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古代架空 > 独宠夫郎 > 第44章 买田地 写你的名字

第44章 买田地 写你的名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先把刀片固定在这根小木棍上。”

    黎荞一边动手, 一边给陶竹讲解步骤。

    陶竹跟前也放着木桶、木棍、刀片、钉子、锤子等工具,听到他这话,陶竹按照他说的, 拿起钉子和锤子,小心翼翼的把刀片固定在小木棍上。

    这根木棍将会立在水桶中,成为旋转刀片搅碎食物的支柱。

    他动作很小心,很专注。

    第一次动手做这么神奇的工具,他比黎荞更想看到成品。

    “有了这个, 不仅咱们不用那么累,浅哥儿家也不用那么累了。”他道:“浅哥儿这两天剁肉, 手上都磨出茧子了。”

    对于郑浅浅而言, 剁肉就属于重活了,这两日郑家人忙不过来,他就上前搭把手, 虽然没剁多久, 但手心里却是磨出了茧子。

    “他的手太娇嫩,的确容易出茧子, 过几日就下去了。就算下不去也没事,茧子也挺好的。”

    黎荞道。

    在他的意识里,他一直把小哥儿当男人看, 男人手上起茧子, 这多正常的事儿。

    “……”

    陶竹有些无言:“我是把他当弟弟, 所以有些心疼。换做是你弟弟,你不心疼?”

    “不心疼, 换做是我弟弟, 我肯定从小就让他干活, 学各种技能。”

    黎荞实话实说。

    “……那如果是咱们俩生的哥儿呢?”陶竹有些担忧。

    这人喜欢他这种跟男人似的小哥儿, 该不会他将来养孩子也是这种审美吧。

    “咱们的也一样。”黎荞听到“咱们俩生的”这几个字时忍不住笑,他抬头看向一旁的陶竹。

    油灯下,陶竹的唇微微抿着,正扭头瞧着他,脸上带着担忧和震惊。

    他的笑容不由扩大。

    “如果是咱们的孩子,甭管是小哥儿还是女儿,我都会自小就让他们干活,学习各种技能。咱们俩不可能一直保护他们,他们终有独自面对这世界的时候。”

    “不能时时刻刻保护,却又把他们带到这世上,那咱们最该做的就是教会他们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才是真正的负责。”

    在这个世界,律法不完善,生产力低下,身为普通小百姓日子艰难。

    像是郑屠户那般,随意来个小地主他们家就扛不住了。

    但做到高官也不保险,生死还不是人家皇帝一句话的事儿。

    当然,皇帝也不是彻底就无忧了,朝代更替并不是新鲜事。

    至于他上辈子,本以为好歹可以混个衣食无忧,结果末世来了。

    所以,哪里都不是百分百安全,唯有一身技能,才最能让他安心。

    陶竹:“……”

    这一番说辞,逻辑上没有问题。

    但关键是以这人的经历而言,不该有这一番感慨吧?

    “你是觉得公婆从前太溺爱你了吗?”他忍不住问。

    溺爱到不负责,这几个字没有他没有直接说出来。

    “我只是觉得他们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却没能享福,实在是对不住他们。”

    “所以咱们要记住这个教训,真正的爱孩子,是给他一身可以打破一切困境的能力。”

    黎荞认真道。

    他的竹哥儿有些敏感啊,得找补回来。

    陶竹:“……”

    行叭。

    虽然依旧有些怪,但勉强也说得通。

    不过若是小哥儿和姑娘天天干活学这个学那个,到时候被晒黑了,手粗糙了,就不好寻婆家了。

    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遇他经历的那些。

    不过,想到自己眉心那淡淡的痣和夜夜努力却毫无动静的肚子,算了,此时说这些太早,孩子一点儿影儿都没有。

    他转了话题:“说起来,浅哥儿说今后他不买胭脂水粉和漂亮衣服了,他要买田地。”

    “买田地?”黎荞诧异,乐得转了话题:“他买田地干什么?”

    “他说胭脂水粉和漂亮衣服不保值,若是家里生意没了,这些东西也跟着成了废品。还不如买田地,就跟村长家那样,平日里可以种庄稼,遇见难事了,也能拿去卖钱。”

    陶竹解释。

    “浅哥儿经此一遭,的确长大了不少。”

    “可不是。所以我想着,要不咱们先不盖房子了,咱们先买地?田地是最保值的东西了,这时候买地,还能种一茬红薯、玉米。”

    陶竹道。

    “你也被吓着啦?”黎荞赶紧给他算账:“盖房子用不了多少钱,咱们半个月就能攒出来。等盖房子的钱够了,咱们就买地。”

    “可时间不等人,半个月后就真的太晚了。咱们种点红薯玉米,吃的时候就不用买了。”

    虽然说红薯玉米是杂粮,价格比面粉便宜很多,但总得花钱不是。

    而且,他家的人,饭量都大。

    他身为小哥儿,饭量和男人的一样。

    黎荞和黎大山更是一个人能顶两个人,像是面条,他们一家子敞开肚子吃,一顿能吃掉二十斤。

    当然,湿面条因为掺了水会比面粉沉。但若是加上吃的馒头饼子,那他家一天吃掉二十斤面粉轻轻松松。

    一斤面粉,若是向乡亲们购买,价格比县城的便宜些,七八文钱一斤,二十斤就是一百五十文左右。

    若是再加上每天都有的肉和鸡蛋,那一天光是吃饭就要吃掉二百文。

    当然,他不是舍不得,他自己吃的也很开心。

    但买面粉这个行径,在乡下来说,太奢侈了,真的太奢侈了。

    若是吃自家田里种的小麦,那肯定比花钱买旁人的省钱。

    “我看,你就是被浅哥儿家的事儿吓着了。”

    黎荞说着,搬着小板凳挪到了陶竹身旁,与他紧挨着,也握住了他的手。

    “别怕,咱们的点心是独一份的,别人挤不垮。”

    陶竹:“……”

    好吧,他抿紧了唇,身子靠在了黎荞身上:“那天咱们得罪了那个赵掌柜。”

    和想搞死郑家生意的小地主相比,人家赵掌柜怕是要厉害百倍,毕竟醉仙居做的是富贵人的生意。

    郑家几十年的生意都扛不住小地主的低价竞争,更何况是他家的点心呢。

    “所以我就想着,趁着咱们每日能挣不少钱赶紧买田地。盖房子的话,咱们盖的再好,在乡下也卖不出去,可田地不一样。”

