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节
意思,
他们本人就是这么表达的。
有的记者甚至忍不住在文章里给伊里斯说了两句好话,他们表示,伊里斯怎么是不能说话?他只是不爱说话罢了!
你们见他在赛场上跟裁判、球员沟通困难了吗?
比赛战绩摆在那里,伊里斯的表现摆在那里,不怕球员狂,人菜话还多的人还不配上报纸呢。
媒体豁然开朗,如果只是为了流量,何必黑伊里斯?
伊里斯长得好,有天赋,只要他继续踢球,不就是个行走的头条吗?
或许有看了报纸的人认为伊里斯年纪轻轻过于狂妄,但现在再也没人揪着他不能说话说事了。
相反,大多数的年轻人就因为伊里斯的采访,对他产生了好感。
结合前因后果,这只是伊里斯自保+反击,有实力的帅比为什么不能狂一点?他有这个资本!
“这么帅气的球员怎么就不能说话呢!还有他这悲惨的黑暗的少年经历……”
“他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多少个无人问津、咬牙承受伤痛的日日夜夜,他是不是在独自流泪?”
伊里斯美丽又强大,那些许的缺点反而会让人更心疼他。
美因茨球迷对自家伊里斯没有一点脾气,他们一边庆祝球队的晋级,一边在俱乐部门口拉起了横幅:
——感谢伊里斯,披荆斩棘来到我们面前!
这些都是伊里斯没想到的,上辈子伊里斯没经验,这辈子他好像可以期待一下把被黑的特点转化为加分项?
伊里斯自述的成长经历就是完美的素材,《国际体育》的记者泰斯特意去了一趟瑞典马尔默,找到了当时的少年组和青年组教练。
泰斯问“伊里斯·兰瑟”,他们表示没听过这个名字,不过听泰斯的描述,他们表示确实有这样一个孩子。
那孩子很有天赋,长相出众,但自从出了一次意外,教练们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青年组教练:“伊里斯……?哦,他现在改名叫伊里斯了?他以前叫‘范伊’,姓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很奇怪吧?
他不是典型的瑞典人,好像是被瑞典家庭领养的。但是他名字带了个介词‘van’,我们猜他可能是荷兰的孩子。”
少年组教练:“不查证?没有什么查证的必要!马尔默本来就有个很大的移民聚集区,那里有很多土耳其人、前南斯拉夫人、索马里人,说不定还有荷兰人,荷兰本身也是一个多种族国家。
那时候,我们队里不少球员从聚集区出身,不过范伊应该不是来自那里,我们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跟家人从首都搬来马尔默的。”
这名教练仔细观察了伊里斯现在的照片:“他变化真大,我差点认不出。他14岁的时候都比现在看着壮实……不过应该就是他没错。这孩子,我这辈子都会记得的,他真的太可惜了。”
“我曾经一度认为,只要他能安稳成长,以后在前锋的造诣恐怕能追平劳尔……是的,就是西甲豪门皇马俱乐部的那个队长。”
“他14岁就累计进了将近500个球,劳尔14岁也是进了500多个球!”!
第 19 章 云达不莱梅
去采访的记者倒吸一口凉气。
都以为伊里斯是吹牛逼的,没想到他并没有夸大,可能还谦虚了!
体育报纸的记者很喜欢天才球员,尤其喜欢有争议有故事的天才球员。
有他在,以后还愁销量吗?
德国足协终于做出了声明,他们不会撤销已经注册成功的球员资格,他们拒绝背锅,并谴责《图片报》恶意中伤球员。
足坛只看实力,所有的外貌、人品、无关紧要的特征……都是锦上添花。
伊里斯只是语言障碍,他智商没有问题,没有缺手缺脚,没有去踢残疾人足球的必要。
用“哑巴”来否定一个有能力的球员,根本就是愚蠢的!
至于《图片报》,由于遭到了球迷的举报,以及更专业的《踢球者》等报纸的谴责,他们顶不住压力,把那个带节奏的记者辞退了。
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
伊里斯·兰瑟的职业球员身份,无人可以质疑。
他的实力稳定与否,其他联赛还不了解,但因为特殊,关注新闻的教练们都有所耳闻——最近,足坛出现了一个不会说话,但有潜力的新人。
美因茨给伊里斯正式举办了一个签字仪式,并给了伊里斯一笔签字费。
海德尔拍拍伊里斯:“伊里斯,我的好孩子,你不是从其他俱乐部转会过来,本来是没有签字费的。”
“不过出于对你的奖励,尤尔根和我商量了,我们决定给你一笔零花钱,年轻人业余生活还是要多打扮多出去玩,这么好的脸可不能浪费了。”
他这话说出来,大伙都很赞同,伊里斯平时不是训练就是回宿舍睡觉,两点一线几乎不出俱乐部,有时候自律得让他们觉得不像这个年纪的年轻人。
就连衣服都没什么花样,平时训练就是那几件旧衣服轮流穿,有一件白T恤都洗透明了。
他们最近一次见伊里斯穿新衣服,居然是比赛的时候——新球衣也是新衣服。
这孩子这么节俭,是家里困难吗?
