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是两个小孩的衣服。 (1)
两个人一个格子就足够放他们的夏衣了,除此之外,还有几件安安的冬衣,放了一个格子。
海平面上升,天气一定会突变,极有可能会降温。
家里没有孩子们的冬衣不行,还是要备上几件衣服。
带过来的旧衣服,安安穿不了还有甜甜,必要时候就不用在乎那么多事了。
况且她嫂子又在网上新买了几套孩子们的冬衣,怕未来穿得时候小了,特意买大了一码。
一人两套,先这样备着,以防万一。
坐在床边,宁桃桃又开始和姚盛在网上热聊了起来。
刚好姚盛今天休息,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好不亲昵。
另一边。
宁城禹抱着小女儿,看着于婉秋收拾衣服。
“后天我和爸就要回去,这两天我先带你们熟悉周围的环境,哪有商场,哪有医院,哪里领水买米......你们都要一一熟悉。”
正在把手里的裤子叠好放进衣柜,听了老公说的,于婉秋一顿,然后才点头。
...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他们要尽快知道融入进去。
于婉秋侧头看着老公,眼眸里藏着担忧,语气微颤,“......你们跟车的时候小心点,最重要的是人,要是、有什么事......脱身要紧,知道吗?!”
闻言,宁城禹笑出了声。
“好好,知道了!”他满口答应,“不过,你放心,没事的。”
“负责运输的人是姚盛介绍的,知根知底,都是退伍军人,他们没少帮那些达官贵人运东西。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来来回回最多半个月,你就又能见到我了,别怕...”
宁城禹不慌不忙,细细温柔的安抚着妻子,让她不要担心受怕。
面对老公不疾不徐的态度,于婉秋心中微微一松,但还是心有不安。
通过宁桃桃,姚盛知道他们有粮食需要运输,连忙告诉他们一个运输公司的联系方式。
这个运输公司的老板是退伍军人,里面的员工大部分也都是退伍军人,在安全信誉上有着很大的保障。
凭着往日里的关系,他们公司有柴油购买许可证。
因此,不少往内陆城市搬迁的人,没少找他们。
这家公司生意好的不行,宁桃桃他们差点抢不到车。
是好不容易才抢到一辆大货车。
15吨的车载量。
足够他们运输粮食和白糖这些物资了。
甚至还有空余地方,用来运输其它物资。
如日化品,日常消耗品......
这可帮了宁桃桃一个大忙,让她心底狠狠松了松。
“但你们还是要小心注意安全,从甜水一路到k市真的太远了。万一路上......”
于婉秋最后的话没有说出口,可其中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
宁城禹嘴角含笑,眼神郑重的保证。
“我会没事的,一定平安回来!”
这辆物资太重要了,都是粮食。
是现在有钱没地方买的粮食。
所以宁城禹他们会一路同行,一起运输。
他们花了钱,向运输公司买了足够开到k市的汽油。
两辆车所需的汽油。
.........
第三天。
宁桃桃她们看着宁德富和宁城禹一起离开家。
又是三天时间,宁桃桃他们接到了宁德富他们到家的消息。
众人大大的喘了一口气。
另一边,宁德富和宁城禹一到地方,就先把三楼的稻谷装袋,花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收拾好。装袋又抗到楼下,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办妥。
来不及喘口气,开着车又去了天海。
......看着久违的家。
宁德富他们真是五味杂陈啊!
空荡荡冷清清的偌大房屋,让他们俩心头一沉,眼眶发红。
不由静静注视了一会儿。
这次离开后,他们应该不会回来,所以这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回来。
黯然神伤足足片刻后,父子俩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上上下下又一次的搬运,他们要在太阳出来前回到甜水村。
上次,宁桃桃过来的时候,已经把好的不好的东西分了出来,所以现在不用他们再次整理。
空间有限,他们就带了粮食和贵重必须的物品回了甜水村。
两辆车塞得满满的,越野车顶上都被放了好几袋行李,被绑得紧紧牢牢的。
就这样,房子里还有一些粮食没有办法带走。
只能这样舍弃了。
已经和运输公司约定好了时间,没有功夫让他们再来回折腾了。
“哄~”两辆车带着轰鸣声离开他们的居所,驶向远方...
甜水村里。
父子俩堪堪在太阳愈发猛烈前,开车顶着日光,火急火燎的赶回到了老宅里。
“嗬嗬——”
父子俩不管是宁德富,还是宁城禹,都是面色发白,哪怕开了空调也是闷热难耐。
超出了时间,他们父子俩在烈日下,开了近半小时的路程。
蒸了一个大大的蒸汽桑拿,父子俩都有些头晕眼花。
在灌了一大瓶水后,赶忙找了消暑药吃了下去,又用风油精涂在太阳穴额头人中上。
“先不用收拾东西,我们上楼躺一会儿,好点了再来。”
宁城禹跟着父亲后面上了楼,睡了一上午,两个人才缓过来。
作者有话说:
? 128、启程
“爸, 来,喝汤。”
宁城禹给父亲递了一碗常温的绿豆汤。
绿豆汤没有冰镇过, 怕一热一冷之间, 给自己整成腹泻了。
明天他们还要跟车呢!
嗯,他们明晚就要离开这了。
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家里还有水和绿豆这些。
在他们休息好了后, 就煮了一锅绿豆汤。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都要离开了也不用那么节省了。
放纵一下,这几天太累了,这绿豆汤就当犒劳犒劳自己。
等忙完了, 一切妥当后, 再好好休息休息,补补身体。
一碗清热解暑的绿豆汤下肚,俩父子都舒服的眯了眯眼。
在煮绿豆汤的时候, 宁城禹还特意放了适量的金银花进去, 可以更好的预防中暑。
喝了两大碗绿豆汤, 满肚子“咣当咣当”响。
在休息了一会儿, 感觉没有那么撑后, 两人一起到了楼下。
现在, 一楼的地上都是一袋袋粮食。
还有许多其它吃的东西。
能够塞进编织袋的统统塞进了编织袋。
到时候统统运走。
看着许许多多, 密密麻麻的编织袋铺满一地,父子俩满意的会心一笑。
只要能够安然运回k市。
那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这么多的粮食运回在k市的家, 会不会引起有心人的目光, 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警察局旁, 家属院附近,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明目张胆的抢。
没错!
合浦路耀和小区就在警察局对面,双方面对面,中间就隔了一条马路。
要不然你以为房子卖的这么贵,他们还心甘情愿的买。
为的就是安全问题。
这个小区面对警察局,所以有很多警察在这租房。
小区里,和你迎面擦肩而过的,或许就是一个警察。
宁德富他们在小区住了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出门熟悉环境。
没少看见身穿警服的警察,在小区里进进出出。
其它什么商场,学校都是次要的因素。
安全问题才是他们买房的关键所在。
懂不?