    “行,听你的,咱们先买田地。”黎荞点头,果真如此,竹哥儿被郑家的事给吓着了。

    只要能让竹哥儿安心,那竹哥儿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过,他又道:“你放心,再不济我也能去捉鱼,卖鱼的话,一日也能挣不少钱。”

    “而且,咱们也可以去县城门口卖点心,那里人挺多的,咱们的点心成本低,把价格降低一些,生意肯定不错。”

    这也是他当初的设想。

    之所以决定做点心生意,是因为这个不需要带太多的物件,随时停随时走。

    那时候他想着,等他和陶竹成亲了,两个人每天背着背篓去县城门口卖点心,以城门口的客流量,生意肯定能做下去。

    他还记得那个买沙琪玛的烧饼大婶。

    “我之前不是教你做了好几种点心么?就算眼下这几样点心被人模仿了去也没事,咱们可以卖新点心。就像是桃酥,王掌柜一家子至今都很喜欢。”

    ……

    陶竹听着黎荞这一条又一条的出路,心里头藏了几日的不安,一点点消了下去。

    郑家是只能卖肉,花样少,所以才被挤兑得生意做不下去。

    但这个人花样多,脑子好,一样又一样,赵掌柜想把他们家挤兑的没有生路,那根本不可能。

    而且,实在不行,还有他。

    他不是废物,他能做好多活,他什么苦都能吃。

    从前他能一个人干全家的活儿养一家子,现在肯定也能养这人。

    从前什么都没有的苦日子都熬过来了,现在只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哪怕是讨饭都比从前强。

    “那咱们快点做这个绞肉器吧。”他坐直了身子看向黎荞,语调轻松了很多。

    黎荞望着他水润又盛着光的眸子,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亲他的唇:“现在太晚了,黑灯瞎火的看不清,咱们玩点儿其他的。”

    玩点儿其他的。

    陶竹只挣扎了一秒钟,便绷不住嘴角的笑:“好。”

    绞肉器先放一边,什么都比不上眼前这人。

    于是,绞肉器被搁置,进度为零,两个人一整晚都忙着交流感情,等翌日黎大山过来拍门时,折腾到深夜的两人还未醒呢。

    黎大山见两人眼睛里都挂着红血丝,以为他们昨晚是在熬夜研究绞肉器,瞧着厨房里那一堆零件,他一脸关切的道:“小叔,你和竹叔不用那么卖力气,该睡觉就睡觉,从前没有绞肉器不照旧做生意嘛。”

    陶竹:“……”

    他垂着眸子,不吭声。

    黎荞一脸严肃:“你说的对,不能因为这个耽误睡觉,这样吧,今天你来帮忙,咱们三个一起研究,肯定会快一些。”

    “没问题!”黎大山点头。

    人多力量大,他能帮上不少忙呢!

    陶竹见状,视线转回到黎荞身上,黎荞正瞧着他,见他望过来,还对着他眨了眨眼,一脸忽悠成功的得意。

    “……”

    算了,趁着现在还能忽悠赶紧忽悠,不然等黎大山成亲了,那就忽悠不住了。

    他听王桂花说了,自打村人知道她家开始做麦芽糖生意,几乎每天都有人登门说媒。

    不仅仅是黎大山,连年纪最小的黎小兰都被人惦记上了。

    不过,黎春桃还是没动静。

    眼下村里人似乎都信了赵二妞是遭了天谴,对黎春桃的态度改了很多。

    但依旧没有好人家登门提亲。

    黎家这几个孩子里,最迫切的是黎春桃,都十七岁了,黎大山才十六呢。

    早饭之后,黎荞去找了庄丰收,他想要买田地。

    目前三柳村没听说谁家要卖田地,因此,黎荞只能买朝廷的荒地。

    之前盛朝刚建立时,因为人口少,所以每个人分到的田地比较多,而且还有不少属于朝廷的荒地。

    这部分荒地和陶竹开垦的位于树林里的那几亩地不一样,陶家的那几亩地之前不是耕地,不适合种庄稼。

    但朝廷的这部分荒地在前朝时本就是耕地,但因为前朝末年战乱死了太多人,盛朝建立之后,因为人口太少,所以这部分田地无人耕种了。

    这部分荒地朝廷允许私人购买,当然,是限购的,普通小百姓的话,想要购买这些荒地,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五十亩。

    当然,这是律法的统一规定。

    每个地方的地形不一样,像是山多的地方,根本没那么多可以耕种的荒地。

    三柳村本就靠着山,而且,这些年盛朝社会稳定,人口越来越多,新出生的人到了一定年纪朝廷就会给其分配田地,所以这部分荒地越来越少,黎荞不知道三柳村或者是附近的村子还有没有这种荒地。

    若是没有,那就只能买私人的田地。

    到了庄家,庄丰收听了黎荞的来意,直接摇头:“咱们村还有几亩荒地,但这几亩地零零散散不在一块,位置也不好,没有水源,灌溉太费力气。”

    “那算了。”

    一听这话,黎荞立马摇头。

    此时灌溉全靠人力,若是没有水源,那可太费力气了。

    他想买那种靠近小河的田地。

    “我记得朱家村好似还有些荒地,咱们去问问。”庄丰收又道。

    朱家村在三柳村南边,两个村子挨着,走路的话,差不多有两刻钟。

    朱家村是个小村子,人少,应该还留有一些荒地。

    于是,黎荞和庄丰收赶着牛车去了朱家村。

    朱家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大部分人都姓朱,村长也姓朱,是一个中年人,他听了庄丰收的话,看向黎荞的眼神亮了。

    他知道黎荞!

    这就是那位带着同村乡亲一起挣钱的后生?

    看模样怪出众的,果然和他这种泥腿子不一样。

    他笑呵呵的点头:“庄叔,的确还留有一些荒地,大概有一百二十亩,不知道黎小哥要买多少?”

    “请问都是几等田,每等田的价格是多少?”黎荞笑眯眯的问。

    盛朝的田地,分为四等,每等的价格不一样。

    “其中十亩是特等田,紧挨着那条小河,好灌溉,土壤肥沃,打的粮食多,种小麦的话亩产量最起码是三百五十斤。一亩地的价格是四十两。”

    “还有五十亩是上等田,位于特等田后边,灌溉也算方便,一亩地的价格是三十两。”

    “余下的就是中等田和下等田了,中等田一亩是二十三两,下等田一亩地是十八两。”

    朱村长介绍的很详细。

    他口中的小河,指的是从三柳村经过的那条小河。

    若是紧挨着小河,那灌溉的确很便利。

    但价格实在是令人心碎,一亩地竟然要四十两。

    黎荞手里的现银才三十两!

