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心有思
    车一多, 就要避让。
    程丹若今天出门,坐的是普通马车, 没有靖海侯府的徽记。但车夫是老人, 完全没有避让别人的意思,一路弯道超车,气势嚣张。
    旁边有人骂:“我家的银螭你没瞧见是不是?”
    “我家老爷是太常寺少卿!”
    “少卿四品, 哪来的银螭?”另一家人不甘示弱地叫骂。
    太常寺少卿家的车夫, 骂回?去:“你家一个主?簿,狮头不僭越?这街上谁家不僭越, 你倒是说说看!”
    嗯, 虽然会典规定了几品用什么, 但民间?僭越成风, 京城脚下还好, 稍微过界一丢丢,江南之?地,穿织金蟒服的大有人在。
    程丹若咬了一口乳饼, 心平气和?等堵车结束。
    吃吃喝喝走?了半个时辰, 才到惠元寺。
    下元节,寺庙夜悬天灯百日, 要到正月二十五才结束。在此期间?,灯火不熄,真如仙家胜地, 醒目无比。
    程丹若戴上帷帽,好奇地看着古代的夜市。
    谢玄英给她拿下来:“夜里戴着,哪里看得清路。”
    程丹若本就不想戴着, 只不过看别人都带着,入乡随俗罢了。
    “也好。”去掉了讨厌的帷幕, 世界清晰五百度。
    谢玄英又反复,觉得什么都不戴,可能会被?冷风吹着,吩咐丫鬟:“玛瑙,把风帽拿来。”
    玛瑙笑盈盈地递上挽在手臂上的风帽。
    谢玄英眼疾手快抢过来,仗着身高?的优势,替她笼住发髻,再往下拉拉,遮住她的脸孔。
    程丹若不得不提醒他:“差不多得了,好多人在看。”
    “这不是……”谢玄英的话到嘴边,吞了回?去。
    借着淡淡的烛光,他发现?,她脸上不是羞涩和?喜悦,更多的是无奈。
    “三郎。”有人在背后叫。
    谢玄英收回?神?思,扭头看去,却是曹郎。他身边立着一位婉秀的女子,显然是他的表姐夫人。
    “将谋。”谢玄英调整神?色,给他们互作介绍,“丹娘,这是曹阁老家的四公子,名勇,字将谋。”
    曹四携夫人上前,笑道:“这就是弟妹吧,此内子李氏。”
    曹四奶奶笑笑,与程丹若互相见礼。
    “今天怎么来听讲经了?”曹四问,“你们家不是一向去的清虚观?”
    谢玄英道:“那边人多,郊外终归清静些。”
    曹四乐了,却不说破:“可要一道?”
    “不了,我们在外头瞧瞧就回?去。”谢玄英说,“下午我看天色,夜里许是会下雪。”
    “今日是有些冷。”曹四知?道他略识天文,沉吟道,“也罢,我们吃碗素斋,也早些回?去。”
    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他们打过招呼,便各自分开。
    曹四奶奶和?丈夫往里走?,隔开了喧闹的百姓,说话方?便不少。
    “我看,谢郎同他夫人感情不错。”曹四奶奶笑道,并不掩饰对?这对?新婚夫妻的好奇,津津有味地点评,“靖海侯夫人每年去清虚观,偏带到这来,可见是想单独带她走?走?。”
    曹四说:“既然是子真先生的女儿,脾性相投也正常。”
    他也说句大实话,“就是样貌普通了些,和?谢郎站在一起,难免黯然失色。”
    “除了颜色,你们男人就不看别的。”曹四奶奶想起丈夫身边的美貌丫头,怒从心头起,“程氏固然出身低,好歹是陛下身边待过的,在你眼里却只有颜色。哼,你是不是也嫌我配不上你?”
    “我就随便一说。”曹四也知?道娶妻娶贤,略微心虚,可出门在外,又不肯失丈夫的威严,“我看你才是嫌弃嫁了我这凡夫俗子。”
    他也想起旧事,脱口道:“你素有诗才,我却只懂舞刀弄枪,你心里当真没有半点介怀?”
    “勇哥儿!”表姐自有表姐的威严,秀眉一竖,“你说什么?你这是何意?”
    曹四嘴硬:“我还说错了?”
    随同的丫鬟们终于回?神?,手忙脚乱地劝架:“奶奶,少说两句”“爷,地方?到了咱快进?去吧”“我们奶奶吹不得风”……
    “不同你计较。”曹四一甩手,大步流星地进?去了。
    曹四奶奶怒从心头起:“我真是瞎了眼。”她扭头就走?。
    曹四见妻子没有跟上来,想追,可人流如织,拉不下脸去拦,踢了一脚小厮:“还不去扶你们奶奶?”
