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 第100章 刘娥

第100章 刘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的生母另有其人”

    赵祯如遭雷劈, 连此时的自己踩在龙袍上的事情都没有发觉。

    他急切看向自己敬重了多年的母亲刘娥,迫切想要一个答案。

    但刘娥却并没有给他他想要的回答,而是瞧了眼被他踩在脚下的龙袍, 不咸不淡说了一句,“祯儿, 你踩到为娘的龙袍了。”

    “啊?哦。”

    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 赵祯退了一步, 俯身捡起龙袍, 拍了拍上面被自己踩过的痕迹,把龙袍递给刘娥,“大娘娘, 天幕的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他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不对劲。

    等刘娥随手从他手中接下龙袍, 交到身后侍从手里, 心腹宫女扶着刘娥的手,刘娥款款落座, 轻啜着茶回答他的问题时,他才发现自己方才的动作似乎有些不对劲。

    ——像是刻在骨子里一样,他对面前的女人是绝对的孝顺,绝对的敬畏, 哪怕苍穹之上的神迹点明他不是她所生,他迫不及待问她要一个答案时, 她只需一句话,便能让他退回乖巧懂事儿子的位置上。

    “……”

    他绝对是感天动地的大孝子!

    ——刘娥的孝子。

    赵祯面上有一瞬的难看。

    他抬头看被他唤了数十年的母亲,天幕揭露的事情似乎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 她端坐主位, 风轻云淡饮着茶, 甚至因为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与她视线相接时,她笑了一下,手指以茶盖刮过茶沫,以平时的温和声音问他,“祯儿,怎么了?”

    被这么一问,赵祯反倒不知道怎么回答。

    ——母亲的反应太坦然也太平静,他若继续追问,便衬得他咄咄逼人似的。

    赵祯张了张嘴,声音黏黏糊糊,“没,没什么。”

    刘娥笑了起来,“没什么?”

    “我倒觉得你有事得很。”

    刘娥放下茶盏,瞧了一眼在九天之上缓缓铺开画卷的神迹天幕,“天幕说一句我不是你的亲娘,便能将你我之间的母子亲情一刀斩断吗?”

    “这,断然不能。”

    赵祯声音微微一顿,连忙摇头,“大娘娘对我恩重如山,我岂会因为天幕的话便不敬大娘娘?”

    “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刘娥笑盈盈。

    赵祯攥了攥衣袖,“您,您……”

    赵祯声音断断续续,一个您字在喉咙里含了半日,后面的话也没能跟上来。

    ——他着实不知该如何去问。

    问什么?

    问我的亲娘在哪里?

    您又如何去母留子,成了我的母亲?

    他纵是问了,大娘娘会如实回答他吗?

    谁会做了杀母夺子的事情之后再把自己做过的狠辣之事告诉这个孩子?

    刘娥眉梢懒懒挑了起来。

    “你是想问,我到底是不是你的亲生母亲?”

    刘娥声音不急不缓,把赵祯没能问出来的话说出来。

    赵祯微微一怔,随即连忙点头。

    “我,我并非听信天幕妄言。”

    怕刘娥觉得自己不孝,赵祯又连忙补上一句,“只是此事事关——”

    “不是。”

    但解释的话尚未说完,便被刘娥笑眯眯打断,“我的确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你的生母另有其人。”

    赵祯愣在当场。

    “当年你的父亲要封我为后,士大夫们百般阻拦,说我身份卑微,说我不堪为后。”

    刘娥依旧在笑,只是现在的笑与刚才不同,莫名多了几分讥笑味道,“于是你父亲便想出这个主意,我的侍女有了身孕之后,便对外宣称我有了身孕,待侍女生下你,便将你抱到我身边养着。”

    “是以,我便有了你这么一个孩子。”

    刘娥抬眸瞧赵祯,“而你父亲,也终于得偿所愿,将我封为皇后。”

    【关于狸猫换太子这件事,要从宋真宗的年代说起。】

    【虽说赵大得位不正,但他绝对是宋朝皇帝的顶配,在他之后,宋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拉,而宋真宗,就是其中一个在其他朝代拉到能改朝换代的昏君,但在宋朝的一众垃圾皇帝里,有更垃圾的作对比,他就显得不那么拉。】

    【宋真宗,著名驴车战神宋太宗的儿子,打了胜仗还要签丧权辱国协议的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神人,更是以一己之力拉低泰山B格,真宗封禅泰山之后,后世没有一个皇帝再去泰山封禅,泰山见了他都得说一声晦气!】

    天幕之下,百姓们议论纷纷——

    “咱们的皇帝真的有这么垃圾吗?”