    但这是朝廷定的统一价格,不是朱村长决定的,也不能砍价。

    “我得回去和我夫郎商量一下。”黎荞只能这般道。

    “应该的,买地是大事,是得商量商量。”朱村长很理解。

    于是,黎荞和庄丰收赶着牛车回村。

    “你要是银钱不够,我可以借给你点儿,现在买的话,还可以种一季庄稼。若是再晚,那只能等秋天种冬小麦了。”

    坐在车辕上,庄丰收对黎荞道。

    “谢谢村长,但我得回去和竹哥儿商量一下。”黎荞先谢过庄丰收的好意。

    回到家,黎荞径直进了厨房。

    “瞧这一头汗,快去洗把脸。”

    陶竹瞧向他,放下手里专门用来炸东西的长筷子,然后走到桌子前,把放在水盆里的陶罐拎了起来。

    这水盆里是黎荞拿硝石做的冰块,陶罐里盛着的是酸梅汤,他给黎荞倒了一碗冰镇酸梅汤。

    黎荞摆了摆手:“不洗脸了。”

    他端起酸梅汤,一饮而尽。

    陶竹见状,拿自己的袖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道:“别喝的那么急,对身子不好。”

    “没事儿,我又不生孩子,喝冰的完全没问题。”黎荞笑眯眯的道。

    陶竹无奈摇头:“咱们出去,厨房太热了。”

    坐到了棚子旁被绿树叶遮盖的架子下,黎荞端着碗冰冰凉凉的酸梅汤,一边慢悠悠的喝,一边把朱家村的田地情况说了。

    “我觉得应该买特等田,就挨着小河,以后不用为浇水发愁了。”

    “可咱们的银子不够,而且,特等田才十亩,依我看,不如买上等田。”

    陶竹想了想,觉得买上等田比较合适。

    也靠近小河,浇水是辛苦了些,但到时候他和黎荞肯定不会亲自耕种。

    反正是雇短工耕种,那么挨不挨着小河都无妨。

    “我从书上看到过一种灌溉工具,叫龙骨车,如果有这个的话,可以很轻松的灌溉田地。”

    黎荞还惦记着这一茬。

    在末世时,他这个水系异能者,在灌溉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经常会被请去灌溉庄稼。

    他灌溉庄稼靠水异能。

    普通人没有异能,靠机器,但机器需要用电,需要用柴油机油这些,所以,如同麦镰那般,龙骨水车、筒车这些古老的灌溉工具又被人制造了出来。

    他对这些工具很感兴趣。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水系异能者,哪怕他是个普通人,他也对这种灌溉工具很感兴趣,感觉像是大玩具一般,他可以站在旁边看一个小时都不会腻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知道怎么制造这些古老的灌溉工具。

    今日一听说那十亩特等田紧挨着小河,他的手顿时蠢蠢欲动。

    他想搞个龙骨水车出来。

    “龙骨车?”陶竹诧异。

    一旁推着石磨磨糯米粉的黎大山也看了过来,啥是龙骨车?

    于是,黎荞便进屋子拿了纸笔,将龙骨水车的模样画了出来,还讲述了它的工作原理。

    陶竹和黎大山听的一愣一愣的,还有这么神奇的工具啊。

    他们是第一次听说。

    “这个真的能做出来?”陶竹指着桌子上的纸道。

    “摸索一下,八成能做出来。”黎荞点头。

    他上辈子不仅亲自制作过大型的,他还做过模型摆桌子上玩。

    “那就买特等田好了。”

    陶竹瞧着他亮晶晶的眸子,改了主意:“银钱不够,那咱们就攒几日,先买一亩,红薯高产,只种一亩也够咱们吃到明年了。”

    “竹哥儿你真好!”

    黎荞闻言一脸感动,不由握住了陶竹的手,为了满足他这小小的爱好,竹哥儿同意他这不合理的提议。

    陶竹轻笑:“你开心就好。”

    黎大山:“……”

    他看的挠头。

    不是,买田地这种大事中的大事,仅仅凭着开心就决定了?

    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而且,他小叔和竹叔真是不把他当外人啊。

    瞧着桌子上握在一起的一大一小的两只手,他眼底闪过羡慕,他是不是也该找个觉得他开心就好的夫郎了?

    这般想着,他又回去继续磨糯米粉。

    黎荞此时可没空管这位大侄子的想法,他脑子里全是竹哥儿带着笑的脸。

    当然,还有竹哥儿以他为重的心。

    家里就这么点银子,他想买特等田完全是在胡闹,可竹哥儿只因为他喜欢,所以就同意了。

    他开口道:“村长说如果银子不够,可以找他借。”

    “你想借多少?”陶竹问。

    “我想把十亩全买下来!”

    陶竹:“!”

    他眸子瞬间睁的圆溜溜。

    黎荞立马笑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我改了主意,咱们买上等田。”

    “……为什么?”

    陶竹惊讶。

    “上等田实用。至于特等田,反正又不会跑,等以后咱们银子多了再买。”

    “可是你想要做那个龙骨水车。”陶竹下巴朝着桌子上的图纸点了点。

    “但龙骨水车还没影呢,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

    为防止周围人起疑心,这么大件的工具,他肯定要“摸索”上一两个月,走走歪路,苦恼皱眉一番,才能把成品搞出来。

    而且,他一个人做龙骨车的快乐,肯定比不上和竹哥儿两个人一起洗澡的快乐。

    “和龙骨水车比起来,我更想买田地,盖房子。”

    “你不想盖房子么?”

    黎荞说着,另外一手也覆盖在了他与竹哥儿握在一起的两只手上,然后,他大拇指在竹哥儿掌心轻轻挠了两下。

    陶竹:“……”

    掌心的痒意,一路痒到了心底,他嘴角下意识就要翘起来。

    但此时黎大山还在呢!

