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节
绑定的隐形控制器给了辰郬岫。
辰郬岫根据工程构图与实时定位图,操控隐形栈道构建仪抓取木材并固定到孔洞中。
在其他人眼中看到的情景是辰郬岫用手比划,木材就自己飞起到了崖壁上。
王鳞栉大为震撼:“辰大人,你何时学了控制木材移动的幻术了?”
辰郬岫操控着仪器又取出一根木材,然后才平静地回道:“今天。”
“啊?”王鳞栉觉得辰郬岫在说笑。
“没什么,一会儿把后边那辆装载木板的车移到前边。”辰郬岫专心搭建着栈道。
“好。”王鳞栉立刻通知后面的人。
在众人的努力下,仅用了两个月,从豗湍山山脚到山顶的栈道就修建成功并投入使用。自此,豗州与其北、东、南三个方位的州县互通有无。
辰郬岫和工部的人对豗州各县道路重新翻修规划,使得各县间联系也更为密切。
这日,辰郬岫与王鳞栉刚从一书院中出来。
“豗州的书院居然用的是幻术授课。怪不得我有次去国子监勘测园林造景,见到教室中放置着一个类似的木匣子,还发着光。没想到是连通着豗州书院中的木匣子。”王鳞栉觉得豗州在辰郬岫的治理下确实大有变化。
王鳞栉问辰郬岫:“这种幻术你为何不推广到其他州县?”
“先前是因为豗州师资不足,所以我才选了这种方法。其他州县教学水平已然很领先,用不着大费周章设置这些木匣子。况且若是各州县书院都用此法教学,那原先的教学先生,你难道要让他们赋闲吗?如今豗州交通便利,我还打算聘请一些其他州县的教学先生前来授课来巩固学子们所学,怎可都用幻术投影教学替代?”
“明白了。辰大人,你使得豗州有了如此大改变,今年这考课,你定是上上等。”
“我的考课如何,还需陛下裁决。不过,能使得豗州交通改善,百姓生活便利,也算是尽了我的职责。”
过了一段时间,王鳞栉和工部的人返回了京都。
王鳞栉此次来豗州除了帮助辰郬岫修筑栈道外,还受了皇帝所托:暗中考察辰郬岫为豗州所做是否真的和蓤州刺史与芉州刺史上书所言的一致。
王鳞栉在抵达京都后,将自己亲眼见到的豗州的变化如实汇报给了皇帝。
豗州有了便利的交通,辰郬岫决定扶持本地发展经济。
这日,辰郬岫叫来了司户参军。
“你这几日划拨一些银两,用于扶持豗州商户特色产品经营。”
“是,大人。”
“还有这些,命人印制分发给各商户。”辰郬岫给了司户参军几本薄册子。
“大人,这是?”司户参军翻开册子,发现上边写的是一些经营注意事项和各州的特色产业。
辰郬岫解释:“我之前游历各州,对当地的风俗习惯都有记载,这其中也包括各地特色商品,商户们若想外出经商,可以据此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我也从商过一段时间,故而对于从商有些心得,这册子上记载的经营注意事项可以给本地刚入商业这行的人提供些参考。”
“原来如此,大人考虑仔细,我会及时命人印制发放到各县。”
豗州各县商户收到辰郬岫编写的册子后,对辰郬岫大为称赞。
为了提升本地武学水平,辰郬岫推出了来豗州武馆教学的侠士,可以获得房租上的减免,在年底可领取补贴,还能获得他亲自编写的武学秘籍一份的政策。若是有外地武馆想在豗州开分馆,豗州也会给予一定补贴。
豗州本就山清水秀,适合侠士隐居。而由于豗州现在与各地互通有无,豗蓤派在江湖上的名气也陡然提升,加之辰郬岫推出的政策,其他州县的侠士也就愿意主动前来。
这日,十几名从槲州来的侠士找到了辰郬岫。辰郬岫一看他们正是自己在槲州赵家武馆当武学先生时的同事。
辰郬岫问这些槲州侠士:“几位怎么到豗州来了?”
其中一名侠士说:“赵老板听闻了豗州的政策,打算在豗州开分馆,让我们来详细询问。若是适合开分馆,等营业后,也烦请大人帮我们赵家武馆宣传一下。”
“豗州欢迎各地侠士来此传播武学。”辰郬岫将关于武馆建设的政策文书拿给了槲州侠士们看。
在槲州侠士们翻看文书时,辰郬岫补充:“目前豗州现有武馆的武学先生有不少是来自豗州本地门派豗蓤派的侠士。诸位来武馆教学,平时也可与豗蓤派侠士互相切磋,增进武艺。”
槲州侠士们听后,纷纷议论了起来。
“听闻豗蓤派剑法了得,我们若在武馆教学,也方便向豗蓤派侠士们请教剑法。”
“确实,而且不止豗蓤派,我听说还有不少其他州县的侠士来此。”
“豗州如今交通便利,也利于往返。我觉得可以在此开武馆。”
……
众人讨论过后,决定在豗州开办赵家武馆分馆。
辰郬岫自然是欢迎槲州侠士在豗州开办武馆,毕竟如今丹国武功整体水平最强的州仍是槲州。让赵家武馆的侠士教授当地学子武学,极有利于豗州武学发展。
这年,辰郬岫的考课等级果然是上上等,朝廷派人送来了不少赏赐。
次年,四月初一。
这日,州衙收到了各县百姓送来的特产,司仓参军将这些全部登记后放入了仓库。
辰郬岫和系统来到仓库查看。
系统看着满仓库的特产说:“主人,这怎么和我们刚来的时候一样?”
