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清穿之修真宠妃 > 第 68 章节

第 6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

    满人?从一个连文字都?没有的建州部落,到成功的入主中?原,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的强大王朝。

    绝对不?是偶然的。

    这一切,都?和历代?皇帝的个人?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几?乎大清的历代?统治者?,无论是努尔哈赤、皇太极,还是顺治、康熙,都?非常的重?视教育。

    从太-祖努尔哈赤父子开始,满族就专门设置了弘文院和子弟学?堂,狠抓本族子弟的教育。

    他们很清楚,满族文化要比中?原的汉族落后很多。

    要想整个大清国长治久安,江山永固。

    就必须要吸收中?原汉人?的优秀文化,加强对本族子弟的教育。

    所以,作为满族最上层的子弟。

    皇太子胤礽的教育,毫无疑问只会更加的严格。

    “小姨。”

    胤礽长得极像康熙。

    尤其是那双细长的凤眼。

    微微一笑。

    虽然带着?一丝少年人?的的纯真稚气。

    却依旧难掩皇太子的尊贵气度。

    “午膳用过了吗?”

    这两年,随着?胤礽的渐渐长大。

    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倒越发的亲近起来。

    “胤礽用过了,小姨用了么?”

    他在摇面前?从来都?是以名字自称,从不?使用“孤”这个字。

    胤礽作为皇太子,早已不?是追着?摇光玩买东西游戏的孩童。

    但在他的心里。

    小姨,依旧是最重?要的人?。

    也?是唯一真正在意他的人?。

    胤礽一直记得。

    前?年,太皇太后薨了之后两个月。

    有一日请安的时候。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不?知为何,竟然当着?请安妃嫔和其他三位阿哥的面儿,直接问他是否愿意搬到慈宁宫。

    皇家的孩子都?是早熟的。

    胤礽本就天资聪颖。

    当时的他虽然只有九岁,却依然能够明?白皇太后的意思。

    就他本人?来说,自然不?愿意被皇太后抚养在膝下的。

    毕竟,他从小都?是在康熙和摇光的照看下长大的。

    对于这位皇祖母也?只是礼法上的尊敬,并没有太深的祖孙之情?。

    而且,他这个年纪,已经在上书房读了好几?年书,早就过了需要祖母陪伴的年纪,也?早早的就明?白了储君的意义。

    作为满清大贵族赫舍里氏和皇家的血脉,他有着?天然纯正的满洲血统。

    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不?提以皇太后的能力,是否有足够教养未来的储君。

    单说以如今满强蒙弱的情?势,他若是长于蒙古太后的膝下。

    对他的未来,不?但不?会有助益,反而会影响满洲贵族们对他这个皇太子的认同感。

    所以。

    于情?于礼,胤礽都?不?可?能答应皇太后的要求。

    只不?过。

    大清以孝治天下。

    作为孙子,他若是当着?众人?的面主动拒绝,就不?免显得不?够孝顺。

    所以。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所以,他一直都?踟蹰着?没有回答。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皇太后的眼神渐渐变得严厉起来。

    胤礽清晰的记得,当时殿内众人?的表情?。

    贵妃的事不?关己,惠妃眼中?的幸灾乐祸。

    以及众人?或故作担忧,或努力的隐藏眼中?的窃喜的模样。

    唯有小姨。

    冒着?被降位和大不?敬的风险。

    第一个站出来把年幼的他挡在身?后。

    把风险转嫁到了自己身?上。

    语气冷淡的回绝了皇太后。

    也?是因为这件事。

    摇光彻底的得罪了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一直到现在。

    摇光每次去寿康宫请安,对方的态度都?极为冷淡。

    “胤礽,整天小夫子似的,又在想什么呢?”

    见对面的胤礽眼神飘忽,显然有些走神。

    摇光忍不?住轻笑一声。

    起身?弹了他一个脑瓜蹦儿。

    “唔。”

    摇光毕竟修行多年。

    速度很快。

    胤礽即使早有了防备,依旧没能逃过她的魔爪。

    忍不?住瞥了摇光一眼。

    语气无奈的道:

    “小姨,胤礽都?长大了。”

    摇光也?不?理他每次的抗议。

    起身?端起桌上的桂花凉茶。

    不?在意的问道:

    “怎么这个时候来我这儿,莫不?是在上书房受欺负了?”

