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边关基建指南 >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制造水泥需要用到石灰石和粘土,建造砖窑同样需要粘土,而这些原材料都在边关城外的岩石山上等待盛玉派人前去开采。

    按照目前的需要,盛玉将数十位劳动力划分成了三个组别,分别是开采搬运组、造窑组和水泥制造组。

    城中原有一个砖窑,位于东街。

    只是近年来几乎没有被使用过,早已变得破败。

    盛玉打算将这个砖窑翻新重建,而运回来的石灰石等物也都将放置于东街。

    不同于西街布满鳞次栉比的房屋,东街地方空旷、人烟稀少,盛玉打算将此打造成类似于后世工厂之类的地方。

    天还未亮,开采搬运组便要准备出发了。

    城门外,十几个高大结实的汉子站于一处,一旁放着几辆推车,推车上则放有几个铁制的锄头。

    这就是他们一会儿开采石灰石的全部工具。

    刚吃过饱饭,所有人此时都干劲十足,恨不得马上冲到岩石山上大干一场。

    吴石自然也是同样的野心勃勃。

    “多劳多得”的工分制度,让每个真正靠自己力气吃饭的人都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奔赴在工作岗位上。

    “咳咳,别说话,都给我仔细听好了。”

    吴石背着手,站于人前,他的面色严肃,脑子里正在努力回想着盛玉的话,“少夫人需要的是一种叫石灰石的石头。石灰石,你们知道吗?到时候可别什么乱七八糟的石头都往回运。”

    今天来的人都是原先在岩石山上的熟人,见了吴石也不感到害怕,此时便有人问:“老大,石灰石又是什么?”

    “就是啊,石头不都长一样,这叫我们咋认。”

    “嚷嚷啥呢?”

    吴石怒了,他好不容易回想起盛玉交待他的东西,被这么一吵又给记岔了。

    “石灰石整体颜色均匀,如同一块布一般,好的石灰石则像阴天的天空一样呈现淡青色。”

    “当然,只靠颜色无法辨别,这时只需把石头磕一个角,若它边边角角磕到的地方变白,且是粉末状,就可以大体认定为石灰石了。”

    声音从身后传出来,所有人都转头应声看过去。

    吴石面上一喜:“解二小兄弟!”

    来人一身淡青色长衫,嘴角噙笑,尽显文人的优雅风度。

    不是吴石心心念念的解二小兄弟又是谁?

    解二迈开步子,不过两三步便来到了众人跟前。

    吴石语气惊喜:“小兄弟你怎会在此?——你竟能识得石灰石?不若和我们一同前去如何。”

    解二,哦不,本名应为谢迩。

    谢迩摸了摸鼻子:“辨认石灰石的方法是少夫人传授于我的,我此时过来便是得了少夫人命令和你们一起前去开采石灰石。”

    吴石点了点头,并不觉得有半分不妥。

    下山后便未见到解二的身影,原也是得了少夫人传召。

    事情交代完毕,一行人便就此朝着岩石山走去。

    也是在这时,这些人才发现,自己住了许久的大山上,处处遍布的石头原来就是石灰石。

    岩石山上的石灰石大多裸露在外,开采工作并不难。

    即使是有陷在土中比较深的石头,对他们这些常年靠力气吃饭的人来说也不是问题。

    都是有着一把力气的好手,且个个心中都憋着一口气:一是要报答盛玉让他们能吃饱饭的恩情,二就是断不可被住在城外正在田地播种的那些人小瞧了去。

    吴石可是知道的,这些人虽然嘴上不说,可暗地里都在偷偷比较着谁的工分更多。

    若是工分少了,那定是偷懒不曾好好工作,是要被众人唾弃的。

    石灰石的开采工作便就此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工作之余,饿了便从衣襟里掏出带来的蒸土豆,温温的还带着热气。

    撕开薄皮,咬上一口,香香甜甜的滋味瞬间在嘴里弥漫了开来。

    有活干,有东西吃,还有什么比现在的生活更好的了呢?

    此时的东街。

    若说西街是富人区,东街便是边关的平民区。

    这里的地方空旷,略显萧条,好的一方面是,即使噪音颇大,也不会扰民。

    盛玉带着两个身形佝偻的老者行走在其中,众人心中虽早有预料,但在见到布满灰尘,早已龟裂,只剩一副空壳子的砖窑时,心中仍然不免咯噔一声。

    停下脚步,盛玉转过头,问一旁的老者:“如何?是否需要重新建窑?”