    他毫无威慑力的瞪了黎荞一眼:“行,把龙骨车做出来之后咱们再考虑买特等田,现在咱们买上等田。以现在的收入来说,差不多能在种小麦前买个十多亩。十多亩上等田打的粮食应该够咱们自家吃。”

    现在一天就能挣七两银子,一亩上等田是三十两,十多亩就是四五百两,若无意外,在种小麦前一定可以拿下。

    “好,咱们就买上等田。”黎荞道。

    于是这件事就定下了。

    不过,若是专注于买地,那盖房子就得往后推迟了。

    “竹哥儿,要不咱们卖个方子吧?这样买地和盖房子就能同步进行了。房子也挺重要。”

    “不卖。”

    陶竹立马摇头:“卖方子是不可能的,永远都不可能的。”

    虽然这些点心可能会被人琢磨出来,但他还是不想卖。

    王掌柜不打方子的主意,没提过买方子的事儿,看王掌柜的行事,想来是不会买方子的。

    望月楼的厨子有限,做不了那么多花样,不如这样从他们和郑屠户这边进货。

    至于赵掌柜,他不想卖给此人。

    卖给其他人的话,万一这点心方子很快被另外一人模仿出来了,那这不是在坑人么。

    “盖房子可以往后推一推,现在的房子能住人,而且,到了冬天。”

    陶竹视线往黎大山那边瞄了一眼。

    见黎大山正专心推磨,一脸沉思,他轻轻咳了一下,往黎荞跟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道:“冬天可以用浴桶,咱们一起洗。”

    浴桶也能洗鸳鸯浴嘛,虽然不如淋浴方便,但麻烦就麻烦些呗,反正都是和这人一起。

    黎荞:“……”

    他瞧着陶竹红的快要滴血的耳垂和亮亮的水眸,忍不住感叹,他的竹哥儿胆子真的越来越大了。

    大白天的,黎大山还在,竟然敢和他说这个了。

    “好,听你的。”他忍着笑,大拇指又在陶竹的掌心挠了挠:“我得进屋把身上的这个长袍换下来,昨日洗的衣服是你收的,你把我那套蓝色短打放哪里了?”

    “我进屋给你找。”陶竹秒懂,他说着站起身来。

    黎荞也站起身,两个人牵着手进了屋子。

    等再出来时,两个人的脸颊都有些红,唇也湿润,蒙着一层水意。

    两个人对视一眼,又忍不住笑,但还要干活,于是一个进厨房忙活,一个进了棚子。

    又要买地又要盖房子,得好好干活,多挣些钱!

    买卖田地需要去衙门走一趟,一手交钱,一手拿地契,流程有些麻烦。

    所以黎荞和陶竹商议了一番,找庄丰收借了六十两银子,再加上他家的三十两,这样可以先买三亩上等田。

    此时还能再种一季红薯和玉米,先买三亩上等田把红薯玉米种上再说。

    于是,黎荞又要去县城了。

    这一去就得一日,要耽搁不少活儿,所以,夫夫两人商议了一下,决定教黎大山做沙琪玛和大嘛花。

    只靠着他们两人掌握核心技术,每日能做的点心实在是有限,而且还会把两人的所有时间都绑在点心上,想做个其他事,那就得加班加点挤占睡觉的时间。

    所以,是时候让第三人也掌握核心技术了。

    黎大山这孩子的确不够机灵,但够老实够勤快,所以黎荞和陶竹就让他参与了进来。

    当然,干的活儿多了,工钱也得提高。

    从前一日只干杂活就是三十文,现在从早忙到晚,工钱自然得翻一下,由三十五文变成六十文。

    黎大山没想到黎荞竟然愿意把沙琪玛和麻花的做法教给他,更没想到又把工钱提高了那么多!

    做点心,这个他可以。

    但提高工钱,这个不可以。

    让他做点心,这是信任他,他很高兴。

    但工钱就真的不必了,他天天在他小叔这里吃好喝好,光是饭钱他每天就霍霍不少。

    他一直觉得他干的活儿不配那么高的工钱和饭菜,现在能多干点活,让他的价值配得上工钱和饭菜,他终于心安了。

    所以,真不用给他提高工钱,不仅他不同意,他爹娘也不会同意。

    对于黎大山的话,黎荞自然是驳回。

    干多少活儿就该拿多少工钱,再说了,这是他开给自己大侄子的工钱,他大哥大嫂管不着。

    黎大山完全不是黎荞的对手,不用费什么嘴皮子,黎荞三言两语就敲定了此事。

    黎大山:“……”

    小叔给的真是太多了,唯有勤快才可以回报。

    于是,黎荞去了县城一日,一直到天黑才回来,他不仅带回来了一张田契,还有红薯秧苗和玉米种子。

    “喏,竹哥儿,你收好,这可是九十两银子。”

    黎荞坐在架子下,一边喝酸梅汤一边把田契递给陶竹。

    陶竹接了过去,借着油灯那豆粒般的火光仔细打量,他已经认识不少字了,虽然看书依旧困难,但现在凡是碰到文字,他都会仔细瞅瞅。

    但很快,他抬头看向黎荞,脸上全是震惊:“这上面怎么写着我的名字?”

    虽然光线不明亮,但他没看错,这田契上明晃晃的陶竹两个字,就在县太爷的官印下,而黎荞这两个字,却是整张纸都寻不着!

    “因为我想写你的名字,你自从嫁给我就开始还债,如今又是欠了债,我给你的太少了。”

    黎荞放下碗,神色认真的道。

    “……”

    陶竹盯着他看了几秒,眼眶慢慢红了。

    这个人明明给了他那么多,把他黄连汁里拉到了蜜糖罐里,可依旧觉得亏欠他。

    哪有亏欠。

    一点儿都没有。

    这人好得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对他更好了。

    他低头,声音闷闷的道:“我知道你待我的心意。可你不是说了,咱们钱箱子里的每一文钱都是咱们一起挣的,现在你只写我的名字,这是什么道理?”

    “以后不许这样了。”

    黎荞听得这话,不由搬着小板凳挪到他身边,然后伸出手揽住了他的肩膀。

    低头去瞧他的脸,见他眸子里的水珠快要落下来了,不由抱紧了他:“傻子,这田契里有六十两都是欠债,是需要你还的。”

    “我拿这个让你开心感动,若是换旁人,肯定会觉得我狡猾,会觉得我是诡计多端的穷男人。”

    “所以旁人不是你的夫郎。”

    陶竹吸了吸鼻子,也伸出手抱住了他。

    黎荞:“……”

    他忍不住笑:“对,只有你是我夫郎。”

    这是他找了两辈子才找到的伴侣。

    这般想着,他低头去亲怀中人的脸,虽然傻,但傻得他好喜欢,得好好亲亲。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晚了点,明天尽量早点儿QAQ

    第45章 黎大山和郑浅浅剧情占一半。种红薯,做鱼丸 都是小叔害的!

