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玄幻修仙 > 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 第79章 武则天

第79章 武则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千古无人出其左右。

    顺承天命, 登基为皇。

    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句话。

    天后眼皮微抬,丝毫不意外武三思说出这样的话。

    “可惜,朝臣心念李唐, 而宗室又尾大不掉。”

    天后半真半假叹了一声。

    武三思跪着向前,再度表忠心, “姑母勿忧, 侄儿有法子。”

    “此等顽固不化之徒, 怎能脏了姑母的手?”

    “姑母放心, 这些事交给侄儿。”

    “不出三月,侄儿便能还姑母一个海晏河清的武周天下!”

    【李治与武皇携手合作,第一个搞的就是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 这个一手将他送上皇位,但此时又一手遮天的权臣。】

    【显庆四年, 武皇一手提拔的许敬宗指使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 李治命许敬宗与辛茂将一同调查,但在许敬宗的劝说下, 李治连查都没查,甚至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定了长孙无忌的罪,把长孙无忌罢官流放, 发配岭南。】

    天幕之上,出现长孙无忌的身影。

    与过去的大权在握时的雍容威仪不同, 此时的长孙无忌颇为狼狈,坐在即将去往流放之地的简陋马车上,看向不断远去的长安城楼而叫骂不已——

    “奸妃误国!”

    “奸妃误国啊!”

    “可怜我李唐万里江山, 就这么断送在一个女人手里!”

    【有一说一哈, 李治对武皇究竟是不是真爱或许存疑, 但长孙无忌对李治绝对是真爱。】

    【都这种程度了,还只骂武皇一个人呢,你的好外甥不是三两岁的小孩子,是一个手握大权的皇帝,他要是不想收拾你,武皇吹再多的枕头风也没用。】

    【而且李治连见你都不见你,查都不查这件事就定了你的罪,李治这样做,你心里还没点数吗?】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议论纷纷——

    “这不就是兔死狗烹吗?我熟。”

    “当年汉高祖也这样,自己不出面,指使吕雉杀人,开国时期几位异姓王,只要没跑的,全被搞死了。”

    “这些皇帝都一个德行,自己的皇位坐稳了,那些有大功劳的臣子们就碍眼了,自己又想要好名声,可不要旁人来动手吗?”

    丞相裴炎的府邸,朝臣宗室们也窃窃私语——

    “天幕着实偏心天后。”

    “长孙无忌一案分明是天后蓄意报复,与先帝有何干系?”

    “那可是先帝的亲舅舅,一手把先帝推上皇位的人,先帝是敦厚仁善之人,怎会这般害自己的舅舅?”

    但还有一小撮人没有参与讨论。

    他们安静饮着茶,安静听着周围人的声讨天后,然后在心里不断嘀咕着——

    天幕之语话糙理不糙,先帝不点头,天后怎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再者先帝身体虽不好,但却是个极有主见的人,无论是推行科举,又或者是其他的政令,只要是他下定决心做的事情,哪怕把朝堂肃之一清也要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

    而长孙无忌,便是挡了先帝路的人。

    长孙无忌有从龙之功,又是先帝的亲舅舅,种种情分加在一块,还得了一个这样的下场,那么没有从龙之功又与李唐皇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他们呢?

    如今在皇位上坐着的那位圣人,瞧着还没躺在灵柩里的先帝仁善厚道。

    【长孙无忌只是一个开始。】

    【在册封武皇为后之后,李治有如神助,大刀阔斧对朝堂进行改革。】

    【当然,这些改革的骂名一般是咱们的武皇背了,以至于后来的骆宾王骂武皇残害忠良啊,狐媚偏能惑主啊,反正只要是不好的事情,那绝对是她干的。】

    天幕之上,又一个官员被罢官流放。

    朝臣百官们看着他从朝上被卫士们拖下去,心有戚戚,坐立不安。

    下朝之后,朝臣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对抗李治的新政,而谈到对抗之时,便难免发了几句牢骚——

    “我就说吧,这位新皇后绝对不是一位省油的灯,她若当了皇后,肯定没有咱们的好果子吃。”

    “当时你们不信,现在可信了?”