    这两个老人,一个叫魏知炎,一个叫魏知垚。

    两人原本是晋州一个村子里的同乡,后来村子出了瘟疫,死了大部分人,他们逃出来才幸免于难。

    村子本是有名的烧窑大村,可出了瘟疫这种事,两人也不敢把村子的名字往外报。

    隐瞒了这项手艺,又没有其他本事,吃饱饭成了奢望,一时糊涂便因偷窃入了狱。

    后来一路兜兜转转,到了边关。

    本来打算带着这门手艺老死,可在岩石山上谢迩的那番话又让他们转变了主意。

    下山后,他们便到了盛玉跟前,自告奋勇会建窑烧砖。

    此时两人看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土窑,对视了一眼。

    魏知炎上前一步回道:“这,少夫人,恕吾等无能,恐怕得另外起窑才行。”

    盛玉猜测也是如此,她点了点头,吩咐一旁的谢司:“先叫人将粘土运一部分回来。”

    盛玉只知道建窑需要粘土,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专业人士。

    另拨了十余人过来,盛玉便将建窑这件事交给了魏知炎、魏知垚两人。

    此时有小兵来报:“少夫人,谢营长请见。”

    盛玉也是来了边关后,才知道谢义的军职居然这么高,竟是一营之长。

    见了盛玉,谢义立刻请安行礼:

    “少夫人,你吩咐我办的事有结果了。”

    若说在来边关的途中,他只把盛玉当成一个“少夫人”的称号看待,可此时他对她早已是心服口服。

    “凉州城主本还不愿接受这种闻所未闻的食物在他的城池上流通,可其他商人却是识货的,运去的土豆几乎都被他们买了下来。”

    谢义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兜,“共售得一百五十二两,都在此处了。”

    “若是销往青州、朝城等地,土豆的售价还能再高上一两成,想着少夫人许是急要,此次便没走这么远。”

    盛玉接过布兜,对谢义的办事效率很是满意。

    “干得不错。”

    奇货可居,盛玉想到土豆应该能卖出去,但没想到谢义能这么快把这么多土豆都卖光。

    而且卖出的价格还不低。

    粮仓里的土豆,除了城中众人的口粮外,盛玉另留出了一部分育种发芽。

    她现在急需银两,便想着拿出一部分土豆销售。

    现下终于有了银子,商城的很多东西她可是早已眼馋了很久。

    第一件事便是得将水泥制造说明书买下来。

    “少夫人,明日我便要回关外去了。”谢义道,“谢迩他们应会继续留在城中,若是有什么事,直接吩咐他们便是。”

    盛玉抬头朝他看去:“可是夷狄那边又出了什么事?”

    “那倒没有,只是自从上次和夷狄一战之后,军中还有许多事务尚未处理。这些日子只顾着城内民事,如今城中逐渐步入正轨,我也该回到军中去了。”

    盛玉点点头,谢家到底是将门之后,重心依旧放在军事上。

    谢将军一直留在关外久未回城,谢景珩也时不时要回军中,留在边关城内的时间很少。

    至于叶怀兰……

    见盛玉将边关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早在前几日她便念叨着要回军中去了。

    想到一事,盛玉叫住谢义:“明日你走时再带上两车土豆回去。”

    军中粮食也缺乏,听闻此言谢义自是喜不自禁:“那定是甚好!”

    明日高悬,日照万里。

    放眼望去,入目可见的是大片的尘土荒漠,在灌木生长之处,依稀可见有人烟存在的痕迹。

    这里便是边关军队驻扎的地方。

    练武场上,身着戎装的军士组成方阵,手拿一柄长/枪,耍得虎虎生风。

    台下坐着几个身穿盔甲的中年将领,只看他们的着装,便知身份贵重。

    阳光刺目,让他们睁不开眼。

    有人眯着眼点头称赞:“少将军的长/枪/营果真名不虚传。”

    坐在中间那一位却似不满意地摇了摇头:“小把戏罢了,还得再练。”

    边上的人一听这话可就不乐意了:“往日里大哥可是对景珩手下的长/枪/营赞不绝口,那架势颇有抢过来拿为己用之意,怎的今日倒谦虚起来了。”

    听闻此言,中间那人立刻抚掌大笑起来:“你这话要是被景珩那小子听到了,可别让他把尾巴翘上天去为好。”

    那人同样笑了起来:“景珩向来沉稳,大将军说笑了。”

    今日只是排兵演练,众人的态度不免随意了许多。

    这时,遥遥见一人走来。

    有人看了过去:“谢义这小子怎的今日回来了?不是和谢迩几人一同留在边关城中的吗。”

    “夫人和谢义都回军中了,那城中如今是谁主持大事?”

    旁边有人哈哈大笑:“小老弟,一看你近日就不曾出来活动,你可不知道,景珩的媳妇可是个能耐人。”

    “什么?”那人的表情更加震惊了,“景珩何时娶了新妇,此等大事我怎得一丝风声都未曾听闻!”

    几人正说着话,谢义也走到了跟前。

    一一向诸位副将请过安,谢义面向中间那人行了个大礼:“将军,少夫人遣我带了两车土豆回来,现正放于火头营,将军可要去看看?”