    买了田地和秧苗种子, 那自然就得赶紧种上,不然秧苗就要死掉了。

    黎荞连夜去找了陈铁柱和王秀英,询问他们明日愿不愿意去种红薯。

    陈铁柱家的田地与陶家那几亩荒田挨着, 之前陶竹一个人干活时,陈铁柱一家子偶尔会给陶竹搭把手,比如帮忙推一下板车,给他口水喝之类的。

    帮助不多,但陶竹一直记着, 现在黎荞找人干活,他便推荐了陈铁柱。

    种红薯、玉米这活儿不算重, 黎荞开的工钱高, 一日三十文,因为不管饭,所以额外还有三文钱的餐补。

    要知道, 王秀英在庄家做工, 只有麦收秋收才能拿这个三十文的工钱呢。

    现在村人每日忙的是除草的活计,不算重, 陈铁柱一家可以暂时放下自家的活计去给黎荞种红薯,玉米,才三亩地, 两天就能完事儿。

    王秀英在庄家那边的活儿也不重, 她可以请假一日, 于是她也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天未亮,黎荞便带着陈铁柱一家三口、王秀英去了朱家村。

    陶竹送走了小五, 也匆匆赶了过去, 自家的田地, 他还是第一次去, 很兴奋,也很期待。

    陶竹到时,黎荞几个人正在挖种红薯所需的垄沟。

    瞧见他过来,黎荞拎着手里的铁锹走了过去:“来看看,从这边到那边的那棵小树,就是咱家的三亩地。”

    黎荞给他比划三亩地的范围。

    盛朝的一亩地和黎荞上辈子的一亩地差不多大,有六百平方米,三亩地就是将近两千平米。

    一眼看过去,面积挺大。

    陶竹脸上带着欣喜,这是他家的田地,是他和黎荞一文钱一文钱挣回来的!

    “这上面好多杂草,我去薅薅。”

    他示意黎荞把铁锹给他。

    自打和黎荞成亲他就再也没有干过农活,此时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给自家的田地除草。

    “随意薅一下就成了,待会儿咱们还得回家做点心。”黎荞把铁锹递给他。

    “要不你和大山做点心,我在这边干一上午的活儿?”陶竹一边接过铁锹一边道。

    “那多累啊。”

    “这怎么会累?和做点心差不多。”

    黎荞挑了下眉:“有一种累,叫做你男人觉得你累。”

    陶竹:“……”

    他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这话的意思,随后他便笑了起来,看陈铁柱四个人正埋头干活没瞧他和黎荞,他便快速的伸出手,握住了黎荞的大手。

    “好,那待会儿咱们一起走。”

    “行,你去薅杂草,我去捉几条鱼带回去吃。”

    身为水系异能者,黎荞早就习惯随时随地都动用异能,可自打和陶竹成亲,他就和陶竹形影不离的,别说是修炼异能了,就是玩个小水球都不成。

    今天既然来种红薯,靠近河边,那他怎么能错过捉鱼这个活计。

    他往一个小背篓上绑了个两米多长的木棍,这是他特意做给别人看的捉鱼工具,拿着这个捉鱼,他一捉一个准。

    但谁知陶竹听得他此话,立马改了主意:“我要看你捉鱼。”

    “你不薅草了?”黎荞问。

    “你捉鱼的时候很好看。”陶竹夸的很直接。

    看黎荞捉鱼,他总有一种河中众鱼都逃不出黎荞手掌心的感觉,那一刻的黎荞,闪闪发光,特别好看。

    “你现在夸我好看的样子也特别好看。走,咱们一起捉鱼。”黎荞笑了,示意他往河边走。

    于是,夫夫两人去了河边。

    这边的河水依旧湍急,但因为黎荞这种捉鱼小能手最近没去河里霍霍鱼,所以河里的鱼比之前多了些。

    两个人站在河边的石块上,黎荞如往常那般,出手稳准狠,不一会儿就用小背篓捉了十多条上来。

    “来,竹哥儿,你握着这个棍子,咱们一起出手。”黎荞看陶竹一脸的跃跃欲试,便示意他也握住长棍。

    等陶竹的手握上来,他双手抓住陶竹比他小一号的手,将陶竹的身子完全纳入了怀中。

    陶竹:“?”

    他一脸惊吓的看着黎荞。

    “放心,咱们在河里,柱子叔他们看不到的。”

    黎荞一脸淡定,而且周边是荒地,根本没人来。

    陶竹:“……”

    他心跳的有些快。

    但又无比的欢喜。

    “那你快些。别被人瞧见了。”他催道。

    “瞧见又怎么样?咱们新婚小夫夫,旁人会理解的。来,你也当一回捉鱼小能手。”

    黎荞示意他看向河里游过来的鱼。

    陶竹闻言,慌乱去了一些,但还是有些紧张,这样也太亲密了!

    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黎荞吸引走了,因为黎荞抓着他的手轻轻一晃,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条一尺来长的鱼就落入了小背篓里。

    陶竹:“……”

    这种轻松拿捏的感觉,好爽。

    黎荞一边把这条鱼倒入一旁的大背篓里,一边道:“待会儿回去我把这个绞肉器的把手给搞出来,咱们中午拿绞肉器做个鱼丸。”

    “鱼丸?”陶竹惊讶。

    “猪肉能做猪肉丸子,鱼肉肯定也能做鱼肉丸子,咱们回去试试。”

    相比较猪肉丸子,黎荞还是更喜欢吃鱼丸。

    来都来了,那就搞点鱼丸出来。

    于是,接下来黎荞握着陶竹的手,又捉了二十多条鱼,一直把大背篓装满才停了下来。

    时候不早,两人还得回去做点心,黎荞从背篓里拎出了四条鱼,两条送给王秀英,两条送给陈铁柱一家三口。

    不管是王秀英还是陈铁柱,都赶紧摆手。

    “不、不不用!”陈铁柱是个结巴,两只手一起摇着拒绝。

    他的夫郎王小哑是个哑巴,不会说话,此时只能伸出三根手指头对着黎荞和陶竹比划,意思是黎荞已经给了三文钱餐补了,他们哪能还要这鱼呢。

    至于他们夫夫的孩子陈枣儿,这是个胆子很小的小哥儿,他站在陈铁柱身后,没说话。

    王秀英也点头:“工钱很多了,不要鱼。”

    “这鱼是捉来的,没啥成本。其实三文钱的餐补少了,因为以我家的伙食来说,一顿十文还差不多。”

    黎荞说着,干脆将那四条鱼放在地上:“我放这里了,你们中午带回家做了吃。”

    说完这话,他拎起背篓,示意陶竹跟上他,回家了。

    陈铁柱一家子和王秀英见他是真心要给,便没再推让,两条一尺多长的鱼,够改善一家子的生活了。

    黎荞和陶竹真好,真大方。

    “爹,咱们能一直给竹哥家干活么?”陈枣儿细声细气的问,声音如他的胆子一般。

    “勤、勤快,多干、干干活。”陈铁柱点头道。

    王秀英看了陈枣儿一眼,也道:“勤快点儿,下次黎荞和竹哥儿再找人干活,肯定能想起咱们。”

