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清穿之修真宠妃 > 第 111 章节

第 111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直到如今,大清这样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的造反事件。

    已经有差不多十六七起?了。

    其实,朱三太?子本人?,早已不存在。

    其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康熙派裕亲王福全亲自去江宁城,带兵斩草除根了。

    就连其子孙,也都一并处死了。

    而如今,民间这些打着朱三太?子旗号,拥立所谓朱明后裔的反清复明之人?,他们的身份,或是曾经是明王朝的既得利益者?。

    在大清,没有了原本高贵尊崇的地?位,滋润富足的生活。

    落差太?大。

    更加无法接受如今平民百姓的普通日子,就想要推翻清朝的统治。

    或者?就是在大清。

    那些生活过的不如意的无业游民,或者?街溜子们。

    本身就无亲无故,又没钱又没势。

    因?为感觉人?生没什么希望和牵挂了。

    除了一条命,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

    索性就想着靠造反,纠集起?一帮同村的狐朋狗友。

    吓唬吓唬乡邻百姓,搜刮点儿金银钱财。

    顺便?。

    给自己捞个皇帝的名头搏一搏。

    这样。

    即使后来失败被处死了。

    但是,至少能在死前?享受一番风光一把。

    也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第 154 章

    乾清宫。

    御书房。

    此刻已经夕阳西下, 天?渐渐黑了。

    一身石青色皇帝常服的康熙,正负手在?正殿来?回?的?踱步。

    眉头微蹙。

    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原本召见了大学士张英前来?,准备商议今年科举的?事宜。

    此?刻都已经过了时辰。

    张英在?偏殿里等待了快半个时辰了。

    康熙也没有召见。

    皇上非常勤政, 这样的?事在?以前是很?少发生的?。

    贴身太监李德全?对此?心如明镜, 却并没有去提醒。

    他最是了解康熙。

    刚刚得到宸贵妃车驾疑似遇上刺客的?消息。

    万岁爷马上下?令身边最精锐的?控鹤卫出宫接应。

    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

    李德全?自然明白。

    万岁爷此?刻, 定然没有心情和张大人议事。

    他只是谨慎弓着?身子。

    手执拂尘。

    老老实实的?侍立在?一旁。

    也不多话。

    把自己当?个人形背景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墙角的?西洋自鸣钟,发出低沉的?响声。

    最短的?指针,指向洋人的?所谓阿拉伯数字7。

    康熙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抿了抿唇。

    脸色也变得有些阴沉起来?。

    正殿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

    李德全?的?心, 也不由的?跟着?提了起来?。

    想起了一句大学士伊桑阿之前讲的?古语。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他心里很?清楚。

    若是今儿贵妃和三位阿哥, 真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皇上的?怒火,恐怕无人能够承受的?起。

    正在?李德全?有些惴惴的?时候。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儿从外殿传来?。

    由远而近。

    徒弟秦川的?声音高亢而尖锐:

    “主子, 宸主子、太子殿下?、三阿哥、四阿哥求见!”

    若在?平时。

    秦川这样冒失的?做派, 李德全?回?去定要打他三十板子,好好的?长长记性。

    不过此?刻。

    这冒失的?声音却如同仙乐。

    让李德全?瞬间心花怒放。

    恨不得摘下?徒弟的?顶子, 抱着?那青皮脑瓜子啃两口。

    随着?秦川的?通报。

    整个内殿原本沉闷焦灼的?氛围瞬间一松。

    康熙的?眉头瞬间舒展了。

    眼中闪过一抹惊喜的?亮色。

    “主子, 宸主子和三位阿哥果然都是吉人天?相,祖宗保佑着?呢!”

    李德全?忍不住轻呼了一口气。

    两眼眯成一条线。

    忙不迭的?弓着?身子笑着?重复道。

    此?刻的?康熙显然心情极好。

    撩起袍角往外走去。

    顺手一敲他头上的?顶子。

    轻笑着?斥了一句:

    “老滑头!”

    ......

    “臣妾给皇上请安!”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摇光带着?三位阿哥。

    刚刚走进乾清宫中门。

    一身石青色皇帝常服的?康熙便迎了出来?。

    目光扫过三位

    LJ

    阿哥。

    最后停在?摇光的?身上。

    语气柔和的?道:

    “都起来?吧,可有受伤?”

