例便少,如今因为家底见?薄,最后能到手的一点儿银子,竟是?,二两银子?

    这是?打发叫花子呢?秦知恺气愤。

    可?,那无论如何?都得叫一声?阿娘的,银子在她手上?,她说不?给,他能说不?吗?

    回到自己住的厢房后,开始将自己平日余下的钱银都找出来,数了数,眉关紧锁。

    因为之前一家子都供养他进学?,他亦自视甚高,故而每每拿到银子,都大手大脚花掉了。

    如今家里?头不?给他钱银了,他也没攒多少钱银,手头上?有的现银,不?过一两多,加上?方才得的二两,也就三两多而已。

    靠三两银子怎么进学?,还真难倒他了。

    怎么办?

    秦知恺把主意打到了妹妹秦三娘身上?。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