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八零淡水鱼女配 > 第104章 宣传

第104章 宣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一天, 老师也没有教什么。

    只是给大家发了书。

    还有让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内向腼腆一点的小孩,踌躇地上去说了自己名字,就赶紧下来了。

    年纪小的, 还没有害羞这个概念。

    付军哒哒哒上去。

    “我叫付军,爸爸叫付国栋, 妈妈叫周蕊!”

    “姐姐叫付颖!”

    “我喜欢小人书!”

    付军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还有削笔盒!”

    现在削笔盒,也是他的最爱。

    “付军同学,削笔盒是什么?”

    老师好奇地问道。

    “削笔盒就是这个!”

    付颖把从家里带来的削笔盒, 举起来给大家看。

    “这是做什么的?”

    有的小孩子好奇地问道。

    削笔, 现在没用过笔, 也没听过。

    倒是听多了他们老娘要削人的话。

    “这是削笔刀, 就是把笔放进去, 转几下, 就能削好了!”

    赵志在一边给小同学们解释。

    可惜他们的笔都给周阿姨削好, 不能现场演示给大家看。

    “哇”

    好神奇!

    但一群小孩们, 光听听就觉得好神奇。

    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东西。

    “付颖同学,你们的削笔盒是从哪买的?”

    看着很方便, 老师也心动。

    想到家里上学的侄子侄女,他也想买两个送回去。

    付颖摇了摇小脑袋。

    “这不是买的, 是村里穆爷爷做的!”

    “妈妈想出来的!”

    付颖着重强调后面这句。

    “付颖,你妈妈好聪明!”

    身边的新同学都羡慕了。

    “也是我妈妈!”

    讲台上的付军赶紧强调。

    “也是我周阿姨!”

    赵志赵燕兄妹也跟上。

    。

    老师惊讶, 没想到一个小山村里, 还有这样巧思的人。

    “付颖, 这个削笔盒可以给我试试吗?”

    有的同学提议道。

    付颖很大方地点点头, 把削笔盒递给对方。

    不亲自试验一下, 怎么能知道削笔盒的魅力呢。

    削笔盒的外观, 做的跟小房子一样。

    上面还有穆爷爷因为习惯雕刻的花纹。

    看着很吸引人。

    拿到削笔盒的同学,就把自己还没削的铅笔按照赵志说的方法,把铅笔伸进去,转了几下。

    “哗啦哗啦”

    几下声音。

    就有铅笔削从盒子里掉出来。

    班里所有的小孩都好奇地围了过去。

    老师也好奇地走过去。

    “你的铅笔削好了!”

    赵志提醒还想再转一下盒子的同学。

    要是再转,笔尖就容易断了。

    小同学赶紧把铅笔拿出来。

    果然,铅笔学的刚刚好。

    “这个削笔盒太神奇了!”

    小朋友惊叹道。

    只需要把铅笔伸进去,转几下,就能削好一支铅笔。

    老师也亲眼见证了。

    越发想要同款了。

    “付颖,能我削一下吗?”

    “还有我!”

    新同学都争着想要试一试。

    付颖只能让大家一个一个来。

    别把削笔盒抢坏了。

    排队的人太对,就有同学问道:“付颖,穆爷爷还做削笔盒吗?”

    有的同学脑子也转了起来,对啊,他们可以再找穆爷爷做一个。

    省得跟别人抢。

    付颖点点小脑袋。

    “有的!”

    “穆爷爷家也准备做削笔盒的生意了!”

    趁机给削笔盒的“市场”宣传一把。

    “那我要去买一个!”

    有的同学已经积极报名了。

    有的同学家境可能不是那么宽裕,对削笔盒的价格还是在乎的。

    “我妈妈说了,给村里人的价格只要成本价!”

    什么成本价,付颖不清楚。

    但不妨碍她给自己妈妈拉一下好感。

    “哇,付颖妈妈真好!”

    同村的小同学,这下是发自真心地夸赞了。

    老师也感到惊讶了。

    想到开学那天送几个孩子来报名的女人。

    心里不由生出佩服!

    等到放学的时候,一传十十传百,所有的小孩都知道了削笔盒。

    付家老屋的几个孩子,更是直接跑到自己弟弟妹妹面前。

    想要试一试。

    付颖对哥哥姐姐自然更大方。

    让他们拿着回去削,等把笔都削好,再送过来。

    付冬他们更是保证,削好就会送回去。

    一起出了学校,然后回家的路上分开了。

    付冬拿着削笔盒,带着家里的姐姐弟弟就往家里跑。

    让在后面好奇的同班同学都没跟上。

    只能遗憾先回家了。

    付冬一回家,就拿出还没削的铅笔在那转。

    “你的铅笔不是削好了吗?”

    付大嫂过来看见他在动笔,问道。

    昨天拿着平时砍柴的刀,在那小心地削了半天。

    家里两个都是大孩子了,付大嫂倒是没有周蕊那种“削笔”的烦恼。

    “这是三婶想出来的!”

