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独宠夫郎 > 第191章 胡人犯边 盛鸿动怒

第191章 胡人犯边 盛鸿动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得花费多少银子啊!”

    黎粮咂舌。

    平城好大的!

    “大哥, 你之前也说了,望山镇有百亩一等田,你每次过去坐着牛车也得走上两天, 若是将那边的粮食运送回家,那耗时就得更久。”

    “可若是修了水泥路,那花费的时间肯定会少一半,运粮也方便。”

    “为了咱自家人的便利,花些银子就花了。况且, 这灰泥其实比土坯砖要便宜。就算把全县城的路都给修了,顶天了也就是十几万两银子。”

    黎荞知道黎粮心疼银两, 但刚才还不觉得, 此时一琢磨,他觉得这路必须得修。

    今后黎粮王桂花定居盛京,三柳村那边的田地主要是黎谷这位二叔照顾着。

    黎谷年纪不小了, 难不成每次去望山镇都得坐牛车颠簸两日么?

    他又不是没银子。

    这路, 必须得修。

    黎粮听得这话,虽然眉头皱的还是能夹死蚊子, 但口中已经同意了。

    “唉,算了,反正这银子是你挣的, 只要你不心疼, 那我也不瞎唠叨了。”

    “我心疼呀, 但谁让咱黎家的根在平城呢,自己的家, 肯定要整治的舒适又便利。”

    “等我告老还乡, 我和竹哥儿肯定是要回去的, 不说住多久吧, 但肯定要住上一段时间。”

    “到时候我和竹哥儿去巡视自家的田地,但我俩那时候上了年纪,身子骨肯定经不住颠簸的土路。所以这路啊,早晚都得修。”

    自家那个前后两院的大房子,他和陶竹的快乐老家,这辈子肯定要回去看看的。

    黎荞此话,戳到了黎粮的心窝上,他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虽说他和王桂花决定留京了,但三柳村是他长大的地方,还有一帮亲戚在,他将来也是要回去看一看的。

    “你想修就修吧,你全权决定。”他对黎荞道。

    “行,我明日就禀告圣上。”

    身为一个忠心耿耿、在盛鸿跟前没有秘密的纯臣,黎荞有什么大动作,都是先向盛鸿报备的。

    孟月看黎荞三言两语间便将这么大的事给决定下来了,不由羡慕,有钱真好!

    “黎兄,那我呢?我也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儿。”

    “你可以修你们村到县城的路,这一条路我不和你抢。”黎荞笑着道。

    “成,就这么说定了。”

    孟月爽快的应了下来。

    以他目前的积蓄来说,修这一条路是足够的。

    而庄丰收见黎荞打定了主意,想了想,而后道:“现在整个平城都挺富裕,修路这么大的事,不只便利你一家,依我看,就如修土坯砖路时那般,让大家自发捐一些。”

    “无论捐多捐少,咱都欢迎,不捐也成,全看自愿。”

    “这个啊,村长,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以我如今的威望,只要你号召,那家家户户肯定都会捐。万一有人觉得修不修路无所谓,不愿意捐,但迫于我的威势不得不捐,那这些人心里头肯定会对我生怨。”

    黎荞不想从别人口袋里掏银子,之前他和陶竹悄悄给南方受灾的府捐银子,就是不想让别的官儿被迫跟着捐。

    捐款这种事,纯属自愿。

    修路这种事,也不是人人都愿意的。

    就像是他上辈子时看的新闻,哪怕是政府免费修路,也有人出于重重原因而不愿意。

    既如此,那干脆他自己修吧。

    “你啊,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娃。”

    庄丰收忍不住感叹。

    从前黎荞无权无势,做事谨慎、处处为村人考虑,这说的过去。

    如今都是三品大员了,行事还是尽可能考虑、照顾每一位乡亲,说实话,他活了一辈子,历经两朝,这种官儿是头一次见。

    “可不是,黎兄时刻记着底层百姓的不易,这种好官的确不多。”

    孟月也忍不住道。

    “这倒没有,前段时间的张老三等人,那是实实在在抽了我的脸。别夸我了,来来来,继续打牌。”

    黎荞说着又抓起一张牌,招呼牌桌上的几人继续。

    “你又不是故意的。”