    “唔,垃圾不垃圾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赋税太重,我过得挺不容易的。”

    “驴车战神?那是什么?”

    “说的好像是太宗皇帝?”

    “可是太宗皇帝好像不坐驴车吧?”

    “身为万人之上的官家,出行怎么可能坐驴车?”

    “澶渊之盟是什么?”

    “是咱们跟辽国人签的和约吧。”

    “可是咱们都打胜了,为什么咱们还要给辽国岁币和绢布?”

    “这不应该是战败国向战胜国进贡的东西吗?”

    “以一己之力拉低泰山B格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真宗皇帝封禅泰山?”

    远离朝政的百姓们不知其中关键,讨论来讨论去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但熟知朝政的士大夫们却是知晓的,驴车战神说的是太宗皇帝亲征惨败坐驴车仓皇逃命的事情,打了胜仗还要签的合约是澶渊之盟,至于拉低泰山B格,说的大概是真宗皇帝功德不够,却强行封禅泰山的事情。

    曲拳轻咳,寇准面上有些不自在。

    ——有道是君辱臣死,天幕的话几乎把瞧不起三字明晃晃写在天幕上,作为被天幕瞧不起的官家们的臣子,他脸上也不好看啊!

    晏殊面色微尬。

    夫人捧上一盏茶,他一口饮下,压压心头这替官家们尴尬的坏毛病。

    不尴尬,不尴尬,官家们都不嫌丢人,他身为臣子有什么好丢人的?

    再说了,这两位官家已入土为安,是旧日黄花,只要现在的官家懂事清明,那大宋朝还是有救的嘛!

    狄青随手把□□插在地上,抬手抹了把脸,眯眼瞧着苍穹之上的天幕。

    ——太宗真宗委实无用!

    一个不懂打仗瞎指挥,断送无数将士性命,另一个让将士们的牺牲成为笑柄,明明是战胜国却要给辽人交岁币,似这样的官家,如何能将大宋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让边疆百姓不再受外族的烧杀抢掠?!

    别说泰山嫌真宗皇帝晦气,他一个大宋子民都觉得有这样的官家也是他的晦气!

    但天幕似乎并不觉得有这种官家是一种晦气,不仅不觉得,还将宋太宗的身影放得极其大,像是生怕天幕之下的人看不到一般,画面定格在身着盔甲的宋太宗英姿勃发,指挥着千军万马。

    画面足够唬人,百姓们肃然起敬——

    “这是我们的太宗皇帝?”

    “啊,不愧是太宗,御驾亲征,如天神降世!”

    下一个瞬间,兵败如山倒,指挥着千军万马宋太宗在心腹将士们的护送下仓皇跳上驴车,披头散发狼狈逃命。

    “驾!”

    此时的宋太宗有如神助,完全不懂驾驭马车的他竟然能极其熟练驾驭着驴车,且速度飞快,一骑当千,后面跟着保护他的将士们还没翻身上马,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败走的小道。

    “官家,官家您等等末将!”

    “官家,末将会保护您平安回到开封的,您慢着点!别从车上颠下来!”

    身后将士们撕心裂肺喊着,但前面驾驭着驴车的真宗仿佛听不到一般,依旧以极快的速度……不,是比刚才更快的速度朝他自认为安全的地方飞奔着。

    “……”

    这样的官家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太宗皇帝!

    寇准双手捂脸。

    晏殊尚未咽下去的一口茶尽数喷出来。

    ——苍天在上,官家们的狼狈事儿就不要放出来了!

    脸皮这种东西官家们可以不要,可他身为臣子还是要脸的!

    狄青冷笑。

    ——好一个仓皇逃命的太宗皇帝!

    败得这般惨烈,死了多少将士才换来太宗逃命的机会?

    似乎是也觉得丢人,太宗驴车身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又一场战事。

    与上次的败得彻彻底底不同,这一次似乎是一场胜仗,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仗,将士们欢呼庆祝,无不为胜利而喝彩。

    天幕之下,百姓们稍稍松了一口气。

    ——很好,他们不用看官家们的狼狈时刻了。

    但下一刻,天幕之上出现的场景让他们顿时觉得还不如看管家们仓皇逃命呢。

    ——上一位架着驴车逃命丢的是官家的脸,但这位管家签下的盟书丢的是他们的钱啊!

