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捉虫)
“郑大人, 前面是南阳。”
郑回勒马停住,看向随从:“如今的南阳守将是谁?”
“回大人,是谢家的人, 谢青将军的族兄。”
顾承郎敢带兵进京,皇上自然不会让他再守着南阳, 他在南阳担任守将也不过三四载, 南阳的地方军便敢随他一起冒死进京, 这人驭下能力如斯了得,皇上岂会再放他在南阳坐大?
顾燕如今封地燕昌, 在燕北,与燕南王毗邻, 不算是贫瘠之地, 相反此地比铜岳之地的灾情要少, 但它是冰族入侵最频繁的地方。
物尽其用, 皇上是见顾承郎这么有领兵天赋,那便去北地领兵抵御冰族。
至于谢青, 在香王一案中他也是立功了的,提拔他一个族兄也说得过去, 不过皇上怕是还不知道谢青和顾承郎是好友吧。
“进南阳城拜访这位谢守将。”郑回眯起眼眸,吩咐道。
随行的人愣了一下:“……是。”
“不知乡侯和郑大人前来, 有失远迎。”谢守将三十来岁, 身材魁梧, 体型彪悍与谢青等人的文质不同。
郑回笑道:“本官一路走来,见南来的流民无数,听闻南方出了灾情, 谢守将可以耳闻?”
谢守将吓了一跳, 没想到郑回这么直接, 磨蹭了一会儿看向身旁几个部将。
部将们支吾半天方答道:“……有,略有耳闻。”
这问题说不知道不行,说知道也不行啊。
“既有耳闻为何无一个郡守知州上报圣听?”
众人慌了,赶紧解释:“大人冤枉啊,我们初初上任,南阳城的烂摊子都还没有打理好,怎会有时间过问下面县里的事……”
此言是不假,但郑回不爱听。
郑回勾唇一笑:“本官既然来了,谢守将不若派人去查探灾情,待我写了奏折即日送上去。”
众位部将哑口无言。
就怕京官来查,还是他们刚到京官就到了。
“谢守将也是刚来,本官便给谢守将数日去准备。”
众位部将:不是吧,听这番话,郑大人还想在南阳小住不成?
姜涅和郑回入住南阳驿馆,姜涅写了信让人送到铜镇,他想知道三部的情况。
郑回则让随行的官员先走一步去大岳城。
若说大岳城内灾情严重,此番过去岂不是能被百姓围堵,问题是要解决,但找骂的事他不想做。
没三日,谢守将的人便将各地县府写的公文给搜集来了。
郑回拍着桌子:“各地灾情如此严重为何无人上报?我竟不知哀鸿遍野,流民无数,父母官还坐得住!”
“……”一众部将内心直呼冤枉,刚上任便挨骂,谁都觉得这事不怪自己。
“南阳粮仓现有多少粮?”郑回又问。
谢守将将手中账目递交上去:“南阳粮仓的粮食数目全在这里,大人若想开仓我没意见,但大人要想清楚,南阳粮仓存储的粮食也不多,若说拿来供给邻郡,那南阳郡若受灾,又当找哪里?况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南阳粮仓的粮食全送过去也得一个多月。”
“为什么不让商户放粮?商户手中或多或少捏着粮食。”有人问。
郑回对他的人说:“你们先将受灾最严重的县府圈出来,立刻押送粮食过去,若是不够再想办法。”
说着郑回又立刻写了奏折递给驿站斥候:“上达圣听的折子就交给你了。”
扇尧不会想到能在南阳驿馆遇见竹白的车队。
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他为铜岳乡侯了。
她正想走过去和竹白打声招呼,结果迎面走来一个青年,二十七八的年纪算不上英俊,一身文臣气息。
郑回对她点头一笑:“长青县主。”
他说话间将一沓文书递给她:“长青县主,在下刑部侍郎郑回,这是长青县府令递交的公文,详细说明了长青县现在的灾情……”
一旁的牡大吓得差点将刀摔了,他赶紧接过这一沓文书,递给扇尧。
扇尧匆匆扫过前面几份,即使早有准备,也会被吓到。
县府令无能为力,县府的粮仓也已经空了,县府令自己还能撑多久都不清楚。
“但长青县的灾情不及其他几个县严重,所以南阳粮仓能给长青县的粮食不多,其余的得由县主想办法。”郑回说完看向牡大,“送往长青县的粮食你随粮官清点,再负责押送。”
“……”牡大领了命令,懵懵然跟着粮官走了。
被突然出现的刑部侍郎打断,扇尧抱着那一沓文书,也没有心情再去找竹白,她想他可能比她还忙,铜岳之地下面的县府有六个,一个都让她焦头烂额,何况他要管六个县府还有一个大岳城。
扇尧将这些资料看完了,头有点胀。
牡丹接过她手上的公文册子,低声问道:“小姐,咱们是走还是在这里住一宿?”
