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耽美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天下风物魔王知 > 第 19 章节

第 19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到辰郬岫后,站在前排的一位老伯将一篮山竹递给了辰郬岫。

    “刺史大人,这是豗县山竹,你拿去尝尝,不比其他州县的差。”

    辰郬岫不知道为何老伯送他一篮山竹,但还是接过道谢:“多谢老伯。”

    老伯站到一旁后,又有一位大叔将载满葡萄的车推到了辰郬岫面前。

    “刺史大人,听闻你刚刚到任,前几日我们觉得你舟车劳顿,未敢打扰。如今你正式接管了州衙工作,我们豗州的百姓特意给你送来了本地特产。我这葡萄是豗州有名的豗县紫葡萄。这些都是最近刚结的,保证新鲜可口。”

    没想到豗州百姓如此热情,辰郬岫让人将葡萄运进了州衙里。

    其余百姓也纷纷将自己带来的东西送给了辰郬岫。

    百姓们走后,辰郬岫回到州衙里,发现州衙的库房几乎堆满了瓜果蔬菜。

    系统看着这些蔬果,感叹:“主人,这里的百姓真热情。”

    系统心想之前到的那些州县,人们最初或多或少都对辰郬岫有些抵触。是辰郬岫做了许多好事后,才改变了风评。但在豗州,百姓们居然在辰郬岫来时就热情欢迎,这种情况属实少见。

    辰郬岫也觉得这里的人很好客,于是问身旁的豗州司马:“穆大人,豗州百姓的待人处事之道可否与我说下?”

    “豗州以‘仁’闻名,百姓讲求仁爱,与人为善。对于外地人,也是一样友善。当初下官来豗州时,百姓们也是像今天这样送了许多东西来州衙。”

    豗州司马是五年前来到的豗州。如今对于豗州各地风俗已颇为了解。

    “原来如此,多谢穆大人告知。”

    辰郬岫最开始还担心这里与外界往来不紧密,百姓们消息会滞后,把自己当成江湖魔王看待。今日百姓们都很热情,倒是打消了辰郬岫的顾虑。

    辰郬岫看着面前堆积的瓜果,对豗州司马说:“穆大人,这些时蔬瓜果不宜久放。待到给州衙众人分过后,余下的命厨房做成凉饮和菜品,分发给当地百姓。”

    “是。我一会儿就去办。”

    翌日,厨房将凉饮和菜品做好,辰郬岫和州衙人员一起,将凉饮和菜品分发给当地百姓。

    当分发到城东的一座瓦房时,辰郬岫发现户主正是当日送他一车豗县紫葡萄的大叔。

    “刺史大人,你怎么亲自到此?”大叔连忙将辰郬岫等人请进了屋内。

    “暑天炎热,我让人用大家送的时蔬做了些凉饮和菜品,分给大家。”说完,辰郬岫就让人将凉饮和菜品端了上来。

    “大人辛苦。”大叔没想到辰郬岫会将百姓们送的东西做成可以消暑的餐饮再亲自送到各家,不由得在心里称赞起辰郬岫。

    系统问大叔:“大叔,听说你是葡萄商贩?”

    “是,我在城郊有块地,专门种植葡萄。豗州紫葡萄闻名丹国,想必刺史大人也知道。”

    “知道,不仅丹国民间称赞豗州紫葡萄,而且它还颇受朝廷青睐。”辰郬岫记得之前自己在户部清点各州贡物时,豗州所进贡的就有紫葡萄。

    “对,每年紫葡萄都会作为我们豗州进贡给朝廷的贡物,送达京都。只是,出豗州只能过豗湍崖,此地道路崎岖,导致无论是运输贡物还是正常向外销售特产,都非常不易。也因此我们豗州的蔬果一般都是供给本地。不过,我们豗州有一个特点就是蔬果保鲜技术较其他州县先进,毕竟若想让葡萄在冬季抵达京都,首先要使葡萄能长期储存保鲜。”

    辰郬岫对豗州的蔬果保鲜技术很好奇,于是询问:“大叔,不知你可否将豗州的蔬果保鲜技术告知于我?”

    “刺史大人若想知道,我定尽数告知。”

    大叔将豗州蔬果保鲜技术相关内容详细告知了辰郬岫,系统拿出电子笔记本记录。

    大叔停顿了一会儿,又道:“其实,豗州蔬果保鲜技术这么先进,还是由于交通不便。若是交通便利,能保证蔬果及时送达各地,那么就不用一直花费很大精力去钻研蔬果保鲜技术了。”

    辰郬岫听了大叔所言后,更加觉得有必要早日改善豗州的交通状况。

    随后,辰郬岫又去了其他家分发凉茶和菜品。

    但豗州的百姓实在是热情,看到辰郬岫亲自送来凉茶和菜品,纷纷给了回礼。这次,百姓们没有再赠送蔬果,而是换成了竹扇、竹篮等用品。

    豗州地界内分布无数翠竹,当地人经常用竹子制作各类用品。豗州的竹扇在丹国和萐州的萐叶扇一样有名。

    等到所有凉茶和菜品都分发完毕后,辰郬岫等人带着百姓回礼的竹扇、竹篮等返回了州衙。

    看着又被堆满的库房,系统说:“主人,没想到我们刚将那些时蔬瓜果处理完,又来一批竹扇等用品。”