    付冬只说了一句话。

    付大嫂惊讶,没想到弟妹又想出一个新东西了。

    哎哟,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么好用!

    “冬子,你可要好好读书!”

    付大嫂把所有的原因,归结到是读了书的原因。

    付冬莫名其妙,自己娘怎么又说这句话了。

    从知道要上学,就耳提面命的话。

    但还是点了点头。

    心里也认同。

    看看手中削好的铅笔。

    还是得读书,看看三婶就是,脑子多好用!

    。

    周蕊没想到,自己还没把铅笔盒的名声宣传出去呢。

    家里孩子已经给她办了。

    “妈妈!”

    付军一下学,就背着书包和哥哥姐姐一起回家了。

    “肚子饿了没有?”

    周蕊把厨房做好的饭菜端出来。

    几个小孩也赶紧帮忙。

    人多,帮手也多。

    碗筷一次性就拿好了。

    “老师今天教了什么?”

    饭桌上,周蕊跟所有家长一样,问出关心的问题。

    “老师发了书,还让介绍自己!”

    付军回道。

    周蕊点头。

    第一天开学嘛,都是这样的。

    “老师还要买削笔盒!”

    付颖突然说道。

    “啊?”

    周蕊懵,什么情况?

    看付颖妹妹不想再重复一遍。

    赵志只能给她把话补全了。

    周蕊这才知道家里小孩干了什么。

    “可以啊!”

    “都会搞宣传了!”

    周蕊夸赞道。

    几个小孩下意识地挺直了小肩头。

    今天没说上话的赵燕,心里握拳,下一次,她也要宣传。

    看来穆大爷这次的生意要好了。

    父子俩有的忙了。

    周蕊心想。

    。

    穆家确实如她想的那样。

    家里突然多了拖着大人过来的小孩。

    连学校的老师都来了。

    “穆大爷,听孩子说,你这有什么削笔盒?”

    老师问道。

    “对对对”

    穆大爷回道。

    “那可以卖我两个吗?”

    “当然可以!”

    穆大爷赶紧说道。

    然后从家里做好的削笔盒里,拿出两个。

    递给老师。

    “多少钱?”

    老师问道。

    穆大爷也没说不用给。

    这本来就是要做生意的。

    因为是村里的老师,直接给了一个成本价。

    老师一听,就知道自己得了实惠。

    笑着把钱给了。

    然后就拿着铅笔盒,骑上自己行,往镇上的家去了。

    。

    同村的家长看到老师都买了,在加上孩子的要求。

    而且穆大爷也给了村里人实惠。

    宽裕点的就给家里买了两三个,不怎么宽裕的,也给买上了一个。

    穆家人笑呵呵地,把做好的削笔盒卖给村里人。

    还好他们没闲着,做了一些放着,要不然还真拿不出手。

    到最后,有的孩子还没买到。

    穆大爷只能答应尽快给孩子做出来。

    小孩这才没赖在地上。

    穆家人知道,是周蕊家里的小孩子给宣传的。

    只能感叹他们一家都是福星。

    。

    买到削笔盒的老师,骑着自行车,比平时都快了少。

    一心想快点回去。

    到了镇上,进了家门。

    “怎么今天回来的这么早?”

    他老娘见到人,还惊讶起来。

    “哥嫂他们呢?”

    男老师先问道。

    “上班,还没下呢!”

    “家里两个小孩呢?”

    男老师继续问道。

    “还没放学!”

    他老娘奇怪。

    今天怎么这么多“废话”。

    男老师遗憾一秒,就听见门外大大小小的脚步声。

    还有两个蹦蹦跳跳的。

    “回来了!”

    眼睛一亮,立马把从村里带回来的削笔盒藏在身后。

    等着小孩进门,给他们一个惊喜。

    “叔叔!”

    两个小孩见到当老师的叔叔回来,也很高兴。

    “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

    男老师把藏在身后的两个削笔盒,拿了出来。

    “哇”

    两个小孩看到精美的小房子,以为是玩具呢。

    因为叔叔平时就会给他们带一点玩的。

    他哥嫂也以为又是小弟带的玩具。

    “这是削笔盒!”

    削笔盒?

    家里的小孩大人表示没听过。

    “你们的铅笔呢?”

    男老师问道。

    两个小孩把背包里的铅笔掏出来。

    男老师接过用得有点凸的铅笔。

    然后在削笔盒里转了转。

    拿出来就是一支削好的铅笔。

    家里的大人小孩终于明白为什么叫削笔盒了。

    “这东西,你从哪买的?”

    他嫂子好奇道。

    就是县里,也没见过这样方便的东西。

    要不然早买了。

    省得一天早上还要给两个小孩削好笔,才能上班。

    “村里!”

    男老师说道。

    “就是你教书的那个村子?”

    “对!”

    家里人没想到,一个村子,还能想出这么好用的东西。

    真是“高人在民间”!

    经过老师家一宣传,周围的邻居知道了。

    两个小孩把削笔盒带去学校后,镇里的小学也知道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