所以只要一路上,他们平安无事的到达k市,那就万事大吉了。
宁德富和宁城禹又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再搬上去。
每辆车的后备箱都塞满了粮食和两包50斤重的白糖。
车子后排的地方也塞满了粮食。
狡兔三窟,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不敢把东西放在一个篮子里。
要是路上出了意外,那所有的粮食就泡汤了。
他们呕都能呕死自己。
为了尽可能多放粮食,除了前排驾驶座和副驾驶外,他们忽略了安全问题,车上每一处空间,尽可能都塞满了粮食袋,每袋编织袋可以装50斤东西。
满车的粮食,加上汽车自身的重量,承载明显就是超标了,已经影响行驶安全。
一辆车,硬是被他们塞了近1吨的粮食。
两辆车就是两顿的粮食。
一辆商务车,一辆越野车,要不是还有所理智,宁城禹连越野车的车顶都想堆上粮食。
毕竟他只是想运粮,但不代表他真的不要命了。
装完粮食,他们又将太阳能发电机拆了下来带走。
.........
翌日。
夜幕刚刚降临。
一辆厢式大货车停在了宁桃桃家门口。
引得附近的人纷纷注视过来,还有人时不时的朝宁德富询问情况。
“宁老板,我们到了。”
“哗——”
已经收拾好一切,连家电插头都拔了,锁好了门窗,早早就在等待的宁城禹打开大门,笑着打着招呼。
“接下来麻烦你们了。”
“哈哈——”
“哪里的话,我们得谢谢宁老板你们照顾生意啊!”
“哎呦,是你们帮了我们大忙。”
“嘿嘿~”
“......”
......
双方客套了一会儿,跟在货车后面一起来的四人,就开始上前忙活了。
他们是专门负责搬运东西的工人。
一进大门,望地上一瞧。
呦!
这么多啊!看样子八成又是粮食这些东西。
四个人一看地上数不清的编织袋,心中就有了数。
可见他们近来没少帮人搬运粮食。
废话不多说,四人埋头就是苦干。一旁的宁德富和宁城禹两人和货车司机也时不时的打把手,一起搬运。
两个工人师傅站在车厢里,另外两个师傅在外面地上,一包包的从屋里往外面搬,车厢里的师傅则接过去一包包叠好...
一包包的粮食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渐渐填满了车厢。
粮食袋越叠越高,越到顶上,越难叠上去,宁德富就让师傅们放纸尿裤这些体积大,重量轻的东西。
“老三,你们在干嘛呢?”这么大的架势。
在宁德富忙活的满头大汗淋漓时,宁德荣出现了,和他同行的,还有宁德贵。
兄弟们上门了,他总不能失了礼数,冷落他们。
“嗨!”宁德富抬手擦了擦额头的臭汗,来到两兄弟面前。
“在这待了这么久,我这是准备回去了,不过东西有点多,就讨了一辆车过来帮忙,哈哈~”
宁德富故意说得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回去!
回去哪?
k市啊!
宁德富话里说得是这个意思。
可听在宁德荣他们耳里,是回天海。但宁德富没有说假话,只不过故意没有说清楚,特意误导了他人。
哦。宁德荣颔首。算算时间,老三他们一家回来都快两年了,整天坐吃山空的,也是时候回去工作了。
不过......
他迟疑的看了一眼车厢,又扭头看着宁城禹他们肩膀上扛着的一袋袋东西。
这是粮食啊!
老三家居然有这么多的粮食啊!他家怎么有这么多的粮食?他真的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他自己家的存粮都没有这么多。
不用宁德富说,就这么一眼,作为庄稼老把势的宁德荣,一眼就看出来了袋子里面装的都是粮食。
心中顿时纳闷不解。
老大还没有说出口,老四就迫不及待的问出了口。
宁德贵咋舌:“三哥。你家这么多的粮食哪来的啊?!”
眼皮子一眨,宁德富面不改色,没有迟疑,说得干脆实在,“都是之前回家的时候囤的啊。”
“你们那时候不是也囤了吗!”
干嘛这么惊讶。
这句话宁德富没有说,可他的语气里却透了出来。
宁德荣绷着脸,语气僵硬道:“囤了,但没有你这么夸张......”
他就囤了2吨的稻谷,哪像老三囤了这么多,看规模,至少有10吨。
都是兄弟,居然不告诉他们,说了,他们知道后看情况也会再多囤些,结果没有......
宁德荣和宁德贵默默对视一眼,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粮食管控已经足足有大半年了,这天气还是老样子,不见一丝乌云,不下一滴水。
还有的熬啊!
按好的情况来假设,明天就下雨,天气也恢复正常,但久涸已经沙化的土地,还需要时间恢复元气,短时间是不可能种植的。
至少,得需要修生养息个一年半载,才能恢复耕种。
然后庄稼出产也需要时间,这么一算,两年时间是跑不了的。
所以,粮食管控,是这两年避免不了的事情。
政府每月的粮食定量,现在根本不够他们吃啊!
太久没有吃肉,食荤腥,没有补充油脂,光吃粮食,现在有很多人出现了营养不良,体力不支,饿得快等多种情况。
没有肉吃,光吃大米饭,现在他一顿可以吃两三碗,饭量翻了一倍不止。
因此,配粮不够吃,每个月还要额外吃很多粮食。
以前从超市商场里买的脱谷大米,到现在已经快吃完了,都快要到动稻谷的地步。
2吨稻谷,去掉稻壳,能吃的大米还不到2吨呢!
不比老四,一家就三口人,他家和老三一样,有8口人啊!
6个大人,2个小孩。
结果,他亲兄弟家的粮食有这么多。
意难平!
真是意难平!
宁德荣心头发哽,没有心思待在这,又和宁德富匆匆聊了几句,让他保重身体,马上就离开回家去了。
“三哥,你忙,我也不打扰你了。”宁德贵紧随其后离开。
他心里也不好受。
照他三哥说的,囤粮的时候是他们刚回来那会儿,那时候的粮价才多少啊...
一斤才一块几,一万块钱可以买多少稻谷啊!
那时候想怎么买就怎么买,现在呢。有钱,都没地方买粮食。
呵呵——
望着兄弟两个接连离去的背影,宁德富心里也不好受啊,像是压了一块巨石,沉得喘不过气。
知道他们心中不满,可他没办法啊,那时候他已经几次三番的让他们多囤粮,多囤粮,没少劝说。
他们也囤了,只不过没有自家的多,心里不平衡罢了。要不是他们知道了内幕消息,他们也不会囤这么多的粮食。
神情惆怅,宁德富又想到他们为什么搬家,情绪更是低落。
等他们到了k市,等他们彻底安顿好了,等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他会立马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的。
最多一个月时间,最多一个月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他保证,他一定会告诉他们的!
一定!
......只希望那时来得及。
心头沉甸甸的宁德富,强行压下一切思绪,专心干活。
两个多小时后......