天快黑了他们要早做打算了。
“去问问郑大人在哪,我去找他。”扇尧说着提起衣裙站起来。
牡丹箭步离开,半刻钟后回来了:“郑大人在驿馆二楼,他让小姐有话上楼问她。”
扇尧:“你守着马车,我去去就来。”
驿馆二楼,扇尧还未敲门,便听到里面传来的争执声,她站在外面听了一会儿。
是南阳郡守派了人来,说的是南阳粮仓开仓放粮的事。
“各地受灾是雍朝祸事是百姓祸事,旱灾又不是我南阳郡造成了,你们运走了一万石粮食,我南阳百姓拿什么吃啊?”
“最多最多五千石,不能再多了!”
“郑大人,南阳郡只能做出这个让步了,您就算是上达圣听,要革我等的职,或者砍头,都没问题,你为灾民,我们为一城百姓。”
“……”
没多久,门开了,几个中年快步从里面出来,看也未看站在外面的人匆忙下楼去。
南阳粮仓不再放粮了,如果站在南阳郡守的角度,他们处理的没有问题。
但郑回看来,事情要解决不是有立场有理由,就可以逃避不去直视,看看南阳城外的流民数量就能知道这一场旱灾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南阳城两天内迎来的流民数量达到峰值,郡守下令封锁城门不再接收流民进城,流民只能被迫前往赵郡燕郡甚至香郡。
郑回看向门外:“县主既是来找我的,还不进来吗?”
扇尧进屋内,她并没有看到竹白,除了郑回,还有一个官员两个婢女。
婢女关上门后,又站至一旁。
“县主想问什么?”
扇尧想了想她本来是想求他指导的,但现在她也看清楚了想要官府拿出粮食来恐怕不可能了。
南阳粮仓是整个雍朝南方最大的粮仓,连南阳的郡守都说没有粮食能拿出来了,其他粮仓不必说了。
“郑大人,你觉得现在哪些人手上还有粮食?”
房里另一名大人立刻答道:“自然是大商手上还捏着粮食。”他昨晚就是这么说的,“但商人重利是不会拿出粮食的。”
扇尧:“只要用办法让商人将粮食拿出来就行了。”
“长青县主,让商人拿出粮食可没有这么简单。”郑回笑了笑。
原书中此事是顾燕解决的,他献上了奇谋,但书中没有详细写他用的什么办法,只提到了雍南的大商都将粮食交出来了。
顾燕派人劫掠商户?这种明抢的事顾燕不会敢做。
但顾燕能解决灾情,更多的是因为他有钱,从业火城劫掠而来的金银拿去找商人高价买粮都有可能。
“我有一计,郑大人想不想听。”
郑回眉头微动,顿时看向这个十五尔尔的女孩,他倒是要听听她有什么计谋。
“长青县主请说。”郑回收了折扇,坐下,也请她坐下,婢女上前来给二人倒茶。
“以官府的名义向商人买粮,市面的粮价我刚刚看过了,各个县府的粮价略有差异,但大致在每斤十文到二十文之间,那官府便以十五文每斤大量收购,且定下购粮地点。”
另一位大人笑着问:“那长青县主,你说在哪里购粮?”
大抵这位大人只当是她在说玩笑。
扇尧看向郑回:“离受灾地最近的大城是大岳,郑大人将收粮地点定在大岳城,商人逐利,会主动将粮食运到大岳城,那接下来郑大人该怎么做也不用我说了。”
郑回的折扇敲了一下桌面,好狠的姑娘,小小年纪想出如此招路,不过这个方法虽然有后患,但它真的能解决问题啊!