    胤礽课业繁忙。

    而摇光又是个十足的懒人?,早晨根本起不?来。

    所以,胤礽一般不?会早晨过来请安。

    大多数都?是结束了下午的骑射课程,会来咸福宫一起用晚膳。

    或者?摇光闲暇时候,去毓庆宫看看胤礽过的如何。

    “怎么可?能,谁敢欺负我啊。只是今儿上午听了张谙达的课,后面讲到农桑之事,儿臣,儿臣觉得……”

    胤礽口中?的张谙达,指的是侍读学?士张英。

    他和大学?士李光地是太子的汉学?师傅,教导太子四书五经和农学?。

    这位侍读学?士张英,就是电视剧中?大名鼎鼎的,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的父亲。

    张英不?光是太子的汉学?师傅,之前?也?一直是康熙的汉学?师傅。

    为人?勤慎可?嘉,为官清廉,温文儒雅。

    他有一首诗特别出名。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可?见其为人?之宽厚。

    摇光在之前?南巡的时候,也?和张英有过接触,还向其请教过四书五经里的问题。

    去年年初的时候。

    康熙还特意在西安门内赏给?了张英一座宅子,位置离紫禁城特别近。

    “唔。”

    看胤礽说了一半儿,脸色有些纠结的模样。

    摇光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忍不?住轻笑一声。

    挑了挑眉。

    引用了南宋陆游的诗:

    “是不?是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 96 章

    “下地?种田?”

    乾清宫。

    御书房里。

    康熙怔了一下。

    放下手?里的朱笔。

    依譁

    细长的凤眸微眯。

    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胤礽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

    在康熙对太子的培养计划里, 从来就没有下地?种田这一项。

    倒不是康熙不重视农桑。

    而是从胤礽五岁起,朝中汉臣们就纷纷上书,希望太子能出阁读书。

    出阁读书一词, 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时候, 从太-祖朱元璋起, 就对皇太子的培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和普通藩王的培养完全不同。

    出阁读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太子所专享的。

    皇太子身份特殊。

    作为皇储,未来继承皇帝之位之人。

    在历朝历代。

    皇太子出阁读书,都是一件巩固“国本?”的大事。

    当时的康熙认为胤礽尚在幼龄, 教以?读书必须严切教训,方为有益。

    他担心皇太子年纪小, 若是早早出阁读书。

    大臣们因为君臣有别, 不敢指出他的错误。

    反倒耽误了皇太子的教育。

    所以?,迟迟没有同意汉臣们的请求。

    而是自己承担起教授胤礽读书的责任。

    之后。

    皇太子的教育, 都是康熙每清晨上完早朝之后, 亲自为胤礽讲书,晚上再抽时间披览他的写的文章。

    康熙自然对胤礽寄予厚望, 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

    早日学有所成。

    出阁讲学。

    在学问上赢得?朝野重臣的认同。

    所以?。

    像下地?种田这样影响学习进度的事情。

    康熙平时自然不会为胤礽安排的。

    “这也不奇怪吧, 他学了农书,总不能纸上谈兵啊,想要实践一番也无?可?厚非。”

    摇光坐在旁边的绣榻上。

    端起手?上的白瓷茶盏,轻抿了一口。

    老?神在在的道:

    “不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康熙的神色微微顿了一下。

    品味着?这句话的里的内涵。

    轻抚右手?的扳指。

    半晌。

    才若有所思的道:

    “这话倒是颇有道理?。”

    “那?,皇上这是同意了?”

    康熙轻轻的靠在椅子上。

    斜睨了摇光一眼。

    勾唇一笑:

    “是胤礽跑去求你了?”

    “唔。”

    摇光点了点头。

    没有否认。

    毕竟她和胤礽关系亲近, 也不需要避讳康熙。

    “正好畅春园西边儿的映水兰香, 不是种了一百多亩的水稻么。而且那?边的无?逸斋也是现?成的,也可?以?就近读书。上完课抽点儿时间去瞧瞧, 也不会耽误学业。”

    “不妥。”

    康熙摇了摇头。

    语气淡淡的道:

    “胤礽既有兴趣学农桑,就不可?儿戏,浅尝辄止。正好如今是春天,阿哥们年纪也不小了。朕给他们兄弟四个每人一分地?,让他们自己去耕种,等到秋天的时候,看看谁的庄稼种的好,收成多。”

    他的这番话。

    直接后果就是。

    四月十五。

    御驾去畅春园的时候,随行人员里多了四位随行的阿哥。

    畅春园在明朝时候叫做清华园,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所以?,也被时人称为李园。

    后来,康熙将清华园改名为畅春园,是京城西郊第一所皇家园林,是一处兼有施政和游乐的离宫型园林。

    整个园子融合了江南园林和北方宫廷园林的特点,以?园林景观为主,园子里的建筑也颇为朴素,多为不施彩绘的小式卷棚瓦顶建筑。

    园内古朴自然,虎皮石砌的园墙,假山也并没有用珍贵的太湖石。

    里面还有大量的明朝时期遗留的古树和古藤。

    后来。

    宫廷造办处又种植了腊梅、牡丹、丁香、玉兰、杏、桃、葡萄等各色花木。

    使得?园子里的景色极为清幽。

    不仅如此,园子里还放养着?不少白鹤、孔雀、麋鹿和竹鸡。

    非常的富有生趣。

    相比于宫里的奢侈和富丽堂皇。

    摇光也更喜欢园子里的亲近自然的生活。

    “儿臣胤禔、胤礽、胤祉、胤禛给宸母妃请安,宸母妃吉祥!”