“不知道。”辰郬岫心想今日也不是什么特别日子,若是向朝廷纳贡,也不至于这么早。
“大人,烦请今日散值后去城东的珍馐饭馆一叙。”司仓参军告诉辰郬岫这是豗州司马的提议。
虽然不知到豗州司马为何邀请自己,但辰郬岫还是答应了:“好,散值后我会过去。”
下午,还未到散值时间,州衙内的人便以各种理由先行告假离开。
“主人,今天这是怎么了,人都跑完了。”
“我觉得他们一起策划了什么,散值后就去珍馐饭馆看看。”
终于,到了散值时间,辰郬岫立刻去了珍馐饭馆。
刚进饭馆,辰郬岫就发现这里聚满了人。除了豗州司马和州衙其他官员,临近县的县令以及一些百姓都聚集在了这里。
而饭馆的餐桌上已经摆满了菜。
辰郬岫问:“你们这是?”
豗州司马上前行礼说:“下官和豗州众人恭祝大人生辰快乐!”
众人齐声道贺。
辰郬岫心想应该是之前哪次闲聊,对外提到过自己的生日,被州衙的人记下了。
辰郬岫穿越来后,就未再留意过自己的生日。没想到今日能在豗州参加这么盛大的生日宴。
辰郬岫真诚地说:“多谢诸位。”
落座后,辰郬岫问豗州司马:“穆大人,所以今日你和州衙诸位提前告假,是为了筹备我的生辰宴?”
“是。请恕下官等人未提前告知于大人。”
豗州司马告诉辰郬岫今日仓库那些特产,其实都是豗州百姓送给辰郬岫的生辰礼。但大家知道辰郬岫一定会捐到州衙,所以直接请司仓参军记到了州衙物资上。
“穆大人哪里的话,我应该感谢诸位为我办这生辰宴。”
宴会所上餐饮皆为豗州特产。
“大人,多亏你,豗州才能发展至此。听闻大人写了一本叫《丹国风物志》的书籍,不知编写的如何了?”豗州司马知道辰郬岫不饮酒,所以特意备了满了一碗豗州特产的豗叶茶敬上。
辰郬岫接下茶碗饮下茶后说:“基本已编成,只待校对。等我校对完,会上报朝廷。”
“丹国并无记录各地风物之书,大人此举也是造福天下。”
生辰宴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30|书成名就
一个月后。朝廷派了人来州衙。告知辰郬岫因他在豗州政绩卓著, 皇帝特将其调任回京,官职等回京后再定夺。朝廷也派出了新的豗州刺史,现已在路上。
接过圣旨后, 辰郬岫问来使:“请问陛下是要我即刻前往京都?”
使者回答:“是,还请大人尽快收拾细软。”
辰郬岫不敢抗旨,只好答应。
在收拾行李时, 辰郬岫仔细翻看了一遍《丹国风物志》。如今书籍已经编订完成, 除了《丹国风物志》上记载的六个地域特色明显的地方,辰郬岫还单独编写了一本《丹国风物志》补充本,将沿途所经过的,诸如峘州、萐州等州县特色都记录了下来, 准备趁着这次入京一同交给皇帝。
“系统, 这次回京上交书籍后, 我是不是就要离开丹国了?”
“是的,其实书籍编订完成就算完成任务,你就可以回去了。但是主人你想将书籍送入京都, 我就没有及时打开返程通道。不过, 去京都上交书籍后, 必须要走了。”
“圣旨上只说让即日启程,并未说何时抵达京都。我打算规划一条长路线, 绕道去京都。”辰郬岫打算趁离开前, 再将丹国风景看一遍。
系统听后并没有反对, 因为他也想多欣赏一下丹国各地风景。
翌日, 辰郬岫拿着自己规划好的路线向使者说明自己的想法。
使者有些犹豫:“可是,虽说陛下没有规定大人必须在何时抵达京都, 但还是尽快为好。”
辰郬岫说:“我编订了一本书籍, 记录各州风物。我这样规划路线, 也方便对书籍内容进行补充。”
使者知道辰郬岫编订了一本叫《丹国风物志》的书籍,此次来豗州前,皇帝还提到过此书。于是使者同意了按着辰郬岫规划的路线回京。
辰郬岫离开豗州那天,豗州百姓皆来相送。和大家告别许久,辰郬岫才前往了豗湍崖栈道。
此次回京,辰郬岫规划的路线是先过豗湍崖南下萐州。
过了萐州又向南走过两州后,辰郬岫向东行进到了鹇州。
在鹇州南郊,辰郬岫发现“辰郬岫瓷器”店居然还在营业,于是他打算去看看。
进了店内,辰郬岫发现这店铺的老板是苏二少。
“辰大侠?”苏二少看到辰郬岫后连忙来迎接。
和苏二少打过招呼后,辰郬岫问:“这是怎么回事?这店铺为何还在?”
