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和离后清冷太子他急了 > 第86章 各有所思

第86章 各有所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齐氏抗旨逃脱的消息传回?长安, 从洛阳送出的信也抵达了各处。

    骤然得知母亲的真实身份,心底满是迷茫和痛苦的祝寻被父皇拦着,没能去洛阳找自己的母亲问个究竟。他近来一直自己安静待着, 谁都不见,也不和任何人说话, 俨然是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一个时辰之前,祝寻才刚听父皇派来的人说, 他母亲在青云寺时抗旨不遵, 不愿脱簪待罪, 回?京受审。

    她不仅对祝寻的嫂嫂用了迷药,想将其?掳走,还在逃脱的过程中伤了祝寻的兄长,并在那短箭上涂了梦欢散, 让兄长染上了极其凶险顽固的药瘾,如?今正在生死一线之间悬着性命。

    听?闻此事时,祝寻心底被巨大的空茫与痛苦笼罩了片刻,很快便又变成了一潭死水。

    他太无能了。

    无力?阻止母亲的种种狠毒行径, 不能劝说她放弃那些经年的阴谋。

    也无力?亲自将母亲带回?来认罪,不能让嫂嫂免受母亲的牵连,无法为?兄长的伤势和药瘾做任何事情。

    他只?能被迫一遍又一遍地看?清母亲的真面目。

    自那日的朝会开始,祝寻便得知了太多事情。那些都是他这十几年来从不曾想过会与“母亲”这两个字有?关的事情。

    祝寻自幼便想像他的父亲一样, 做个能为?家国百姓打胜仗的大将军, 守护好他和家人共同生活的这片土地。

    可与此同时,他的母亲想的却是该如?何隐瞒好她自己的细作身份, 长久地潜藏在他父兄身边, 以图来日。

    祝寻一直十分仰慕自己的兄长。即便兄长不会同他说太多话,也不会对他笑, 但?祝寻仍然从小便喜欢跟在兄长身边。

    兄长成为?太子的时候,祝寻欣喜不已,他很期待自己将来能成为?兄长手下最?得力?的将军,守好万里江山,兄弟俩一起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可如?今,他的母亲对他的兄长使了那样阴毒的手段。

    祝寻无法因为?母亲的细作身份和所?作所?为?便轻易割舍孺慕之情,又因母亲对兄长和嫂嫂造成的伤害而自责不已。

    近来发生的这些事情就像是一场荒诞可笑的梦。可祝寻已经安静地等了许久,也没能从中醒来。

    祝寻不知该如?何处理?,甚至不知究竟该如?何面对。

    他一开始以为?今日内侍送来的那封信还是兄长寄来的,原本仍不打算翻看?,只?由着内侍将其?放在一旁,无心拆开。

    是兄长亲自查清了母亲的细作身份,而母亲又在潜逃之前用有?梦欢散的短箭伤了兄长。

    仅是这个简单的事实,祝寻便过了许久才读懂。此时的他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兄长。

    但?那个来送信的内侍提前得了吩咐,只?能硬着头皮,冒着会触怒二皇子的风险多嘴道:“殿下,这封信是沈姑娘托人从洛阳送回?来的。”

    祝寻原本正沉默地望着窗外的枯树出神,闻言,他顿了顿,似是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声音沙哑地问:“是嫂嫂写的?”

    见二皇子终于愿意开口说话了,那内侍松了一口气,忙道:“是呢,沈姑娘还特意嘱咐了,这封信一定要送到您手里。”

    二皇子身边的人都知道,虽然沈姑娘与太子殿下已经和离了,但?二皇子仍然将沈姑娘视为?长嫂。

    自从齐氏的身份在大朝会上被揭破那日起,宫里的人便都发现二皇子变了许多——

    不仅变得沉默寡言,没了以往的笑模样,还没心思做任何旁的事,只?一日接着一日地坐在窗边出神。

    旁人只?能唏嘘,却实在帮不上什么。

    也不知沈姑娘派人送回?来的这封信能不能劝动二皇子,起码让他心里好过些。

    内侍暗自想道。

    祝寻冷淡地“嗯”了一声,没再多言。

    那内侍不知道二皇子究竟会不会看?这封信,但?到底还是不敢继续多话。见殿下似是没有?事情要问了,他便躬身退了出去。

    祝寻又神色平静地站在窗边待了好一会儿。

    直到枯树上的最?后一片黄叶落下,他才轻出了一口浊气,转身走向书桌边。

    垂眸看?着那个表面干干净净,没有?写任何一个字的信封,祝寻心底忽然生出了些怯意。

    或许是不知如?今该如?何称呼他,所?以嫂嫂才没有?在信封上写字吗?

    嫂嫂会在信里说些什么?