    官家的脸面和自己的钱相比,他们肯定要自己的钱啊!

    天幕之上,将士们庆祝的画面一转,画面切到宋真宗的身上。

    年轻的官家正在与辽国人谈判,谈完之后,他面有喜色,签字盖章,而他的一旁,出现几个大字——澶渊之盟,辽国不再侵略大宋,而大宋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打了个胜仗还给对面送钱,任谁见了都要说一句活菩萨!】

    【抛开真宗做的其他荒唐事不说,单是这个举动,绝对要赞一句辽国的好大儿啊!】

    “大娘娘并非我的生母,那我是父亲的儿子吗?”

    赵祯身体猛然一震,脱口而出。

    刘娥眼皮微抬,又瞧一眼赵祯。

    ——天幕说真宗说得这般难听,祯儿竟还有心思去问自己的身世?

    “是。”

    刘娥收回视线,“但我觉得,此时并非追究你身世之时。”

    她抬手指了下天幕,眼底笑意更深,“身为官家,如何治理好天下,如何在自己百年之后不被天幕说一句你是辽国的好大儿,这才是你最要紧的事情。”

    赵祯微微一惊,这才想起天幕方才说过的话。

    那是一句将他父亲贬在尘埃里的话,一句彻头彻尾的否定,比骂上一句昏君更诛心的话!

    ——而他身为父亲的儿子,竟然无动于衷?

    “祯儿知错。”

    赵祯立刻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抬头与刘娥一起看天幕。

    天幕的话让晏殊的茶彻底喝不下去。

    ——真宗被天幕彻底否定,那么身为臣子的他,又能得到天幕怎样的评价?

    天幕的评价让寇准面上有些挂不住。

    是他力排众议让真宗皇帝御驾亲征,也是他决策清明,所以才有射杀辽将的胜利,但后面的澶渊之盟却是背离他的初衷。

    澶渊之盟刚被提出来的时候,他根本不同意真宗签这样的盟约,他给出的答复是让辽国称臣,再献出幽州地区,可那时有小人在真宗面前进献谗言,说他一力主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这样的话入了真宗耳朵,他日夜惶恐不安,只好被迫同意澶渊之盟。

    而自幼生于天家的官家不知银钱来之不易,甚至对前去辽国说和的曹利用明言,百万以下可以直接答应。

    官家不知人间疾苦,不代表他不知道,他私下找到曹利用,给出曹利用三十万的底线,若超过三十万,他便砍曹利用的头。

    是以,澶渊之盟最终以20万两白银和20万匹布达成协议①。

    【20两白银和20万匹布,这个钱签约的真宗不会出,士大夫们更不会出,那么钱从哪来?当然是只能从百姓身上搜刮。】

    【咱就是说,大宋百姓招谁惹谁了?人在家中坐,一笔巨款从天而降,平摊到每个人身上?】

    “……”

    昏君!

    无道昏君!

    天幕说得对,真宗绝对是辽国的好大儿!

    【当然,作为辽国好大儿的真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自己能促成澶渊之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功业,为了纪念这份功业,他决定要封禅泰山!】

    【是的,宝宝们没有看错,真宗要封禅泰山!】

    【之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始皇帝陛下,再要么是立不世之威的汉武帝,又或者说是再见汉朝的汉光武帝,有永徽之治的唐高宗,无论是文治武功,随便拉一个都能吊打N多皇帝,到了宋朝这一代,签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的真宗竟然想封禅泰山!】

    【咱就是说,唐朝的建立者,有着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他都没好意思封禅泰山,但是真宗好意思!谁见了不得说一句脸皮厚真的好处啊!】

    【别的不说,真宗对得起他的庙号,他是真的想去封禅泰山。】

    【甚至为了封禅泰山,还不惜花重金贿赂阻止他封禅的王旦,平时铁骨铮铮据理力争的王丞相在看到真宗送的贿赂后选择了沉默——真宗他给得太多了!②】

    【就这样,真宗顺利达成封禅泰山的成就。】

    天幕之上,真宗一脸自豪,缓缓登上最后一个台阶。

    【而真宗封禅泰山之后,后世皇帝们再也不封禅泰山,其原因再简单不过,真宗这种小垃圾都能封禅泰山了,我要是也封禅泰山,那岂不是跟真宗一个档次?】

    【不行不行,我没这么拉,我是英明之主,我怎么可能沦落到跟真宗一个档次!这是这辈子,下辈子,乃至下下辈子永远都不可能达成的事情!!!】

    【是以,真宗成功拉低泰山B格,以一己之力让备受推崇的泰山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无人问津。】

    天幕之下,百姓们为之沉默。

    ——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孽,为什么会有这么晦气的官家!

