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 > 第104章 农民艺术家

第104章 农民艺术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双年展开幕, 却出了个小插曲。

    有位入选作者忽然跟主办方联系,表示他的作品无法参展。

    原来他的画作都已跟代理商签了全部代理协议,代理商不愿意将?入选作品送来参展。

    实物无法参展, 那只能视为自动放弃展出资格。

    只不过原本留给他的位置不能空着。

    工作人员便提议:“不如从落选的作品里找个替补。”

    可是挑谁呢?

    忽然有位策展人发言:“我昨天在个小展厅看到一件作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说曾经投稿过双年展,不过没中才去了那里。”

    “你说的是那个农民团队?”另一位策展人想起来, “我也碰到了。”

    她中午溜达时?被香喷喷的可颂香气吸引,还被邀请吃了一顿甜点, 看了人家的作品。

    “而且他们的作品现在在网上有点火。”一位工作人员也有所耳闻。

    既然大家都同意, 那替补的事就定了下来。

    梨歌对此一无所知。

    她正?在艺术馆里和人斗嘴。

    原来随着观众对甜杏村的展览越来越感兴趣, 其余“艺术家”们起了不满。

    明明他们是科班出身!受过专业训练, 参加过不少艺术展览可谓是身经百战,

    凭什?么?那些泥腿子受欢迎?

    于是有人阴阳怪气:“不过就是讨巧,哪里有什?么?思想内涵?”

    “就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不过是一堆乌合之众。”

    他说别的还行, 说到乌合之众车厘子就不爱听了:“你说谁呢?”

    “爱说谁就是谁!”那人也嘴犟,被正?主逮住了也不认错, 反而理直气壮,“一群泥腿子,走哪儿脏哪儿。”

    村民们不由自主缩了缩肩膀, 他们对城里人有本能的敬畏,生怕自己弄脏了什?么?。

    本来开展后很少有作者盯着的,不过村民们又兴奋又担心,所以?大都聚在展品附近, 人多就难免拥挤些,但脏却没有脏。

    梨歌发话?了:“《双城记》里说你让蠢货越骄横, 他们就会越早完蛋。”

    她说着扫了一眼其他参展者,那些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自己不是嫌人家粗野吗?人家闭口开口狄更斯。

    “再?者……”梨歌瞥了一眼周围,“等?走的时?候我雇几个小时?工过来清扫就行。”

    这?下憋得那些“艺术家”更憋屈,没办法,人家就是财大气粗,这?几天处处金钱开道,让他们就是想挑理都挑不出来。

    因?此只能鼻孔出气,愤愤道:“有钱有什?么?用?反正?也去不了双年展!”

    可就在这?时?梨歌电话?响了。

    “喂,您好,我是花不完公司,”

    “啊?您说什?么??组委会?我们的作品可以?参加双年展了?”

    “您没说错吧?我们是甜杏村村民的艺术装置?”

    等?挂了电话?后梨歌一脸懵:“我们进?双年展?”

    眼看着观看展览的人一天多似一天,她还能安慰自己这?不过是来凑热闹的,真的能被正?经的权威机构认可?

    “是啊。我们策展人都觉得你们这?个展出很有意义,并且很有艺术性。”策展人的回答让梨歌震惊。

    ?这?也行?

    可是梨歌并没有立场拦着大家,村民们如果真的有艺术成?就,她又有什?么?资格拦着呢?

    就这?样村民们的作品开始搬家。

    搬走那天,那些先前唱衰的“艺术家”们各个不可置信,妒忌混合着羡慕,冲刷得他们心里酸溜溜的。

    谁能想到被他们所看不起的农民们最后却去了他们进?不去的展览呢?

    不过只能嘴上嘀咕两句。

    梨歌还要火上浇油:“不是说我们去不了双年展吗?怎么?办呢现在去了呢。”

    “是啊,我们就是又有钱又能进?双年展呢!”车厘子一唱一和。

    气得那些“艺术家”们干瞪眼。

    这?场甜杏村村民的艺术装置展览在国际双年展上产生了不小的波澜。

    谁家祖上三代还没有农民呢?特别是岷江这?样充斥着外来务工的城市,

    人们进?了城,急着追赶大城市的风潮,谁还记得被自己远远抛在身后的故乡呢?

    可甜杏村村民们的作品像是一个当头棒喝,让观众忍不住回头,看那个被自己遗忘的故乡。

    其中命名为?《稻谷熟了》的装置,观众可以?上前操纵旋风式扬谷扇车,

    风扇转动,谷子上的薄皮被风吹开,谷子掉落在米仓。

    风簌簌吹开,就像城市带给观众的浮华褪去,让他终于敢于正?视自己的来处。

    故乡,生存,意义,艺术给观众以?巨大激荡。

    网络时?代没有埋没的艺术家,作品很快被更多人喜欢。

    在展览结束时?双年展展览组委会更是做出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

    甜杏村村民的创造被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看中,发出了邀请函。

    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啊!那是世界顶级艺术盛会,和米兰三年展、威尼斯双年展,三个共同为?意大利三大展,是业内人士梦寐以?求的盛会。

    谁能想到他们上半年还是看展人,下半年已经变成?了参展人!