    “哦?”

    “玉儿倒是有心,”谢卫国站起身,“带我去看看。”

    其他人也纷纷站了起来。

    有消息灵通的直接问出了声:“可是那解决了全城饥荒的土豆?”

    “听起来来头不小啊,那我可得去瞧瞧。”

    “我行军打仗多年,也不曾听闻土豆是何物,倒真叫老朽好奇。”

    刚好此时演练也到了尾声,一行人便朝火头营走了过去。

    火头营。

    一众厨子火头军此时正看着满满两车土豆不知如何是好,还未想好该怎样处理,便见有小厮踉跄着跑来:“将,将军和众副将来了!”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谢卫国和一众副将便到了跟前。

    这些人常年在火头营打交道,哪一下子见过这么多地位极高的人,顿时个个吓得手脚发软。

    谢卫国昂首阔步走在前,其他人则跟在他的身后。

    见到土豆,身后之人纷纷围了上去。

    “土豆怎是这般灰扑扑的模样?”

    “这玩意儿好吃不?”

    有人看向为首的厨子:“想好怎么做这些土豆没有?”

    那人立刻吓得跪倒在地:“回,回将军,小人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东西,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谢卫国拿起一颗土豆,瞧了瞧,捻去其上结块的泥土,露出斑斑点点的表皮来。

    他想了想道:“酸辣土豆丝可会做?”

    自打回到关外后,叶怀兰便时常在他耳边念叨之前在城中吃过一次的酸辣土豆丝,听得他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当然,他也想知道这让老妻如此念念不忘的酸辣土豆丝,滋味是不是如同她说的一般好吃。

    “酸辣……土豆丝?”

    那人一脸犹豫,“小人家乡倒是有一种名叫酸辣汤的美食,不知是否和这道菜的做法一样。”

    谢卫国摆摆手:“照你做法去做便是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倒是好久没尝过酸辣口味的菜肴了,不知这土豆做来滋味如何。”

    “今晚不就知道了。”

    “哎,这倒是。”

    没尝过土豆的味道,众人对此也无法上心,满足了内心的好奇之后便离开了。

    留下一众厨子面对两车土豆欲哭无泪:这酸辣土豆丝,到底是怎么个做法啊?

    火头营有个厨子名叫李为,来自川蜀,方才便是他提出了酸辣汤的建议。

    看着车上满满当当的土豆,他心一横:“我来做。”

    吩咐人前去把土豆洗净切丝,李为开始准备制作酸辣汤的配料。

    备有豆腐、冬笋、鸡蛋适量。

    将豆腐和冬笋分别切成细丝,鸡蛋打散备用。

    锅中倒水,放豆腐丝、冬笋丝。

    土豆质感颇硬,李为是第一次接触此种食材,把握不准煮熟的时间,便早早将切好的土豆丝放了下去。

    待土豆丝变软之际,再放入粗盐、茱萸、酱料,旺火烧至沸滚之时,倒入湿淀粉勾芡,此时转小火,加入打散的鸡蛋。

    汤碗中放入猪油、葱花、少许食醋,在锅内蛋花浮起时改旺火,至豆腐、土豆丝滚起即可捞入碗中。

    时至戌时一刻,火头营才忙活完。

    李为擦了擦额上冒出的汗,吩咐众人:“这汤得趁热吃才好,赶紧给将军们端去才是。”

    边上的小厮惴惴不安:“咱们可要先尝一尝味道?若是滋味不好,冲撞了将军,那……”

    李为唇角一抿,拿过一旁的碗,盛了小半碗酸辣汤。

    拿了勺子,先品尝了一口汤汁的味道。

    因加了湿淀粉勾芡,汤汁喝起来十分浓稠,口感顺滑。

    又酸又辣的滋味在口中弥漫,给味蕾带来莫大冲击。

    是好吃的。

    李为稍稍放下了心。

    他这才又舀起了碗中的土豆丝。

    土豆丝切得厚薄皆有,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煮熟后通体呈透明的淡黄色,其上沾染了汤汁,略略染深了一些颜色。

    将土豆丝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沙沙绵绵的口感,带有一丝不明显的香甜。

    从未品尝过的味道,想必这便是土豆独有的香味。

    正宗的酸辣汤中本是没有土豆丝的,但这样吃起来,土豆丝在其中的感觉却丝毫不显得突兀。

    豆腐软烂,冬笋细嫩,土豆丝的口感介于两者之间,倒是相得益彰。

    半碗汤下肚,李为刚擦过汗的额头又冒起了细汗。

    又酸又辣的汤汁滚烫,喝起来真是畅快无比。

    一旁的小厮见他吃得忘我,站于一侧不敢打扰。

    闻得空气中漂浮的香味,不自觉吞了吞口水:“李师傅,这酸辣汤喝起来滋味可还好?”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