    “唉,我们都被她骗了!”

    “不止我们,圣人更是被她蒙蔽了,看不到她的狼子野心!”

    “可怜我大唐基业,就这么毁于妇人之手啊!”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一头雾水。

    等等,推行新政什么的,难道不是圣人的意思吗?怎么全怪天后?

    而且推行新政没什么不好的,以前只有门阀世家才能当官,现在只要有才学,便有可能鱼跃龙门,实现从布衣到官员的跨越。

    这是好事啊!

    这群官员们怎么唉声叹气咬牙切齿的?

    “这些年来,外面的人只看到天后的风光威仪,哪里知晓天后的难处?”

    上官婉儿一边整理奏折,一边与太平说道,“二娘,你莫在与天后置气了,天后没你想象得那般容易。”

    她说完话,却迟迟没有听到太平的回答,还以为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又觉得她的话不中听,便冷着脸不理她,于是便笑笑搁下笔,想着去哄小公主几句。

    哪曾想,她刚抬起头,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天真无忧的小公主聚精会神看着天幕,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但她又的确相信了天幕的话,那些话对她的三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以至于此时的她眼圈都微微泛着红。

    她所见到的永远是强势的天后,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弹指间便能让人家族覆灭,罢官流放。

    而阿耶却永远是温和的,宽容的,会为朝臣百官求情,会说阿娘的手段过于狠辣,所以朝臣宗室们无不念着他的,为他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而她的阿娘,则被人误解,被人谩骂,被人记恨。

    ——何其不公!

    上官婉儿眼皮跳了跳,“二娘?”

    “婉儿。”

    太平公主缓缓回神。

    但她的视线却仍未从天幕处离开,眼睛一眨不眨看着天幕,话却问着上官婉儿,“我以前是不是很不懂事?”

    “我明明是她十月怀胎九死一生生下来的女儿,却与那些误解她的世人一样,只看到她的狠辣,看不到她的无奈与艰难。”

    “甚至在天幕说起她与祖父的往事时,我还会……”

    太平公主声音微微一顿,有些说不下去。

    ——这样的她,有什么资格做阿娘的女儿?

    上官婉儿温柔一笑。

    “可你现在懂事了。”

    上官婉儿走上前,轻轻揽住太平公主的肩膀,“既然懂事了,知晓了,便该为天后分忧了。”

    ——那个女子为帝为相,为江山之主,为九五之尊的世界,她真的很想看一看。

    【每次看到史书的这种记载,以及现在网友们对李治的评价,up主都觉得很好笑,一个连从龙之功的亲舅舅都处理得这么坚决果断的,你们是带了多厚的滤镜才能觉得他优柔寡断被武皇所骗啊?】

    【他和武皇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挖坑来我埋土,你杀人来我递刀。】

    【他们彼此成就,彼此依赖,才能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九州百姓留下一抹永徽之治的盛世光辉。】

    天后眼皮微抬。

    ——下启开元?

    所以她的继任者,是一位不亚于太宗皇帝的圣明天子?

    韦香儿心中大喜。

    ——能与贞观齐名的开元,那必然是盛世明君啊!

    所以那个推儿媳出去顶祸的玄宗皇帝不是她的重润,她的重润是位几乎能与太宗皇帝比肩的明君!

    九州百姓更是欣喜不已——

    虽然他们不懂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以及永徽之治是什么意思,但贞观是太宗皇帝的年号,这三个年号放在一起说,那就代表着他们会过上太宗皇帝在世时的好日子!

    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朝臣宗室陷入深深自我怀疑。

    天后夺位登基是铁板钉钉的事情,那么这个“下启开元”的开元,到底是武周的开元,还是李唐的开元?