现在这种时候也没得选!
“此计是你想的?”郑回问道。
扇尧抿了抿唇,若说是,他一定觉得她心思狠辣,若说不是,他一定会追问她是谁的计谋。
扇尧索性不回答了,微点头一礼:“郑大人,我静候您的答复。”
郑回又是一愣,十五六岁的姑娘怎么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这可和她这双飞扬眉目不符合,他看向一旁的婢女:“去给县主找地方落榻。”
扇尧要等郑回出手后再启程去长青县。
她知道郑回有这个能力出手。
而且她还知道这次的灾情若处理不好,雍朝马上就会土崩瓦解。
她有私心,她希望顾燕快点飞升,但不希望顾燕的神话时代到来,因为这个神话是建立在众生苦难的基础上的,当这个神话到来的时候,整个雍朝满目疮痍千疮百孔,各地的斗争此起彼伏,黎民百姓不光要面对叛乱,还要面对魔教的荼毒。
郑回出去几日后笑着回来了,这几日他让人赶去四地放话,说有官商要高价收购粮食,让商人们带着粮食去吉城。
吉城离南阳城两百几十里路,离大岳城也有百里。
之所以他没有听从扇尧的选择大岳城,是因为大岳城离受灾地区太近了,商人们会有顾虑,商人会担心粮食运到大岳城后被暴民抢走。
至于郑回为何不选南阳城,是因为南阳郡守不好摆平,他不会配合,相比而言吉城的大人没什么背景好操纵许多,当然,吉城帮了这么大的忙,事成之后他会帮这位大人升官的。
起初没有商人行动起来,于是郑回就让人又演了一出。
先说是南阳城的某某大商听闻吉城有人高价收粮已经让人押着粮食去了,赚得盆满钵满,若再不快些羹都分不到了。
此消息一经传出,各地商人都行动起来了,有大张旗鼓的来的,有偷偷摸摸的来的。
最终等待他们的……
是郑回勾唇浅笑。
一夜之间,吉城的粮食价格暴跌。
“这可怎么办?拖回去人力物力都赔不起啊!!”
官商却摸着下巴说:“谁知道来了这么多,我们只想要五万石,粮仓已经购满了也装不下了,价格自然就跌了。”
最终各地商人闹到了吉城郡守那里去,郡守说:“这样,上头也来人了,这里给了几个皇商的空缺,你们谁想把粮食留下,皇商的牌匾就送给谁。”
大商们又不傻,顿时明白利益熏心一时犯了糊涂,中了吉城郡守的计!
但知道中计又如何,现在怎么都是亏,还不如将粮食捐了赚个名声。
这一招直接解决了十几个县的燃眉之急。
是前往吉城那日,扇尧才见到竹白的。
姜涅出现时他的气色不好显出几分苍白,他出去了一趟,解决了魔教的一个分会,但却在前天晚上和一个魔教的人交手时,受了伤。
他是在外面处理好伤口后回来的。
伤他的人,至少他确定那个人是筑基期,极有可能是之前他在含光楼四楼查到的那个蛊师。
只是前天交手时那人并没有使出蛊术类的能力,全是用的阴魔功。
他不敢确定对方的阴魔功在第几层。
至少他以往见识过的最高的也只有十层。
这个人明显在十层之上。
在感受到一道微热的目光注视着他,他微偏首,眼角余光停留在那个黑裙女孩的身上。
是她。
姜涅走过去:“阿叶姑娘。”
扇尧怔了片刻,他还是习惯叫她阿叶,因为在他心里,她先是枫子序的表妹,再才是叶府的小姐。
“竹大哥。”她低头对他一礼,落落大方。
他抿唇一笑没有提近日的任何事,只是问她有没有给聚月和竹宛寄信。
这样的一问,让刚经历过一场历史悲壮的她震惊在当场,这一刹那,内心那股瑟瑟情绪叫嚣起来,令她有些泪意上涌。
这个人其实内心温情又柔软,只是眼角眉梢写着冷硬罢了。
“长青县主,你还没去过吉城吧。”郑回摇着折扇出现,打断了两人,他眼里含着一丝笑意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们计划是从吉城运粮去铜岳之地,所以郑回想问问她的意思。
扇尧第一次有了想将一个人踹开的冲动,她和竹白只说了一句话便被打断了。
她微拧着眉答:“去,我也去吉城。”从吉城运粮食去长青县。
“那行吧,在此耽误了这么多日,该出发了,县主的车队跟上我们就好。”郑回说着又转身看向姜涅,将一沓东西交给他。
姜涅接过来匆匆看完后收好,他离开之际看向扇尧。这大概是他盯着她最久的一次,这一次不是余光打量,也不是侧眸而视,他双眸盯着她有一会儿。
正是这个时候锁魂铃又轻吟了一声,若不是她猛地回过头看向姜涅,姜涅不会这么快收回目光。
只是锁魂铃的这声低吟让他骤然清醒了不少,所以之前锁魂铃的数次低吟是因为与这女孩擦肩而过?