    小厮赶紧拦人,丫鬟们也哄劝。两人被?熙攘的人群裹挟,你推我,我推你,不知?什么时候,慢慢牵住了手。
    与此同时,引发人家夫妻矛盾的小两口,正在买荷花灯放。
    惠元寺不像清虚观,没有贯穿的河流,只有山上流下来的一条小溪。没错,就是引发痢疾的水源,如今山下的池子大了一倍多,改名叫“慈悲池”了。
    这里的放法,是在山上放下荷花灯,一路漂到慈悲池,入了池,就意味着祈愿被?观音大士听见,能够消灾解厄了。
    谢玄英买了两盏,自己?的写了“永结同心”,看向程丹若。
    她写的是“今冬无疾”。
    他意外:“这是何意?”
    “有点不好的预感。”程丹若端着荷花灯,四下环顾。
    今日的茶摊生意特别好。
    有个小男娃,被?母亲抱在怀里,咳得断断续续的,脸都憋红了。父亲连忙摸出三个大钱,和?摊主?说:“来碗梨汤。”
    旁边跟着的婆子就埋怨:“我就说方?才不能让他摘帽子,戴上戴上。”
    一面说,一面强硬地给孙子戴上虎头帽。
    又有一个小女孩,大概七八岁,手里拿着糖葫芦啃,满嘴都是糖渣子,吃两口,咳上三四下,上气不接下气。
    旁边的女人扬起巴掌打她:“饿死?鬼投胎啊?”
    女孩不理,继续大口大口吃糖。
    她默默叹了口气,放掉手里的灯。就算不是瘟疫,一次生病也足以威胁到小孩的生命,贫寒的家庭更是容易因此破产。
    干脆迷信一回?:神?佛保佑,不要是传染病,不要是传染病。
    放完河灯,又进?到寺里。
    路上,灯火明灭。
    谢玄英故意走?快两步,稍微离她远点,余光留神?她的表情。
    果然,她看起来好像更放松了。
    他心底升起巨大的困惑:为?什么丹娘不喜他在外人跟前,与她举止亲密呢?丈夫体贴妻子,外人才知?道他看重她,不会轻慢她。
    我又做错了吗?我又吓到她了?
    谢玄英有些杯弓蛇影,一时进?退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两人一前一后,各怀心思地走?到了方?丈待的禅院。
    谢玄英马上恢复如常,与方?丈说了几句话,捐了一百两银子给寺里。
    程丹若以为?是香油钱,眼神?都变了。但离开后,谢玄英告诉她:“年关将至,寺中将为?妇孺分发米面衣炭,你我也尽些绵薄之?力。”
    她懂了,寺庙一直兼职民间?慈善组织的工作。
    而达官显贵们,出点钱,买个心安,买点功德。
    “这样啊。”她想到了一些事,但没有说,只姑且记在心里,“那我们回?去吧。”
    谢玄英问:“不再看看灯吗?”
    “来日方?长。”她看向夜空,忽而诧异,“哎,下雪了。”
    彩灯悬挂在头顶的,虽然全是佛家的故事,什么菩提悟道,玄奘取经,但色彩缤纷,昏黄的光晕透出灯笼纸,照亮此方?夜幕。
    一片片晶莹的雪花飘落,是水神?集了天地灵气,生成晶华洒落人间?,凉意盘旋飞舞,落于发间?。
    天地空濛,流光蕴转。
    程丹若转头,看向身边的人。今儿十五,谢玄英早上是穿着公服出去的,但午间?在翰林院换了一身青暗花孔雀绸道袍,外面罩着一件玉色鹤氅挡风。
    然而,穿得低调,人是一点都不低调。
    凌晨三点起床去开例会,还能保持精力和?气色,真非常人。
    刚才放灯时,一个梳着丫髻的小女孩握着小拳头,大声叫他:“水官大人!”
    想到这出,程丹若便忍俊不禁,伸手接住了一片雪花。
    小小的一枚六边形。
    “北方?的雪就是不容易化。”她转头说着,却见他一脸震惊,不由奇怪,“怎么了?”