所有的粮食,包括面粉白糖都被装上了车。
车内还有空余的地方,宁德富他们也没有浪费。
家里剩余的东西,日化品,日用品,花生油食盐,电饼铛微波炉这些统统塞了进去。
只要有用,只要塞得下。
呼——
看着空荡荡,只余遍地垃圾的客厅,来不及扔了,只是集成一处,再关上电匣,关上大门,落了锁。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
? 129、预兆
k市。
合浦路耀和小区15栋二单元402室。
客厅里。
宁桃桃拉上了客厅处的隔断帘, 这是她在网上买的,昨天刚安装上。
新买的房子, 客厅不像老家, 没有装玻璃门,为了客厅里的冷气不会跑到其他地方去,这才装上隔断帘。
隔断帘不用在墙上打孔, 是免打孔的,宁桃桃一个人轻轻松松””就安装上了。
开启空调,一家人都聚在客厅里。
已经写完作业的安安,坐在沙发上和妹妹一起看电视。
于婉秋陪着平平在练习站立,李云娟刷着视频, 宁桃桃则在和亲亲男友聊天。
不大的客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很是热闹。
安安看着电视,突然转过头问妈妈。
“妈妈,爸爸他们什么时候回家啊?”
闻言, 众人一顿。
停下手里的事, 纷纷看向安安。
只见安安仰着小脑袋, 问得认真。
于婉秋霎时一笑。
“安安想爸爸了, 爸爸再过几天就和爷爷一起回来了。”
“是啊!最多3天, 爸爸就回来了。”李云娟也笑着告诉孙子。
宁德富和宁城禹他们已经出了天海, 到了x市, 路程已经过了一半。
快则明天,慢则大后天, 他们就该到家了。
“嗯!”得到想要的回答, 安安重重的点头。
下一秒, 又扭过头, 回去看电视了。
留下宁桃桃他们含笑相视。
今天的一切和往常一样, 没有什么区别,依然平静如水。
可在宁桃桃他们所不知道的地方。
发生着这样的一幕——
某个秘密会议里。
男人A:“...两极冰川融化速度还没有停止,其融化坍圮塌速度更快了。我们沿海城市的海平面肉眼可见的高涨......”
男人B:“...安置工程怎么样了?”
男人C:“因为环境因素,只来得及完成三分之一的工程,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标要求......”
男人B:“动用一切力量,加大力度,要尽快完成安置工程。这事关我们的后续工作,不可马虎大意,同时也要注意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我不希望政府工程是豆腐渣。”
男人D:“这个消息还可以瞒多久?”
男人A:“我们无法确定,要看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再以观后续。”
男人B:“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性,这事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还有政府物资要处理好,可不能被那些蛀虫向其伸手。”
男人C:“...老虎该打还是要打的,现在的局势不容我们含糊!”
......
.........
甜水村。
宁德荣家。
卧室里,宁德荣和老婆马芳飞在闲话家常,聊着聊着就说到他三弟家的事。
马芳飞神情中带着不忿和嫉妒,“说起你们一家,还是你三弟厉害,不声不响有那么多的粮食存着,亏我还和你说,‘你三弟没有粮食吃的话,我们可以支应下’,结果呢!”
“也不知道是谁支应谁。”
马芳飞说得阴阳怪气,宁德荣心里也不舒服,听老婆这么说,愈发烦躁了。
眉头越发紧皱的宁德荣,朝老婆摆了摆手,不耐烦道,“行了行了,说是支应,可实际上老三也没从我们这拿粮食,别说了...”
不说还好,马芳飞两眼一瞪,“我说的是这个吗!”
“是!你兄弟没少让我们多囤粮食,我们处于考虑也囤了2吨,结果他自己囤了10来吨粮食,需要那么大的货车来运,囤了之后藏着不说,生怕我们知道他家有这么多的粮食。”
“要是、要是他说了,我们可能也会跟着多囤些,结果呢,你自己都清楚!”
虽然他们也不一定会多囤......
面上挂不住的宁德荣,强撑着辩解了句,“那货车上装的又不全是粮食,杂七杂八的东西可多了,有尿不湿,有被子,有抽纸,有电器......东西多嘞去了。”
“哼!”
夫妻俩都没有再说,房间里一阵沉寂。
半响。
“我不否认,我就是小心眼,就是嫉妒,你弟就是心眼多!我说错了?!”
宁德荣长叹一声。
看到老头子低沉的模样,马芳飞有些后悔,放缓了语气,“...你说你弟是不是知道什么消息啊?要不然怎么会买这么多的粮食,还都是带壳的稻谷。”
“正常人囤粮不都是买白哗哗的大米吗!”
而且普通人最多囤个几百斤的大米。
说起这个,马芳飞越说越肯定。
是啊!正常人囤粮都是去超市买的脱壳大米,宁德富囤的居然是稻谷,数目还不少。
乌鸦看不见自己黑!
马芳飞完全没有想到她家囤的也是稻谷。
带壳的稻谷可以放好几年,他们都是知道的。
疑惑满满的马芳飞追问低头不吭声的老伴,“德荣,你弟家的是稻谷吧?”
宁德富走得时候,她没去,没有亲眼目睹,都是事后听别人说的。
这事不止马芳飞好奇,宁德荣心底也是纳闷不已。
因此,也不装聋作哑了,和老婆讨论起来。
回想了一下,宁德荣抬起头对焦急等待回答的老婆说,“是稻谷!”
虽然他没有看见粮袋里装的究竟是稻谷,还是大米。
从袋子外面看来,稻谷和大米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凭他的经验,袋子里装的绝对是稻谷。
装粮食的袋子很普通,没有商家的标注。和超市里卖的整包大米的包装完全不一样。
听老伴这么一说,马芳飞心里的狐疑越发浓重。
“...德荣,你怎么想的?”马芳飞盯着老伴询问。
宁德荣反射性想抽烟,摸了摸口袋,才反应过来,没烟了。
他已经很久没烟抽了,也买不到香烟这玩意,唉......
砸吧砸吧嘴,宁德荣眯着眼思索道:“看来老三可能知道什么,要不然不会准备这么充足,以前也不会频频催促我们兄弟姐妹多囤粮。”
“我们会囤稻谷,是因为爸的原因,一定让我们囤这个。事实证明,爸的决定是对的,家里幸亏囤的是稻谷,凭借家里的粮食,我们起码不用饿肚子。”
“那他现在兴师动众的离开,是为了什么?情况好转了?可又不对啊!”
“怎么想都不对劲!哪哪都有问题。”
马芳飞心里嘀咕,可又说不上来。
夫妻俩困惑的对视着,都想不明白。
头疼!
想不明白,也只能放下了,想太多也改变不了什么问题。
只能当做谈资,在这私底下说一两句,消磨时间。
面无表情的马芳飞,恨不得回到以前,也囤个十几二十几吨的粮食,嗯,还有水!
