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独宠夫郎 > 第176章 徐瑛、辛知升官,黎荞搬家 七皇子按兵不动

第176章 徐瑛、辛知升官,黎荞搬家 七皇子按兵不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盛鸿抛出来这个炮弹, 让百官的视线一下子聚集到余下的这几位皇子身上。

    准确来说,是二皇子、四皇子、六皇子。

    如同之前黎荞所分析的那般,大皇子身子骨不行, 首先排除掉。

    七皇子行事太霸道,手段太毒辣,将满朝文武得罪了大半,也排除掉。

    不过,虽然说不用跟从前那般急吼吼的站队, 可百官心里肯定有所偏向的,他们想让与自己关系亲近的皇子上位。

    但盛鸿提的这个问题……说好解决, 那也的确好解决, 只要有足够的银钱,可以简单粗暴的在所有官道上铺上青砖、土坯砖、青石板,这么一来, 税粮入京就容易多了。

    可关键是, 谁有这份财力?

    距离盛京近的地方,狠狠心, 咬咬牙,那能将土路变成砖路、石板路。

    可南方一些府,距离盛京远得一来一回得用上大半年时间, 这么长的距离, 若是铺成砖路、石板路, 那所耗费的银钱是天文数字。

    别说是个人了,就是国库, 那也撑不住。

    可不铺成砖路、石板路, 那如何解决税粮入京难一事?

    不只是几位皇子在琢磨此事, 百官都在琢磨这一难题, 但这不包括黎荞。

    他忙着搬家。

    彭家大宅子西边的两个跨院是江南园林风格的,陶竹、郑浅浅等人还没有住过这种风格的院子,他们一个个都喜欢的紧,看宅子回来之后便计划着搬家。

    黎荞当然是听家里人的话,先搬过去,然后再重修院子。

    一家子只花费了两日,就从城北的旧宅搬到了城东的新宅子里,大门上挂着的彭府改为了黎府。

    入住新家,黎荞邀请好友过来庆贺。

    农历四月,正是植被繁茂、百花盛开的季节,黎府西跨院花红柳绿,日光明媚,黎荞让人在池塘旁的柳树下摆上了烧烤摊、火锅摊。

    这会是初夏,温度不算很高,众人围着炉子吃这两种吃食,并不觉得炎热。

    “黎兄啊,你这换宅子的速度也忒快了,当了三年京官,换了三个宅子,佩服,小弟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辛知拿着几串五花肉站在池塘边,他一边去瞧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锦鲤,一边对坐在他身边的黎荞叹道。

    他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但黎兄这种蹿升速度,他真的是第一次见!

    同桌的几人听了此话,全都笑了起来。

    “可不是,不过这次一步到位了,这宅子着实好,未来肯定不会再换了。”

    徐瑛说着将手中那一串烤蘑菇朝着黎荞伸去:“来,碰一下,沾沾你的喜气儿。”

    “我也来碰碰!”

    孟月立马也举起了手中的羊肉串。

    他不求升官,他求他和七皇子有一个好结局!

    庄文肯定不能落后,升不升官的无所谓,但黎荞的喜气他是愿意沾的!

    “碰一下碰一下。”他忙从盘子里拿起了一串烤鱼片。

    “来来来。”辛知赶紧伸出了他手里的五花肉。

    “行行行,碰碰碰,都沾一沾喜气。”

    黎荞举起手中的虾串,挨个和他们碰了碰。

    碰完了,他对庄文道:“文哥,你也该考虑换宅子了吧。”

    周芸前段时间生了,是个大胖小子,庄家人已经让韩家商队送了信,今年会来京城玩一下。

    现在庄文住的一个三进的院子,说小吧,不小。

    庄家人若是过来,挤一挤是能住得下的。

    但是,李瓶的儿子庄方考上秀才了,说不定会来盛京读书,而且庄园还没有成亲,一旦成亲,那眼下的宅子肯定不够住。

    “有这个打算,但兹事体大,我得和家里人商议一番。”

    庄文道。

    四进的宅子比三进的贵,那么大一笔银子,他得和家里人商量。

    “应该的。不过,若是你们要买宅子的话,可以看看我家那处旧宅。”

    黎荞道。

    若无意外,眼下这处新宅子便是他和陶竹养老的地方了,这宅子足够大,就算是三柳村来了人,那也住得下。

    所以,若是庄家有意,他不介意将那个四进的宅子转给庄文。

    “好,老弟你这话我记下了。”

    庄文立马双眼一亮。

    那宅子好,有暖房,适合老人居住。

    若是他爹来了,冬日里住在暖房中再舒适不过了。

    一旁的徐瑛见状,幽幽叹气。

    画哥儿想和陶竹住的近一些,因此也一直在看城东的宅子,结果圣上直接赏给黎荞一处宅院。

    就这地段,只凭着银子,根本拿不下。

    更何况,画哥儿也没那么多银子。

    至于他徐家的银子,他是绝对不会用的,不然的话,自家人肯定又要挺起腰杆和画哥儿闹。

    一旁的孟月埋头默默吃烤串,绝对不参与这个话题,免得众人劝他。

    他对买宅子没兴趣。

    若是有可能,他更想在黎兄家租一间屋子,黎兄家和七皇子府在同一条街,羡慕!