    云涯馆。

    这里是摇光在畅春园的住处,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如画。

    位置在畅春园二宫门内,面阔九间,东西配殿各有六间。

    还有垂花门直接通往康熙的寝宫清溪书屋方便往来。

    离对方平时理?政的九经三事殿也不远。

    正殿内。

    摇光一身儿月白色缂丝旗装。

    袖口和领口都织着?青竹暗纹。

    坐在宽大的黄花梨雕花木椅上。

    打量着?面前个头由高到矮,恭敬的向自己行礼问安的四个小家伙。

    如今的大阿哥胤禔已经十三岁。

    太子胤礽十一,三阿哥胤祉八岁,四阿哥胤禛七岁。

    不过显然爱新?觉罗家的血统比较强悍。

    兄弟四个的长相,或多或少都和康熙有些像。

    都穿着?制式相似的蟒袍,腰间竖着?象征着?皇子身份的黄带子。

    仪态端正,模样儿也都颇为俊秀。

    只不过老?三胤祉和老?四胤禛毕竟年纪不大,脸型上还稍有些婴儿肥。

    对于乖巧懂事的孩子,人类总是会莫名的宽容。

    摇光自然也不例外。

    此刻。

    忍不住勾唇一笑。

    抬了抬手?:

    “都起来吧。”

    转头对蔓儿吩咐道:

    “给几位阿哥上茶。”

    “都是第一次来畅春园吧?”

    除了年节宴会之外,几个阿哥从未私下接触过这位大名鼎鼎的宸妃娘娘。

    一来是摇光平时都忙于修炼,生性也比较宅。

    除了偶尔去寿康宫请安,或者去乾清宫伴驾,平常的大多时候,都呆在咸福宫,也不怎么出门交际。

    所以?,和阿哥们接触的不多。

    二来她地?位尊崇。

    一直独得?圣宠,是紫禁城,乃至整个大清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经常跟随康熙出巡,原本?在宫里的时间就不多。

    而阿哥们也课业紧张,整日都在上书房读书。

    彼此自然也很难接触到。

    所以?此刻。

    初次私下拜见这位皇阿玛的宠妃。

    除了经常去咸福宫的胤礽之外。

    其他几位阿哥。

    态度不免都有些拘谨。

    “回禀宸母妃,儿臣和弟弟们一直都在上书房读书,是第一次来畅春园。”

    作为皇长子,年级最大的胤禔连忙起身回话。

    态度恭敬有礼。

    其他的阿哥也都仪态端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四处张望。

    没有人去喝桌上的茶,更没有去动?碟子里的漂亮点心。

    宫里的孩子,没有太多调皮天真?的童年。

    他们几乎一出生,就进入了无?穷无?尽的政治斗争之中。

    母妃的出生、自身的贤愚、课业的水平。

    都影响着?他们在宫里、在皇父心中的地?位。

    所以?,相比于普通人。

    他们更早见识到了等级尊卑的严苛。

    更加的渴望上位者的关注。

    也更加懂得?趋利避害。

    所以?,面对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摇光。

    几个人都不自觉的想表现?的更好。

    “知道皇上带你们来这里做什么吗?”

    “回禀宸母妃,儿臣不知。皇阿玛说,让

    LJ

    儿臣和兄弟们听宸母妃的吩咐。”

    这次回话的是胤礽。

    在有些拘谨的兄弟们面前。

    他体贴的保持着?皇太子应有的风度。

    并没有过分的表现?和摇光的亲近。

    “唔。”

    摇光微微一笑。

    “其实也简单。你们贵为皇子阿哥,是大清国未来的希望所在。所以?,皇上对你们都给予了厚望。”

    摇光先小小的打了一波鸡血。

    眼见几个小家伙的眼中闪过激动?之色。

    才不紧不慢的道:

    “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这句话既是讲帝王之道,也是讲君子的胸怀。你们虽贵为天潢贵胄,一出生就养尊处优。但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民生疾苦。”

    “如今正是春天播种的季节,畅春园西边儿的映水兰香,本?宫给你们每人一分地?。想种什么随意,但是不可?以?让别人帮忙。平常除了在无?逸斋读书之外,要抽空去照顾你们自己的田地?。希望秋天的时候,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皇室的孩子心智会过早成熟,他们比平常孩子承受了更多。

    总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而康熙在皇子的教育上从来都一视同仁。

    除了不需要出阁讲学读书以?外。

    和太子一样,其他的三位阿哥,自小也要努力读书,精通各种史书和古代典籍,琴棋书画缺一不可?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