关于宁德富的话题算是过去了。
他们又说起了一件怪事。
“唉,德荣。你知道吗?!红角村被水淹了......”说起这个,马芳飞一脸的惊奇,心里还不敢置信。
“什么!”
“被水淹了!”
“怎么回事啊?”
刚知道这个消息的宁德荣,也是一脸的震惊。
这种鬼天气,连喝的水都不够,还有地方被水给淹了。
红角村,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他在哪儿听到过,就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宁德荣心想。
“就在今天白天的事,被海水淹了进了村子。”
海水......宁德荣眼睛一眨,是在海边啊!
“...红角村是在浦溪再过去的地方吧。”宁德荣回忆着从前的记忆,一脸不确定道。
“是啊!”
“你说怎么回事,太阳和大火炉一样,烤的水都没了。海里的水到是不少,都把房子给淹了,不会是我们这的水,都跑到海里去了吧!”马芳飞愤愤道。
“......你说的是真的?不会被人骗了吧,就算红角村在海边,但离海还是有些距离的,不可能走几步就是海边了,怎么也得隔个几百米啊!”
毕竟海水是要涨潮的,一整个村子不可能建落在危险的地方。
知道他不信,她刚知道的时候也这样,马芳飞立刻拿出手机,从微信朋友圈上点了一个视频出来。
宁德荣带着质疑看过去。
一个不到一分钟的视频,他从头看到尾,脸上的表情也随之变化。
视频里,黄色还带着沙子的潮水在地面上游走,随着拍摄角度的变动,宁德荣看到的场景也更多了。
拍摄角度一动,他就看着了海水旁边的建筑。
是旁边,不是附近,只要伸手就可以摸到墙面。
视频里,海水灌进了民宅,底层的一楼地面上,海水已经没过了脚裸处。
他这才不得不相信,家在海边的红角村被海水淹了。
整个人瞠目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
往日里,他在手机上没少刷到不可思议的视频,什么千奇百怪离奇的事没有见过。
可这个视频不一样,它里面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地点,就在他们这。
从他这开车到红角村,一共不到2小时的时间。
这么离谱的事,居然离他这么近。
宁德荣目光闪烁,不知怎的就是感觉不舒服。
下意识的,他脑子里的危机感被触发了。
这件事,他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但他说不上来...
在他焦虑不安的时候,马芳飞正色道,“你看没错吧。”
“嗯嗯...”宁德荣心不在焉的点头。
犹豫再三后。
“...你说、老三为什么突然离开啊?会不会和这有关...”
他脑海里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马芳飞突然卡壳,表情愕然,她觉得老头子胡思乱想了。
看见老婆的神情,他自己也突然发笑。
“...是我想多了。”
.........
? 130、归来
两天后。
耀和小区。
一辆货车停在15栋楼下。
“师傅, 就这,麻烦你们了...”
满脸微笑的宁德富一脸热络道。
通过电话, 知道他们要回来了, 宁桃桃他们早早等在楼下。
一见到风尘仆仆的两个人,宁桃桃他们提着的心,算是彻底放下了。
哈哈哈...太好了, 总算回来了,他们都怕父子俩路上会出什么事,现在平安无事的到家。
所有人都是喜不自禁,开怀大笑着。
“好了好了,先搬东西, 师傅还在等着呢。”同意眉开眼笑的宁德富阻止了他们的亲热。
正事要紧, 先把粮食般回去。
“婉秋,你带着孩子回房间,不要出来, 我们来回搬东西, 小心磕碰到你和孩子们。”宁城禹说。
同时也方便他们搬东西。
“好。”
于婉秋带着孩子们回了房间, 宁桃桃他们立即和两位货车司机师傅忙了起来。
他们初来乍到, 不熟悉这边的环境, 也没有请工人过来干活, 主要是怕他们知道了乱说, 留下隐患。
这是离公安局近,也有很多警察在, 但不代表百分百的安全。
虽然他们自己这会搬运, 旁边小区里的人来来回回的也不在少数, 也是人多眼杂的。
但实在是没办法了, 只能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一家四个人搬,主力是宁德富和宁城禹。
一包50斤重的东西,宁桃桃和李云娟她们扛不起来啊!
只能在旁边搭把手,母女两个搬一包。
但这么多东西,是想累死他们吗!
种种因素下,他们立马想到了和他们一起来的两位货车司机,他们都是天海那边的人,事后还要回去,比这个找当地人更安全。
现在为了安全,货运车一般是两个师傅轮流开,所以他们提前和货车司机们说好了,请他们帮忙搬东西。
因为货车司机没有义务帮忙搬运东西,所以他们给钱。
一人五百块。
但是师傅们不要,他们想要粮食。
作为货运司机,他们是知道车里运的是什么。
这么多粮食,他们帮忙一起搬,分他们一点,不为过吧!
听到答复的宁德富一愣,然后不假思索的点头同意了。
你们帮他把东西搬完,事后一人两袋粮食,左右怎么也有100斤。
两位货车师傅连连点头,笑歪了嘴。
100斤的粮食和500块钱。
两者换算下来,1斤粮食5块钱,还是没有脱壳的稻谷。
表面上,宁德富他们真是赚死了,买的时候才多少啊!
不到一块五。
翻了三四倍。
可实际上,现在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粮食可以换钱,有的人花钱买,但钱买不到粮食,没人卖!
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别说带壳的稻谷可以长久储存。
他们没开货车前,是退伍军人。这段时间他们天天给人运输,心里都有了猜测。
知道情况不妙,要出大事了。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要走,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一看就是跑路。
哪怕不知道要出什么事,但跟着那些人走,准没错。
因此,他们也要准备起来,他们可都是有一家老小的。
现在没有什么比粮食更能让人有安全感了。
他们要多囤粮食。
感谢这份工作,他们可以比普通人,更容易更方便的囤积到粮食。
现在需要离开,需要货车的,一般运的几乎都是粮食。
他们就像现在,在运完东西后,厚颜向人家买些粮食。
主人家想着他们帮忙大老远的运输粮食过来,一路上面对大批量的粮食,没有见“财”起义,心怀不轨,平平安安的运到目的地。或多或少都会给个面子,卖点给他们。
买粮食要花好多钱,但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买,家里人也是纷纷支持。
这几个月下来,积少成多,他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积累了几千斤的粮食。
这两年的变化,所有人都看着眼里,心里有数,尤其在国外因为饥荒引发的种种骚乱。
所以帮忙搬粮食,就可以以力气换到粮食,也不用花大价钱买,真是皆大欢喜。
一个出粮,一个出力,双方都很满意。
6个人一起齐心协力的使力。
宁德富扛着粮食进了储藏室,储藏室的地面已经铺好了10厘米高的防潮垫板,在垫板下面宁桃桃还洒了一层厚厚的石灰粉。
垫板上面铺了也一层苦楝叶,用来驱虫防虫。
现在网上有很多卖粮食防虫的东西。这些苦楝叶还有石灰,都是宁桃桃在网上买的。
宁德富小心的把东西放下,确保底下苦楝叶不会被打飞了。
粮袋叠了几层,宁桃桃又放了些苦楝叶上去,再是粮袋,苦楝叶,粮袋......