    她说着上前拎起了两条鱼,这个月因为多了给黎荞家挑水的活儿,她手头宽松了些,前个儿才去郑屠户家里买了块猪板油熬了一小陶罐猪油出来。

    嗯,这两条鱼就用猪油煎一下再炖,味道肯定美。

    王小哑也上前拎起余下的两条鱼,他一脸高兴的看着陈铁柱,张口啊啊啊了几声。

    陈铁柱满是皱纹的脸显出笑来:“好。咱、咱们们蒸了吃。”

    陈枣儿咽了咽口水:“蒸的久一些,把鱼骨头也蒸软。”

    难得吃一次鱼,骨头也不能丢。

    黎荞和陶竹推着板车回了村子,两个人先是去河边把大部分鱼给宰杀了,然后才回家捣鼓鱼丸。

    黎荞把绞肉器所需的把手做好,安装到木桶上,于是一个简单的绞肉器便做好了。

    先拿葱姜试了试,刀片锋利,只转了几下就将葱姜给搅得碎碎的。

    陶竹和黎大山又震惊又觉得神奇,还真的挺好用哈。

    “来,大山,你来搅鱼肉。”黎荞给黎大山安排了活计:“我教你做鱼肉丸子。”

    黎大山:“!”

    又掌握一门核心技术啊!

    他小叔真信任他。

    他撸起了袖子,他一定好好学,绝不辜负他小叔对他的看重。

    “我来吧。”一旁的陶竹道,他也想试试看。

    “你试一下就行,剩下的交给大山。咱们的鱼肉多,而且鱼肉里有鱼刺,为防止鱼刺伤喉咙,得尽可能的把鱼肉搅得烂糊。这活儿挺累,胳膊要一直转,不出一刻钟就会变得酸痛。”黎荞道。

    “?”

    黎大山脸上的感动僵住了。

    感情是因为他小叔舍不得他竹叔劳累,所以才教给他?

    ……

    知道真相的他,眼泪掉下来。

    “好。”陶竹笑了下,上手搅了一会儿,如同黎荞所说的,初时挺新鲜,但没一会儿胳膊就酸了。

    “大山,你累了就歇歇,咱们不急。”他对黎大山说道。

    “嗯!”黎大山重重点头,呜呜呜,还是他竹叔疼他。

    快中午时,黎春桃来了。

    有了黎春桃的参与,鱼丸很快就做出来了。

    和猪肉丸子相比,这一次黎荞加入了冰块,丸子更鲜美弹牙,哪怕是不用辣椒油凉拌,黎荞也很喜欢。

    “这会儿是饭点儿,大山,你和春桃把丸子带回去一些。再拎上几条鱼。”黎荞对黎大山和黎春桃说道。

    这一次做了不少鱼丸,可以让黎粮、黎谷两家都尝一下这难得的美味。

    “好。”黎大山和黎春桃也没客气,拿起陶罐去盛鱼丸。

    盛完之后又去水缸里抓了几条鱼。

    黎大山、黎春桃正准备拎着鱼和鱼肉丸子回家,郑屠户和郑浅浅来了。

    “郑叔,浅哥儿,你们怎么来了?吃饭没?我们今天刚做了鱼丸,快来尝尝。”

    黎荞招呼道。

    黎春桃也打了招呼,然后拎着东西匆匆走了,她娘又生病了,她得回家熬药去。

    但黎大山却是忙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快步进了厨房给郑屠户、郑浅浅盛鱼丸。

    “吃过了,不过你说的这个鱼丸,是鱼肉做的?”郑屠户问。

    “是,我觉得比猪肉丸子要好吃一些。”黎荞点头。

    “那我和浅哥儿一定得尝尝!”

    郑屠户来了兴致,和郑浅浅在架子下坐下。

    刚坐下,黎大山就端着一盘子鱼丸走过来了,郑屠户忍不住夸:“大山这孩子又老实又勤快,是个不错的小伙儿。”

    黎大山闻言嘿嘿笑了两声,把盘子放到了郑屠户跟前。

    郑屠户瞧着他,正要继续夸,视线的余光无意中瞥见他身旁的郑浅浅,一个大胆的念头顿时出现在脑中。

    “大山啊,你爹娘没给你定亲吧?”郑屠户问。

    “没有。”黎大山摇头。

    虽然他爹娘没给他定亲,但最近他天天被黎荞和陶竹喂狗粮,是以他也在琢磨这事儿,此时郑屠户提起,他有些害羞。

    “那你看我家浅哥儿咋样?”郑屠户笑呵呵的指向郑浅浅:“你十六岁浅哥儿十五岁,年龄挺合适,而且咱们两家的关系还这么近,这简直是绝配啊。”

    “……啊???”

    黎大山被这话打懵了。

    黎荞和陶竹也有点懵,郑屠户这提议来的太突然了。

    郑浅浅:“……”

    他当然也懵。

    他爹也太莽了吧?

    在自家当着一家子的面说这些也就罢了,怎么当着外人的面也说这些?

    尤其还是当着黎大山的面!

    这般想着,他不由抬眼去看站在身边的黎大山。

    嗯……个子还挺高,比他高了足足有一个头。

    脸嘛……马马虎虎吧,不丑,他瞧着不讨厌。洗得也干干净净的,不邋遢。

    至于性子,就仅有的接触来看,不够机灵,但好在老实,不油嘴滑舌,没什么花花肠子。

    ……

    莫名的,郑浅浅脸有些热,之前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他爹突然莽了一波,这细细一分析,黎大山此人还行哈。

    但他是小哥儿啊,哪能当着黎大山的面说这些,这般想着,他瞪了他爹一眼。

    而这时,终于从懵逼中回神的黎大山,睁大了眼睛,视线搁在郑浅浅身上,下意识的开口:“可是,我想找一个觉得我开心就好的夫郎……浅哥儿的话,是我得天天哄着他让他开心吧?”

    郑浅浅:“?”

    他脸颊上的那点热度,瞬间被羞恼取代。

    他这是被嫌弃了?

    刚才他是自作多情了?

    他蹭的一下站起身来,瞪着黎大山咬牙道:“黎大山,你这话什么意思?!”

    “……”

    黎大山瞧着小脸瞬间被气得通红的郑浅浅,有些无措的挠头:“我、我……”

    “我还没嫌弃你呢你倒是觉得我骄纵了,想找一个觉得你开心就好的夫郎?也不看看你自己配不配!”