    如果是李唐的开元,便意味着他们坚持的东西没有错,这个由太宗皇帝戎马半生打下来的江山,就该由李唐皇室所统治,而不是被天后所窃取。

    可若是这个开元是武周的,那么天幕便是明白告诉他们,天后篡位篡得对,女人也能把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女人之后的继承人更是治理出与太宗皇帝比肩的开元盛世。

    ——那么这么一来,他们所坚持的东西还有意义吗?

    这个天下到底能者居之?

    而不是所谓的父传子,子传孙的家天下?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从古至今,每一代的史官与文人都在拼命为李治找补,说他只是被骗了,所以才被武皇窃取了天下。】

    【但是这种找补会有一个漏洞,就是明明一个圣明天子,唐朝的top级皇帝,被人说得跟弱智一样,耳根子软,没有主见,全程被武皇拿捏。】

    【这种说法多了之后,史官与文人墨客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哎嘛,我不是黑武媚娘那个妖后奸妃吗,怎么把唐高宗一起黑进去了?】

    【不行,这种说法得换换。】

    【于是乎,又有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说法。】

    【说高宗皇帝其实很英明啊,只是身子骨弱,这才被武媚娘那个妖后把握了朝政,他其实是有过废武媚娘的心的,有过力挽狂澜把李唐江山拉回正道的,不信你们看!】

    天幕之上,李治斜靠在引枕上,抬手揉着眉心,萎靡不振听上官仪说着话。

    天幕之下,看到上官仪身影的上官婉儿眼皮狠狠一跳,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

    ——那是她的祖父,在她襁褓之中便已被杀害的亲人。

    天幕之上,李治与上官仪说着话。

    “爱卿果然是忠于大唐。”

    李治长长叹气,“皇后之心,朕如何不知?”

    “皇后狼子野心,选官弄权并不是一两日的事情了,朕又不瞎,怎会看不出她的野心?”

    “扶朕起来。”

    李治伸出手。

    上官仪上前一步,连忙去搀扶李治。

    李治就着上官仪的手,终于在他的搀扶下坐直身体,但仅仅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已将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额头上虚汗直冒。

    “陛下!”

    上官仪眼圈微红。

    “咳咳咳——”

    李治不住咳嗽着,“朕无事。”

    “只是这废后的诏书,怕是写不成了。”

    李治抬眸看向上官仪,声音轻得不像话,“爱卿,此诏书便由你来写吧。”

    上官仪心头一酸,跪倒在地,“是,臣替陛下拟招。”

    小宫人连忙研墨铺纸。

    上官仪提笔写字,片刻间便写好废后的诏书。

    待写好诏书,他便搁下笔,把诏书拿给李治看。

    李治一边咳嗽着,一边撑着精神看废后诏书。

    然而就在这时,廊下传来小宫人尖细的声音——

    “天后到。”

    李治脸色微微一变。

    上官仪手指剧烈一抖,诏书就这么落在地上。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下意识想将诏书藏起来,可已经晚了,武皇后已走进殿,眼尖的小宫人更是冷声斥责他,“上官丞相,您手里拿的是什么?”

    “没,没什么。”

    上官仪试图描补。

    但小宫人完全不给他这个机会,眼疾手快,将诏书从他手里拽出来,双手捧给武皇后看。

    “废后?”

    武皇后眼皮微抬,眸光骤冷,拿着诏书问李治,“陛下要将我废黜?”

    李治心中一慌,脱口而出,“这,朕没有这个意思。”

    “这都是上官仪教朕的。”

    “!!!”

    上官仪瞳孔骤然收缩。

    “好一个上官仪。”

    武皇后冷笑,“拉下去。”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为之沉默——

    不是,他们的先帝好像没有窝囊到这种程度吧?

    这些史官们是跟先帝有仇吗?好好的一个皇帝怎么写成这样?

    朝臣宗室们抬手扶额。

    ——这样的圣人才不是他们的先帝!