    谢玄英:“……你笑了。”
    程丹若:“?”她又不是面瘫,当然会笑。
    “没什么。”
    只是自从那年上京后,他再也没见她这么笑过。
    谢玄英默默想着,倏而明白,爱一个人很容易,守一个人却很难。
    婚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程丹若的预感,不幸成了真。
    下元节过后没几日,京城刮起了百日咳的风,患病的多是孩童,包括安哥儿。
    是的,谢二和?荣二奶奶的心尖尖,侯府的嫡长孙安哥儿,不知?道是因为?爹妈出去社交带回?了病菌,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反正就是病了。
    大夫说,京里好些人家的孩子得了这病,年岁越小,越危险。像安哥儿这样不满一岁的孩子,咳得厉害了,很容易窒息。
    靖海侯吓一跳,拿了自己?的帖子去太医院,请太医诊治。
    太医有点本事,没开难咽的药方?,而是用了鸡胆加白糖,两天服完一只鸡胆。
    胆汁有镇静之?用,安哥儿咳得没那么厉害了,但婴幼儿的病最难看,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只能慢慢看着。
    荣二奶奶忙着照看孩子,自然顾不得别的,程丹若一下清净许多。
    倒是谢玄英,颇为?惦念孩子:“安哥儿不会有事吧?”
    “鸡胆治百日咳是有效的。”竞争归竞争,人命归人命,程丹若认真回?答,“最怕的是咳狠了,一时缓不过来,导致呕吐窒息。”
    谢玄英点了点头,却说:“你不要插嘴此事。”
    程丹若道:“放心。”
    靖海侯嫡孙的危险性,和?皇帝的孩子一样高?,是她不到危机时刻,绝不会沾手的病患。
    她的主?要心力,还是放在实验上。
    铁架台是最早完工的,随后,新的蒸馏瓶和?试管到了。
    她试了一次,没裂,于是立马开始第?二次实验。
    大蒜捣碎,放入蒸馏瓶中,加热、冷却,过程与蒸馏酒精一样。
    数个时辰后,提取到两试管的浓缩液。
    她用木塞密封,阴凉保存。
    接着,取出培养皿,分离细菌。因为?没有更为?成熟的办法,她只能从几个不同的地方?取样,涂抹,然后用无比粗糙的显微镜观察。
    大蒜素对?杆菌的抑制效果很好,比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
    所以,她就肉眼挑长得圆柱状的细菌菌落。
    这过程极其费眼,她看了一下午,眼睛都是花的,终于找出了疑似的菌落。
    当然了,为?稳妥起见,其他细菌也都打算试试。
    培养皿已经到了,羊角做成的半透明圆盒,放室内看不清,放光下能看见里面的情况。
    足矣。
    程丹若找来一张宣纸,剪成小碎片,浸染大蒜素。
    随后,用镊子夹起,小心翼翼地放在涂抹了细菌的培养皿上,密封保存。
    成败与否,就在十二小时以后。
    这一晚,程丹若根本睡不着,翻来覆去一整夜。
    结果早晨起来,天灰蒙蒙的,见不着太阳。
    她立在门口发了会儿呆,勉强控制住不安的心情,去正院请安。
    回?来后,飞快冲进?实验室,查看实验成果。
    1号培养皿,采集的杆菌,没有放任何东西,细菌生长了一些。
    2号培养皿,依旧是杆菌,纸片浸的是蒸馏水,细菌长得很好。
    3号培养皿,不知?名细菌A,纸片浸了大蒜素,细菌长了少许。
    4号培养皿,不知?名细菌B,大蒜素,细菌长得奇奇怪怪的。
    5号……程丹若拆的时候,心跳如雷,结婚都没这么紧张过,手微微颤抖,差点把盒子摔了。
    空白。
    5号培养皿,涂抹了杆菌,纸片浸泡大蒜素。而现?在,羊角盒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明显的细菌存在。
    程丹若深吸口气。
    又吸口气。
    她捂住了嘴巴,怕自己?换气过度,慢慢吐出肺部的二氧化碳。
    铅灰色的云层厚厚地压在天际,但她的心情比盛夏的阳光还要明媚,心脏“咚咚咚”跳动,耳畔嗡嗡作响,完全不敢相信就这么简单。
    成功了?
    是,蒸馏是很容易,古代的蒸馏都很常见了,这很正常。
    大蒜素提取又不需要任何添加剂,失败才不合常理。
    但……成功了?
    就这样成功了?
    她做出了一瓶抗生素?天然的抗生素,那也是抗生素啊!
    按照记忆中的历史,1928年,人类才会发现?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也就是众人所熟知?的青霉素。1940年,青霉素才正式问世。
    程丹若深吸口气,努力忍耐,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澎湃。
    艰涩的酸意于胸膛翻滚,突破咽喉,漫过鼻腔,抵达泪腺。
    一滴眼泪沁出了眼角。
    16世纪中后期,程丹若成功提取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大蒜素。虽然制备方?式在现?在看来十分简陋,但在当时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华夏医学?简史》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