    气吼吼的扔下这话,郑浅浅瞪了郑屠户一眼,然后拔腿就跑。

    都怪他爹,害他丢了脸!

    而且,他哪里骄纵了?

    他从来都不骄纵好么!

    特别是这些天,家里的活他也做了很多,手上磨出来的茧子到现在都没消下去,可这个傻大个一张口就觉得他骄纵,气死了。

    鼻子发酸,眼眶里的泪花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抿紧了唇,快步往家里跑去。

    “浅哥儿!”

    郑屠户吓了一跳,赶紧去追。

    陶竹也立马去追:“浅哥儿,你等等我!”

    黎荞:“……”

    他看了眼一脸无措的黎大山,无奈道:“从前我觉得你虽然傻了些,但也没傻到底,可刚才你是怎么说话的?”

    “看你把浅哥儿气成什么样了。”

    “我是没想到郑爷爷突然说这个,我脑子一懵,就想到什么说什么了……”

    黎大山说着挠了挠头,一张脸皱成了苦瓜:“小叔,现在咋办?”

    “你得给浅哥儿道歉。刚才你那话的潜在意思是说浅哥儿性子不好。你真觉得浅哥儿性子不好?”黎荞问。

    “额……”黎大山皱眉,把脑中有关郑浅浅的画面扒拉了一下,这才慢吞吞回答:“我就是觉得配不上他。”

    “咱家啥情况你也知道,哪怕是现在我每天拿着高工钱,家里也做了麦芽糖生意,但一提起浅哥儿,我就觉得他长的好看,爱打扮,穿的也好,性子吧……也不能说不好,但他嘴巴很利索,我肯定说不过。反正我哪方面都配不上……”

    说到这里,他看向黎荞的眼神带上了哀怨:“小叔,其实怪你。”

    “……怪我?”黎荞不可置信的指了指自己。

    “是啊!”黎大山理直气壮的点头:“要不是你和竹叔天天在我跟前秀恩爱,我这几天也不会琢磨将来要娶什么样的夫郎。”

    “我不琢磨,那郑爷爷问我的时候我也不会嘴巴一张不过脑子就实话实说了。”

    “还难道不该怪你么?”

    想到刚才郑浅浅那句质问,他眼神更幽怨了。

    他可是男子汉,从前他想的都是如何疼自己的夫郎,可这几日被他小叔和竹叔给影响了,以至于他魔怔了,竟然想成为被夫郎疼的那个!

    天呐!

    他刚才胡言乱语了什么?

    那是男子汉能说出来的话么?

    郑爷爷会不会以为他很奇怪啊?

    “小叔,你害惨我了。”

    搞清楚黎大山在想什么,黎荞顿时哭笑不得:“行行行,怪我。”

    他愿意揽下这个责任。

    但改是不可能改的。

    “放心,等你解释清楚了,浅哥儿和你郑爷爷不会觉得你奇奇怪怪。”

    他又问:“不过,你郑爷爷的提议你到底是如何想的?你是不喜欢浅哥儿这种性子的小哥儿?”

    “这个……”

    黎大山又在脑子里扒拉郑浅浅的画面,扒拉着扒拉着,一抹红晕悄悄爬上他的脸颊。

    他眼神飘忽了起来,看天,看地,就是不看黎荞。

    他从未想过他能和浅哥儿有什么,就他家的那个情况,是暗的,而浅哥儿,是活在光里的,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之前他定的那门亲事,寻的也是一个家境不怎么好的小哥儿。

    可此时细细一想,浅哥儿虽然的确很能怼人,但没见过他无缘无故的怼人。

    还长的挺好看,看上去娇娇软软的,咳咳……

    黎荞虽然只和陶竹谈过恋爱,但他见的多,此时黎大山这副模样,他哪里还不明白。

    当然,黎大山也不是就此喜欢上浅哥儿了。

    但少男的那种朦胧的好感肯定是有的。

    对于这个世界的人而言,说亲有这么一层好感,那就可以了。

    可惜的是,浅哥儿已经被气走了。

    叹了口气,黎荞道:“走,去向浅哥儿道歉。”

    “……好。”

    想到刚才郑浅浅气呼呼的模样,黎大山有些无措,但更多的是愧疚。

    “小叔,咱们端着鱼丸去吧?浅哥儿应该会喜欢。”他提议道。

    “行。”黎荞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儿。

    虽然的确傻了点儿,但也没有傻到底。

    于是,黎荞锁上门,和黎大山一起去了郑家。

    郑家,郑浅浅坐在自己房间里抹眼泪,陶竹坐在一旁安慰他,郑屠户则是站在窗外叹气——

    他把郑屠户赶出来了。

    “浅哥儿,爹对不住你,今后爹再也不胡言乱语了,你别生气了,啊?”郑屠户高声道。

    “浅哥儿就该生气,爹,你还是干活去吧,别杵在这儿影响浅哥儿心情。”

    郑光,郑屠户的二儿子这般说道。

    其他郑家人也纷纷点头,可不是,浅哥儿正在气头上呢,还是等浅哥儿消气了再来吧。

    “行,浅哥儿,那我去做香肠,做好了我给你煎两根哈。”郑屠户又叹了口气,蔫巴巴的进了厨房。

    他发誓,他今后绝对不会再胡言乱语了!

    至于黎大山这小子,他真是瞎了眼,好好的小伙子,竟然想找一个能疼他的夫郎?

    可别是心理有什么问题吧?

    房间里,陶竹看着郑浅浅红通通的眼眶,继续劝:“大山他……”

    可谁知郑浅浅却是一抹眼睛,打断了他:“不说他了,哼,他才不值得我掉泪花。”

    这般说着,郑浅浅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鹅黄色的手帕:“竹哥,我今天找你是要把这个送给你,我今天去镇上了,瞧见这块手帕,就买了两个,你一个我一个。”

    他说着把手帕递给陶竹。

    “……我看看。”陶竹伸手接了过去。

    这帕子是棉麻的,上面还绣着一朵石榴花。

    不算多精致,但凑一起还挺好看。

    原本觉得这颜色不适合自己的的陶竹,手指在那朵石榴花上轻轻拂过,他抬眼看向郑浅浅:“谢谢浅哥儿,我很喜欢。”

    “我一眼就相中了,觉得你会喜欢,所以就买了下来。”郑浅浅有些得意,他眼光好着呢。

    ……当然,黎大山是个例外。

    他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然后笑着道:“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去镇上么?”

