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 第116章

第11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开心的第一百一十六天:等不到的雨◎

    江暮云想要拥有双重快乐也不能随便乱挖。

    首先要动工的就是山腰位置的蓄水池。

    山腰位置不高不低, 正常情况下既不会像山脚那样有被淹的风险,也不像山顶位置,打个水把时间全部花在爬山的路上, 算是最佳选址。

    其次就是山顶。

    哪怕多花一点时间在路上, 也好过雨季过后需要用水的时候, 一打开蓄水池就发现里头都是沉积下来的淤泥杂物,甚至是不明生物的骸骨。

    等到山上找不到什么好位置了,大家又还有空闲的话,才会去考虑在地势更低的地方挖掘蓄水池。

    江暮云一铲子下去:“希望我们没有闲到跑到山下去挖蓄水池的那一天。”

    毕竟他们都是手动挖坑,而且还有足足五个山头的坑要挖, 这绝对是个费时费力的大工程。

    要是等他们把山上能挖蓄水池的地方都挖完了,雨季还没到来的话,那真是任谁见了都要说一声惨的程度。

    除了挖蓄水池, 他们还要轮流去交易市场蹲物资。

    常规的食水够用就行,除非碰到特别好的价格,不然江暮云等人都不会用手上的茶、酒等物资去交换食水。

    他们主要想换的是类似中药、太阳能板、蓄电池这类稀有物资。

    如果可以的话, 他们甚至还想着多弄几套滑轮组, 把这边的山上也装上滑轮, 这样以后运水也方便一点。

    同时还有各种便携的船只也是他们的目标。

    之前几人从南山带回来的救生筏一共有四艘,其中两艘是他们划着离开南山的,目前已经废弃了, 还有两艘没用过。

    但他们手上的救生筏是一次性的,拉开之后就没有放气收回去下次再用的说法, 所以他们目前还是挺缺船的。

    下一个雨季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万一蓝星再来一次水漫金山, 或者是海啸再临呢?

    这种东西总是有备无患的。

    想弄到这些东西, 准备充足的物资还不够, 主要得靠运气。

    尤其是太阳能板和蓄电池这类物资,中转站官方是有竞价收购的政策的。

    也就是说如果有商队带了这些物资来,可以直接联系中转站官方,官方会参与和其他商队的竞价,如果没有商队竞价,那中转站就会以当前估算的市场价报价收购。

    对于能弄到这些物资的商队来说,他们说不准宁愿在这笔生意上少赚一些,也要给中转站官方卖个好。

    更别说中转站官方给的还是竞价政策,而不是直接给个固定的收购价。

    算上这中间省下的时间,他们直接以市场价卖给官方都绝对不会亏。

    想要太阳能板这类物资,就得掏出比官方更高的价钱,或者是对方想换的,是类似全套塑料小人这种官方没有的特殊物资。

    所以他们六个轮流在南山交易区蹲了半个多月,收获也仅有一些板蓝根等常见中药,和一艘充气式皮划艇。

    值得开心的是,滑轮组需要的零件他们都慢慢凑齐了。

    只是这些零件不是在交易区和商队换到的,是江暮云在逛南市周边的一些基地驻扎在中转站的店铺里找到的。

    想想也挺合理,这些零件又卖不上价,哪会有商队千里迢迢运过来卖。

    附近一些基地搜罗物资的时候顺带着搜回来,再一起塞进商铺里倒是有可能。

    从江暮云在店铺里搜罗到滑轮组零件之后,其他几人偶尔也会去商铺里转转,看能不能捡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商铺里的东西都是各大基地在南市周边搜罗来的物资,价格普遍比商队售卖的便宜。