“你离开鹇州后不久,我哥让我给他打下手帮忙经营,将来好接手我们苏家的‘郬岫瓷器’店。但我不想天天听他唠叨,正巧你那间到期的店铺还没人租赁,我就给租了下来,自己单干。这经营至今,不说盈利多少,好在没赔。辰大侠,江湖都传言你在豗州任职,怎么如今又来鹇州了?”
辰郬岫将他要回京一事告诉了苏二少。
“原来如此,我记得你离开鹇州那年在编订《丹国风物志》。如今编写的如何了?”
“已经编订完成,此次回京,我正打算将此书呈予陛下。”
“哦?那可否先让我看看?”
“好。”辰郬岫将《丹国风物志》拿出来递给了苏二少。
“辰大侠,你这书竟然编写的如此详细。”苏二少看了纴州的内容后说“说起这纴州刺绣,现在那边已经让你的绣法很好地融入应用到了纴州刺绣中,我前段时间去纴州,还见到了专程出售按你绣法绣成的绣品的店铺。”
苏二少翻看完后说:“辰大侠,这书你到时候一定要请示陛下,让他在全国范围内印制发行此书,可千万别只是放在宫中。此书对于百姓了解丹国各地很有帮助。”
“苏二少放心,我定会请示陛下,让《丹国风物志》在全国出售。”
离开鹇州后,辰郬岫又经过了翾州和峘州。目前,翾州和峘州的绢价已是正常水平,压价现象不复存在。运送贡粮的官船也都严格按着标准制造。
随后,辰郬岫到达了槲州。
来到槲州,辰郬岫前往了槲珠湖。
“主人,这水晶桥好壮观。”系统看着从岸边有座水晶桥,穿过琼鹦岛上空,直通槲珠湖对岸。
“我们去桥上转转。”辰郬岫踏上了水晶桥。
通过水晶桥可以没有遮拦地近距离欣赏槲珠湖的澄澈空明,以及琼鹦岛的全貌。
虽然此时并非琼花的花期,但欣赏琼鹦岛上漫山的琼花树,也别有一番乐趣。
忽然,琼鹦岛的鹦鹉群齐齐飞来。
“主人,它们好像看到了我们。”系统将语言转换器调了出来。
鹦鹉群绕着水晶桥飞舞盘旋,似乎是在欢迎着辰郬岫和系统的到来。
辰郬岫看了看语言转换器的内容,发现鹦鹉群问自己回到槲州是不是要在此定居。
辰郬岫对鹦鹉群说:“我此次来槲州仅是路过,你们今后要继续和槲州百姓友好相处。”
鹦鹉群听到辰郬岫还要离开后明显有些失落,但还是表示会谨记辰郬岫的话。
离开槲州后,辰郬岫和使者直接北上到了京都。
安置好后,辰郬岫带上了《丹国风物志》和补充本进宫面圣。
辰郬岫恭敬行礼:“臣参见陛下。”
“辰爱卿平身,朕听说了你在豗州所做之事,着实值得嘉奖。”
“陛下谬赞,豗州能有如今的改变,并非臣一人之功,乃是豗州众人的努力。”
皇帝正打算询问辰郬岫想到何部门任职一事,就看到了辰郬岫手中拿的《丹国风物志》,问:“辰爱卿,可是《丹国风物志》已编订完成?”
“是。除此之外,臣还编订了其补充本,记载了其余各州的一些情况,作为对《丹国风物志》中六大地域风物的补充。”辰郬岫将《丹国风物志》和补充本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过后连连称赞:“这书编写详细,又有补充本作为引申说明,实乃佳作。”
“陛下,之前丹国没有记载各地风物之书,百姓若不亲自达到一地,无法尽知当地状况。臣编订此书就是为了使丹国各地人能对各州风物特色有详细了解。所以臣恳请陛下在全国范围内印刷发行此书,莫要使其仅存于皇宫。”
“朕也正有此意。辰爱卿放心,朕一定会让此书在全国各地销售。”
“臣谢陛下。”
《丹国风物志》一事处理完后,皇帝对辰郬岫的官职有了定夺:“辰爱卿想必知道,此次召你回京,是打算对你擢升。先前朝中各部门重臣皆向朕上奏过,说希望你能到其部门任职。朕一时间无法决断让你去何处,如今看来辰爱卿不如去秘书省如何?正巧秘书监不日将要还乡,接替他之人朕还未选出。辰爱卿在书籍编订上有如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