几小时后,连同两辆汽车的粮食,一众所有的东西都被搬进了房子。
当做储粮室的房间,是家里最小的一间房,大小不超过10平米,除了门口这块需要进出开门的地方外,其它空间都被囤满了粮食。
“呼~”宁德富擦了满脑门的汗水,对两位货车司机再三感谢道,“牛师傅黄师傅真是谢谢你们了...”
哪怕有6个人一起搬,已经快60岁的他,实在是吃力的受不了,幸好在甜水村的时候,想到自己和儿子还要开车,怕搬完东西累到不能开车。
他请了四个身强体壮的工人师傅来一起装车,自己和儿子就在一旁搭把手,要是和今天一样,他们就别想跟车了,回想一切的宁德富暗自庆幸。
“没事没事......”
同样汗如雨下的两位司机师傅,也是难掩疲惫,气息不稳笑呵呵道。
疲惫的同时,他们眼含喜悦的光芒,他们今天可是赚到了100斤粮食啊!
累就累点吧,哈哈哈!!
“师傅,你们今天还能开车吗?”宁城禹怕他们疲劳驾驶,造成人生安全。
接过宁桃桃递过去的水和压缩饼干,“吨吨吨”的猛灌下去,黄师傅才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含糊解答道,“没事,我们明天走,今晚去附近的停车点休息。”
“没错,附近有个停车点很近很方便,不用1小时就能到了,你们放心吧!我们是知道安全驾驶的,呵呵......”看懂了他们的担忧,牛师傅如此说道。
宁桃桃心中恍然: 这附近就有货车临时停车点啊?!
现在的停车点和以前的停车场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停车点是在这大半年里陆续新建的,规模有大有小。
自从天气长时间高温后,导致火灾频频发生,汽车自然现象也不在少数,甚至天天都有汽车发生自然。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就像宁桃桃他们在甜水村的院子里的彩钢棚那样,政府部门也在到处建立彩钢停车棚,用来停车。
避免以往经常停在路边上的汽车,停在空地上暴晒,从而引发火灾。
可......
先是因为汽车自燃频发的原因,导致敢开车的人骤减,后面因为汽油荒的原因,没人开车了。
停车点就当做汽车处理站了。
里面都是长时间没有行驶过的各种汽车,也都是自家没有地下停车位,或者停车库的车主的汽车。
这些停车点都被数目众多的私家车占满了地方,停不了车。
但还有些停车点可以用。
就是临近公路边上的停车点。
是专门给来往货车使用的。
现如今,马路上除了少数的私家车外,就剩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家车了。
公家车包括了政府部门的车,和为政府工作的工具车。
像运输建筑材料的大货车(灾民安置工程)。
所以在宁城禹想要自己运粮食的时候,被众人联手劝阻,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些停车点可以使用。
停车点有没有位满,可不可以停车,都是问题。
送两位师傅离开,宁德富他们转身又给自家的两辆车,搭上简易的临时车棚。
自从有了彩棚停车点后,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政府部门就不允许汽车白天里,停在光天化日下,停在路边,停在住宅小区里...
除非你有地下停车位,或者停车库。
可以避免汽车被太阳蒸烤。
耀和小区里没有地下停车场,有数的停车库也都在使用着。
宁桃桃他们买不到停车位。
今天晚上是来不及去附近的停车点停车了。
也没有精力了。
他们等会儿还要回去收拾东西呢!
家里的地上,沙发上,桌子上...到处都是东西,乱七八糟的都没地方下脚了。
只能临时停一会儿,就一个白天。
宁桃桃提前和小区物业说好了,拿到了临时停车牌,一个白天的停车时间。
没有临时停车牌,汽车会被相关部门拖走。
因为是搬家运货,什么时候到不清楚,特殊情况又是新来的业主,物业也就通融给了临时停车牌。
他们小区楼层没有超过8楼,楼层间隔距离也合理。
为了在白天的时候,更好的降低温度。
物业用了国家新出的新型防燃遮阳布,楼以楼相连,这楼顶上挂上了遮阳布,抵挡太阳的直面冲击。
温度至少直降10度以上。
也不用担心会起火引发火灾,这个遮阳布上有自备的安全措施,真的一旦起火了,它有自动快速的自救措施。
这个措施得到了所有人一致好评!
也是如今低层住宅小区常见的布置
安全起见,宁德富他们又加了一层保险,给自家的汽车搭上了简易车棚(网上新买的)。
迈着沉重的步伐,他们还要继续干。
干完这个,他们就真的万事大吉了!
关上两扇大门,宁德富不由伸了伸酸痛的腰杆子。
“爸,哥,喝绿豆汤了。”看着父亲辛苦的模样,宁桃桃眼神一闪。
知道他们要回来了,宁桃桃提前就煮好了绿豆汤,放在冰箱里冷藏。
“唉!你们煮了绿豆汤啊!嘿嘿......”
“来来,先喝一碗,再干活。”
他们也不说为什么不提早拿绿豆汤出来。
刚才不是有外人在嘛,好东西还是得藏的吃。
这年头,一碗普通的绿豆汤都成了舍不得分享的好东西。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作者有话说:
? 131、后续
翌日傍晚。
现在的房子已经和之前都不一样了。
原本还有些空荡荡的房子, 被填的满满当当的都是东西。
房子一进来,旁边的鞋柜里都放满了鞋子, 鞋柜上方的吊柜里也都是鞋子, 已经塞不下东西了。
一双叠一双,一双叠一双......
抬头一眼望去,最先入目的就是餐桌椅。
一张长方形的餐桌, 6把椅子,还有两个叠起来的塑料凳子靠在一边。
再过去,就是客厅。
一组长沙发贴着墙边靠。
在沙发边上,有个透明的大大的塑料箱,里面装的都是孩子们的各种玩具, 其盖子上还有一包打开的纸巾。
与沙发对立的是靠在墙边的电视储物柜, 柜子里放的都是囤积的药品,满满一柜子。
储物柜位于液晶电视下方,与电视上下相隔不到5厘米。
储物柜上也有个透明的塑料箱。
是专门放药物的家庭医疗箱, 里面放的是日常用的到的药品。
客厅的正中间原本还有个茶几在, 但现在这个茶几, 被放到窗户边上的角落里了。
在另一个靠近窗户的角落里, 被摆了一个书架。和房间里的一样, 都放满了书籍。
现在的正中间, 被安置了一个婴儿围栏, 方便小宝宝日常活动。
就这样,客厅被填的无比拥挤, 留下一条不超过40厘米的过道, 只能容人堪堪而过。
客厅居中, 左边是厨房和卫生间, 右边是数间卧室和粮食储藏室。
厨房里。
也是满当当的东西。
原本用来装水的白色大水桶, 现如今已经成为了米桶。
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怕时间久了生米虫,李云娟在大米里掺了花椒。
花椒可以防止大米生虫。
厨房的橱柜里也塞满了食盐,大酱,干辣椒,香醋,料酒这些厨房必备。
还有些消耗了大半的干蘑菇,笋干,干木耳,干豆角......