或许并不是为了提示他有什么强蛊的存在。
仔细回想确实如此。
扇尧听到了那个有些遥远的声音……就在这附近。
“小姐,准备好了可以启程了。”牡大和牡丹走过来。
扇尧往四下看了看,驿馆前又停下了数辆马车,马车很华美,里面的人没有下车,穿着铠甲的守卫将一袋一袋的米面抬下来。
近两日来驿馆捐粮食的人也不少。
扇尧往那个方向看了看,不确定是不是这几辆马车到了以后她听到那个声音,很轻,和三年前那个咬她脚踝的小破铃有些类似的声音。
可在她心里锁魂铃是活泼的,咬起人来摇得可得劲了,所以她一直没敢往锁魂铃上想。
马车上,扇尧拿起首饰盒里的铃铛摇了起来,摇了一会儿便放下了,还是铃铛太少了不够她分辨。
聚月身上的银饰碰撞的时候不是那个声音,竹白身上的银饰也不是……
难道是刚才马车走过,起头马身上的铃铛传来的声音?
也有可能。
扇尧双手抱住头,要被一个铃声折磨疯了。
吉城
郑回和他的人联系上,官商将粮食拖出来,清点一番后按照各县人口每户人家先发一袋米一袋面,足够支撑半年。
扇尧知道只要撑半年,这年冬季的雨水便会到来,次年春天会有好转
牡大和牡丹雇佣了一百多个运粮工,将五十车的米面从吉城运走。
作别竹白与郑回,扇尧踏上了去长青县的路。
半刻钟后郑回看向姜涅:“乡侯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跟在长青县主后面?”
“路上若遇劫匪他们没办法抵御,关乎一县百姓的生计还是谨慎为妙,于我们也并不耽误。”姜涅一敛衣袍翻身上马。
郑回默了半晌,笑了笑:“乡侯说的是,长青县与吉城不过半日的路程,不过长青县主可不知乡侯如此用心呢,乡侯方才为何不直说要送她。”
“……”姜涅身子微僵,这个郑回哪都好,嘴很烦。
牡丹掀开车帘一角,看向外面,他们的车队被流民拦下已经好几次了。
“小姐,我们真的不能给他们粮食吗?”牡丹问道。
车窗外牡大的声音传来:“一旦停车给粮必生暴-乱,我们人手不足,不能在路上给粮,得抵达长青县府后交与县府的官兵发粮。”
这是临走前郑大人提醒过的。
扇尧看向车窗外:“去告知路边乡亲回县府能得济粮。”
牡大领了吩咐后很快离开了。
又过了半日。
牡大追上车队:“小姐,我已将消息放出去了,让百姓们回各自县府领粮,已经有不少人往回走了。”
扇尧点头:“还有多久到长青县。”
“一炷香内可抵达,我已让人先去报长青县县官,估计已经到了。”
长青县官已带着县里所剩不多的官兵守候在城外了。
消息并没有放出去,县里还剩下的老百姓也没有收到粮食要到的消息。
看着他们已平安抵达了长青县,姜涅和郑回便调头往去大岳城的管道走去。
现在是傍晚了,县官将县里的人丁记载志拿在手上,让人抄写了二十来份,粮官人手一本,拿着去发粮。
此事看着简单,说容易不容易,还没有发完一条街,县外的村落里连夜赶来了十几个村长。
应该是有逃荒的人回去了,告知村长县里在发粮,村长便连夜赶来了,他们害怕的是惠不及县外。
“给,全都给,县主说了县里县外,只要是归属于长青县的地盘的,户籍上写着是长青县人的,都能领到米面各一袋。”牡大大喊道。
时光流转,这年初冬,人们迎来了一场冬雨。
离家的游子归乡,节衣缩食的人们看着雨水热泪盈眶。
这个时候长青县的祭祀庙会也开始大张旗鼓的搞了起来。