    “为什么?”陶竹很配合的问。

    “因为今天小五哥来时,说香肠卖的特别好,他带来了王掌柜的话,让我们多做些香肠,有多少做多少,望月楼全要。”

    “所以我和爹才去镇上的。我们去镇上啊,找那个猎户买猪小肠!”

    想到那猎户难看到极点的脸色,郑浅浅暂时忘了黎大山,心情真正好转了。

    做香肠需要用到猪小肠,但每头猪的猪小肠是有限的,而且他家每天宰杀的猪也只有两三头。

    所以,猪小肠不够了。

    不够就得买。

    而那个猎户的肉铺价格便宜,他们当然要去找那个猎户买猪小肠了。

    “你是没亲眼看到,他那脸色难看的就像是吃了没收拾的猪大肠,可难看了。他问我们买猪小肠干啥,我们就不告诉他,急死他!”

    陶竹:“……”

    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他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好样的,早晚让他干不下去。”

    “我现在倒是希望他能把肉铺一直开下去了,这样我们才有便宜的猪小肠可买嘛。”

    “也是。”陶竹也笑:“等他实在是坚持不下去要关门了,再把真相告诉他。”

    “嗯!距离那天不远了,这几天我大哥的凉拌菜生意越来越好,我们已经把生意抢回来一半了。”

    “干的漂亮!”陶竹竖起了大拇指。

    “不不不,是荞哥厉害,要不是……”

    就在此时,院子里响起了黎荞的声音,他正在和郑家人打招呼,还道明了来意:他是带黎大山过来道歉的。

    郑浅浅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窗户关着,瞧不见院子里的情形,但一想到黎大山这个人,他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竹哥,你回去吧,你和荞哥还没吃午饭,把那个人也拉走,今后不许他来我家。”

    “大山是无意的,他没有坏心思。”陶竹道。

    “我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反正今后不许他来我家。”郑浅浅哼了一声。

    但耳朵却是竖了起来,想听一听院子里的动静。

    恰好在这时,他窗户外传来了黎大山带着内疚的声音:“浅哥儿,对不起,你吃不吃鱼丸?这是我做的,可好吃了。”

    郑浅浅:“……”

    他翻了个白眼:“你走,马上离开我家!”

    这个时候他哪有心情吃东西啊!

    “我是觉得我配不上你,你家境好,还长的好看,我从未往这方面想过,刚才郑爷爷一提,我直接傻了,所以才胡言乱语。”

    呵。

    郑浅浅冷笑。

    虽然这话听着像是句人话,但他还是好气。

    他要嘲笑回来:“你去找一个能好好疼你,觉得你开心就好的夫郎。你去找一个我看看。”

    “我找不到一个能疼我的,但我那句话是竹叔对我小叔说的原话,我是被小叔他们俩影响,一时魔怔了。”

    黎大山一脸苦兮兮的解释。

    郑浅浅:“……”

    他看向坐在一旁的陶竹,长长的哦了一声,脸蛋挂上了笑:“竹哥好会哦。”

    陶竹:“……”

    他想原地消失。

    但心里却是默默的回了一句:因为黎荞值得呀!

    窗户外,黎荞抬手在黎大山肩膀上拍了一巴掌:“臭小子,你认错就认错,把我和你竹叔拖出来干啥?”

    竹哥儿幸好是在屋子里,不然这满院子人盯着,肯定羞得好些天都不愿意来郑家。

    “因为你们就是罪魁祸首啊……”

    黎大山很委屈。

    把他好好一个男子汉,变成了想被夫郎疼的小娇娃,丢死人了。

    “好了好了,你闭嘴吧。”黎荞又拍了他一巴掌,然后对着窗户喊道:“竹哥儿,你把鱼丸端进去让浅哥儿尝尝。”

    “浅哥儿,今日的鱼丸大半都是大山做的,他肯卖力气,悟性也好,学东西学的很快,就是嘴巴跟不上脑子,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郑浅浅:“……”

    他伸出手指戳了戳陶竹:“竹哥,麻烦你把鱼丸端进来吧。”

    “你可以出去呀,大山刚才那话真不是故意的。”

    “我今天不想看见他!”

    郑浅浅撅着嘴巴道。

    陶竹忍不住笑:“行,那我去把鱼丸端进来,味道是真的不错。”

    于是,他起身出去,把黎大山手里的陶罐接了过来。

    他对黎荞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再陪陪浅哥儿。”

    “我和郑叔说几句话。”黎荞拉着黎大山去找郑屠户。

    刚才黎大山那句话的确不像话,不仅要给浅哥儿道歉,还得给郑屠户道歉。

    郑屠户身为长辈,好心做媒,黎大山的回应太失礼了。

    郑屠户本就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他听了黎大山的解释,早就不气了。

    感情是黎荞陶竹这对夫夫影响到了黎大山这个小伙子,这说明黎大山脑容量不是很大,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拐不过弯,简直是哥婿的大好人选啊。

    他眼光果然不错!

    郑屠户一笑,今日的风波算是揭了过去,黎荞和黎大山在郑家待了一会儿,然后回了家。

    他们俩到家没多久,陶竹也回来了。

    下午在忙碌中度过。

    不过,到了晚上时,黎荞跟着黎大山去了黎粮家一趟,说了今日郑屠户想撮合黎大山和郑浅浅的事儿。

    他没有在黎粮家多待,很快便回家了。

    他到家时,陶竹正坐在油灯下学认字。

    看他回来,陶竹把草纸收了起来。

    “大哥大嫂怎么说?”

    陶竹说着把桌子上盛着冰块的盆往黎荞跟前挪了挪。

    “大哥大嫂先是震惊,然后很高兴。现在他们做麦芽糖,虽然家底远远比不上郑家,但好歹有一门生意,家境上算是相配。”

    “至于浅哥儿本人,浅哥儿虽然嘴皮子利索,但不会无理取闹,明事理。偶尔有些娇气,但真正碰到事儿了能干活能扛事儿,不会只哭哭啼啼。”

    “眼下就看大山和浅哥儿这两个年轻人如何了。”

    黎荞说着,拉陶竹起身:“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去做,咱们不用管那么多。咱们去洗漱,昨晚忙着雇人,都没来得及做什么。”

    陶竹:“……”

    他忍不住笑。

    昨晚看着田契虽然感动,但红薯秧苗不等人,所以两个人也就是抱着亲了一会儿,然后黎荞出门去找人。

    这一耽搁,他们俩昨日什么都没做。

    今晚的确得补上。

    想到钱箱子里那张田契,陶竹心里暖呼呼,现在是三亩,以后会变成三十亩,甚至是三百亩。

    和这个人在一起,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确早了些~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