    只是商铺只能用食水交易,除了专门销售淡水的商队之外,没有商队会带着大量食水过来交易,所以在目前的中转站内,商铺的生意并不火热。

    这也就给了江暮云等人捡漏的空间。

    一月底的时候,赵家昊和李安轩回家和秦时文秦时武换班,秦时文和秦时武过来时,淡水没带多少,家里的蘑菇干倒是都被他们带来了大半。

    这些东西全部都被他们拿去商铺里,换成了硝石和一些简易的蒸馏装置。

    以后食物不够还可以用硝石换,以他们手上的物资储备量,他们总不可能把自己饿死。

    但错过这段时间,蘑菇干这种东西还能不能换到硝石,那可就难说了。

    二月的第一天,他们找齐了最后一个合适滑轮,准备把最后一座山上的滑轮组也装上。

    现在山上的植物都挺多,他们也不是天天上山,想清出一条路根本不现实,只能把滑轮组往突出来的巨石或是悬崖之类的地方装。

    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

    那就是山上的蓄水池距离滑轮组所在的地方都挺远的,大家坑坑平等,不存在哪个池子取水最方便的说法。

    秦时文和秦时武来的时候,除了蘑菇干之外,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江暮云家的小鸡崽开始抱窝了。

    这就意味着他们继成功吃上新鲜兔子肉之后,离新鲜鸡肉也不远了!

    江暮云只觉得自己先前在那两只叛逆崽身上的所有投资都没白费!

    “而且第一窝出生的兔子也到了成熟期,我们来之前已经给兔子们换了窝,现在就等着母兔子们揣崽了。”秦时文道。

    周影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这日子总算是有点盼头了。我现在挖蓄水池挖得想吐,拿着铲子比给我自己挖坟地都难过。”

    白天热得要命不敢出门,大家就蹲在家里认李老头教的各种带毒动植物知识。

    起初还挺有意思的,直到秦时武某天早上说了一句:“这感觉像是重回期末周。”瞬间就把大家的新奇感全给敲没了。

    江暮云看着手上记着知识点的小卡片勉强自我安慰:“期末周……期末周不是挺好的吗?和现在朝不保夕的生活相比,从前996也成了真福报了。”

    周影懵懵地来了一句:“可咱现在是期末周的苦也吃了,朝不保夕的生活也过了,两头不讨好啊。”

    江暮云无言以对:“这种时候就不用这么敏锐了吧。”

    敏锐的周影白天过着期末周,晚上变身包身工,干完活还没水洗澡,外加长时间机械性地重复做一件事,没多久就体会到了心态爆炸的滋味。

    周影这段时间连吃饭都提不起兴趣,也就轮到她去交易区蹲物资的时候她心情才会好一点。

    于是到二月底第二次换班的时候,周影和郑湘就回去换了王清清和吴星月。

    至少家里的活多,每天种菜喂兔子能轮换着来,不至于一睁眼就是挖土撬石头。

    王清清和吴星月刚来的时候还挺兴奋。

    王清清表示,从海啸过后,她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连南一基地的人口密度都比不上中转站这里。

    王清清对中转站内的一切都抱着好奇心,连山上的陷阱都研究了许久,轮到她去交易区的时候,更是兴奋得一刻都停不下来,逮着谁都能聊上两句。

    可等两人跟着挖了一个月的土之后,这种兴奋也就消失殆尽了。

    “你们这过得都是些什么日子啊,中世纪劳工不过如此了吧。”王清清语气绝望神情疲惫。

    江暮云把从坑里挖出来的一筐土递给楚不闻,闻言纳闷道:“哪就这么严重了,咱挖蓄水池的工作强度也不高啊,累了就歇歇嘛。”

    吴星月含泪道:“这不是工作强度的问题,这是看不到头啊。一个挖完还有下一个,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也太恐怖了吧。”

    这就像是跟着旅行团去爬山的时候已经累到不行了,问导游还有多远,永远都是快了。

    问八百遍都只有两个字:“快了。”

    结果抬头一看,台阶还是没个尽头。

    这比明确地告诉你:“今天咱爬它三千阶。”都可怕。

    江暮云单手撑地翻身上坑,拍拍身上的土道:“这有什么可怕的。你想想当初闹灾的时候,咱知道什么时候降温升温、什么时候出太阳下雨吗?不知道吧。”

    江暮云循循善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坑挖完那就慢慢挖嘛,咱又没有工期,到点完不成也不会有人来把咱宰掉。永远挖不完的坑总比永远等不来的雨要强吧?一直不下雨可是会死人的。”

    吴星月刚刚弯腰埋头挖了太久,这会儿累得头脑发蒙,居然真就被江暮云给绕了进去,顺着江暮云的话就点了点头。

    等不到把坑挖完的那一天,总比等不到下雨强一点啊。

    一直到五月底,吴星月第二次换班来到中转站,发现大家已经把山上能挖蓄水池的地方都给挖完了,正准备对山脚下的平地动手的时候,她才发现不对劲。

    吴星月一边铲土一边崩溃:“不是,等不到坑挖完的那天,确实是比等不到下雨的那天要强一点,但咱现在的坑也挖不完,雨也等不来啊!这有什么区别吗!”