伊里斯笑着接受大家的好意。确实家里有困难,他家还欠银行钱呢,虽然哥哥们不需要他帮忙还,伊里斯还是决定攒够一笔钱
就给他们汇款。
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悄悄给阿扎瓦格塞小纸条:【我们平时的球衣,俱乐部会管够吗?】
阿扎瓦格:“一般按季度发新球衣,够换洗的,不够用再跟俱乐部要,怎么了?”
伊里斯松了口气,不用自己出钱就好。
阿扎瓦格补充:“不过频繁索要新球衣也是要说明理由的。”
伊里斯:“……”
伊里斯于是拉住克洛普的袖子,真诚地递上纸条:【我的球衣能管够吗?】
美因茨主帅瞅他:“管够的理由?”
伊里斯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很腼腆:【总有帅气的球员跟我换球衣,我很难拒绝他们。】
克洛普:“……”
克洛普镜片后的眼睛瞪大:“哟,我们伊里斯原来不是不爱交朋友,其实已经偷偷认识了不少年轻人了?”
伊里斯真诚地笑,还好,其实只跟穆勒互换了联系方式而已,对方最近还在邀请自己一起玩FIFA来着。
签字完了之后是简单的更衣室欢迎仪式,这个CEO就没参与了,海德尔鼓励了伊里斯一番,让他拿了签字费多给自己买点吃的。
伊里斯:“……”
他身高177cm,体重65kg,真的有那么瘦?
不过需要锻炼肌肉力量、多补钙是真的,伊里斯锻炼了这么久,腹部上也只有薄薄一层肌肉,肌肉线条流畅不过不明显。
伊里斯在比赛时遇到身体对抗都会避开,他对那些大块头的冲击力很有数。
美因茨主帅在这方面就很懂他,直接拎来一箱牛奶,放在更衣室桌子上。
“以后这些牛奶,你们记得监督伊里斯喝,”克洛普吩咐道,“骨头密度也要重视,伊里斯。放心,这些牛奶很好喝的,我儿子就喝这个牌子。”
伊里斯:“……”
“好的,老大!”队友们挤眉弄眼,没问题,伊里斯还没满18岁,一会就让他喝牛奶,他们这些成年人喝啤酒。
克洛普宣布:“今天下午训练取消,放半天假,大家一起聚个餐。”
队员们欢呼:
“老大万岁!”
“我们爱伊里斯!”
庆祝很简单,没有豪门俱乐部弄得惊天动地,属于是更衣室内部聚在一起欢迎新人。
巴巴茨兑现了之前球员大巴上的承诺,他给妻子打下手,然后从家里端来了一大锅炖牛肉。
克洛普订了几大袋热乎的德国烤肠,几个中场准备了一箱啤酒,打算等主帅离开偷偷喝。
队友们面对记者时一本正经:“伊里斯很不容易也很厉害,我们都很佩服他。”
现在他们原形毕露:“沾了伊里斯的光,今天要大吃大喝一顿。”
他们都迫不及待,准备在更衣室关起门来开party。
巴巴茨说:“伊里斯,今天你是主角,你得多吃点,之前比勒菲尔德那个边锋连续两次想直接撞你,我都捏把冷汗,生怕你被撞飞。”
瓦赫展示了一波自己壮实的肌肉:“伊里斯你还是在德国呆少了,我们美食很多的,等你呆久了,不愁不长十斤肉。”
阿扎瓦格身为德国人可太懂了:“可不是?还好你没跑去英格兰混联赛,不然那地方可真是,英国料理大家都懂的,而且身体强度要求高,吃不好还被撞,新人过去了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伊里斯点头:“en。”
众人:???
“伊里斯?刚刚那是你的声音?!”
伊里斯眨眼,有什么问题吗?
“你会说话?难道之前不能说话,是像人鱼公主那样含泪把声音献给邪恶的女巫,现在你破除诅咒了?”
伊里斯:“……”
阿扎瓦格喃喃道:“昨天助教先生就很不对劲,我看他下班了还不回家,在办公室里数花瓣,一边数一边念叨‘伊里斯会说话’、‘伊里斯不会说话’、‘伊里斯会说话’……”
伊里斯赶紧低头狂写,制止这些家伙离谱的脑洞:【我也许能重新说话,现在只能发一些简单的音。】
他刚举起战术板,阿扎瓦格油腻腻的手还没擦,就想抱上来蹭他身上:“伊里斯,你再哼一声,卧槽,一定是我听错了,你哼得也太好听了吧!”