及剩下的3桶5升10斤装的花生油。
卫生间和厨房相对。
光是一家8个人的卫生物品就放不下了。哪怕碍于没水,现在有很多东西许久没有用过了。
为此,宁桃桃还特意买了两个置物架回来放在卫生间。
在卫生间和厨房的过道尽头是一闪玻璃窗,家里的所有玻璃窗都贴上了铝制隔热遮阳膜。
隔热隔视线。
窗户下面也是一个储物柜。
专门放的是卫生间用品。
卫生巾,牙膏,牙刷,毛巾,沐浴露,洗发水,肥皂......
柜子上面垒了一层又一层的纸巾。
挡住了窗户,直到叠不下为止。
连地上也放了不少提纸巾。
右边的卧室们,除了之前的家具,过了一晚,又多了几个置物架。
蓝色钢铁的置物架,是这次宁德富他们一起带过来的。
除了宁桃桃的卧室和储藏室外。
只有宁德富和宁城禹两个卧室,可以放下置物架外。
其它就没有地方安放置物架了。
不多不少,两个房间都可以放下两个一米五长的置物架。
两个置物架并排,贴墙而放。
没有地方可以放下的东西,都一个劲的往上面放。
宁城禹房间的置物架,大都是奶粉,纸尿裤,米粉这些......
几乎都是小宝宝的东西。
现在,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啊!
而宁德富房间的,则是冬天的棉被居多......
在通往卧室和厨房一左一右的过道上,宁桃桃还安装了两个隔断帘,长长的隔断帘,完美的阻挡了外人看到里面的视线。
这两个隔断帘是和客厅里的那个隔断帘,一起买的。
届时有人在门外,最多只能看见平平无奇的东西。
因为他们站在第一道大门外,透过栏杆看向屋内,只能看到一个普通人家的居住环境。
看不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不会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
宁桃桃他们不会在显眼的地方上,放置珍贵瞩目的物资。
这就很舒心,很有私密性!
尤其现在这种环境,主人家一般都不会请人进家里来,哪怕是亲戚朋友。
所有人都很理解,因为这是现在所有人的共通性。
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
尤其之前有个灭门惨案上了全国头条。
被害人一家被其亲戚联合外人,骗其开门,然后残忍杀害了他们。
夺走了钱财和所有粮食。
一家四口,包括8岁的孩子,无一幸存。
这个消息一出,更是让旁人毛骨悚然,各自警惕。
那可是亲姐妹啊!
嗯,凶手和受害人是亲姐妹关系。
除了自家人,谁也进不来。
不行,也不给放。
我不去你家,你也不要来我家,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
此时的一家人一个不落坐在餐桌上,欢乐庆祝自家的乔迁之喜。
餐桌上有咸鱼,有红烧肉罐头,有大酱炒香菇,有紫菜虾皮汤,主食有大米饭。
有肉有菜有汤有米饭。
很丰盛!
都是他们有些时候没吃的东西,对,连大米饭他们都有些时间没有吃过了。
平日里,除了饼还是饼。
干巴巴的大饼,烙饼,煎饼...
有时候,李云娟还会用电饭煲蒸米糕。
很简单,白糖,面粉,酵母,水,红枣,花生,芝麻。
先把白糖面粉酵母用水和成一团,然后醒面,醒好面后,再次搅拌面团排气,后放入电饭煲,用力抖动几下,使面团充分与锅底相贴,最后撒上红枣花生碎芝麻这些。
按动电饭煲的功能键,不久后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米糕了。
当然也可以把白糖换成红糖,做红糖米糕吃。
不管是白糖米糕,还是红糖米糕,都很好吃。
除了自制米糕,还有炒面粉。
面粉炒熟,加糖加熟芝麻,然后干吃,冲泡都可以。
一样的香甜美味。
但不管怎么样,都是面食。
面粉,面粉,还是面粉。
身为南方人的宁桃桃一家,真是没少吃面食。
从一开始的新鲜好吃,到最后的腻歪反胃。
他们吃的很痛苦,一到吃饭时间,提不起兴趣,没有劲吃饭。
没办法,还是要吃,因为这样最少用水。
于婉秋例外,她有额外吃食。
五红汤。
身为宝妈,还在哺乳期,要经常补水多喝汤,才有奶水。
现如今条件有限,没有鱼肉,李云娟只能竭尽全力,给儿媳准备了即下奶,又有营养的五红汤。
炖汤需要水,可李云娟还是常常炖。
五红汤,五种食材,五种红色食物一起下锅炖成汤。
五种食材有,红皮花生米,红豆,红枣,红糖,枸杞。
炖煮成汤,这是于婉秋的专属妈妈饭。
不过两个孩子想吃的话,有时也会跟着吃,亦或者一家人一起吃。
毕竟五红汤很有营养,大家一起补补身体。
有些东西还是不能省的。
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于婉秋一个人吃的。
饭菜种类不多,寥寥数个,可分量很足。
大家吃饱喝足后,宁桃桃撑着肚子靠在椅子上休息。
好饱啊!
不怪她,实在是刚才的氛围太好了,她一时忍不住就多吃了。
果然,东西还是抢着才好吃。
“休息好了,赶快去停车,回来的时候,不要忘了买奶粉。”李云娟不放心的叮嘱。
平平快10个月了,过了前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后,之后就是混合喂养。
大环境不好,条件不允许,可国家还是尽可能的保障老百姓的生活。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打食品管制调配后,只要家里有婴儿的,可以每个月领取适量的奶粉。
直到宝宝一岁半为止。
每个宝宝,每个月都有两罐900克装的奶粉定额。
只有两罐,再多就没了。
实在是人口基数太大,不够吃啊!
有些妈妈因为营养不良,奶水不够,光靠两罐奶粉,宝宝根本吃不饱。
看着宝宝饿得嗷嗷大哭,大人们的心别提有多揪心了。
所以为了拿到更多的奶粉,有些家属会直接蹲在粮食站旁,高价收购,甚至用粮食换。
当然也有些人是黄牛,二道贩子,得到奶粉后,以更高的价格交易出去。
毕竟有些妈妈奶水充足,用不到奶粉给宝宝吃,因此可能会拿出去换粮食。
总是有办法换到奶粉的。
而换不到的...只能回家用米汤凑合给宝宝吃,熬过这个月剩下的日子,下个月就又有奶粉了。
后来学乖了,一开始就米汤和奶粉混着吃。
真是苦了孩子!