    “好在这些可以存放,就留在州衙吧。”

    离开库房后,辰郬岫对系统说:“系统,交给你个任务,从明天开始,你去豗州各县探测地质地形。还有豗州边界处的山地,都要详细勘探。”

    通过所见所闻,辰郬岫觉得本地有许多特产可以作为商机,不过前提是保证特产能便捷顺利送出豗州,那么就又牵扯到了道路问题。

    “主人,你是打算翻修整个豗州的道路吗?”

    辰郬岫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系统:“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眼下各县道路不算是重点,最主要的还是摸清整个豗湍山,尤其是豗湍崖的地质,查找出有没有适合搭建基地之处。若是有,我们就可以设计修建道路。若是能在豗湍崖上修成新的道路,那百姓出入豗州,就不用再经过我们来时那条狭小的道路了。如此,也能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道路修好后,这里的特产也就能便利地销售到其他州县了。”

    虽然工部的人说他们之前用最先进的工具勘测过豗州地形,但是辰郬岫觉得这毕竟是古代,一些勘探难免不准,还是让系统用高科技仪器扫描分析更好。

    “好的,主人,明天一早我就去勘测地质。”系统也想让豗州能尽快拥有便利的交通。

    27|重新规划

    在系统去勘测地质期间, 辰郬岫在州衙处理各种事务。

    辰郬岫对身旁的人说:“去请司功参军过来。”

    “是。”

    不一会儿,司功参军到来。

    辰郬岫对司功参军说:“我查看了豗州的学府分布情况,发现豗州各县的书院并不是很多。”

    司功参军听后连忙解释:“大人, 我们豗州交通闭塞,丹国最新的教学书籍无法及时流入豗州,所以豗州学子们所用书籍较之于同一时期其他州县学子所用书籍, 在内容上极显老旧, 这对学子们科考很不利。”

    “加之参加省试需及时入京,豗州远离京都,举人们往往到了京都就错过了报名时间。除非有人愿意留在京都等来年省试。但朝廷为举人们免住宿费用,只针对的是当年应试科举者。那些错过省试报道时间的举人们, 若要留京一年, 费用只能自己出。如此, 每年科举,豗州在榜者寥寥无几。”

    司功参军叹了口气:“那些举人们,考中入仕者大都留在了京都。而错过省试者, 即便回来后做起了教书先生, 也不能教授学子们最新的科考知识。至于外地有名的文人, 更不可能来豗州传授所学。也因此,豗州的师资仅能支持州学与豗州各县的县学, 私人书院很难在豗州开办下去。”

    “果然和我所想一样。”辰郬岫在来豗州前就大致了解了豗州的教学情况, 也自己推测过原因, 并制定了应对方案。

    “我打算在豗州各县都修筑书院, 过几日我会把各县书院选址以及设计工图交给司士参军,让他带人修建。等建好投入使用后, 你记得按时督查各书院教学情况, 并及时告知我。”辰郬岫把自己计划的各州应修的书院数目清单递给了司功参军。

    司功参军看过后说:“可是……大人, 下官刚刚提到过豗州师资不足,兴办如此多书院虽看起来可惠及各县,但实际效果恐怕不好。”

    “师资方面我自有安排。我制定了书院规章,此外,对于州学和县学我也调整了现行教学计划。这些你都拿去登记并实施。”辰郬岫将一本册子给了司功参军。

    司功参军阅读了册子上的内容后,很是惊讶:“这作息规章,是国子监的?”

    司功参军曾于国子监就读,因此他对于国子监规章非常了解。

    “是。我打算在豗州的州县学及各私人书院启用国子监规章。”

    辰郬岫在离开京都前,托祁荣景向国子监借来了一份日程表抄录。

    “可是国子监一些课程……”司功参军还是担忧师资方面的问题,但辰郬岫说他在师资方面已有决断,就没问出来。

    辰郬岫看出了司功参军的忧虑,对司功参军说:“师资方面我已有明确规划,一定可以比现在豗州各学府好。”

    “是,下官明白了。”

    司功参军之前就听说过辰郬岫在户部很有决断力,办事得当。今日见辰郬岫态度坚定,应是真的做了详细规划,于是司功参军没有再提出异议。

    司功参军走后,辰郬岫又命人叫来了司兵参军。

    司兵参军行礼后问辰郬岫:“不知大人找我何事?”

    “豗州地界内江湖人士主要居于哪里?”

    “回大人,豗州江湖人士主要聚集在豗州与蓤州交界处的豗蓤山上,那里有个江湖门派叫豗蓤派,此派人士剑法超群。”

    “那此地百姓对于武学态度如何?”