伊里斯的回答是闪现躲开,并把一根烤肠塞进他嘴里。
等大家开开心心吃得差不多了,克洛普忽然宣布了一件事:
“明天早上的训练提前一个小时开始,所以明天你们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球场。全队开始力量和对抗训练,具体训练项目助教稍后会发给你们看。”
更衣室内哀嚎一片,美食都拯救不了他们的心痛。
克洛普对大伙的反应毫不意外:“你们以为踢完联赛,赛季就结束了?别忘了,我们还有德国杯比赛。现在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德甲的球员看待,以德甲的标准要求自己。”
美因茨主帅强调:“我想我必须提醒各位先生的是,赛季结束之后,转会窗口也会开启,我还不确定是否卖人,但我一定会买人。
如果你们不想下赛季被新人挤到板凳上的话,我相信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更衣室顿时停止了哀嚎。
手里的烤肠炖牛肉瞬间不香了,得保住自己的饭碗才能安心干饭不是。
至于怎么保住饭碗?那肯定是在比赛中好好发挥。
联赛已经结束了,杯赛还没踢完。美因茨下一场比赛是德国杯半决赛,他们的对手是云达不莱梅,一支德甲劲旅。
德国杯半决赛不比前四轮比赛,已经是四强阶段,所有球队都会全力以赴。
美因茨现在没有联赛分心,不用双线作战,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德国杯,这是一个很好的提前适应德甲对手的机会。
半决赛的另一场比赛是德甲霸主拜仁对阵勒沃库森,如果没有意外,晋级的必然是拜仁。
美因茨可从来没和拜仁踢过球呢,为了有机会跟德国实力最强的俱乐部交手,他们半决赛怎么都要拼了!
不莱梅本赛季在德甲联赛中的成绩不上不下,不过综合过去两个赛季看,他们的实力是在稳步上升的。
本赛季,云达不莱梅是懂平衡的,当德甲的其他球队以为自己马上就能升排名时,不莱梅就会出手。
或者输给排名不如对方的球队,或者赢下比对方强的对手,让对方升排名失败。
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他们的攻势足球,赢球是其次,踢出进攻的风格是最重要的,浪漫至死不渝,优雅进行到底。
不莱梅的进攻,就真的是往死里攻。
美因茨开始了他们的战前突击训练。
球员们各个生不如死。
他们单知道即将踢德甲很美妙,感受美妙之前却先体验了一波,要配得上踢顶级联赛,他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伊里斯在队内训练的时候,基础训练和球场上的实用技巧总是全队完成得最好的。
然而遇到身体对抗训练,伊里斯几乎是吊车尾的。
队友们总算找到了一点信心,没有被年纪最小的队友完虐。
果然上帝给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也会关上伊里斯的一扇窗。
助教在球场边奋笔疾书,记录每一个球员的特点,伊里斯是他记录得最多的一个。
伊里斯的长处让人越记越惊喜,短板却也明明白白。
球队能尽量提高他的短板,但比赛是不会等人的,他们只能扬长避短。
克洛普一身运动装,拖着一筐球来到球门前:“伊里斯,你踢过任意球吗?”
伊里斯点头,上辈子因为要经常和球队后腰配合,并适应变阵的需要,他们所有的训练项目都是一起进行的。
后腰经常起到组织进攻的作用,他们就是除了前锋外,全队的第一顺位任意球手。
克洛普认为,伊里斯很适合罚任意球。
他在高速移动中都能踢出高质量的弧线传球,站在原地朝球门里踢一脚弧线球,那应该更不在话下。
“来试试吧,”克洛普说,“新的考验摆在你面前了,伊里斯。”!
第 20 章 要看哪种任意球
助教紧张地给任意球分着类:“电梯球、落叶球还是香蕉球?伊里斯平时踢的好像都不像?”
美因茨主帅身为前职业球员,他更有经验:“不管哪种,本质就是弧线球。”
弧线球?
伊里斯琢磨了一下,他觉得这个笼统的说法表达不出来自己的传球偏好,不够直接,他还是愿称之为“拐弯球”。
后卫的心,海底的针,中场的心,你别猜,反正是九曲十八弯。
克洛普也想起伊里斯的拐弯传球了:“你也喜欢贝克汉姆吗?我想你是可以完美掌握他那种踢法的。”
伊里斯摇头,拿了一个球走到助教喷好的任意球点前。
贝克汉姆的香蕉球比较规则,球会自己在空中旋转,伊里斯找了一下球感,抬脚就踢了一个球出去。
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圆规画出来的弧线,整整齐齐落在了20米外的球门内。
助教:“……”
伊里斯拿起第二个球,落叶球也会旋转,但不像香蕉球那样从头转到尾。
伊里斯一脚出去,球在球门前有一个明显下落的趋势,接着进了球网。
克洛普&助教:“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