    热热闹闹的乔迁之宴过后,黎荞日子照旧,搬到城东之后,他通勤距离大大缩短,每日可以多在家里待一会儿。

    东边两处跨院是传统的四进院子,他找了工匠过来,将全部房屋推倒,准备重建。

    这一次,他定然要悄悄把水泥搞出来,他得给七皇子讨一个赞赏圣旨回来。

    当黎荞家轰隆隆拆院子时,盛鸿又接连下了几道圣旨,这一次吏部空出来几个职位,还有彭家人原先所占据的几个职位,他重新安排了人手。

    翰林院的两位位侍读学士,还有之前和黎荞同屋的段大人、李大人被调去了吏部。

    翰林院空出来的位置,辛知占据其一,由原本的正七品翰林院编修成了从五品的侍读学士。

    辛知很高兴,在百味楼摆了宴席,邀请一帮人庆贺。

    之前他祖父因为大皇子摔断腿一事被太上皇厌弃,以至于空有爵位,家中无一人做官。

    现在他不仅做了官,还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升了官!

    从五品的侍读学士,这可是好职位,下次升官,指日可待!

    与黎荞、辛知同届的榜眼谷梁涵,也成了从五品的侍读学士。

    另外,盛鸿还从户部调了一位十二部的主事郎中过去。

    这么一来,户部就空出来了一个主事郎中之位。

    这个位置,徐瑛顶了上去。

    户部十二部的主事郎中掌握实权,是正五品官,徐瑛原本的饭银处员外郎也是五品官,徐瑛这是平调。

    但饭银处这种冷门的小部门和户部十二部没法比,户部十二部每一部掌握着一省的财政、田地、户籍等大权,此次徐瑛算是升官。

    最明显的证据是他的俸禄涨了。

    大盛是按照每个官员手中的实权定俸禄,虽然都是五品官,但户部十二部的郎中俸禄要比饭银处员外郎高一些。

    这可是喜事,徐瑛很开心,在家里摆了宴席,邀请好友一同庆贺。

    更令他开心的是,画哥儿怀孕了。

    成亲这么久,沈画终于怀孕了,这下子他可以堵上自家人的嘴巴了。

    身边尽是喜气,于是黎荞又在家里摆上宴席,因为辛知和徐瑛都觉得是沾了他的喜气才升官的,两人都还想再沾沾,他只能再摆下宴席。

    孟月和庄文也到场了。

    两个人虽然没有升官,但并没有不开心的情绪,庄文对这事一向看的很淡,孟月则是怕升到其他部门离七皇子太远。

    不过,他们由衷的为徐瑛、辛知高兴。

    升官好哇,继续升!

    “下次想升官肯定不容易,最近几位皇子都很平静,百官也平静。”

    辛知抿了口米酒带走嘴巴里的辣味,忍不住说起了朝中局势。

    “圣上出了这么一个难题,几位皇子都不接招,我家里人也在琢磨,但没有头绪。”

    “可不是,我也琢磨了一下,唯有银子能解决此事,但国库的银子都撑不住这巨大的消耗,更别说是几位皇子了。”

    孟月也点头。

    七皇子在为大皇子争夺皇位,他自然将此事挂在了心上,可这事无解呀。

    但偏偏七皇子一点儿都不急,平日里照旧审案子,对这道难题一点儿都不上心。

    愁!

    黎荞闻言眨了眨眸子,昨天下了班,他和陶竹带着泡芙等小甜品去拜访了七皇子。

    七皇子的确也在头疼此事,除了银子,七皇子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不过,若是拼财力的话,七皇子是有胜算的,因为大皇子手里有不少产业,光是一个赌坊,便是日入千金。

    其他三位皇子可没这个优势。

    因此七皇子一点儿都不焦急,还搬出了黎荞的名句,若是此事无法得到圆满的解决,那么谁的银子多,谁就能多修一段路,那谁便是胜利者。

    既然稳操胜券,那只需要看另外三位皇子出招即可。

    现在盛鸿已经将争夺太子之位的条件摆出来了,剩下的三位皇子能忍得住么?

    七皇子此话着实有理,是以黎荞此时只能也做出头疼的模样,跟着几位好友一起犯愁。

    但等几位好友走了,他立马和陶竹一起去了东跨院那边。

    虽然七皇子的策略是按兵不动,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先将水泥捣鼓出来再说。

    水泥这个大杀器,他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此时的东跨院没有了原先的模样,工匠们干活很麻溜,已经将拆下来的木头、砖头、瓦片等全都运送走了,现在这两处院子空荡荡的。

    陶竹牵着黎荞的手,沿着墙根溜达,口中慢慢讲着这座跨院的布局。

    “咱们是在哪边种菜呢?东边还是西边?现在小睿天天都嚷嚷着要种菜,喊的我也想种了。”

    “在东边吧,咱们住在东边,方便。”

    黎荞直接道。

    这宅子太大了,五个院落加一起,横向足足有三千米宽,若是住在东跨院,但菜地在西跨院,那太不方便了。

    “好,听你的。”

    陶竹想象一下在自家院子里种菜种花的场景,脸上挂上了笑,这才是过日子嘛。

    之前那个四进的宅子也好,但院子里铺满了青石板,想种菜种花只能种在花盆里,这太憋屈了。

    身为在乡下长大的小哥儿,他从没想过某一日想种个蔬菜竟是这般难。

    幸好有新宅子了。

    明日各种建材就要送过来,在自家种花种菜,指日可待了~

    黎荞也对明日充满了期待,建材都入场了,那水泥还会远么?

    作者有话要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