    祝寻还记得那日父皇看?向自己时的眼?神。

    沉重,愧疚,犹豫,却又带着显而易见的无能为?力?。

    他也记得,那日江首辅在朝堂上戳破了母亲的细作身份,随后刚散朝便有?兄长的手下送来了一封信。兄长知道他或许会需要,所?以提前写好了那封信。

    但?祝寻一直没有?看?兄长在信里都写了些什么。

    眼?下,他不知若是看?见了来自嫂嫂的,推心置腹、语重心长的劝解,自己该作何反应。

    也不知若是看?见了嫂嫂可能会写在信中的批评与指责,自己又该如?何承受。

    可犹豫了许久之后,祝寻到底还是拿起那封信,轻轻拆开了。

    而看?清信上短短几行字写下的内容后,祝寻迷茫了多日的心绪忽然便像是稳稳地落到了实处。

    没有?劝解和宽慰,也没有?指责与批评,嫂嫂只?是在信上问他,能不能再帮她寻一棵桂花树。

    嫂嫂想要一棵像前年他挑回?家的那棵一样好的桂花树,种在洛阳明家她的明溪院中。

    祝寻也想起了这桩旧事。

    那是嫂嫂嫁进王府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祝寻尝到了嫂嫂亲手做的月饼。他格外喜欢其?中那股桂花蜜的味道,便一口气吃了好多月饼,还乐呵呵地和嫂嫂说今后每年的中秋节都有?盼头了。

    那时他无意中听?嫂嫂和侍女春叶闲谈时说起,做那样的月饼得有?上好的桂花来做花蜜才行,不然味道不对。

    是以祝寻花了好多时日,遍寻长势好、花量多的桂花树,挑了其?中最?好的买了回?来,送去了兄长和嫂嫂住的明溪院种下。

    嫂嫂那时便说很喜欢那棵桂花树,还说今后年年都可以用它开的花来做花蜜、做月饼。

    只?是今年嫂嫂离开了王府。

    祝寻明白,嫂嫂在信上提起那棵桂花树,并非是为?了忆往昔,或许也并非当真想在洛阳明家的明溪院中再种一棵。

    嫂嫂是想让他知道,虽然近来发生了种种事情,但?她待他,不会有?任何不同。

    将那封并不长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祝寻混乱迷茫的心已经慢慢静了下来。

    若嫂嫂是如?此,那……父兄呢?母亲呢?

    他忍不住想道。

    夜深时,御书房内。

    自从得知齐氏用短箭伤了祝隐洲,并致使他染上了梦欢散的药瘾,皇帝便一直坐在书案旁,沉默地思索着什么。

    他本以为?,若命人将齐氏带回?长安受审,自己或许能以她曾生育皇子为?由,留她一条命。

    他和齐氏可以死生再不复相见,他却无法亲自下令杀了次子的生母。

    即便她本就带着并不纯粹的目的走进这个家,即便她是敌国的细作。

    可皇帝没想到,齐氏察觉身份败露后会那般干脆利落地决定逃离,不仅曾想将被她当作亲生女儿疼爱的沈晗霜一并带走,还不惜对他的长子用那样狠毒的手段。

    那是他和发妻唯一的孩子,已经因为?儿时的经历养成了无法与人亲近交心的性子,如?今还因为?齐氏染上了动辄要人性命的药瘾。

    又一次,他没能护住自己的孩子。

    因为?齐氏,他的两个儿子都受了伤。只?是一个伤在身上,一个伤在心里。

    皇帝的手紧攥成拳,手背上青筋明显,昭示着他心底那些难言的情绪。

    不远处放着的是北达国的可汗前不久又遣人送来的信。

    先帝在位时,两国曾交战多年,一直不曾议和。近几年两国之间虽然暂时休战,但?边陲之地仍然不时会有?一些小的动乱与摩擦。

    而皇帝即位后,北达国的可汗便一直想派遣使臣来访,还曾多次透露出想要促成两国和亲的意愿。皇帝一直没有?点头。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眼?下齐氏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无论是为?了国事还是家事,他都要将其?料理?干净。

    思及此,皇帝沉声唤守在门外的内侍:“去将沈相和江首辅请来,就说朕与他们有?要事相商。”

    宫外。

    江家的马车和沈家的马车在长街上相遇,江既白从车内出来,转而借着灯笼的亮光走上了沈相今夜乘坐的马车。

    见沈相神情凝重,江既白隐有?所?感,温声问道:“可是洛阳那边出了什么事?”

    长安这边的各处动向都在他们的掌握中,应不至于让沈相露出此时的神色。

    沈相已从沈晗霜写给他的信中得知了祝隐洲身染梦欢散药瘾一事。他思忖了几息,没有?对江既白隐瞒,同他转述了沈晗霜在信上说的事情。

    江既白听?完后蹙眉问道:“殿下因为?北达国的细作受了伤,陛下此次若愿允北达国使臣来访,或许会有?所?图谋。”

    他和沈相都已对今晚的召见有?所?猜测。

    “人命。”沈相言简意赅道。

    皇帝在战场上时杀伐果决,平日里却是仁德的性子。但?事涉太子殿下的安危,沈相猜测,陛下或许会想要北达国拿命来偿。

    应不止一条人命。

    江既白颔了颔首,也赞同沈相的看?法。

    马车继续往宫城中驶去。

    车内的两人都在细细思索着正事。但?江既白还不由自主地在心底分出神思,静静考虑着另一件事——

    如?今太子重伤,身染药瘾,同在洛阳行宫的沈晗霜和他之间,会不会已经跨过了从前的心结,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他是否还来得及……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