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第22章 哀歌之局

第22章 哀歌之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开元年间?

    听到这里,李隆基霎时就激动起来。

    为帝者,谁不想让一个王朝在自己手中发展到鼎盛,从而名传千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更何况李隆基一直将唐太宗视作榜样,万分推崇,同时也一直在致力效仿太宗,虚怀纳谏,欲将大唐在他手上推往另一个高度,甚至开创一个能够比肩甚至超过“贞观之治”的盛世出来。

    而现在天幕告诉他——在开元年间,唐朝真的进入了全盛时期!他真的做到了?!

    这怎么不让李隆基欣喜若狂,心潮澎湃!

    底下群臣反应过来,立即也都面露兴奋惊喜,齐齐躬身朝帝王恭贺。

    高力士也是欣喜激动,俯身恭敬朝帝王道:“要先恭喜陛下得偿所愿了!”

    李隆基禁不住笑起来:“朕之努力没有白费就好。”

    看来天幕接下来是要讲他了。

    先前太宗之文治武功,听得他心中激荡,并引以为豪,而现在,终于轮到他了吗?

    李隆基脸上笑意不减,正是意气风发之际。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说起贞观之治后,大唐还会进入更加繁荣昌盛的鼎盛时期,李世民也不禁面露笑意。

    他望着其下众臣,语气轻松且愉悦:“也不知开元年间又究竟是个怎样的盛况。”

    而那时的继任者又是何种模样?

    能把大唐再推往更高的位置,开启全盛时期的大唐盛世,想必定然也是出类拔萃,明君贤君之辈。

    而他之子孙中能再出这样一位帝王,叫李世民如何不心悦满足啊。

    【开元年间,大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

    【而这一时期的治世之盛景,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完成的。】

    终于听到自己的名字,李隆基内心更为志得意满。

    如此功绩成就,他李隆基必然也将名垂千古,于万世传诵!

    【唐玄宗李隆基很崇拜太宗李世民,所以一直将李世民视作榜样,并效仿李世民虚心纳谏之举,将李世民“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主张奉为圭臬,于是开元二十年间,名臣贤相等不断涌现,一个接一个栋梁之材的出现,为大唐盛世不断添砖加瓦,经由唐玄宗李隆基执掌的大唐,终是缔造出了永垂史册的“开元盛世”。】

    “好!”

    李世民不禁赞叹出声:“唐玄宗李隆基吗?此子当真是不错。”

    魏征等人也朝李世民拱手庆贺:“陛下后继有人啊。”

    而大唐能在其后的开元之治进入全盛时期,真是叫他们这些人也跟着与有荣焉啊。

    唐朝武则天时期。

    此时是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也是武则天称帝第八年。

    前段时间,她的两个子侄武承嗣,以及武三思欲谋求太子之位,也曾多次差人来与她说——

    如今武周天下,继任者不可为异姓之人。

    她的儿子终究姓李,并非姓武。

    而这武周天下为她一手开创,难道要到她这里中止?

    可狄仁杰所说也并非没有道理——

    侄子到底不如儿子亲近,在她千秋万岁之后,难道武姓之人,会将她供奉于太庙之中祭拜?

    武则天不禁于心中叹气,到底还是歇了将武承嗣或者武三思立为太子的心思,同时派人秘密将李显接回洛阳。

    而她听着天幕提及太宗李世民,观朝堂群臣神色,又想起诸人曾上表立李显为储君的请求,终是于心中更加复杂难言——这天下,果然还终将是李唐的天下吗……

    李唐天下,才是众望之所归吗……

    不过再听下去——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

    那不是李旦第三子?若她记得没错,她这位孙儿,如今也才十三岁。

    而重归的李唐天下,竟将会在她这位孙儿手中进入全盛时期?

    想到此,武则天开口道:“来人,将三郎带来。”

    这三郎指的自然不是武则天第三子李显,而是李旦第三子李隆基。

    听到武则天开口,群臣也是才惊然回神——后继者竟不是庐陵王李显,而是如今已经沦为皇嗣的李旦?不,现在应该称之为皇嗣武轮才对……那庐陵王李显……

    这二位都曾当过皇帝。

    可最近朝堂之上的动向,以及宰相等人的意向……

    那庐陵王显然才是继任者首选才对……

    不过话说回来,李唐将会在皇孙李隆基手中发展至鼎盛,这对于朝中一部分大臣而言,完全是天大的福音啊!

    而且听起来,这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和太宗一样功绩卓然?