    孟月也抓起了牌:“你年轻,偶尔顾虑不到很正常。”

    “张老三是什么事儿?”庄丰收好奇的问。

    “就是皇家物流抢了……”庄文立马为老爹科普。

    庄丰收、黎粮、孟父听的有些唏嘘,原来还有这种事儿。

    哪怕是在盛京,底层的小百姓日子也不好过啊。

    “还是村子里好,自家的田地就是自家的,不会被抢了饭碗。”

    孟父忍不住道。

    “对。”庄丰收深以为然。

    等他回村了,他一定要将盛京的不易宣扬宣扬。

    他身为三柳村的村长,他自是希望村人越来越富裕的,可也要脚踏实地,不要提起盛京就觉得一切皆好。

    村子里那批愿意出去做生意闯荡的人,对盛京颇为憧憬。

    但就盛京这房价,村子里有多少人负担得起?

    城北一个小小的宅子就要上千两,还特别狭小,哪像是在村子里,只要不超过朝廷划定的范围,那想怎么修房子就怎么修。

    当然,城南城西的房子价格低,可黎荞在城东城北,若是每日跨区去黎家铺子里做工,步行的话,来回加一起得两个多时辰。

    就像是今日,他和孟家坐着牛车从城北来城东,那也花费了半个时辰。

    还是住在村子里时方便,大家都在一个村子住着,想串门了,随时随地晃悠几步就到了。

    吃饭时,也能端着碗蹲自家门口或者是晃悠到别人家去边吃边闲聊。

    可在盛京,就黎荞现在这宅子,光是从东二跨院到西二跨院就得坐牛车。

    这种高门大户,深宅大院,村子里的人来了,绝对束手束脚。

    而他庄家,虽和孟家都在城北,但中间隔着几条街,串一次门也不容易。

    除了住的,还有日常花销。

    在村子里时,菜是自家菜地种的,粮食、棉花也是自家田地里种的,只要不讲究,那衣食住行不需要花费什么银子。

    可到了盛京,肉菜一针一线都需要花钱买,关键价格还比在村子里时高。

    还有子女的教育,在盛京读书,那花费可比在村子里高多了。

    所以说,哪怕有黎荞这位靠山,入京之后的日子,那也不如在村子里舒服。

    如今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算是地主。

    放着好好的地主不做,万里迢迢跑来盛京,单独住在城南、城西,远离亲朋好友,每日跨区忙忙碌碌,几日还见不了黎荞一面,即便见到了,也得恭恭敬敬喊黎大人。

    这种日子,他觉得不太值。

    回村之后,他一定要将利害和村人讲清楚了,免得将来后悔。

    庄丰收身为村长,哪怕来了盛京,脑子里也时常牵挂村人和村中诸多事务。

    黎荞自然也牵挂三柳村。

    他原打算第二天下朝后就向盛鸿提起修路之事,但没想到,平静了许久的大盛,突然来了件大事。

    今年天气冷的早,还没入冬就下了雪,入冬之后每天都干冷干冷的。

    盛京都是如此,盛京往北自然会更冷。

    昨天半夜盛鸿接到奏报,三日前一队胡骑南下,跑到大盛地界烧杀抢掠了一番,造成边关百姓死伤过百。

    前朝末年,胡人趁着战乱,时常南下抢掠人口财物,大盛建立后,胡人继续南下肆虐,盛钧率兵北抗胡人,与对方打了十多年,彻底把对方给打消停了。

    但没想到对方现在又进犯边关。

    早朝之上,盛鸿的脸色很不好。

    自他登基,大盛一直无战事,连小波的百姓起义都没有。

    现在北方胡人突然杀上门来,边关驻军猝不及防,被对方冲进了边城,不仅杀了不少百姓,还抢走了一些财物。

    废物!