    江暮云脸不红心不跳:“有的有的,至少你现在只惦记坑不惦记雨了,这心态不就好多了?”

    上次下雨,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据江暮云所知,整个南市所在的江南地区,包括周边省市,全部都已经一年多没有见过雨水了。

    江暮云等人刚刚来到中转站这边的时候,一套塑料小人还能换10L干净的淡水。

    可现在的西郊中转站内,即使是最奢侈的人,也不会拿淡水去换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来到中转站售水的商队数量也在减少。

    原本大家都觉得按照从前的规律,大不了旱半年涝半年,总不会一直不下雨的。

    甚至在二月那会儿不少人都觉得雨季将近,淡水售价暴跌,囤水的人也少了许多。售卖淡水的商队甚至一度在西郊中转站内销声匿迹。

    可谁都没想到这场大旱能一直持续到现在。

    持续到连山上那些变异植物都从一片葱绿变成了枯黄,每天都是一副苟延残喘的景象。

    到了三月末,所有人都觉察出了事情的不对,于是大家都开始拼了命地囤水。

    这段时间,每天进出中转站的商队,有接近一半都是东边城市组织的售水队。

    可渐渐的,四月、五月,雨季一直都没有到来。

    所有人都慌了。

    除了临海的海市等地,所有地方都在大量囤水。

    南市在囤,更西边的旱了更久的城市在囤,连距离海市较近的临市等地也在囤。

    淡水的价格越来越高,已经不是普通幸存者可以负担得起的了。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呢?

    买不到水、买不起水,那就干脆动手去抢好了。

    在几个小型售水队遭难的消息传开之后,原本想着趁淡水价高多跑几趟的幸存者们全都歇了心思。

    与其冒这个风险上路行商,不如老老实实把能收到的水全部藏好。

    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命重要。

    到了现在,除了零星几个大型商队还在售卖高价淡水之外,西郊中转站已经找不到其他可以买水的地方了。

    应该说,所有被这次大旱波及的地区,都再找不到敢对外售水的地方了。

    曾经畏惧海啸和战乱而对海市避之不及的幸存者们,也动起了迁徙的心思。

    海啸不海啸那是之后的事,当下都快活不下去了,哪还能担心其他的。

    而且事到如今,南市这边儿的情况也未必就比海市好到哪里去。

    从前南市的安稳是因为大家都没啥热武器,起了冲突也只是拔刀互砍,杀伤力和持—枪—火—拼没得比。

    但随着大量外来商队进入南市,或交易或杀人劫货,一部分热武器落到了普通幸存者们的手里,在外行走的幸存者们时不时听见枪声也并不稀奇。

    这样两相比较之下,自然有人会对海市动心。

    很快,第一批向东迁徙的幸存者们,在南市东郊的国道上汇聚到了一起。

    人们包袱一裹背上自己仅有的一点身家艰难前行。

    他们在夜间拿不出照明的东西,只能借着月光赶路。

    白天随便找一处山林或建筑物,将就着将自己藏进去躲避日光。

    野草、树根、昆虫,只要吃不死人,他们找到什么都敢入口,连湿润的土壤都成了会被众人争抢的珍宝。

    每一个白天过去,队伍里都会少几个人,每一次夜晚降临,就会有新的幸存者默不作声地混入队伍里。

    就在这个时候,于连长忽然找上了江暮云。

    “我们向东海基地下了一笔订单,交易内容是用土豆换淡水。”于连长将手写的交易合同递给江暮云。

    江暮云虽然不明白于连长为什么突然和她说这事儿,但还是接过了合同细看。

    当她看清交易内容时,江暮云拿着合同的手骤然攥紧了。

    江暮云震惊道:“五吨未变异土豆?”

    江暮云看向于连长的目光中带着些许不可置信。

    他从哪儿弄来这么多干净土的?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