    等?从佛罗伦萨回来,大量展览邀约函雪花一般飞了过来。

    村民们的艺术装置获得了无数好评,伴随其间的是越来越多的门票分红。

    这?是梨歌无法阻拦的,最后只能无奈接受。

    等?到车厘子核算时?发现村民们的艺术收入已经达到了几百万,偏偏他们都不愿意拿这?个钱: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钱要还给梨歌。”

    “娃娃前期投入那么?多,不能让娃娃亏本。”

    “如果不是梨歌我们还在地里刨食,哪里想过会出国还能办展览?”

    每户人家都坚决不拿。

    梨歌哪里能要这?个钱:“既然大家都不收,那就给村里投资办一个美?术馆吧。”

    这?笔钱最后拿来办了一个美?术馆。

    美?术馆里陈列着村民们的所有艺术创造,供来村里的人参观,美?术馆的盈利收入则用来给村民们分红。

    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甜杏村村民,渐渐走上了艺术创造的道路,还有不少美?院的学生和艺术从业者前来参观学习。

    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更有不少游客千里迢迢前来打卡参观,古老的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

    梨歌盘点账册不由得庆幸:由于她坚决不要村民们回报,因?此后续村民们收入的几百万并没有给公司增加任何收益。

    只不过这?一单业务就相当于没赔没赚。

    既然这?样,只能尽快开始挖掘新的花钱点——

    梨歌把目光转向了林招娣:“招娣,你上次想投资研究团队,现在公司拨款支持你。”

    招娣喜出望外。

    眼看着几个同事都获得了成?功,就连和自己一批的苏笑都获得了成?功,招娣当然也跃跃欲试打算做一番事业:“谢谢梨总,我一定好好干!”

    投资哪个研究团队呢?

    眉眉自告奋勇:“我找我老乡帮你问问。”

    桑坛一如既往得可靠,听说招娣想投资理论研究团队就立刻想出了人选:“有一家学校的团队可以?接受扶持。”

    岷江科技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

    农业理论研究其实很重要,主要方向是做各级政府决策智库,

    不过这?个团队有点惨。

    他们是一家第三批次本科院校,也就是俗称的“三本”。

    要是别的城市也就罢了,岷江市偏偏高校云集,财政拨款自然就更加倾斜于其他学校,一层一层下来到岷江科技学院基本就很少了。

    而岷江科技学院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家科技类院校,农学作为?他们的边缘学科得到的资助就更少了。

    蛋糕很小,分到的份额更小,更郁闷的是他们从事的是理论研究。

    如果是农业应用研究的团队也还行,他们搞搞果蔬种质资源,又或者农产品储藏加工,这?些具有实用性的研究总能拉到外面企业赞助。

    所以?这?个团队属于十冬腊月吃冰棍儿——里外凉。

    这?不,团队里的研究员卓行正?发牢骚呢:“像这?样下去前途无望啊……”

    他作为?一个苦逼研究生正?愁闷前途呢。

    是的,这?个科研团队里没有博士生,这?些都是因?为?作为?团队负责人兼教?授的王法不招博士生。

    她常常说:“为?了这?个狗屁专业十几个老师就业,每年牺牲几百个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所以?坚决不误人子弟。

    团队里只有10个研究生,10个本科生。一般本科生不会这?么?早搞科研,但王法认为?:“反正?你们都被这?家破三本坑死了,不如早点跟我做做项目也省得浪费时?间被社团和学生会白0嫖。”

    从团队负责人的作为?就能看出这?个团队的风格:又颓废又丧,每天主打一个“喘气就是进?步,活着就是成?就。”

    “可不是!”科研助理兼本校大学生习婷婷叹口气,“老板啊,你要努力?。”

    王法两手一摊:“做不到。”

    “老板啊老板。”习婷婷恨铁不成?钢,“您申请不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又跟岷江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无缘,就不能支棱起来吗?”

    “不能。”王法躺得很平,

    “鸡老板不如鸡自己,你俩好好学习,一个考研一个考博,以?后带带我。”

    得了,这?个团队从老板到小助理都主打一个咸鱼。

    不过肚子“咕咕咕”叫了,王法问徒弟:“你点外卖?”

    卓行忍无可忍:“有你这?样的老板吗?天天跟学生蹭外卖,昨天还跟我借钱!”

    “借钱是为?了在相亲对象前面打车充面子嘛。”王法毫不见外,“我下个月发工资一定还。”

    “加利息,利息大于等?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卓行狠狠定价。

    不过他一点开账户余额,卡壳了:“我也没钱了。”

    两人目光齐齐看向了习婷婷。

    “干嘛啊?”习婷婷立刻捂着手机跳到后面,摸摸被他俩看得发毛的后背,“你们一个教?授,一个研究生,打我小本科生的算盘?”

    那两人默契对视一眼,从善如流:“爸爸。”

    “好吧好吧……”习婷婷到底还是没挡住这?个称呼的诱惑,“我请客,三食堂的砂锅丸子,走!”

    砂锅还没吃完,王法接了一个电话?:“好消息!”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