    “豗州百姓有不少愿意习武者,其中也有些人拜入豗蓤派。不过豗蓤派毕竟可容纳的人数有限,豗州又没有武馆,所以很多爱好武学者并不能获得专业指导。”司兵参军告诉辰郬岫由于豗州州衙资金大都投资于州学县学以及本地农业、手工业发展了,所以一直未建设武馆。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司兵参军离开后,辰郬岫向司户参军要来了账本清点。

    翌日,辰郬岫清点完州衙资金后,向州衙捐献了自己的部分资金。

    司户参军在核查今日账款时发现多出了一笔来自辰郬岫的捐款,连忙带着账本找到了辰郬岫。

    “见过大人。”

    辰郬岫正在图纸上规划着武馆的布局,见司户参军到来,停下了笔,问:“何事?”

    “大人,你忽然捐出如此多银两是为何?”司户参军将账本翻到了记录辰郬岫捐款的那页。

    “我打算在豗州建设武馆。据我调查,豗州百姓有不少愿意习武者,但缺乏系统的教学。豗州一直未能有武馆就是因为资金问题。本地不能仅有授予文学的州学县学,武馆也应建设,供学子自己选择。从我在纴州经商起,我已经积攒了不少资金,所以我就捐出了这部分供豗州各县修建武馆。至于武馆的武学先生,改日我会亲自去豗蓤派,请豗苓派人士担任武学先生教授大家武学。”

    “原来如此,下官替豗州百姓谢过大人。”

    过了几日,辰郬岫亲自前往了豗蓤山。

    豗蓤派的林掌门得知辰郬岫来到后,亲自迎接了辰郬岫。

    辰郬岫心想这豗州地界的人士和当初他到其他州县时确实不同,不仅百姓热情,江湖人对他更是和善。

    到了议事厅,辰郬岫向林掌门说明了来意:“林掌门,听闻每年都有不少豗州人拜入豗蓤派,但毕竟豗蓤派可容纳人数有限。豗州又没有武馆,很多人无法获得专业的武学指导。我捐献了部分资金,有意在豗州在各县开创武馆。豗蓤派各位侠士都是江湖豪侠,这武馆的武学先生我想请豗蓤派的侠士们担任,不知林掌门意下如何?”

    “这……”林掌门还在考虑。

    “林掌门,豗蓤派既然接纳前来求学的豗州人,说明豗蓤派也是一个友善包容的门派。想必林掌门也希望豗蓤派武学更为广泛的传播吧。开设武馆,由豗蓤派的侠士担任武学先生,人们即使不拜入豗蓤派,也能修习到豗蓤派武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豗蓤派容纳人数有限的问题。”

    辰郬岫又说:“并且我还打算改善豗州的交通,届时豗州交通便利,其他州县侠士肯定也愿意前来豗州。那时,豗蓤派和其他外地侠士也可以相互切磋所学,促进豗州本地武学发展。”

    “大人是打算在豗州修路?”

    “是,我已经在勘探规划了。路修好后,我也会考虑再修建一批武馆,吸引外地侠士来豗州教习武学。并且我也会向外宣传豗蓤派,争取让江湖上更多侠士能了解豗蓤派。”

    林掌门确实很希望豗蓤派的名气可以传遍整个江湖,但豗州由于交通问题,其他地方侠士一般不愿到来。豗蓤派侠士若是外出,也不便于返回。所以豗蓤派在江湖上鲜有人知。

    林掌门答应了辰郬岫:“好,等到武馆修好后,我豗蓤派侠士愿意去担任武学先生教习豗州热爱武学之人。”

    一段时间后,书院和武馆都在豗州各县按原定计划数量建成。

    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辰郬岫和司功参军一起来参观书院,司士参军一并跟随。

    书院中除了亭台水榭等造景外,还移栽了本地各种翠竹,映衬的书院格外宁静。

    来到教室内,司功参军发现原本应是摆放书院教学先生的讲桌的地方,放置着一个木匣子。

    司功参军看到这个木匣子很是不解,问司士参军:“请问这木匣子是?”

    “我也不知这木匣子有什么作用,是刺史大人让放置的,每个书院都有。说是能用这个木匣子看到国子监的现场教学。”

    司功参军走到辰郬岫面前,问:“大人,这木匣子果真如司士参军所言,可以看到国子监现场教学?”

    “对,你若是不信,可以等书院正式招生上课后,亲自来此看看这木匣的效果。”

    书院正式投入运营后,豗州学子都积极报名,各县书院很快满员。

    这日,司功参军来到离州衙最近的一家书院,视察学子们的学习情况。

    学子们目前正在学习书法课。

    司功参军听到教室里传来的教学先生的声音非常像自己在国子监就读时,教授自己书法的教学先生的声音。

    难道辰郬岫将国子监的先生请来书院教学了?但自己怎么没听说京都来人了?司功参军疑惑,快步走到教室窗户前。

    结果司功参军发现教室里没有教学先生
【全网热门完本耽美小说 www.dmx5.cc 手机版阅读网址 m.dmx5.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