    盛鸿动怒,朝中不少官员心中也有火气,大盛国富兵强,现在胡人都抢上门来了,那自然得打回去。

    六皇子便是主战派,他觉得应该和当年一般,将这些胡人打怕了,打痛了,那才算解气。

    七皇子觉得应该加强边城的防御,这才刚入冬胡人就来抢劫了,等天气更冷些,那胡人定然还会来。

    下一次可不能让胡人伤到百姓和轻易走掉了。

    至于主动出击,目前情况不明,他觉得应该先探明情况再说。

    历朝历代,胡人经常南下,但没有哪一朝哪一代可以将胡人给彻底灭绝,之前盛钧与胡人打了十余年,这才把胡人给打消停了一段时间。

    七皇子觉得,加强边城防御让胡人有来无回才是最重要的。

    北上深入胡人腹地,没必要。

    其他几位皇子,都支持七皇子。

    朝中不少大臣也支持七皇子。

    但也有人支持六皇子。

    大盛伤了脸面,应该立马抽回去,不然有损国威啊。

    吵了小半个时辰,最终盛鸿下了决定,他与七皇子的看法一致,应该一边探明情况,一边加强边城防御。

    盛鸿采纳了七皇子的意见,六皇子的脸色不太好。

    下朝之后,特意去了求贤殿,想让盛鸿改了主意。

    盛鸿主意不改,他只能一脸郁闷的告退。

    盛鸿的脸色也不好,黎荞只能将修路一事暂时搁置,勤勤恳恳的当他的代笔,为盛鸿处理奏折。

    这一整日,盛鸿都在看胡人的资料。

    黎荞在一旁瞅着,心中略有些感叹,盛鸿虽是帝王,但被盛钧保护的太好了,登基前,盛钧给他扫平一切阻碍,登基后,最大的事就是各地的天灾和贪官污吏。

    现在终于有一件能称之为大事的胡人侵犯边关,盛鸿竟是有些手忙脚乱。

    但盛鸿的策略是正确的。

    就如七皇子所言,历朝历代北方都有少数民族南下,但没有哪一朝哪一代可以将这些少数民族给武力灭绝。

    大都是融合,让少数民族融入汉族。

    如今情况不明,自是要慎重一些。

    很快到了黎荞的下班时间,盛鸿忙碌了一日,又是翻从前的资料又是召集大臣询问的,心中总算是有底了。

    但是,今年的军费肯定要涨一波。

    刚觉得财政压力缓解了不少,结果又给他添新的开支,他一脸沉重的看向了黎荞:“黎爱卿,你这户部主事最近动动脑筋,为国库增加点进项,若是真的和胡人打起来了,那处处都得花银子。”

    “……是。”

    黎荞应下。

    “算了,灰泥开始向百姓出售吧。”盛鸿又道。

    灰泥虽然售价便宜,但成本也低,若是购买的人足够多,那还是挺能赚钱的。

    黎荞正准备再次应是,外面有小太监进来通禀:

    六皇子又来了。

    盛鸿还没有决定派谁去边关增援,六皇子毛遂自荐,想去边关为大盛的冤魂讨回公道。

    盛鸿自是不肯。

    哪里就值得皇子上前线了?

    大盛的武将足以守卫边关。

    六皇子看无法让盛鸿改变主意,只能再次一脸郁闷的离去。

    盛鸿见状,一脸骄傲的感叹了一声:“年轻人有这份勇气,甚好。但大盛良将众多,不需要他去冒险。”

    “您说的甚是。六皇子的勇气,令微臣钦佩。”

    黎荞立马顺着他的话夸道。

    但当皇帝可不能只有勇气,还得谨慎,打仗,打的不仅仅是钱,还有人。

    凡是打仗,那必定死人,普通小兵的命就不是命么?

    可看高志远的反应,上辈子似乎是六皇子拿到了皇位,他和六皇子在对待百姓一事上,意见差的有些大。

    不过,此次胡人南下的结果是什么?

    六皇子想上前线,该不会是六皇子最终成功然后立下了军功吧?

    若真是如此,那六皇子就将其他几位皇子给甩到身后了。

    盛鸿的第二道题目迟迟未出,但身为帝王,最起码能护得住自家的江山和百姓,若六皇子真立了军功,那盛鸿心里头必然偏向六皇子。

    黎荞有些焦虑,但盛鸿第三日就派了将领前去边城,并且很快就传来了好消息,胡人当真又一次南下,想要杀入边城。

    结果被守边的将领来了个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这下子黎荞放心了。

    而此时,已经进入了腊月。

    又该过年了。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