    “放心吧, 都好好的?。”

    摇光勾唇一笑。

    语气轻快的?道。

    毕竟是经历过末世的?人。

    遇刺的?事儿。

    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康熙留了三位阿哥一起在?乾清宫用膳。

    问起了其中的?经过。

    虽然摇光说的?轻描淡写。

    但是从三位阿哥的?补充叙述中。

    康熙依旧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危险。

    尤其是,当?听说刺客使用的?是带倒钩的?毒箭之时。

    不由的?冷哼一声。

    眼中闪过一抹浓重的?杀机。

    “看来?, 朕这些年还?是太宽纵了。”

    晚膳刚用了一半。

    外间儿便传来?李德全?的?禀报声:

    “主子, 萨科齐统领求见。”

    “宣。”

    康熙放下?手里的?乌木筷子。

    语气平淡的?道。

    就在?刚才四人平安归来?的?时候。

    康熙便令萨科齐去审问那四名刺客。

    死活不论。

    “奴才萨科齐请主子安,主子吉祥!”

    作为康熙多年的?御前护君将军, 镶黄旗副都统。

    负责护卫皇帝的?安全?。

    萨科齐可以说是非常受康熙的?信任。

    否则,也不可能坐上这个位置。

    不过,今天?的?他,心情还?是有些紧张。

    毕竟。

    贵妃的?车驾出了刺客的?事儿,作为护驾都统。

    他绝对是有责任的?。

    最低也是个失察之责。

    不过好在?康熙并没有追究。

    而是令他审问刺客的?来?历。

    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是一种将功折罪之意。

    所以。

    萨科齐不敢耽搁。

    将四名刺客一视同仁。

    全?都收拾的?皮开?肉绽。

    为了避免其中有人说谎。

    更是分?开?交叉审问。

    他的?手段虽不如慎刑司严酷,但也绝不是吃素的?。

    更何况,四人本来?也不是什么硬骨头。

    不过才用了两种刑罚。

    就把祖宗十八代都给交代了。

    “起来?吧,问出来?了?”

    康熙抬了抬手。

    语气平淡的?道。

    “是,请主子过目。”

    萨克齐恭敬的?起身。

    将一份新鲜出炉的?。

    长长的?供词呈了上来?。

    李德全?用金盘接过供词。

    递到康熙跟前。

    康熙随意的?翻看了几眼,递给身旁的?摇光。

    果然像是之前太子所猜测的?那般。

    又?是一个打着?朱三太子旗号的?反清复明组织。

    只不过,这个组织的?领头人名叫李令里,广东番禹人,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人。

    他原本派刺客来?京城的?目的?,是想刺杀康熙本人。

    只不过,紫禁城守卫严密。

    根本没有机会混进来?刺杀。

    原本都准备放弃的?时候。

    发现了出行的?太子胤礽。

    所以。

    一行人准备通过挟持太子。

    逼迫康熙退位。

    看了这份供词。

    摇光不由的?摇了摇头。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把供词递给了一旁的?太子胤礽。

    “这李令里不是自称李自成的?后代么,怎么也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起来?,莫非忘了就是他的?祖先李自成带头反明呢?”

    胤禛凑到跟前,扫了一眼供词上的?内容。

    摸了摸鼻子。

    神色不由变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朱三太子的?旗号,竟然还?能这么用吗?”

    “《汉书》有云,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自古以来?,无论是作战还?是造反,都讲究师出有名。战争正义与否,就看师出有名这四个字。”

    胤礽微微一笑。

    不紧不慢的?道: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一场战争的?胜利,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和。

    毕竟战争的?主体?是人。

    如果师出无名,就等于失去了民心和军心。

    无论是谁,也打不赢胜仗的?!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同样都是提高士气。

    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能充分?发动底层士兵来?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参与的?战争是正确的?。

    在?战斗中,兵将分?离。将军的?命令不可能指挥到每一个士兵,所以师出有名,可以让这些士兵们发自内心的?鄙视逆贼,才能有坚定的?信念,努力的?去战斗,取得最终的?胜利。

    摇光不由得想起在?现代看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

    王朗和诸葛亮在?两军阵前的?经典骂战。

    公何故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何谓之无名?

    两人都想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去争论自己所率领的?是正义之师。

    这其实就是一种关于师出有名的?争论。

    看似只是一场对话。

    实际上。

    其对于军队的?士气非常重要。

    三阿哥胤祉也点了点头。

    赞同道:

    “二哥说的?极是。当?年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趁着?项羽北上攻打齐王田荣时,在?临晋渡过黄河收服了魏王豹,占领洛阳城。新城县董公就提醒他要师出有名,所使用的?名义就是项羽杀了义帝,之后举哀三天?,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刘邦才一举攻下?楚国的?彭城。”

    “后来?明朝靖难之役,燕王朱棣造反。为了师出有名,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以诛齐泰和黄子澄为名。甚至还?援引朱元璋当?年留下?的?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太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康熙对于阿哥们的?培养,从来?都极为重视。