于婉秋就属于奶水充沛的行列。不缺营养嘛,当然就有奶水了。
就算有奶水,宁桃桃他们也没想过拿出去换粮食。
他们家不缺粮食,也不缺奶粉。
宝宝还没有出生,他们就考虑到了于婉秋万一奶水不够怎么办。
事先囤了一批婴儿奶粉,足够平平喝到2岁。
家里有三个孩子呢,不怕浪费吃不完。
平平吃不下了,还有哥哥姐姐一起吃。
不是不能囤再多些,而是奶粉有保质期,他们只能囤个2年。
加上平平口粮里的2罐奶粉,他们可以吃到3岁。
保质期早的先吃,保质期晚的先放着。
这么先后顺序慢慢吃,他们家的小宝宝,可白可嫩了。
是个胖乎乎肉嘟嘟的可爱小娃娃。
“知道的,忘不了。”
这么重要的事,他怎么会忘记呢,宁城禹心里好笑。
“桃桃,休息好了吗?”宁城禹看着妹妹询问。
宁桃桃点头。
“行,我们走吧,早去早回。”
兄妹俩一起出了门。
两辆车,需要两个人一起去。
宁德富年纪大了,身子骨不行,休息了一天,还是浑身酸痛。
只能宁桃桃兄妹俩去。
其实,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的浑身酸痛。
年轻人嘛!
能者多劳!
要多干干,多动动。
宁桃桃俩人休息了一晚,可神色尤带萎靡不振。
先是收了车棚,送回家,然后俩人前后驶向远方。
此前,他们向物业打听了哪里有合适的停车点。
.........
? 132、告诉
“嘟嘟嘟——”
卧室里, 宁德富独自一人待在这打电话。
距他们回家已经两天了。
这两天以来,他们一直在安心修养。
什么都不去想。
不去管。
就等着李云娟做好吃的给他们吃。
自从知道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后, 就心情紧绷,身体也疲劳的众人,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身心舒服了很多, 宁德富立马想起了远在老家的兄弟姐妹。
这不。
已经在联系他们了。
电话通了。
“喂,哥。”
“哎,德富...”宁德荣淡淡道。
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宁德荣心里还是有些疙瘩。
“咳。”宁德富干咳了一下,压低声音问, “哥, 你现在在干嘛?”
老三怎么回事?老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一听三弟那说话的调调,生怕别人知道一样, 宁德荣眉心到时一皱。
心里不高兴, 但嘴上还是说了。
“在家呢。”
“哥, 你旁边没人吧?我有事和你说...很重要!”
“?”
“什么事啊?这么神神秘秘, 还只能和我一个人说。”宁德荣无语。
“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人, 你说吧。”
其他人饭一吃, 天一黑, 就都出门溜达去了,短时间是不会回家啊。
那样也不行, 要是突然有人来, 他们的谈话内容被人听见了, 不好!
“你回房间, 锁门!快点!”宁德富郑重其事道。
闻言, 电话另一头的宁德荣眨眼,一脸纳闷。
“...行。”
按照弟弟说的,回到卧室,锁上房门。
“行了,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哥,你静下心,认真听我说,这事很重要。”
“是要命的事!”
要、要命的事?!
宁德荣一顿,蓦然想起他和老婆私底下说的话。
老三是不是真的知道什么内幕消息?
想到这,宁德荣神色不由开始认真,“老三,你说。”
“房间里就我一个人。”
宁德富挺着腰,正色说道,“哥,我现在不在天海,在k市。”
宁德荣眉头一跳,眼底神色不明。
没有说话,默默听下去。
“我在k市买了一套房子。我们一家以后都准备在这生活了...”
这话一出口,听得宁德荣眉心拧成一团。
老三在天海有房有车,怎么好端端的跑到k市去了?还不准备回天海。
......这里面有事啊!
想到这里,他的一颗心发沉。
“新林镇靠近海边,你知不知道现在海水涨了,往海边漫延...”
宁德荣登时心一突,脸皮逐渐发紧。
咽了咽唾沫,宁德荣好半响才艰难开口道,“......知道。”
“红角村,已经有房子被涨潮的海水灌进了一楼...都、都到脚裸了......”
宁德富脸皮一抖,身体里有股寒气直往外冒。
强烈的紧迫感让他不敢再吞吞吐吐。
他干脆道,“哥!不止我们那的海边这样,是全世界的海岸线都这样。海水在持续上涨......”
“据我得到的消息,是因为持续不断的酷热环境...”
“——两极的冰川融化了!”
说到这,宁德富停顿了一下。
电话两边都陷入了安静。
过了一会儿。
“有专家说,冰川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沿海地区极有可能会被海水淹没。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已经逃离了!”
“就连新林镇都有不少人偷偷地跑了。哥......”
“没有人知道,海水会不会继续涨下去,还是会停下。没有人敢赌,也赌不起!有能力,可以走的都跑了,自己跑不了的,也安排家属提前先跑了。”
比如姚盛他爸和他自己。
“...也许,明天会突然降温,冰川就不会这样恐怖的融化。但!也许下一秒,这个消息就会被爆出来。”
“现在有太多像我这样的人,在安顿好自家后,立马通知了其他亲友。”
“消息一旦泄露,会有怎么样的场景,我们不敢想象...哥,你们先自己商量好再说,这事不要外传,注意保密。”
事关重大,是走是留,不是轻易可以决定的事。
“如果,要走...你一定要快,时间可能不多了。”
宁德富说完长长的话,宁德荣的脸色不好看,嘴唇微微颤抖。
想要发笑,笑老三和他开玩笑,呵呵呵......
嘴角努力的上扬,努力...
——他笑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他弟说的是真的。
他弟这么一说,再串联最近所有发生的事,各种吉光片羽的细碎事件。
宁德荣脑子一片空白,想说些什么,嘴一张,不知道说些啥。
这时候,他也想不起要责怪弟弟为什么不早点说。
见他哥半天没有回应,知道他哥受到巨大的冲击,还没有回神。
宁德富暗自深呼吸,抿嘴道,“哥,你先慢慢想,我还要联系德贵他们。”
“......”
还是没有回应。
这边。
被突然的消息震得心神巨震,宁德荣眼神发直,呆愣愣的看着前方......
宁德富内心沉重的拨打了四弟宁德贵的电话。
“嘟嘟嘟——”
“喂,哥...”
“德贵,你在哪啊?...”
“我呀......”
“我有事找你......”