    刘娥神色淡淡。

    赵祯羞得满面通红。

    寇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范仲淹拍案而起,“身为人臣却不能劝阻官家,乃人臣之过也!”

    王旦脸色极为难看。

    ——说真宗便说真宗,好不好的扯他做什么?

    官家如此昏聩,身为人臣的他能有什么办法?

    哪怕他一头碰死在大殿上,也阻止不了官家封禅泰山的举动,既然这样,他又何必再劝?

    【当然,真宗做得昏聩事绝对不止这些,晚年的天书更是将国库挥之一空,单后来的东封泰山,就花了八百余万贯,而西祀汾阴,再添增二十万贯,这还不算其他的建筑道观的费用。】

    【具不完全统计,真宗这几年的折腾耗尽了宋朝几代皇帝的积累,一句“内之蓄藏,稍已空尽”,就足以看到真宗给九州百姓带来了什么。】

    【哦,不好意思,up主嘴瓢了,宋朝哪有九州啊?中原之地的咽喉,燕云十六州都在辽国手里呢,宋朝就一割据政权,不配称为天下九州。】

    天下之下,百姓们再次陷入沉默。

    一个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开国君主,一个驴车漂移的皇帝,一个打了胜仗还要给对方送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为了这件事要封禅泰山,甚至晚期还大搞天书,把国库挥之一空的皇帝。

    然而这三个皇帝,第一个是天幕口中宋朝皇帝之最,后面那俩竟还不是最烂,更烂的皇帝在后面,在不久的未来。

    ——垃圾如宋帝,昏聩无能如宋帝,值得他们誓死效忠甚至一以身骨血供奉吗?

    士大夫不止沉默,更心急如焚。

    天幕这番话虽然没有一个脏字,却将宋朝皇帝骂得狗血淋头,杀人诛心不说,更是将他们这些年来为官家们辛辛苦苦积累的民心消耗殆尽。

    当今天下,赋税颇重,各地起义之事层出不穷,他们不断镇压描补,才有今日的“太平”,可那些安于现状的其他百姓们看到天幕这样的评价,会不会为了日后生计走上一条揭竿而起的路?

    ——要知道现在的太宗也好真宗也罢,都不是最差的皇帝,更差的皇帝在后面!在不久的将来!

    赵祯心有戚戚,“大娘娘,父亲真的这么差吗?”

    要命的是父亲不是最差的,要命的是后面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差,换句话来讲,他有可能是比父亲更差的皇帝?

    【不过宝宝们不要生气,更不要着急,再垃圾的人也有他的优点,千古罪人如秦桧都有一个爱妻的优点呢,更何况咱们的厚脸皮的真宗?】

    【真宗最大的优点,也就是他这一辈子最突出的政绩,是恋爱脑上头立了一个好皇后,给太子赵祯士大夫乃至给天下百姓留下了一个足以力挽狂澜的皇后——刘娥。】

    【正是这位皇后,终结真宗将国库挥霍一空的“天书”行为,开启学田制度,为大宋培养人才,广开言路,打击贪官污吏,甚至还开设武举,给重文轻武的宋朝续上一波战将,让越战越怂的大宋不至于刚立国就亡国。】

    作者有话说:

    百姓:突然发现了另外一条路!

    赵祯:???

    士大夫:???

    有一说一,看宋史是一种把人气得原地爆炸的行为Orz

    脑残皇帝的脑残事情太多了,还有许多沽名钓誉的臣子,不自备降压药根本看不下去。

    现在很多人吹宋朝经济好,百姓过得好啥的,但这是一种洗脑包,宋朝的赋税超级重,农民起义也巨多,这个朝代过得好是士大夫,是文人,所以一群垃圾皇帝他们也能给吹上天orz

    ①:《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时威虎军头张瑰守床子弩,弩撼机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

    ②:《宋史·列传·卷四十一》:帝由此意决,遂召旦饮,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既归发之,皆珠也。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