因为这场冬雨,好多户人家下了地,冬小麦种子已撒下。
十一月初,扇尧带着牡大和牡丹骑马去县外。
南方轸水蚓,吉日,签平。
起因是老陶村的一个猎户说在一座山上见到了奇怪的东西,然后村民说他中邪了乱胡说,猎户气不过上吊自杀了。
之后猎户家将当时骂人骂的最凶的给告到了官府,长青县官府觉得这种案子审不了,便说让骂人的赔点钱不了了之了。
可没过几天邻村有猎户去了那座山,人到现在没回来,又报了官。
县官解决不了便将此事上报给县主府了。
于是扇尧一早带着人来了老陶村。
牡大和牡丹问清楚情况后,来村口找扇尧复命。
“县主,村民说那座山是向东三十余里路的东寻山,一个月前那个失踪了的猎户在那里扛回来一头野猪,所以老陶村自缢的猎户才会去东寻山碰运气。”
可老陶村的猎户去了之后遇到了“怪物”,吓得跑回来了,便开始说东寻山有怪物,让同村的不要去。
结果同村的把他骂了一顿骂的很难听,他气不过自缢了。
扇尧问老陶村的村长:“这一个月,你们村和附近的村有多少猎户去过东寻山?”
“去的人不少,但也没人失踪,都是因为没有打到东西回来了。”
扇尧瞥了一眼不远处的田地,很显然田地还是能看到干裂的交错的裂纹,土地依然干涸,前段时间那一场冬雨它救不了干旱了一整年的土地。
因为地里的麦子不发芽不长苗,猎户才会往山里跑的。
村长:“原本猎户也很少跑东寻山的,因为那不是我们长青县的地盘……可现在人不见了,哎。”
村民们也派出人去找过了,但东寻山太大了没敢往里走。
再说他们这里的猎户也不敢去东寻山里面打猎啊,那不是他们长青县的地盘,他们也只敢在外层转悠。
“失踪的男子扛的那头野猪回来的时候有什么反常的地方吗?”扇尧又问。
村长想了想:“他当时很高兴,哦对了,那野猪没有流血,好几年前村里也有猎户打到野猪,那次野猪拖回来的时候血淋淋的……但那天他扛回来的野猪身上没有血,我当时还觉得奇怪。”
如果是弓箭猎杀的,野猪流血很正常。
野猪没流血说明野猪不是被猎杀的。
难不成像是守株待兔故事里的那只兔子,野猪是撞在树上撞死的??
想到这里扇尧的嘴角扯了扯。
她看向牡大牡丹:“随我去东寻山。”
听到县主说要去东寻山,村里几个不怕死的也说要跟着去。
村里的万事通,摇着扇子追上来说道:“县主,那东寻山并不是我们长青县的地盘,它归属于东海县,现在是铜岳乡侯的封地,您进去查可以,千万别动里头的东西给东海县的抓到了把柄。”
这两县极不对盘,有些事都扯了几十年了。
东海县,铜岳乡侯的地盘?
是竹白的地盘?那没事了。
竹白才不是小气的人,再说她是进去找人的,又不是放火烧山去的。
作者有话说:
注:本章提到的这个解决灾情的购粮方法最早出现于历史史料,和现在的股市做空异曲同工。
竹白:哦?
往日镜:别急别急,我感觉少主在演。当然(如果我猜错了)他就有可能只是在演我(泪奔)。
竹宛:我的圣物它好像会自我攻略……(趴)
小兽(原本趴着,此时抬起头来):别学我啊喂,那是我的招牌动作。
非正文小剧场
郑回:口是心非是吧,表里不一是吧,你说他为什么要跟着去长青县?真的只是因为粮食?
芳明:带头嗑喜啤是吧?信不信我也敢嗑?
靶子戏楚巫剧组:别!(谁都可以……你不行
芳明:???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