    【李隆基登基之后,也曾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重用贤臣,修订律法,还曾制定经济改革措施,进一步解放了民众的劳动力,同时改革实施食封制,增加了大唐的财政收入情况,也由此减轻了民众的劳累及负担。】

    【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也是我国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了华夏的版图之中!】

    【要知道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天然屏障,而其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着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物质资源也十分富饶,是木材与矿产的重要生产基地等……】

    【除此之外,东北还是重要的工业重镇,国防重镇。】

    【总之,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资源,物质资源等等都非常重要……所以李隆基对外进行的疆域扩张,以及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之策等,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这样一边说着,天幕之上也同时出现了东北三省的版图划分——

    “快着人记下来!!”

    刘彻目光灼灼,东北三省?

    有着天然屏障,并且地理位置,土地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十分重要?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木材矿产物质资源富饶……

    可这东北三省在后世显然已尽归华夏所有,但现在之于大汉却并不是啊……

    刘彻不禁又是叹息又是忍不住抓心挠肺。

    如今匈奴还未灭,哪还有更多精力去征服那东北三省!

    可惜!可叹!

    但话说回来,这李隆基还当真不错,可怎的如此帝王,却全叫唐朝揽了去啊!

    刘彻心下不禁又酸涩起来,啧。

    秦王宫。

    嬴政也有如此感觉,不过心绪还算平静。

    或者说,一时感慨太多太杂,他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先听天幕之言,而天幕所说之政策,可对他大有启发。

    【开元盛世究竟繁华到何种地步呢——】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那时的唐朝,不仅国力达到了鼎盛,各方面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

    【众所周知,因为隋炀帝的锅,大唐接下这天下的时候,人口一度很凋敝,而到了开元之后——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诗圣杜甫也曾作诗道:“小邑犹藏万家室!”】

    【即小城都藏着万家户口,说明那时候唐朝户口之繁多。】

    等等……

    杜甫:我?诗圣?!

    【除此之外,开元年间的商业也十分发达,加之国内的交通之路四通八达,城市多繁荣开放,对外贸易十分的活跃——即有波斯,大食等商人纷至沓来。】

    【长安,洛阳,广州等地,由此汇聚了各种肤色,以及不同语言的各国商贾,堪称热闹非凡,如此繁盛之景尤为难得一见,可在开元年间的各大繁华都市中,却是极为常见的景象。】

    随着天幕话音的徐徐道来,天幕之上画面也转而展现了极为繁华热闹的长安洛阳之盛景——

    当真是随处可见的各种肤色,不同服饰样貌的外国商人,而除了商人外,也有其他来唐的外国人,对大唐之盛景无一不惊愕赞叹,震惊于大唐的繁荣昌盛之下。

    这一幕,深深刻在了历朝历代众人眼中。

    那是他们未曾见过的繁华之景,与此同时,更是在心中点燃了浓浓向往之意!

    此等繁华盛景,谁不想在自己手中开创!

    唐玄宗李隆基,竟是比那位唐太宗李世民还要懂得治天下经天下?!

    唐朝李隆基时期。

    听着天幕对他所统御下的大唐盛景的描述,李隆基真可谓是志得意满,再无此时如此畅快的了。

    他真的做到了功盖贞观,承太宗之遗风!

    而太宗直至离世前都未曾去往泰山封禅,此一直为太宗遗憾之一。

    再观如今他之功绩,岂非完全可填补太宗之憾,封禅于泰山?

    这么想着,李隆基不由得心跳加速,眼底意气之色更盛——

    他不禁招来高力士:“你闻朕之功绩如何?”

    高力士闻弦知雅意,立即开口道:“陛下之功,足以与太宗媲美!甚至更……”

    后面的话掩了下去,不敢再说,朝李隆基告罪般哂笑了下。

    李隆基不与怪罪,反倒是轻笑一声:“那朕——”

    【开元盛世,大唐全盛时期。】

    【可是……也到此为止了。】

    咚!

    李隆基的那声轻笑骤然僵在了脸上。

    唐朝其他时空众人也是措手不及——

    天幕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到此为止?!

    【虽然王朝兴衰不可逆,总会有新的气象取代旧的气象,可是唐朝的衰落,却是如此的叫人心痛难忍!】

    【它是帝王之祸,是本可以避免的哀歌之局!!】

    【大唐,在极盛之后,如抛物线般,瞬间降落了下去——】

    此时,天幕画面随着“抛物线”三个字,也出现了相应的展现,只见标志着“大唐盛世”四个字的黑点,在极力攀登至定点后,于骤然之间,竟迅速衰落了下去!!

    那样触目惊心的陡然之势,可真是将“抛物线”这三个字诠释得极致且生动。

    “是谁?!”

    李世民失声问道。

    “是谁!!”

    李隆基也不禁站了起来,可不知为何,他心下竟跳得更为厉害且迅速。

    【让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想必大家都知道。】

    【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李隆基不由得紧紧盯着天幕。

    只听天幕继续说道:

    【他就是继让大唐进入全盛时期后,又导致大唐盛世崩塌的——】

    【唐玄宗,李隆基!】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