宁德富叹气,再次挂断了电话。
看着手机里好几个未接电话,都是他哥宁德荣的。
知道他哥回过神了,有事想问他,连忙又打了过去。
“喂...”哥。
宁德富话还没有说完,宁德荣急切的声音就传入了他的耳中。
“德富,你现在的情况怎么样?k市怎么样?为什么选择去k市?还有......”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他迟缓了几秒才反应过来。
宁德富这时也没有隐瞒了,有啥啥都说了。
“我之所以选择k市,是因为k市内处高海拔地区,就是冰川全都融化了,海水也波及不到这,k市这还有一个军事基地在,有军人驻守,未来真的有事发生,也能最快的平复下来,只要熬过最初的混乱,安全有很大的保障。”
“别说k市原本就是农业城市,未来要是发生饥荒,也比其它地方要好。”
“至于我这边吧,也就那样了,一辈子的心血算是毁了,在天海那的基业是彻底没了。就我现在这套房子,把我的钱花了个精光。”
“就这,买的还是二手房,不过98平大。唉~”
宁德富说到这,还是习惯性的留一手。
谈感情伤钱,谈钱伤感情。
他哥要是问他借钱,他是借还是不借啊?!
借多少?
借了他哥,还有他弟,他姐他妹呢。
他又不是开银行的,况且他的钱真的是不多了。
直接没钱了事。
“不买又不行,怎么也得有个落脚地方,你说是不是,未来要是...没有自己的房子,我怕一家子人要流落街头......虽然真的到了那时候,国家不会不管我们。”
“但总得有个保障才行。”
宁德荣光听不说话。
“对了,现在k市到处都在建房子,到处都是工地。”
“不止k市,好像其它内陆城市,都在大兴建筑工程,都是各种小区住宅。我们猜测可能也是政府为了以后准备的,要不然现在这种大环境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区工程。”
“...那你们户口也迁了过去?”
“这个还没有...”
“......”
.........
“嘟嘟...”
又有电话进来了。
宁德富低头一看,是宁德贵。
也是询问的。
宁德富思索不行啊!
这样给你解释一遍,给他解释一遍,太浪费时间了。
“哥,德贵打电话过来了,我直接让他去你那,你们先商量商量。我还要打电话给德兰他们呢。”
“...行。晚点我再联系你。”宁德荣愁容满面,心事重重。
“好。”
“...德贵,你去大哥那,具体的情况我都和大哥说了,你们一起再商量商量。”
“喂,姐。是我,德富,我有事找你,你现在方便吗......”
.........
“呼~”
宁德富仰头倒下,神情疲惫不堪。
这一整天,他都在打电话。
兄弟姐妹家都打了个遍,连已经因病去世的大姐家都打了电话,把事情都告诉他们了。
不是他告诉他们,就是他们在追问。
说得他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哑了。
至于......
他们会有怎么样的决定,会不会内迁搬家,他就不知道了。
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他自己也不清楚未来会怎么样。
走了,可能提前避过有可能的危险,留下,海水不一定淹没陆地。
而且政府也不会坐等老百姓遇险,一定会在海平面上升失控前,转移老百姓。
作为兄弟,他也算尽了这份血脉之情,兄弟之爱了。
他问心无愧了!
宁德富是问心无愧了,心里没有了包袱。
可远在新林镇的宁德荣他们却怎么也安心不了。
所有被宁德富告知这件事的人,知道了这事,真是寝食难安。
已经快七十岁的宁德荣,心中混乱不安。
和宁德贵两个人皆是神情憔悴。
从精神饱满到萎靡不振,才短短几个小时而已。
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是和老三/三哥一样,去k市。
还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大哥,我们该怎么办啊?”宁德贵望着宁德荣,一脸犹豫不觉。
他心中偏向去k市。
没看他三哥跑得快吗。带着一家老小二话不说直接去了k市。
就是不敢拿命赌。
他也不想啊!
可像三哥那样,花个几百万直接在k市买房,他也做不到啊。
这两年环境不好,家里的果树算是,不,是彻底死完死光了。
一个果农没有了果园,算什么果农。
这两年,他家完全就是在吃老本。
那钱是只出不进啊!
一想到买房需要的钱,他就心中迟疑不决。
难不成,去k市租房住?
? 133、行动
不止宁德贵犹豫不决, 宁德荣也一样的迟疑不定。
两兄弟讨论来讨论去的。
到最后也没讨论出什么来。
但他们一致认为老三/三哥说的消息没问题。
有些东西说破了,一下就明了不过的事。
所以不需要宁德富一再说明, 他们心中都立马有数。
他们现在唯一要商量的是留是走的问题。
要走就要尽快走。
像老三说的时间不等人。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暴雷。
他们要尽快商量好, 赶快做决定。
头大!
350万。
有这个钱,他们可以直接去首都了,干嘛去k市。
哦, 不,首都也有可能会被完全淹没。
不安全。
还是k市安全保险。
宁德富他们一家也在k市,等他们过去了,可以有个照应。
大家可以守望相助。
这么一想,他们更倾向去k市了。
可......
他们家也拿不出350万啊!
听老三/三哥说, 现在k市的房价, 不降反升。
贵得不行。
这一切都在说明现如今k市的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有很多人在购买k市的房产。
同时也在说明有很多人内迁逃离了。
这个情况,让宁德荣和宁德贵心底越发沉重。
难不成买新房, 贷款按揭。
租房是不用了。
像宁德富说的没有安全感。
靠不住。
当然靠不住了, 未来要是海水淹没一切, 老百姓内迁, 数亿人, 不说其他, 就说住房问题。
紧不紧张?
紧张!
万一房东赶人怎么办?
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住所怎么办?
因此, 宁德荣两人第一时间排除了这个方案。
那要去k市,只能是买房了。
是按揭买新房, 还是买二手房啊?
唉~~
到最后, 兄弟俩相顾无言。
“嗳, 德贵, 你来了。”
这时, 马芳飞也正好回来了。
手里拿着一把大蒲扇,见小叔子来了,笑着打招呼。
“嫂子。”
宁德贵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转而看向他哥。
“哥,我先回去了,我这边还要和冬梅商量看看。”
刚才从电话里知道这事后,宁德贵匆匆忙忙来了他大哥这,他老婆还不知道呢。
光和大哥商量不行,还是和老婆两个一起讨论看看。
宁德荣点头。
打完招呼,宁德贵匆忙离去,急匆匆往家赶。
他也要和老婆商量这事,有了结论再和孩子们说。
身后,马芳飞一脸莫名其妙。
“这是咋了?”
“见我一回来,转头就走了。”
.........
等宁德贵回家的时候,老婆乔冬梅也已经回来了。
看到乔冬梅,宁德贵精神一振,像抓住了救星,最后一根稻草。
死死的不放手。
“冬梅,冬梅。”宁德贵急哄哄道。
乔冬梅闻声望去,眼神无奈的看向他。
“怎么了?!这么火急火燎,来,先喝口水,润润嗓子补补水......”
宁德贵一愣。
拿起水,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