    先帝若是这般懦弱,天后哪里需要等到先帝崩逝再夺位,大可在先帝在世时便将李唐的万里江山夺了去。

    李显嘴角微抽,“荒谬!”

    “阿耶才不是这种人,阿娘也没这般一手遮天。”

    “简直胡说八道。”

    韦香儿点头,心里直犯嘀咕。

    ——阿耶在世时,明明是阿耶压阿娘一头,但在后世史书里阿耶却这般懦弱窝囊,那么她与三郎呢?又被后世史书描绘成什么样子?

    太平公主拍案而起,“写这种东西的人都应该拉去砍头!”

    “阿娘才没这般胡搅蛮缠!”

    后知后觉想起上官仪是婉儿的祖父,她连忙回头看上官婉儿,“婉儿,你不要信,阿娘不是这种人。”

    【咱就是说,史官们到底能不能统一一下说辞?】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一位英明天子,还是一个窝囊得木得主见的皇帝?】

    【这种把上官仪推出去顶锅的行为,跟玄宗把儿媳推出去的行为有什么区别?】

    【还有啊,史官们到底是想黑武皇还是想吹武皇啊?】

    【这段史料看下来,我不是武皇的粉都要成为武皇的粉了——一出手就能搞死丞相吓惨天子,这种战绩简直千古无人出其左右啊!】

    作者有话说:

    欧阳修:…失策了!!!

    旧唐书里九五的感情一直很好,木有废后的事,废后是新唐书的,恩,懂得都懂~~

    明明想给李治洗地,结果把李治写得跟弱智一样,我不是很懂这些文人的想法23333

    这里说一句,这本快完结了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玻璃心的人,但当你认认真真写文,兢兢业业查资料,其结果是你永远拿不到榜单,你的文只能被埋没,你所做的一切完全没有意义,每天都陷入自我怀疑,每天精神内耗,我觉得这种情况下的我可以玻璃心一下。

    所以还是该完结就完结吧,不折磨自己了~

    不过宝宝们放心,完结不是烂尾,文案上出现的人物我都会认真写完的,只是篇幅会短一点,不会再像雉姐那么长~

    关于宝宝们评论被删啥的,我很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因为我回复你们的评论经常被删除,被删久了我就麻了,申诉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只能麻着orz

    最后是新文求一发预收,宝宝们可以来收藏呀~

    【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

    鹤华是个公主,本该锦衣玉食面首无数

    可亲爹嬴政亲哥胡亥,亲爹刚死亲哥就剁了她陪葬

    哥逼妹反,妹不得不反——

    “秦亡于胡?呵。”

    “蒙恬,朕命你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永绝后患!”

    “可是…”

    殿内响起一个弱弱的童声,“哥哥胡亥也带胡欸。”

    嬴政:???

    胡亥:???妹妹我何时得罪了你!!!

    蒙恬:…未曾设想过的道路啊。

    鹤华每晚都会梦到自己在两千年后的华国上学——

    父皇英语好难我不想学英语QAQ

    父皇格局打开您需要一张世界地图QAQ

    父皇您焚书焚早了啊,后面的诗词文言文更难背QAQ

    父皇化学物理计算机是什么啊,太傅怎么没教啊QAQ

    父皇QAQ

    父皇QAQ

    父…等等!父皇这里的女人不仅能当政而且还能做继承人欸

    ①:《旧唐书·列传·卷十五》:帝竟不亲问无忌谋反所由,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流黔州,仍遣使发次州府兵援送至流所。其子秘书监、驸马都尉冲等并除名,流于岭外。敬宗寻与吏部尚书李义府遣大理正袁公瑜就黔州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

    ②:《旧唐书·列传·卷三十》:仪颇恃才任势,故为当代所嫉。麟德元年,宦者王伏胜与梁王忠抵罪,许敬宗乃构仪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家口籍没。

    《新唐书·列传·卷三十》: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