    一向要求他们通读并释意《史记》、《资治通鉴》和《汉书》。

    明白王朝的?兴衰。

    平时偶尔,也会听一听他们的?读书感悟。

    此?刻。

    听了儿子们的?见解。

    自然也不吝指点:

    “说的?不错,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曹操为何至死都不称帝?因为他匤扶的?是汉室献帝。他若是自己称帝,那就是逆臣。师出无名,自然会让原本的?追随者心生疑虑。”

    “无论是打周边的?反贼也好,还?是打孙权刘备也好,名义上都是代表汉天?子讨伐逆贼,虽然那时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了,但天?下?老百姓不这么认为。只要皇帝还?在?,他们就相信天?下?还?是姓刘。所以,老百姓也愿意跟着?曹操去打那些反贼。”

    康熙端起桌上的?青瓷茶盏。

    缓缓撇去上面的?浮沫儿。

    喝了一口里面的?碧螺春。

    语气平淡的?分?析道:

    “同样的?道理,刘备也要师出有名。他有大汉皇叔的?帽子,自然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来?攻打曹操,所以天?下?人也认可他的?正统性。后来?他称帝时,同样师出有名,表示自己知道了“真相”。”

    “何谓真相?汉献帝已经被曹操弄死了。那么,既然汉家真正的?皇帝死了,自然轮到他这个皇叔来?上位做皇帝了。这是真的?么?朕不觉得。但这个时候,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也姓刘。”

    说到这里。

    康熙缓缓的?起身。

    负手走到窗前。

    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

    轻呼了一口气。

    很?平静的?解答了儿子们最初的?疑惑:

    “就如同这些年,虽然朱三太子已经死了。但是总有人反复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反清复明。真假还?重要吗?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方?要的?就是这个师出有名。”

    说到这里。

    康熙轻笑一声。

    语气有些感慨的?道:

    “无论这个名有多牵强。”

    第 155 章

    “皇阿玛圣明, 儿臣受教了。”

    阿哥们异

    LJ

    口同声的道。

    “嗯,老三和老四先回去,给荣妃和乌雅贵人请个安。”

    康熙看了看自鸣钟。

    上面的指针, 此刻已经指向了阿拉伯数字八。

    外面的天色, 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就?没有再?留胤祉和胤禛。

    毕竟。

    遇刺的消息在宫里是瞒不住的。

    荣妃和乌雅贵人那边估计也在着急。

    “是, 皇阿玛,贵妃娘娘,儿臣告退了。”

    二人恭敬的起身行礼。

    离开了乾清宫。

    ......

    “胤礽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

    康熙转身。

    扫了一眼坐在摇光旁边。

    仪态端正的胤礽。

    语气柔和。

    但同时也带着一丝考校的意味。

    这也是这对?天家父子之间平常相处的常态。

    摇光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康熙对?于胤礽的培养, 绝对?是不遗余力?的。

    如今的太?子,虽然还?没有大婚, 但是康熙却?给了他临朝听政的资格。

    每日的大小朝会。

    胤礽所?坐的位置就?在皇帝御座之下, 百官之上。

    同样要受百官的二叩六拜之礼。

    同时。

    康熙平常也会不时的询问他对?于朝政的看法。

    一些有代表性?的奏折。

    都会在朱批之后。

    会让人把副本送去毓庆宫给太?子学习。

    这样的做法。

    一是为了提高和巩固胤礽皇太?子的地位。

    二来。

    也是培养其作为储君的能力?。

    “回禀皇阿玛,儿臣以为, 这样的当街刺杀影响实在恶劣, 决不能助长?此类的歪风邪气。朝廷应当派重兵下江南,搜捕李令里极其党羽。以雷霆手段, 杀一儆百, 震慑其他怀有异心?之辈,防患于未然。”

    一般朝廷之中?的党争,都是有章法和规矩的。

    一般小的矛盾和争执。

    路上遇见会不搭理对?方。

    或者冷哼,或者讥讽。

    甚至拂袖而去。

    大的矛盾。

    你可以给政敌罗织罪名, 提供证据给御史弹劾对?方。

    用卑劣的手段去打击异己。

    但是。

    哪怕是死对?头之间。

    也绝对?不会动用刺杀的手段。

    这是底线。

    也是所?有大臣共同的默契。

    毕竟,今天你可以刺杀对?方, 明?天, 对?方就?可以派高手来刺杀你,甚至你的子孙后代。

    长?此以往, 规矩就?坏了。

    律法也就?形同虚设。

    最终。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